北京地震局官网截图
科学网(kexue.com)讯 今日凌晨相信许多人都在熬夜看球,欧冠半决赛一场大战吸引了许多球迷的目光,而一些家住北京西部看球的球迷则表示,他们观赛中感觉到了地震。
欧冠半决赛皇家马德里对阵拜仁慕尼黑的比赛吸引了众多球迷的目光,比赛的精彩程度也配得上球迷熬夜看球,不过也赛中有许多球迷无意中发现,北京发生了地震,许多人也在网络中纷纷求证,有网友留言称刚才感觉到了地震,屋里有轻微的晃动,很快消息被证实。由于地震发生在凌晨,且震级较小,许多熟睡的居民命没有震感。
根据北京地震局官网报道,北京时间2012年4月26日03时49分,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附近(东经116.1°,北纬40.0°)发生M1.7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北京西部极少数居民有轻微震感。
这也是北京进入4月份以来的第二次地震,4月12日延庆曾发生1.4级地震。根据地震局介绍,这次地震属北京地区正常的地震活动,没有必要产生惊慌。同时地震局还介绍,北京地区一般每年都会发生几次局部有感地震,平均4年左右发生1次3-4级地震,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和损失。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博寻友,被指借机炒作;新创作的段子,被说成是笑料堆砌……昨天,再次“身陷漩涡”的郭德纲来宁就德云社5月南京站巡演接受记者采访,在回应这些争议话题的同时,谈到了相声的传承与创新。
5月12日在奥体中心的演出,德云社将带来不少新段子。郭德纲介绍说,《情义谱》、《郭家菜》都是今年新创作的,压轴的《好好学习》更是第一次在舞台上演出。“观众总爱听新鲜的,对我们也是压力。”郭德纲坦言,“有的歌手一首歌唱出名了,演出可以总唱这首歌,不唱观众还不答应。相声不同,如果每次都说一样的,就没人听了。但创新需要时间的沉淀,不可能一天一个。最近,我们在复排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些经典相声,从现代视角重新加以诠释。”
尽管创新很难,德云社这几年还是创作了《我这一辈子》、《你要幸福》等流传甚广的新段子。赢得掌声的同时,也有不少质疑声,认为是“包袱、笑料的堆砌和拼凑”。对此,郭德纲显得有些无奈,他说,“我尊重观众,但不盲从。如果剧场里还坐着几千人,只是几个人不爱听,那说明批评者的观点可能是偏颇的。何况,我们的节目并不都是碎包袱的串联,也有一个故事说到底的。”
目前,北京有30多家相声小剧场,但在郭德纲看来,这只是一种畸形繁荣。“像德云社这样靠卖票生存的很少,80%都在送票。有的地方还和餐饮挂钩,消费满一定金额就能听相声。”同为小剧场,为何经营状况迥异?他说,“其实就是个值不值的问题。观众愿意花几十块钱听你的相声,你自然能做下去。如何让观众觉得值?第一要有人,第二要有好作品,第三要能坚持下去。”
郭德纲认为,相声的门槛在门里。“相声进门容易,说好却很难。有的人进门一看,嚯!门槛那么高,就不想再爬了。这也不奇怪,他没等学会就红了,怎么可能还愿意从头学起?但观众是没法欺骗的,你没有基本功,红过一阵人家可能就对你失望了,慢慢就没人听你说相声了。”
摘要:4月21、22日,由北京夜语剧社带来的美国著名剧作家桑顿·怀尔德的经典剧目《我们的小镇》在广州话剧艺术中心U 13连演两场。《我们的小镇》曾获得1938年美国普利策奖。
黎继德。资料图片
4月21、22日,由北京夜语剧社带来的美国著名剧作家桑顿·怀尔德的经典剧目《我们的小镇》在广州话剧艺术中心U 13连演两场。《我们的小镇》曾获得1938年美国普利策奖。除剧目本身外,夜语剧社《我们的小镇》职业演员和非职业演员联袂诠释的形式也引人注目。非职业演员身份五花八门,他们的表演并没有拉低《我们的小镇》的表演力度,相反,由于年龄、身份的差异,非职业演员反而更好地诠释了《我们的小镇》所要探讨的生命价值问题。
演出前,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主编、著名戏剧评论家黎继德也专程赶到广州支持,接受南都专访。
非职业剧团飞速发展是近年趋势
南都:首先,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目前国内职业剧团同非职业剧团的大概情况?
黎继德:近十年以来,中国的专业剧团和非职业剧团的变化很大。一个减少一个增加。减少是指国有院团,十年前,国有的和业余的比例基本上是一比一。2004年,全国各类剧团大概有2600个。到现在,业余剧团越来越多,同国有院团相比,比例在二比一。几个大改革影响很大:第一,部队院团撤销;第二,儿童院团合并到地方剧团中;再有就是全国院团改革,到今年为止,除了文化部明确保留的149个剧团外,其他的全部改制,很多剧团都撤销或者改名。
与此同时,非职业在飞速发展。相对保守来说,全国现在有大概八千到一万个非职业剧团。非职业剧团包括自负盈亏的民营剧团,另外还有纯粹的业余剧团,如农村、社区、高校、企业自发组织的,不需要靠演出来养活自己,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
南都:城市中的非职业剧团主要集中在哪里呢?
黎继德:城市中自发组织起来的非职业剧团,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北京举办了好几届青年戏剧节,很多社会人士都在参与进来,它的具体数量也没法统计。北京这两年的演出有两方面能说明情况。第一,非职业剧团占到市场演出的50%以上;第二,民间剧团演出大大超过专业剧团,这个每年的速度都是两位数。
中国戏剧未来发展的方向,其中之一就是社区戏剧发展。不管是欧洲还是美国,很多有名的戏剧运动都是从社区演发出来的。比如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权主义戏剧就是直接从社区发展而来。当城市化程度和社区发展足够成熟时,会有自己的剧场,为居民提供服务。从而形成一个趋势、潮流,甚至是运动。
“还戏于民”,让戏剧成为生活方式
南都:你怎么看非职业剧团现在在国内发展的情况?
黎继德:戏剧是一个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有跟没有,它就是不一样。你像柏林,它有1200个剧院,你想想这是什么概念?在东京,每天能有100个不同剧目在同时上演。北京根本达不到,一天能有20个不同剧目在演出就不得了。
光有剧院不行,必须要有非职业的人去从事才行。戏剧的真正繁荣,要“还戏于民”。这不是说,让老百姓能看到戏,而是让他们自觉自发地来从事这个事情,把戏剧作为生活的重要内容,甚至是生活的重要方式。
非职业人才是需要培养的,但我们从小到大,没有什么戏剧教育。你不去培养,我们的观众、市场、创作人才从哪里来?没有人才,没有观众,戏剧就没有未来。戏剧不像电视,它的本质特点在于剧场性。戏剧是活的艺术,必须要在剧场,同观众互动,从而形同一种精神场。我们为什么需要戏剧,在于人有交流的需要。
南都:你怎么看广东话剧的现状?
黎继德:无论是专业还是业务,广东这些年的发展不如以前了。就专业剧团的创作情况来说,广东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之所以说不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出现新的、在全国影响很大的剧目。另一方面,广东也缺少自己的创作人才,大部分的本子都是请外面的人在写。戏剧,不仅是让老百姓来看,也要让他们来演,当他们把这些看成自己生活重要组成部分时,才能说是真正的息息相关,成为他的生存方式。
科学网(kexue.com)讯 著名导演卡梅隆最近可以忙并快乐着,刚刚探索马里亚纳海沟后,他来到北京出席北京电影节,而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更惊人的打算,到小行星上去采矿。
卡梅隆欲探索太空、开采小行星
这不是电影中的场景,而是在未来真实的场景。近日在卡梅隆创办的行星资源公司发表声明,表示他们将开始一个小行星开采矿产计划。而在近日他们也将举办正式的新闻发布会,地点设在西雅特的航空博物馆。
根据介绍,行星资源公司探索太空有两个目的,也是开采小行星上丰富的矿产资源,其次是进行太空探索。他们希望日后可以出手小行星的矿产,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太空产业。
著名的太空企业家迪亚曼迪斯也参与了研究,他表示:“太空中有许多可以利用的资源,那里就像一座廉价超市,我们可以利用,而这样的举动最大受益者将是人类,我们不必在大肆掠夺地球上的能源,能对地球起到很好的保护。”
有专家表示,小行星中含有大量的氧气、金属,这样的物质我们可以带回地球加以利用,对地球资源是很好的保护。
卡梅隆探索马里亚纳海沟
这也是卡梅隆又一次大胆的举动,前不久他刚刚成为成功下潜马里亚纳海沟的第三人,不就后他的深海纪录片也将问世。近日卡梅隆在北京出席了北京电影节活动,活动中他也推广了目前科技成分较高的3D电影。相信如果探索太空计划成功的话,未来卡梅隆还将拍摄出关于太空的纪录片。
(科学网kexue.com 卡鲁)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报讯(记者 马佳) 市民坐在公交车里就能无线上网。昨天,北京公交集团与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签署合作意向协议,将合作建设“公交车无线上网服务系统”。这意味着在今后,乘客可使用带有Wi-Fi功能的移动终端(手机、笔记本、PAD等),接入中国移动Wi-Fi网络,便捷访问互联网。
该系统借助部署在公交车内的无线上网设备,突破性地实现了在移动性热点区域的Wi-Fi网络覆盖。乘客不但可以在公交车上实现无线上网,还可以通过Wi-Fi终端免费访问公交信息系统,查询公交线路、公交服务及公交沿线商家优惠等信息,这在全国也属首创。不过,北京移动并未公布具体时间表。
“我对文学的前途是有信心的,因为世界上有一种独特的感受,只有文学才能赋予我们。”这是卡尔维诺的名言。1985年,当他去世时,被公认为最好的寓言作家、最有魅力的后现代主义大师。
卡尔维诺的创作,是对“迷茫的20世纪”的忠实写照,在前所未有的断裂与喧嚣中,他的小说传达了深刻的焦虑:救赎真的可能吗?所谓彼岸,究竟在哪里?
20世纪西方小说的星空如此灿烂,更新鲜的思考,更深入的解读,更巧妙的隐喻,构成了人类文明新的财富,不了解这些,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现代化背景下的野蛮人。
读卡尔维诺,就是在触摸时代之痛,就是在这纷繁而平庸的世界中,为心灵留一扇窗口。值此《卡尔维诺文集》再版之际,为更深入解读这位大师的经典与传奇,本报专访了译林出版社文学部副主任姚。
独特的卡尔维诺
北京晨报:卡尔维诺的写作风格很另类,既不是现代主义,也不是传统写实主义,该怎么去理解他呢?
姚燚:卡尔维诺是欧洲精英知识分子,是严肃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创作多基于欧洲文化丰厚的遗产,加上他奇特的想象、诠释,形成了“观念寓言”的风格,他特别善于用平实的语言传达极其抽象的道理,这种写法确实很独特,既是“寓言式的现实主义色彩”,又是“带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寓言”,对此,只有多读才能读懂。此外,可以参考一些背景资料,只是国内译介的不多,毕竟意大利语翻译很少,有水准的评论者就更少了。
北京晨报:为什么他要选择这样的写作风格?
姚燚:卡尔维诺人生经历丰富,当过记者,参加过“二战”,又有很深的文化修养,所以面对既往的历史和文化,他选择了一条很真诚的解读方式。与他相比,英国文学在此领域很炫技,但不真诚,美国文学则远离这一题材。一位作家要站在文化的高度去反思,“观念寓言”的写作手法比较有艺术震撼力。
不是人人都能读懂的书
北京晨报:读卡尔维诺要不断思考,对于很多中国读者来说,可能有点累。
姚燚:是,所以说不是人人都能读懂卡尔维诺的,他的创作属于真正在思考历史、文化、人生的读者,“观念寓言”有很丰富的文化内容,需要读者掌握较多的背景知识,这是一个挑战。从目前市场销售的情况来看,《为什么读经典》这样介绍性的书最受欢迎,而在小说中,《树上的男爵》、《巴黎隐士》等比较受欢迎,因为想象力丰富、天马行空,容易得到高端读者的共鸣。
北京晨报:很多中国读者觉得,卡尔维诺小说缺乏生动的人物,不好看。
姚燚:因为我们习惯了人物描写比较清晰的作品,对卡尔维诺的写作缺乏亲近感。其实,欧洲许多国家小说都有这个特征,荷兰、德国都不注重写人,而是有很浓的哲学意味,这就要靠个人的悟性去解读了。如果你希望看到一些普世的道理,那么,卡尔维诺小说就能给你带来滋养。
我们的卡尔维诺在哪里
北京晨报:以当下国内读者的阅读能力,推出《卡尔维诺文集》,岂不是费力不讨好?
姚燚:是的。今天国内读者更喜欢看故事,用故事来验证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而没有通过阅读小说来学习的习惯,不过,中国正走向世界,我们接触到国外的东西越来越多,阅读习惯总是要慢慢培养的,这需要很多年的努力,短时间无法成功。将国外高端的创作介绍给中国读者,这是出版社的责任,这样的工作,译林出版社还会继续做下去。
北京晨报:读卡尔维诺会有一种焦虑,这样的小说,中国作家为什么就写不出来呢?
姚燚:能不能写出来,不好武断地说,但国内这样的创作确实比较少,译介过来,对中国新一代作者是一个好的借鉴。欧洲文化源远流长,制度也一直在催生着作家,一代代人形成了文化积累,而我们出现了文化断层。
从《为什么读经典》开始
北京晨报:对于刚刚开始阅读卡尔维诺的读者来说,您有怎样的建议?
姚燚:阅读经典作家,需要更多思考,而不是把它当消遣,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但只有经历了这些折磨,你才能真正认识到生活的本质。相反,读穿越小说很轻松,但给你的都是假象,人是可以轻易满足并获得快感的,但你离生活的核心会越来越远。总之,多读多想,就会有收获。
北京晨报:在您看来,从哪本入手比较合适?
姚燚:还是先从《为什么读经典》开始比较好,能大致了解卡尔维诺对文化的态度,此外是《树上的男爵》、《巴黎隐士》等,读这些书适合在书房里,用比较完整的时间,一个字一个字去读。陈辉/文
本报评论员李晓亮
今年清明节,多地倒是惠风和煦,春和景明。当然,你上网转一圈,还是会发现不少清明时节的愁云惨淡的新闻。比如,节令性出现的“死不起”的殡葬暴利讨论。
据新华社报道,由于北京墓地价格一再飙高,很多北京人开始去周边的河北等地购买墓地。北京东部通燕高速附近的潮白河,两岸各有一座陵园,分属河北和北京市管理。前者一个墓穴价格已涨到9000元,而后者价格则为3.6万元。“活在北京,葬在河北”,于是成为网络热议焦点。北京市殡葬协会副会长姜晓刚对此回应,北京也有便宜的墓地,但市民“不领情”,挑大小、挑风水。
据悉,北京市民政部门也开展有“零百千万”工程,即“零消费骨灰海撒、百元骨灰盒、千元殡仪服务、万元骨灰安置”,却并不太为市民接受。我们当然不否认民政部门推动殡葬公益化的努力,也不否认确有不少人受传统丧葬观念的影响,一味追求奢华墓葬。
但是,哪怕跳出北京,置于全国语境下,高收费甚至夹杂暴利乱收费的经营性殡葬服务,还是比公益性为主的基本殡葬服务多得多。绝大部分的市民绝对不是对某些公益性殡葬改革“不领情”,更不是故意“挑大小、挑风水”。而是由于殡葬服务,本就是个选择性很小的特殊民生行业,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相关服务的成本和价格会越来越超出一般百姓的承受极限。
“生前经适房,死后经适墓。”早就不是笑话,而是苦涩的生活真实。如果真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活在北京,葬在河北”的“黑色幽默”,那只能说殡葬改革方面,相关部门或还未尽到全力。这种“死无葬身之地”的焦虑,不光是在北京。昨日新闻称,作为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墓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西桂林靖江王陵核心保护区内冒出了6万多座私坟。
除了王陵,北京昌平的皇陵,据称也是“小产权”墓“重灾区”。这里估计除了“风水因素”外,考量最多的可能还是价格问题。既然各地都有私坟大量挤进王陵,那么这背后的丧葬乱象,或就不该只是打击取缔这么简单。
如何让民众生的权利和死的尊严,都能体现得淋漓尽致,恐怕是丧葬公益化改革最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个清明前夕,国家发改委和民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其实,类似意见每年两会,都是重点的民生议题,解药也不是没有:让公益性殡葬服务真正公益,基本服务政府定价,延生服务试行政府指导价;经营性殡葬服务,打破民政部门的某些审批垄断,以市场竞争来保障质优价廉的殡葬服务。(相关报道见4月4日《京华时报》)
因北京墓地价格一再飙高,很多北京人开始去河北等地买墓地。记者调查发现,河北省多家陵园都存在公益性公墓私自出售的违规行为。
北京人到河北买墓引关注
清明节前,“北京市民到外地买墓地”的消息,在新浪微博转发和评论超过万次。
网帖称,价格成为他们“舍近求远”的最大理由。网友“和好端端一起成长”在微博里说,“为姥爷扫墓,发现在北京不但居不易,也死不起了,陵园已没有低于2万元的墓地,我们家2003年买的至今涨了15倍。”
“房价上涨让我们好好工作,油价上涨让我们好好节约,肉价上涨让我们好好减肥,墓地上涨让我们好好活着”“清明时节雨纷纷,一问墓价欲断魂”……网友说。
一河之隔 价高3倍
北京东部通燕高速附近的潮白河,两岸各有一座陵园。一座是隶属于河北省的京东卧龙陵园,一座是归北京市管理的通惠陵园。两座陵园相距约12公里,但墓地的标价却天壤之别。
卧龙陵园里,北京的高先生今年1月买了一块墓地,9000元。这已经是很便宜的了。调查发现,面积大小、结构设计、石材用料等都差不多的墓地,在通惠陵园的价格为3.6万元,且数量所剩无几,都是较差位置。
北京市殡葬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些年,确实有一部分北京市民前往周边河北地区购买墓地,以与之相邻的大兴、房山、通州等区市民居多。
公益性公墓不允许开展经营
卧龙陵园里,还有几片苹果树林和一个薄膜大棚。“等不够用时,这些肯定都要拆,整墓地不比种这些玩意挣钱啊?”一位自称诸葛店村村民的人说。
把公益性墓地当经营性墓地卖的情况并不少见。记者调查发现,在河北省民政厅公布的名单中,三河市京东卧龙陵园、天堂公墓、涿州市西皋庄公墓、易县世界华侨陵园都存在公益性公墓私自出售的违规行为。
按国家规定,公益性公墓是为农村村民提供遗体或骨灰安葬服务的公共墓地,不对外、不允许开展经营活动。而经营性公墓是为城镇居民提供骨灰或遗体安葬实行有偿服务的公共墓地,建立经营性公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或民政部批准。据新华社电
■ 专家说法
《殡葬条例》亟待完善
“一些地方故意将公益性公墓做大规模,少部分被当地村民消化,剩下的违规向城镇居民销售。一些林场、耕地也打着幌子做起墓地生意。”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教授杨宝祥说,统计显示,中国每年平均有930多万人口死亡,选择经营性公墓安葬的仅有10%。
业内人士称,公益性墓地就像小产权房一样,是农村居民享用的一种福利,一旦土地被征用,本地村民会享受到补偿,而埋葬于此的城镇户口逝者,权益很难受法律保障。
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学教授杨根来表示,1997年颁布实施的《殡葬管理条例》是现行殡葬法规中效力最高的,却只属于行政法规的范畴。其规定都过于原则,并具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有些规定已经落后于我国殡葬业现状,完善速度也没有跟上,导致目前管理执法缺少有力依据,像由耕地或变更用途的土地建造的墓地,都亟待规范,绝不是取缔了之那么简单。
新华网北京3月31日电(记者 张淼淼)30日夜里22点左右,在京城呼啸了整整两日的大风停了下来,被大风从四面八方卷起的沙尘像是“踩了刹车”,在京城上空下起了“土雨”。
根据北京市气象部门的预报,30日夜间到31日凌晨北京市将持续浮尘天气,气象部门专家表示,此次浮尘天气主要受外来沙尘影响,本地扬尘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30日晚间23点左右,刚下夜班的崔先生愕然发现自己的车上蒙着一层黄土,用手指一划,沙土哗哗往下掉,而地上也明显浮着一层黄土。
记者在外面站了不一会,袖子上肩膀上落了一层细细的黄土粒。记者看到,停放在道路两旁的车辆上都蒙着一层土,人们在地上走过竟踩出了许多清晰的土脚印。
如此大范围的浮尘天气,对北京市空气质量造成了明显的短时影响,尤其是颗粒物污染浓度急速飙升。
据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几乎所有监测站点的PM10可吸入颗粒物浓度都在30日夜间22点左右急速升高达到峰值,其中,东四站点甚至达到每立方米925微克。
环保专家表示,PM10里包含着PM2.5,浮尘,扬沙天气对空气中的较粗粒子影响明显,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升高快速,而空气中的细粒子PM2.5的浓度却反而会下降,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根据车公庄站的PM2.5监测显示,30日22日PM2.5的浓度为每立方米25微克,30日零点到30日23时,24小时均值为每立方米11微克。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计,31日的北京将会是一个有微风的晴天,经过一夜的“下土”浮尘天气也会彻底结束,不过,4月2日北京又将迎来一次冷空气影响,届时还将出现5级左右的北风。
中广网北京3月31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根据国家发改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政策规定,经北京市政府批准,从今天起,北京调整出租车燃油附加费标准,乘坐距离超过3公里的乘客燃油附加费标准由2元/运次调整为3元/运次,乘坐距离在3公里以内的乘客不收取燃油附加费。
北京出租车燃油附加费涨至3元 3公里内不收费
昨天,市发改委将出租车燃油附加费由2元每次调整为3元每次,3公里内不收此费用。今起开始执行。
3月20日,国家发改委上调了国内成品油价格,93号汽油最高零售价由7.85元涨至8.33元,涨幅较大,近5毛钱每升,这对于出租车行业来说无疑增加了不少成本。市交通运输局就此向市发改委提交《关于商请启动出租汽车租价与油价联动机制相关措施的函》,市发改委昨日批复,为缓解出租车运营压力,在落实中央关于燃油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同时调整燃油附加费标准,以确保出租车行业正常运营。
市有关部门表示,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价格不作调整。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出租车行业管理,规范企业行为,加大对收取燃油附加费的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提升首都出租车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价格主管部门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违规收费、搭车涨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今年3月20日国家上调成品油价格两天后,深圳率先调整市内运营的出租车燃油附加费,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元,自此,深圳红色出租车燃油附加费增加至4元,成为全国最贵。厦门自3月30日起,也将出租车燃油附加费增加至3元。北京继深圳、厦门后,成为最近一次成品油调价后第三个上调出租车燃油附加费的大城市。
大连市4月1日起打车多收一元燃油附加费
4月1日起,大连市出租汽车每车次开始加收1元钱的燃油附加费,缓解油价上涨对出租汽车行业影响。
近日,大连市物价局、交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征出租汽车燃油附加费的通知》,4月1日起出租汽车每车次可加收1元钱的燃油附加费。根据大连市地税局刚刚出台的出租汽车发票管理规定,自3月28日起,出租车行业纳税人可持《发票领购簿》直接向主管地税机关办税服务厅窗口,申请领购大连市卷式出租汽车专用发票和1元通用定额发票。其中1元通用定额发票于收取燃油附加费时使用。1元通用定额发票须加盖发票专用章。据介绍,按照国家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未来三年内对其免收发票工本费,广大出租车司机也在这个扶持范围内,可以免费领取1元燃油附加费通用定额发票。
厦门出租车燃油附加费上调3元首日 各方反应不一
从昨日零时起,我市出租车燃油附加费统一上调为3元,此前3公里以内是1元,3公里以外的2元。此次调整燃油附加费,是为了缓解高油价给出租车行业带来的压力。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的哥和市民,大家对燃油附加费调整反应不一。
的哥贾师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油价上涨以后,我现在每天去加油,要比原来多花三四十元,一般平均一天我能跑30趟。现在超过3公里的燃油费涨了1元,刚好抵消多出的油费;3公里以内,没涨价前,碰上堵车,还会亏钱,现在涨了2元,稍微好一些。”
贾师傅告诉记者,燃油附加费上涨前,司机们都玩命地跑车,除去一个小时的吃饭和加油时间,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9小时到10小时,调价以后肯定能减轻一部分负担。
相对贾师傅的乐观,韩师傅却多少有些担心。他从事出租车运营已经10多年了,每天大概载客40人次,其中一半为3公里以内的顾客。他担心因为燃油附加费的提高,市民转而去乘坐公交车,这样他的收入会有所减少。
“我今天拉的客人比平时少了些,很多人如果去近的地方,都舍不得打车了。”韩师傅的车是双燃料车,既可以加油,又可以加气。油价上涨之后,他反而选择加油而不是加气了。
“气价每升也就比油价便宜1毛—2毛,加气和加油的差价在30元左右。加气太费劲,常常要等上50分钟才能加满一罐气,那我还不如用这个时间去多拉些客人,也能把差价补回来。”韩师傅说。
昆明出租车燃油附加费今日凌晨调至3元
3月30日,晚报记者从昆明市出租汽车管理处获悉,今天零时起,昆明的出租车燃油附加费将上调为3元,是历史最高。也就是说,从今天起,昆明市民打车将从11元起价。
3月30日,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同意昆明市上调出租车燃油附加费的申请:在现行出租汽车营运基础价格不变的基础上,每次向乘客加收3元的燃油附加费。与此同时,昆明市33家出租汽车公司已经领取了新的燃油附加标签,随后将发放给全市出租车张贴。
据了解,3元的燃油附加费价格是昆明市有史以来最高的一次,这一次的价格上调刷新了去年5月份上调为2.5元/次的最高纪录。昆明市出租汽车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之所以没有完全等到15天的观察期结束后才进行调整,是由于此次93号汽油的价格上调幅度较大,一次性上涨至8.04元/升,对出租车行业的影响较大,因此才提前向市发改委提出调整燃油附加费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