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闻

ZOE

ZOE

网址:

中國中產階級的養生需求增加,有助中國在澳洲的健康護理業的投資。	網圖中國中產階級的養生需求增加,有助中國在澳洲的健康護理業的投資。 網圖

(本報綜合報道)中國在澳洲的投資金額去年大跌近四成,是超過10年來最急劇的跌幅,其中礦業和地產業是「重災區」。在澳投資減少的原因包括:私營企業趨向在健康護理業做小規模投資,以滿足日益脹大的中產階級對養生的需求;國企則轉為投資中國跨國大型基建項目「一帶一路」所在的中亞和東歐國家。

畢馬威會計師樓(KPMG)和雪梨大學(USYD)商學院周一公布的《闡明中國在澳洲投資》(Demystifying Chinese Investment in Australia)年度報告顯示,中國公私營企業在澳投資從前年的130億元,減少36.3%至只有82億元。這不單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跌幅最急劇,投資額也是超過10年來第二低。

然而,中國去年在全球各地的整體海外投資,其實上升了4.2%,顯示澳洲已「跟上」美國、加拿大和英國,成為較不受中國投資者鍾情的國家。

澳洲礦業是中國減少投資的「重災區」,去年暴跌九成至4.64億元,回復2016年水平。商業地產也錄得跌幅,地產公司萊坊(Knight Frank)的數據顯示,中國在這方面的投資從2017年的44億元跌至去年的30億。

畢馬威的亞洲及國際市場澳洲主管費格遜(Doug Ferguson)表示,有數個因素令中國對澳洲地產業的投資減少,「這肯定與澳洲一般地產市況有關,但也跟中國住宅投資者難以取得資金做交易或買新的住宅有關。」

不過,其實中國在全球的地產投資也有所萎縮,去年跌幅達11%。這反映了中國政府限制發展商和個人把資金帶出海外購買物業。

報告亦顯示,雖然中國投資者對澳中關係看法轉趨樂觀,但一些投資者投訴澳洲傳媒針對它們。多達59%投資者認為澳洲國內對中國的政治辯論,是驅使它們停止投資的原因。

在礦業和地產業的投資萎縮之際,健康護理業首度成為中國投資者在澳投資比例最大的行業,達到41.7%或34億元,多於商業地產的36.7%、能源業的8.8%和礦業的5.6%。

雪梨大學商學院中國商業及管理系教授杭智科(Hans Hendrischke)表示,中國在澳洲的投資,已從大型的策略性資源、能源和基建投資,轉向較小的、針對中國消費者市場的投資。

另一邊廂,國企的投資目光亦從澳洲轉移至「一帶一路」國家。費格遜表示:「中國投資肯定流向全球,按照『一帶一路』的倡議流往中亞和東歐。」

整體而言,費格遜認為澳洲獲中國投資的前景仍然樂觀,而健康護理業獲強勁投資就是一大指標。他說:「無理由認為2018年(的數據)顯示中國(在澳)的長遠投資步入終點。有很多與中國中產階級消費者需求有關的機會。」(Wah)

原标题:美国国土安全部长突然被辞,特朗普推特抱怨:国家已经满员……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特朗普又开始撤换官员,以他特有的“说辞就辞”的方式。这次被迫辞职的国土安全部长尼尔森总算不是从总统的推特上得知自己被解雇的消息,但也好不了多少,当地时间7日下午5时她被召去白宫开会,6时特朗普就在推特上公布了“辞旧迎新”的消息,还一连补充两条推文抱怨“国家已经满员”!

一名白宫助手7日告诉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尽管近几个月外界一直猜测尼尔森会被解雇或主动离职,但她的去职还是比想象中快。就在上周五,她还陪同特朗普视察美墨边境,特朗普在那里发表了打击非法移民和修筑边界墙的讲话。美联社称,尼尔森7日与特朗普会面时,并不知道自己会被解雇还是会辞职。一名政府高层官员说,特朗普要求尼尔森辞职,于是她提出辞呈。另据墨西哥《经济学家报》网站7日晚报道,两位美国官员表示,尼尔森并无主动辞职意愿,但她不得不这么做。

特朗普7日在推特上宣布,“国土安全部长尼尔森将离开她的职位,我对她的服务表示感谢。”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7日报道,特朗普先发推特宣布尼尔森将离职,几分钟后尼尔森才发出了辞职信。她在写给特朗普的辞职信中表示,为自己担任美国国土安全部长感到荣幸,不过,“尽管我们在国土安全改革方面取得进展,但我确定现在是我离开的最佳时机……”随后她发推文表示将在10日离职。

之后,特朗普发推特称,她的职位会暂时由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局长麦卡利南代理,并表示他坚信麦卡利南会胜任新职。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称,尼尔森辞职后,国土安全部、内政部、白宫幕僚长、驻联合国代表以及国防部等关键部门都将出现代理部长。而部长级女性官员也只剩下3位:中情局长、教育部长和运输部长。英国《卫报》8日称,特朗普称自己喜欢关键职位的负责人是“代理”,这样更有灵活性,但批评者质疑此举是否“违宪”。尼尔森的辞职再次印证了特朗普动荡的内阁中官员上下的“闪电速度”。从特朗普就任总统到现在,已有17名高级政府官员辞职或者被解雇。

在特朗普内阁中,尼尔森是著名的鹰派面孔。CNBC网站7日称,尼尔森在白宫前幕僚长凯利举荐下成为国土安全部长。她最为世人所知的就是捍卫特朗普的拆散移民家庭政策,即“骨肉分离”政策。民主党对尼尔森的做法大加挞伐,去年就呼吁她赶快辞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网站7日称,因为不断在国会听证会上被民主党议员尖锐质问,尼尔森成为特朗普移民政策的替罪羊。同样为世人所熟知的,是她去年在华盛顿一家墨西哥餐厅用餐时,遭遇民众抗议被赶出餐厅。当时她还表现出不屑一顾,在推特上称要“不辞劳苦地修改破碎的移民体系”。

尽管如此,她仍然不能够令总统满意。《纽约时报》8日称,担任国土安全部长这个职务,令尼尔森时常成为特朗普怒火指向的目标。去年春天特朗普的愤怒就爆发过一次,因为尼尔森在是否下令实施“骨肉分离”政策上犹豫不决,拖延了几个星期。

《华盛顿邮报》8日称,特朗普曾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当着全体阁员的面羞辱她超过半小时,指责她收紧移民不力。特朗普质问道:“你为什么没有办法?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关闭边界!”据悉,尼尔森当时就考虑过辞职,但后来决定再坚持一下。

近日,特朗普多次威胁关闭美墨边界。7日晚,特朗普又连发两条推特称“国家已经满员……如有必要,将关闭南部边界”“墨西哥必须逮捕所有非法移民……”

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的数据,2019年3月在美国南部边境拘留的非法移民数量猛增至10万人,而1月时为5.8万人。墨西哥《经济学家报》网站称,自从2018年中美洲移民大篷车到达距墨美边界20公里处时,特朗普就对尼尔森的工作表示不满。2019年年初,中美洲移民数量继续上升,尼尔森对特朗普采取的强硬手段与美国移民法发生冲突表达了法律上的担忧,此后特朗普对尼尔森更加失望。

[环球时报驻墨西哥、美国特派特约记者 刘旭霞 温燕 任重]

原标题:韩新任驻华大使张夏成抵京 曾在中国证监会任职

本报讯(记者 赵萌)4月8日,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范勇接受韩国新任驻华大使张夏成递交的国书副本。张夏成大使于2019年4月7日抵京。

今年3月,韩国政府提名前任青瓦台政策室室长张夏成为新任驻华大使。

韩国《每日经济》曾报道,张夏成在美国分别获得经济学和经营学硕士、博士学位。他原是高丽大学经营系教授,于2017年5月进入青瓦台担任政策室室长。张夏成对韩国总统文在寅的施政理念以及外交基调有着准确理解与把握,他自身也具有一定的政治分量。报道称,张夏成与中国颇具渊源。他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进行交流访问,还曾连续8年担任中国证监会国际咨询委员。正是因为这些经历,张夏成被认为适合担任驻华大使,积极推动韩中关系发展。

韩联社报道称,张夏成曾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专家咨询机构国际顾问委员会多年担任委员,2016年结束任职。

2017年10月,卢英敏赴中国就任韩国驻华大使,2019年1月,卢英敏被任命为青瓦台秘书室室长、即幕僚长。

原标题:1975年,英国脱欧公投吵翻天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曹奂]近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做出决定,将再度寻求向欧盟提议延后脱欧期限。有评论称,英国脱欧公投至今已将近3年,就像走进了迷宫。历史上,英国融入欧洲大陆之路坎坷崎岖,40多年前,英国曾举行过一场类似的脱欧公投,结果六成以上英国人希望继续留在欧洲共同体(欧盟的前身,简称欧共体)。

入欧难,脱欧也难

1975年春季,英国每户人家都收到政府分发的三本小册子,一本是留欧派编写的力主留欧小册子,另一本是脱欧派写的小册子,还有一本是英国政府自己撰写的支持留欧小册子,这些小册子谈到的最主要问题是食物、钱和工作……为什么要分发截然不同观点的小册子?这还得从英国同共同市场(即欧共体,在英国国内一般称为共同市场)的纠葛说起。

二战结束以来,英国一直在入欧和脱欧之间徘徊。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时,英国决定不加入;1957年创建欧共体的《罗马条约》签署时,英国也缺席。20世纪50年代末期,麦克米伦首相领导的保守党政府戏剧性地改变态度,委派爱德华·希思为英国进入共同市场提交申请并牵头谈判。1963年1月,英国在欧共体大会上提出加入申请,但法国总统戴高乐否决了英国的入欧申请。1970年希思当选首相后亲自领导许多场入欧谈判,1973年1月英国终于加入了欧共体。

但英国内部就入欧一事分歧很大,有人认为,入欧后在全球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征收食品税,这会给英国收支平衡增加新的负担。另一方面,外交部强烈亲欧,外交官们对国内脱欧呼声感到不安。1974年大选期间,工党竞选纲领许诺,工党大选获胜后会让民众决定是否继续留在共同市场内。工党领袖哈罗德·威尔逊明显支持留在共同市场内,但他需要满足工党内部的要求,公投成了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办法。

原本,在1974年初,58岁的威尔逊已经准备退休,如果大选失利,他就在几个月内辞去工党领袖之职。然而,1974年2月大选出人意料的胜利延长了他的政治生命。1974年3月4日,威尔逊第二次出任首相,这回等待他的将是头疼的脱欧公投。

首相的咆哮

1974到1975年的英国,左派人士大力支持脱欧公投,他们认为这是把英国带出共同市场的绝佳机会。威尔逊明白,是否脱欧取决于易变的民意,问题是如何最大限度地争取到留欧选民。

1974年12月,威尔逊出访法国,之前他听说法国总统德斯坦希望英国脱欧,他决定到爱丽舍宫劝说德斯坦支持自己。没想到的是,威尔逊因飞机颠簸引发心悸。随行医生诊断后要求他减少工作量多休息。但威尔逊仍决定前去说服德斯坦,最终德斯坦在会谈中暗示支持英国留欧,就这样,威尔逊在外交上拉到了重要一票。不久,他又同来访的西德总理施密特进行长时间交谈。会后,威尔逊更加确信,只有留欧才是英国最好的选择。

1975年2月26日,威尔逊政府提出一份脱欧公投白皮书,经过议会讨论,公投时间被定在6月5日。但是,这时政府高层就脱欧问题发生了严重分歧,在3月18日内阁投票中,16位大臣支持留欧、7位大臣希望脱欧。内阁留欧和脱欧两派均表示,他们不受集体决议约束。为此,威尔逊决定,大臣们在议会发言时应慎重表达政府政策。

令威尔逊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天晚些时候,工党议员道格拉斯·杰伊组织了一场80名工党议员参加的会议,反对留欧。与此同时,工党国际委员会主席伊恩·米卡多向新闻界公布一项工党全国执行委员会讨论的议案——建议工党为脱欧积极努力。据内阁中脱欧派中坚人物卡素尔回忆,怒不可遏的威尔逊打电话给她时已经几乎疯癫了,竟然用恶毒的语言骂过来。不久,在一场内阁会议上,威尔逊愤怒地说道:“我不能领导这个内阁了,内阁成员在工党全国执行委员会等外部机构指挥下已经动员起来……我怀疑民主能否还能存在下去,我不想这样玩。首相有持异议的权力吗?我们被允许参加大会吗?我被踢得太厉害了,工党全国执行委员会在不通知我的情况下就出台决议,我该缺席大会还是只当个旁观者呢?”说完,他就起身大步走了。

留欧!留欧!

尽管内阁分裂令威尔逊烦恼,但他发现,大多数英国民众以及几乎所有英国主流媒体都赞成留欧,左翼《晨星报》是唯一一家支持脱欧的全国性著名报刊。作为脱欧运动骨干的工业大臣本恩声称,进入共同市场直接导致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并且英国丧失了50万个工作岗位。他的这番言论很快就被留欧派和媒体嘲笑。《每日镜报》称本恩为“恐惧大臣”。

留欧和脱欧两派都使用电视节目宣传造势,这些节目吸引了多达2000万观众。总的来看,留欧运动广告更有效,展示出倾听民众呼声及回答民众关切问题,而脱欧运动演说者就像自动提词机一样在说话。由于很多英国商人和英国工业联合会的支持,留欧运动拥有更多活动资金,留欧运动财务主管阿利斯泰尔·麦卡尔平表示,商界绝大多数人亲欧,银行和大型工业公司捐赠了大量资金。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其实在6月5日脱欧公投前,英国民众心里已经有答案了,留欧是铁板钉钉的事。

经过数月争吵和争斗,6月5日早上7点至晚上9点,英国举行首次全国性公投——欧共体成员身份公投。公投结束两小时内,最终结果就被统计出来,67.23%的英国民众支持留欧,留欧派取得最终胜利。威尔逊很高兴,但他在公开场合只是说:“这是一场自由的投票,没有强制。”

虽然公投为英国“入欧”提供合法性,但反对声音还并不服气,他们指责威尔逊为献媚欧洲而背叛英国利益。在如此强大的压力之下,威尔逊次年辞职。1979年,英国迎来大选。不出意料,工党大败,保守党人撒切尔当选。

原标题:再拿东方筷子文化逗趣!汉堡王为“筷子夹汉堡”广告道歉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都2019年了,竟还有人把歧视当幽默!”继杜嘉班纳辱华风波之后,全球大型连锁快餐企业“汉堡王”近日也爆出歧视丑闻:与前者的蹩脚创意如出一辙,汉堡王最近在新西兰投放的一则网络广告再次贬损了东方的筷子文化,招致亚裔强烈不满。目前,该公司已移除争议广告并发表道歉声明。

据《新西兰先驱报》8日报道,为在新西兰推广新品“越南甜辣鸡肉堡”,汉堡王在Instagram(图片社交平台)账号上发布一段广告视频:视频中,“顾客”手握尺寸夸张的巨筷,十分吃力地把汉堡凑到嘴边撕咬;更可笑的是,他们并非单手持筷,而是一手一支,动作笨拙、吃相难看。

对此,新西兰韩裔钢琴家马里奥·莫称,自己最开始以为视频后半段会有“反转”,万万没想到 “2019年还会有这种公然秀下限的广告”。随后,她毫不犹豫地在个人推特账号上转发了这则视频并迅速引爆网络。截至8日早些时候,争议视频的观看量已达210万人。

目前,汉堡王已经将争议广告移除并进行道歉。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人伍德布里奇表示:“我们对这则冒犯到(亚裔)社区的广告表示诚挚歉意。它并不能体现我们追求多元化以及包容性的品牌价值观。”

有网友指出,将东方流传几千年的传统餐具刻画成某种粗劣、原始的工具,说明西方某些大型企业至今仍未放下高人一等的姿态,它所暴露出的“文化迟钝性”令人咂舌。

多家媒体指出,西方世界近年多次因筷子闹出丑闻。2018年11月,意大利知名品牌杜嘉班纳以一则蹩脚的广告创意“起筷吃饭”招致中国民众的反感与抵制;2017年,美国《纽约时报》刊登的一幅美食广告则将筷子竖立在食物上,遭到网友讽刺——“你们这是给谁上坟呢?”(刘皓然)

原标题:不约而同!这些国家都在“爆买”黄金——

参考消息网4月9日报道 日媒称,黄金调查机构世界黄金协会(WGC,总部位于伦敦)的调查显示,全球中央银行的黄金买入量(减掉卖出量后的净值)2018年达到651吨,创出1971年尼克松冲击以后的最高纪录。尽管外汇市场保持美元升值趋势,但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正迅速扩大黄金储备。

《日本经济新闻》4月8日报道,上一次全球中央银行的黄金买入量超过651吨,可以追溯至1967年,买入了1404吨。当时处于英镑危机期间,货币危机随后还波及美元。美国总统尼克松1971年8月停止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元也失去了黄金的支撑。黄金价格转向浮动制。

报道指出,现在的市场环境和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货币危机时代形成对照。在特朗普政权上台以后,甚至可以看做美国一枝独秀,国际清算银行(BIS)根据61个国家的贸易量计算的美元实际有效汇率2018年创出33年来的新高。资金流出新兴市场国家的趋势也很突出。在这样的环境下,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大量买入黄金,总买入量创出半个世纪以来最高水平。

据报道,世界黄金协会还统计了2001年至2018年9月期间各国央行的黄金购买量。居第一位的是俄罗斯,截至2018年连续13年增持黄金,这一期间把黄金储备增加至2000吨以上。截至最近的2019年2月,俄罗斯的黄金储备达到2113吨,是世界第五大黄金持有国。

另一方面,在迅速扩大黄金储备的同时,俄罗斯对于美国国债的持有额锐减到不足高峰时(2010年)的1/10。俄罗斯央行解释称这是分散资产,但行动非常迅速。市场上多数观点认为,此举意在对抗美国的经济制裁。站在俄罗斯的角度,美元升值趋势或许看起来也是“卖出(美国国债的)良机”。

工银标准银行的东京分行行长池水雄一指出,“俄罗斯央行的黄金购买对象多为国内的产金企业”。俄罗斯是每年产出约250吨黄金的世界第三大产金国。池水表示,“没有造成各国在市场上大量购买黄金的尼克松冲击时的影响”。

但报道同时指出,俄罗斯对国际市场的黄金供给量应该正在减少,有可能在外界注意到的时候、黄金的国际供求已出现紧张。全球央行整体在2000年到2010年的中期每年出售500吨~600吨黄金,但过去8年转为购买400吨~600吨,变化巨大。

报道称,在增加国内产量方面,世界最大黄金产出国中国也如出一辙。中国成为全球第六大黄金持有国。中国方面认为,如果增加黄金持有量、提升人民币信誉,将有助于货币的国际化。

据报道,世界黄金协会向各国央行调查了增持黄金的理由。结果(22个央行回答)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因为是安全资产”,排第二位的是“为了分散持有资产”。森田隆大顾问表示,印度也“自去年3月起,出于储备资产多样化的目的积极买入黄金”。此外,也有很多央行回答为了“对冲政治风险”。工银标准银行的池水雄一指出,“在特朗普政权推进本国优先主义的背景下,与美元资产相比更偏爱黄金的倾向加强”。

此外,报道认为,主要国家的国债收益率徘徊在超低位,或许使得黄金不产生利息的缺点容易被忽视。在世界黄金协会的调查中,回答“风险报酬的提高”、“有望在各种市场环境下获得收益”的声音也很多。

据报道,石油等地下资源丰富的哈萨克斯坦进入21世纪后增加外汇储备,积累了超过270吨黄金储备。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也跻身买入量排行榜前列。

欧洲等发达国家几乎看不到买入黄金的趋势。相反,欧洲各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直在国际市场出售大量黄金。随着英国以历史性低价出售黄金,很多声音质疑出现了多少亏损。德国受到应在国内保存重要的黄金这一舆论的推动,德意志联邦银行(央行)2013年宣布,计划把674吨(约合人民币2021.5亿元)保存在海外的黄金于2020年底之前转移至位于法兰克福的总部,把国内保管比例提高至50%。德意志联邦银行在官网上公布了在金库中保管黄金的情形。

报道称,虽然与尼克松冲击时相比,市场环境看起来明显不同,但目前仍充满推动以新兴市场国家央行为中心买入黄金的风险因素。黄金的国际行情在2018年8月跌至1161美元(纽约期货交易所的近期合约,1美元约合6.7元人民币),到2019年2月一度恢复至超过1344美元。

资料图片。(新华社)资料图片。(新华社)

原标题:斯里兰卡总理:汉班托塔港不是中国军事基地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印度时报》8日报道,斯里兰卡总理维克勒马辛哈近日在科伦坡参加一场国际活动时表示,汉班托塔港的安全和运营完全在斯里兰卡政府的掌控之中。评论称,斯总理此言是为了安抚印度对中国投资斯里兰卡的担忧。

汉班托塔港自2007年起在中国的援助下开始建设,中国招商局控股港口有限公司购得汉班托塔港70%的股权,并租用港口及周边土地,租期为99年。这一项目经常被外媒炒作为“中国债务陷阱”的案例。《印度时报》8日引述维克勒马辛哈的话说,“很多人认为汉班托塔港是中国的军事基地,我承认那里确实有军事基地,但是是斯里兰卡海军的基地。任何国家的船只都可以来,我们掌控行动。”

责任编辑:张义凌

原标题:天皇退位在即,日本再议女性继承权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日本明仁天皇将在本月30日退位,皇太子德仁则将于5月1日继承大统。但由于德仁没有儿子,膝下仅有爱子公主一人,于是,日本再度掀起能否让女性继承皇位的热议。

据法新社8日报道,虽然日本历史上曾出现8位女天皇,但按照1947年颁布的《皇室典范》,目前日本皇位仅能由男性继承。这意味着,如果现年12岁的悠仁亲王(皇太子德仁的侄子)以后没有儿子,那么日本皇位将面临继承危机。

日本《读卖新闻》此前进行的民调显示,日本近2/3的受访者希望修改法律以允许女性继位,但现在看来,开展切实改革的可能性依然渺茫。

据悉,在皇太子德仁继位后,其胞弟文仁亲王以及文仁亲王的儿子悠仁亲王将分别成为第一和第二顺位天皇皇位继承人。(王会聪)

原标题:美国土安全部部长前脚刚走,特勤局局长也要被撵走了?

CNN标题“特朗普罢免美国联邦特勤局局长”CNN标题“特朗普罢免美国联邦特勤局局长”

[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建东]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尼尔森前脚刚走,联邦特勤局局长也要“拍拍屁股走人”?多家美媒引述数名美国政府官员的话称,美国联邦特勤局局长阿勒斯(Randolph ‘Tex’ Alles)即将离开“特朗普战队”。

CNN消息称,特朗普已让白宫办公厅主任马尔瓦尼解雇阿勒斯。白宫发言人桑德斯随后证实,阿勒斯已被要求于周一离开,美国国家安全局职业官员詹姆斯·默里(James M.Murray)将从5月份开始接任。“两年多以来,阿勒斯在特勤局局长这个位置上做的非常出色,总统感谢他国家作出的服务 ”她说。

阿勒斯(资料图)阿勒斯(资料图)

据知情人士透露,阿勒斯在两周前已被告知,总统将对特勤局领导层进行改组,他被要求留任,直到有新的人选接替。CNN报道称,这是特朗普改组国土安全部的一部分,包括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主任西斯纳及国土安全部总法律顾问在内的更多国土安全部官员都将离职。对此,一位匿名政府官员批评称,“美国第二大国家安全机构正进行一场近乎系统性的大清洗。”

至于阿勒斯离任原因,美联社援引消息人士话的称,他离职源于特勤局内部个人冲突,与国土安全部部长尼尔森的离职以及此前佛州海湖庄园被人闯入的安全漏洞无关。五天前,特朗普还对特勤局的工作大加赞赏,“特勤局从一开始就干得很出色。”据了解,美国联邦特勤局隶属于美国国土安全部。该机构宣誓雇员分为特工和制服员工,主要职责是保护总统安全,受训特工等。2017年4月,阿勒斯接任特勤局局长。

就在前一天,刚陪特朗普视察完美墨边境,度过愉快周末的国土安全部部长尼尔森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特朗普以他特有的“说辞就辞”的方式——推特官宣尼尔森已被解雇。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称,尼尔森辞职后,国土安全部、内政部、白宫幕僚长、驻联合国代表以及国防部等关键部门都将出现代理部长。而部长级女性官员也只剩下3位:中情局长、教育部长和运输部长。英国《卫报》8日称,特朗普称自己喜欢关键职位的负责人是“代理”,这样更有灵活性,但批评者质疑此举是否“违宪”。尼尔森的辞职再次印证了特朗普动荡的内阁中官员上下的“闪电速度”。从特朗普就任总统到现在,包括尼尔森、阿勒斯在内,已有18名高级政府官员辞职或者被解雇。

原标题:利比亚“国民军”空袭首都的黎波里机场

新华社突尼斯4月8日电(记者黄灵)的黎波里消息:利比亚东部武装力量“国民军”空军8日袭击首都的黎波里迈提贾国际机场,目前该机场已被关闭。

迈提贾国际机场安全人员当天对媒体说,空袭导致机场一个跑道受损,但没有人员伤亡。出于安全考虑,机场已被关闭。

控制利比亚东部的“国民军”本月4日起对的黎波里发起军事行动,与控制该城市的民族团结政府军队发生交战。

据民族团结政府卫生部门消息,截至目前,战事已导致25人死亡,2800多人被迫从交战区域撤离。

2011年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后,利比亚局势陷入动荡。目前两大势力割据对峙,许多地区处于无政府状态。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与支持它的武装力量控制着西部部分地区;国民代表大会则在东部城市图卜鲁格另建政府,与哈夫塔尔领导的“国民军”联盟,控制着东部和中部地区、南部主要城市及部分西部城市。

第 104 页,共 113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