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眼镜”网上宣传得很神奇
越来越多的上班族每天工作需要长时间面对电脑,眼疲劳、眼干涩是经常的症状,这阵子,上网镜在网上热卖起来。不过记者发现,网上卖的上网镜价格悬殊,连原理都众说纷纭。上网眼镜是否真的有效呢?眼科专家表示,目前眼镜只有防紫外线一项有“国标”,防辐射功能难有权威认证。 通讯员 宫丹丹 扬子晚报记者 杨 彦
网店:上网眼镜教人“看不清”
在淘宝网搜关键词“上网镜”,找到的宝贝能有六万多件,令人惊讶的是,同是“上网镜”的名头,价格却从几元到几千元不等。镜片内含抗辐射物质、能吸收低频辐射微波、免除因电磁辐射造成眼睛潜在发热、头痛、疲劳、干涩等病变,使用者配戴后明显感觉视觉清晰……上网镜的防护原理,各款眼镜也是众说纷纭。
从外观上来看,很多标着“上网镜”的产品,与时装眼镜并没有太大区别。一家月销量有六百多件的网上眼镜店店主告诉记者,他们所销售的“上网镜”,其实就是实体眼镜店大家熟悉的防辐射镜片,只是价格上比实体店更优惠些。另一家眼镜店中的上网镜样貌就特别许多,外观看起来与运动眼镜有点相似,镜片颜色也是淡琥珀色,并且不能配近视,只能配平光或是老花。店主称,和普通防辐射镜片不同的是,他们的眼镜是原装进口,护眼原理则是100%过滤蓝光。
网上还能买到一款“贵族”上网镜,每副价格在2800左右,最贵的甚至超过三千。产品介绍说,这种眼镜镜片是由天然水晶制成的,水晶由于密度高,能更好的阻挡电器辐射干扰,从而更有效的保护眼睛,甚至眼中有血丝、红斑也可去除。
实体店:卖的多是防辐射镜片
上网镜?你买防辐射的镜片就好了啊。”在实体眼镜店,听到记者想找上网镜,店员们都推荐起防辐射镜片。一位店员告诉记者,他们所售的防辐射镜片,就是在镜片上加了一层膜,一般是淡绿色的。一般加了防辐射膜的镜片,比普通镜片要再贵上几十到百元不等。
另外有店家介绍,他们的防辐射镜片是在镜片材料中加了一种氧化物,从而能起到隔绝辐射的作用。
在南京丹凤街上的一家眼镜店,记者还找到了一款更复杂的上网镜。“你看它的鼻托和镜腿上,都嵌着磁石,这种叫补磁镜架。这几个小磁石能形成一个屏障,将电磁波隔绝在外面。再加上防辐射镜片的话,能起到更好的防辐射作用。”店员介绍,这种镜架要三百多元,再加上镜片,一副眼镜要六百多。“虽然比店里普通眼镜贵,但是卖得挺好,学生和软件行业的买得比较多。
专家:防辐射尚没有“国标”
长时间对着电脑,容易出现‘视频终端综合征’,眼睛干涩、酸痛,甚至有充血的症状,就是其中的一种。”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朱承华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虽然长期接触电脑眼睛出现症状的患者越来越多,但一般医院没有专门的防辐射眼镜配给患者。“这是因为国家对这种防辐射眼镜的功效还没有具体的质量检测方法,也没有相关标准。”
朱承华主任告诉记者,辐射确实会伤害眼睛,比如紫外线,就是辐射的一种,因此配一副防紫外线的眼镜,是可以保护眼睛的。上网眼镜是否有效,得从原理上来分析。以称可100%过滤蓝光的上网镜为例,蓝光是一种可见光,蓝光对眼睛的伤害本身是有争议的。有专家讲,过量的蓝光可能对眼睛的视网膜以及结构会有伤害,但并没有得到完全认同。同时电脑屏幕的辐射源并不止蓝光一种,仅过滤了蓝光,其他辐射源可能继续影响眼睛。至于天然水晶制成的镜片,防辐射更“悬”。这是因为水晶并不防紫外线,价格贵可能只是因为材料比较贵重而已。
朱承华主任提醒,要防护电脑屏幕对眼睛造成的伤害,最重要的还是要减少面对电脑的时间。对青少年来说,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要长时间过度用眼;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白内障的发病概率较高,要预防紫外线辐射,外出时,可以戴上防紫外线的眼镜。年轻人对电脑工作时间尽量短一些,少开空调注意增加环境湿度,不要盯着电脑玩一些激烈的游戏。必要时可通过人工泪液为眼睛补充水分。
一名被试者佩戴着东京大学教授研制的装有摄像头的特殊眼镜
有一种眼镜能够放大食物让使用者减少饮食,而另一种眼镜则能通过影像和味道来欺骗人们食用更健康的食物。一种能够欺骗使用者让他们认为手中的普通小饼干是一块朱古力曲奇或者让小饼干看起来更大的眼镜已经在日本问世,为世界各地意志薄弱的节食者们带来了希望。
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已经研发出的这种设备,能够通过神奇的计算机技术和实景夸大来欺骗使用者的感官,并且让使用者对于更小的或者不太吸引人的食物感觉更满足。眼镜所配置的摄像机将图片发送到一台计算机上,计算机将图片中的小饼干尺寸进行了放大并展现在使用者的眼前,而使用者手中的饼干并未改变,这样就让小饼干看起来比实际尺寸更大。在试验中,当志愿者们食用的小饼干放大了50%之后,他们的食用量减少了接近10%。但是当饼干影像被改变成真实大小的三分之二时,他们的食用量增加了15%。
东京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的Michitaka Hirose教授称他对计算机如何能被用于欺骗人类思维非常感兴趣。他告诉法新社记者:“如何欺骗人类的各种感觉或者如何使用计算机实现这一目标在虚拟现实技术中非常重要。”Hirose教授称虚拟现实技术想要满足人类的复杂感官比如说触觉,通常都会需要组建笨重的设备,但是通过一种感觉或者更多的感觉来欺骗人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方式。他说到:“在你心里这就是真实的。”
在另外一个项目中,Hirose教授的团队研发出一种“变化的饼干”,通过香水瓶和各种欺诈来误导使用者认为他们吃的根本不是一块普通的饼干。使用者能够将这种设备设置成他们喜爱的口味,这样他们就会认为他们正在吃的是一块巧克力或者草莓口味的小甜点。Hirose博士称这项试验到目前为止已经欺骗了80%的被试者。研究团队目前仍未计划将他们的发明商业化,但却想要调查那些想要减肥的人们是否能使用这种设备。(过客/编译)
相关阅读
美国最新药物可对抗前列腺癌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6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美国强生公司研制出一种针对癌症的药物,在临床试验后结果显示,这种名叫Zytiga的药物取得了比预想还要好的结果。
去年FDA(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已批准该药物应用于那些经历过化疗却依旧转移的癌症病人。美国每年有20万男性患上前列腺癌,通常在转移之前都能够被治愈。一旦转移,通常都会立刻转移到骨细胞,然后对一版的阻断睾酮激素疗法产生抗性。
而Zytiga是一种独特的抗癌药物,能够穿透癌细胞,阻断睾酮激素的产生,并迅速杀死已受损的细胞,防止其蔓延。更强大的是,就算癌细胞已转移,其他药物都失效的情况下,Zytiga也能发挥其作用。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海伦·迪勒家庭综合癌症中心年度会议的最新结果显示,Zytiga可以在早期遏制癌症发展,尤其在还未转移的时候效果更好。
12个国家的1088名前列腺患者参加了临床实验,每个人都接受低剂量的泼尼松治疗,其中一半同时接受Zytiga和其他安慰剂的治疗。结果,Zytiga组在缓解疼痛和病情控制方面比其他组的速度要快一倍,效果惊人。于是所有病人都开始接受Zytiga治疗。
一位码头工人说,他服用第一瓶之后就明显感觉到痛苦减轻,扭转了他的生活。他现在在服用第十瓶,并且今天打算再来开一瓶回去。虽然FDA尚未批准Zytiga在癌症早期使用,但它已经成为前列腺癌患者的福音。(科学网kexue.com 重林)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学网配图:长城资料图片
国家文物局童明康副局长在北京居庸关长城郑重向公众发布:经国家文物局组织调查、认定,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这是我国首次公布历代长城的数据。
历尽艰苦 摸清家底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也是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长城保护条例》,国家文物局就此启动了长城保护工程,并将长城资源调查和认定作为首要的工作任务。2007年,国家文物局与国家测绘局合作开展了明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此后,国家文物局又组织持续5年的秦汉及其他时代长城资源调查。
根据今天发布的长城资源调查成果,国家文物局经过各省申报、专家审核、各省复核和专家委员会集体评审的严格程序,于今年5月批复完成了长城认定工作。认定长城分布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43721处。这是我国首次公布历代长城的数据。
志愿守护 信念相承
数千年来静默矗立的长城依然伟岸,保护责任却重于泰山。在活动现场,数十年来默默行走在长城上的保护员和调查员讲述了他们与长城的故事。
68岁的北京农民梅景田,每周都会走在20多公里长的山路上巡查古长城,阻止破坏行为。没有一分钱薪水,他却默默坚持了30年。
来自甘肃的业余保护员姜有玉也在保护长城的道路上一干就是29年,从青春韶华到两鬓染霜,他跑遍了横贯全乡的30多公里长城,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无私奉献给了气势恢宏的古老长城。
活动现场,代表着被认定的15个省市的15幅长城画作,由老一辈保护员传递到年轻志愿者的手上。简单的动作,传递下去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让人们看到了青年志愿者的一份理想和长城保护的美好未来。
加强管理 任重道远
中央财政在“十一五”期间投入5亿多元用于长城保护,为长城资源调查和认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这项工作的完成,使有关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全面、准确地掌握了长城的保护管理现状,明确了各类长城遗产的范围和属性,确定了长城的保护身份和法律保障。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和部门对已认定的长城有义不容辞保护的责任与义务,再不能借口“这里不是长城”而疏于管理,甚至使之遭受损坏。
童明康强调,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强长城“四有”基础工作和长城保护队伍的能力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长城保护管理体系;编制完成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实施重点段落的抢救性保护维修工程,全面排除重大险情,基本解决长城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
万里长城厚重的墙体之上,凝结的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沧桑。长城的雄风,长城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今天,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已经初获硕果,长城保护也如火如荼地展开。我们呼吁社会关注长城,提高全社会的长城保护意识,但愿“万里长城万年长”。(记者李韵 通讯员贾彩彩)
相关阅读
据英国媒体报道,印度北部城市萨蒂亚的人们最近受到一种毒蜘蛛的侵害。因被毒蜘蛛咬过,目前已有两人死亡,数十人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这种有八条腿的蜘蛛使当地人心惶惶。当地科学家们表示,从来没见过这种蜘蛛,一时无法弄清它们属于什么种群。一位专家向媒体表示,这可能是一种全新品种的蜘蛛,并称其“非常具有攻击性”。“它会跳到任何就近的物体上。一些被咬的人说,它咬了人之后,竟然还在人身上织网。”他说。目前,一些地方官员正考虑用喷洒杀虫剂的方式杀死它们。
让事情变得更糟糕的是当地的巫医。据报道,死于毒蜘蛛的两人都曾找过巫医。巫医先用刀片割开他们伤口,把血挤出来,然后用火烧伤口。当地医院的一位负责人指出,很可能是巫医的治疗导致了两人的死亡。据报道,当地医院还未给病人使用解毒药,因为至今尚未弄清蜘蛛的毒性。
相关阅读
逼真的炸弹闹钟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6月6日消息,许多上班族都在为早上起床而烦恼,很多人都为了能在多睡一会而想尽办法,但也有不少人因为这样的原因而迟到。不过以后这样的情况或许会发生改变。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设计师迈克尔发明了一款炸弹闹钟,它的最大好处就是逼迫你迅速起床,如果不能按时关掉闹钟,它将会“爆炸”。
根据介绍,这款炸弹闹钟与真实的炸弹十分近似,有一个LED屏幕显示时间,使用者上好时间后需要按时拔掉引线,否则它将发出燥人的“爆炸”声,炸弹引线分为多种颜色,如果你选择错误也会“爆炸”,而且每日的引线会随机变化。
对于这样的设计,迈克尔表示:“它像好莱坞大片一样,会叫人产生紧张,这很有趣,而且能更好的帮助赖床的人起床。”
不过由于这个闹钟样子逼真,在网上迈克尔也做出了说明:“这仅仅是个闹钟,安全部门不要有什么行动,那些喜欢恶作剧的人也要明白,不要带它去机场或者什么重要的地方。”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京时间6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奥地利科学家成功复原了一块此前未知的动物化石的原貌。根据复原图,这只动物浑身长满钉状结构,据信是现代鱿鱼与章鱼的祖先。此项研究由奥地利国家历史博物馆进行,研究人员利用3D扫描技术逐层扫描化石,而后制作出一段视频,展示这种动物如何生活和移动身体。
这种动物被称之为“Dissimilites intermedius”,生活在距今1.28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它的化石在海底形成,最后在阿尔卑斯山白云石山山顶的沉积物中发现。科学家表示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允许他们看到肉眼无法看到的一些细节,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这种古生物。根据他们的研究发现,这种动物的身体被钉状结构覆盖,每一个的长度在3到4毫米之间。
博物馆发言人表示:“这块化石代表此前一个未知的物种。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和先进的3D复原程序不仅可以帮助复原一年前在白云石山发现的化石的原貌,同时也能根据这种动物的肢体留下的印记了解其如何移动身体。”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这种动物生活在1.28亿年前,身长13厘米。目前,化石以及照片正在博物馆展出。发言人指出史前的特提斯海——古地中海,位于冈瓦那大陆和劳亚古大陆之间——的海底沉积物中存在大量化石,年代跨度可达到数百万年。冈瓦那大陆后来分裂,形成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劳亚古大陆形成了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
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阿尔卑斯山钻出海面,以前的海底沉积物成为白云石山山顶的一部分。在海拔高度大约2600米的普兹-格斯勒自然公园,科学家发现一段前海床,史前史化石密度居于全球第一。此项研究由奥地利国家历史博物馆地质学古生物学部门的亚历山大-鲁肯奈德领导。他们对这个150米的前海床进行了3年的挖掘,最后于2011年发现Dissimilites intermedius化石。研究发现刊登在《波兰古生物学报》上。(孝文)
金星凌日示意图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6月6日消息,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天象终于上演了!今日全国各地都已晴朗为主,太阳早早跳出云端,为观测金星凌日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形成
水星、金星均是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以内的“地内行星”。凌日和日食发生的原理相似,是指内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排成一条直线时,就会发生凌日。
观测
金星凌日可见地区为欧洲(除极西南部)、非洲东部、亚洲、印度洋、大洋洲、太平洋、北冰洋、北美洲、南美洲西北部、大西洋西北部。中国是本次天文奇观的最佳观测地点,中东部地区可见完整凌日过程,西部地区则可见太阳带凌而出。
在凌日观测中,共有5个特殊时刻,分别是凌始外切、凌始内切、凌甚、凌终内切和凌终外切。此次金星凌日整个过程将持续6个多小时。
绝唱
近日观测的金星凌日将会是本世纪最后一次,据科学预测下一次出现该天文奇观将要等到105年后,我们这一代地球人几乎不可能再次观看了!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北京时间6月6日6时09分41秒,金星开始进入太阳圆面。金星完全离开太阳圆面是在中午12时49分31秒,历时6小时40分钟。
方法
在“金星凌日”的观测中,需要注意不可以用眼睛直接盯着太阳,当太阳光的热量长时间穿过视网膜时,将会对敏感的视网膜细胞造成损害,严重的后果可能使眼睛永久性失明。鉴于此,研究人员认为观测“金星凌日”是只有两个安全的方法。
第一,使用滤光器对有害光线进行过滤,目前市面上安全的滤光器如#14号电焊机玻璃,或者可以从望远镜商店或者天文爱好者俱乐部取够特殊的观测镜片。第二种安全观测方法是使用“针孔照相机”。观测者可以自制一个巨大的纸箱,在纸箱的一面打一个小洞,孔径大约为一厘米或者两厘米,其功能类似于一个“镜头”,并将一张白色的纸张放在与孔径相对的一端,作为一个“屏幕”。然后在“金星凌日”发生时将箱子放置的一个净空位置,周围无其他物体阻挡,这样就可以在“屏幕”上观察金星凌日过程。(科学网kexue.com 重林)
全国主要城市观看时间表
科学网将持续关注报道金星凌日现象,第一时间为大家奉上精美图片,敬请关注。
相关阅读:
1930年乔治设计的单轨列车
最高时速可达120英里
车身后配有螺旋桨
众人体验未来科技
当时车内车身一流
如科幻产物一般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6月5日消息,单轨列车想来都是游乐场里孩子们的最爱,不过似乎没有人知道,早在1930年英国就有发明家制造了第一辆单轨列车。
早在一个世纪前,当今游乐场里的单轨列车便出现了,当时乐于发明创造的英国人发明了这个超未来的产品。这些就照片展示了当时在格拉斯哥测试时的场面。
发明家乔治-本尼(George Bennie)创造了它,时速可达120英里每小时,他的设想是单轨列车可以成为列车与飞机折中的产物。
不过经过将近20年的研究,他的梦想最终没有成为现实。这位39岁的科学家制造出来测试铁路,并研制出了雪茄形的车身,车内设施堪称当时一流。
单轨列车高出地面大于20米,除了单轨外,它还设有一个螺旋桨装置,可由汽油与电力为能源,最高时速高达120英里。但最终因为乔治的破产实验被迫中止,二战是这里的金属被拍卖,而1954年乔治去世后,这里更是变为了废墟。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加拿大研究人员日前在学术期刊《细胞》上发表研究报告说,他们在实验中发现,抗精神病药物甲硫达嗪可使癌症干细胞“改邪归正”,成为正常细胞,而药物使用不会对其他正常的人体细胞产生副作用。研究人员称,基于这项研究成果,有望研发出新的癌症治疗药物。
癌症干细胞被认为是很多癌症的“罪魁祸首”。由于癌症干细胞有别于普通干细胞,并不容易分化成稳定且不会分裂的细胞类型。来自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这种差异性对大量药剂进行筛选,从中找到了近20种可对抗癌症干细胞的药物,其中抗精神病药物甲硫达嗪的实验效果最为理想。他们发现,甲硫达嗪虽然不会直接杀灭癌症干细胞,但能促使它们分化成稳定的正常细胞类型,从而消除这种干细胞。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巴蒂亚说,甲硫达嗪通过把癌症干细胞转化成正常细胞类型,实现了消除癌症干细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