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对大猩猩的研究中发现“亲情手势”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大猩猩使用“婴儿式口吻”与小猩猩交流,这是在除了人类之外的灵长类动物中观察到的罕见现象,这个发现有助于科学家们进一步了解早期人类是如何进行沟通和进化的。研究人员还观察到成年大猩猩通过非语言性的手势进行信息的交流,根据负责本项研究的科学家伊娃玛丽亚(Eva Maria Luef)介绍:“我注意到如果一只成年大猩猩与一只小猩猩进行交流时,会采取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
对于小猩猩而言,成年大猩猩通常使用触摸以及重复的手势来与它们沟通,比如触摸婴儿猩猩的下颚,而且当它们与自己的同龄人交流时,也会频繁地使用这样的手势。来自柏林自由大学教育与心理学系的科学家伊娃玛丽亚对此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这是一种亲情式手势,表明在大猩猩的交流过程中,还存在类似人类的亲情“语言”。本项研究发现在六月份出版的《美国灵长类动物学》期刊上。
人类情感交流中出现的亲情式语言或者与婴儿进行沟通时用到的话语广泛存在于我们成年人与婴幼儿之间,无论是何种肤色、何种语言的人,当他们与婴儿进行沟通交流时都会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比如提高自己平时说话的音调,或者打闹、唱歌等。但是目前为止科学家只在猕猴中观察到“婴儿式的口吻”进行亲情交流,这同时也是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中第一个发现有此类现象的物种。
在2011年,伊娃玛丽亚与本项研究的另一位研究人员卡特娅(Katja Liebal)一起在两个动物园中记录了大猩猩活动的视频,其中包括位于德国的莱比锡城(Leipzig)动物园和位于英国的豪利特野生动物园。研究小组共观察统计了24只大猩猩,将他们分为四个年龄组,分别为婴儿组、少年组、准成年组以及成年组。科学家通过对猩猩生活的详细观察,了解到它们的行为特点,并记录了在交流开始到结束过程中肢体各部分的动作,比如头部、四肢以及身体姿势等,结果发现身体姿势在交流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家们通过分析视频片段,区分出每只大猩猩的肢体信号。研究小组发现在三个成年小组中的大猩猩更频繁地抚摸婴儿猩猩,研究人员推测可能大猩猩与婴儿猩猩之间可通过触摸进行交流。当成年猩猩在不断触摸婴儿猩猩后,就会记住后者喜欢的手势。但是伊娃玛丽亚认为目前还不确定为什么成年猩猩会用重复性的手势进行沟通,也许成年大猩猩认为如果手势进行了重复,可以让婴儿猩猩更好地理解。
对大猩猩的研究是否能发现人类进化的奥秘呢?根据致力于研究大猩猩交流的费舍尔科研中心主任史蒂夫·罗斯(Steve Ross)介绍:“对大猩猩行为视频的研究发现,可能为灵长类动物学家找到了相关证据,因为这种现象在此前也可能被观察到,但并没有相关视频证据证实。”
科学家们发现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婴儿对外界沟通交流是个被动的过程,与人类的婴儿不同,后者更喜欢积极地与外界进行交流。因此罗斯认为这项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在进化中人类的学习能力的产生过程,而非语言性的肢体信息交流常常在灵长类动物的研究中被忽视,相比之下,对人类本身的研究项目却加入了对语言和非语言性肢体姿势的探索。(Everett)
相关阅读
人类进化自“史前鲨鱼”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根据最新研究,名为Acanthodes bronni(希腊文:刺鱼)的鲨鱼是原始地球上所有的有颚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 - 包括我们人类在内。一个可追溯到290万年前的回溯分析显示,这是一个现代有颌类动物的早期成员之一 - 意或者称为“颚口”类动物 ,其中包括数万名从鱼类到鸟类,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人类的生活脊椎动物。 acanthodes,是一个叫做刺的希腊字,该鱼在正式从进化树中分裂出来前,介于最早的鲨鱼和硬骨鱼类(而这一系列也是人类的进化系列)之间,刺鱼的化石目前在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都有发现。
与其他刺鲨鱼相比,acanthodes是比较大的,量起来有一英尺长。它有鳃,而不是牙齿,有着大眼睛,靠浮游生物过活。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生物学家,教授迈克尔·科茨说:“没想到, Acanthodes是最好的证明,证明人类最近的共同祖先是硬骨鱼和鲨鱼。
“我们的工作是告诉我们最早的硬骨鱼类看起来很像鲨鱼,而不是反之。我们可能会认为鲨鱼的进化空间,事实上,是现代一般颚脊椎动物的进化空间。 ”
“这一物种的存在本身,比其身上存在的鳞,牙齿或鳍棘,更能提供进化关系的复杂信号”结合最近的扫描,从早期的鲨鱼和硬骨鱼类的头骨样本的分析中,研究人员意识Acanthodes bronni给我们带来了对颚脊椎动物进化历史的惊人重估。
科茨教授说: “第一次,我们可以仔细观察Acanthodes的头部 ,并在这一新的研究内容的刺激下重新描述它。越观察,我们越发现这种鱼与鲨鱼有着更多相似之处。 “这一研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这项研究中,其核心在于acanthodians作为一个整体,包括最终进化为人类的久远祖先,似乎都与古鲨鱼接近。(罗尔雅)
相关阅读
濒死体验已被研究很久
科学网(kexue.com)讯 对于人类来说死亡不可避免,没有人希望这一天的到来。医术高超的今天,许多人在濒临死亡时被救了回来,而他们有着不同的感受。
有科学家专门研究了濒死体验,这主要是指死里逃生者当时的体验,早在1975年就有一位名叫穆迪(Moody)的博士对50多位曾濒临死亡的人做出了研究,随后发表了关于濒死体验的报告。
报告中表示:人类在即将死亡时,身体极为痛苦,会有噪音出现,极大的轰鸣声,而人则在感觉快速通过一个黑暗通道。随后则会出现肉体分离的情况,在一定距离外会看到自己的身体,还会看到正在抢救自己的医生。在感到心情剧烈复杂后,会见到自己已故的亲友,如电影场景一般。
不过在当时这样的报告已经发表就引起了轩然大波,没有参与研究的有过濒死体验的人则表示当时并没有这样的感觉,50多人根本没有代表性。此后到了1977年,更大面积的研究随即开始,有更多人证实了穆迪的说法。
不过至今这样的谜题还没有被揭开,科学家们也是众说纷纭,毕竟无法去亲自考证。此前科学网就做过相关报道,研究员拉克赫米尔-乔拉说:“我们认为,濒死体验可能是由于脑电波电压突然激增引起的大脑活跃所引发”。在接近死亡的一瞬间,血压和脑部氧含量急速降低,而大脑细胞则发出最后一个强烈脑电波脉冲。乔拉说:“这是大脑在死亡前的一个活动过程,可能会给人带来生动的心理感受。”
南安普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试图通过医疗经验,来解释1500名心脏病患者在心脏骤停后所记得的任何记忆。研究中的心脏病发作患者几乎有1/5报告了濒死体验。这些体验包括愉快的感受、身处一个隧道中,身体变轻或已过世的亲属在眼前出现等情况。
首席研究员山姆-帕尔尼亚博士说:“任何病人都有可能体验到灵魂出窍的感觉,通常在这个时刻我们都已经认为患者已经死亡,但实际上它是一个过程。死亡开始时心脏即停止跳动,但是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手段来使病人有可能重新苏醒过来,这个时间甚至能超过3~4个小时,这段期间的病人将很有可能体验到接近死亡的感觉”
(科学网kexue.com 卡鲁)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碟中谍4场面成真
碟中谍4场面成真
可轻松攀爬数十米楼房
现实版蜘蛛侠
科学网(kexue.com)讯 蜘蛛侠有着高超的能力,可以再垂直的墙面上轻松行走,而近日有一款新的发明,有了它人人都能体验成为蜘蛛侠的感觉。
前不久阿汤哥主演的电影《碟中谍4》中,汤姆克鲁斯攀登迪拜塔的画面叫人记忆深刻,未来不久这样的场面将会成真。近日来自犹他州州立大学的学生制作出一款攀爬机器,有了它可以像蜘蛛侠一样在建筑物表面攀爬,而他们的设计原理也很简单,那就是家中常用的吸尘器。
这个创造团队总共有15人组成,他们此前制作它的原因源于美国空军的一个要求,士兵很难不使用挂钩等物品攀登高墙。于是这款机器出现了,它可以攀爬几十米的建筑,不需绳子的帮助,在石头、玻璃等物体上均可行走。
这样的设计为他们带来了10万美元的奖金。史提夫-汉森(Steve Hansen)博士介绍了机器的原理:“它的作用于吸尘器有些类似,可以轻松附着在物体表面,不过现在还有一点不足,就是噪音比较大,如果在白天的城市中它没有问题,但到了晚上还是有些吵。在未来我们会着手改变。”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此次发现的熔化玻璃与1945年原子弹试爆成功后所发现的熔化玻璃相一致
6月12日报道,科学家们日前在一些1.2万年前的岩石中发现了“熔化玻璃”。由于玻璃的熔化需要1700至2200摄氏度的高温,相当于原子弹爆炸时的温度,因此科学家们推测,很可能是流星雨所导致的寒潮致使史前人类和诸如猛犸象这样的大型动物惨遭灭绝。
科研人员分别在北美洲和亚洲的一些岩石中发现了熔化玻璃,具体位置是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宾夕法尼亚州以及叙利亚。实验鉴定表明,所发现的熔化玻璃既不是来自外太空,也不是人造物质。
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地球科学教授詹姆斯·肯尼特表示,“只有相当于原子弹爆炸时所产生的极高温度才足以让玻璃熔化、沸腾”。此次发现的熔化玻璃与1945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三位一体”试验场人类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后所发现的熔化玻璃相一致。
这一最新发现支持了此前颇受争议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发生在距今1.29万年前的一场小行星袭击地球引发了地球上一段不同寻常的冰期,以至于出现了大范围的物种灭绝。这段不同寻常的冰期名叫“新仙女木”事件,北美的大型动物如猛犸象、巨型树懒以及一个叫做克洛维斯的北美史前人类文明均消失在这段持续约千年的事件中。
目前,支持上述理论的证据遍布三大洲,从北美的加利福尼亚到西欧直至中亚,覆盖近三分之一个地球。但是,科学家们所能收集到的有关那次行星撞地球所留下的残骸却十分有限。
肯尼特教授认为:最新发现的熔化玻璃在分布上彼此相距成千上万公里,这表明,撞击地球的应该是一颗陨石或彗星的诸多碎片。肯尼特补充称:叙利亚的熔化玻璃发现于当地的一处考古遗迹,位于幼发拉底河流域,该处遗迹极为罕见地记录了人类从采猎文明、游牧的生活方式向耕猎文化、定居的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
“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把这一地域视为‘农业的发源地’,出现在约1.29万年前,”肯尼特解释称:“(科学家们)曾在叙利亚的这处古老村落遗址发现了一层木炭,说明这里在1.29万年前曾发生过一场与熔化玻璃有关的大火。有证据显示,这给当时的村落和村民们造成了严峻的影响。”(信莲)
相关阅读
市民手机拍摄食人鳄
昨日,一条鳄鱼惊现河北省邯郸市滏阳河中。经公安、消防、动物园、畜牧水产局等多部门联动,将其成功捕捞上岸,目前收养在丛台公园动物园内,初步怀疑是人为放生。
6月12日12点14分,柳林桥派出所耿少峰所长向本报新闻热线反映,在龙湖公园西侧的滏阳河(人民路至丛台路中段)内,发现一条鳄鱼,他表示,为防其伤及群众,请本报尽快联系相关机构进行捕捞。12点25分,赶至现场。鳄鱼长约1.3米,背部呈灰黑色,整个身体漂浮在河东岸边的水草带中,偶尔滑动几下,大部分时间静止不动。柳林桥派出所民警已将现场保护起来。紧急联系丛台公园动物园张志伟队长,请求携带专业工具前来捕捞。
相关阅读
肝脏中细胞控制快乐激素
据国外媒体报道,《国际精神病学》杂志于今年6月12日在“分子精神病学”专栏中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即来自爱尔兰考克大学的科学家近日研究表示,童年时期内脏中的细菌数量决定了一种号称“快乐激素”的大脑血清素等级的高低。
该项研究表明,一名正常成人的大脑功能级别高低取决于他在成长时期内脏细菌量的多少。据了解,血清素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化学物质,它出现在人们对情绪和心情的管理中,但一旦遇到压力、焦虑、沮丧的情绪时,就会发生改变。大多数有效的临床抗抑郁药物,都是针对这种影响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的。
来自爱尔兰考克大学微生物与医药营养药物中心(Medicine and Alimentary Pharmabiotic Centre)的科学家使用了一个无细菌老鼠模型来证明,人们童年时期内脏中的细菌数量是否真的会对成年时期大脑中的血清素浓度造成影响。最终,在这只实验老鼠成年前,科学家强行在其内脏中植入了细菌,随后他们惊讶的发现,老鼠中枢神经系统的许多地方都发生了改变,特别是与血清素相关的地方,这就证实了,童年时期内脏中的细菌确实能够影响成年时期的大脑功能。同时,该项研究还发现,影响效果还会因性别不同而出现差异,即在所实验的对象中,受到较大影响的大多数为雄性。
爱尔兰考克大学解剖学和神经系统科学系负责人兼该项目研究人约翰—弗—克瑞安(John F Cryan)教授表示,作为一名神经系统科学家,这些发现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因为研究结果强调出了,内脏细菌在内脏和大脑之间的双向作用传输中,确实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独特的大脑疾病微生物治疗策略开启了一个令人向往无比的崭新时代。
该项研究也涉及到了一些健康问题,即微生物区的操作可以对大脑功能产生深远且连锁影响。该项目研究负责人杰勒德—克拉克( Gerard Clarke)博士表示,从这项研究结果可以看到,微生物区不仅对人们的一般健康至关重要,它们还会影响到人类的大脑健康。(尚力)
相关阅读
“腰高比”这个名词不大熟悉,主要是因为世界卫生组织等单位对健康的指标是因体质指数(BMI)及腰围(WC)。这两个指标增高,表示有肥胖,亦即提示患心脑血管病及代谢病的风险增大,要注意减重。这一类的指标还有好几个,如腰臀比(WHR)指腰围和臀围的比例,如果这两个“围”一样大,WHR=1,身材上下一般粗,则非但不美观,而且表明腹部脂肪增多,和上述两指标异常一样,对健康不利。
腰高比(WHtR)指腰围除以身高的数字,一般在0.5以下。不像BMI及WC在数字后有单位,这是个比例,没有单位。为什么搞了这么多指标,现在又提出腰高比呢?这是为了在这些指标中找出一个最灵敏又最方便的指标。因为BMI及单纯WC还有些不足。例如健美运动员全身是肌肉,他的BMI可以因为体重高而很高,但并不表示脂肪多而不健康。又因BMI是用千克及米制来计算的,这对用磅和英尺的英制国家很不方便,要经过换算。而且因种族、性别、大人小孩等不同,BMI及WC对肥胖的标准都可能不同。所以大家都在研究更好的指标。
腰高比在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今年5月在法国里昂召开的第19届欧洲肥胖年会上,一位英国营养基金会前主任等人在复习了31篇有关BMI等研究中,将30万名研究对象的资料用统计学的方法证明WHtR时提示心脑血管病及代谢病的价值比BMI及单纯WC都要好,而且更方便。只要有一卷软尺,不论是英尺还是米,都可以测量,而且计算比BMI简单,也没有BMI标准的种族、男女、成人小孩等差异。他提出只要记住一句话:“世界上每一个人把腰围保持在身高的一半以下,就会延年益寿。”
在同一个会议上,英国伦敦城市大学有一篇研究报告,认为一个30岁不吸烟的男性,如果腰围超过身高的一半,则期望寿命可能会减少达14%。
几位与会的美国专家如美国国立体重及健康中心主任等也同意BMI将会退出历史舞台,仅仅是个时间问题,但认为对WHtR还值得再作更多的研究。
WHtR的具体测量方法是在肋骨下缘和髂骨上缘之间中点的水平测量腹部的周径,这是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并不是有些人以脐为准,也不是以平卧位腹部最高点为准。对于40岁以下的人,WHtR不要超过0.5;对40-50岁者,则不超过0.5-0.6;对50岁以上者,最低的临界点始于0.6。WHtR高往往是老板肚或啤酒肚,表示腹部尤其是内脏有脂肪堆积,如肝、心、肾等。因此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及糖尿病等多发。而臀部等皮下脂肪堆积的危害没有内脏脂肪堆积那么大。最后提一句,勿把WHR和WHtR搞混淆了。
相关阅读
北京上空白云组成凤凰形状
栩栩如生的凤凰
大自然是个天才艺术家,2012年6月12日,北京,天空为画布,一场云遮日的小“坏”天气,居然形成一朵祥云“凤凰”。
昨日中午,记者在南二环菜户营桥附近看到,东南方向天空飘来多块云朵,其中有一块大云朵的造型非常特别,似一只起飞的凤凰。它伸开翅膀,额头向前,恣意在蓝天中翱翔。
在大观园南门处准备入园游览的游客不禁驻足观看,大家纷纷掏出相机记录这一美丽的自然瞬间。
可惜美景不长久,20多分钟后,“凤凰”随风而散。
相关阅读
都灵裹尸布,据信曾用来包裹耶稣的遗体
都灵裹尸布,很多人相信它曾用来包裹耶稣的遗体,当然也有人持怀疑态度
北京时间6月14日消息,意大利教会史学家安东尼奥-伦巴迪表示,都灵裹尸布可能是中世纪伪造之物,类似这样所谓的耶稣裹尸布多达40个。这位历史学家指出,伪造的裹尸布在中世纪一次又一次出现,但绝大多数后来都遭到毁坏。
伦巴迪表示都灵裹尸布上印有一个长胡子男子的图像,几百年来一直被当成耶稣的裹尸布,成为基督徒心目中的圣物。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大约1300年,都灵裹尸布首次在土耳其出现。伦巴迪在意大利帕尔马人民大学工作,他引用19世纪一位法国历史学家的研究指出:“中世纪至少出现了40个所谓的耶稣裹尸布,都灵裹尸布只是其中之一。这些裹尸布绝大多数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被毁。其中一些印有图像,还有的存在血迹,其他则干干净净。”这位法国历史学家对幸存的中世纪文献进行了研究。
都灵裹尸布是一块亚麻布,长14英尺(约合4.2米),宽4英尺(约合1.2米),印有一个长胡子裸体男子的图像,似乎被刺伤或者遭到严刑拷打。19世纪晚期拍摄的底片揭示出都灵裹尸布的细节。在此之后,这块裹尸布每年都会将数千名朝圣者吸引到都灵的圣受洗约翰大教堂。
在学术杂志《中世纪研究》6月刊登的一篇论文中,伦巴迪指出都灵裹尸布最有可能是1346年十字军东侵土耳其士麦那时的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法国骑士杰弗里-德-查尼。根据历史记录,德-查尼家族是都灵裹尸布的第一个主人。伦巴迪经研究发现,在解放士麦那之后,德-查尼无法到耶路撒冷朝圣,都灵裹尸布作为其参与东征土耳其的一个象征送给了他。
天主教会从未对都灵裹尸布的真实性发表任何评论,但允许科学家取样进行检测。梵蒂冈的一位女研究员2009年表示,她在都灵裹尸布上发现“拿撒勒人耶稣”字样。两年后,意大利政府的研究人员声称裹尸布上的图像由超自然“闪光”形成。牛津大学1988年进行的碳年代测定结果显示,都灵裹尸布的年代在1260年至1390年之间。(孝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