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2月5日报道,美国运营纳斯达克股市的电脑网络去年曾多次遭黑客入侵。目前美国中情局及美国联邦调查局已对此事展开调查,试图确认入侵者的身份和动机。

  据知情人士介绍,就现阶段而言,入侵者“似乎只是在随便看看”,并没有对纳斯达克的交易平台造成实质性的损害。不过,目前还无法确定黑客是否还入侵了交易平台以外的其他部分。

  调查人员称,入侵者的动机可能包括非法获得经济利益、盗窃商业机密和破坏纳斯达克交易平台等。

  截至目前,纳斯达克方面的发言人拒绝就此发表评论。

  据悉,纳斯达克始建于1971年,是一个完全采用电子交易、为新兴产业提供竞争舞台、自我监管、面向全球的股票市场。纳斯达克是全美也是世界最大的股票电子交易市场。

  (来源:中国日报网 杨洁)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环球网记者李宗泽报道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月4日的消息称,为说服俄罗斯签署一份关键条约,美国曾私下表示同意向俄罗斯透露英国核武器方面的敏感信息。

  报道称,美国向俄罗斯透露的敏感信息包括美制的“三叉戟”导弹。一些国防分析人士称,此举危害了英国拒绝透露其核武规模的国家政策。美国不仅利用英国核武机密作为与俄罗斯讨价还价的筹码,并给英美关系“赋予新的定义”。

  报道还称,与俄罗斯谈判的美国专家们向华盛顿传送了一系列机密信息,此举显示出英国的核武力量对美国保证俄罗斯签署相关条约异常关键。尽管美俄条约对英国没有任何影响,但俄罗斯却利用洽谈的机会获得了更多关于“三叉戟”导弹的信息。此外,美国曾于2009年试图说服英国允许俄罗斯获得英国导弹性能的详细信息,但遭到英国的拒绝。

  有专家指出,尽管英国早前已经宣布了其拥有的导弹数量,但俄罗斯却无从证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会出现新的数据来证明英国核武力量的规模。还有专家指出,俄罗斯人想要找出,英国人是否拥有比公布的数据更多的导弹。

  2010年,英国方面公布该国有160枚核弹头任何事都处于“执行任务当中”,不过并没有确认该国拥有的导弹数量。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它的体重大约在1600公斤到1750公斤之间,身长至少达到了3.3米

  科学网(kexue.com)讯 2月5日消息,熊是人类所畏惧的动物,它们拥有高大的体型与锋利的爪子,这些对于人类来说都致命的。然而,当今世界的各类熊的体型与凶悍程度并不如百万年前。近日,科学家在阿根廷发现了史前巨熊的遗骸,体型当属世界最大。

据国外媒体报道,身长大约3.3米(11ft)的南美洲巨型短面熊的化石在阿根廷的拉普拉塔(La Plata)被发现。科学家表示,这种熊生存在200万年前到50万年前之间,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由于建造医院的施工原因,建筑工人才巧合的挖出了巨熊的遗骸。

  古生物学家通过测量化石的腿骨,对巨熊的体重进行了估算,他们认为它的体重大约在1600公斤到1750公斤之间,身长至少达到了3.3米。经过进一步的骨骼分析,科学家们发现,这头雄性巨熊的死因是由于各种外伤造成的,分析结果显示,很大可能是源自与其他雄性巨熊的打斗或是遭遇了其他的大型食肉动物。

  拉普拉塔博物馆的研究员波尔多(Leopoldo Soibelzon)说:"现代熊的体型要比史前巨熊小很多,目前活着的雄性北极熊的体重最大记录仅为1000公斤。"波尔多教授同东田纳西州立大学莱恩(Blaine Schubert)教授在古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发现。他们认为这类熊种是在陆地迁徙至南美洲后才变得如此巨大,它们在美洲出现的时间大致在260万年前。当时,由于南美洲与它们体型相当的捕食者只有剑齿虎,所以这类熊种获得了大量的食物来源,体型随之逐步走向了巨型化。

  莱恩教授表示,在最兴盛的时段,这类熊种是世界上最大及最强大的陆地食肉动物。研究结果令人震惊,这只世上最大巨熊竟然并非族群里最大的熊,当时比它更大的熊并不在少数。

  巨熊的灭绝是由于其他食肉动物的兴起。据科学网了解,与这类熊最接近的熊种是目前仍存在的南美洲眼镜熊。

  (科学网-kexue.com 小马)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华网华盛顿2月4日电(记者杜静)继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赢得未来”构想后,白宫4日发表“美国创新战略”报告,具体阐述这一构想。

  报告重申了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战略目标,即赢得未来,保持美国在创新能力、教育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竞争力。

  报告提出5项新计划:发展无线网络,在未来5年内使美国高速无线网络接入率达到98%;改革专利审批制度,提高审批效率,将平均审批时间从目前的35个月缩短到20个月;发展清洁能源,到2035年使清洁能源发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比例提高到80%;实施教育改革,着重提高学生理工科技能,在未来10年内新培训10万名理工科教师;实施“启动美国伙伴关系”计划,帮助中小企业创业并提振就业。

  “赢得未来”、“创新能力”、“竞争力”等词最近频频出现在奥巴马的讲话中,被普遍认为是其谋求连任的竞选关键词。但在共和党看来,奥巴马的新主张不过是为其一贯奉行的“大政府”政策披上更为华丽的外衣。他们认为,提升竞争力关键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调配作用。在共和党掌控众议院的情况下,奥巴马上述新战略涉及的大规模政府投资能否获批还要画上一个问号。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韩国军队消息人士4日说,韩国和美国打算3月举行以废除“朝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假想目标的年度联合军事演习时扩大演练规模。

  这名消息人士称,与前两次相同,演习代号“关键决心”,两国军队打算扩大训练规模,加大训练强度,并且更具体地设计训练内容。

  这名军方人士说,美军第20支援司令部一支专业化机动部队将到韩国参加演习。这支部队2004年10月组建,平时部署在美国马里兰州,专门负责向国内外美军提供支援,以迅速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9年首次“关键决心”军演时,美方150人参加;2010年,美方人员增至350人。这名消息人士说,预计今年美方参演人员将进一步增加。韩国国防部一名发言人拒绝就相关报道作出回应。“关键决心”联合军演是韩美两军最大规模年度演习。据新华社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北京2月4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埃及总统穆巴拉克3日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愿意辞去总统职位,但无法立即辞职。

  穆巴拉克3日在接受美国媒体专访时说,他已“厌倦”总统职位,愿意现在就辞职,但出于对国家混乱局势的担忧,他不能立刻辞职。他还表示,他从未打算再次竞选总统,也没打算让儿子贾迈勒接任总统。

  穆巴拉克1日通过电话与奥巴马进行了交谈,随后奥巴马在白宫发表讲话说,埃及政权的“有序过渡必须是有意义的、和平的,并且必须从现在开始”。当被问及对此作何反应时,穆巴拉克说他已告诉奥巴马“你不了解埃及文化以及我现在辞职将会发生什么事”。

  埃及副总统苏莱曼当天也在接受埃及国家电视台采访时说,不论穆巴拉克还是贾迈勒,都不会参加今年8月或9月举行的总统选举。这是埃及首次宣布贾迈勒不参选。

  同日,美国《纽约时报》援引美国官员和阿拉伯国家外交官的话报道说,美国和埃及政府官员正就一项关于穆巴拉克立即辞职的方案进行磋商。此项方案提出,穆巴拉克应把权力移交给以副总统苏莱曼为首的过渡政府,苏莱曼则应在埃及军方支持下立即启动宪法改革进程。美国政府高官说,此项方案只是与埃及政府高官讨论的提议之一,目的在于说服穆巴拉克现在就辞职。

  加拿大外交部3日要求仍停留在埃及的加拿大人全部撤离,同时要求埃及政府采取措施保证在埃加拿大记者的人身安全。据统计,目前大约有6500名加拿大人在埃及居住或旅行,动乱发生以来加拿大政府已经安排包机运走500多人。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当天与穆巴拉克通电话时说,希望埃及能够和平解决国内问题。俄外长拉夫罗夫同日也发表讲话说,俄反对外部力量对埃进行干涉,当前危机应该由埃及本国政治力量解决。

  自1月25日以来,埃及国内连续发生反政府抗议活动,目前已造成100多人死亡,上千人受伤。埃及政府在大开罗地区、亚历山大和苏伊士均实施了宵禁措施。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华盛顿2月4日电(记者蒋旭峰 刘丽娜)美国劳工部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美国非农业部门失业率比上个月下降0.4个百分点,降至9%。这是美国失业率连续第二个月下降,显示美国就业市场有改善迹象。

  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美国非农业部门就业岗位增加3.6万个,增加的就业岗位主要来自制造和零售业,但是建筑、交通和仓储业减少了雇员。

  当月,受益于制造业和消费回暖,美国制造业增加雇员岗位4.9万个,零售业增加雇员岗位2.8万个。但是,受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拖累,当月建筑业减少雇员岗位3.2万个,交通和仓储业减少雇员岗位3.8万个,反映了圣诞节购物旺季大量短期招聘之后商家裁减临时雇员的现象。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人类餐桌上的美食难道要遭遇灭绝厄运?

  科学网讯 北京时间2月4日消息,牡蛎是很多人喜欢的海鲜美食之一,但一项研究表明,我们喜欢的这一美食,数量正在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减少。世界上超过85%的牡蛎都受到影响。由于遭到过度捕捞或者因海洋环境的变化,牡蛎的数量锐减。

  据每日邮报报道,学家们认为,这些软体动物在他们的自然栖息地中越来越少,和人类的过度采伐有直接关系。甚至在瓦登海域,包括纳拉甘赛特海湾,罗德岛,这些地区的牡蛎礁数量还不到原来的1%。

  北美的五个牡蛎栖息地的数量约占世界总量的75%。一个由自然保护协会和美国加州大学迈克尔-贝克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以44个牡蛎生态区和144片牡蛎礁群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了调研,其研究论文在生物科学杂志上发表。

  研究结论说:“牡蛎在北美,澳大利亚,和欧洲地区的数量普遍减少到只有之前10%的数量。这些美食并不是生态系统上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正因为对牡蛎的追求,同时也导致了这些地区珊瑚礁的数量大大减少,甚至有完全消失的趋势。”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该项目并没有对中国、日本、韩国、朝鲜等亚洲地区的情况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建议,在这些牡蛎数量锐减的地区设立禁止捕捞区。贝克博士还补充说,目前或许已经是拯救牡蛎最后的机会了。

  牡蛎作为一种美食,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为沿海渔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在生态环境中他们还可以给海水进行过滤。研究小组还呼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采用有效的奖惩措施进行可持续发展。否则,一个个小小的牡蛎可能成为改变海洋环境的“蝴蝶翅膀”!

  (科学网-kexue.com 小曼)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芝加哥多辆汽车被积雪困在马路上动弹不得。 芝加哥多辆汽车被积雪困在马路上动弹不得。

  中新网2月4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4日报道,美国与澳洲这两日饱受凶险天气肆虐。5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暴风雪2日侵袭美国,铺天盖地将半个美国化为白色,机场关闭,交通大瘫痪,中西部部分地区积雪厚达60厘米,并造成12人死亡。百年来仅见的热带气旋3日横扫澳洲,造成严重破坏,但奇迹般未传出死伤报告,据认为这与澳洲全民事先积极防范有关。

  又大又凶猛的暴风雪狂袭美国中西部后,快速前进东北部,中西部遭雪封,美东地区结厚冰。中西部重要机场关闭、学校停课、商业停顿,芝加哥积雪51厘米,创下该市历来第三多的积雪纪录。纽约中央公园道路有如滑冰道。

  密苏里、印第安纳、堪萨斯、俄克拉荷马与纽约上州部分地区,降雪皆超过30厘米。纽约市的隐忧是结冰厚,开车、走路相当危险。东北部的厚冰导致数个建筑物倒塌,长岛一个加油站的棚子和波士顿附近的一个停机棚都因无法负重坍塌。康州蜜豆镇一栋大楼整个三楼坍塌,两名工人听到声响仓皇逃命,躲过一劫。

  以时速290公里速度扑向澳洲的强烈热带气旋“雅西”,2日午夜在人口稠密的东北部登陆。凯恩斯以南的杜利市,主要大街的建筑与道路9成遭到破坏,卡德威的海岸小区也有灾情。

  超大的“雅西”虽恐怖,但未如预期造成死伤。急难部门官员认为与事先当局即作了最坏情况打算,疏散数万名居民有关。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闻集团新报The Daily诞生每天100页!专为iPad设计

  2月2日,在The Daily的发布会上,新闻集团董事长默多克走上台。

  早报讯 这会是一场新闻革命吗?

  新闻集团本周三在纽约推出了这家传媒集团为平板电脑专门设计的报纸The Daily,董事长默多克说,公司相信The Daily是在数字时代使新闻收集业务生存下去的模式。

  在古根海姆博物馆出席活动时,默多克说,“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报章杂志。”他说,“我们必须让新闻收集和编辑业务重生;我们相信,The Daily将会成为新闻被讲述和被消费的模式。”

  新闻集团在一份声明中说,在美国,The Daily应用程序每周订阅费为99美分,每年39.99美元。“没有纸张。没有上百亿美元的出版社。没有运报车。这些开支的节约使得我们能够将The Daily仅售14美分/天。”默多克说。饱受印刷广告业务下滑打击的传媒行业正在密切关注这一项目,它们正在寻找新的方式在数码设备上发布内容赚钱。

  默多克说,The Daily最终将会推广至所有的平板产品,但苹果在这一领域是领军者。他说,去年和今年都属于苹果,明年可能也是。苹果互联网服务副总裁艾迪・库也出席了发布会。默多克将iPad誉为一个“可以信赖的新平台”,并表示The Daily将为iPad提供一种“新的声音”。

  默多克称,The Daily将把最新技术与“实地采访报道、良好的编辑和怀疑的眼光”融为一体,这份电子报纸“将成为当前这个数字时代如何讲述新闻事件的范例”。新闻集团在其声明中说,The Daily于本周三开始每日出版。这份报纸将包括多达100页的新闻、观点、体育和休闲内容,包括音频和视频。The Daily将会使用苹果最新的收费-交付系统,用户可注册订阅期刊,期刊每新出一期就会被自动发送至用户的iPad上。该系统会自动从用户的信用卡扣费。The Daily总编辑杰西-安吉洛称:“这不是一种每天一次的静态产品,我们会在任何时候发布新的页面。”

  默多克表示,The Daily的目标对象是“增长中的一部分人口,这部分人受过良好教育且久经世故,但却不会阅读一份全国性报纸”。不过,这些人“确实会为媒体而进行消费,他们希望能在任何时候和地点获得符合其特定兴趣的内容”。

  在被问及The Daily怎样才算取得成功的问题时,默多克的回答是:“在销量达到几百万份时。”他表示:“我们的志向十分远大,但成本则极其低廉”,迄今为止新闻集团用于The Daily的支出约为3000万美元,每周的经营费用将需要近50万美元。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107 页,共 1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