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在这张由“普朗克”望远镜拍摄的整个宇宙的全景图中,灿烂的银河系占据了显著位置
 

       科学家们告诉你,宇宙边缘的地方闻起来像是汽车比赛中的气味,混合了发热金属、柴油和烧烤的味道,这些味道主要来自那些快要消亡的恒星。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天体物理学和天体化学实验室负责人路易斯·阿拉曼多拉表示,这种剧烈燃烧的副产品是一种气味强烈的化 合物多环芳烃,这些分子“充斥着整个宇宙”,并且会永远飘浮下去,在彗星、流星和太空尘埃中出现。这些化合物甚至被列入了地球上生命最初形成时的成分。因 此,煤炭、石油甚至食物中都能找到多环芳烃也并不奇怪。
 

  尽管人类要闻到纯粹不掺杂的外太空味道是不可能的,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外执行任务时,太空中的化合物会粘在他们的衣服上被带回空间站。宇航员在 进行太空行走后都说闻到了“烤焦”或“煎炸”牛排的味道,这可不是他们在幻想家中的美食。这种味道非常独特,以至于3年前美国航天局让从事香料制造的史蒂 夫·皮尔斯配制出这种味道用于训练模拟。皮尔斯说:“宇航员说月球的味道像失效的火药味。”阿拉曼多拉说:“太阳系的味道很刺鼻,因为它含碳多,含氧少, 就像一辆车,如果缺氧的话就会产生黑灰,并发出难闻的味道”。
 

  含氧量高的恒星就有一种木炭烧烤的味道,一旦离开我们的星系,外面的味道就会变得很奇特。在宇宙的深处,充满尘埃粒子的分子云可以说是味道大杂烩,从香甜糖果味到臭鸡蛋味都有。

  (蜘蛛侠)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中新网2月10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经营24年的台湾《独家报道》杂志先积欠员工超过3个月薪水,9日又在无预警下资遣所有员工。

前发行人沈野之女沈嵘说:“事前完全不知情,没想到父亲一手创下的基业会碰到这么一天。林家男该负起一切责任。”失业员工气愤不已,已想办法自力救济。发行人林家男9日整天关机,无法取得回应。

《独家报道》是沈野创立,极盛时期是传统发廊最爱的周刊。几年前随刊附送璩美凤偷拍光碟,最后因涉妨害秘密罪遭求刑,沈嵘代父入狱一年,出狱时,沈野亲自迎接,璩美凤也前往赠送佛珠,沈嵘则落泪鞠躬致歉,当场跟璩美凤大和解。

2010年沈野因长年洗肾病危,将公司交给发行人林家男托管,沈野过世后,沈嵘要不回公司,向法院提告,双方官司至今未了。

这两年《独家报道》为了节流,陆续资遣数十名员工,剩下的十多名老臣,9日被叫回公司签离职单,欠薪及资遣费都拿不到。

发表在栏目: 文化

据新华社电,2月10日,华东师范大学透露,上海纽约大学已进入正式筹建阶段。这所由华东师范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共同创办的中外合作大学将落户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这是继一年前哈佛大学上海中心运行后,国外名校又一次登陆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说:“教育部已经批准筹建上海纽约大学,下月我们将邀请美国纽约大学负责人来沪,在之前签署意向书的基础上签订双方协议,还将部署开展奠基等系列工作。”

据俞立中介绍,上海纽约大学将是一所独立法人大学,秉承一流大学的办学宗旨,严格招生并借鉴美方的学生评价考核方式。“一流大学师资是关键,我们将在全球范围内搜索招聘教师人才,华东师范大学和纽约大学的部分教师也会参与其中。”

据介绍,华东师范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有较长的合作历史基础。2006年双方签订协议,纽约大学在华东师范大学设立上海中心,纽约大学派教师开课,学生来沪选修华东师范大学的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学生也可以选择纽约大学教师开设的课程,双方学分互认。

发表在栏目: 文化

2010年6月,国家大剧院自主制作的歌剧《茶花女》凭借国际著名导演海宁·布洛克豪斯光彩照人的“镜面”设计和八旬高龄的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亲自指挥,不仅成为了一时美谈,也是亚洲歌剧界难得的高水准制作。2011年2月13至17日,这部威尔第最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将再次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情人节“档期”里排出这样一部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连演五场,载誉归来的《茶花女》有什么新意带给观众?

最佳“法斯塔夫”加盟“镜版 ”《茶花女》

要说第二轮演出《茶花女》有何新意,最大的惊喜无疑来自两位重量级歌唱大腕胡安·彭斯和茵娃·穆兰的加盟——国际级的巨星让这版《茶花女》的主要演员阵容即便放在欧美主流歌剧院也当仁不让,在亚洲则堪称“奢侈”了。

胡安·彭斯和中国观众熟悉的里奥·努奇一样,都是蜚声世界的威尔第歌剧男中音。他是西班牙的国宝级男中音大师,在世界歌剧舞台上有“头号”法斯塔夫的美誉。他1980年在洛林·马泽尔指挥下在斯卡拉歌剧院登台演唱威尔第最后的喜剧《法斯塔夫》,赢得轰动,从此蜚声世界,今年65岁高龄的他已经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上演了超过三百场歌剧,更演过威尔第九部歌剧中的男中音主角,和里奥·努奇一样,是无可争议的威尔第男中音“专业户”。国际上两大威尔第男中音巨头先后亮相国家大剧院并主演重量级的威尔第歌剧,不可避免会引起乐迷的好奇心和比较,两者实力谁更胜一筹,等《茶花女》正式上演后,答案即将揭晓。

茵瓦·穆兰底气十足

作为《茶花女》的女主角,法国顶级女高音茵瓦·穆兰有着十足的底气。这位实力非凡的女高音还曾被著名电影导演吕克·贝松相中,为经典电影《第五元素》中的蓝色外星人配唱,而那一桥段也成为了电影中最令人难忘的亮点。而歌剧《茶花女》也是穆兰的一颗 “福星”,一向能给她带来好运,从22岁初出茅庐时凭借《茶花女》一鸣惊人得以在阿尔巴尼亚歌剧院取得立足之地,到现如今三十年职业生涯中演出最频繁的歌剧,茵瓦·穆拉的底气来自于她对《茶花女》的驾轻就熟。从最复古、最经典的穿着皱褶裙的薇奥列塔,到极现代的短发造型薇奥列塔,茵瓦·穆拉都曾演过,她坦陈:“《茶花女》对我而言总是意义非凡,因为她是我的灵感源泉。”

此次参演大剧院版《茶花女》,令人想不到的是,事先院方此前征求穆兰的意见,想给她寄过去布洛克豪斯的这版《茶花女》的布景和服装资料以及视频作为参考,然而她却为了保留新鲜感,一定要等到排练时再揭开新版《茶花女》的神秘面纱。

还令穆兰感到惊喜的的,就是胡安·彭斯也会出现在舞台上。第二幕里,老阿芒要和茶花女薇奥列塔有一大段精彩激烈的对手戏,这也被茵瓦·穆拉认为是难点中的难点。可是当听说胡安·彭斯出演这个角色时,穆兰顿时觉得轻松异常,因为和这样一位旗鼓相当的大师级歌唱家唱对手戏,无疑是加上了一个双保险。

成熟的制作已万事俱备

除了茵瓦·穆兰和胡安·彭斯这两位国际级巨星的加盟,第二轮演出还有一位意大利俊朗小生莱奥纳多·凯米扮演男主角阿尔弗莱德,他虽然刚刚出道,可是赢得了洛林·马泽尔大师的大力提携,大师对他赞不绝口,在日本的威尔第歌剧巡演也用他担任男高音。首轮演出里的三位中国明星主角依然继续出演,张立萍、丁毅和廖昌永不仅联袂在2月13日的首场演出里登场亮相,还将分别和国外主角“混搭”,上演中外合作的主角阵容,这在过去的大剧院制作的歌剧里也是比较少见的。

经过第一轮首演的“实战”,这版国家大剧院自主制作的威尔第《茶花女》已臻佳境。第一轮演出时,洛林·马泽尔大师亲执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在乐池里已经让人刮目相看,这次演出中,我国著名指挥陈佐湟将执棒大剧院管弦乐团,再度精彩诠释威尔第的不朽之作。

海宁·布洛克豪斯的这个《茶花女》制作对舞台技术要求极高,舞台上45度斜角镜面的调度、舞台地板上背景的切换、灯光的变化和调控,都需要分毫不差。第二轮演出时,这些舞台技术的细节都已经经过多次“实战演练”,已经达到了苛刻的要求,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发表在栏目: 文化

  本报驻美国记者 鞠 辉

  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珍妮特·纳波利塔诺2月9日称,美国目前所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达到自2001年“9·11”事件以来的“最严重程度”。种种迹象表明,除了“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以外,来自美国本土的日益严峻的恐怖威胁更加令人担忧。

  纳波利塔诺当天在美国国会众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作证时表示,尽管“基地”组织的活动能力有所降低,但他们仍然对美国构成威胁。她还说,美国同时还面临一些和“基地”组织有关的极端组织的威胁。这些组织越来越把重点放在吸收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本土人士来实施恐怖袭击上。

  “基地”组织危险依旧

  美国国家反恐中心主任雷特表示,他认为盘踞在也门的“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对美国的威胁最大。他说,该组织的头目之一,激进派神职人员奥拉基正在通过互联网招募和指挥美国本土人员发动恐怖袭击。

  据美国反恐部门调查,制造2009年得克萨斯州胡德堡基地特大枪击惨案的美国陆军心理医生尼达尔·马利克·哈桑,以及企图在2009年圣诞节当天炸毁从阿姆斯特丹飞往底特律班机的尼日利亚男子阿卜杜勒·穆塔拉都与奥拉基关系密切。有证据显示,哈桑在开枪行凶之前的数月内通过电子邮件与奥拉基频繁联系,而阿卜杜勒·穆塔拉则是奥拉基一手挑选和训练的恐怖分子。

  美国捍卫民主基金会反恐问题专家达维德·加腾斯坦·罗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地”组织正在调整对美实施恐怖袭击的策略和方式。罗斯称,根据美国反恐部门掌握的情况,“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正在实施一项“流血计划”,其目的是主要依靠本土恐怖分子发动形式多样的小规模、高频率恐怖袭击,给本已陷入经济困境的美国增加更大的经济负担。

  “9·11”事件后,美国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这使得恐怖势力实施类似“9·11”事件那种大规模恐怖袭击的难度加大,“基地”组织因此转变策略,改变“金字塔式”集中指挥和直接运作模式,而是鼓励各地恐怖势力以“分散化”、“小型化”的方式各自为战,授意袭击者就地取材、自行制作简易炸弹,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发动小规模、低成本的恐怖袭击。美国《时代》杂志将国际恐怖主义的这种新形态称作“微恐怖主义”。美国国土安全部的评估报告把它定义为“小规模恐怖主义行动”。而“基地”组织网站则声称,打击敌人是为了让敌人流血死亡,故可称之为“出血行动”或“千刀战略”。

  虽然美国大幅度提升在也门的反恐力度,但“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仍然不断变换招数给美国国土安全制造威胁。继2009年圣诞炸机未遂事件之后,2010年10月28日和29日,两架由也门飞往美国的货运飞机上分别发现隐藏在打印机墨盒里的“邮包炸弹”。如果不是美英安全部门及时获取相关情报,后果不堪设想。

  本土面临的恐怖威胁加剧

  纳波利塔诺在谈及恐怖威胁时特别指出,除了“基地”组织本身,现在还有来自美国国内的、受到极端势力影响和教唆的力量。她说,恐怖攻击可能会突然来自美国国内。虽然纳波利塔诺没有为她的评估作进一步的解释,但这足以说明美国国土安全和情报部门对本土恐怖威胁的担心程度。

  由多个政府部门官员组成的美国两党政策中心“国家安全准备状态小组”去年12月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多起事件表明,美国本土极端主义者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与日俱增,但政府并未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这一状况。

  反恐专家罗斯称,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美国共发生13起本土恐怖袭击事件,大大超过自“9·11”事件以来的任何一年,这表明本土恐怖威胁呈现明显上升势头。罗斯说,欧美恐怖组织成员日趋本土化的一个原因就是国际恐怖主义越来越强烈的极端意识形态化趋势。罗斯称,这些恐怖案件发动者多为土生土长的年轻人。一些在西方生长、居住并取得西方国籍,但属于被社会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其中涉世未深、不满现状的穆斯林青年激进者,在极端主义思想感召和熏陶下,极易成为西方国家本土恐怖袭击的“生力军”。

  罗斯表示,这些“本土化”恐怖团伙在国内招募人员、筹集资金、进行培训,采取各自为战的运作方式,不仅易于隐蔽,而且可以随时调整攻击的目标和时间。这给反恐部门搜集信息、掌握敌情和及时应对带来很大困难。

  罗斯称,2010年,虽然美国本土恐怖袭击事件不足10起,但这种统计数字上的下降并不能说明恐怖威胁级别的降低。2011年1月,美国首都华盛顿地区连续发生两起“燃烧邮包”事件。值得注意的是,邮包收件人分别为马里兰州州长马丁·奥马利和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珍妮特·纳波利塔诺。虽然这两起案件至今仍未告破,但由于其反政府的意图明显,因此不能排除恐怖主义袭击的可能性。另据美国媒体援引情报部门的信息披露,“基地”组织正策划通过投毒对美国实施恐怖袭击。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网站称,恐怖分子正计划将蓖麻毒素或氰化物等剧毒物投放在人员密集的餐厅或酒店,从而引发社会恐慌。据悉,此次投毒威胁的幕后策划者仍然指向了“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该组织自2009年以来已策划实施多起针对美国的恐怖袭击行动。

  反恐专家罗斯称,“基地”组织和本土恐怖分子不断通过各种新的方式和手法来试探和寻找美国的安全漏洞,而执法部门总是被动地疲于应付,这种局面必须尽快改变。罗斯说,亡羊补牢固然必要,但防患于未然才是反恐的有效途径。

  本报华盛顿2月10日电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阿拉木图2月10日电(记者 赵宇)杜尚别消息:美国驻塔吉克斯坦大使馆10日发布消息称,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马蒂斯9日突访塔吉克斯坦,与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及一些高级官员举行会晤,就地区安全形势等问题进行了磋商。

  消息说,会唔中,马蒂斯对塔方支持北约盟军在阿富汗的行动表示感谢,称“这是稳定地区局势的宝贵力量”。他表示,美军中央司令部将继续与塔方在相关领域推进互利合作。

  这是马蒂斯去年8月出任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以来对中亚国家的首次访问。

  塔吉克斯坦2001年为实施阿富汗战争的美军开放了空中走廊。2009年,塔吉克斯坦又为北约部队向阿富汗运送非军事物资开放了地面通道。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资料图:蔡武 中新社记者 刘舒凌 摄

中新社北京2月10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10日在此间表示,中国将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理念,加强与世界各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文化部10日晚在此间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大厅举办新春招待会。

蔡武在致辞中表示,2010年中国文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大大激发了文化发展内在的动力;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文化产业蓬勃兴起,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文艺创作生产进一步繁荣,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得到弘扬;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日益紧密,文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十分活跃。

他介绍,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共有来自225个国家和地区的文艺团体在世博园区内举办了22900余场演出,令世博会成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多元交融的跨文化交流盛会。2010年文化部还举办了“欢乐春节”、“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意大利中国文化年”、“瑞士文化风景线艺术节中国主宾国”、俄罗斯“中国文化节”、中印互办“中国节”与“印度节”、“泰中一家亲”等重大文化年节活动。这些活动使中国民众与世界各国的民众充分感受到了彼此的文化魅力,加深了国民情感的交流。

他指出,中国文化部将继续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跨文化交流,按照费孝通提倡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理念,加强与世界各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深化同世界各国的文化关系,相互借鉴,共谋发展。

70多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各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部分国际组织和国际文化产业集团的驻华代表、港澳驻京机构负责人等400多人出席招待会。

发表在栏目: 文化

本报讯(记者李红艳)2月12日,钢琴家孙颖迪将与指挥家谭利华执棒的北京交响乐团携手,在国家大剧院奏响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壮美乐章。

作为世界顶级钢琴赛事——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的首位华人冠军,孙颖迪25岁便正式跻身于世界一流青年钢琴家的行列。出色的炫技与纯熟的琴艺,使他被媒体称为继李云迪、郎朗之后,中国新一代的钢琴王子。获奖后的短短一年中,他就应邀在世界各地举办了60多场钢琴独奏演奏会。同时,对李斯特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完美解读,还为他博得了“原色李斯特”的美誉。音乐之乡德国的音乐会组织者邀请他用李斯特留下的“爱琴”演奏,荷兰媒体更称他是“惟一一个能够完美无瑕地完成李斯特可怕的八度跳跃,并保持张力直到结束的钢琴家。”

2011年恰逢李斯特诞辰200周年,国家大剧院向孙颖迪发出邀请也是颇有深意。音乐会上,这位中国出品的“李斯特”将带给观众耳熟能详的钢琴协奏曲《黄河》。这不仅是孙颖迪最擅长的钢琴作品,更是他最有体悟的曲目之一。2009年,孙颖迪曾跋涉13081公里,转战黄河流经的9个省份,每到一处皆在黄河岸边奏响钢琴协奏曲《黄河》。“从上游到中游、下游,黄河截然不同的面貌带给我不同的体悟。用三角钢琴的音量去模仿咆哮了五千年的大河滔滔,是大胆而不羁的。但那神韵,都已蕴含在《黄河》的旋律、节奏中了。”孙颖迪说。

发表在栏目: 文化


这幅1932年的画作,叫“La Lecture”

  近日,一幅毕加索画作在伦敦苏富比(Sotheby)拍卖会上以4070万美元天价被神秘买家拍得。该画描绘的是毕加索的情妇沃尔特(Marie-Therese Walter),安坐在椅子里。

  苏富比称,这幅1932年的画作,叫“La Lecture”。在长达6分钟的激烈竞拍后,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买家以电话方式购得。

  这幅画作预估价值为1800万英镑(2890万美金)。而上周四的卖价还包括270万英镑的保险费。

  沃尔特遇见毕加索时才17岁,因为毕加索已婚身份,他们的秘密情人关系保持多年。两人育有一女,名叫玛雅(Maya)。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巨型短脸熊骨架

  科学网讯 北京时间2月9日消息,根据日前一项新发现,一种来自南美被称为巨型短脸熊的史前熊类动物体重高达1600公斤,身高足有3.4米。此前熊类世界的重量级冠军是来自北美的巨型短脸熊,它们的体重有1134公斤重。而近代熊类霸主则是在19世纪阿拉斯加的一种动物,这种熊类生物的体重是998公斤。

  根据美国国家地理新闻消息,南美短脸熊的活动年代大概在距今50万到200万年以前,自从那时起它们就一直是大陆上的王者。1935年,人们在阿根廷布依诺利艾里斯第一次发现了这种动物的骨架。通过测量其肱骨,上臂等具体尺寸,科学家们逐渐推算出了这只短脸熊的具体大小。

  阿根廷的古生物学家舒伯特说:"目前还不知道这种动物是如何灭绝的,以及为什么南美和北美的短脸熊在体型上有如此大的差异--虽然后者已经很强大了。"

  随着历史的发展,熊的体型变得越来越小了。舒伯特指出,在猎物过剩的年代,这些大型肉类动物很容易就可以让自己发育成很大的个头。慢慢地,肉食动物越来越多,为了适应竞争性,熊开始变得短小和更加灵活以捕捉猎物,就这样逐渐发展成现在熊的样子。

        (科学网-kexue.com 小曼)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105 页,共 1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