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一窥木制“猫棺”内部秘密
X射线还能以非侵害的方式窥视贵重文物内部,比如这个古埃及木制“猫棺”,考古人员发现它时,里面放着一只猫的尸体。
6.X射线太空望远镜
这张由美宇航局爱因斯坦望远镜拍摄的照片,是X射线太空望远镜最早捕捉的宇宙天体照片之一。爱因斯坦望远镜发射于1978年,亦称“高能天文观测站”(HEAO)2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X射线望远镜,也是第一台可以拍摄真正的X射线物体照片的望远镜。迄今为止,已有十多台X射线望远镜发射到太空,在它们的帮助下,天文学家在太阳系以外发现了许多X射线来源,包括遥远星系和黑洞。
虽然黑洞本身不发光,但黑洞周围的环境常常骚动不安,结果让它们被X射线所照亮。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研究中心的天体物理学家利昂·格鲁布(Leon Golub)说:“我们看到的情况是,黑洞不断积聚周围物质形成圆盘。由于物质围绕黑洞旋转,并以螺旋形向其中心活动,导致周围迅速升温,气体温度十分高,变得像恒星的冠状物一样,产生X射线。”
7.X射线反射镜广告
这是1917年2月出版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登的一则宣传所谓X射线反射镜优点的广告。据美国佐治亚州里弗代尔市的放射线专家艾德温·格森(Edwin Gerson)介绍,在发现后不久,X射线即变得像今天的激光一样深受欢迎。格森收集了大量19世纪和20世纪的“X射线产品”。
格森2004年在《放射影像学》(Radiographics)杂志上写道:“每个人都在关注X射线,将其视作一种出人意料的技术进步,让人相信将来还有其他相似、甚至更神奇的技术进步。因此,X射线变成了所有人可能经历的更美好未来的案例。X射线提升了人类正常的感受,带来了生活质量会得到改善的前景。还有什么产品不会受益于这种下意识的联想呢?”
8.螃蟹X光照片
正如这张螃蟹的X光照片所显示的那样,X射线令我们熟悉的东西看上去十分陌生。照片由尼克·维赛(Nick Veasey)拍摄,出现在《X射线:看穿周围世界》一书中以及10月号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的理查德森表示,在X射线迎来诞生115周年之际,科学家仍在探索使用X射线的新方法。他说:“虽然伦琴在115年前发现了X射线,但X射线远远不是一种即将逝去的科学。”(孝文)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0月26日消息,这是过去一周的精彩太空照片。这些照片集中展现了美国宇航局与其他国家航天局最新拍摄的风车星系、太空日食、巨型星云等壮观景象。
1.风车星系
这张图片是用最近从哈勃太空望远镜上摘掉的一台照相机拍到的照片和接替它的照相机拍到的照片制成的合成图,该图在19日公布,显示的是螺旋星系NGC 3982。这些照片是在2000年3月到2009年8月间拍到的,它们的合成图很好地展现了这个正在形成恒星的星系的内部细节,该星系距离地球大约6800万光年。NGC 3982的尘埃臂上布满年轻恒星团(蓝色)和炙热的氢气云团(粉色),这些地方是新恒星的诞生地。
2.一侧被挡住的太阳
10月7日美国宇航局的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拍到的这张照片,显示的是月球的黑色圆盘遮住了太阳的一部分,形成偏食。这个轨道望远镜正在从远紫外区给太阳拍照时,无意中捕捉到月球凌日的壮观场面。月球显然足够大,可以挡住太阳,这就如同在地球上观看日食一样,月球距离观测者——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并不近。
3.货物检查
10月15日,美国宇航局肯尼迪太空中心的“发现”号航天飞机的有效载重舱的舱门大开,以便机组成员对舱内的货物进行检查。“发现”号和STS-133任务组成员预计将于11月1日发射升空,他们将把补给品、备件和人形机器人“机器宇航员2”号(Robonaut 2)送上国际空间站。
4.迷你卫星
这颗直径3英里(4公里)的小卫星土卫三十三(Pallene)悬挂在巨大的土星前面,这张照片是美国宇航局“卡西尼”探测器在10月16日拍到的。这是“卡西尼”号在土星的卫星周围进行“周末之旅”时拍到的众多照片中的一张。在62小时内,这艘飞船总共从9颗土星的卫星旁边飞过,在这期间不断抓拍高清图片。
5.巨型星云
哈勃太空望远镜拍到的这张最新照片显示的是行星状星云NGC 6210就像深海水母一样在黑暗中现身,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奇特结构。该星云位于距离地球大约6500光年的武仙座里。行星状星云其实跟行星没有一点关系。这种由尘埃和气体构成的云团,其实是静静死去的像太阳一样的恒星的遗留物。
这些中等大小的恒星在死亡时会摆脱掉它们的最外层,留下密度很大的核心,即所谓的白矮星,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星云经常围绕在这种星体周围。据美国宇航局说,10月18日公布的NGC 6210星云的这张最新照片,以空前的清晰度显示了该星云的内部区域和它中心的白矮星。
6.“南双子座”望远镜的主镜
10月8日,智利 “南双子座”(Gemini South)望远镜的镜面镀膜和支持团队站在这台望远镜刚刚镀膜的主镜前。这个主镜的新镀膜是“双子座”车间关闭28天内要执行的一系列维修工作的一部分。这个巨大的主镜需要进行清洗,并要剥掉原来的旧银镀膜,换上一层新镀膜。(孝文)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9月14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等机构近日公布了近期精彩太空图片。这些图片所涉及的太空事件包括:甚大望远镜阵列的激光束剑指苍穹、“哈勃”太空望远镜捕捉到超新星附近耀眼的粉红色光环、月球上发现首个天然桥、补给太空船离开国际空间站以及“卡西尼”号太空船捕捉到土卫四表面波浪起伏的峡谷冰壁等。
1. 月亮桥
月球勘测轨道器相机在月球的表面发现了首个已知的天然桥。在9月7日公布的一幅月球图片中,这个天然桥右侧的光线可以从“桥拱”之中穿过,从而在左侧的那个深坑中照射出一个新月形的图案。本图公布于9月7日。
在地球上,天然桥通常是由于岩石受到风力和水长期侵蚀作用而形成。但是在月球上,这种地质特征通常是由于熔岩管道崩塌所形成的。这些熔岩管道可 能在很久之前就已在月球上形成。不过,在本图中的这个天然桥并不是由熔岩管道崩塌所形成。据月球勘测轨道器官网介绍,这个天然桥是由一次陨石撞击事件所形 成。这次陨石撞击事件形成了“国王”陨石坑,也导致附近的岩石熔化,从而形成了这个天然桥。
2. 剑指苍穹
8月份,在位于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阵列中,雅普望远镜所射出的一束激光有如一道利剑直指苍穹,似乎已将银河系刺穿。
雅普望远镜的激光束在地球大气层之上约90公里的太空中制造了一颗假星。这种所谓的“激光导星”可以帮助天文学家修正望远镜所拍摄的太空图片因大气层干扰所产生的模糊效应。据欧洲南方天文台网站介绍,利用激光对准银河系的中心,天文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监测星系的内核。在银河系内核区域,那里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正在不断地吞噬周围的气体和尘埃。
3. 粉红色光环
在9月2日公布的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所拍摄的一张太空图片中,在超新星“1987A”的附近,出现一个耀眼的粉红色光环。这个耀眼的粉红色光环实际上是一股星系冲击波的残留物。
恒星爆炸所释放的大量物质猛烈撞击光环周围区域。在撞击过程中,物质急剧升温,从而导致这种耀眼光芒的出现。据“哈勃”太空望远镜官网介绍,这个光环直径大约为1光年。其实早在这颗超新星爆炸的2万年之前,光环物质就已经开始自行脱离该恒星。
4. 星系垃圾车
满载着各种垃圾,无人驾驶的“国际空间站进步-38”号补给太空船于8月31日离开国际空间站。
“进步-38”号很快就会脱离轨道,并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开始燃烧。不过,在此之前,俄罗斯飞行控制中心已获得该太空船的工程数据,并进行各种测试。“进步-38”号的继任者“进步-39”号已于近日发射升空,该飞船为国际空间站送去2.5吨的食品、水和燃料等各种补给品。
5. 脆弱的地形
近日,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号太空船飞越土卫四上空,以最佳的视角拍摄了这颗遍布陨石坑的小卫星北极地区的画面。本图公布于9月7日。
据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官网介绍,这张满眼尽是“荒凉景象”的图片显示了土卫四表面有如波浪起伏的峡谷冰壁。在20世纪80年代初,这种冰壁最初被天文学家们形容为“脆弱的地形”。这些冰壁越过各种陨石坑,沿着土卫四的表面漫延。(彬彬)
4.“无水之地”戈壁沙漠
在这张由欧洲卫星拍摄的雷达照片中,蒙古戈壁沙漠的多岩石地形看上去像是墨西哥湾泄漏原油最终形成的模样。与风沙漫天飞的撒哈拉沙漠不同,戈壁(蒙古语中“无水之地”的意思)是由一个大盆地内大量多碎石的小盆地构成的。据欧洲航天局科学家介绍,这样的地质特征为考古学与古生物学证据的保存创造了理想条件。
5.太空望远镜低温镜面
一名美宇航局工程师站在可能是发射到太空的温度最低的几面镜子前面:这六面镜子属于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一部分,日前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接受了测试,以研究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结构如何改变外形。这些镜子全部用铍材料制作,必须要在华氏零下379度(约合摄氏零下228度)的气温状态下工作,搜集和反射遥远星系释放的微弱红外光。
但是,它们都必须要通过人工方式保持凉爽,即便是在寒冷刺骨的太空,因为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本身热量会令镜面温度上升,从而令数据出现瑕疵。按计划,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将不迟于2014年发射,在此之前,该望远镜的18面镜子还要接受两次温度测试。
6.恒星照亮云状“煤烟”
在这张于7月28日公布的红外照片中,两颗明亮的恒星照亮了银河系外缘的云状“煤烟”。照片是由“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拍摄的。这张假色照片可以有助于天文学家研究银河系中称为多环芳烃的化合物。多环芳烃在地球上通常发现于汽车尾气和烧碳烧烤中。在太空中,这种化合物形成于诞生恒星的物质云中。作为GLIMPSE360计划的一部分,“斯皮策”太空望远镜一直在拍摄银河系远端的照片。GLIMPSE360计划建立于天文学家以前对银河系中心的研究基础之上。(秋凌)
6.星系“化石”
在这张公布于7月2日的电脑模拟图中,恒星残骸在银河剧烈碰撞期间围绕在像银河系一样的星系周围,可能出现于50亿年前。在英国杜伦大学科学家的领导下,一个“银河考古学家”小组表示,电脑模拟有助于证明银河系周围一个光环内的恒星是年代更久、质量更小的星系与银河系碰撞合并后留下的残骸。
7.闪亮星空笼罩堡垒
在这张摄于今年5月、上周公布的长曝光照片中,银河系盘面跨过伊朗阿拉穆特地区一座9世纪堡垒。在照片右上角,一颗流星从上空划过。这座堡垒建在厄尔布尔士山脉里面,曾当作监狱使用,关押过著名的波斯天文学家纳西尔丁-图西,后被获释。而位于今伊朗境内、闻名遐尔的马拉盖天文台就是在图西倡议下建设的,那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天文台之一。
8.龙形星云
在下面的可见光照片中,一个狭长的黑暗带从M17星云的尘埃与气体穿过,而这个星云又被正诞生于该区域的质量偏大的恒星照亮。但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红外光谱下,红眼“龙”从黑暗中突然出现,在翻腾的色彩(由星云内疾速的恒星形成速率加热的尘埃和气体)背景下张牙舞爪。天文学家认为,恒星也在这片龙形黑云内快速形成。不过,由于这片星云不得不催生温度最高、质量最大的恒星,所以,整个区域在红外光线照射下并没有发光。
9.绚丽的宇宙舞台
在一张可能让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都羡慕不已的照片中,束状尘埃与气体云构成了一幅后印象派画作的宇宙版本。照片由设在智利拉斯拉的欧洲南方天文台望远镜拍摄。耀眼恒星——南冕座R星(照片中央处)发出的亮光穿透了浅蓝色的星云,而整个星云又被里面无数新生类日恒星反射的光芒所照亮。(孝文)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7月13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公布了过去一周的精彩太空照片。这些照片集中展现了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及其他国家航天机构最新捕捉到的星系“化石”、宇宙全景图以及濒死恒星最后狂欢等壮观景象。
1.船舶航迹
在这张美宇航局7月4日公布的假色照片中,海洋上空云层形成的灰白弧形物好似追踪着北太平洋船舶路线。照片是由美宇航局Terra卫星拍摄的。水滴在悬浮微粒(如尘埃、海盐晶体)周围凝结时,就形成了云。在广阔的海洋上空,自然形成的微粒越来越少,所以形成的水滴往往变得相对更大。但是,船舶排放的尾气造成空气污染,使得小云滴越来越小,令其反射显得更强烈,由此它们在这张照片中看上去更明亮。
2.濒死恒星的最后狂欢
在一个完全值得莎士比亚书写的死亡场景中,一颗中等质量的濒死恒星呈现出五彩的绚丽姿态。这张照片是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美宇航局于6 月28日公布。在生命最后阶段,类日恒星不断扩展其层层表面,变成红巨星。这一层层的表面随后被驱散,露出里面称为白矮星的致密核心,照亮了周围的气体。 由此产生的结构被称为行星状星云,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利用18世纪(行星状星云这个术语就是在那个时候创造的)的望远镜,行星状星云看上去就像气态巨 行星。
3.宇宙五彩焰火
在这张7月6日公布的照片中,一个明亮的星团在星际气体和尘埃云的映衬下,像五彩焰火一样闪耀。这个年轻的星团被命名为NGC 3603,里面到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形成、大小和质量各异的恒星。由于质量大的恒星比质量小的恒星死亡更早,星团看上去就像一个宇宙“培养皿”,天文学家可以通过它研究恒星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这张照片是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
4.受到原油污染的堰洲岛
银灰色的涡旋表明,截至6月27日,墨西哥湾泄漏原油已经冲上密西西比州海岸附近的堰洲岛。根据美宇航局最新公布的卫星图,这些堰洲岛让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近岸水域原油带的规模:珀蒂布瓦岛(中央顶部)长约6英里(约合10公里)。海湾岛国家海滨公园由七个堰洲岛和密西西比州与佛罗里达州部分大陆构成,而珀蒂布瓦岛就是其中之一。
5.宇宙全景图
天文学家7月5日宣布,在对天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扫描后,欧洲航天局“普朗克”太空望远镜创造出可在微波光线下看到的宇宙全景图。照片显示,银河系的光芒像耀眼的缎带一样从图像中央穿过。“普朗克”望远镜还捕捉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斑驳背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的产物。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内部温度细微差异应该有助于天文学家理解最早一批恒星和星系的形成地点和方式。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6月28日上午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位于夏威夷的哈雷阿克拉(Haleakala)休眠火山顶部的PS1望远镜已经开始了全天候运行,该望远镜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数码摄像机,在扫描天空以捕捉太空岩石和奇异的恒星现象的过程中,它每天拍摄数百张高清照片。PS1将大大增加科学家发现威胁地球小行星的几率。
小行星撞击的早期预警
PS1天文望远镜是Pan-STARRS项目(全景观测望远镜和快速反应系统)所规划的数台望远镜之一,负责测绘地球附近大小在300米到1公里的小行星。300米的小行星如果撞击地球上的居住区,将造成重大区域性破坏,而1公里的小行星可能造成全球灾难。
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的伊多·伯杰(Edo Berger)对来自望远镜的数据进行了研究,他表示:“PS1望远镜为我们提供了我们所能获得的最好早期预警。” 该中心是为PS1提供资金支持的联盟的成员之一。
比哈勃望远镜更大的“数码眼”
尽管PS1从2008年底就开始服役,但直到上个月才开始全天候运行。现在,每隔30秒PS1就会对36个月球大小的天空范围拍摄一张1400 兆像素的照片——这一范围是哈勃望远镜主摄像头的3600倍。每张照片可以打印成一张足以覆盖半个篮球场的300-dpi图片。
每天夜里,PS1望远镜收集的数据(近5T字节)足以装满1000张DVD,并且每个月可以测绘1/6个天空,其分辨率是此前望远镜的10倍。
对于发现太空陨石和大量的常见太空现象(如太阳系内的天体和遥远的宇宙剧变),这些功能都十分重要。伯杰在电子邮件中表示:“比如,我们在一个月里发现的天文爆炸现象(如超新星爆发)比整个天文界在一年中发现的还要多。”
但最令伯杰兴奋的是,PS1的遥远观测距离可能使其发现全新的空间现象。他说:“我认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和几年里,我们将发现新型的恒星爆炸现象,这些现象将帮助我们了解恒星生命周期中的最后运动,以及黑洞和中子星的产生。这将是太空测绘的巨大进步,不论是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是如此。”
他表示:“我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细节测绘太阳系,并且以前所未有的灵敏度研究银河系的形成。”(钦亮)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6月13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新一项研究称,虽然它们不是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婴儿照”,但最新红外图像却证实已知太阳系外最年轻的行星确实存在,而且,这些系外行星可以快速成长。
研究人员表示,绘架座β星b(Beta Pictoris b)的历史可能只有几百万年,但已经“发育完全”,虽然标准模型显示此类行星要达到“成年”应该需要1000万年的进化历程。绘架座β星b打破了由BD 20 1790b行星保持的最年轻系外行星的记录。BD 20 1790b行星的历史为3500万年。
绘架座β星b还是已知距其母恒星最近的系外行星,大概相当于土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这颗母恒星简称“绘架座β星”,距离地球大约63.4光年远,类似于地球自己的恒星。与绘架座β星b行星一样,绘架座β星也相对年轻,年代约为1200万年,而太阳的历史则有45亿年。
科学家以前公布的照片(如2006年“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照片)表明,绘架座β星被一个由尘埃碎片组成的环绕圆盘包围,而这个圆盘可能是由年轻小行星和行星撞击形成的。圆盘中的空隙(造成这颗恒星周围有一条光环)表明,如木星一般的气态巨行星正快速掠过。不过,绘架座β星b的存在最初并未得到证实,直至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在2009年捕捉到新的照片。
这些照片显示,绘架座β星b与2003年所拍同一恒星系的照片相比,所处轨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就其本身而言,最新照片似乎证明,2003年的照片事实上拍到了行星,但没有拍到背景恒星。红外图像明确显示,绘架座β星b不仅是一颗货真价实的系外行星,还是一颗完全成形的系外行星,其质量大约是木星的9倍。
法国格勒诺布尔天体物理学实验室天文学家安妮-玛丽-拉格兰奇(Anne-Marie Lagrange)领导实施了这项研究。她说:“这是我们第一次获得行星形成时间跨度的直接证据,也是第一次获得行星可以快速形成的证据。”拉格兰奇认为,拥有尘埃碎片光环的恒星令其“成为寻找行星的理想地点”。尽管如此,她并不相信恒星周围的所有光环都是行星的证据。
据她介绍,由于引力的作用,圆盘的尘埃碎片会被吸引出来,从附近恒星掠过也可以形成光环。不过,在阿塔卡玛大型毫米波天线阵(ALMA)射电望远镜投入使用以后,将邻近行星的光环与其他类型的光环区分开来,应该可以变得比现在更容易。这台射电望远镜定于2012年在智利投入使用。
拉格兰奇指出,在涉及行星搜寻上,技术前进的步伐已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她说:“我们现在正逐步能够直接拍摄系外行星的照片,还可以获得截然不同的信息。在未来几年内,我们甚至可以观测到这些行星大气的内部状况。”研究结果将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秋凌)
4.SOFIA望远镜内部一瞥
SOFIA望远镜并不是波音747客机上唯一的科学仪器。如这张照片所示,2009年9月,科学家和工程师正在测试恒星追踪装置和用于控制SOFIA望远镜的其他设备,同时处理相关数据。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天体看上去在空中总是以弧线形运转,所以,无论是地面望远镜还是太空望远镜,只能观测到在落于地平线以下前,停留时间足够长的目标。
波音747客机的大范围活动能力,加上操作人员可以遥控望远镜瞄准目标,帮助SOFIA任务科学家可以连续数小时追踪目标。在第一次观测任务中,一个由1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国际小组用了近八个小时搜集许多天体的数据。美宇航局希望,从2010年开始,SOFIA望远镜每年至少可以进行累计1000个小时的空中科学观测。
5.给FORCAST摄像机降温
在5月份的测试中,工程师小心翼翼地将液氦冷冻剂注入SOFIA望远镜的“模糊目标红外摄像机”(FORCAST)周围的套管。FORCAST摄像机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设计和建造,是第一台可以接收来自望远镜镜面红外光的仪器。为能够在红外光下进行科学观测——看到的基本上是热量,FORCAST摄像机需要在超低温状态下运转——只比绝对零度(零下459.67华氏度或零下273.15摄氏度)高几度。
即便是太空低温环境下,美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远镜也需要加注液氦冷冻剂,令其大部分红外摄像机保持运转。在连续运行五年多以后,“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冷冻剂于2009年5月耗尽,不过,它的两台观测器仍能够“温暖”工作。
6.测量空心
在这幅未标注日期的照片中,一名技术人员正为宽9.8英尺(约合3米),重8377磅(约合3800公斤)的SOFIA主镜测量“空心”。主镜由玻璃陶瓷合成材料制成,受热后不会膨胀,对“空心”进行打磨是主镜制造过程的组成部分。SOFIA的主镜在德国制造。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6月2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经过历时13年的规划和建造,美宇航局最新型高空望远镜揭开其神秘面纱。这台望远镜搭载于一架经过改装的波音747“珍宝客机”上,于上周首次睁开其红外线“眼睛”,进行科学观测。
1.飞机上的望远镜
这台望远镜全称“同温层红外天文观测台”(简称SOFIA),重达17吨重,一旦安装在747客机机身后面的滑动门打开,它就能进行科学观测。据任务经理介绍,SOFIA望远镜填补了现代天文学的一项重要空白。这个不同寻常的观测平台可以看到相当于太空红外望远镜观测到的全部红外光的80%,而发射和维护费用却只是太空红外望远镜的一小部分。
全美大学空间研究联合会(USRA)SOFIA科学任务操作主管埃里克-杨说:“从其所在的同温层,SOFIA能够在地球大气中阻滞99%红外光的水蒸气上方飞行,使得我们可以在夜空中观测目标,而这对于地面望远镜来说是力所不能及的。”
2.SOFIA镜头下的木星
5月26日,在执行首次科学任务中,SOFIA望远镜在3.5万英尺(约合1.07万米)的高空进行了长达八小时的观测。SOFIA望远镜在这次任务中拍摄了大量红外照片,其中一张就是独特的木星彩色照片,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展现了这颗行星的热量(图右)。而地面望远镜最近拍摄的一张可见光照片则显示木星上的云团所呈现奇特的条状(图左)。
SOFIA望远镜对木星的观测立即给天文学家留下深刻印象,因为它展现了大量的白色带状物,大量红外线辐射正从那里逃逸。SOFIA高级科学顾问埃里克-贝克林(Eric Becklin)说:“那晚的最大成就是飞机上的科学家记录到木星的照片。SOFIA的合成照片显示,木星形成以后捕获的热量,正通过木星云团中的空洞,从其内部不断涌出。”
3.SOFIA望远镜“睁开眼”
在5月份的地面测试中,随着波音747客机的后门打开,SOFIA望远镜孔径达8.2英尺(约合2.5米)的主镜开始捕捉红外线。测试在美宇航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姆代尔的德莱顿飞行研究中心进行。SOFIA望远镜安装在波音747客机的一个球形轴承上。据SOFIA任务团队介绍,通过这个球形轴承,SOFIA望远镜就能像“安设在山顶一个10米高水泥台上的望远镜一样的稳定”。
后门边上的定制偏转装置有助于让强风不会直接冲击望远镜。利用其独特的空中平台,SOFIA望远镜的红外光仪器应该可以穿透星际气体和尘埃,去研究恒星与行星的形成,了解生命所必需的有机物的演变,甚至观测位于遥远星系中心的黑洞的运转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