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人民网2月17日电 日本航天署本周宣布,正考虑将“会说话和值班”的机器女人送到国际空间站工作。这样,当宇航员们睡觉时,这个可靠的帮手就能承担起监控飞行状态的工作。据悉,这名“机器女仆”还可帮地面控制人员观察宇航员健康情况,并和地面工程师通过微博交流。

  日本方面介绍说,这个“机器女仆”将于2013年升空。届时,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将“多一个会说话的温柔伙伴儿”。如果一切顺利,类似的机器女仆将用来充当日本老人的“保姆”。虽然日本的“太空保姆”计划还处于研制阶段,但美国的“太空机器人”则成熟多了,并将搭乘“发现号”航天飞机前往国际空间站工作。

  美国生产的机器人具有“仿真脑袋”和手臂,因此能和宇航员使用同样工具,并承担一系列科研设备的保养工作。美国希望今后能派机器人执行类似“太空行走”这样的高难度任务。现阶段,造价250万美元的美国机器人只有上半身,因此无法离开实验室。日本科研人员表示,他们开发的机器人属于美国机器人的“升级产品”。

  美国宇航局此前曾透露,计划在三年内派一位机器人宇航员重返月球完成“插国旗行动”。这个代号为“M-项目”的登月计划采用的机器人由美国宇航局和通用汽车公司联合研制。该机器人“上半身”就是即将跟随“发现号”航天飞机前往国际空间站“清洁工”。美国宇航局现在主要任务就是让航天员熟悉机器同事的工作流程。

  据悉,美国研制的机器人名为“太空机器人2号”。它的眼睛是藏于金色头盔中的4台摄像机,其嘴里藏着一个深度感应器;大脑设置在腹部,能源系统在身上的“双肩背包”中。这个太空机器人能承担国际空间站的清洁任务,可在宇宙空间极冷、极热条件下替宇航员拿工具,处理关于有毒气体泄露、起火等紧急状况。

  今后,美国将开发更先进的太空机器人,以便替代人类前往小行星、火星或更远的星球去执行探测任务,为人类最终进入太空深处探路。(高轶军)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日本宇航员若田光一(资料图片/来源:中新网) 日本宇航员若田光一(资料图片/来源:中新网)

  新华网东京2月17日电(记者 蓝建中)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17日宣布,现年47岁的日本宇航员若田光一将成为首位担任国际空间站站长的日本人。若田光一将从2013年年底开始在国际空间站逗留6个月,并在最后两个月时间里担任站长。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说,这将是若田光一第四次前往太空,也是他第二次在国际空间站长期逗留。届时,他将搭乘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在国际空间站的最初4个月,若田光一将作为工程师,利用包括日本“希望”号实验舱在内的设施开展科学实验;在最后两个月,他将担任站长。

  国际空间站站长负责确保空间站内全体人员安全以及切实完成太空实验等各项任务。为此,若田光一将从今年3月正式开始相关训练。他表示:“我深感责任重大,为了取得最大成果,我将竭尽全力为太空飞行做好准备和训练。”

  2009年3月,若田光一乘坐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抵达国际空间站,并成为第一个在国际空间站长期逗留的日本人。此后,日本宇航员野口聪一也实现了在国际空间站的长期逗留。自今年5月开始的6个月时间里,另一名日本宇航员古川聪将乘坐“联盟”号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长期逗留。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据香港《文汇报》2月14日报道,著名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出现的人工智能计算机可望成为现实。英国科学家与欧洲太空总署(ESA)正携手研发由人工智能控制的宇宙飞船,它能像人类一样自行作决定,将来或逐步取代航天员执行太空任务。
英国工程人员在ESA支持下研发的这个控制系统,将使人造卫星、机械探索器和宇宙飞船执行自行控制。装备这系统的太空飞行器,将能够学习、确认问题、执行任务期间自行适应、进行维修,并自行决定如何能最理想地执行任务。
领导研发人工智能控制系统的南安普顿大学教授韦雷什表示,这项技术最终将用到运载航天员的宇宙飞船上,减少人类参与太空探索的需要。他说:“目前需要控制员在地球全天候监察的通讯卫星和太空任务,将来可由自主控制系统自行操作,能大大降低成本,可望成为下一代的飞行器。”
宇宙飞船人工智能控制系统,能展示之前只有人类做到的安排优先次序和决策。系统能订下目标、预测可能面对的难题和迅速计算出如何处理,其评估信息的数量远超人类工程师。该系统能阅读英文文件,因此可使用一般语言接收新指令或新信息,操作人员毋须输入特别程序编码。
该研究细节的公布时刻,正值ESA发射第2架机械人货机前夕,这架名为Johannes Kepler的自动运输飞行器,将于15日由“亚瑞安5ES”超级火箭搭载,在法属圭亚那发射升空。这将是欧洲太空总署第200次太空发射,载有逾20吨货物也是历来最大载重量。Johannes Kepler由Astrium公司设计和制造,将跟随预先编好的路线飞往国际太空站,最后通过机上的感应器和防撞系统与太空站对接。
报道称,若今次任务成功,将推动科学家将自动运输飞行器用于载人任务,使欧洲在这方面的步伐追上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脚步。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在这张由“普朗克”望远镜拍摄的整个宇宙的全景图中,灿烂的银河系占据了显著位置
 

       科学家们告诉你,宇宙边缘的地方闻起来像是汽车比赛中的气味,混合了发热金属、柴油和烧烤的味道,这些味道主要来自那些快要消亡的恒星。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天体物理学和天体化学实验室负责人路易斯·阿拉曼多拉表示,这种剧烈燃烧的副产品是一种气味强烈的化 合物多环芳烃,这些分子“充斥着整个宇宙”,并且会永远飘浮下去,在彗星、流星和太空尘埃中出现。这些化合物甚至被列入了地球上生命最初形成时的成分。因 此,煤炭、石油甚至食物中都能找到多环芳烃也并不奇怪。
 

  尽管人类要闻到纯粹不掺杂的外太空味道是不可能的,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外执行任务时,太空中的化合物会粘在他们的衣服上被带回空间站。宇航员在 进行太空行走后都说闻到了“烤焦”或“煎炸”牛排的味道,这可不是他们在幻想家中的美食。这种味道非常独特,以至于3年前美国航天局让从事香料制造的史蒂 夫·皮尔斯配制出这种味道用于训练模拟。皮尔斯说:“宇航员说月球的味道像失效的火药味。”阿拉曼多拉说:“太阳系的味道很刺鼻,因为它含碳多,含氧少, 就像一辆车,如果缺氧的话就会产生黑灰,并发出难闻的味道”。
 

  含氧量高的恒星就有一种木炭烧烤的味道,一旦离开我们的星系,外面的味道就会变得很奇特。在宇宙的深处,充满尘埃粒子的分子云可以说是味道大杂烩,从香甜糖果味到臭鸡蛋味都有。

  (蜘蛛侠)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俄罗斯航天工作人员2日与此前一天发射后失踪的一颗军用卫星成功建立通信,确认这颗卫星错入轨道。现阶段,地面控制中心正分析这枚在错误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是否还有利用价值。

  已保持稳定通信

  “已确定卫星轨道参数,现在,我们与这枚卫星已保持稳定通信,”俄罗斯航天部队指挥官奥斯塔片科中将2日在一份经由国防部发出的声明中说。莫斯科时间1日17时,一枚“轰鸣”运载火箭搭载“Geo-IK-2”型“列舍特涅夫”号军用卫星升空。火箭发射升空后不久,地面控制中心与卫星失去联系。

  卫星没有按指定任务进入距地1000公里的圆形轨道,而是大幅度偏离进入一条椭圆形轨道,椭圆形轨道的近地距离只有330公里。

  路透社将“Geo-IK-2”型卫星定位为军民两用卫星。在军事层面,这枚卫星主要用于测定地球重力场,测绘地球三维地面图,潜在可运用于导弹弹道技术;在民用层面,这枚卫星可监测地球版块构造运动、冰山冰川形态和海洋潮汐运动。

  或成为太空垃圾

  找到卫星只是第一步,卫星是否还能完成指定任务、或者是否能“阴差阳错”地转作他用,是眼下俄罗斯航天人员关心的问题。

  国防部声明说,一个专家组眼下正在分析这枚卫星是否进入一条“无用的轨道”从而使卫星成为太空垃圾。同时,国防部希望尽快确定卫星缘何“错走太空”。

  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援引航天工业消息源报道,类似调查耗时长,分析难,特别是发射失败的原因分析通常需要数年时间。

  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2日告诉俄通社-塔斯社记者:“我们找到了卫星,获取了参数,但这枚卫星是否仍可处于受控状态眼下还不知道。”

  三颗卫星接连坠海

  这枚卫星原定于去年12月发射,但因位于俄罗斯北部的普列谢茨克发射中心发射架出现故障,发射被迫推迟。同在去年12月,俄罗斯发射3颗“格洛纳斯—M”型导航卫星失败,俄罗斯航天部门备受指责。3枚卫星陨落太平洋,使俄罗斯联邦政府损失1.68亿美元。

  更新扩建俄罗斯自主的导航系统卫星网,是俄罗斯总理普京在过去10年力推的太空项目。通常说来,建设一套完整的导航系统卫星网至少需要24枚导航卫星。去年12月发射失败的3枚“格洛纳斯—M”型导航卫星是俄罗斯更新24枚导航卫星的最后3枚。

  俄罗斯航天署先前宣布,已划拨资金8300万美元,定于今年5月、6月间补射3枚导航卫星。

  (新华社专稿)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世界上第一艘依靠太阳能驱动的太空帆船“伊卡洛斯”号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日前宣布,世界上第一艘依靠太阳能驱动的太空帆船“伊卡洛斯”号已成功完成全部实验项目,包括利用阳光实现加速和改变轨道等。

  “伊卡洛斯”号是去年5月随金星探测器“晓”号一起发射升空的。迄今,它已飞行了约5亿公里,并将继续飞行至2012年3月。“伊卡洛斯”号主要用于验证不使用燃料,利用太阳光粒子实现加速、减速和轨道控制的飞行技术。

  据悉,“伊卡洛斯”号通过张开的太阳帆,借助光的微弱压力实现加速,并利用安装在太阳帆上的液晶元件,通过部分改变光的反射率来使帆倾斜,从而改变行进方向。

  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表示,现在通信变得有些困难,但仍能控制这艘太空帆船,所以准备继续实验,通过加大帆的倾斜角度,使帆产生变形,以此调查帆的强度,同时观测太空中尘埃的分布状况。

  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还透露,准备在2018年至2019年间发射前往木星的太空帆船。(蓝建中)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太空垃圾指的是绕地球轨道运行的无用的人造物体,这种高速运行物体很容易给正在运行的卫星和飞船造成危险,而由于其数量庞大,分布又无规律,如何回收和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目前日本宇宙航空开发研究机构(JAXA)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网状的回收处理器材,争取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处理器材被称为“太空垃圾清除系统”,由JAXA和一家名为“日东制网”的公司共同研制。研究人员设想,首先由火箭将装有“太空垃圾清除系统”的卫星发射到一定轨道上,然后由卫星的机器臂把这种长数公里的金属网状器材罩住要处理的太空垃圾,再将网与卫星切除。由于太空垃圾外面的金属网状器材在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会自然带电,在地球磁场的影响下,被网住的太空垃圾就会缓缓下降,最终在大气层中烧毁。

  据介绍,这种“太空垃圾清除系统”的材料主要是铝线和不锈钢纤维,研究人员将这两种材料相互缠绕成直径约一毫米的银色的细丝,其不但导电性能良好,而且十分轻巧柔软。整个系统是由3根这样的细丝编制而成的网状结构,这样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即使有一根断掉,也不影响整个系统的结构强度。

  这种系统由于在网住太空垃圾后可以利用磁力让其自然掉入大气层,具有操作简便、费用相对低廉等优点。研究人员也希望用这种方法能够将太空垃圾“一网打尽”。(葛进)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太空垃圾指的是绕地球轨道运行的无用的人造物体,这种高速运行物体很容易给正在运行的卫星和飞船造成危险,而由于其数量庞大,分布又无规律, 如何回收和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目前日本宇宙航空开发研究机构(JAXA)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网状的回收处理器材,争取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处理器材被称为“太空垃圾清除系统”,由JAXA和一家名为“日东制网”的公司共同研制。研究人员设想,首先由火箭将装有“太空垃圾清除系统”的 卫星发射到一定轨道上,然后由卫星的机器臂把这种长数公里的金属网状器材罩住要处理的太空垃圾,再将网与卫星切除。由于太空垃圾外面的金属网状器材在绕地 球运行的过程中会自然带电,在地球磁场的影响下,被网住的太空垃圾就会缓缓下降,最终在大气层中烧毁。
 

  据介绍,这种“太空垃圾清除系统”的材料主要是铝线和不锈钢纤维,研究人员将这两种材料相互缠绕成直径约一毫米的银色的细丝,其不但导电性能良好,而 且十分轻巧柔软。整个系统是由3根这样的细丝编制而成的网状结构,这样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即使有一根断掉,也不影响整个系统的结构强度。
 

  这种系统由于在网住太空垃圾后可以利用磁力让其自然掉入大气层,具有操作简便、费用相对低廉等优点。研究人员也希望用这种方法能够将太空垃圾“一网打尽”。(记者葛进)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暴风之眼”:木星表面壮观的大红斑


处于土星环阴影下的土卫四


火卫一表面10公里直径宽的Stickney陨坑


2005年由“勇气号”探测器在古塞维陨坑拍摄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火星日落照片

  科学网(kexue.com)讯 1月24日报道,缤纷炫丽的太空构成的美景令人类惊叹。近日,英国皇家天文台所公布近5年来从太空中拍摄的精美太阳系照片,内容精美绝伦震撼人心。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些太阳系照片包括美国宇航局(nasa)和欧洲宇航局发射的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照片,其中一张令人难以置信的火星日落照片是2005年由“勇气号”探测器在古 塞维陨坑拍摄的。图中蓝色发光区域环绕在日落周围,有时当日落完全消失时蓝色发光区域还会持续两个小时。这种发光现象是由于高纬度灰尘散射环绕的太阳光形成的。由于大气层中存在着许多灰尘,因此其余的天空部分呈现淡红色。

  这张图片使宇航员有种亲身体验火星环境的冲动,图片中太阳比在地球观看的小许多,这是由于火星距离太阳更远。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精美太空照片,例如火卫一表面较大的Stickney陨坑、木星表面的大红斑、土星环阴影投射在土卫四上;土星土卫一的近照等,参加2011年度天文摄影比赛。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2月17日消息,下面是这周公布的一些精美太空图,其中包括像宝石一样美丽的宇宙气泡和火星景观图。

  1.拉斯维加斯灯光

拉斯维加斯灯光拉斯维加斯灯光(图片提供:NASA)

  这张照片是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拍摄的,拉斯维加斯的明亮灯光和城市周围区域在漆黑一片的内华达州莫哈维沙漠里形成彩色斑状图案。这张图片是在 11月30日拍摄的,并于13日公布。据美国宇航局称,由于酒店和娱乐场所的灯光很集中,拉斯维加斯大道(中)因是夜间地球上最亮的点而著称。

  2.宇宙宝石

宇宙宝石宇宙宝石(图片提供:ESA/NASA)

  这是一块巨大的猫眼石吗?还是一个很大的节日装饰物?或者是一扇彩色星门?这些猜测都不对,其实它是气体和尘埃云团,是由一颗以爆炸的方式结束生命的恒星产生的。14日公布的这张宇宙气泡新照片,是用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和哈勃太空望远镜收集的数据合成的。

  这个超新星的残留物名叫SNR 0509-67.5,位于距离地球大约16万光年的大麦哲伦云里。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显示出炙热材料发出的淡绿和蓝光,哈勃太空望远镜收集的可见光数据,显示的是可以看到的粉色发光气体外壳,它在不断向外扩展的冲击波的作用下,温度变得很高。

  3.壮丽的太阳风暴

壮丽的太阳风暴壮丽的太阳风暴(图片提供:SOHO/NASA)

  12月6日,缠绕在太阳周围的一长条等离子体突然爆发,释放出大量太阳物质。几颗人造卫星捕捉到这个画面,其中包括美国宇航局的环日立体摄影卫星(Stereo spacecraft),这张11日公布的照片是由该卫星拍摄的。环日立体摄影卫星系统由两颗太阳观测卫星组成,科学家通过它们收集的数据,可以在太阳风暴向外喷发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它的结构和演变。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13 页,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