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项研究发表在《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杂志上。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理论与计算化学科学家同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人员通力合作,利用低温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核糖体、细胞膜、膜通道及刚形成的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拍摄了核糖体驻留在膜通道上,蛋白质分子逐渐进入到细胞膜的瞬间,此前尚没有科学家成功地拍摄过这一过程。
德国慕尼黑大学贝克曼研究小组采用了一种名为纳米小碟的最新膜蛋白研究技术。这种纳米小碟是一种脂质体的超微小碟,与天然细胞膜的组成一样,由两层磷脂层组成,每个磷脂分子都有活跃的亲水头部基团和长长的疏水尾部,能成功地将特定膜结合蛋白嵌入其中。这种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有助于解开膜蛋白的生化行为模式,并能帮助获得膜蛋白的结晶,从而应用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获得其原子水平结构图。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小组则使用冷冻电镜图像技术获取了核糖体及其他分子的原子水平结构信息。
分析显示,膜通道会进到核糖体E位点来帮助蛋白质进入通道。不同类型蛋白质的膜通道以或分泌或开侧门的方式,引导蛋白质进入膜内。研究人员还首次发现,核糖体与膜表面会在此过程中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蛋白信号序列能通过通道将蛋白固定在膜内,而此前的研究认为,信号序列负责“告诉”核糖体形成何种蛋白,并引导蛋白到达细胞内外的最终目的地。
第二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舒顿、谷巴特及研究生克利斯朵夫发现蛋白质进入膜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核糖体从细胞内的高能分子获取化学能,然后将蛋白质“推”入膜通道,最后蛋白质进入膜内。(何屹)
全球地震可能会加速陆地“分裂”。13日在南京大学举办的“第四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张进江告诉记者:“未来地球陆地面积只有增大(的可能),也就是所谓大陆‘增生’,变小的可能性很小,环太平洋岛屿可能越来越多”。
张进江认为,地球陆地面积可能“扩容”直接的证据之一是,18亿年前,地球陆地面积比现在小很多。“地震肯定会使陆地变形,而平移也是变形的一种表现形式。”
“地震本身就是断层错动和位移的结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王国灿说。他解释道,每次地震的成因都不同:日本强震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入欧亚板块;而对于四川汶川地震,北段成因是青藏板块俯冲入四川平原,南段是逆冲和平移共存作用的结果。
此前,曾有科研机构测算,3月11日发生的日本9级强震改变了地球质量分布,整个日本平移2.4米,同时,地球一天的时间“缩水”1.8微秒。而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教授张国伟亦认为,近几年全球地震确实进入比较活跃的时期。
至于未来百万年、千万年后地球陆地、海洋的分布摸样,中国学者表示难以预测。(朱晓颖)
自4年前拆除南门老楼引发争议后,北京大学欲再拆三栋老建筑。目前,北大南门建筑群中的16号-18号楼改建工程已启动,这三座楼均建于1952年,已有近60年历史。
如4年前北大拆迁南门建筑群的27号楼,遭到校友们质疑一样,这次三栋老建筑的拆除,也引起北大校友的关注。可以预计的是,这三栋老建筑的命运,不会因校友的关注而有所不同,还会重复27号楼的命运。事实上,北大已经拆掉了多座老楼,包括蒋家胡同、赵家胡同、书铺胡同内的一批清代四合院和康熙重臣佟国维的别业佟府3号。只有一次没有拆成功,就是2006年,为建设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北大准备拆除司徒雷登规划的全斋,并占用朗润园、镜春园旧址,但该方案上报北京市政府后被要求暂停。
从这一方面也反映出校友们的弱势。最近我参加哈佛中国论坛,在会议间隙,去参观了哈佛本科生宿舍,走进宿舍,楼道古老、陈旧——这里“最年轻”的宿舍已有至少八九十年历史,大一学生宿舍之一的MassachusettsHall更是建于1720年,是哈佛现存历史最悠久建筑。带领我参观的留学生告诉我,他三年级宿舍的隔壁,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曾住过,宿舍门对面的墙上,挂着罗斯福总统的画像,每个宿舍的历史同学们都可上网查阅,知道自己的宿舍里曾经住过谁,比如比尔·盖茨。另一位在哈佛读研究生的同学告诉我,她本科在一所女子学院就读,自己住的宿舍墙壁上,刻满了曾经住过的同学的姓名。
毫无疑问,宿舍成为了哈佛凝聚校友的一个重要纽带,在这里能找到很多大学生活的记忆,哈佛要求所有本科一年级学生都必须住校,二年级以上学生可以选择不住学校,但绝大多数学生还是住在学校提供的宿舍里。哈佛本科生也会觉得古老的宿舍,有一些缺点,包括有老鼠、没有电梯、通道比较狭窄,有的地方的门很低,但却对这里充满感情。尤其重要的是,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老宿舍只能在不改变外部结构的前提下进行整修,但哈佛校方却给学生们创造了一个十分舒适、实用的生活环境,宿舍楼下就有宽敞的食堂,还有若干活动室、会议室,可方便地用来组织各种活动。
而就是以让学生生活得更舒适的整修,据说在哈佛,也很难轻易进行,改造寝室的计划,要花几十年时间才能审批通过。在我看来,这才是哈佛的古老建筑能得以保持至今、令人神往的重要原因。在哈佛,校务领导机构有两个,一个是大学董事会,一个是校务监督委员会。校务监督委员会由30名成员组成。这些成员大多由哈佛学院和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的校友中选举产生,任期为6年。校务监督委员会举行定期会议,对大学的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就有关大学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提出建议,支持学校的重大活动。这种治理机制,保证了在大学的办学决策中,校友的意见至关重要。
校友是大学办学的重要资源,在哈佛大学,校友捐赠率达到48%,这是与学校重视教育质量、重视所有校友的办学传统分不开的,由此也形成了学校办学的良性循环、增强了校友对母校的认同与归属感。而在我国大学,校友受到重视的程度却不够,学校在长远维护校友网络的理念上还有一些遗憾。虽然校园面貌在日日更新,而大学的精神却在迷失。学校也许想拆出一个“新大学”,但拆除的却是学校的底蕴,拆得的只是一个没有历史、没有传统,也没有文化的现代建筑物。
继“辽宁古果”、“中华古果”以及“十字里海果”之后,辽宁西部又发现了我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第4朵花”——“李氏果”(Leefructus)。近日,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英国《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发表了这一最新科研成果。据课题负责人、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孙革教授介绍:前3朵花与地球上现存的植物已没有任何继承关系,而这朵花与现生被子植物有着直接的系统演化联系,人们平时常见的槭树、柞树以及毛茛科等都是真双子叶植物。
“李氏果”是由沈阳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中科院植物所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组成的课题组,在我国辽宁凌源早白垩世义县组中部发现的,是我国首次发现的迄今最早的真双子叶被子植物化石,距今约1.24亿年,非常接近现生的毛茛科,是我国乃至全球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与现生被子植物有直接系统演化联系的被子植物化石。
真双子叶植物(Eudicots)是被子植物的主要分支之一,以具有三沟型花粉为特征,全世界现有25万种左右,约占整个被子植物的75%。然而,由于早期真双子叶植物的化石十分罕见,以往科学界对真双子叶植物的早期类群及其祖先所知甚少。本次发现的真双子叶化石“李氏果”是有关我国早期真双子叶植物化石的首次报道,它填补了我国早白垩世早中期真双子叶植物大化石记录的空白。
真双子叶被子植物“李氏果”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著名的“热河生物群”的早期被子植物的组成内容,而且进一步证实了真双子叶植物的基部分支在距今至少1.24亿年前的早白垩世已经出现,这对深入研究被子植物的早期分异及多样性的发生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孙革教授告诉记者:真双子叶植物“李氏果”连同其同层位的“中华古果”、“十字里海果”、以及稍早些的“辽宁古果”等化石的发现表明,早期被子植物至少在早白垩世中期(距今1.25亿年左右),在演化上可能有一个“加速期”或称“爆发期”;这较之科学界以往的认识要早一千万年左右。(光明日报 毕玉才 刘勇)
北大校园招聘会吸引了约8000名北大和其他院校的毕业生参加。晨报记者 李木易/摄
北大今年首个毕业生大型就业洽谈会昨天举行。记者发现,“远离北上广”已悄然成为越来越多名校学子的现实选择,今年北大毕业生京外就业的人数预计超过40%,预计这个比例很快将增至一半。伴随着毕业生求职日益理性,除了国企、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外,房地产、金融证券、教育等行业的众多民企也吸引了不少高学历的北大学生。
现场:谷歌“低调” 富士康“高调”
参加昨天北大招聘会的企业共有220多家,其中有两家企业格外引人关注:一家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的谷歌公司;另一家是富士康科技集团下属的精密模具公司。问及今年的招聘计划和待遇,两大名企的回应反差很大。
在谷歌招聘台前,不少毕业生正在详细查看手中谷歌招聘职位的英文说明。在北京,谷歌计划招聘两类职位:广告运营方面的助理和搜索质量评价方面的技术人员。一位毕业生告诉记者,自己挺想去谷歌这种公司,不过担心英语水平不够。
谷歌是否在京招兵买马,进而扩大内地业务?招聘人员在现场婉拒了记者的采访,希望联系上美国的公关负责人后再做回答。
和谷歌不同,富士康旗下的公司现场挂出了招聘职位和薪酬标准,其中还注明:5天8小时工作制,加班依照劳动法规定;五险一金;有带薪年假等待遇。招聘人员表示,希望在北大清华等名校多招聘材料、电子商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秀人才。每年的待遇预计在8万到10万元。记者了解到,昨天上午两小时收到10余份北大学生简历,其中包括博士生。
待遇:企业抢人 当场晒薪
“英语培训师:8万到30万,月薪6000元到25000元”;“专业教育顾问:平均工资4000到6000元”;“赴新加坡工作,底薪每月1.5万,6万安家费,可申请永久居留”;“博士岗位津贴1.6万到2万,购房补贴5万元,科研启动经费:理科3万,文科1万”。
在招聘会现场,不少企业,特别是多家教育培训机构,纷纷“晒”出招聘待遇,借此来吸引更多毕业生的关注。不过,虽然一些机构开出的最高价看起来很美,但仔细询问发现,最高待遇往往属于极少数公司高端员工,如培训机构的“明星教师”,因此刚刚入行的毕业生还得现实看待。相比之下,高校开出的待遇比较实在,这些高校的待遇标准都是经过大学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后才对外公布的。
趋势:京外单位 人气高涨
包括医学部在内,今年北大共有本科毕业生3266人、毕业研究生6484人。截至目前,本科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为62%,研究生为41%,签约率和去年同期大体持平。
“今年毕业生心态更稳定,求职选择更加多元化。”北大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陈永利介绍说,毕业生去京外单位就业“明显升温”,今年北大毕业生留京比例约为60%,和前几年相比降幅比较明显,估计很快将降至50%左右。
有关专家分析,毕业生京外就业升温,既和生活保障高、易受重视等有关,也和目前一线城市生活成本上涨的现实压力有关。
据了解,毕业生京外单位就业,部分是找到适合自己兴趣或专业的工作,不少是“回流”到户口所在城市,其中江浙一带的城市更有吸引力;还有一些毕业生青睐西部发展的重镇——四川和重庆。据陈永利介绍,今年北大报名参加京外省市基层选调生的毕业生达500多人,比去年增加一倍。另外,不仅本科生和硕士毕业生,前往二三线城市就业的博士也在增加。
责任编辑:NN026(本文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罗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