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2月9日消息,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这是一组包括美国宇航局在内的太空探索机构最近发布的精彩太空照片,其中既包括从飞船尾部看到的地球,也包括火星南极的“小丑脸”。

  1. 小丑的脸

小丑的脸(图片提供:NASA/University of Arizona)小丑的脸(图片提供:NASA/University of Arizona)

  那些患有小丑恐惧症的人可能不愿意看到火星南极的样子:季节性的二氧化碳霜让一个火星陨坑的四周隆起,形成一张恐怖的小丑的脸。科学家把这张最新公开的火星勘测轨道器拍摄的照片与2007年拍摄的另一张照片进行对照,看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研究团队发现这张“快乐的脸”里面有生长的迹象,他们认为这是由坑壁上的霜升华(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接着又在表面凝结的造成的。

  2. 双重麻烦

双重麻烦(图片提供:SDO/NASA)双重麻烦(图片提供:SDO/NASA)

  这是美国宇航局“太阳动力望远镜”飞船于1月28日拍摄的录像定格画面,显示的是被称为“太阳暗条”的呈弧状的等离子体从太阳喷出的情景。这艘飞船一次性拍到两个太阳活动:在太阳暗条喷发的同时,日面的另一侧出现日冕物质抛射现象(不在画面上),向太空喷射出大量粒子。

  3. 日出幻境

 日出幻境(图片提供: David Kaplan) 日出幻境(图片提供: David Kaplan)

  这是1月30日拍摄的照片:云像河水一样在瑞士村庄的灯光之上流动,初升的太阳给阿尔卑斯山戴上了金冠。在照片的右侧,一弯娥眉月和金星斜挂天际。和地球相比,金星距离太阳更近,所以,就像赛车一样,跑“内圈”的金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超越地球。这就意味着金星有可能傍晚出现,日落后肉眼可以看见;也有可能是晨星,日出之前可以看见。循环周期为584天。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月3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刊登了过去一周公布的最佳太空图片,包括蛇夫座捷塔星、撞击前后的木星以及火星圣玛丽亚陨坑在内的精彩图片纷纷榜上有名。

  1.圣玛丽亚陨坑

圣玛丽亚陨坑(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Cornell/ASU)圣玛丽亚陨坑(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Cornell/ASU)

  “机遇”号火星车拍摄的伪色照片,蓝沙在圣玛丽亚陨坑底部移动,好似波浪一般。照片呈现的色彩立基于“机遇”号的照相机捕获的近红外和可见光波长,帮助显示陨坑周围土壤和岩石成分之间的差异。

  拍摄这幅照片旨在纪念“机遇”号探索火星表面7周年。这辆火星车于2004年1月24日登陆火星,执行原定为期3个月的探测任务。“机遇”号将利用几周时间,获取圣玛丽亚陨坑的数据,而后朝着更大的“奋进”陨坑进发。

  2.蛇夫座捷塔星

蛇夫座捷塔星(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UCLA)蛇夫座捷塔星(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UCLA)

  在可见光条件下,蛇夫座捷塔星呈暗红色,四周漆黑一片。但在红外条件下,这颗恒星却变成一个亮蓝色的火球,顶部闪闪发光的星际尘埃好似一根“胡须”。这幅红外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广域红外探测器(WISE)拍摄。

  天文学家认为蛇夫座捷塔星曾经是一个双星系统成员,伴星爆炸后,蛇夫座捷塔星被迫“单飞”,在太空中快速穿行。这颗恒星目前正以每秒15英里(约合每秒24公里)的速度穿过一个尘埃和气体云。在此过程中,蛇夫座捷塔星强大的辐射挤压沿途气体和尘埃,形成我们在红外照片中看到的弓形波。

  3.火卫一

火卫一( 图片来源:G. Neukum,Freie Universit?t Berlin/ESA/DLR)火卫一( 图片来源:G. Neukum,Freie Universit?t Berlin/ESA/DLR)

  这幅高清晰照片由欧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车”探测卫星拍摄,展现了表面坑坑洼洼的苍白色火卫一。最近,“火星快车”飞跃火卫一南半球,拍摄了一系列照片,拍摄时与火卫一的距离大约在62英里(约合100公里)左右。

  借助于这些由立体照相机拍摄的照片,欧洲航天局的科学家得以绘制这颗小卫星的3D图像。对表面陨坑进行的研究将帮助科学家制定未来的“火卫一步兵”任务。这项任务将由俄罗斯实施,旨在向火卫一派遣登陆器,研究这颗卫星并将收集的样本带回地球。

  4.白雪覆盖的群山

白雪覆盖的群山(图片来源:NASA)白雪覆盖的群山(图片来源:NASA)

  这是国际空间站的透窗观察研究设施(WORF)正式拍摄的第一幅照片,展现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岸被白雪覆盖的群山。拍摄这幅照片旨在测试EarthKAM系统。EarthKAM是一项教育拓展计划,允许中学生使用WORF对地球进行远程拍摄。2010年4月,“发现”号航天飞机将WORF送上空间站。

  5.撞击前后的木星

撞击前后的木星(图片来源:NASA/IRTF/JPL-Caltech/University of Oxford)撞击前后的木星(图片来源:NASA/IRTF/JPL-Caltech/University of Oxford)

  最近发表的两篇研究论文指出,木星在2009年7月与一颗体积相当于“泰塔尼克”号的小行星相撞。可惜的是,没有人观测到这颗小行星。当时,一名业余天文学家率先在可见光条件下观察到木星上出现的一个黑斑。撞击产生大量热量和碎片,并在这颗气态巨行星的南半球形成一道明亮的伤疤。对撞击产生的碎片进行的分析发现了大量硅石。科学家表示硅石只有在一颗坚固的多岩天体在爆炸前穿过木星大气层并刺入地表深处的情况下才会形成。  (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4.水箱中游动的吝啬鬼

水箱中游动的吝啬鬼(图片来源:Mary Elizabeth Miller, Dauphin Island Sea Lab)水箱中游动的吝啬鬼(图片来源:Mary Elizabeth Miller, Dauphin Island Sea Lab)

  一只在水箱中游动的Drymonema larsoni水母。这只水母在阿拉巴马州沿海被研究人员捕获。Drymonema水母主要以其他水母为食,触须的刺细胞力量很大,人类在接触时也能感觉得到。拜哈说:“它们是一群真正恶毒的刺客。缠绕你的触须越多,刺击的威力就越大。这些家伙长有数百条触须。”

  5.一个大块头

一个大块头(图片来源:Monty Graham, Dauphin Island Sea Lab)一个大块头(图片来源:Monty Graham, Dauphin Island Sea Lab)

  墨西哥湾一只身躯巨大的“粉红色吝啬鬼”,宽度达到近3英尺(约合1米),拍摄时正在搜寻其他水母。一旦发现目标,便会展开猎杀。体型较大的Drymonema可一次诱捕多只月亮水母。研究人员曾发现一只触须上挂着34只月亮水母的Drymonema。

  由于很多水母的外形非常相似,研究人员一度认为水母种类很少。加州大学默塞德分校的道森发现了很多隐秘的水母,它们的外形几乎一模一样,但实际上却是不同的种群。虽然将此前认定的单一种群划分为多个种群似乎没有多大意义,但对于研究水母生态学特征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不同水母种群的行为存在差异。拜哈说:“这一发现将改变我们研究水母以及它们如何与人类和海洋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将它们视为一大害虫。”(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月25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刊登了一组照片,展现了一种新发现的水母。这种水母被戏称为“粉红色吝啬鬼”,会攻击其他水母,制造同根相煎的惨剧。

  1.粉红色吝啬鬼在休息

粉红色吝啬鬼在休息(图片来源:Don Demaria)粉红色吝啬鬼在休息(图片来源:Don Demaria)

  照片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礁岛群沿海拍摄,展现了一只被戏称为“粉红色吝啬鬼”的水母,数百根带刺的触须在水中摇摆。“粉红色吝啬鬼”是一种新发现的水母种群,它们会攻击其他水母,上演同类相残的惨剧。

  2000年,研究人员在墨西哥湾首次发现大量“粉红色吝啬鬼”,当时将它们列为Drymonema dalmatinum家族成员。这个水母家族自19世纪末期便被科学界所知,通常可以在地中海、加勒比海和南美大西洋海域发现它们的踪影。

  最近,科学家借助基因技术和表观检查揭示了这种水母的真实身份。根据他们的发现,“粉红色吝啬鬼”是一个全新的水母种群——学名“Drymonema larsoni”,以科学家罗恩·拉尔森的名字命名。在加勒比海,正是拉尔森首次对这种水母进行了研究。

  “粉红色吝啬鬼”与其他已知钵水母存在较大差异,促使科学家创建一个全新的水母家族。这个新钵水母家族——自1921年以来的第一个——被称之为“Drymonematidae”,囊括所有Drymonema种群。阿拉巴马州道菲因岛海洋实验室海洋生物学家基斯·拜哈表示:“在从遗传和形态学角度对Drymonema进行研究时,我们很快就意识到它们不同于其他水母,是一个独立的水母家族。”在最新一期《生物学通报》杂志上,拜哈和加州大学默塞德分校海洋生物进化史专家迈克尔·道森详述了Drymonema水母种群。

  2.捕杀同类

捕杀同类(图片来源:Mary Elizabeth Miller, Dauphin Island Sea Lab)捕杀同类(图片来源:Mary Elizabeth Miller, Dauphin Island Sea Lab)

  一只在佛罗里达州礁岛群沿海捕获的Drymonema larsoni水母,被戏称为“粉红色吝啬鬼”,捕获后被放入实验室的水箱。根据新分析得出的发现,这种生活在墨西哥湾的水母在遗传上与地中海近亲D. dalmatinum截然不同。无论生活在什么地区,Drymonema水母都会捕杀月亮水母,沦为盘中餐的月亮水母几乎都是成年个体。

  道菲因岛海洋实验室的拜哈表示:“它们会向外伸出触须,一旦碰到月亮水母,便会用更多触须缠绕猎物,最后将它们捕杀。”成年Drymonema水母大部分消化工作由在触须附近摇摆的所谓“口臂”完成。口臂会渗出消化液,用于分解猎物。

  3.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图片来源:Don Demaria)海湾战争(图片来源:Don Demaria)

  墨西哥湾,一只体型较小的Drymonema larsoni水母攻击一只体型远超过自己的月亮水母。Drymonema的体型差异较大,有些只有几英寸宽,例如图片中的水母,有些则可达到几英尺。拜哈说:“它们的体型一直在增长,但绝大多数水母的寿命只有短短一年时间。在繁育下一代之后,它们便不再进食,身体逐渐衰老,枯萎并最终走向死亡。”

发表在栏目: 自然

  4.旋涡星系

旋涡星系(图片来源:NASA/ESA)旋涡星系(图片来源:NASA/ESA)

  照片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23日对外公布,炙热的尘埃似乎正在旋进M51星系的中心。这个星系也被称之为“旋涡星系”。这幅照片在近红外条件下拍摄,是迄今为止最为清晰的旋涡星系密集尘埃骨架照片。在可见光条件下,旋涡星系的曲臂更为明显,分布着粉红色的恒星形成区和亮蓝色的星团。

  5.M82星系

M82星系(图片来源:CXC/NASA)M82星系(图片来源:CXC/NASA)

  一幅X射线照片,展现了距地球大约1200万光年的M82星系,也被称之为“星爆星系”。在这个星系一个好似快车道的区域,恒星经历着生与死的循环。照片中分布着104个截然不同的光点,其中一些可能是贪婪的黑洞。很久以前,这个星系与附近的一个星系发生相撞,现正以超过普通星系的速度形成新的恒星。这幅新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拍摄,其中有8个光点在X射线条件下异常明亮。研究发现,它们的亮度会呈周期性变化,说明光源是定期剥离伴星物质的黑洞。

  6.两颗土星卫星

两颗土星卫星(图片来源:NASA)两颗土星卫星(图片来源:NASA)

  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号飞船12月拍摄,展现了土星的两颗卫星——土卫四“狄俄涅”和土卫二“恩克拉多斯”。右上方颜色暗淡的卫星便是土卫四,另一颗明亮的卫星则是多冰的土卫二。拍摄时,“卡西尼”号距土卫二更近,但从照片来看,与土卫四之间的距离更近,因为土卫二的体积只有土卫四的一半。当时,“卡西尼”号距土卫二31.7万公里(约合51万公里),距土卫四51.6万英里(约合83万公里)。

  7.蟹状星云

蟹状星云(图片来源:CXC/SAO/NASA)蟹状星云(图片来源:CXC/SAO/NASA)

  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拍摄,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最近对外公布,呈现了美丽的蟹状星云。公元1054年,中国天文学家首次记录了促成蟹状星云诞生的超新星。蟹状星云复杂的碎片云一直就是宇宙中最明亮最可靠的X射线源。由于这种特征,天文学家多年来便将这个星云作为一个标准,校准他们的X射线观测设备。但卫星获取的新观测数据显示,蟹状星云的光线每年都会发生小幅变化。两艘飞船最近又发现了蟹状星云出现的大规模伽马射线闪光,未来的科学家是否仍将这个星云作为一个标准面临挑战。(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月25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刊登了过去一周公布的最佳太空图片,包括猎户座星云、火星蓝色沙丘和旋涡星系在内的精彩太空图片纷纷榜上有名。

  1.猎户座星云

猎户座星云(图片来源:Igor Chekalin and ESO)猎户座星云(图片来源:Igor Chekalin and ESO)

  照片由智利拉希拉欧洲南方天文台2.2米口径的望远镜拍摄获取的数据绘制,呈现了“猎户之剑”位置上正在形成恒星的星云M42。照片中的M42星云好似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这个星云也被称之为猎户座星云,距地球1350光年,是被研究次数最多的天体之一。

  这幅图片在欧洲南方天文台“隐藏的宝藏2010”天体摄影比赛期间绘制,原始数据来自于天文台的档案。俄罗斯业余天文学家伊戈尔·切卡林发现了这些数据,处理后获得呈现这个著名星云的图片,星云结构的细节一览无余。他的获奖图片促使欧洲南方天文台使用其专业图片处理器处理这些数据,最后获得这幅令人吃惊的猎户座星云图片。

  2.水星观测卫星

水星观测卫星(图片来源:ESA/JAXA)水星观测卫星(图片来源:ESA/JAXA)

  在最近进行的测试中,水星磁层轨道卫星被放置在一个欧洲太空模拟器内,用于确定这颗卫星能否经受住水星——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周围地狱般的环境考验。水星磁层轨道卫星由日本研制,是欧洲航天局BepiColombo探测任务的一部分,将于2014年发射升空。进入水星轨道之后,“BepiColombo”号水星探测飞船面临的太阳辐射强度是地球轨道内的卫星所受辐射的10倍。欧洲航天局18日宣布,在最近的测试中,这艘飞船及其遮阳板成功经受住超过662华氏度(350摄氏度)的高温考验。

  3.蓝色沙丘

蓝色沙丘(图片来源:University of Arizona/NASA)蓝色沙丘(图片来源:University of Arizona/NASA)

  照片由火星侦察轨道器拍摄,展现了一个火星陨坑内的新月形沙丘,好似一把装饰精美的匕首。这种沙丘的一大特征是,两个下风向“角”之间的面较为陡峭。在这幅照片中,东南风沿着火星南半球阿尔汉格尔斯克陨坑多岩底部移动,影响沙丘的形状。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月24日消息,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22日报道,下面这些图片展示的是2011年第一次北极光展的一部分,这次极光持续时间长达两周,是由剧烈的太阳活动造成的。极光达到峰值时,远在北爱尔兰的人都能看到这种精美绝伦的自然景观。

  1.新年极光

新年极光(图片提供:Thilo Bubek)新年极光(图片提供:Thilo Bubek)

 1月7日,挪威北部特罗姆索附近山区出现美丽壮观的极光。这次极光一直持续到今年的第二周,第一周剧烈的太阳活动生成的太阳风(其实是带电粒子)导致极光形成。当带电粒子沿地球磁场线运行时,就会形成美丽的极光。带电粒子撞到极区大气层,受到刺激的空气分子会以光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力。

  2.科瓦罗亚岛(Kvaloya)天幕

科瓦罗亚岛(Kvaloya)天幕(图片提供: Fredrik Broms)科瓦罗亚岛(Kvaloya)天幕(图片提供: Fredrik Broms)

  1月8日,挪威北部科瓦罗亚岛的上空出现像花环形状的北极光。2011年前几周的北极圈周围的极光活动在1月7日和8日达到峰值。不过在接下来的很多天里,高纬度地区的天空仍有极光出现。1月12日在挪威特罗姆索附近,极光从下午6时开始,一直持续了12小时。据spaceweather.com上的一份报告说,在极光活动达到峰值时,它们是如此明亮,甚至远在北爱尔兰都能看到这种美丽的自然景观。

  3.小屋上空的极光

小屋上空的极光(图片提供:Peter Rosén)小屋上空的极光(图片提供:Peter Rosén)

  1月7日,瑞典北部阿比斯库的一座小木屋上空充满美丽的淡绿色极光。摄影师彼得·罗森说:“整个天空看起来像可怕的地狱一样被分开。天空里的红色、蓝色和绿光像翩翩起舞的舞蹈王后。”引起极光的太阳喷射物还能引发地磁暴,后者可对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地球轨道里的卫星和地面上的通讯及输电设备造成不利影响。

  4.犹如外星日落

犹如外星日落(图片提供:Ruslan Akhmetsafin)犹如外星日落(图片提供:Ruslan Akhmetsafin)

  1月8日,形状奇特的北极光使偏远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地平线看起来像是外星世界。大气里的原子类型和它们所处的高度,决定了极光会是什么颜色。人们看到的极光大多都是淡绿色。这是因为这些极光是由位于较低海拔(大约距离地面100到300公里)的氧原子产生的。蓝色和紫色极光是由氢和氦等较轻的气体生成的,较低水平的氮气会使绿色极光幕布的底部形成红色边缘。

  5.天桥

天桥(图片提供: Thilo Bubek)天桥(图片提供: Thilo Bubek)

  1月7日,挪威北部索马罗亚(Sommaroya)上空出现的一条弯曲的极光,看起来像是附近一座灯火通明的桥。天空里出现的幕布状、弧状和带状光影展又称北极光或者南极光,发生在北半球的称作北极光,出现在南半球的是南极光。(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月21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这组照片展现了一辆运送核废料的火车。火车将德国核电厂的核废料运到法国进行处理,而后再运回德国储存。

  1.被加热的车厢

被加热的车厢(图片来源:Greenpeace)被加热的车厢(图片来源:Greenpeace)

  这幅红外照片于11月在法国瓦洛涅拍摄,由国际绿色和平对外公布,照片中搭载大约123吨核废料的火车车箱“又红又热”。发布核废料运输车红外照片是一项反核能活动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这项活动还包括组织抗议和拖延火车前进的脚步。

  这辆火车正拖着所谓的CASTOR车队,CASTOR是放射性物质储存和运输桶的英文缩写。自1995年以来,CASTOR便被用于将德国核电厂的核废料运到法国进行处理,而后再运回德国。核能和核扩散专家马修·布恩表示:“高放射性核废料实际上温度很高。但温度高并不意味着什么,尤其不能反映出危险程度。”

  2.红热火车

红热火车(图片来源:Greenpeace)红热火车(图片来源:Greenpeace)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的布恩说,在红外热图像中,CASTOR有轨车发出不祥的光,但这种景象只能说明车上搭载的东西温度较高。核反应堆核裂变产物中的原子衰变释放出大量热量,因此盛装核废料的容器在热图像中呈红色。布恩指出,CASTOR火车经常成为焦点话题。“公众关注所有与核能有关的事情,关心核废料的处理和储存是否安全,负责运输核废料的火车成为一个明显的政治符号。”

  3.火上车轮

火上车轮(图片来源:Greenpeace)火上车轮(图片来源:Greenpeace)

  在11月于法国瓦洛涅火车站拍摄的红外热图像中,一辆运输核废料的有轨车发出红光。布恩表示,热图像中呈现的热量不会构成任何威胁,使用火车运输核废料必须考虑到两个潜在问题,一个是安全,另一个是防卫。“安全问题是指纯意外情况下可能发生什么,防卫问题是指如果破坏分子企图搞阴谋就会发生什么。”

  照片中的核废料是来自德国核电厂的使用过的核燃料。核废料在法国卡普·德拉·哈谷(Cap de la Hague)进行处理,剥离铀和钚,作为未来的核燃料使用。剩余物被制成固态玻璃基体,而后运回德国储存。

  4.CASTOR容器

CASTOR容器(CASTOR容器)CASTOR容器(图片来源:Christian Charisius, Reuters)

  在经常漫长的旅程从法国运回德国之后,盛装处理过的放射性核废料的CASTOR容器被放置在戈莱本的一个临时储存设施。布恩表示,虽然CASTOR有轨车和容器异常坚固,但核废料运输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发生事故将会出现什么后果?这些桶在设计上能够经受住一般事故考验,但如果遭遇速度更快的撞击事故或者温度极高的大火呢?这是安全问题。防卫问题是指可能遭受的袭击,例如有人使用火箭推进榴弹炸坏这些容器。一些研究发现这些事故所产生的辐射很小。如果火车在这个时候穿过市区,有人将受到辐射,但剂量在人类可承受的范围内。”

  5.CASTOR火车

CASTOR火车(图片来源:Vincent Kesller, VK/JOH/Reuters)CASTOR火车(图片来源:Vincent Kesller, VK/JOH/Reuters)

  2003年11月10日,一辆CASTOR火车穿过法德边境。哈佛大学的布恩表示运输系统的安全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其中包括每辆车搭载的数量,发生事故或者遭受袭击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以及是否经过发生骚乱的地区。他说:“这些因素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你很容易认定风险很高或者很低。由于可能出现肆意破坏,进行核废料运输的风险评估难度极高。”(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月18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这是过去一周太空图片精选,包括日环食、土卫七、泻湖星云、三角座星系在内的精彩太空图片纷纷榜上有名。

  1.太阳气体喷流

太阳气体喷流(图片来源:SDO/NASA)太阳气体喷流(图片来源:SDO/NASA)

  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拍摄,1月6日公布,中右侧的针状体是从太阳表面喷出的太阳气体喷流,高度相当于地球直径。根据一项新研究,这些高耸火焰内的气体温度远远超过此前的发现。太阳的外层大气或者说日冕的温度可达到100万华氏度(约合56万摄氏度),远远超过表面温度。研究人员表示这一新发现可能帮助揭开日冕温度的谜团。

  2.日环食

日环食(图片来源:Hinode/XRT)日环食(图片来源:Hinode/XRT)

  1月4日出现的日环食,由日本“日出”卫星拍摄,此时的月球几乎完全遮住太阳。日环食发生时,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较平常稍远一些,因此看上去比发生日全食时稍小,太阳的边缘清晰可见。

  3.恒星搜索

恒星搜索[图片来源:NASA/ESA(左,,中);DLR/NASA/SOFIA(右)]恒星搜索[图片来源:NASA/ESA(左,,中);DLR/NASA/SOFIA(右)]

  美国宇航局的SOFIA(同温层红外天文观测台的英文缩写)望远镜安装在一架改装的波音747上,能够探测到当前的陆基和空基望远镜无法探测到的一系列红外波长。SOFIA拍摄的梅西耶42星云周围区域的中红外照片(右侧)揭示了一个明亮的星团(右上),但在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智利欧洲南方天文台拍摄的照片中——左为“哈勃”拍摄——这个星团却被尘埃云遮住,无法露出真容。宇航局表示,借助于探测到中红外波长这种能力,SOFIA项目组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恒星和行星如何形成,有机物在生命形成和进化中的作用以及银河系中央的黑洞特性。

  4.坑坑洼洼的土卫七

坑坑洼洼的土卫七(图片来源:NASA)坑坑洼洼的土卫七(图片来源:NASA)

  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号飞船在2010年11月28日拍摄,10日对外公布,呈现了土星的最大卫星——形状不规则的土卫七“许珀里翁”,表面布满凹坑和裂缝。“卡西尼”号过去收集的数据促使科学家得出这样一种推测,即土卫七的陨坑内含有碳氢化合物分子。

  行星科学家戴尔·克鲁伊科沙克在2007年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些分子如果嵌入冰中并暴露在紫外线照射下,便会形成生物学意义上的分子。虽然并不意味着我们发现了生命,但这种现象却说明形成生命所需要的基本化学条件在宇宙中普遍存在。”

  5.星系全身紫外照

星系全身紫外照(图片来源:NASA)星系全身紫外照(图片来源:NASA)

  这幅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雨燕”卫星2008年拍摄,呈现的是三角座星系。宇航局的斯蒂芬·伊姆勒表示,这是迄今为止拍摄的细节最为丰富的星系全身紫外照。宇航局10日宣布,三角座星系距地球300万光年,隐藏在不可见“弥漫星际带”背后的神秘分子“指纹”最近终于被探测到。目前,科学家正对这个弥漫星际带进行编目,希望能够确定与每一种弥漫星际带有关的分子。他们表示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行星、恒星和生命的形成。

  6.泻湖星云

泻湖星云(图片来源:NASA/UCLA)泻湖星云(图片来源:NASA/UCLA)

  图片由美国宇航局广域红外探测器获取的数据合成,1月6日对外公布,呈现了泻湖星云的美丽景象。泻湖星云又称梅西耶8,中部的大型圆形云色彩缤纷,非常壮观。这个星云的宽度大约在100光年左右,是肉眼能够看到的少数“恒星托儿所”之一。星云内存在大量巨大而炙热的恒星,发出的强辐射像雕刻家一样影响周围云的形状。(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4.图案传递的信息

图案传递的信息(图片提供:Wendy M. Welsh, North Carolina Department of Cultural Resources)  图案传递的信息(图片提供:Wendy M. Welsh, North Carolina Department of Cultural Resources)

  别人在这个圆头上看到的是花和头像图案,而“安妮皇后复仇” 号的研究专家看到的却是可以证明它的身世的证据。例如它上面的花是莺尾,这是法国皇家的象征。在黑胡子夺取这艘船,给它更名为“安妮皇后复仇” 号以前,它是一艘私营法国运奴船,名叫“协和(Concorde)”号。这个圆头的花卉图案可能暗示这把剑也起源于法国。

  5. 三孔滑轮

三孔滑轮(图片提供:Wendy M. Welsh, North Carolina Department of Cultural Resources)三孔滑轮(图片提供:Wendy M. Welsh, North Carolina Department of Cultural Resources)

  这是最新发现的一个长3英尺(91厘米)的木质三孔滑轮,它是一个滑车,可能曾被“安妮皇后复仇” 号用来调整桅索,控制海上航行。之所以“安妮皇后复仇” 号的大部分结构都被海水腐蚀掉了,而这个三孔滑轮却能幸存下来,是因为它与矿物结合在一起,埋在沙子和沉积物下将近300年。只要不把三孔滑轮周围的矿物移走,不让它接触空气,它就不会烂掉,目前文物保护者把它放在一个水下试验箱里。

  6.黑胡子的持久力

黑胡子的持久力(图片提供:Courtney Platt, National Geographic)黑胡子的持久力(图片提供:Courtney Platt, National Geographic)

  这个长大约是12英尺(3.7米),宽10英尺(3米)的锚是在水下的“安妮皇后复仇” 号残骸所在地发现的。考古学家表示,最终他们会把它带出水面。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现“安妮皇后复仇” 号的残骸至今,潜水人员一直在设法把这里的古物转移到水面上。一些最新发现将于6月在北卡罗莱纳航海博物馆进行展览,用来庆祝 “安妮皇后复仇” 号搁浅293周年。目前该船的残骸遗址仅挖掘了大约一半,今年夏季考古学家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因为要是预算获得批准,挖掘工作将在那时重新展开。(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8 页,共 4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