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英国“吃不停”的4岁女童奥利维娅·汤姆林森与父母在一起。

  与大多数同龄人一样,英国4岁女童奥利维娅·汤姆林森喜欢吃糖和各种零食,但她的父母却总是不让她吃。她并非受到虐待,而是因为患上遗传疾病,食欲旺盛。父母担心奥利维娅患上糖尿病,不得不限制她的饮食。

  奥利维娅与父母住在设菲尔德的格雷诺赛德,今年4月被确诊患有普拉德-威利综合征。

  患有这种病的人在新生儿期喂养困难、生长缓慢,一般自2岁左右开始无节制饮食,因此导致体重增加及严重肥胖,需预防因肥胖导致的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症状。

  奥利维娅食欲旺盛,如果父母不强制节食,就会一直吃下去;与此同时,因肌张力减退,她每日所需热量只有普通儿童的一半,为保持正常体重,需严格控制饮食。

  一生将无法独立生活

  在英国,普拉德-威利综合征的发病率约为1.5万分之一。普拉德-威利综合征俗称“小胖威利综合征”,又称肌张力减退-智力减退-性腺功能减退与肥胖综合征,病因源于第15号染色体基因缺陷,上世纪50年代由普拉德·卡班特和威利首次报告并命名。患儿拥有正常语言能力,但实际智商低于普通人。

  患上普拉德-威利综合征意味着奥利维娅一生将无法完全独立生活。卡里说:“我们对她的未来感到忧心,不知道她长大后如何控制她的饮食。但我们将保护她,让她远离肥胖及并发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文盲问题是全球性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都有扫除文盲的任务,也担负着消灭“传统文盲”和“现代文盲”的使命。按照联合国的定义,不能识文断字者属于“传统文盲”,而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则被称之为“现代文盲”。我们从全球媒体近年来的报道中发现,不懂电脑、不会上网的“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但是,与此同时,提笔忘字、书写困难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了。

键盘缔造“传统文盲”大军 

按美国媒体的说法,“正确书写”对眼下的美国学生来说的确已经是“高难度动作”。美国一家调查公司在“互联网与美国人生活”的专题调查中证实,在受访的700名12岁到17岁的青少年中,64%的孩子承认会把短信中特有的缩略语、表情符号带入到正式书写中。在另一项调查中,美国调查机构人员惊奇地发现,150万高中生上交的作文绝大多数是打印出来的,手写作文只占一小部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说,一位名叫亨利的大学生坦率地承认:“我已经十几年没用笔写字了,所有作业都用电脑完成。没有‘自动拼写纠正’软件,我肯定上不了大学。”中学老师凯特证实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重视英文语法课,因为他们觉得电脑软件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即使输入了拼写错误的词,电脑也会自动改错。

伴随着手机、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泰国年轻人的“正确书写”能力也在持续滑坡。泰国文化部的调查显示,手机短信用语和网络语言正在快速渗透到泰国青少年的正式书写方式中。三分之一的年轻人对短信和网上交流中出现的拼写、语法错误毫不在意,对书写规范抱着排斥嘲讽的态度。

类似的情况在俄罗斯也相当严重。“正确拼写”不仅对一些中学生来说是“不必完成,同时也是不可完成的任务”,而且即便是对那些受过良好文字训练、曾经深谙拼写法的成年人来说,也是一项“艰难的工作”。面对偶尔用笔书写时不断出现的拼写错误,他们会说,这是长期依赖计算机和网络的必然结果。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书写错误”是网民们制造出来的词汇,它们在网络上“很酷,很流行”。一些词语将英语和俄语混搭在一起,一些英文词汇则披上了俄文字母的外衣,直接被当作俄文流行语使用。正统的、讲究文化品位的俄罗斯人对此很不高兴,国家杜马甚至通过了一项决议,禁止英文词汇进入俄文。

据报道,澳大利亚“传统文盲”的人数正在急剧上升。澳大利亚作家阿博拉先生指出:“使用拼写检查软件和短信缩略语导致人们拼写能力下降。”澳大利亚一家调查公司证实,能够“正确拼写”的人正在急剧减少。对400名16岁以上的悉尼人和墨尔本人拼写能力的调查表明,面对8个容易拼错的单词,仅有7%的人能够全部拼写正确。

网络时代制造的“书写困难”最让英国人心疼。据说,由于无法在考试答卷上用标准的英文字体书写答案,越来越多的英国中小学生在参加毕业考试时,需要花钱请抄写员来帮忙将自己的考卷誊清。不少学生已经不会“正常地书写”或“准确地表达”了,提笔忘词的人也越来越多。13岁的伦敦女孩贝蒂承认,她和她的同伴之所以采用"MMFU,ZZZZ"这种密码式的“句子”来表达“我的朋友喜欢你,感觉无聊吗?”的意思,完全不是为了锁住自己的隐私。拼写困难是她们这样做的唯一原因。“很多词很长,都不记得怎么拼了,再说电脑输入法里有联想,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伦敦大学学院教育研究所教授史丹索普说:“书写已经成为读写能力中被长期忽视的一项。”英国一家调查机构针对5000名英国人的拼写调查显示,一半受访者表示,拼写软件是导致他们拼写能力下降的罪魁祸首。

德国青少年教育专家霍夫说,她接触过一些因为过度依赖电脑,患上“书写障碍”的孩子,这些孩子“用笔写字时会心烦意乱,但若是改用电脑来写作业,情况就好多了”。英国广播公司主持人汉弗雷斯先生认为,眼下的年轻人终日只会敲击键盘,一年也用不完一支圆珠笔,这简直是“地狱般的生活”。德国《时代》周报则在描述电脑如何使青少年的语言变得“畸形”的报道中称,年轻一代已经完全“迷失在数字世界之中”。

按照欧美教育专家的说法,在“电脑、网络控制一切”的今天,非拼音文字面临的危机则更加严峻。调查表明,在计算机、网络崛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非文盲群体中“提笔忘字“者占了绝大多数。《洛杉矶时报》甚至断言说:“中国人拥有的手机、电脑越多,他们就越缺少机会一笔一画地去书写中文。”一位名叫芭芭拉的驻京记者在其报道中说,发短信和打字正在替代一笔一画地书写汉字,中国有理由对失去汉字感到担忧。当需要提笔写几个字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自己已经忘了那些字到底怎么写了。

日本也有类似情况,随着多数人习惯于使用罗马拼音输入法在电脑屏幕上选用汉字、平假名、片假名,不会写字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据说,东京都知事对其下属官员的文字水平很不放心,认为他们的表现可以用“远离活字(文字)”来形容,即不愿读书、写字,只爱用电脑打字。

网络时代,要不要书写能力? 

在英国青少年满足于仅仅使用800个单词进行网络聊天和短信交际的情况下,他们的文字能力必然会遭到质疑。英国政府儿童语言发展顾问格罗斯先生忧心忡忡地指出:“这样下去,英国年轻一代连找份工作都成问题。“然而,也有人认为,网络时代的书写能力已经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英国书写学会负责人提布提乌斯先生就透露说:“不幸的是,有些老师却认为,书写能力现在不是必须具备的技艺,因为‘大家的工作都可以在电脑上完成’。”甚至包括英国语言教育专家约翰·博尔德在内的一些专业人士也认为,现在人们交流就是力图避免复杂语言,而年轻人在社交时,本能地将语言简单化,尤其是“用互联网或手机代替笔纸与人更快捷地交流,这本身并没有错”。德国电脑专家弗兰克博士认为,“电脑失写征”是杞人忧天,电脑化、网络化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必然现象,电脑输入和手写输入,“只是换了一种更方便的形式而已”。

果真如此吗?

世界著名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书写对人类认知发展有重要作用。用手一笔一画地书写,可在大脑的语言中枢系统形成特殊印记,在电脑上敲字,则无法形成这种印记,会难以辨识抽象意义,从而造成忘字和错拼现象。德国青少年教育专家霍夫表示,书写训练对培养思维、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十分关键,特别是对成长当中的儿童,其作用电脑无法代替。

没有电脑和手机的生活是难以想像的。然而,人们在享受电子工具带来的方便和快捷之际,不得不伤害自己的书写能力和对文字的感受力。鼠标代替了笔,手写几乎已经没有可乘之机。写的机会越来越少,书写能力便会急剧下降,渐渐增多的是一批批被忘记的字、被拼错的词。文字是什么?是历史,是创造,是文化记忆。表面上看,网络时代不过是催生了一批“传统文盲”,但若是仔细剖析,它是不是在书写文字命运的悲剧?汪嘉波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小海豚顶起水母充当礼帽

  科学网(kexue.com)讯 英国人戴帽子拿雨伞已经成了常规,来到英国的人士也常常回去模仿,可是如今连动物竟然也模仿上了带帽子。

  英国有一名摄影师克里斯·威尔森(Chris Wilson)日前在苏格兰拍到一只瓶鼻海豚浮出水面时,竟然戴着一顶晶莹剔透的水母帽!

  这名46岁摄影师克里斯·威尔森(Chris Wilson)来自德文郡,日前他到马里湾(Moray Firth)拍摄时,发现一只刚浮出水面的海豚头上竟然顶着水母帽,但是后来为了和其他玩伴嬉闹,它就迅速摆脱这个新造型,将水母如同丢飞盘似的甩进海中。威尔森表示,有些海豚会将水母丢来丢去,但不清楚是要吃掉它们,还是纯粹因为好玩。

  威尔森也指出,该水域时常会有许多海豚聚集,捕食鲑鱼和海鳟鱼,就算海中也存在相当多的水母,但这样的情况仍很少见,而且可以看出海豚并不心疼将水母甩回海里。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据美国合众国际社消息,近日,英国圣阿格尼丝岛(St. Agnes)与休岛(Gugh)老鼠肆虐,对当地海鸟种群数量构成极大威胁。

  英国皇家海鸟保护协会发言人称,1983年至2006年期间,由于棕鼠剧增,英国锡利群岛的海鸟数量下降了25%,尤其是海燕与海鸥,它们洞穴里的幼仔经常被棕鼠偷食。

  英国圣阿格尼丝岛与休岛总人口仅70人,而棕鼠的超过3000只,大家正全力以赴消灭老鼠。

  当地负责人称:“阿格尼丝岛与休岛的棕鼠还是会很容易被消除的,因为这两个岛距离其他岛屿较远,老鼠不容易逃窜出去。”

  英国皇家海鸟保护协会将联合其他组织邀请环保专家一起控制两个岛屿上的老鼠,岛屿上的居民都表示支持,并表示会积极配合工作。(编译:Casey)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英国最大的淡水鱼肥肥

  科学网(kexue.com)讯 最近,不少英国垂钓者都在为肥肥的死而感到难过,不少人认为肥肥是死于非命。

  肥肥只不过是一条鲤鱼罢了,可是它的体型巨硕,胃口惊人。对于垂钓者来说,它的致命魅力比任何一同类都要来得诱人。

  然而,据称是全英国最大尾的淡水鱼的肥肥(Fat Lady),最后还是敌不过全球暖化的折磨,最近魂归天国了。

  肥肥是一尾镜鲤(mirror carp),体重重达6磅6盎司(约28公斤)。26日它被发现在靠近剑桥郡的肥塘(因它而命名)的水面上浮起。

  人们发现肥肥紧靠岸边彷佛在游泳,但走近一看发现它已静静走到生命的终点。钓客豪斯认为,是英国现在多变的天气毁了它。

  据报道,最近几年英国的天气冷热交替频繁,使雌鱼产卵更加困难,最后导致其过早死亡。肥肥 已经被安葬在岸边。

  算一算,肥肥今年已经30岁了,它曾被抓过200多次,说得上是历尽沧桑一鲤鱼。它的去世,让许多钓友和附近一个社区都陷入悲伤之中,但也祝福它安心上路。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电动车充电方便,充电器编辑全英
电动车充电方便,充电器编辑全英

  科学网(kexue.com)讯 近日,世界上首个充电汽车高速路充电网在英国正式落成。

  充电网覆盖了整个英国的高速路,充电器全部采用太阳能,并且目前为免费使用。此举意味着电动汽车将可以在英国的任何地方旅游。

  此前,对于想购买电动车的人首要的顾虑就是充电问题,汽车只能局限在自己的城市行驶。此举的创始人戴尔文斯曾经表示:“到现在充电器都在伦敦这样的大城市,城镇农村也需要它,两个城市之间更需要它,特别是高速公路上。”

  如今充电网落成了,电动车只需要在充电20分钟就能获得应急电量,将车充慢点也只需要2小时。

  文斯说:“这将是电动车革命性的举措,可以看成内燃机时代的结束。要知道,在环保的同时,价钱才是硬道理,同样一英里的形成,电动车的花费为1英镑,而汽油车则达到了10英镑。”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英国测得当地网速,紫色为网速最快地区

  科学网(kexue.com)讯 你还认为你家的网速快吗?相信我们许多人都苦恼于自己家的网速,当我们还在纠结于包月是用1.5兆还是4兆好的时候,1.5Gb/s(千兆比特每秒)的网速出现了。

  维珍传媒日前建造出世界上最快的宽带,其速度是英国目前平均网速的240多倍。这个互联网巨头旨在运用维 珍传媒自己的技术为他们的客户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这意味著一部电影可以在数秒之内下载完毕,而新建宽带的速度在理论上完全可能达到无上限。是英国平均网速250倍

  英国目前宽带的速度约为6Mb / s(兆比特每秒)左右,而维珍宽带已经达到了1.5Gb/s(千兆比特每秒),是平均速度的将近250倍。一个拥有10台计电脑的家庭在数秒内同时下载10部高画质3D电影的愿望将成为可能。

  这种超速的变革不仅仅能让宽带用户下载电影音乐的速度更快,业内人士声称,这会彻底颠覆原来的NHS(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服务。NHS的医疗主任基 奥说快速发展的宽带连接可以让医生远距离观察到患者的状况,这能大大提高专家的诊断效率,尤其还能减少患者实地看病的交通费和精密仪器的运输费。
最快与最慢相差甚远

  目前爱丁堡的平均网速达到了10.1Mb/s,紧接著布里斯托尔以9.9Mb/s位居其后。但目前的宽带速度测试在英国不同地区差距很大,北爱地区的费 曼那和库克斯敦的网速仅有4.3Mb/s和4.4Mb/s。因此居住在贝尔法斯特琉顿和纽顿阿比的居民可以享受到最快速的宽带服务。

  韩国网速亚洲最快:14.4 Mb/s

  据路透社25日报道,全球最大的智能互联网内容发佈公司Akamai即将发佈2011年全球互联网使用情况报告。根据报告的第一季度调查,随著互联网内容订阅者和联网移动设备的增加,去年互联网的规模仍然呈现扩张状态,这表现在全球宽带用户的稳定增长与宽带速度的不断提高两方面。

  韩国凭借14.4 Mb/s(兆比特每秒)的平均网速荣膺亚洲平均网速最快的国家,近60%的韩国宽带连接速度超过5 Mb/s。香港以9.2 Mb/s的平均网速位居第二;日本则拥有8.1 Mb/s的平均网速,位列第三。

  据爱立信公司的调查显示,手机的互联网流量在2011年第一季度增长了130%,是语音流量规模的两倍。

  全球网速最快城市 亚洲占了2/3

  ●根据Akamai公司预测,全球网速最快的城市为日本的东海县、下妻县、神奈川县,平均・网速分别为13.2 Mb/s、12.9 Mb/s,以及12.2 Mb/s;

  ●挪威城市莱斯(Lyse)则是欧洲网速最快的城市;

  ●加利福尼亚州的河沿地区荣获北美网速最快,速度达7.8 Mb/s;

  ●全球100个网速最快城市的三分之二都在亚洲,其中61个城市来自日本;

  ●美国的18个城市和加拿大的3个城市也进入网速最快城市榜单。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胚胎干细胞实验虽然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但也由于伦理问题而饱受争议。英国《每日邮报》7月23日报道,有关英国多家实验室正在进行人兽杂交胚胎干细胞实验的新闻于近日曝光,在政界和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根据《每日邮报》目前掌握的数字,英国多家实验室在过去三年中一直秘密进行人兽杂交胚胎的实验,并且已经制造了150多个同时包含人类和动物基因的杂交胚胎。这些实验都是在《人类受精与胚胎学法案》颁布之后实施的,目的据称是为了通过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为多种疾病寻找有效的疗法。

  这一消息曝光后立即引起了英国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英国议会质询会上了解到这一事件的议员阿尔顿勋爵表示,胚胎干细胞实验无论是从伦理上还是科学上都无法成功,而人兽杂交的干细胞胚胎实验更是无法容忍。“科学家对这一实验唯一能给出的解释是:如果你们让我们做下去的话,我们就会向你们证明它的疗效。但我认为这完全是感情上的敲诈。毕竟到目前为止,所有80种干细胞治疗方法全部来自成年人的干细胞,而不是胚胎干细胞。”

  英国公益组织“生殖伦理学评论”的约瑟芬•昆塔瓦莱告诉记者:“这样的实验竟然可以一直秘密地进行令我十分震惊。为什么他们要躲避公众的视线呢?如果他们所做的是正大光明的事情,我们也就根本不需要通过议会问询的方式才能了解真相了。”约瑟芬认为,很多科学家都是“为了实验而实验”,而这根本不是正确的科学态度。

  科学界对此事的反应略有不同。罗宾•洛威尔-巴奇教授来自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下属的国家医学研究院。此前,以他为首的一些知名科学家刚刚发出了禁止所谓“人猿星球”实验的呼吁。巴奇教授认为,近期披露的人兽杂交胚胎实验并不足虑,因为根据相关法律,这些胚胎必须在创造后14天内销毁;相反,更值得人们警惕的是那种将人类基因植入动物胚胎体内的实验。

  2008年颁布的《人类受精与胚胎学法案》使多种杂交物种合法化,并赋予伦敦国王学院、纽卡斯尔大学和华威大学等三所研究机构进行相关实验的权利。所有实验目前均因为经费不足而终止,但科学家相信这一领域具有光明的未来。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近日发现的卡拉瓦乔作品《圣·奥古斯丁》画像。(资料图片)

  卡拉瓦乔是一位改变了西方艺术进程的艺术家,他对光和形式的把握是前所未有的。他38岁离开人世,留下了约50多件作品,但现在,有学者声称他们最近又发现了一幅卡拉瓦乔的作品,这件一直都寂寂无闻的作品属于英国的一个私人收藏。

  这是一件极富表现力的成熟作品,创作时间约是1600年前后,画布上描绘是圣·奥古斯丁。卡拉瓦乔画这件作品的时候大约是28岁。

  维也纳大学艺术史教授Sebastian Schütze说:“这件作品从来没有被出版过。看起来像是17世纪某位画家的匿名作品,在给画面做完修复工作之后,作品的原貌显示出来,画面的特质揭示了它出自谁人之手。”

  发现这件作品之后,学者们又重新查阅了卡拉瓦乔的相关资料,在卡拉瓦乔当时最大的主顾——罗马人Vincenzo Giustiniani的收藏目录中找到了一件作品和这件作品几乎吻合,记录中一件尺幅为120cmx99cm的作品应该就是这件刚刚被发掘出来的圣·奥古斯丁画像。

  另外一位研究文艺复兴的学者David Franklin说:“和其他卡拉瓦乔的作品相比,这幅画相当保守含蓄,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它之前一直不为人知的原因。这也显示了卡拉瓦乔安静的一面。”

  据了解,这件作品将出现在耶鲁大学下个月将要出版的一本卡拉瓦乔的画册里。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这是坎诺克的一座耗资2400万英镑的垃圾处理厂,英国政府希望在全国兴建更多这样的处理厂


无氧垃圾处理流程图

  最近英国开始兴建大规模的垃圾无氧处理厂,而这在英国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极大分裂。

  英国各地近期开始兴建耗资数百万英镑,占地超过两个足球场大小的巨型“无氧垃圾处理厂”。这些处理设施将把大量无用的厨余垃圾转变为有用的电力。

  英国政府近几年开始不断推进在每户家庭引入厨余垃圾收集箱,有了这样的政策举措配合,这一垃圾处理项目每天可以处理12万吨垃圾,生产6兆瓦的电力,足以供应6000户家庭24小时的用电。

  批评人士指责这些处理设施不美观,并且产生难闻的味道,但是支持者们宣称这是垃圾处理的未来。

  上周,垃圾处理业巨头Biffa公司在斯塔福德郡坎诺克(Cannock)启用了首个耗资2400万英镑的处理厂。而该公司正计划另外再投资8亿英镑进行处理厂建设。

  Biffa公司首席执行官兰·瓦克林(Lan Wakelin)说:“我是个急性子。在未来几年内,我希望看到这样的大型处理厂出现在伦敦各地,东北,西南,西部,任何地方。这是垃圾处理的未来,因为它能将那些原本只能被送往垃圾填埋场的厨余垃圾变废为宝,进行工业化的转化处置,变成非常有价值的产品。”而事实上,巨大的坎诺克处理厂就是在这里原有的垃圾填埋场基础上建造起来的。

  这座占地数英亩的巨大工厂包括一座规模庞大的储存池,重型卡车会把运来的垃圾在这里卸下来。这里还安装有完善的管路设备,会将这些发酵垃圾产生的沼气吸走,储存进一个大罐子里。

  目前坎诺克工厂使用的垃圾主要来自当地的餐馆,夜总会和酒吧,但是随着厨房垃圾箱计划的推广,这些处理厂最终将越来越多的处理普通家庭产生的厨余垃圾。

  这家私营企业建造工厂来处理这些垃圾,而当地一个委员会则向他们支付处理费用。因此他们预计这个行业最终将变得非常有利可图。

  在处理厂,工人们首先将这些厨余垃圾送进搅拌池混合,变成一种像粥一样的粘稠混合物,随后它们被送入一个无氧发酵池。混合物在这里接受微生物降解并产生沼气,这些沼气将被直接送往国家电网用于火力发电,而最后剩下的废弃物则被送往农田称为肥沃的有机肥料。

  但尽管处理厂本身是为了环保目的而建的,批评者依旧不依不饶,他们指责这座工厂增加了当地的交通流量,并有可能危害野生动物。甚至连著名的广播4台乡村节目“弓箭手”也表达了对于不断增加的垃圾运输卡车打破了乡村原有宁静氛围的关注和担忧。

  除此之外,很多活动家,包括《垃圾:揭秘全球垃圾丑闻》一书的作者特斯特姆·斯图尔特(Tristram Stuart),声称处理这些厨余垃圾还有更好的办法,比如喂猪。

  然而,工业界则大吐苦水,认为自己是所谓“邻避主义”的受害者,即“只要不在我家附近,随便你,在我家这里就不行”的态度。每家每户都不希望一家垃圾处理厂建在自家附近。可是工业界认为这毫无道理,因为他们已经做到极致:工厂特地建在了树木绿化带后方,采用全封闭处理方式以便使产生的气味最小化。

  但是由于面对压力,目前运行中的处理厂规模都还相对较小。现在一共大约有50座处理设施正在运作中,只要处理农场,超市或食品工厂产生的垃圾。亚当啤酒公司自己建有一个耗资250万英镑的酿造废弃物处理厂。而水处理公司也建有550个处理设施来将人类排泄物发酵变成沼气。去年,位于牛津郡的泰晤士河水处理公司的沼气首次被送往国家电网,用于居民的取暖和煮饭。

  理查德·贝克(Richard Barker)是“BiogenGreenfinch”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预计到2020年,全英国还将新建大约100座类似的商业垃圾处理厂,每座的耗资都将超过1000万英镑。

  他还表示,他的公司在目前已经运营3座处理厂的基础上,已经申请规划另外两座处理厂的权限,公司计划在亨特福德郡兴建新的处理厂。

  他说:“一般来说这样一座的工厂占地大约4~5英亩,大致相当于两座足球场。这里会建有卸货槽,以及几个大型的处理池。这些处理池容积超过200万升,能够快速处理大量厨余垃圾。”

  英国政府之所以全力推动这项新兴产业的发展,是由于依据欧盟的法律,各成员国必须采取措施减少本国境内垃圾填埋场的数量。

  英国环境保护部的统计显示,到大约10年后,这一产业的发电量将几乎可以满足100万户英国家庭的用电需求。

  英国自由民主党议员,“无氧废弃物处理沼气联合会”主席瑞迪斯达尔(Lord Redesdale)表示:“这一工业的发展将降低英国的天然气价格,并减少英国对于进口天然气的依赖。”

  他说:“这里有个大大的疑问,德国政府在10年内兴建了1000座处理厂。这并非什么新技术,我们只要去建造就可以了,可是为什么我们那么犹犹豫豫呢?”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7 页,共 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