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皮肤颜色各异的双胞胎姐妹

  科学网(kexue.com)讯 大家都知道双胞胎长的样子都差不多,他们很那分辨,只有少数双胞胎张相有些差异。不过这也有例外,英国的一对双胞胎奇恩和雷米长相大不相同,令人吃惊的是她们一人是白色的皮肤,而另一人竟是黑色皮肤。

  根据介绍,这对小双胞胎来自英国的达德利镇,与其他双胞胎不同,奇恩的肤色是黑的,长着一双棕色的眼睛,而雷米却是金发白肤,长着蓝眼珠。科学家表示这对黑白姐妹花出生的几率仅有百万分之一。

  目前这对双胞胎姐妹已经7岁了,不过相反的肤色很少有人认为他们是双胞胎。根据遗传学家介绍,这样的情况发生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双双含有黑人与白人的DNA,不过专家也做出了解释,就是这样黑白双胞胎的几率也极低。

  对于这样的双胞胎,他们的母亲克里回忆说:“最早我看她们,长的还是很像的,不过眼睛颜色有些区别,皮肤的差别不是很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的差别越来越大了。不过她们还是双胞胎,依旧有心理感应,她们常常同时干一件事,甚至是打喷嚏。”

  其实这不是英国第一次发生双色双胞胎案例,此前又有一对黑白双胞胎出现,英国爱丁堡大学的遗传学专家威尔逊博士解释道:“有一点你可以预测,两个纯种白人不可能生出黑白两色的双胞胎,就像两个纯种的非洲人一样,他们也不可能生出白皮肤的婴儿。但是,如果白人和黑人生育出的孩子,谁也不能预测他们到底会是什么颜色的皮肤。由于他们父母个贡献50%的基因,他们的下一代肯定会在父母两人的颜色之间,不过在往下一代就不好预测,他们不在是黑白基因各占50%。而现在孩子有许多是混血人种,这可能也意味着黑白双胞胎未来会变得更为常见。”

  (科学网kexue.com 卡鲁)

  相关阅读

  细看双胞胎二三事 兴趣相同不可躲避的基因影响

  加拿大连体双胞胎心灵感应 姐姐打针妹妹竟也哭

  英国双胞胎也爱玩变脸 两人相貌迥异体型成倍数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2012年3月25日晚9点,近700万英国观众在电视机前观看了英剧《泰坦尼克号》的首播。

只有四集的《泰坦尼克号》由英国ITV电视网主导拍摄,创下了英国电视剧单集成本最高纪录,总制作成本为1100万英镑。在首播之前,这部剧集的播映权已经被57个国家的电视台买下。

ITV电视网宣布“五年改革”计划后的第二年,他们看到了一家商业媒体所希望实现的结果——伴随着利润大涨,股价触底反弹,接近两年来的最高点。

此间两年,《唐顿庄园》已得到了来自全球观众的关注,这是ITV的另一部迷你剧集,《泰坦尼克号》的制作人朱利安·费罗斯也是这出剧的制作人。《纽约客》杂志在大标题中称其为“唐顿热潮”。2012年初,该剧第二季在美国公共电视网PBS开播。一周后拿下了金球奖最佳迷你剧集奖。

从2011年9月《唐顿庄园》获得艾美奖提名,再到拿下摄影、服装、导演、剧集、编剧、表演等六个艾美奖项,直到2012年初获得金球奖,全球网民在Google上搜索“唐顿庄园”的次数增加了10倍。

“这种感觉就像你发掘了一个很有潜力的小孩,并终于看他拿到了奥林匹克金牌。”接过金球奖杯后,朱利安·费罗斯说。

与过去的英国时代剧不同,《唐顿庄园》并非改编自经典小说。这跳出了BBC给美国观众留下的陈旧印象。该剧主要演员休·博内威利接受《纽约客》采访时说:“它是一个完全原创的故事,就像人们每周在书店门外翘首期盼狄更斯发布他的最新一辑小说。这跟观看《傲慢与偏见》的各种改编版本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唐顿庄园》的播映权已经卖到了超过100个国家。2011年,ITV的年利润增加了14%,达到3亿英镑;非广告收入增长11%,达到9300万英镑。

美国媒体将《唐顿庄园》的成功称作英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入侵行为”。在中国的影视网站上,为BBC剧集《神探夏洛克》、Channel 4的《黑镜》评分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同期播出的大部分美剧。

泰坦尼克反复沉没

除去独特的英国口音,这些英剧的共同点是:每季集数都不多——《唐顿庄园》为7至8集、《神探夏洛克》和《黑镜》为3集。虽然英国观众认为这是一季应有的长度,但在美国的媒体话语体系和影视奖项中,它们都被归入“迷你剧集”的行列。

《唐顿庄园》的第一季以“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电报开篇,费罗斯在7集中创造了18个主要角色,并且为每个角色都写出了一条精彩的剧情线索。在该剧的第二季中,他又贡献了接近12个小时的剧情。

电影《高斯福庄园》的制片人鲍勃·巴拉班最早发掘了费罗斯的才华,并说服导演给了费罗斯一个机会。六周后,费罗斯交出了75页草稿,一鸣惊人。巴拉班接受采访时说:“他对阶级社会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写出来的剧本简直像是百科全书。他工作起来的时候就像一个魔鬼。”

在英剧《泰坦尼克号》中,这艘邮轮每集都会沉没一次,费罗斯大胆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方法,跳出了“连续剧”的框架——在第一集播出后,这个创新得到了英国媒体褒贬不一的评价。每集剧情都聚焦于不同阶层的乘客与船员,角色跨越了驾驶舱、一等舱、二等舱,通过多变的视角来展现泰坦尼克号沉没前后的方方面面。

另一部无法被称作“连续剧”的英剧是Channel 4的《黑镜》。剧集创作人查理·布鲁克同时还是英国《卫报》的专栏作家,多重身份让他能对社会问题进行不同角度的剖析。

《黑镜》第一季共有三集,讲述了三个完全独立的故事,每集的角色和演员都完全不同,从各种角度探讨了科技进步对于今日社会的影响。剧情尺度超出了通常美剧所能承受的标准。

英剧《神探夏洛克》改编自《福尔摩斯》。它的两位创作人,史蒂芬·莫法特是好莱坞电影《丁丁历险记》的编剧,马克·加蒂斯参与过BBC版的电视电影《理智与情感》。

在许多英国媒体的采访中,两位创作人都将其称为“电影”而非电视剧——每一季只有三集,每集90分钟,讲述一个完整的侦探故事。剧中的故事背景被转移到了现代,华生写的不再是日记,而是博客。移动互联网等元素变成了破案的重要线索。

美国的电视工作者们被这个创意所震惊。CBS电视网的人开始围在BBC附近打转,打算搞清楚《神探夏洛克》的选角、编剧、拍摄、表演等各种套路,并且全盘复制出一个美国版本。这遭到了BBC的抗议。

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史蒂芬·莫法特说:“大多数人在改编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时候,都把他看成了简·奥斯汀之类的人物。结果必然又长又臭。但福尔摩斯根本不该如此。”

“100集庆功宴”?不可能

英剧的“迷你”与英国电视台的收入来源有关。在英国,市场份额最大的电视台仍然是BBC。BBC属于公共电视台,并不依赖广告收入为生,而是通过面向全国强制收取的“收视授权费”维持运营。英国每户需缴纳145.5英镑年费,这比美国HBO频道的年费还要高出一截。

捧着“金饭碗”,不用担心得罪广告主,也不用考虑收入问题,这让英国的电视制作人员有更大的自由度,制作商业味道相对较小且编剧水准相对较高的电视节目。

美国有3亿人口,英国只有6100万,而两国的人均年收入在2011年大抵相当。因此,无论收入来源是广告、收视费还是影碟等周边产品,英国电视剧的回报都相对较低。这导致英剧预算有限,无法独立支撑较长剧集的制作。即便是《泰坦尼克号》这样的迷你剧,也要与美国的电视机构合拍。

美国的几大广播电视网(ABC、FOX、NBC)主要靠广告收入支撑,因此必须做出尽可能长的剧集,卖出尽可能多的广告,让大品牌尽可能的满意。同时,他们还要尽可能地让剧集成为常青树,转卖给尽可能多的地方电视台,反复播出。在过去数年中,包括《豪斯医生》和《绝望的主妇》在内的多部美剧,都举办了“100集庆功宴”,对于英剧来说,这是难以想象的。

两国观众对于“季”的理解也有很大不同。在美国的广播电视网中,每季电视剧的长度是22集左右;在美国付费电视频道(如HBO、AMC、Showtime)中,平均每季约13集;在英国观众眼中,“季”的普遍长度是6集。

在美国,英剧《泰坦尼克号》于2012年4月14日播出3集,在次日播出第4集,即宣告完成。4月15日是泰坦尼克号邮轮沉没100周年的纪念日。

英剧更短的时间跨度为观众和制片方都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首先,观众不用付出极大的精力,去“追”剧集,并在各种季后赛和节假日导致的“剧集间歇期”后,赶到电视机前,接上之前的进度。

其次,剧集的创作者也不必将剧情线索过度拉长,把故事写完即可,以免像《越狱》、《超能英雄》等美剧一样成为“烂尾”;他们也不需要为了每年一季的市场考虑,在准备不足的状态下仓促上马——BBC的《神探夏洛克》就将2012年完全空出,作为第三季的准备期。

相比之下,英剧更接近于HBO和AMC的风格——每季集数少,每集质量高,没有漫长的休息期,也没有总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最后一季。这与美国广播电视网的剧集截然不同。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电影泰坦尼克号画面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一百年前的1912年4月,灾难性的事件导致了泰坦尼克号撞击冰山而沉没,在这场悲剧的背后,研究人员根据数学与物理原理寻找泰坦尼克号留下的种种线索。英国皇家奥林匹克级邮轮泰坦尼克号的航线计划从英国南部港口南安普敦开往美国纽约市,时间为4月14日,在处女航沉没后的三小时内,迅速沉到了13000英尺深的大西洋海底,2224名乘客与船员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人丧生。

  号称“永不沉没”的豪华邮轮如果在海面上漂浮的时间更长一些,那么在其附近的救援船只就会赶到,船上的乘客与船员就能获救,可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这正是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真正谜团:为什么4.6万吨的邮轮如此之快便沉入海底。科普作家理查德·科菲尔德(Richard Corfield)在最新一期的《物理世界》中揭秘了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中的物理疑点,深入了解了该船的结构性缺陷以及4月14日当天发生的情况,认为泰坦尼克号沉没与大西洋底是一件极具巧合的事件。


深海拍摄的泰坦里克残骸

  根据对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之后,进行的两项调查发现,美国和英国的调查人员认为许多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了这场灾难,首先泰坦尼克号当时的航速太快,船长德华·约翰·史密斯(Edward J. Smith)很少留意洋面上漂浮冰山的警告,其次船上没有配备足够的救生艇。这两个因素同时也带来了其他疑点,比如在瞭望台上没有配备望远镜等观察设备,高级无线电操作员没有报告来自英国商船SS美莎巴号(Mesaba)发出的冰山无线电警告。

  美莎巴号当时在无线电中给出了洋面冰山的精确位置:北纬42°至41°25′,西经49°至50°30′之间存在巨大面积的冰山。在晚上9:40左右,泰坦尼克号距离它的“死亡之处”只有50英里。此时一则“发现大量冰山,天气良好”的消息被当成非紧急情况处理。泰坦尼克号在当时是最现代化的船舶,使用了最新的技术创新,然而在建造过程中被用于施工的特殊材料在数量上却不够,缺乏铸铁铆钉导致了船体的钢板容易被更大的外力拆裂。

  科普作家理查德·科菲尔德引用了两位著名的冶金专家在上个世纪中期对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市(Belfast)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所提供历史数据记录的考察分析,该船厂负责建造了泰坦尼克号。这两位冶金专家为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科学家蒂姆·福克(Tim Foecke),另一位则为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科学家詹妮弗·胡珀·麦卡蒂(Jennifer Hooper McCarty)。他们发现泰坦尼克号船首与船尾数段使用的铆钉未达到最佳标准,有些地方甚至可以用手就能将其敲进去。

  次等级的铆钉在价格上更便宜,但其中含有浓度较高的杂质。通过实验室的测试表明,这种铆钉的头在压力作用下显得特别脆弱,可以失去其固定效果,在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发生后,这些铆钉自然在瞬间便崩溃,使得船体失去密封效果。在此后,研究人员便开始调查一项“数学问题”,即泰坦尼克号的设计指标上写到:在全船16个水密隔舱中,任何4个水密舱进水都不会导致沉没,但是当时有六个水密隔舱被淹没。然而,这些设计与建造上的缺陷还能保证泰坦尼克号正常的航行,但数千英里之外的气候异常突变可能也加入了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故事。

  加勒比地区的天气显得比平常更热,导致了海面两团暗流极为复杂的交汇作用,墨西哥湾暖流与来自北大西洋沿着加拿大拉布拉多地区流动的拉布拉多洋流相互交汇,使得在三个月前出现了罕见的大潮现象,众多冰山也在此时开始飘动并聚集起来,如同一个个巨大的陷阱,因为冰山只在海面露出一小部分,海面以下却是另一番巨大的景象。

  最后,在这些看似没有关联的因素连锁作用下,泰坦尼克的处女航早已潜伏危机。理查德·科菲尔德认为不论是多么优秀的设计都不能消除每一个潜在的因素,它们可能导致设计与操作上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于一艘超大型邮轮而言。但是,最终各种看似并不关联的单一元素累计到足够多时,或者巧合发生时,各事件的关联就会变得足够复杂,这样足以造成不可避免的悲剧。(Everett/编译)

  相关阅读

  泰坦尼克号海难一百周年 残骸照片首次自由公开

  泰坦尼克沉没或因罕见天气 光线折射致冰山隐身

  震撼泰坦尼克号残骸照片 首次展现百年沉船全貌

发表在栏目: 科学

Jane Rapley

著名时装设计教育家、时尚思想家,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她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之后进入时装领域,成为设计师、产品总监以及管理顾问。同时,她投身设计教育事业长达36年,在此期间在多家艺术设计机构进行讲座,参与Texprint及英国时装理事会教育论坛,是多个国家团体的成员/管理员,并获得全国性学术委员会大奖、服装和纺织业主题协会学位、还曾获得英帝国勋章、皇家艺术学会会员、ACSD,于2010年获得了由伦敦艺术大学授予的学术领袖教授职位。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墓地紧张也是困扰当代英国大城市的社会问题。1994年,墓园管理者们就预见到伦敦的墓地资源将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告急。随着时代变迁,环境保护意识也更多介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开始关注地球环境,提前选择并安排身后的绿色葬礼。

  环保棺材

  据“全球点子银行”网站统计,英国每年举行的常规葬礼中要焚毁43.7万口用珍贵硬木制作的棺材。这些木材被砍伐后要绕大半个地球运到英国再制成棺材,焚烧过程也会向大气中释放不少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

  现在英国几乎每个火葬场都提供纸板棺材,有的火葬场还会因为纸板棺材火化中消耗较少能源而减少收费。不喜欢纸板棺材的还可以选择不含任何化学成分的竹制灵柩、用布满苔藓的柳条编制的灵柩,甚至麻袋!注重外表的人还可以考虑在纸板棺材或其他材料的棺材之外套上传统的橡木灵柩,死者家庭只需付纸板棺材的费用,外棺可以免费借用,并可重复利用。火葬场还提供用竹子、芦苇、木材、玻璃和陶瓷等材料制作的骨灰盒盛放骨灰。

  海上埋葬

  英国是个四面环海的岛国。有许多英国人开始选择海上环保葬礼作为自己的最终归宿。

  海上埋葬是用棉布单包裹逝者的遗体,放入一个胶合板棺木,再用水泥密封。逝者的亲朋好友一起乘船出海,在指定海域把棺木缓缓放入大海。最后,参加葬礼的亲朋一起举杯,饮用逝者生前最喜欢的酒。据介绍,这种方式十分环保,因为葬礼中采用的所有材料都可以自行分解消失:棉布单包裹可降解;棺木所用船用胶合板36至40个月后可完全分解;用于密封和加重的水泥可以在咸水作用下分解,不会污染海洋。

  自然掩埋

  由于英国政府对海葬有诸多限制,而将已故亲人葬在庭院不仅会令家人难以接受,也会影响地产增值,因此林地或自然保护区成为理想的绿色墓地。

  1994年,英国自然死亡中心成立了自然掩埋地协会,提供绿色墓地。这些墓地由地方政府、农民和慈善组织经营管理,平均埋葬花费为650英镑。选择天然墓地举行的绿色葬礼可简可繁,简单的可以将死者包入裹尸布直接入土,复杂的可以采用整套宗教仪式。

  绿色墓地通常尽量保持自然野趣以维持生物多样性,土地也受到保护不予开发。坟墓一般没有标志,而由亲属栽种的纪念树或野花代替墓碑。

  

  “双层墓穴”

  2009年,为了解决伦敦面临的墓地资源紧张问题,伦敦政府提出试行“双层墓穴”政策,意思是将老墓地的主人遗体挖出、深埋,然后在原址引入新的主人。这项改造设计挖深原有墓穴,深埋原有棺木,继而腾出空间,在上层加修新墓穴,新铭文将直接加在原有墓碑上。已经损坏或是不重要的墓碑将予拆除,墓碑重修后只写新的铭文。

  这是一项听上去似乎不可思议的政策。然而实际上,大部分伦敦市民表示理解。如果试行顺利,这项政策将向全国推行。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中新网4月4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英国发生令人发指的凶杀案,自小沉迷暴力的少年巴特拉姆,处心积虑杀害母亲多时,去年复活节模仿英国著名电视剧《Coronation Street》的情节,以铁锤杀害沉睡中的母亲,再移走睡在母亲旁的弟弟,并放火焚烧母亲的尸体。

  现年15岁的巴特拉姆,在计算机中收藏了很多影片及电视剧的暴力片段,还有很多暴力电子游戏及暴力电影,甚至写下关于同名男孩杀母后成功逃脱的剧本,又上网搜集“如何逃脱谋杀罪”的数据。

  巴特拉姆行凶后告诉邻居及警察,有人闯入杀死母亲,然后从窗户逃走,及后才承认谋杀罪,指母亲称呼他“怪胎”,使他顿生杀机。法官不接受他误杀,称此案属“荒诞无理”,判处他无期徒刑,需服刑最少16年。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布宜诺斯艾利斯4月2日电(报道员悠扬 罗侨扬)阿根廷全国2日举行了一系列活动,纪念英国和阿根廷围绕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主权争端发生战争30周年。部分民众前往英国驻阿根廷使馆进行示威,抗议英国对马岛的殖民统治。

  当天,大批示威者从布宜诺斯艾利斯雷蒂罗区的“英国塔”出发,高举阿根廷国旗以及标语横幅,一路高呼反英口号,来到位于圣特尔莫区的英国驻阿根廷使馆外。示威活动由阿根廷多个不同的社会组织召集,其中包括了劳工中心公会,“断斧组织”,以及其他青年组织,妇女组织等社会左派组织。阿根廷警方在英国使馆门口部署重兵,不仅用隔离栏切断了进入使馆的交通,而且安排了大量警力值勤,并配备了高压水枪等防暴设备,避免情绪激动的示威者冲击英国使馆。示威者们在英国使馆周边的道路上行进,最后聚集在英国使馆门口摇旗呐喊,高呼“英国人滚出马岛!”、“美国人滚出拉美!”等口号,他们还在现场布置舞台,组织者即席发表了演说,抗议英国对马岛的军事占领和殖民统治,以及美国政府在马岛问题上倾向英国的立场。

  示威者和维持秩序的阿根廷警方发生了激烈冲突。示威者向警方投掷石块和自制燃烧弹,警方则发射催泪瓦斯驱散示威者。冲突造成多名警察和示威者受伤。

  当天,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圣马丁广场的马岛阵亡将士纪念碑前也举行活动,纪念在30年前战斗中阵亡的阿根廷士兵。阿根廷武装部队战略和军务国务秘书奥斯卡·夸多勒莫参加了纪念活动。马岛老兵协会、阿根廷三军统帅及国防部代表向马岛阵亡将士纪念碑献了花圈。近千名阿根廷现役军人和市民参加了在圣马丁广场举行的纪念活动。

  由于阿根廷国防部长普里塞利当天前往阿根廷南部城市乌斯怀亚参加纪念活动,圣马丁广场的纪念现场宣读了普里塞利的致辞。普里塞利向参加这场战争的阿根廷官兵表示感谢,但他同时指出,当时的阿根廷军政府试图利用战争缓解国内政治压力,做出了发动战争的错误决策。

  阿英两国在马岛主权归属问题上一直存有争议。1982年4月2日,两国因马岛主权归属问题爆发战争,战争以英国宣布胜利告终。阿根廷战败后一直没有放弃对马岛主权的要求,英国则坚持拒绝与阿根廷就马岛主权问题进行谈判。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据新华社电  英国政府打算制定新法律,以监视国内的互联网访问、电子邮件往来以及电话和手机短信。内政部说,这一举措旨在防范恐怖袭击和犯罪活动。一些民间团体反对。    以反恐名义获取通信数据

  这项法律议案预计下月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演讲时宣布。英国媒体4月1日报道,根据议案,互联网企业将被要求安装硬件,以便允许政府通信总部“按照需要、实时”检查网站访问情况、发送的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以及拨打的电话。

  情报人员可追踪某些个人或团体之间的联系,包括他们之间的通信次数以及时间。但是,除非有许可,政府通信总部禁止查阅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内容、窃听电话。

  内政部在一份声明中说,“随着技术变革,我们需要采取举措,以保持持续获得通信数据……某些情况下,警方和安全部门获得通信数据,以调查严重犯罪和恐怖主义、保护公众。那至关重要”。

  声明说:“通信数据包含某个电话的所拨号码、拨打时间和持续时长……不包括电话或电子邮件内容。政府无意改变现有关于拦截通信的法律基础。”

  “如果议会时间允许,我们将尽快推动立法,”内政部说,“以确保使用通信数据符合政府尊重公民自由权利的立场。”

  议案遭到多方反对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这项议案须经议会批准,可能在上议院和下议院遭遇反对。

  现执政党保守党议员、前“影子内阁”内政大臣戴维·戴维斯认为,“就政府监视普通民众的能力,这将是一次没有必要的扩大”,会使政府更加易于“窃听大量民众”。

  议案同样招致英国不少民众和多个民间团体反对。一家民间团体主管尼克·皮克尔斯称,这是“前所未有的举动……是对互联网隐私的绝对侵犯,远不清楚这能否实际改善公共安全。而且,将给互联网企业增加巨额开支。”网名为“利兹2004”的网民认为,查阅私人邮件如同打开送抵别人家门口的信件,侵犯个人隐私。

  工党曾采取类似措施

  2006年,工党执政时期,试图采取类似措施,建立一个政府管理、内含所有人电话和电子邮件的中央数据库,后因广泛反对而放弃。

  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当时为反对党。保守党成员克里斯·格雷林当时是“影子内阁”内政大臣。他说,政府“建立一种监视文化,远远超过反恐和打击严重犯罪”的范畴。

  自由民主党内政事务发言人克里斯·休恩则说,任何要求通信服务商保留联系记录的立法需在“调查权和隐私权之间”做到“仔细平衡”。

  一家民间团体主管沙米·查克拉巴蒂说,工党和自由民主党如今“出尔反尔”,只是“这次比以往所做事情更雄心勃勃”。

  保守党议员马戈·詹姆斯认为,因涉嫌与保护个人隐私相抵触,议案提交议会讨论时,内阁大臣们将面临“相当大压力”。

  英国互联网服务商联合会说,任何法律修改必须“尊重用户隐私”。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1日,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老兵游行纪念马岛战争30周年。当天,驻扎在马岛(英称福克兰群岛)的英军士兵及当年参战老兵在解放纪念碑前举行活动。   1日,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老兵游行纪念马岛战争30周年。当天,驻扎在马岛(英称福克兰群岛)的英军士兵及当年参战老兵在解放纪念碑前举行活动。

参加纪念活动的阿根廷老兵。 参加纪念活动的阿根廷老兵。

马岛周边石油开采示意图。 马岛周边石油开采示意图。

  这场纪念战争活动很重要,它可以教育年轻人永远不要忘记这段历史,要牢记阿根廷对马岛永远拥有主权。

  ——阿根廷老兵卡洛斯

  我为这场战争失去了最宝贵的青春,我很荣幸可以参战,但是失败却带给我沉重打击。

  ——阿根廷老兵阿列桑卓

  4月2日是英国和阿根廷马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战争30周年纪念日,两国各自举行纪念活动悼念阵亡士兵。英国首相卡梅伦发表演讲重申英政府支持福克兰群岛(阿根廷称马岛)居民自主决定岛屿归属。

  英首相为双方士兵哀悼

  1982年4月2日爆发的马岛战争中,255名英国士兵和650名阿根廷军人丧生,战争以英国胜利告终,但阿一直拒绝放弃马岛主权。

  在战争30周年纪念日上,卡梅伦首相发表演讲赞扬参战英国士兵的功绩,但他也强调这是纪念和反思历史的一天,应该缅怀这场战争中的所有死难者。

  在这份声明中,卡梅伦还坚定重申了英国捍卫马岛居民自决权的立场,他说,“30年前福克兰群岛居民被入侵者剥夺了应有的自由和生活权利,而今天该岛人民应为他们创造的繁荣和稳定生活而自豪。英国将坚定不移地支持福克兰群岛居民的权利和保障他们的自主权。这是我们从30年前即已遵循的根本原则,也是我们今天将再次严肃重申的准则。”

  英老兵赞对手战斗力

  当天,英国各地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许多英国老兵和阵亡士兵亲属参加了在英国国家纪念植物园的纪念活动。仪式中一支蜡烛被点亮,并将燃烧74天,即马岛战争持续的时间,以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士兵。

  萨拉·琼斯是一名阵亡中校的遗孀,她说,福克兰群岛居民一直按照英国方式生活,他们应该有这样的权利,如果阿根廷再次占领福克兰群岛,政府应向30年前一样夺回主权。

  严重毁容的英国老兵韦斯顿在回忆起这场战争时说,至今不敢相信阿根廷士兵顽强的战斗力。

  阿老兵叹为马岛失青春

  本周一,在靠近马岛的阿根廷南部城市乌斯怀亚,数千阿根廷老兵为纪念战争死难者举行了守夜活动,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将参加活动闭幕仪式。

  在场的阿根廷老兵卡洛斯表示,“这场纪念战争活动很重要,它可以教育年轻人永远不要忘记这段历史,要牢记阿根廷对马岛永远拥有主权。”

  另一名老兵阿列桑卓则表示,“我为这场战争失去了最宝贵的青春,我很荣幸可以参战,但是失败却带给我沉重打击。”

  南美国家挺阿根廷

  马岛30周年纪念日到来,再一次引爆了英阿对该岛的主权争议。自从今年2月以来,英国政府先后派威廉王子和驱逐舰前往马岛宣誓主权,而阿根廷方面也向联合国提出报告抗议英国军事化马岛问题。

  对此英国《每日电讯报》文章称外交大臣威廉·黑格表示,阿根廷的行为令人遗憾,即便在南美国家中也得不到支持。而福克兰群岛居民愿意保持现有民族身份认同,并愿意与南美国家和平相处。

  3月31日,南美洲国家联盟秘书长梅西亚表示,将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南美洲一致支持阿根廷对马岛的主权要求。并要求联合国秘书长“恢复斡旋”,以便解决阿根廷与英国之间对马岛主权争端。(天行)

  ■ 链接

  阿拟诉英石油公司

  英、阿两国关于马岛主权的争议由来已久,随着英国于2010年准许群岛附近水域勘探石油,两国争端持续升温,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更指出在马岛战争30周年前夕,阿根廷驻英大使馆向高盛、苏格兰皇家银行等15家英美银行发信,警告不要服务在群岛活动的石油公司,否则将采取法律行动。

  现任总统克里斯蒂娜上月便表示有意控告有关石油公司,因为他们在掠夺“阿根廷的资源”。在马岛周边勘探的公司已在英上市,其中以英国原油勘探商洛克霍普公司最大。

  该公司发现当地石油蕴藏量达10亿桶,预计将在2016年第2季开采出第一桶油。分析人士认为,若要以法律行动阻止勘探,诉讼耗时耗资,因此阿根廷方面警告银行,要截断石油公司的财源。

  上月22日,阿根廷外交部长齐默尔曼致函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对于在马岛从事勘探和开采石油活动的英国公司提出申诉。目前这些公司也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阿根廷外交部通知伦敦证交所,一些英国公司未经阿政府许可在马岛海域进行石油勘探和开采属于“非法行为”,阿根廷当局将对这些公司采取措施,进行惩罚。

  阿根廷政府在上月中旬还宣布,将对在马岛非法勘探和开采石油的英国公司采取行动。阿根廷已建立由能源国务秘书处等机构组成的法律专家组,准备采取外交和法律行动。

  针对阿根廷政府的表态,英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说,在马岛海域勘探和开采油气资源是合法商业行为,英国政府支持马岛当局发展能源产业的计划。(宗新)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7)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乌克兰少女奥克萨娜·马卡尔(来源:英国媒体)  乌克兰少女奥克萨娜·马卡尔(来源:英国媒体)

  据英国《每日邮报》消息,本月初惨遭轮奸和焚烧的乌克兰少女奥克萨娜·马卡尔3月29日因伤重不治去世,年仅18岁。而在此前不久,马卡尔还勇敢露面讲述了其不幸的经历,目前这一视频迅速在网络上疯传起来。

  乌克兰顿涅茨克(Donetsk)地区卫生官员当天称,马卡尔最终未能抗争过大面积烧伤和肺脏损伤的病痛,不幸离世。就在去世前些天,在母亲的鼓励下,马卡尔躺在医院病床上录制了一段视频,亲口讲述其遭到3名男子凌辱的悲惨经历。

  3月9日,马卡尔遭到3名青年轮奸、焚烧、丢弃,后被发现并送医院救治。她全身55%被烧伤,右臂和双脚被迫截肢。这一事件引发乌克兰全国震怒,民众纷纷要求严惩凶手。

  来源:中国日报网 陈璐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3 页,共 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