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资料图: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   资料图: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

  中新社休斯敦4月17日电(记者 王欢)服役27年、在太空累计飞行2.38亿公里的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17日清晨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启程,完成其最后1千公里航程,目的地是它的新家——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

  在这最后一次飞行中,“发现号”不必发射升空,他“匍匐”在美国宇航局特制的波音747飞机的机身上,伴随现场近2000名宇航员、工作人员、贵宾、游客和媒体记者的欢呼声,滑行过跑道向晴朗的天空飙升。两架飞机将在首都华盛顿市区绕行后降落,今后,人们可在博物馆中一睹“发现号”芳容。

  作为美国航空航天署所有航天飞机中机龄最大也是服役时间最长的航天飞机,“发现号”可谓功勋卓著。

  自1984年以来,“发现号”完成39次太空之旅,累计飞行365天,运行约2.38亿公里,曾搭载宇航员240余人。其历史性功绩还包括:将著名的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轨道、携带第一位搭载美国航天飞机升空的俄罗斯宇航员、第一位女性宇航员驾驶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实现首次对接,在美国两架航天飞机爆炸后,两度承担重返太空的重任。

  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3月9日11时57分,“发现号”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完成最后一次国际空间站之行的同时,也结束了近27年的飞行生涯。

  “非常高兴能够再一次见到它,”伴随“发现号”执行最后一次任务的指挥官史蒂文·林赛说,“我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多观众欣赏到它的风采。”

  美国宇航局花费一年时间对“发现号”进行拆解,排空所有有毒燃料,消除不必要的管道。本月19日,它将在华盛顿郊外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史蒂芬中心揭幕,正式成为馆藏。据悉,该馆是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史蒂芬中心每年吸引100多万游客参观。

  根据美国政府部署,美国宇航局去年夏天终结了实施30年的近地轨道航天飞机计划,集中精力和财力将宇航员送往火星及其附近小行星。以“发现号”为代表的航天飞机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一代“航天明星”谢幕之际已有薪火相传的种子,从太空机器人到新的载人航天器,未来太空并不寂寞。(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1)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德黑兰4月17日电(记者杜源江 何光海)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17日在伊朗建军节阅兵式上说,伊朗军队有能力对任何危及伊朗利益的“侵略”做出决定性回应。

  伊朗当天上午在首都德黑兰南郊的霍梅尼陵前举行阅兵式,庆祝建军节。艾哈迈迪-内贾德发表讲话说,波斯湾地区的安全只有在地区国家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其他国家在波斯湾地区的军事存在会引发冲突和不稳定局面。

  在阅兵式上,伊朗海陆空三军以及民兵接受了艾哈迈迪-内贾德及军方高官的检阅。阅兵式上还展示了伊朗国产军用飞机、坦克、雷达及导弹等武器装备。

  艾哈迈迪-内贾德在此次阅兵式上的讲话中没有像往年一样猛烈抨击美国和以色列。有舆论认为,这与伊朗和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德国六国14日举行的新一轮核谈判取得积极成效有关。

  伊朗与六国的新一轮伊核问题谈判14日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结束,各方均表示会谈积极且具建设性,并同意于5月23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再次聚谈。双方同意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合作基础,为下轮会谈准备一份草案,届时双方将讨论这一草案,随后开启“核合作”。

  伊朗每年举行两次阅兵式,分别在4月伊朗建军节和9月两伊战争纪念日时举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1)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中新网4月17日电 据外媒报道,伊朗17日举行大型军队阅兵庆祝建军节,总统内贾德发表讲话,称伊朗军队会令任何来犯的敌人“后悔莫及”。

  据报道,内贾德并未在讲话中指明伊朗的敌人是谁。

  内贾德还说,“外国干涉只会给该地区带来毁灭、纷争和不安”。

  西方国家一直怀疑伊朗从事核武器研发的活动,而伊朗坚决否认这一指控。但是,美国和以色列并未排除军事打击伊朗核设施的可能。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7)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荷兰Pal-V公司研制的飞行汽车,与美国飞行汽车Terrafugia一样,也需要跑道才能起飞荷兰Pal-V公司研制的飞行汽车,与美国飞行汽车Terrafugia一样,也需要跑道才能起飞
Pal-V已成功完成试飞。这款飞行汽车身体苗条,重量轻,采用旋翼而不是类似飞机的机翼Pal-V已成功完成试飞。这款飞行汽车身体苗条,重量轻,采用旋翼而不是类似飞机的机翼
在地面上行驶时,PAL-V在操控上介乎摩托车和赛车之间在地面上行驶时,PAL-V在操控上介乎摩托车和赛车之间
Pal-V公司表示:“在地面上行驶时,这款飞行汽车会给人一种驾驶跑车的感觉。它采用了先进的旋翼机技术,几分钟内旋翼便可打开,尾翼同时伸展,为起飞做好准备。”  Pal-V公司表示:“在地面上行驶时,这款飞行汽车会给人一种驾驶跑车的感觉。它采用了先进的旋翼机技术,几分钟内旋翼便可打开,尾翼同时伸展,为起飞做好准备。”
在地面上行驶时,Transition的机翼收起,变成一辆两座椅汽车在地面上行驶时,Transition的机翼收起,变成一辆两座椅汽车
美国联邦政府放宽了相关规定,让消费者驾驶Transition的梦想进一步照进现实美国联邦政府放宽了相关规定,让消费者驾驶Transition的梦想进一步照进现实

  北京时间4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荷兰PAL-V公司研制的飞行汽车日前成功完成首次试飞。这款飞行汽车身材苗条,重量较轻,并不像其他飞行汽车一样采用类似飞机的机翼,而是借助旋翼在空中飞行。PAL-V公司表示他们的飞行汽车符合现有国际法律规定,可以在陆上合法行驶,也可以在空中飞行。

  与美国公司Terrafugia研制的飞行汽车一样,PAL-V也需要跑道才能起飞——需要一条500英尺(约合152米)长的跑道。这款飞行汽车采用与旋翼机相同的设计,主要动力来自于身后的旋翼。其旋翼旋转速度低于直升机的叶片,不会出现失速现象。在地面上行驶时,PAL-V在操控上是一款介乎摩托车和赛车之间的汽车,共有两个座椅,底盘采用倾斜设计,速度可达到每小时112英里(约合每小时180公里)。

  PAL-V的飞行原理和旋翼机一样。它通过安装在身后的螺旋桨进行驱动,并依靠头顶上的水平旋翼提供升力,完成起飞。在陆地上行进时,PAL-V的旋翼会自动折叠收拢,降低阻力,因此速度很快。Pal-V公司表示:“在地面上行驶时,这款飞行汽车会给人一种驾驶跑车的感觉。它采用了先进的旋翼机技术,几分钟内旋翼便可打开,尾翼同时伸展,为起飞做好准备。PAL-V已经成功完成试飞,这种成功说明我们不仅可以制造一款飞行汽车,同时也能符合目前有关飞行和驾车的国际法律规定。”

  Transition公司发言人史蒂文-莫斯卡托罗表示,Transition在地面上的速度可达到每小时70英里(约合每小时112公里)左右,空中的飞行速度可达到每小时115英里(约合每小时185公里)。它装有一个23加仑(约合104升)油箱,内装汽车燃料,空中飞行时每小时消耗5加仑(约合22升)燃料。在地面上行驶时,每加仑燃料可行驶35英里(约合56公里)。由于燃料成本和制造商成本居高不下,通用航空市场20年来一直呈下滑趋势。此外,学习飞行的人也越来越少。这些不利因素让人不免对Transition等飞行汽车的未来产生质疑。(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国际在线专稿:据路透社和英国广播公司4月17日报道,当地时间周一,奥巴马提出的“巴菲特规则”(Buffett Rule),即将美国百万富翁缴税税率提高到30%以上的提议在参议院投票中未能获得通过。奥巴马所在的民主党未能拿到100票中的60票,“巴菲特规则”没能进入辩论和立法投票阶段。

  共和党人指责这一政策只是政治伎俩而已,并不会创造更多的工作。“巴菲特规则”以商界大亨沃伦·巴菲特(Buffett Rule)名字命名,巴菲特曾称,他的秘书需要缴税的税率比他的还要高,这是不合理的。

  在奥巴马的竞选策略中,要求富人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缴税义务是核心主题之一。奥巴马要求提高年收入百万美元以上富豪的缴税税率以减少赤字,并让美国的税收政策更加公平。(菲尔谢尔)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7)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环球网综合4月17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菲律宾和美国16日开始为期两周代号“肩并肩”的联合军演。而在军演当日,中菲黄岩岛对峙进入第7天。目前,中国海监船75号和84号仍在黄岩岛水域。菲律宾方面称,16日早上海岸警卫队“埃德萨”号抵达该水域,替换了自上周起就加入对峙的“巴拉望”号。

  16日出版的菲律宾报纸均继续在头版刊出黄岩岛对峙事件,菲议员、媒体人士、律师等纷纷出谋划策,他们几乎都认为应当维护菲的领土主权,同时也承认武力解决不是办法。菲律宾参议员约克·阿罗约15日称,菲律宾作为东盟的一个创始国,现在应当把东盟作为外交解决“西菲律宾海”(即中国南海)纠纷的主要战场。

  阿罗约说:“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次对峙。我们应当说服东盟发动外交攻势,让东盟成员积极介入。菲律宾应当告诉东盟,我们正被中国欺负,东盟应当团结起来对付中国。可是东盟就连一个表达关切或同情的决议都拿不出来。菲律宾简直像没有盟友的孤儿。我们面临进退两难的地步。”他还说:“除非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否则美国人才不肯出手呢。”与对黄岩岛对峙的冷淡不同,朝鲜上周发射火箭,美国立即称这是“挑衅性的敌对行为”。(本报驻外特派、特约记者 于景浩 志刚 王刚 李珍 青木 杨明 纪双城 ● 玉鹏 甄翔 王会聪)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7)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金墉 金墉

  中新社华盛顿4月16日电 (记者 吴庆才)尽管面临巨大争议,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16日不出意料依然决定选择韩裔美籍医学专家金墉出任世行历史上第12任行长,接替即将于今年6月30日离任的佐利克。金墉将由此成为历史上首位亚裔美国人担任世行行长。

  世行执行董事会当天发布声明称,金墉将从今年7月1日开始他为期五年的任期。依据世行行长的职权,他还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和国际开发协会(IDA)的执行董事会主席,同时也是国际金融公司(IFC)、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的董事会主席。

  世行执行董事会表示,这次行长的选择遵循2011年该董事会批准的新的甄选程序,该程序包括任何世行的成员国都可以通过任何世行执行董事提名行长的候选人。今年是世行历史上首次出现有多位候选人竞选行长一职,他们的参与使得对世行行长作用以及世行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变得更加丰富。

  今年参与竞选的除了现任常青藤名校达特茅斯学院校长金墉之外,还包括尼日利亚财政部长恩戈齐•奥孔乔-伊韦拉和哥伦比亚前财长何塞•安东尼奥•奥坎波,后两人也得到不少国家的支持。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候选人第一次角逐世行行长宝座。

  上月23日奥巴马出人意料地提名金墉出任世行行长。这一提名引发巨大的争议,原因是金墉是一位医学专家和人类学家,并非银行家,也不曾出任美国政府中的决策者,这与最近几任世行行长很不同。形成对比的是,他的两名竞争对手都是令人尊敬的经济学家。

  尽管争议巨大,但外界普遍预料,金墉几乎肯定将出任世行行长,原因在于美国仍维持世行15.85%的投票权,是唯一一个拥有否决权的国家。自成立以来的67年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直沿袭世行行长由美国人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由欧洲强国内部协商并轮流坐庄的惯例。

  现年52岁的金墉出生于韩国首尔,5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他是一名内科医生,也是一名人类学家,在全球医疗卫生界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是全世界遏制艾滋病和肺结核传播的领军人物。曾任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毒/艾滋病司司长,2009年出任达特茅斯学院校长,成为担任常春藤名校校长的首位亚裔美国人。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5)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美菲两军指挥官宣布演习开始。 美菲两军指挥官宣布演习开始。

一位美军陆战队员在向菲律宾士兵传授战术。(资料图) 一位美军陆战队员在向菲律宾士兵传授战术。(资料图)

菲总统阿基诺三世 菲总统阿基诺三世

  2300名菲军官兵和4500名美军官兵参加 菲军强调军演与近期南海局势无关

  菲总统阿基诺三世表态:不会同中国交战,吵吵总比打打好

  “肩并肩”系列军演是菲美每年例行大型联合军演,两国首次“肩并肩”军演1991年举行,1995年时曾一度中断,1999年又重新恢复,今年是第28次。这次还集结了日本、韩国、越南等七国参加。

  据新华社电 菲律宾与美国“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16日在马尼拉开始举行。

  “肩并肩”为期12天

  据了解,至少2300名菲军官兵和4500名美军官兵将参加此次为期12天的联合军演

  军演包括在吕宋岛新怡诗夏省的实战演习、在巴拉望的两栖作战演习以及在马尼拉的指挥所演习等内容。

  “肩并肩”为菲美年度例行军演,旨在加强两国在应对恐怖主义、海盗、走私及自然灾害等方面合作。

  演练夺回钻井平台

  菲军方说,菲美两军将在南海巴拉望海域进行两栖作战、保卫及夺回石油钻井平台等科目演习。

  菲美“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始于1981年,是菲美之间最主要的年度军事活动之一。

  (高飞、赵洁民)

  菲美联合军演发言人:军演早在计划中

  本报讯 担任联合军演发言人的菲军少校加西亚15日强调,本次军演与菲律宾和中国近日在南海黄岩岛海域发生的舰船对峙事件毫无关联。

  本次联合军演发言人之一、菲军少校加西亚15日强调,这次菲美“肩并肩”联合军演与菲律宾和中国近日在南海黄岩岛海域发生的舰船对峙事件毫无关联。

  他表示:“如果有人认为这次演习是对黄岩岛事件的回应,那是错误的。”

  日韩越南也参加演习

  加西亚强调,菲美两国早在黄岩岛对峙事件发生之前就已规划和准备举办这场联合演习。

  他声称,参与军演的2300名菲方官兵由海军少将马丁指挥,期间菲方官兵将学习使用现代化的美国军用装备并向美军士兵传授丛林生存技巧。

  这次美菲“肩并肩”还集结了日本、韩国、越南等七个国家,“手拉手”一同参与;另有消息称,来自东盟的20名代表也可能围观助阵。(中新)

  菲律宾青年:冲击美国大使馆 要美军立即撤出

  本报讯 美国媒体报道,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16日表示,菲方不会因中菲舰船在黄岩岛的对峙事件而同中国交战。

  阿基诺三世还表示,为了解决双方的争端,菲方将继续同中方展开对话。此外,他还引用丘吉尔的名言说“吵吵总比打打好”。

  抗议美菲联合军演

  与此同时,在菲律宾和美国的军队开始“肩并肩”军事演习的数小时之前,愤怒的菲律宾激进青年团体冲击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美国大使馆,使馆安保人员束手旁观。

  报道称,使馆安保人员对此次行动颇感意外,在当天早晨6点左右,大约50名菲律宾学生举行集会,强烈抗议菲律宾和美国的此次军事演习。集会者认为,这次演习是美国在当地重建美军基地的前兆。

  当地警察到达时,抗议者已经向使馆大门泼洒了红色和蓝色的油漆,焚烧了美国国旗,并用潦草的笔迹在使馆外墙上写下“美军立刻撤离”。 (宗禾)

  专家称菲美军演明显有针对中国意图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4)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15日说,希望严格调查特工处特工的“不当行为”。美国国会议员达雷尔·伊萨说,特工不当行为或许不是个例,以保护总统和其他政要为职责的美国特工处应该作出调整,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说标准

  奥巴马当天在哥伦比亚海滨城市卡塔赫纳出席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与哥伦比亚总统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谈及近两天特工召回风波。

  奥巴马说,与他一道前往他国的代表团成员代表美国形象,需要检点自身行为。

  “与坐在这里的代表团成员相比,我对特工处人员的期望没有不同,”他说,“这意味着,他们应该遵循最高行为标准,有尊严且正直地行事。”

  “媒体报道中的行为与这些标准不符。”他说。

  美国特工处13日召回11名行为不当特工,14日对他们作出行政休假处理。国会众议院议员、国土安全委员会主席彼得·金向美联社记者证实,这些特工涉嫌携应召女郎回酒店。

  要严查

  奥巴马说,他希望对这些特工启动“严格和全面”的调查。“如果媒体报道的那些说法得到证实,我当然会生气。”

  他说,调查结束前,他暂且不作个人判断。

  特工处说,涉事特工并非奥巴马的贴身护卫,属先期派往卡塔赫纳的先遣队,已经返回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特工处总部,接受讯问。截至15日晚,特工处没有公开调查细节。

  除了特工,5名军方人员在卡塔赫纳同样涉嫌行为不当。军方对他们作出禁闭处理,同时启动独立调查。

  奥巴马在新闻发布会上不忘称赞特工为保护他的生命安全所作的努力。“这些男男女女日复一日地保护我,提供超乎寻常的服务。他们承受压力,非常努力,几乎总是出色完成任务,所以我非常感激。”

  非个例?

  美国国会众议院议员、监督和政府改革委员会主席伊萨15日做客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节目《面向全国》,称特工行为不当或许不是个例。

  “问题是,整个组织是否需要自省,”他说,“是否需要作出调整?”

  伊萨认为,特工负有保护美国总统和其他官员人身安全的职责。如果行为不当,他们可能受到敲诈勒索,影响工作能力。

  “调查不应该只涵盖那11个或者20个有牵连的人,而应该查清楚过去是否发生过类似事件和发生的频率。”

  他说,特工处需要改变纪律条例,可能需要引入测谎等措施,以防这类事件再次发生,重塑民众对这一机构的信心。

  蒋骢骁(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4)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未来火星探测目标将在这颗红色的星球上寻找生命痕迹,不论是火星上过去是否存在生命,还是具备了孕育生命的条件,都将是美国宇航局探测战略。然而,在二月份公布的2013年美国宇航局计划预算中,关于火星探索部分受到大幅度削减,其直接原因是美国宇航局推出了2016年与2018年由欧洲主导的火星探索项目,决定重新拟定使用代表更高技术水准的机器人探索火星的计划。 

NASA寻火星生命计划 2030年派宇航员登陆火星

  美国宇航局“好奇号”火星车

  4月13日,据美国宇航局华盛顿总部火星探索计划项目室主任道格麦奎斯申(Doug McCuistion)博士介绍:火星探索计划的最终目标是寻找生命的痕迹,坦白地说,目前进行的所有火星计划都承载了这一项使命。美国宇航局在本周早些时候公布了未来火星探索的计划蓝图,以及将发射探测器的功能和外形,这些任务同样以寻找火星过去灭绝过的生命或者现正在火星表层土壤下活动的微生物为目标。

  美国宇航局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火星项目计划小组委员会(MPPG),由航空航天工程师奥兰多菲格罗亚(Orlando Figueroa)领导。该委员会的工作就是评估未来前往火星探测的发射任务,旨在帮助美国宇航局确定探索的内容。但这个机构仅仅是辅助作用,具体探索项目以及指标等决策过程还是要有美国宇航局决定,因此,由工程师奥兰多菲格罗亚团队对火星探索的规划结果并不是最终的答案。

  原计划上,美国宇航局将与欧洲空间局在2016年与2018年分别开展“痕量气体轨道探测器”与“火星生命探索者”(火星车)两项重要的火星探索任务,其项目归属于火星天体生物探索计划,通过卫星与火星车研究火星大气的甲烷浓度、土壤微量元素和寻找火星表面下微生物存在证据等。但是现在,美国宇航局放弃了这两项由欧洲主导的火星计划,转而规划2018年(最迟2020年)属于美国宇航局自己主导的发射计划。

  目前,火星项目计划小组委员会正在评估这项全新的火星探索任务,该委员会表示可能的耗资为5亿至7亿美元。近些年,美国宇航局实施的火星探索项目明显减少,但随着价值25亿美元的好奇号火星车将在今年八月着陆火星埃律西昂平原边缘的盖尔撞击坑,火星表面探索将掀起新的浪潮。在2013年底,美国宇航局将发射一颗被命名为“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探测器”(Maven),其任务目标是对火星大气进行新一轮的探测,测量火星大气分子逃逸的速率,整个项目的资金将控制在五亿美元。

  然而,2018年或者2020年的新一轮大规模火星探索计划仍然还未确定使用多少辆火星车以及火星探测器,但从美国宇航局公布的任务雏形上看,这一轮的火星探索计划将侧重于将火星土壤样品带回地球,许多研究人员认为这是搜索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活动遗留痕迹的最佳方法。根据美国宇航局科学任务局副局长约翰·格伦斯菲尔德(John Grunsfeld)介绍:从长远看,不论是火星机器人探索还是未来的人类登陆火星计划,其最优先目标便是将火星土壤以及岩石样本带回地球。

  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责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希望在2030年中期将宇航员送往火星,因此我们现有探索目标也将重新塑造对这颗红色星球的全面探索战略。根据美国宇航局的官员介绍:不论是现在机器人火星探索,还是未来的载人火星探索飞行任务,寻找除了地球之外的天体上的生命迹象依然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如果火星上被证实存在生命,我们首先就要了解它们对人类是否构成威胁,即便是处于原始状态的微生物,毕竟它们不是来自地球。寻找生命是宇宙探索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这将直接回答人类是不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的生物,而且我们还将在这基础上探索生命存在的形式以及人类能否安全地与它们共存于一个行星上。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14 页,共 9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