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高速:这种装置可按照事先制定的程序给不同深度的皮肤注射各种剂量的药物。高速:这种装置可按照事先制定的程序给不同深度的皮肤注射各种剂量的药物。
无尖装置:这张照片展示了这种装置的工作原理,其中包括对线圈和磁体的使用等。无尖装置:这张照片展示了这种装置的工作原理,其中包括对线圈和磁体的使用等。

  北京时间5月30日消息,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无需针头就能注射药物的新方法,可用一种高速高压喷射器将药物透过皮肤注入体内。这种方法有朝一日可能会终结今天打针会疼的时代。

  科学家于5月26日揭开了这种无针注射器的神秘面纱。它和影片《星际迷航》中的注射装置很像,能按照事先制定的程序给不同深度的皮肤注射各种剂量的药物。对患有“针头恐惧症”的病人来说,由于这种创新性注射器不会让患者疼痛,将来可能大受欢迎。通常情况下,这类患者由于对针头有恐惧,甚至连疫苗都不打。

  在大获成功的科幻影片系列《星际迷航》中,太空船医务官伦纳德-麦考伊用一种无针注射装置治疗伤员。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研发了一种相似装置,它能创造出一种高速喷射、可穿透皮肤的药物。据说,科学家研究新型射流注射器已有一段时间,而这种装置正是它的具有代表性的改进版。

  这些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技术有很多好处,例如大幅减少医生和护士使用针头注射器时不小心扎到他们自己的意外事故。另外,有些患者想方设法避开定期注射胰岛素等药物时所带来的不适,而一种无针注射装置有助于改善这种状况,让这类患者欣然接受药物注射。这个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小组的成员凯瑟琳-霍根表示:“如果你害怕针头,又不得不常常自我注射,那顺从就是个问题了。我们认为,这种无针注射技术可让针头恐惧症患者得到彻底解脱。”

  过去几十年里,科学家研发了各种皮下注射器的替代品。例如尼古丁贴片,它可以将药物慢慢渗透进皮肤中。但它们只能释放小到足以穿过皮肤气孔的药物分子,对药物的使用限制很大。但由伊恩-亨特率领的这个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射流注射系统,通过一种严格控制的方式给不同深度的皮肤注射各种剂量的药物。这种设计是建立在一种名为“洛伦兹力致动器”的机械装置基础上的。这种装置很小,但功能强大,外面缠绕着金属线圈,和存放药物的安瓿瓶内的一个活塞相连。通电时,这种无针注射器内的电流与磁体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强大助推力,推动活塞前进,以高压高速(几乎接近空气中的声速)将药物通过安瓿瓶喷嘴喷射出来,而这个喷嘴就和蚊子的尖喙一样宽。

  研究人员在试验中发现,不同的皮肤类型需要各种相应的压力,才能将足够剂量的药物喷射到所需深度。霍根表示:“给小孩子注射疫苗时,不需太大压力,但如果是我的皮肤,就不同了。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无针注射器所需的压力。这就是这种新型装置的魅力所在。”《医学工程学与物理学》杂志报道了这项新研究的重大成果。(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碳链和氢链的分子是地球生命的构成元素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包含大量碳链和氢链的分子是地球生命的构成元素,也是火星任务的主要目标之一,这对于理解生命是否存在于火星至关重要。

  这些分子曾发现于来自火星的陨石中,但是科学家对这些火星陨石的来源持不同观点。卡内基学会的安德鲁-斯蒂尔负责这项最新研究,明确证据表明这些碳分子起源于火星,虽然并未发现这些碳分子具有生物特征。

  该发现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进一步洞悉火星上出现的化学反应,并有助于解释远古或者现代火星生命存在的证据。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5月24日出版的《科学快报》上。

  科学家们鲜有共识大型碳分子起源于现已探测到的火星陨石,碳分子起源的理论包括来自地球或者其它陨石的污染物,它们可能是火星化学反应的结果,或者是远古火星生物体残骸。

  斯蒂尔带领的研究小组检测了11号火星陨石样本,该陨石跨越火星42亿年历史。他们发现大型碳分子存在于晶体矿物质微粒中。

  使用一系列复杂的研究技术,研究小组显示至少一些较大碳分子存在于陨石之中,并不是来自地球的污染物质。

  之后研究小组观测研究陨石中与其它矿物质有关的碳分子,从而洞悉这些碳分子样本在抵达地球之前曾经历过何种化学反应。

  包含碳化合物的晶粒提供了碳分子如何形成的一个研究窗口,他们发现这些碳分子是在火星火山活动中形成的,并显示火星在其历史中多数时期存在着有机化学反应。

  斯蒂尔说:“这些发现显示贯穿火星历史时期碳分子存储量持续减少,这类似于地球远古时期。理解火星非生物、含碳大分子结构对于未来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至关重要。”(卡麦拉)

  相关阅读

  机遇号火星车冬眠苏醒:拍摄最大陨石坑美景(图)

  揭秘"好奇号"火星之旅:经历恐怖7分钟探测687天

  科学家制"太空出租车" 载人太空之旅终点站火星

发表在栏目: 自然


鲸鱼或有第二大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在体形巨大的鲸鱼下颚中发现一种新器官,它有助于鲸鱼“猛扑式进食”,吞下大量的甲壳类动物和小型鱼类。

  这个柚子般大小的器官布满着神经组织,被科学家认为是一种类似凝胶的物质。科学家认为,当鲸鱼张开闭合嘴部时,这个柚子大小的器官负责下颚旋转,并膨胀它的喉咙吞下大量的海水。

  研究负责人美国华盛顿特区史密森尼学会尼克-佩恩逊博士说:“我们认为这种感觉器官发送信息至大脑,协调复杂的猛扑式进食机制,期间涉及到旋转下颚,使舌头反向,膨胀喉咙褶和鲸脂层。”

  须鲸科动物包括:蓝鲸、鳍鲸、小须鲸和座头鲸,它们通过身体向前跃进猛扑式吞入大于体重的海水,而筛选过滤海水的食物,通常仅在数秒之内它们便能吞入数百万只磷虾、微型甲壳纲动物,以及小型鱼类。

  科学家仍试着精确地理解这种猛扑式进食方式,鲸鱼可能进化形成多种特殊的进食策略,其中包括:超级膨胀喉咙褶和下颚,它的下颚是由可以独立移动的两个单独骨骼构成的。

  最新发现的这个器官被认为对于协调进食机制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家是在CT扫描冰岛发现的一条死亡鳍鲸和小须鲸之后才得出这一结论。

  提供3DX射线图像的CT扫描通常是采用医院的CT扫描仪器,但此项研究中,科学家使用了研究巨大圆木的超大尺寸CT扫描器。这个柚子大小的器官位于鲸鱼“下颌”,在两个下颚骨末端之间。

  佩恩逊说:“这个柚子状器官相当于第二大脑,当鲸鱼开始猛扑式进食时,可能有助于感知猎物的密度分布。”这项最新研究发现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之前合著作者华盛顿卡斯卡迪亚研究所杰里米-古尔德博根博士指出,鳍鲸在不足6秒内可以吞下80立方米的海水,每次这样的猛扑式进食,鲸鱼都可捕食大约10公斤磷虾。

  鳍鲸是世界上仅次于蓝鲸的第二大鲸类动物,它的体长可增长至100英尺,体重达到150吨以上。

  来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合著作者鲍伯-夏德威克说:“就进化而言,这种感觉器官在水栖鲸鱼的极端进食方式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它相当于一种感觉器官,可以协调猛扑式进食方式。这项研究表明我们很少理解这些顶端海洋掠食者的基础特征,使我们更加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卡麦拉)

  相关阅读

  山东工商学院食堂卖鲸鱼肉 网友称味道酸酸涩涩

  澳美女上演现实版童话 扮美人鱼与鲸鱼共舞(图)

  水下摄像机拍到神秘物体 疑似死水母或鲸鱼胎盘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动画片中尖下巴的形象

胡可船长的尖下巴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30日消息,动画片中邪恶的形象往往会遭到小朋友的厌恶,与正面人物的英剧潇洒对比,邪恶人物往往丑陋、阴险,而无论什么卡通片,他们总有共同的特点--尖下巴。

  根据每日邮报报道,近日英国华威大学的研究员研究发现,向下的三角形会叫人感到愤怒且有威胁,这也印证了反面形象尖下巴的特点。

  科学家们做了研究,他们相信这点不是巧合,尖下巴和眉毛朝中间倾斜的人往往一脸阴险。他们请来了30位志愿者,叫他们看不懂形象的照片,往往尖下巴的出现会是他们觉得不愉快。


101忠狗里的反面人物

现实中叫人厌烦的尖下巴

  心理学教授德里克-沃森(Derrick Watson)表示:“人的面孔是他人判断的最先依据,无论长的是否漂亮,简单的说就是几何形状会影响到人们的心态,我们发现特别是向下的三角形,会给人传达负面情绪,我们也会把它看成威胁。相反如果是证三角形,甚至会有些正面的效果。”

  随后德里克也介绍:“动画片里的卡通人物往往很经典,只要看到脸小朋友就能分出他是不是坏人,这不仅是绘画水平的问题,这是对倒三角产生副作用最好的证明。”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摄影师印尼海岸拍摄"卡通"小鱼 外表酷似辛普森

  猫咪堪称天生杀手 现实小鸟没有卡通中那般好命

  抓拍凶猛鲨鱼奇特瞬间 好似卡通片现实上演(图)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传说中的美人鱼或为“海猿”

美人鱼或真实存在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30日消息,美人鱼一直以来都被看做是个美丽的传说,电影中它们经常可以成就经典的画面。现实中也常有遇到美人鱼的传言,但它们大多被认定为海牛等海洋生物。

  不过近日有科学家研究表示,一些目击者见到的可能是真正的“美人鱼”,并不是此前认为的海牛等动物,而是海猿。

  根据每日电讯报道,科学家最近研究表示,灵长类动物在进化时出现了分支,出了向人类方向进化以外,还有一些为了适应海洋生活,逐渐成为海猿,而由于与类人猿相似,所以人们常误认它们是“美人鱼”。

  动物星球的工作人员查理-福利(Charlie Foley)表示:“美人鱼可能不是人们幻想出来的产物,它们的流言很久,有不是神话的可能。最新的研究或许可以证明这点。”

  科学家认为早先时候生活在水边的猿类为了适应水中生活,逐渐走向了另一条道路。不过这样的说法目前还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

  不过查理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人类看上去与灵长类动物差别很大,这当然是进化的结果,不过人类很多方面与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很像,比如友之间有蹼,皮下有脂肪层,体毛退化等,这些均是其他灵长类不具备的,猩猩是很好的例子。”

  而他还有最有利的证据:“人类应该都有游泳的本能,就算不会游泳的人,在水中也会想到自救方法,而憋气是更好的证据,陆地动物很少有可以憋气的。”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澳美女上演现实版童话 扮美人鱼与鲸鱼共舞(图)

  女模特"变身"小美人鱼 与鲸鱼海底翩翩起舞(图)

  湖北惊现首例"人鱼胎儿" 双腿粘连似美人鱼(图)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先如今咸海废弃船只随处可见(点击观看组图)

1989年与2008年对比(点击观看组图)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9日消息,在沙漠中绿色植物极为罕见,更不用说水源,但近日在乌兹别克的沙漠中,竟然发现了多艘废旧的渔船。

  根据每日邮报报道,科研人员在乌兹别克的中部沙漠发现了不少废弃的渔船,根据介绍,这个地方曾经为乌兹别克的咸海,是一个水产丰富的地区,然而仅仅几年的光景,海水便干涸,这里变成了另外的景象。

  根据地理学家介绍,咸海实际上是一个湖泊,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之一,这也是被成为海的原因。20世纪40年代,当时的苏联政府希望用这里的湖水来灌溉国内一些地方,使湖水分流严重。

  此后这里浪费水现象极为严重,到了20世纪60年代,每年水位开始下降约8英寸,80年代下降更是达到了每年35英寸。曾经蓬勃发展捕鱼业的咸海几乎变成了荒漠,而随后的工业污染更是使这里变成了“鬼城”。

  直到2005年,随着生态意识的提高,这里开始逐渐恢复,水位逐渐提高,野生动物也开始回归。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曾经表示:“这里是人类破坏环境最好的例子。”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机器人深入墨西哥湾底 探索19世纪遇难沉船(图)

  美海滩现神秘恐怖动物尸体 长巨大獠牙如吸血鬼

  揭秘五大独裁者人格缺陷:鬼迷心窍行为匪夷所思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位于 加利福尼亚的圣西蒙海滩 已经容纳了15000头海象。

整个海滩已无落脚之处。

拥挤的海滩导致海象脾气暴躁,经常发生冲突。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9日消息,每年的5、6月份都是海象脱皮的季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便出现了这样一片壮观的景象,15000头海象拥挤在一个小小的海滩上。

  圣西蒙海滩位于加利福尼亚,这里已经拥挤的无落脚之地。小海滩容纳了15000头大海象,这些海象每年会在海洋中游荡10个月,脱皮季节时就会回到这片海滩。一些冲浪团体近期都远离了这片海滩,因为海滩上堆满了海象脱掉的毛皮,他们只好等到海象脱掉毛皮返回深海之后再光顾此处。

  这一惊人的现象标志着附近海洋生物保护工作的胜利,上个世纪由于猎人的捕杀,附近海域的海象数量急剧下降,直至1990年,海象数量降到了24头。(科学网kexue.com 重林)

  相关阅读:

  家园因全球变暖冰崩瓦解 数万海象南迁上演惨剧

  野生动物摄影师拍摄挪威海象 庞然大物表情可爱

  北极地区海冰融化 使阿拉斯加大批海象上岸(图)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全世界第一张磁悬浮木床(点击观看组图)

全世界第一张磁悬浮木床(点击观看组图)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9日消息,魔术中常常出现漂浮奇观,而在现实中这样的场面也将出现,疯狂的艺术家制造出了一款磁悬浮床。

  近日一位艺术家利用磁悬浮技术,制造出了全世界第一张磁悬浮木床,床离开地面几英寸,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它上面可以支撑250磅的重量。

  根据介绍,这张磁悬浮床使用了10块强大吸力的磁铁,浮床的周围利用强力钢索固定,床板是由74*38的木板制成,它可以支撑250磅(113公斤)的重量,如果体重较轻的话,甚至可以成为双人床。

  设计者表示,睡在上面的感觉就如同大卫-科波菲尔的魔术一样。而这个磁悬浮床的售价也不菲,上面每个冰球大小的钕稀土磁铁就高大72美元,总共一张床的价值被认定在1000美元左右。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科学家挑战地球引力 打造球体悬浮半空神奇环境

  大众公布用户设计概念车 磁悬浮小车酷似悠悠球

  夏普推出超新款大液晶电视 屏幕面积堪比单人床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古代的中国笔筒被拍出了36万英镑的天价

中国清朝时期著名的雕刻家顾珏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8日消息,古董在明眼人的手里就是完美的物品,而在不懂的人眼中它可能就是一文不值的垃圾,近日在英国就上演一出垃圾桶中发现古董的好戏。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最近一个古代的中国笔筒被拍出了36万英镑的天价,而在拍卖前这个笔筒险些被当做垃圾扔掉,好在一位眼尖的店员发现这可能是一个老物件。

  果然他的判断力是正确的,这是中国清朝时期著名的雕刻家顾珏的作品。这个笔筒高16.2厘米,且雕刻精美,松树、河流、人物雕刻的栩栩如生。根据介绍,本件笔筒的新主人是一位来自中国香港的商人。

  对中国文化很有研究的约翰教授表示:“这是17世纪最抢手的艺术品,笔筒上有艺术家的名字,他当时在中国很有影响力。最神奇的事这个竹子做的笔筒没有任何用胶粘的地方,它现在保存的这么完好也十分罕见。”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约即将拍卖暴龙化石 超完美骨架绝世罕见(图)

  泰坦尼克最后午餐菜单将拍卖 有望十万英镑成交

  全世界最昂贵图书拍卖 美国鸟类售价达百万英镑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河北省唐山发生4.8级地震 震源深度8公里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8日上午10点22分左右,北京地区发生地震,科学网办公楼位于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室内震感明显,北京其他地区均有震感,科学网将持续关注报道。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地震台网中心测定,28日10时22分,在河北省唐山市辖区、滦县交界处(北纬39.7,东经118.5)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属浅源地震。北京、天津等地有震感。目前,还没有人员伤亡情况报告。(科学网kexue.com 维森)

  微博:

  神人预测:

  在新浪微博搜索"地震"关键词,很容易找到一个ID为"至诚感通GTJ"的账号在今晨7点43分发布的一条微博:"今天一早就开始观测天象,天空中出现了地震云,看来是难免的了"。并称未来一个半月内还会有大震!

网页截图

  反应:

  此次地震距离北京仅108公里,震感之强可想而知,科学网办公楼在11楼震感已很明显。一位身处某写字楼的先生描述:“就像住在火车道旁遇到过火车一样的!据网友爆料,三元桥附近,一栋22层高的大楼内,震感强烈,楼内上班族全都跑到楼下,在院子里避险,至今没有回去。另一位在国贸上班的网友描述:"震感非常强烈,头都被晃的有点晕"。

  地震发生时,唐山市民王先生正带着孩子在当地社区卫生站二楼打防疫针。他说:“我忽然感觉地在晃。因为唐山过去发生过几次小地震,但这次时间比较长,感觉比较强烈。”

  在位于秦皇岛市燕山大街的一家商场门口,正在户外乘凉的王先生说,地震发生时,他感到身体轻微的左右晃动,大约持续了四五秒钟。秦皇岛市地震局工作人员孙颖称,震后不断接到市民的咨询电话。震感明显原因系浅层地震,但这次地震对秦皇岛不会造成损失。目前,当地市民生活未受影响。

  1976年余震

  国家地震局研究院的宋志平分析地震的震源及后续影响后告诉中国之声,这次地震震源深度只有8公里,属于浅源地震,所以影响方面比较大,北京也有很大范围的震源感。另外,这属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破坏性不大。地震之后希望广大市民尤其是震区市民注意,当地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也请广大市民保持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

  相关阅读:

  专家称全球地震频发要淡定 强震并未超历史常规

  "耶稣受难日"发生神秘现象 大地震伴随黑暗降临

  广州鱼群聚集引地震猜测 街坊笑称少见多怪(图)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5 页,共 9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