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据韩国YTN电视台3月17日报道,受日本大地震的影响,有日本的象征之称的富士山最近火山活动频繁,有喷发的迹象。
报道称,近日在日本东京西南100公里的静冈县发生了6.4级的地震,导致数十人受伤,东京地区也震感强烈。这次地震被认为是受11日发生的9级大地震的影响而形成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地震的震源位于有日本的象征之称的富士山下。
报道指出,自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以来,在富士山周边出现了“群发地震”现象,包括最近发生的4.8级地震在内,总共观测到了850多次地震。虽然现在富士山附近还没有发现特别明显的火山活动变化,但已经感知到这一地区的大型火山口有摇动的迹象。
相关专题:日本大地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3月16日,由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可能出现了破损,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再次升级。

  福岛核电站拥有者东京电力公司16日上午称,因辐射剂量太高,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处理危机的工作人员已经全部撤离现场,实行暂时的避难。而就在此前一天,日本首相菅直人还表示,如果东京电力公司撤走工作人员,那其100%将破产,要有心理准备。

  东京电力公司16日的表现,加剧了日本上下对它的不信任。几个小时后,东京电力公司工作人员重返事故现场,但对东京电力来说,“被破产”的诅咒,已经如影随形。

  就在3月1日,东京电力公司刚刚成立驻北京代表处,该代表处首席代表松冈丰人称,将继续加强与中国电力企业的合作交流。15天后,哪家电力企业还会选择这样一个被打上“篡改记录、隐瞒事故、处理不当、救援不力”标签的合作伙伴?

  “破产”威胁

  自日本遭遇强烈地震以来,东京电力公司始终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地震发生后,东京电力公司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程度,没有在第一时间发布福岛核电站冷却系统失灵的消息。12日,福岛1号机组厂房爆炸后,东京电力公司也没有第一时间把消息向日本当局汇报。这两个节点,是以最小代价解决核电事故的关键,但都被延误了。

  “发现问题1天多的时间里,没有完成有效操作,这肯定是有问题的。”一位核电学者对本报记者说。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日本首相菅直人会措辞激烈地批评东京电力公司,并以“破产”相威胁。

  一位在华日资能源企业人士表示,日本企业的作法通常是在平时制定好一个安全手册,出现事故后严格按照安全手册的指示来操作。但这次事故的严重性超过了安全手册的范围,东京电力公司在处理上肯定有不足的地方。

  但是,“让东京电力公司破产有什么意义呢?”这位人士说,“只是换一批管理层而已。”

  据其介绍,日本电力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按区域划分,各扫门前雪。东京电力公司在日本十大电力公司当中是装机容量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电力企业。东京电力公司目前电力装机大约6500万千瓦,势力范围占日本国土超10%,而且涵盖日本经济的心脏地带——东京经济圈,其在日本国内的地位非同小可。

  如果东京电力公司“被破产”,那东京经济圈必然要重新成立一家电力企业来运营现有的电厂。在这位人士看来,由于基层工作人员不会有大的调整,新成立的企业也就相当于更换了管理层的东京电力公司。

  “肯定有一个谈责任的问题,但不是现在。”上述人士说,“现在是处理事故阶段,不纠缠责任。如果事态还是得不到控制,这么大的责任,必须要有东京电力公司的人出来承担。”

  他还表示,在日本国内,企业在发布关乎公众安全的重大信息时,通常要经过政府同意。但在这次核电事故中,东京电力公司与日本政府的沟通并不顺利,而这显然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到东京电力企业身上,日本政府也有责任。

  历史隐患

  东京电力公司在此次震灾中的表现,并非偶然。翻看东京电力公司的历史,其之前已有多宗“数据造假、隐瞒安全隐患”的“案底”。

  成立于1951年的东京电力,已建设了190多座电厂。上个世纪70年代,东京电力公司开始打造多元清洁的装机结构。目前,东京电力公司电力装机以天然气、核电为主,占总装机比例超过70%。

  目前,东京电力公司拥有3座核电站、17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约1731万千瓦。除了在福岛的两座核电站外,还有柏崎·刈羽核电站。三座核电站在全球都相当知名,福岛第一与第二核电站统称福岛核电站,共10台机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核电站;位于新潟县的柏崎·刈羽核电站,则是世界上发电量最大的核电站。

  虽然握有这么大的核电资源,但东京电力公司的表现并不让人满意。

  2002年,因为篡改和伪造核电厂安全记录,东京电力公司董事长、总裁、两位顾问和副社长宣布辞职。当时的调查显示,1987年至1995年间,东京电力公司篡改伪造安全检查记录29份,隐瞒机器零部件开裂情况,约100名公司员工参与了篡改事件。

  为了平息日本民众的愤怒,东京电力公司关闭了所有17台核电机组,彻底检查安全性能,运行时间最久的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最终因不符合要求,被强制关闭一年。

  在东京电力公司后来向日本当局递交的报告中,该公司承认,从1977年至2007年间,该公司总计在199次核电站定期检查中,存在篡改数据,隐瞒安全隐患行为。此外,东京电力公司还隐瞒了多次核电站事故,没有按规定上报。

  而在某种意义上,这些“案底”为此次核电事故埋下了伏笔。中核工程公司一位人士表示,地震破坏性太大,超过设计基准导致设备失灵,这是天灾。但在地震前,福岛核电站也出现过故障,这说明,在设备延寿和维护上,企业还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欧盟委员会15日发出通知,要求欧盟27个成员国对来自日本的食品及动物饲料进行核辐射检测。

  欧盟委员会健康事务委员约翰·达里的发言人文森特说,欧盟委员会当天已经通过快速预警系统向各成员国发出上述通知,一旦某成员国发现食品及饲料核辐射超标,必须立即通过快速预警系统告知其它成员国,并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欧盟从日本进口的食品数量较少。2010年,欧盟成员国只从日本进口了6500万欧元的食品,主要进口国是德国、荷兰、英国、比利时和法国。

  同一天,欧盟委员会能源事务委员厄廷格在欧洲议会环境、公共健康与食品安全委员会发表讲话时,对日本方面处理福岛核电站事故时用空中注水的办法提出批评。厄廷格说,欧盟对这样的处理方式深表担忧。厄廷格还说,在处理核事故时,电力公司与政府似乎意见不一致,以致于“无所适从”。他说,欧洲人从此要改变对日本人实施精细工程的能力的看法。(金力)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日本的核辐射危机促使泰国重新考虑其核电计划,泰国主管安全事务的副总理素贴16日称,该国将暂时停止其兴建核电站的计划。

  素贴说,他不希望泰国人民冒着生命危险来实施核电计划。15日,泰东北的加拉信府有超过2000民众前往该府市政厅示威,抗议泰国电业管理局在该府修建核电站。

  在回应日本核辐射是否会影响泰国的问题时,这位副总理表示,总理阿披实已指示有关机构,密切监测和评估来自日本地震灾区核物质泄漏对泰国的影响。不过他认为,日本的核物质泄漏情况并不令泰国感到担忧,因为泰国毕竟远离日本。

  泰国总理阿披实当天也证实,他在咨询有关技术专家后得悉,日本地震导致日本核电站损坏而发生的核辐射不会影响到泰国,因此他吁请泰国民众放心。

  这位总理表示,凡疑似从被放射性物质污染危险地区的进口物资在进入泰国前,均需接受严格的放射性物质检测,而从危险地区回来的泰国人是否接受检测则采自愿原则。

  泰国外交部的信息显示,目前有5万泰国人在日本工作或学习,其中大约有300名泰国人生活在这次地震灾害最严重的仙台市,已知约有100名左右泰国人安全撤离该地区,但仍有200名左右的泰国人失去联络。

  阿披实说,泰国外交部和泰国驻日本大使馆正密切关注滞留日本的泰国人之处境,并随时准备为他们提供帮助。

  阿披实称,由于日本相关地区的通讯系统尚未恢复正常,因此至今还未接获是否有泰国人在这场灾难中罹难的报告。他说,那些想要离开日本返回泰国的国民,泰国国际航空公司已为此而准备了班机。

  这位总理还表示,泰国的一架C-130运输机正在待命,随时准备起运饮用水、手电筒、毛毯、睡袋等救灾急需的物资前往日本。(余显伦)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福岛核电站拥有者东京电力公司16日上午称,因辐射剂量太高,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处理危机的工作人员已经全部撤离现场,实行暂时的避难。而就在此前一天,日本首相菅直人还表示,如果东京电力公司撤走工作人员,那其100%将破产,要有心理准备。

     东京电力公司16日的表现,加剧了日本上下对它的不信任。几个小时后,东京电力公司工作人员重返事故现场,但对东京电力来说,“被破产”的诅咒,已经如影随形。

     就在3月1日,东京电力公司刚刚成立驻北京代表处,该代表处首席代表松冈丰人称,将继续加强与中国电力企业的合作交流。15天后,哪家电力企业还会选择这样一个被打上“篡改记录、隐瞒事故、处理不当、救援不力”标签的合作伙伴?

   “破产”威胁

    自日本遭遇强烈地震以来,东京电力公司始终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地震发生后,东京电力公司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程度,没有在第一时间发布福岛核电站冷却系统失灵的消息。12日,福岛1号机组厂房爆炸后,东京电力公司也没有第一时间把消息向日本当局汇报。这两个节点,是以最小代价解决核电事故的关键,但都被延误了。

    “发现问题1天多的时间里,没有完成有效操作,这肯定是有问题的。”一位核电学者对本报记者说。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日本首相菅直人会措辞激烈地批评东京电力公司,并以“破产”相威胁。

    一位在华日资能源企业人士表示,日本企业的作法通常是在平时制定好一个安全手册,出现事故后严格按照安全手册的指示来操作。但这次事故的严重性超过了安全手册的范围,东京电力公司在处理上肯定有不足的地方。

    但是,“让东京电力公司破产有什么意义呢?”这位人士说,“只是换一批管理层而已。”

    据其介绍,日本电力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按区域划分,各扫门前雪。东京电力公司在日本十大电力公司当中是装机容量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电力企业。东京电力公司目前电力装机大约6500万千瓦,势力范围占日本国土超10%,而且涵盖日本经济的心脏地带——东京经济圈,其在日本国内的地位非同小可。

     如果东京电力公司“被破产”,那东京经济圈必然要重新成立一家电力企业来运营现有的电厂。在这位人士看来,由于基层工作人员不会有大的调整,新成立的企业也就相当于更换了管理层的东京电力公司。

   “肯定有一个谈责任的问题,但不是现在。”上述人士说,“现在是处理事故阶段,不纠缠责任。如果事态还是得不到控制,这么大的责任,必须要有东京电力公司的人出来承担。”

    他还表示,在日本国内,企业在发布关乎公众安全的重大信息时,通常要经过政府同意。但在这次核电事故中,东京电力公司与日本政府的沟通并不顺利,而这显然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到东京电力企业身上,日本政府也有责任。

    历史隐患

    东京电力公司在此次震灾中的表现,并非偶然。翻看东京电力公司的历史,其之前已有多宗“数据造假、隐瞒安全隐患”的“案底”。

    成立于1951年的东京电力,已建设了190多座电厂。上个世纪70年代,东京电力公司开始打造多元清洁的装机结构。目前,东京电力公司电力装机以天然气、核电为主,占总装机比例超过70%。

     目前,东京电力公司拥有3座核电站、17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约1731万千瓦。除了在福岛的两座核电站外,还有柏崎·刈羽核电站。三座核电站在全球都相当知名,福岛第一与第二核电站统称福岛核电站,共10台机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核电站;位于新潟县的柏崎·刈羽核电站,则是世界上发电量最大的核电站。

     虽然握有这么大的核电资源,但东京电力公司的表现并不让人满意。

    2002年,因为篡改和伪造核电厂安全记录,东京电力公司董事长、总裁、两位顾问和副社长宣布辞职。当时的调查显示,1987年至1995年间,东京电力公司篡改伪造安全检查记录29份,隐瞒机器零部件开裂情况,约100名公司员工参与了篡改事件。

    为了平息日本民众的愤怒,东京电力公司关闭了所有17台核电机组,彻底检查安全性能,运行时间最久的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最终因不符合要求,被强制关闭一年。

    在东京电力公司后来向日本当局递交的报告中,该公司承认,从1977年至2007年间,该公司总计在199次核电站定期检查中,存在篡改数据,隐瞒安全隐患行为。此外,东京电力公司还隐瞒了多次核电站事故,没有按规定上报。

    而在某种意义上,这些“案底”为此次核电事故埋下了伏笔。中核工程公司一位人士表示,地震破坏性太大,超过设计基准导致设备失灵,这是天灾。但在地震前,福岛核电站也出现过故障,这说明,在设备延寿和维护上,企业还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段心鑫)

发表在栏目: 科学

3月13日照片:2011年3月13日,洪水仍然滞留于仙台附近的日本海岸。国际空间站第26远征队宇航员在354千米高的太空中拍摄下这幅照片。照片显示了仙台北部地区及东松岛市的一部分。
3月13日照片:2011年3月13日,洪水仍然滞留于仙台附近的日本海岸

 3月14日照片:透过一层薄薄的云雾可以看到,大地震和海啸发生数日后,仙台南部的洪水仍未退去
3月14日照片:透过一层薄薄的云雾可以看到,大地震和海啸发生数日后,仙台南部的洪水仍未退去
 

  意大利宇航员保罗-内斯波里表示,“我们的心与日本的朋友在一起。”内斯波里等人在3月13日从空间站轨道上(海拔354千米)拍摄了这些照 片。3月13日的照片显示了日本东北岸港口城市仙台的北部地区所遭受的破坏,石卷湾、成濑河以及东松岛市的一部分都尽收宇航员的眼底。在宇航员的视线中, 洪水依旧汹涌。
 

  美国宇航局一份官方声明表示,“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出,无论是农田还是居住区,都已淹没于浑水中。海啸带来的洪水包围了松岛机场的跑道。”此外,石卷湾上覆盖了一层油污,这些油污都是由被地震和海啸破坏的炼油厂中泄漏出来的。
 

  3月14日,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在一个相对较低的高度(海拔345千米)拍摄到了仙台海岸线及附近地区的震后情景。美国宇航局在介绍这幅图片时表示,“透过一层薄薄的云雾可以看到,大地震和海啸发生数日后,仙台南部的洪水仍未退去。”
 

  投入大约1000亿美元的国际空间站是国际上五个不同航天机构代表15个国家共同协作的成果,其中日本是一个主要的参与者。此次日本大地震还对 日本筑波航天中心造成了破坏,筑波航天中心是国际空间站日本控制室所在地,也是日本与美国宇航局国际空间站任务控制室相互联络的组织。除了筑波航天中心 外,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另一设施也因大地震被迫关闭,还有两处研究设施也陷入半关闭状态。
 

  日本共派出8名宇航员在美国宇航局约翰逊太空中心受训。其中,曾经飞过空间站的女宇航员山崎直子近日通过媒体向关心她安危的公众表示感谢,“谢谢你们关注日本地震。我很好。昨晚断电了。真心保佑那些仍在受难的人们,同时也感谢所有营救队。”
 

  近期准备返回地球的国际空间站部分宇航员也表达了他们对日本深深的同情。美国宇航局空间站返回任务指令长斯科特-凯利通过电视声明表示,“我们的心已飞向遭受灾难的日本伙伴身边。我们真心希望他们能够早日恢复,重建家园。日本人民非常坚强。”
 

  日本宇航员野口聪一对美国宇航局的伙伴以及全世界无私帮助日本的人们表示感谢,“感谢来自全世界的友爱。让我们一起为灾难受害者祈祷。”(彬彬)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日本岩手县大槌町,自卫队士兵正在废墟中努力搜寻幸存者
日本岩手县大槌町,自卫队士兵正在废墟中努力搜寻幸存者
日本位于三个大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以及鄂霍茨克板块交界处。此次发生的日本强震震中位于日本海槽的南端,是由鄂霍茨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引起的。
日本位于三个大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以及鄂霍茨克板块交界处。此次发生的日本强震震中位于日本海槽的南端,是由鄂霍茨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引起的。

  尽管周五的日本地震是该国历史上有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引发了强烈破坏和大规模海啸,并导致核电站事 故,给日本造成了严重损失。但是专家表示,这次的强震可能还并非人们预料将可能发生的“超强地震”。这并不是说9.0级的地震还不够大,还是因为这次地震发生的地点和理论不符。
 

  长期以来,地震学家们一直认为日本正酝酿着一次强震,这一强震的震中位置则将是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的翻版,即其发生地是位于一条非常靠近东京的断裂带上。那次大地震几乎摧毁了东京,造成大约14.2万人遇难。
 

  日本地质情况复杂,这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成的。日本位于三个大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以及鄂霍茨克板块交界处。这三个板块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日本地震活动频繁发生。
 

  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震级估计为7.9级至8.4级之间,其原因是菲律宾板块向日本大陆发生碰撞挤压,地震的震中位于东京附近的一条断裂带:相模海槽(相模トラフ,)。
 

  而上周的地震发生地相比之下更加偏北,位于日本海槽的南端,是由鄂霍茨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引起的。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活动版块和海床制图实验室主任克里斯·歌德费因格(Chris Goldfinger)说:“大部分专家都没有料到在那个地方会发生那么强烈的地震。”这是因为日本海槽附近在过去的数千年内一直不断在发生着较大的地 震,但从来不会出现这样的超级强震。
 

  对于这一观点,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伊万斯顿分校(Northwestern University in Evanston)的地球物理学家赛斯·斯特恩(Seth Stein)表示赞同。他说:“长期以来,日本人一直在为一场大地震做准备,但是他们预计地震的发生地应当更偏南,基本上位于东京湾附近。”而根据美国地 质调查局的数据,此次的地震还造成了整个日本平移了约2.4米。

  地震预测是伪科学?

  但专家们同时也指出,这并不是说日本海槽在地震学上是不活跃的。罗伯特·耶茨(Robert Yeats)教授指出:“日本北部历史上不断发生着地震。”他是俄勒冈州立大学科瓦利斯分校的地质学专家。
 

  而西北大学的斯特恩教授指出:“问题就在于,我们缺乏足够长期的历史资料来判断一处地点可能发生的最强地震的震级是多少。”
 

  即便对于日本也是一样。要知道,尽管不是如现代地震学资料那样精确,但是日本保存有1100年来该国发生的地震的记录。
 

  按照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地震风险评估项目的高级研究科学家大卫·安普盖特(David Applegate)的说法:“近期的历史记录无法帮助我们预测会发生什么。”
 

  因此,专家们认为,目前仍然存在着在更加偏南的相模海槽再次发生一次超强地震的风险。
 

  大地震前已有预测

  但历史地震记录并非科学家们进行地震预测的唯一手段。
 

  举个例子,根据俄勒冈州立大学耶茨的说法,东京大学有一位地震学家池田康隆(Yasutaka Ikeda)曾使用GPS技术对日本海槽沿线的板块挤压应力进行了精确的测量。
 

  之后,池田教授将测得的地质应力积累的数据于已经发生的地震中所释放出的能量进行对比。
 

  他得出的结论是:就积累的地质应力释放而言,本世纪内这里发生的地震还不够多。因此他得出结论,应当还会出现一些强震——比如这一次发生的特大地震。
 

  这次地震发生时,池田教授正在中国访问。但即使是他,得到消息之后也是大吃一惊。他在一份发给国家地理的电子邮件中说:“我可是从来没有想到过在我的有生之年会发生这样的强震。”
 

  日本大地震前曾发生前震

  直到事后,人们才猛然意识到,这次的地震其实是有前震的:3月9日,也就是大地震到来前两天,同一地区曾发生过一次里氏7.2级地震。
 

  但一般而言,在这样规模的地震之后,应当是更多更小的余震,而不会出现再次这样巨大规模的强震。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安普盖特教授说:“许多7级左右的地震之后都会出现逐渐减弱的余震。而这一次,直到事后,当我们回过头去看的时候才猛然意识到,那一次的7.2级地震其实只是一次前震。”。对此,他表示,发生这样的事件的概率仅有大约1/20,非常罕见。
 

  而在地震后的3月11日,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召开的一场吹风会上,署长克莱格·福格特(Craig Fugate)表示:“这一切的底线是一点,那就是地震到来时可能是没有警报的。”
 

  他说:不论我们修建多么坚固的抗震设施,地震引发的海啸和强烈的地面晃动还是会多多少少造成损失。(晨风)

发表在栏目: 科学

http://news.cb.com.cn/attachments/images/2011/03/2011031616290647.jpg

 

    据悉,这种外骨骼机器人盔甲仅用了6个月设计建造完成,是由日本冲绳县一支大学生研究小组采用铝质片材和管材制成的。由人体肌肉作为动力源,这套无发动机机器人盔甲可延伸手臂和双腿的活动范围。

http://news.cb.com.cn/attachments/images/2011/03/2011031616290648.jpg

    研究小组称这一项目仍在完善之中,计划装配装甲钢板将人体完全覆盖其中。目前,他们发布了一段视频精确地描述了这种外骨骼机器人盔甲的设计过程,以及如何组装成为一个巨型机器人。

http://news.cb.com.cn/attachments/images/2011/03/2011031616290649.jpg

    一段视频演示了该机器人盔甲具有多种用途,其中包括:和朋友们一起玩“石头剪刀布”游戏、打棒球、弹空易拉罐、跳舞以及担当保镖。在视频中,人们穿着这种机器人盔甲能够拿起大葱,还能偷偷地窃取汽水。

http://news.cb.com.cn/attachments/images/2011/03/2011031616290650.jpg


    但这款机器人盔甲并不仅仅是科幻电影的镜像,它与美军和其它高科技公司设计的真实用途机械盔甲相似,甚至包括用于战场上的机械盔甲。2010年,美军发布了一款XOS外骨骼机械盔甲,其重量为195磅,是由美国雷神公司防御系统制造的,预计将在未来5年内用于军事操作。

    它通过抽吸穿过金属框架的加热液压液体,从而扩大了人体的肢体力量,能够举起搬运更大重量的物体。雷神-萨克斯盔甲(XOS外骨骼机械盔甲)操作副主席弗雷泽-史密斯(Fraser Smith)说:“不是使用机械装置搬运、拖拉或者放弃材料,而是溶入人力和机械元素使工作更加精确,并且减少时间无需使用起重机或者其它装置。或者这种装置经过计算化操控处理,空军或者海军航空工作人员可装载炸弹至飞机起落架,或者放置军需品至仓库和卡车用于装运。”

    完全外骨骼类型的XOS外骨骼机械盔甲可将力量集中于双手操控实现,并且能全天操作,无疲劳感,每次可搬运50磅的重量。

     无论人们的意愿如何,XOS外骨骼机械盔甲都可使人们变得更加强壮。但不同于目前日本大学生设计的机器人盔甲,雷神-萨克斯盔甲是由一台内燃机提供动力,通过电缆连接至电源。(悠悠/编译)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周三, 16 3月 2011 11:24

日本境内核电站分布图

日本境内核电站分布图
日本境内核电站分布图

  日本发生9.0级特大地震之后,位于日本东北部地区的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周边地区的辐射水平已经出现显著上升。今天上午东京地区也开始受到明显影响,引发了民众的广泛担忧。
 

  在事故之后,很多人都会很关心东京附近还有哪些核电站,这张“日本境内核电站分布”图可以告诉你答案。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核安全计划负责人、核工程师大卫·洛克博姆撰文指出,面对日本强烈地震和海啸导致的核事故,美国政府应当重新考虑自身的核安全策略。洛克博姆曾参与美国3座反应堆的制造,这些反应堆的设计与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反应堆类似。此外,洛克博姆还曾担任美国核管理委员会的技术指导。

  日本的核灾难仍在继续,尚无法对严重程度进行全面评估,同时也无法评估将对美国的核能政策产生何种影响。但洛克博姆指出,美国政府应该像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发生后的做法一样做出积极反应,对已发生的核事故进行评估,同时制定必要举措以更好地管理本国的核风险。

  美国政府需要重视的问题包括:是否应对反应堆进行进一步保护,以应对断电和地震?消防措施方面的缺陷是否仍未得到纠正?是否应该扩大应急反应计划,以更好地应对区域性核灾难?

  日本反应堆最初面临的挑战显然是由正常和备用供电设备遭破坏所致。在设计上,反应堆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坚持8个小时,如果在8小时内恢复正常或者备用供电设备,便不会造成大的破坏。日本反应堆并没有最终坚持住,导致出现严重问题,必须采取措施冷却反应堆芯。

  美国的绝大多数反应堆在设计上只能在断电情况下坚持4个小时。为此,美国政府需采取措施提高在4小时内恢复供电的能力,同时寻找更为理想的冷却方式,以便在超出这一时间情况下提高反应堆的承受能力。

  日本反应堆在设计上能够经受住地震和海啸考验。但由于地震和海啸的双重打击,大量应急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导致操作人员几乎没有任何选择。日本核事故带给我们这样的教训:反应堆在设计上未能考虑地震可能产生的所有影响,因此也就无法在发生大地震时幸免于难。

  我们知道地震可导致核反应堆发生火灾,美国反应堆安全研究指出火灾可导致主要以及备用应急系统损坏失灵,给反应堆芯的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美国的数十座核反应堆已经在违反联邦消防法规情况下运转多年,并且近期内并未制定任何消除这种安全隐患的计划。

  除了加强反应堆自身安全外,如何保护核电站附近居民也是美国政府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严重的核事故让日本的应急反应能力面临严峻考验。美国的反应堆应急计划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基础之上,即只需要足够的应急反应资源便可应对反应堆事故。日本发生的核事故再次提醒美国政府,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应急计划,以确保公众能够在各种灾难同时发生情况下获得必要的帮助。(shooter)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30 页,共 4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