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东京4月13日电 (记者 孙冉)在公众面前失踪许久的东京电力社长清水正孝,最终于13日现身东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数以万计的灾民通过电视直播和互联网收看了发布会实况,堪称地震以来日本全国最瞩目的事件。
大地震1月祭时,清水曾首度现身福岛市灾害对策本部表示谢罪,他希望会见福岛县知事佐藤雄平的请求也遭到了拒绝。当天,清水没有到避难所向灾民谢罪,之后他对媒体说是因为时间的问题。
地震以来媒体关于东电的疑问在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集中爆发,现场火药味十足,全程紧绷着面孔的清水正孝在媒体的质问下数度低头谢罪。
首先,清水针对核泄露给日本及国际社会带来的困扰反复道歉,之后,他否认辞去东电社长的可能,并称:“目前最重要的是尽快将事态控制住。”
清水正孝就人们普遍关注的赔偿问题进行了说明。他表示已经成立福岛被害者支援对策本部,将基于《原子力赔偿法》以及同国家的协议,本着诚意进行赔偿。赔偿对象包括20公里半径避难的灾民,受核泄露影响的农渔民等。将考虑先提供短期贷款,具体赔偿方式还在研究中。
而此前一直有传言称,东电因此次事件而有被日本政府收归国有的可能,这将使得整个赔偿变得复杂。有记者提问,“如果东电一旦收归国有,是否意味着东电的赔偿金将来自我们每个人上缴的税金?”清水正孝则表示依然希望民营化下去,但伴随事态的恶化,这个问题尚未成定论。
对于地震后的初期对应,清水称自己是3月12日晚10点才介入到此次核电站事件的指挥中。而12日核电站发生氢气爆炸随即核泄露也伴随而生。有媒体质问,在第一核电站未能接通外接电源时,为什么不早些注入海水?这样也许可以避免爆炸和废炉。
清水表示,所有的决断都是按照当时的数据来进行判断的,现场的情况极其复杂,可以说东电已经尽力。媒体质疑,判断是否将要发生核泄露的只需两三个小时就可完成,为什么东电直到爆炸才决定撤离20公里范围的灾民,速度如此迟缓?清水正孝表示东电对此进行了正确的应对。
4月12日,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露事件上升到最高等级7级,此前东电未向国际社会沟通就将带有高度核泄露的污水擅自排入太平洋中。清水对此再次表达了谢罪,并称当时情况紧急未能及时说明,此后将全力进行事态的掌握。
东电曾表示之所以造成核电站泄露,根本原因是海啸过于严重,超过了核电站设计的防灾预想。13日,清水面对媒体依然持此观点。
有记者提问:2007年新泻地震时,位于新泻的柏崎刈羽核电站也曾因为海啸倾袭发生核泄露事件,为什么东电没能从中吸取教训,提高核电站的防灾系数?清水表示,东电自柏崎刈羽核电站后一直为防灾而努力,而如今福岛第一核电站事件和上次性质仍有不同,此次电源全部丧失,确实超过了设计的基准,最后不得以只能采取人力消防车进行注水。
整个新闻发布会持续了两个小时。清水正孝在起身离开时,依然被台下质疑的声音所淹没。面对记者的其他提问,比如东电到底把真实情况公开了多少?什么都拿海啸来说事不觉得可耻吗?清水最终选择保持沉默。
中新网4月13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为应对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东京电力公司13日继续将2号机组汽轮机厂房附近竖井内的高放射性污水转移至该厂房内的冷凝器中。汽轮机厂房内外的污水已成为冷却反应堆作业的一大障碍。
东电计划用约40小时转移700吨污水。从当地时间12日晚至13日上午7点半,估计已转移了约200吨。据称,竖井内与汽轮机厂房地下室的积水水位因此分别下降了4.3厘米和5厘米。
东日本大地震发生时,4号机组正因定期检修而处于停堆状态,其堆心的燃料棒则保管在乏燃料池中。不过,由于冷却功能丧失导致乏燃料池水温升高,燃料棒有可能受损。东电12日从4号机组乏燃料池取水采样并送至福岛第二核电站分析,在对水中所含放射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进行分析后发现,虽然部分乏燃料棒出现破损,但大部分仍完好。
东电计划今后派小型无人直升机调查反应堆厂房的具体情况,研究能否将燃料棒从乏燃料池中取出。
东电从13日凌晨至上午向4号机组的乏燃料池中注入了约195吨淡水。据称,取水采样时发现水温高达90摄氏度,这可能是余震导致乏燃料池水位下降所致。
福岛核电站的泄露事故正在朝着最坏的方向恶化。12日,日本原子能保安院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露事故等级升至最高7级。当晚,日本官房长官枝野幸男首次举行面向外国媒体的专场新闻发布会。
枝野幸男在媒体轮番质问下反复强调:“提升核泄露事故等级并不意味着事态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日本政府的对应措施不会改变。而日本政府在关于核电站的信息披露上,一直全程透明,不存在隐报。”
当地时间4月12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4号机组反应堆附近的建筑物起火(科学网新闻配图)
枝野表示:日本政府一直以来是基于每天的实际情况,而非按照国际核能事件分级表(INES)来进行对策评估的。之所以在地震一个月之后提升等级,是因为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而做出的判断。
而枝野所称的数据是指今日公布的放射性物质释放量,日本原子能保安院估算为37万太贝克(TBq),而原子能安全委员会估算为63万太贝克。这一数字均高于国际核能事件分级表(INES)7级标准。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认为,其中很大一部分放射性物质是随着3月15日2号机组压力控制池附近发生的氢气爆炸而释放出的。
而日本原子能保安院长官西山英彦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提升核泄露等级不是轻易的,要等一切数据都出来才能作出判断。原子能保安院和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分别统计了数据,把这两个数据汇总后,才做出如下判断。
枝野还强调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和同为7级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露事故有着很大不同,他说迄今的释放量仅为切尔诺贝利的10%,不存在对于健康的直接危害。而针对释放量,东电方面有专家称核泄露仍在继续,不无超过切尔诺贝利的可能。枝野针对这种说法给予了否认,他称日本政府每天都在公布最新进展,不存在任何隐瞒。
4月12日上午,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露事故等级提升后,枝野参加的第一个活动就是在东京为福岛县磐城市的农作物销售做声援。他在媒体面前亲尝福岛的西红柿,宣传农作物的安全性。枝野强调:“希望大家通过消费支持灾区。”而对于多个国家因为核泄露等级提升而加大对日本农产品进口的限制,枝野也在记者会上作出了声明,将通过每天播报农产品监管信息来让全世界心安,他说“日本有着严格的食品监管程序,所有上市的食品都是安全的。”(孙冉)
而关于避难半径,日本原子能保安院长官西山英彦对本社记者表示,事故等级提高并不意味着避难半径扩大,避难距离仍然为日本政府公布的:20公里以内强制避难,20到30公里室内避难。而11日日本政府宣布,受风向等气象条件和地理条件影响,即使在疏散区以外,也会局部地区出现累计辐射量较高的情况。根据《原子能灾害对策特别措施法》,计划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方圆20公里疏散区以外累计辐射量较高的地区指定为“计划性疏散区”。这包括位于40公里半径的饭馆村等地区。西山否认了这与核泄露事故等级提升相关,并表示,预计这一区域的撤离将在一个月后实施。
福岛第二核电站1号机组遭海啸袭击前后对比图
据估计,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至3号机组涡轮机房地下室以及机组外隧道和竖井内,至少存有6万吨高放射性污水,其中以2号机组问题最为严重,其积水表面辐射量达每小时1000毫希沃特,在此环境中工作4小时即可致人死亡。此外,2号机组涡轮机房外竖井内的污水10日上午已升至距地表92厘米,若置之不理有可能溢出。
按照东京电力公司的计划,9日清空2号机组冷凝器(容量3000吨),10日将上述竖井内污水转移至冷凝器。前一项工作已按时顺利完成,但10日晚,东京电力公司宣布将转移污水作业推迟至11日实施。
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反应堆冷却系统恢复工作依然遥遥无期。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报道,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发言人10日对此表示:“我们为每一座受损的反应堆都设想了多种修复方案,但现阶段还无法明确断言哪一种方案更有效。就目前的情况估算,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敲定方案,但具体期限依然很难说。”
10日,东京电力公司继续向海中排放1至4号机组集中废弃物处理设施等存储的约9000吨低放射性污水。这项工作从4日开始,预计11日结束。而5号和6号机组约1500吨低放射性地下水,则已于9日全部排入海中。
东京电力公司当天下午还利用小型无人直升机确认1号至4号机组反应堆所在建筑的状况,并利用可远程遥控的无人重型机械清除核电站内因氢气爆炸等产生的瓦砾。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报道说,鉴于这些瓦砾可能受到严重的放射性物质污染,东京电力公司将把清除的瓦砾封存在集装箱内,待以后处理。
日本文部科学省10日宣布,对9日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外约30公里的海域采集的海水样本进行检测后发现,放射性碘的活度达到每升77.4贝克勒尔,超过每升40贝克勒尔的法定限度。此外,该地点放射性铯活度达到每升44.2贝克勒尔。文部科学省共采集6个地点的海水,其他5个地点放射性元素的活度都低于法定限度。(蓝建中)
东京电力公司曾计划10日将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高放射性污水转移他处存储,但由于准备作业进展缓慢等情况,这项工作已被迫推后一天。与此同时,日本政府有关机构表示,敲定核反应堆冷却系统的修复方案可能还需数月时间。
福岛第二核电站1号机组遭海啸袭击前后对比图
据估计,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至3号机组涡轮机房地下室以及机组外隧道和竖井内,至少存有6万吨高放射性污水,其中以2号机组问题最为严重,其积水表面辐射量达每小时1000毫希沃特,在此环境中工作4小时即可致人死亡。此外,2号机组涡轮机房外竖井内的污水10日上午已升至距地表92厘米,若置之不理有可能溢出。
按照东京电力公司的计划,9日清空2号机组冷凝器(容量3000吨),10日将上述竖井内污水转移至冷凝器。前一项工作已按时顺利完成,但10日晚,东京电力公司宣布将转移污水作业推迟至11日实施。
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反应堆冷却系统恢复工作依然遥遥无期。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报道,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发言人10日对此表示:“我们为每一座受损的反应堆都设想了多种修复方案,但现阶段还无法明确断言哪一种方案更有效。就目前的情况估算,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敲定方案,但具体期限依然很难说。”
10日,东京电力公司继续向海中排放1至4号机组集中废弃物处理设施等存储的约9000吨低放射性污水。这项工作从4日开始,预计11日结束。而5号和6号机组约1500吨低放射性地下水,则已于9日全部排入海中。
东京电力公司当天下午还利用小型无人直升机确认1号至4号机组反应堆所在建筑的状况,并利用可远程遥控的无人重型机械清除核电站内因氢气爆炸等产生的瓦砾。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报道说,鉴于这些瓦砾可能受到严重的放射性物质污染,东京电力公司将把清除的瓦砾封存在集装箱内,待以后处理。
日本文部科学省10日宣布,对9日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外约30公里的海域采集的海水样本进行检测后发现,放射性碘的活度达到每升77.4贝克勒尔,超过每升40贝克勒尔的法定限度。此外,该地点放射性铯活度达到每升44.2贝克勒尔。文部科学省共采集6个地点的海水,其他5个地点放射性元素的活度都低于法定限度。(蓝建中)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11日下午发生在日本茨城县附近地区的密集型较强地震,正在引起日本地震学家们的高度重视。日本气象厅发布的资料显示,在过去一个月中,至少发生了80次以上的4级地震,而地震的震源,呈现出不断南移的倾向。
当地时间11日下午17时16分,茨城县附近地区发生了里氏7.1级的地震,随后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在同一地区接连发生了2次5级地震。日本气象厅称,这3次地震均为3月11日发生的里氏9级地震的余震。
但是,静冈大学的地震专家认为,本月7日深夜发生的7.4级地震,不应该属于3月11日强震的余震,而是一个单独的地震。
在过去一个月中,日本发生的80余次4级以上地震,其震源呈现出南移的倾向。3月11日的9级地震位于岩手县外海。而4月7日深夜11时32分发生的7.4级地震,则发生在岩手县以南的福岛县近海。而11日发生的3次密集地震,震源接近于福岛县以南的茨城县。静冈大学的一个地震研究小组担心,如果这一种南移的趋势得不到阻止的话,有可能会引发里氏9级的东海大地震。预测中的东海大地震震源将位于东京以南的静冈县近海,如果这一场地震发生的话,将会给东京和日本首都圈以重大打击。
当晚6时,日本气象厅发表消息说,不排除在今后几天的时间里,继续发生7级地震。
中新网4月11日电 据外电报道,当地时间11日17点16分,日本福岛县境内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当局已经发布海啸预警。
东电公司人员称,正在因遭受“3-11”大地震和海啸而严重受创的福岛核电站内工作的技术人员被命令迅速撤离。
东电公司发言人称:“公司命令工人迅速撤离,进入抗震建筑躲避。我们不知道现场有多少工人。”
一项预测结果显示,日本首都东京要是发生7.3级强震,将会造成1万多人死亡,数十万人受伤,将近百万栋楼房遭毁,数百万市民被迫疏散,全国五分之一的经济成果化为乌有。
上述数字虽只是预测,但一名灾难专家指出,未来30年内,东京发生7.3级大地震的可能性高达70%。
东京城市策划人数十年来都在积极防灾,并制定严格的建筑抗震条规,有的称得上是世界最高标准,他们希望借此将地震的破坏减到最小。不过,3月11日发生的9级强震和大海啸让日本东北地区遭遇前所未有的浩劫后,有人质疑东京现有的防灾机制是否足够。
东京距离这次的地震震源大约300公里,虽未遭遇东北那样的惨况,但也尝了一些苦滋味:交通中断、通信受阻、电供不足,以及商店里的必需品如牛奶面包被扫空。因此,专家认为东京当局有必要重新检讨整个对策,并把核灾难也列入计划中,他们指出,要是有比福岛更靠近东京的核电厂发生事故,要如何应对,都必须好好策划。
东京大学防灾研究所加藤孝明教授说:“如果东京遭到更强的地震袭击,面临的可能是一场大浩劫。就算是7.3级,现有的准备也不足。”
加藤孝明也是政府防灾计划咨询团的成员。他指出,日本必须修订政策,加强抗震,就算发生8级强震,当局也要有能力减轻破坏和混乱的程度。
报道称,现在,东京和周边地区的总人口已达3500万,经济产值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只要7.3级的地震就足以让大东京承受不起。
官方报告预测,如果7.3级地震袭击东京,将有1.1万人死亡、21万人受伤、700万人被迫疏散、经济损失预计会是3月11日地震估计损失的3倍。
还有一个问题是,如果靠近东京的核电厂如日本中部电力公司(Chubu Electric Power)的滨冈核电厂(Hamaoka)发生核危机,东京当局要如何应对?
加藤孝明说,当局没有制定一套计划,以应对整个东京受辐射污染的情况。假设东京发生强震,政府运作也将是个大问题,日本首相菅直人政府的一名顾问因此建议,当局应在日本其他地区成立一个影子内阁。
日本气象厅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至少有20座火山在大地震后曾出现活跃迹象。另外,日本将通过新设地震仪调查海底断层。
日本气象厅8日公布了3月份全国地震和火山活动概况,指出3月11日发生日本大地震后,全国至少有20座火山曾出现了活跃迹象。不过这些火山“目前还没有立即要喷发的征兆”,而且大部分已经恢复了平常状态。
日本气象厅8日还宣布,为了详细调查引起地震的断层位置和形状,将于4月下旬至6月中旬新设海底地震仪,对从福岛县到千叶县的近海海底进行观测。为此次观测准备的40台海底地震仪具有“自动上浮”功能。它们到达海底后,自动开始观测,在收到母船信号后,会浮出水面,以供回收。
日本国土地理院8日宣布,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海啸浸水面积,在东北地区的青森、岩手、宫城和福岛四县合计达到了507平方公里。国土地理院的研究方法是通过航空照片调查农田、市区的浸水情况,然后再对照卫星照片进行计算。(蓝建中何德功)
中新网4月11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11日报道,日本海啸冲走的房屋、汽车与人体等残骸正形成大片的垃圾岛,长约111公里,目前正在往美国西岸漂流,可能伤害海面船只,引发太平洋航线混乱。
3月11日东日本9级强震引发海啸后,灾区附近的太平洋海面常会见到被海啸卷到海中的车辆、牵引机和船只,及木材、塑料等各种残骸,偶尔还有整栋房屋。
美国第七舰队表示,这座大规模的“残骸岛”长达111公里,涵盖面积超过20万平方公尺,该舰队正在严密监控这堆漂浮垃圾的动向。
第七舰队公共事务副主管法沃表示:“它非常庞大,足以危害到海运。它所能造成的伤害包括刺穿船身,在船身留下撞击凹陷或卷进船只的推进系统。”专家估计,这堆漂浮的海啸残骸2年内会漂至夏威夷,3年后漂到美国西岸。
美国海军目前正在与日本的建设公司合作,设法清除这批在洋面上漂流的残骸与垃圾。
西雅图海洋学家埃贝斯迈尔认为,海啸残骸会在3年内冲上美国西岸:“我预期,房屋碎片、整艘船只以及还穿着鞋子的罹难者断足会冲上岸。”
埃贝斯迈尔追踪海上漂流物的时间长达数十年。他表示,日本惨遭海啸蹂躏后,多达数千具罹难者的遗体冲到海中,大部分的肢体会在水中解体,穿着鞋子的脚会持续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