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马那瓜5月29日电(记者刘璇 许雷)遭政变罢免的洪都拉斯前总统曼努埃尔·塞拉亚28日经由邻国尼加拉瓜返回祖国洪都拉斯,结束了海外流亡生活。分析人士认为,塞拉亚的回归有望终结该国的政治危机。
当地时间14时25分,塞拉亚乘坐委内瑞拉政府提供的飞机抵达洪都拉斯首都国际机场。与其同行的除家人和随从人员,还有委内瑞拉外长尼古拉斯·马杜罗、玻利维亚外长戴维·乔克万卡和巴拿马前总统马丁·托里霍斯。一些洪都拉斯政府官员到机场迎接塞拉亚。数千名塞拉亚支持者自27日晚间就守候在首都国际机场周围,等待其归来。
2009年6月,洪都拉斯发生军事政变,时任总统塞拉亚遭罢免并流亡海外。政变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谴责,洪临时政府因此遭到世界多国及国际组织的孤立和制裁。同年11月,洪都拉斯举行总统选举,原反对党国民党候选人洛沃获胜并于2010年1月宣誓就职。塞拉亚被控滥用职权等罪,随后获准与家人一同前往多米尼加。
然而流亡海外的塞拉亚并未沉寂,他在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尼加拉瓜等拉美国家的支持下周游各国展开游说,指责洪军事政变不合法。其追随者还在国内成立了“洪都拉斯反对政变国家前线”组织,呼吁国民抵制通过政变上台的临时政府和新政府,这使得刚刚就职的洪总统洛沃在国内施政阻力重重,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形单影只,处处碰壁。
虽然洛沃执政以来一直主张“国家和解政策”,但洪国内民众因军事政变产生的裂痕始终难以修复,治安混乱、经济凋敝等老问题日益凸显。另外,新政府始终被孤立于美洲国家组织之外,因此,准许流亡总统塞拉亚回国逐渐成为洪都拉斯重返国际政治舞台的关键所在。
今年4月,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洪都拉斯三国总统就塞拉亚回国和洪都拉斯重返美洲国家组织事宜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本月22日,洛沃和塞拉亚在哥伦比亚西北部城市卡塔赫纳签署和解协议。根据该协议,洪政府撤销针对塞拉亚的多项司法指控,塞拉亚及其前政府官员获准“安全和自由地”返回洪都拉斯,并可以参加洪国内的政治活动。作为交换条件,洪都拉斯将重返美洲国家组织。
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在协议签署后表示,该协议将使“泛美国家系统内的局势正常化”。按计划,美洲国家组织大会将于6月初在萨尔瓦多召开,届时,洪都拉斯重返该组织将成为会议的重要议程之一。
洪都拉斯分析人士认为,塞拉亚的回归无疑为洪都拉斯重返美洲国家组织创造了前提条件,是洪都拉斯在解决政治危机道路上迈出的关键一步。同时,这也显示了美洲国家组织和拉美各国在解决区域争端方面的协作能力和经验。随着洪局势日趋明朗,这场旷日持久的政治危机很有可能在“国家和解”的呼声中逐渐落幕。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日前对该组织的34个成员国进行了11个大类的综合指标调查,分别做出了新的排名。澳大利亚的综合排名第一,被认为是最适宜生活的地方,民众幸福感第一;北欧国家的整体排名靠前。
澳大利亚幸福指数最高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这项调查涉及健康、犯罪、教育、住房、政府管理、居民财产、环境和物价等11个指标。全部指标综合排名中,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分列前三甲,被认为是最适宜生活的三个国家,国民幸福指数最高。
调查显示,75%的澳大利亚人对他们的生活感到满意,这个比例远远高于所有34个国家的平均数59%。此外,尽管澳大利亚面临房价飙升、通货膨胀、经济低靡,但83%的民众对澳大利亚经济前景看好。
与此同时,北欧国家的整体排名靠前。仅就“对生活感到幸福”这一项指数而言,90%的丹麦民众对生活感到满意,86%的芬兰民众对生活满意,挪威、瑞士都排在前五。韩国只有36%,东欧国家更低。
卢森堡民众最有钱
在居民财富方面,34个国家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为1.3725万英镑(14.5万人民币)。其中,卢森堡人全年可支配收入达1.6758万英镑(17.7万人民币),排名第一。其次是美国、瑞士、比利时和英国。
瑞士、澳大利亚民众最健康
在居民健康指标方面,瑞士和澳大利亚最被认为是最健康的国家。而英国儿童肥胖率世界最高,因肥胖引发的死亡事件也日益增多。2000年,英国65岁以下民众中有88人死于肥胖引发的疾病;而2009年这一数字飙升至190人。
日本人感觉“不幸福”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日本人在可支配收入、工作状况、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得分均超过平均数,但日本民众普遍自我感觉“不幸福”,仅40%的民众对生活满意。
调查发现,日本失业率极低,在15-64岁民众中,70%的人都有稳定收入来源,而34个国家的平均数只有65%。日本人经常抱怨工作时间太长,他们平均一年工作1714个小时,但34国的平均数却达1739个小时。日本人平均预期寿命为82.7岁,为34个国家中最高。(朱冀湘)
宋代白釉划花钵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出现了五大名窑。今天要讲述的是一个文物“幸运儿”,它产自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出土后曾被作为狗食盆子苦捱了几年,终于偶遇“知遇之人”,在济宁博物馆里安了家。它就是一一一宋代白釉划花钵。
看上去像个柳编的小篓
第一眼看见宋代白釉划花钵,有点像个柳条编制的小篓。象牙白色的底子,横横竖竖的褐色条纹。这种样貌在宋代堪称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完美结合的产物。当时,工人先是制作好瓷胚,再画上柳条编织的图案。在瓷胚还没干透的时候,刻划上柳条花纹,最后入窑烧制,成为精致的容器。这个宋代白釉划花钵的“脚上”还划有一些弯曲的花纹,在横竖格纹中,更透出几分生动。
宋代的五大名窑分别是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其中,定窑以生产白瓷为主,位于河北省曲阳县。定窑白瓷的釉色白中闪黄,相当于今天上的清漆,增加了器具的光泽,而且可以防止色料的一些有毒物质出来。在宋代,河北的瓷器能卖到济宁来,其品质应该经得起考验。
曾是一只农家狗食盆子
这件宋代白釉划花钵怎么来到济宁市博物馆的?还有着一段戏剧化的故事一一一犬口夺宝。济宁市文物局的原局长宫衍兴一谈起此事就乐得合不拢嘴。
据介绍,从1979年到1982年,济宁文物工作很大一部分就是寻找散落民间的文物。1979年的麦收时节,宫衍兴像往常一样骑着大梁自行车,来到泗水县田间地头进行“拉网式搜寻”。天气非常炎热干燥,宫衍兴忙活了一天,随身携带的水壶也见底了,他口干舌燥。
正巧一个农家院落就在不远处,宫衍兴紧蹬几下自行车,打算找村民要点水喝。当时,一位村妇在家里,也很热情,可是拿起水壶,里面却没水了。“那位大嫂便问我喝井水吗?”宫衍兴说,以前井水很干净,人们经常直接就喝,更何况自己已经非常口渴,忙点头答应。
井在后院里,宫衍兴来到后院时,院中拴着的一只小狗,见到陌生人“汪汪”直叫。宫衍兴一边喝水,一边就注意着小狗。他忽然发现,小狗跟前的狗食盆子非同寻常。从事文物工作那么多年了,宫衍兴有着非常敏锐的判断力。他告诉记者,盆子的颜色、造型、刻花等让他一眼断定,那就是宋代的物品。
得知狗食盆子的来历后,宫衍兴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原来,那盆子是村妇家人在挖地时刨出来的。因为忌讳,没有拿到屋里,给小狗做“饭碗”已经好几年了。这小狗的“饭碗”便是如今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宋代白釉划花钵。宫衍兴将自己的身份表明给村妇,并告知要买回这件文物。村妇听得哈哈大笑,小狗吃食的物件,又脏又破,竟然还有人买?!她当即表示送给宫衍兴,坚持不收钱。理由很简单,死人用过的东西不吉利,用来卖钱会更不吉利。就这样,一次偶然找水喝,找到了宋代珍宝。
幸运成为国家二级文物
宋代白釉划花钵刚收进文物局时,身份并不是十分“显赫”,直到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到来。因为宋代白釉划花钵在做小狗“饭碗”时,被狗爪子挖出了一条缝,宫衍兴并没有特别重视它。上世纪80年代,国家的文物专家到济宁鉴定文物,瞥过房间角落处的宋代白釉划花钵,直接定级“国家二级文物”。“它上面有点残破。”宫衍兴说,专家们笑了,“是啊,没残破那就是国家一级文物了!”大家这才明白宋代白釉划花钵的真正价值。
宋代时期,定窑生产了大量的白瓷,北方老百姓都在普遍使用,按照“物以稀为贵”的原理,本来不是什么稀罕物件。可是瓷器,这种物品容易破碎,特别不易保存,一个家庭能用几十年的碗恐怕也不多见。而在建国后的一段时期,老百姓即便挖出没有损坏的古代瓷器,也往往因为忌讳,常常扔掉,甚至当场打碎。这也成就了流传至今瓷器的宝贵。尤其是这种具有代表性的白釉划花瓷器,犬口脱险,更是幸运异常。
秋天的一个夜晚在犹他州格林河魔怪谷国家公园拍摄的奇形怪状的石头上方的夜空。空中的薄雾给位于地平线的银河增添了一些色彩。
穿过拱门国家公园一个天然形成的拱形结构看到的银河。
穿过拱门国家公园一个天然形成的拱形结构看到的银河。
在犹他州拱门国家公园平衡石附近,韦伯斯特利用特殊照明设备和银河系塑造了犹如外星世界的景观(左)。美丽的银河成为岩石上的本土美洲艺术品的背景(右)。
犹他州峡谷地国家公园马蹄峡谷(Horseshoe Canyon)的圣灵岩石绘画,美丽的银河成为它的背景。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27日消息,这些精美绝伦的银河照片看起来绝不亚于哈勃太空望远镜等大型天文设备拍摄的图片,但事实上它们是由摄影师布雷·韦伯斯特用妻子送他的数码相机和一个三脚架,在美国犹他州的国家公园里拍摄的,而且令这些照片显得更加不同寻常的是,韦伯斯特的摄龄仅有3年。自从他的作品《平衡(Balanced)》出现在《国家地理》杂志上,他的人生开始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韦伯斯特创作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图片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地球在浩瀚无边的宇宙里是多么渺小。51岁的他过去27年一直在美国诺思罗普·格鲁曼(Northrop Grumman)公司担任火箭工程师和固体燃料推进剂专家。他说:“我感觉犹他沙漠对我具有很大吸引力,每当我去拱门国家公园和峡谷地国家公园,就会心生无限敬畏。”他表示,他的新职业是从3年前他“借妻子的新尼康相机,重游犹他州国家公园开始起步的。我对这里很了解,知道哪里的景点最好。对我来说,把远古美洲本土人的岩石绘画与银河结合在一起的照片最有影响力”。
他认为其中一些岩石绘画是由被称作西部远古文明(Western Archaic Culture)的一个8000年前的群体留下的。韦伯斯特说:“在我的照片里,我喜欢很明显地呈现出那些绘画的年代,如果它们像是8000年前绘制的,我会让它们看起来就像那个时代的。人类只是浩瀚无边的银河的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现在他用佳能5D MK2相机和一个三脚架瞄准天空,并用30到60秒曝光,他的图片清晰度主要取决于照相设备的质量。“数码相机有了很大进步,现在用它们已经能在地面上拍摄到这种照片,而且利用它们的传感器很容易捕捉到夜空里的数千颗恒星。”
韦伯斯特说:“南犹他州是美国最黑暗的一个地方,相机能捕捉到银河发出的微弱的光。我用很宽的快镜头,有时仅为15毫米鱼眼镜头,这能帮助我捕捉到180°范围内的银河的全景。”他表示,他喜欢能让他联想到地质时期的自然元素,他会特意在照片中把这些元素突出出来。“我在大峡谷四周观察宇宙。风化的岩石、风吹过大峡谷,或者野生动物在平原上徘徊。我只是在努力捕捉一些小故事。”他曾在零下12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拍摄,也曾步行数小时,爬到6000英尺(1.83公里)高处寻找最佳拍摄角度,他对摄影术的热爱显而易见。他说:“我知道所有在夜间能拍摄到美丽的银河画面的秘密地点。我选择的拍摄地点,往往会让正在拍照的我感到胆战心惊。”
美国宇航局日前抓获一名试图出售月球岩石的女子。据悉,美国登月成功后带回的月石被美国前总统尼克松(Richard Nixon)分别赠送给了世界上136个国家和美国各州。然而目前多国收藏的月石已经丢失,其黑市价高达上百万美元。
美国宇航局的调查员假扮成买家,抓获了一名试图以170万美元(约合1104万元人民币)高价出售罕见月石的女子。目前这名女子还没有被确定身份。她此前与调查员假扮的买家约好,在洛杉矶东南部的埃尔西诺湖附近一家餐馆中见面。两人就价格问题达成一致后,这名女子拿出月石时被当场抓获。据悉,在美国出售月石属于非法行为,因为它们被看作国家宝藏。
目前这名女子已经被当地治安部门拘留,尚不清楚她是从何处获得这块月石的。美国宇航局计划对这块石头进行检测,以确定其是否真来自月球。如果它被确认是真品,这名女子将被控偷窃罪,如果月石是假的,她则要被控欺诈罪。
所谓“月石”,主要是指由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陆月球后带回来的一种矿石样本,这种矿石被命名为阿姆阿尔柯尔矿石(armalcolite),这个名字是由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等阿波罗11号上三位宇航员的名字缩写组成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将其当作礼物送给了136个国家和美国各州。然而目前有90个国家和美国10个州的月石已经不知去向。
江西省乐平市临港镇古田村受旱的稻田
国家防总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达到50年来最低水平,主要江河累计来水量较多年同期偏少一至七成。目前,全国耕地受旱面积为9892万亩,有497万人、342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湖北湖南旱情严重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与多年同期相比偏少四至六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年份。
国家防汛抗旱督察专员刘学峰介绍,受旱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江,还有洞庭湖、鄱阳湖周边以及江淮之间的丘陵山区一带。
长江中下游旱情的发展给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其中湖北、湖南两省的局部地区比较突出。最新气象数据显示,今年湖北全省已有33个县市达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
将有降雨缓解旱情
21日起,江南大部将有大范围降雨,降水区域覆盖长江沿线旱区,雨量较大,对缓解旱情有利。“从目前天气情况看,即将到来的这场降雨将会对改善土壤墒情、缓解当前旱情有利。”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正研级高工宋迎波说。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举措
三峡水库加速泄流
为满足湖北、湖南两省中稻栽插等抗旱用水需求,缓解沿江城乡供水、灌溉引水和航运压力,保障长江中下游地区抗旱用水及航运安全,国家防总决定,自5月20日至24日,三峡水库按日均出库10000立方米每秒左右控泄(比入库流量大3000立方米每秒左右);5月25日至6月10日,将三峡水库日均下泄流量加大至11000至12000立方米每秒。
■探访
洞庭湖区水稻无水
每年4月洞庭湖区最怕水患,可是昨日记者来到进入传统汛期50天后的洞庭湖区,看到的却是湖区农民期盼雨水的焦虑眼神。
湖南省南县地处洞庭湖腹地,是全国产粮大县。在南县揭家洲村,远远望去田里的水稻还是一片绿色,但拨开稻苗,下面的土地已经严重龟裂,不少裂口甚至能同时放入四根手指。村支书江维清说,现在改种一季稻都有点来不及了,很多人都打算改种晚稻。许多粮农已经开始放弃,种下去的370亩,最后能保住的也就一半多一点。
长年被冰层覆盖的北极,原本被视为国际海域,但近年来随着石油和天然气供应的紧张,以及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日渐明显,北极已经引起多个国家的高度兴趣。2007年8月,一支俄罗斯北极科考队在北冰洋近4300米深的海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俄罗斯国旗,公开表明俄罗斯对北极的领土要求,一场激烈的“北极争夺战”序幕由此拉开,美国、加拿大等北极周边国家此后纷纷展开争夺行动。北欧国家丹麦虽然不是世界上最靠近北极圈的国家,但它也已经加入了这场竞争。丹麦日前被曝将在下个月公布自己的“北方战略”,拟对北极点以及北极圈内的多个地区提出正式的主权要求。这将是丹麦政府首次公开宣示对北极的主权要求。本网来连线本台驻欧洲记者涂贇,来了解丹麦即将公布的北极战略的相关情况。
北极已经引起多个国家的高度兴趣
记者:根据丹麦媒体的报道,在一份有望于6月公布的名为“北极战略”的文件中,丹麦政府将要求联合国承认北极是丹麦所属的北极圈岛屿格林兰岛的领土延伸。在这份文件中,丹麦一共对北极大陆架位于法罗群岛和格林兰岛周围的五个地区提出了主权主张。文件还显示,丹麦科学部已经开始收集数据,计划在2014年前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申请。丹麦外交大臣埃斯珀森证实了这一消息,并表示这项战略还在审议中。
在北极圈内,丹麦一直寻求对格陵兰岛以外的土地主张主权,但这是丹麦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对北极的所有权要求。据悉,为了获得成功,丹麦将列出证据说明地理北极,也就是所说的北极点,是与格陵兰岛相连的,已经属于丹麦六百多年了。
主持人:2007年8月,丹麦政府曾派遣一支科考队前往北极,寻找丹麦拥有北冰洋海域经济开发权的证据,从而加入北极的“争夺战”,那涂赟,丹麦此次公开提出对北极地区所有权的要求,背后的原因应该与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利益有关系吧?丹麦为什么在时隔将近4年后才正式提出这一要求?
记者:是这样的,虽然丹麦在其文件里淡化了对北极主张主权的经济含义,但分析人士认为这一举动的经济目的不言而喻,因为北极地区有全世界四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北极大陆架富藏煤炭、黄金、铜、镍、锡、铂等金属。此外,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北极冰融化,欧洲至远东的路线将有可能因此缩短6000公里,因而提供了开辟新航运线路、渔场和油气田的商机。
事实上,对北极地区的领土争夺也由来已久,对领土的争夺归根结底就是对其所含资源的争夺。除了丹麦之外,对北极地区有领土主张的国家主要还有俄罗斯、挪威、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家,这些国家据报道在几年前就各自提出了有关开发北极地区的文件,有关国家的官员还在联合国框架下就制定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边界方案进行了多次磋商和会谈,但这些国家都不曾单独提出对北极点的领土主张。据悉,联合国将审议北极国家对大陆架地区的主权要求,申请必须在2014年前提交给联合国,这也是为什么丹麦要赶紧出台自己的领土主张文件的原因所在。
主持人:那么,目前参与争夺北极地区领土的国家,对丹麦的这一举动有什么样的反应?
记者:虽然这些国家对北极地区的争夺激烈,有的国家为了宣誓自己在北极地区的主权每年花巨资进行军演以加强对北极地区的控制,甚至不惜与其他国家交恶,但在面对丹麦的北极主权主张之时,其他相关国家的反应还都是比较理性的,反应还都比较温和,因为丹麦的主张也是在国际法规定的框架下提出的。
在北极地区有着长期利益的俄罗斯的国家电台“俄罗斯之声”采访了俄罗斯科学院国家与法律研究所的专家古苏尔亚克,他就表示赞同丹麦的做法。古苏尔亚克说,靠近北极地区的国家有权对200海里以内的大陆架申请专属权,虽然丹麦要求得更多,正在准备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递交文件,但“丹麦的行动完全符合现行的有关北极地区问题的国际法”。来自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拜尔斯也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进展”,因为在国际法的框架下运作,“这类事情就是这样才得以解决的”。(涂贇)
![]() |
![]() |
||
![]() |
|||
![]() |
![]() |
南京美龄宫 资料图片
□据新华社电
近日,“故宫内建豪华会所”的风波尚未平息,网友拍摄的一组南京美龄宫大办婚宴的照片再度引发公众关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毫无疑问的公共资源,却为何一再难挡营利冲动?如何赶走文化背后的商业化幽灵?
国保单位美龄宫办婚宴
在著名论坛“西祠胡同”上,网友徐福庚5月15日拍摄的一组照片引发轩然大波。
记者在这则名为《婚庆酒席竟然摆到宋美龄别墅里》的帖子中看到,“宋美龄别墅”五个烫金大字下,一对盛装的新人正笑盈盈迎接往来宾客,一辆蓝色的婚车则紧挨宋美龄的座驾——一辆老式别克车停放着。而在一个宴会大厅里,数桌饭菜已经摆放停当,静候酒席“开张”。
据了解,宋美龄别墅建于1931年,正式名称是“国民政府主席官邸”,原为国民政府主席的寓所,后因蒋介石、宋美龄常在此居住,遂称“美龄宫”。美龄宫建成之初,这座三层重檐山式宫殿外观庄重典雅,内部装饰奢侈豪华。楼底原来是接待室、秘书办公室等,二楼西边是会客室、起居室,东边是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卧室。
从1984年3月起,美龄宫对游客开放,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而如今,这座昔日的华丽宫殿已风采不再,外墙和屋檐上的色彩已是斑驳陆离。虽然大部分室内陈设仍按原样布置,但二楼原本会客室的位置已变身成为一间开阔的宴会厅,以“蒋、宋喜爱的特色菜肴”为招牌。网友所拍摄的婚宴照片,正位于此处。
据工作人员透露,别墅内的餐厅已经开了七八年了。
此前也想改作高级会所
由于网民爆料加上媒体跟踪报道,让美龄宫在经历了2009年的转让风波后再次身陷“婚宴门”。究竟是谁在默许高档餐饮栖身国保单位?
记者调查后了解到,身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美龄宫,其管理方却是金陵饭店集团,负责经营的美龄宫服务部是集团的下属子公司。 2009年5月,金陵饭店集团相关负责人曾召集南京文物管理部门和部分文物界专家开了一次会,议题涉及“转让美龄宫的经营权”。原因是缺少客源,门票收入无法支撑日常管理开支,美龄宫“维持不下去”。知情人士则透露,所谓转让经营权实际是想关门谢客,开设高级会所。
中山陵园管理局巡视员余金保在2009年曾就“转让经营权”一事向记者反映:“美龄宫是国家资产毋庸置疑,但管理权应当是中山陵园管理局的,当初的拨借合同现在还保留着。 ”
记者从一份关于美龄宫历史沿革的材料上看到:1950年,美龄宫由中山陵园管理局接收为公产,改作省高干疗养院。 1951年“借给”南京市卫生局作为市直属干部疗养院使用,并签订了拨借合同。后来,由于对外交流工作的需要,美龄宫又“借给”东郊宾馆招待重要外宾。1990年9月1日,由江苏省旅游局发文将其并入金陵饭店。由于多方反对,转让风波不了了之。然而两年之后,问题为何仍未得到解决?
赶走文化背后的商业化幽灵
饭店栖身美龄宫,会所开进建福宫,前者想让今人品尝蒋宋当年喜爱的菜肴,后者则是让如今的富豪们感受“皇家享受”。究其根本,无非是试图通过包装和运作,实现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和公益价值的商业化 “变现”。如此冲动不止,活跃在文化遗产背后的商业化幽灵难以根除。
有关专家认为,从表面来看,依托文物古迹开设餐厅和会所,能够把美食、服务与环境、文化等各种元素融为一体,让人们在满足了口腹之欲的同时,也获得了亲近历史、了解文化的机会。而同时,实现的盈利还能带来充裕的资金,有助于对文物古迹进行后续的修缮、管理和进一步的保护。
文物保护专家认为,根据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均属于国家所有,其公益属性决定了一切相关的经营行为仅止于一种手段,服务于管理和维护的最终目的。而无论是在故宫建会所还是在美龄宫开饭店,将公共文化资源变相兜售给特权、富豪消费的行为,都已超越了国家对文保单位管理者的授权范围,更背离了管理者不得以其为营利目的的立法宗旨。
前南京博物院院长、文保专家梁白泉认为,此类事件不仅糟蹋了文化,还隐藏着极大的社会矛盾。宝贵的文化资源被特权与利益裹挟,是与民夺利,暴露出了当前社会急功近利,道德滑坡,一切向钱看的倾向,进一步增加了贫富阶层之间的矛盾。
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开始种植转基因作物,肯尼亚正成为领先者
各国跃跃欲试
在2008年之前,南非是非洲大陆唯一一个种植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棉花和转基因大豆的国家。此后,埃及开始种植转基因玉米,布基纳法索开始种植转基因棉花。但是现在,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马拉维、马里、津巴布韦、尼日利亚和加纳都在进行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和田间试验(这通常是允许大规模种植转基因作物的第一步),试验的作物包括玉米、水稻、小麦、高粱和棉花。
还有一些国家正在密切观察着肯尼亚在生物技术方面将要采取的举动。在这个东部非洲最大的经济体,转基因作物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但是,关于生物安全管理的法案有望在5月份获得通过,这将扫除转基因作物在该国发展的障碍,转基因作物的开放试验也将随即展开。肯尼亚将成为非洲第四个允许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
肯尼亚农业研究所所长伊弗里姆·姆克斯拉说:“我们应当依靠生物技术来防止农作物产量和性能进一步下降,我们需要利用科技方法来缩短开发新作物品种的时间。”
曾经忧心忡忡
随着非洲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粮食需求也在迅速增加。尽管转基因作物有可能帮助增加粮食产量,但由于担心它可能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还有担心其可能减少农产品出口机会,不少非洲国家对其下了禁令。
潜在的法律陷阱也妨碍转基因作物在非洲的推广。有23个非洲国家已经有了生物安全法律,都含有严格的法律责任条款。根据这些条款,(转基因作物)生产者要为任何不幸事故负责任,而不需要证明其确实有过错。非洲生物安全专家网络中心主任迪尔安·马肯德指出,任何一个投资者都不会在一个可能因为最轻微的、甚至是想象中的损害而被起诉的国家投资,这些国家不可避免地成为转基因技术开发商的禁区。
非洲的小规模农户约占该地区总人口的70%、农业总产出的60%,但转基因作物的高成本无疑会加大他们的负担,使他们难以同商业化农场竞争。在南非,2009年转基因玉米的种植面积达187.8万公顷,而小农户的种植面积仅为1.9万公顷。因此,非洲生物安全中心主任玛丽亚姆·玛依特认为,对非洲来说,转基因作物技术不大可能成为小农户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乌干达国家有机农业运动政策宣传官约瑟芬·阿齐亚就提出疑问说:“让那些小农户都来种植转基因作物意味着他们将失去对种子的控制,他们将不得不持续依赖种子供应商。试想他们能负担得起吗?”
未开发的市场
近些年来,转基因作物在世界各地的种植面积快速增加,非洲国家不可能置身于这一趋势之外。
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机构(ISAAA)发表的报告称,从1996年至2010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了87倍,转基因作物技术成为现代农业史上应用推广最快速的技术。
非洲大陆肥沃的土地和对农产品的需求使投资者对非洲农业越来越感兴趣。随着外国资本在非洲农业领域的投资不断增加,转基因作物也会成为越来越热的投资项目。
非洲大陆尚未开发的市场已经吸引了杜邦、孟山都等美国大粮商的注意,它们正加紧向非洲推销种子。
与此同时,一些非洲国家——如马拉维、毛里求斯、南非、津巴布韦等,已经修订了生物安全法律,扫清了推广种植转基因作物的主要障碍。其余大部分非洲国家也正在起草有关指导方针和管理规定。
研究人员警告说,全球粮食价格在2011年有望再创新高,非洲国家必须尽一切努力才能保证这个大陆上的人民不会挨饿。南非农业部副部长皮特-马尔德表示,生物技术当然不会解决所有问题,但它有潜力有所作为。如果我们真正关心非洲的粮食安全,就不能在转基因作物问题上感情用事。当然,我们必须对发展转基因作物保持警醒和负责任的态度。
环境保护部日前在其网站上公布了2011年部门预算情况。数据显示,2011年环境保护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192188.4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2987.1万元,项目支出169201.36万元,包括外交、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环境保护、住房改革等具体内容。
2011年环保部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财政拨款支出预算约12.7亿元,其中人员经费8630.14万元,公用经费6395.94万元;项目支出约11.2亿元,共安排61个项目。
环保部今年将用于国家环境监测与信息约2.2亿元,主要用于保障136个国家水质自动监测站、759个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断面、655个重点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点、14个国家空气环境背景监测站以及440个国家酸雨监测点、82个沙尘暴监测点、301个近岸海域水质监测点等开展自动监测、现场对比监测、分析报告、数据传输的运行维护及相关管理工作以及为了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而集中开展的环境监测质量监管专项工作等。
环保部还将在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方面安排1亿元,重点用于全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全国辐射环境监测、重点设施电磁辐射监测以及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管技术支持等内容;在核与辐射安全技术审评方面安排5000万元,主要用于核设施的安全技术审评相关工作。
环保部今年还将安排预算支出用于环境监察执法6000万元,用于国家环境保护规划3295万元,用于环境影响评价5000万元,用于环境国际合作及履约行动5500万元,用于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损害调查及评价5185万元,用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3650万元,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3500万元。
此外,环保部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支出预算约5.7亿元,其中人员经费1784.51万元,公用经费305.51万元,项目支出约5.5亿元。其中将用于“水专项”研究2.17亿元,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4亿元、大型修缮购置专项6815万元、重大科技专项管理费250万元、环境保护遥感动态监测信息服务系统先期攻关700万元等。
另外,环保部用于住房改革支出预算3880万元,其中住房公积金1700万元、提租补贴280万元、购房补贴1900万元。(吴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