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月24日消息,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22日报道,下面这些图片展示的是2011年第一次北极光展的一部分,这次极光持续时间长达两周,是由剧烈的太阳活动造成的。极光达到峰值时,远在北爱尔兰的人都能看到这种精美绝伦的自然景观。
1.新年极光
1月7日,挪威北部特罗姆索附近山区出现美丽壮观的极光。这次极光一直持续到今年的第二周,第一周剧烈的太阳活动生成的太阳风(其实是带电粒子)导致极光形成。当带电粒子沿地球磁场线运行时,就会形成美丽的极光。带电粒子撞到极区大气层,受到刺激的空气分子会以光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力。
2.科瓦罗亚岛(Kvaloya)天幕
1月8日,挪威北部科瓦罗亚岛的上空出现像花环形状的北极光。2011年前几周的北极圈周围的极光活动在1月7日和8日达到峰值。不过在接下来的很多天里,高纬度地区的天空仍有极光出现。1月12日在挪威特罗姆索附近,极光从下午6时开始,一直持续了12小时。据spaceweather.com上的一份报告说,在极光活动达到峰值时,它们是如此明亮,甚至远在北爱尔兰都能看到这种美丽的自然景观。
3.小屋上空的极光
1月7日,瑞典北部阿比斯库的一座小木屋上空充满美丽的淡绿色极光。摄影师彼得·罗森说:“整个天空看起来像可怕的地狱一样被分开。天空里的红色、蓝色和绿光像翩翩起舞的舞蹈王后。”引起极光的太阳喷射物还能引发地磁暴,后者可对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地球轨道里的卫星和地面上的通讯及输电设备造成不利影响。
4.犹如外星日落
1月8日,形状奇特的北极光使偏远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地平线看起来像是外星世界。大气里的原子类型和它们所处的高度,决定了极光会是什么颜色。人们看到的极光大多都是淡绿色。这是因为这些极光是由位于较低海拔(大约距离地面100到300公里)的氧原子产生的。蓝色和紫色极光是由氢和氦等较轻的气体生成的,较低水平的氮气会使绿色极光幕布的底部形成红色边缘。
5.天桥
1月7日,挪威北部索马罗亚(Sommaroya)上空出现的一条弯曲的极光,看起来像是附近一座灯火通明的桥。天空里出现的幕布状、弧状和带状光影展又称北极光或者南极光,发生在北半球的称作北极光,出现在南半球的是南极光。(秋凌)
图为临沂市莒南县相沟乡郁家东山村村民在抽水灌溉
据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22日通报,全省旱情仍在持续加剧,总体已达60年一遇标准,抗旱形势日趋严峻,人畜临时饮水出现困难。
记者从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相比一周前,全省小麦受旱面积和重旱面积均有所扩大。目前全省小麦受旱面积已达3016万亩,约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的55.9%,比一周前增加110多万亩。小麦重旱面积已达543万亩,比一周前增加60万亩。
随着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和山前水源的枯竭,目前全省仍有24万人、10.7万大牲畜临时饮水困难。由于各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目前还没有发生群众喝不上水的情况。
据了解,自去年9月下旬以来,全省除半岛东北部以外100多天无有效降水,累计平均降水仅为11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86%。同时,由于气温较常年持续偏高,土壤失墒较快,致使全省均不同程度受旱。
这组照片展现了一辆运送核废料的火车。火车将德国核电厂的核废料运到法国进行处理,而后再运回德国储存。
1.被加热的车厢
被加热的车厢(图片来源:Greenpeace)
这幅红外照片于11月在法国瓦洛涅拍摄,由国际绿色和平对外公布,照片中搭载大约123吨核废料的火车车箱“又红又热”。发布核废料运输车红外照片是一项反核能活动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这项活动还包括组织抗议和拖延火车前进的脚步。
这辆火车正拖着所谓的CASTOR车队,CASTOR是放射性物质储存和运输桶的英文缩写。自1995年以来,CASTOR便被用于将德国核电厂的核废料运到法国进行处理,而后再运回德国。核能和核扩散专家马修·布恩表示:“高放射性核废料实际上温度很高。但温度高并不意味着什么,尤其不能反映出危险程度。”
2.红热火车
红热火车(图片来源:Greenpeace)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的布恩说,在红外热图像中,CASTOR有轨车发出不祥的光,但这种景象只能说明车上搭载的东西温度较高。核反应堆核裂变产物中的原子衰变释放出大量热量,因此盛装核废料的容器在热图像中呈红色。布恩指出,CASTOR火车经常成为焦点话题。“公众关注所有与核能有关的事情,关心核废料的处理和储存是否安全,负责运输核废料的火车成为一个明显的政治符号。”
3.火上车轮
火上车轮(图片来源:Greenpeace)
在11月于法国瓦洛涅火车站拍摄的红外热图像中,一辆运输核废料的有轨车发出红光。布恩表示,热图像中呈现的热量不会构成任何威胁,使用火车运输核废料必须考虑到两个潜在问题,一个是安全,另一个是防卫。“安全问题是指纯意外情况下可能发生什么,防卫问题是指如果破坏分子企图搞阴谋就会发生什么。”
照片中的核废料是来自德国核电厂的使用过的核燃料。核废料在法国卡普·德拉·哈谷(Cap de la Hague)进行处理,剥离铀和钚,作为未来的核燃料使用。剩余物被制成固态玻璃基体,而后运回德国储存。
4.CASTOR容器
CASTOR容器(图片来源:Christian Charisius, Reuters)
在经常漫长的旅程从法国运回德国之后,盛装处理过的放射性核废料的CASTOR容器被放置在戈莱本的一个临时储存设施。布恩表示,虽然CASTOR有轨车和容器异常坚固,但核废料运输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发生事故将会出现什么后果?这些桶在设计上能够经受住一般事故考验,但如果遭遇速度更快的撞击事故或者温度极高的大火呢?这是安全问题。防卫问题是指可能遭受的袭击,例如有人使用火箭推进榴弹炸坏这些容器。一些研究发现这些事故所产生的辐射很小。如果火车在这个时候穿过市区,有人将受到辐射,但剂量在人类可承受的范围内。”
5.CASTOR火车
CASTOR火车(图片来源:Vincent Kesller, VK/JOH/Reuters)
2003年11月10日,一辆CASTOR火车穿过法德边境。哈佛大学的布恩表示运输系统的安全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其中包括每辆车搭载的数量,发生事故或者遭受袭击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以及是否经过发生骚乱的地区。他说:“这些因素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你很容易认定风险很高或者很低。由于可能出现肆意破坏,进行核废料运输的风险评估难度极高。”(孝文)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月21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这组照片展现了一辆运送核废料的火车。火车将德国核电厂的核废料运到法国进行处理,而后再运回德国储存。
1.被加热的车厢
这幅红外照片于11月在法国瓦洛涅拍摄,由国际绿色和平对外公布,照片中搭载大约123吨核废料的火车车箱“又红又热”。发布核废料运输车红外照片是一项反核能活动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这项活动还包括组织抗议和拖延火车前进的脚步。
这辆火车正拖着所谓的CASTOR车队,CASTOR是放射性物质储存和运输桶的英文缩写。自1995年以来,CASTOR便被用于将德国核电厂的核废料运到法国进行处理,而后再运回德国。核能和核扩散专家马修·布恩表示:“高放射性核废料实际上温度很高。但温度高并不意味着什么,尤其不能反映出危险程度。”
2.红热火车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的布恩说,在红外热图像中,CASTOR有轨车发出不祥的光,但这种景象只能说明车上搭载的东西温度较高。核反应堆核裂变产物中的原子衰变释放出大量热量,因此盛装核废料的容器在热图像中呈红色。布恩指出,CASTOR火车经常成为焦点话题。“公众关注所有与核能有关的事情,关心核废料的处理和储存是否安全,负责运输核废料的火车成为一个明显的政治符号。”
3.火上车轮
在11月于法国瓦洛涅火车站拍摄的红外热图像中,一辆运输核废料的有轨车发出红光。布恩表示,热图像中呈现的热量不会构成任何威胁,使用火车运输核废料必须考虑到两个潜在问题,一个是安全,另一个是防卫。“安全问题是指纯意外情况下可能发生什么,防卫问题是指如果破坏分子企图搞阴谋就会发生什么。”
照片中的核废料是来自德国核电厂的使用过的核燃料。核废料在法国卡普·德拉·哈谷(Cap de la Hague)进行处理,剥离铀和钚,作为未来的核燃料使用。剩余物被制成固态玻璃基体,而后运回德国储存。
4.CASTOR容器
在经常漫长的旅程从法国运回德国之后,盛装处理过的放射性核废料的CASTOR容器被放置在戈莱本的一个临时储存设施。布恩表示,虽然CASTOR有轨车和容器异常坚固,但核废料运输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发生事故将会出现什么后果?这些桶在设计上能够经受住一般事故考验,但如果遭遇速度更快的撞击事故或者温度极高的大火呢?这是安全问题。防卫问题是指可能遭受的袭击,例如有人使用火箭推进榴弹炸坏这些容器。一些研究发现这些事故所产生的辐射很小。如果火车在这个时候穿过市区,有人将受到辐射,但剂量在人类可承受的范围内。”
5.CASTOR火车
2003年11月10日,一辆CASTOR火车穿过法德边境。哈佛大学的布恩表示运输系统的安全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其中包括每辆车搭载的数量,发生事故或者遭受袭击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以及是否经过发生骚乱的地区。他说:“这些因素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你很容易认定风险很高或者很低。由于可能出现肆意破坏,进行核废料运输的风险评估难度极高。”(孝文)
克里斯蒂安-庞德拉利用碎冰锥攀登冰瀑
科学网讯 北京时间1月20日消息,位于挪威埃德菲尤尔地区的一座瀑布,最近突然平静下来。寒冷的气温低达零下15摄氏度,使这座瀑布凝结形成巨大的冰瀑。很多攀冰爱好者不惜冒生命危险攀登这座冰瀑,希望能成为第一个“征服”它的人。
冰墙衬托下,庞德拉的红上衣很显眼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座瀑布高达650英尺(约合198米),比伦敦建筑物“小黄瓜”还高,不过在极限运动爱好者威尔-嘉德和克里斯蒂安-庞德拉以前,还从没有人成功登顶。他们二人仅借助碎冰锥就登上了冰瀑的顶部。40岁的克里斯蒂安是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位极限运动摄影师,谈到他们二人的成就他表示:“能成为登顶第一人,我们感觉自己很伟大。”
从冰墙下面看到的攀冰者庞德拉
克里斯蒂安说:“开始攀爬的时候,气温降到零下10摄氏度,因此攀登起来很辛苦。幸运的是我们包裹的很严实,所以感觉并不算冷。这座瀑布非常美丽,我不断停下来拍照,而威尔则不停向上爬。登顶后我们感觉自己置身世界之巅,要知道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它都是一座水流湍急的瀑布。”
庞德拉向上攀爬
这个美丽的景点已经成为攀冰爱好者向往的地方
由于气温很低,这个美丽的景点已经成为攀冰爱好者向往的地方。不过这项运动充满风险,甚至会丢掉性命。来自达拉谟的驾驶教练和三项全能运动员戴夫-丘奇,在圣诞节后尝试攀爬英格兰坎布里亚郡赛德伯的考特利瀑布(Cautley Spout)时,不幸从75英尺(约合23米)高的地方坠落身亡。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在英格兰诺丁汉市的地面之下,那里隐藏着一个著名的神秘世界,450多个沙岩洞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下洞穴网络。这些洞穴以在14世纪时曾经被当作国王的地牢而著名,大部分洞穴都位于诺丁汉城堡之下,但此前从来没有人能够精确绘制出整个地下洞穴网络的地图。
近期,英国诺丁汉洞穴勘测项目研究人员利用最先进的3D激光扫描技术绘制出整个洞穴网络的3D效果图。3D效果图再配上地面之上的图片,向人们展现了这个中世纪地牢惊人的艺术景象。
1. 整个洞穴网络的3D效果图
整个洞穴网络的3D效果图
作为诺丁汉重建工程的一部分,诺丁汉洞穴勘测项目采用了最先进的3D激光扫描技术。研究人员携带3D激光扫描仪进入到诺丁汉市地面之下的洞穴中采集图像。这些洞穴对于英格兰和诺丁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关于这些洞穴的最早记录要追溯到868年,当时这里曾经是一个撒克逊人的定居点。诺丁汉洞穴勘测项目旨在对这些洞穴进行保护。
2. 国王大卫的地牢
国王大卫的地牢
诺丁汉城堡地面之下的沙岩质地坚固而柔韧,是建造这些人工地下迷宫的理想材料。所有洞穴都是工人利用工具挖掘出来的,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家园,其中包括制革、制陶、酿酒等场所。部分洞穴曾经被用作存储空间、藏身过道和补给通道。诺丁汉城堡最早期的建筑曾经在英国内战中遭到破坏,不过后来又得到重建,其中包括城堡之下的地牢。据说,苏格兰国王大卫二世曾经利用这个地牢关押过犯人。
3. 莫蒂默洞穴
莫蒂默洞穴
诺丁汉城堡之下的另一个洞穴则有着更为迷人的传说。莫蒂默洞穴以罗杰-莫蒂默的名字命名,罗杰-莫蒂默则是伊莎贝拉王后的情人。这两人推翻了国王爱德华二世后,就住在这座城堡之中。伊莎贝拉的儿子爱德华三世攻下这座城堡后夺回了政权。他的军队就是利用这条通道悄悄潜入城堡活捉莫蒂默并将其吊死。
4. 另一条通道
另一条通道
当然,这只是一个迷人的传说。如今,正式的莫蒂默洞穴已成为诺丁汉城堡的浏览胜地之一。不过,诺丁汉洞穴勘测队又发现了另一条通道,他们认为这条通道比实际用于攻打城堡的通道要远得多。
5. 中世纪酒窖
中世纪酒窖
一些洞穴曾经被用作麦芽窖以及啤酒生产场所。
6. 洞穴复合体
洞穴复合体
洞穴网络的每一个复合体都包括一个萌芽室、一个窑和一个深水井。萌芽室用于准备谷物,窑主要用来烘烤,深水井则主要用来取水。在洞穴中酿酒的好处就是常年都恒温。
7. 饮酒室
饮酒室
在诺丁汉城堡地面之下,与啤酒有关的活动并不仅仅局限于酿酒。比如,在英国18世纪贵族庄园威洛比宅院地下的洞穴极有可能是饮酒室。
8. 啤酒厂院落
啤酒厂院落
在“啤酒厂院落”的那些洞穴中曾经存储有啤酒。所谓的“啤酒厂院落”是指其中一个洞穴系统,与17世纪的村舍较为接近。
9. 空袭避难所
空袭避难所
诺丁汉市政厅地面之下的通道是诺丁汉境内发现的维护最完善的地下通道。这些通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经被用作紧急总部和空袭避难所。
10. 皮尔大街洞穴系统
皮尔大街洞穴系统
皮尔大街洞穴系统看起来很像是一个地下迷宫。对于人工通道来说,它看起来显得极其混乱。它其实是一个沙矿。据了解,该矿在1780年到1810年间仍在采矿。但是此后这些矿洞逐渐被人遗忘。直到1892年,这些矿洞才开始成为一处浏览胜地。
11. 扫描仪
扫描仪
为了获得这个庞大的地下洞穴空间的数字烙印,诺丁汉洞穴勘测队利用脚踩车在地面之下拉着扫描装备前进。扫描仪向洞穴深处发出数束激光束,并测量激光返回的时间。这台扫描仪每秒可以获取难以置信的50万个勘测点,从而形成了一个“点云”,“点云”的最终效果就是一幅3D图片。(彬彬)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月18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这是过去一周太空图片精选,包括日环食、土卫七、泻湖星云、三角座星系在内的精彩太空图片纷纷榜上有名。
1.太阳气体喷流
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拍摄,1月6日公布,中右侧的针状体是从太阳表面喷出的太阳气体喷流,高度相当于地球直径。根据一项新研究,这些高耸火焰内的气体温度远远超过此前的发现。太阳的外层大气或者说日冕的温度可达到100万华氏度(约合56万摄氏度),远远超过表面温度。研究人员表示这一新发现可能帮助揭开日冕温度的谜团。
2.日环食
1月4日出现的日环食,由日本“日出”卫星拍摄,此时的月球几乎完全遮住太阳。日环食发生时,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较平常稍远一些,因此看上去比发生日全食时稍小,太阳的边缘清晰可见。
3.恒星搜索
美国宇航局的SOFIA(同温层红外天文观测台的英文缩写)望远镜安装在一架改装的波音747上,能够探测到当前的陆基和空基望远镜无法探测到的一系列红外波长。SOFIA拍摄的梅西耶42星云周围区域的中红外照片(右侧)揭示了一个明亮的星团(右上),但在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智利欧洲南方天文台拍摄的照片中——左为“哈勃”拍摄——这个星团却被尘埃云遮住,无法露出真容。宇航局表示,借助于探测到中红外波长这种能力,SOFIA项目组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恒星和行星如何形成,有机物在生命形成和进化中的作用以及银河系中央的黑洞特性。
4.坑坑洼洼的土卫七
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号飞船在2010年11月28日拍摄,10日对外公布,呈现了土星的最大卫星——形状不规则的土卫七“许珀里翁”,表面布满凹坑和裂缝。“卡西尼”号过去收集的数据促使科学家得出这样一种推测,即土卫七的陨坑内含有碳氢化合物分子。
行星科学家戴尔·克鲁伊科沙克在2007年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些分子如果嵌入冰中并暴露在紫外线照射下,便会形成生物学意义上的分子。虽然并不意味着我们发现了生命,但这种现象却说明形成生命所需要的基本化学条件在宇宙中普遍存在。”
5.星系全身紫外照
这幅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雨燕”卫星2008年拍摄,呈现的是三角座星系。宇航局的斯蒂芬·伊姆勒表示,这是迄今为止拍摄的细节最为丰富的星系全身紫外照。宇航局10日宣布,三角座星系距地球300万光年,隐藏在不可见“弥漫星际带”背后的神秘分子“指纹”最近终于被探测到。目前,科学家正对这个弥漫星际带进行编目,希望能够确定与每一种弥漫星际带有关的分子。他们表示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行星、恒星和生命的形成。
6.泻湖星云
图片由美国宇航局广域红外探测器获取的数据合成,1月6日对外公布,呈现了泻湖星云的美丽景象。泻湖星云又称梅西耶8,中部的大型圆形云色彩缤纷,非常壮观。这个星云的宽度大约在100光年左右,是肉眼能够看到的少数“恒星托儿所”之一。星云内存在大量巨大而炙热的恒星,发出的强辐射像雕刻家一样影响周围云的形状。(孝文)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月17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美国古生物学家在阿根廷发现了距今2.3亿年前的恐龙化石,它们属于一种名为Eodromaeus的新恐龙,这种恐龙外形与始盗龙相似,身长只有4英尺(约合1.3米),颈骨还有气囊,这给兽脚类恐龙最终进化为鸟类增添了更多证据。
1.已知最早的恐龙之一
最新一项研究称,大约2.3亿年前,恐龙Eodromaeus曾经生活在阿根廷,这种恐龙体型如狗般大小,会给对手致命一击。新恐龙种类的发现让科学家对恐龙取代其他爬行动物统治地球以前的时代有了新的认识。
参与这项研究的美国芝加哥大学古生物学家保罗·塞雷诺(Paul Sereno)说:“这是我们迄今对掠食性恐龙家族最完整的认识——它看上去像是这个家族最初的模样。Eodromaeus恐龙体型较小,行动迅速,十分危险。”作为已知最早的恐龙之一,Eodromaeus身长只有4英尺(约合1.3米),站高刚到成年人的膝盖处。
最新研究显示,这种小恐龙却是兽脚类恐龙家族的祖先,这个家族包括霸王龙和恐爪龙这样的恐龙。与这些可怕的后代一样,Eodromaeus也有一条长而僵硬的尾巴,独特的骨盆外形,颈骨内还有气囊——或许与呼吸存在联系,为兽脚类恐龙最终进化为当今鸟类增添了更多证据。
2.仅几磅重的小恐龙
保罗·塞雷诺双手捧着Eodromaeus恐龙头骨全尺寸复制品,它的牙齿看上去像针一样锋利。塞雷诺还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驻站探险家。据他介绍,Eodromaeus恐龙同与其极为相似的恐龙始盗龙生活在同一个年代。“如果回到2.3亿年前,其中一种恐龙从你的头顶轻轻掠过,你一定想知道那究竟是Eodromaeus恐龙还是始盗龙。”
塞雷诺和他的研究团队曾经以为始盗龙是食肉恐龙的祖先。不过,基于对始盗龙化石的最新分析以及Eodromaeus的发现,他如今认为始盗龙其实是蜥脚类恐龙的祖先。蜥脚类恐龙是一种体型庞大的长颈食草恐龙。塞雷诺说:“这是恐龙起源的妙处。谁能预测这些10磅到15磅(约合4.5公斤到7公斤)的恐龙——两者外形相似,但吃的东西不同——最终进化成像梁龙和暴龙一样截然不同的生物?”
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恐龙专家汉斯-迪特·苏斯(Hans-Dieter Sues)也认为,对始盗龙重新分类意义重大。苏斯还是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编辑,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他说:“当始盗龙最早被发现时,每个人都注意到一点,那就是对于兽脚类恐龙来说,后牙看上去十分奇特。始盗龙长有叶状小牙齿,而这些牙齿是在兽脚类恐龙身上找不到的。”
3.新恐龙骨骼复原模型
研究人员对Eodromaeus恐龙几乎所有的骨骼都做了说明,鉴于Eodromaeus只是一种小动物,这种做法极不寻常。根据它的化石,科学家认为Eodromaeus恐龙就像是其兽脚类恐龙后代一样,双腿站立奔跑,具有锋利的牙齿和善于抓握的爪子——Eodromaeus恐龙用它来捕捉其他爬行动物幼仔。
美国马里兰大学古生物学家托马斯·霍尔茨(Thomas Holtz)也认为,Eodromaeus恐龙或许是早期兽脚类恐龙的祖先。霍尔茨也没有参与塞雷诺的研究。他说:“我认为他们获得了一项重大发现。在特征方面,Eodromaeus似乎在兽脚类恐龙族谱中非常靠下。”
霍尔茨补充说,Eodromaeus与始盗龙外形相似并不令人奇怪,双方在大约1000万年拥有共同的祖先,从进化角度讲,1000万年的时间其实并不长。他说:“我们对它们的共同祖先了解越深入,它们分道扬镳的时间越短,所以,它们彼此之间看上去更相像。如果你回到那个年代,最终发现它们其实是同一种生物。”
4.发现新恐龙化石之地
这里便是发现Eodromaeus与始盗龙化石的阿根廷西北部荒凉的“月亮谷”(Valley of the Moon)。据塞雷诺介绍,在距今2.3亿年前,月亮谷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环境非常美。”Eodromaeus和始盗龙与其他许多爬行动物种类分享了这片三叠纪天堂,包括嘴像鹦鹉的爬行动物(曾经是恐龙的远亲)及许多像鳄鱼一样的体型较大的动物。
马里兰大学古生物学家霍尔茨表示,研究Eodromaeus与始盗龙的共同特点或许有助于科学家全面认识所有恐龙最后的共同祖先。霍尔茨说,Eodromaeus恐龙“可能是两足动物,手或许已经适于抓握,其食物或许并没有严格限定于肉类或植物,而相比之下,第一种恐龙可能是杂食动物。”在本周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将对Eodromaeus恐龙新化石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孝文)
北京时间1月15日消息, 2010年12月29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流经兰福德市的河流黄金溪(Goldstream River)突然呈现荧光绿色,犹如遭受放射性物质污染一样,在当地引发了恐慌。不过,加拿大官员表示,这其实是一场人为恶作剧。
最初,造成黄金溪呈现荧光绿色的原因是个谜,当地政府接到报告后立即展开调查,发现一种有机化合物被当作染色剂用于测试水系统。事实上,黄金溪变绿当天,还没有进行检测时,当地官员就指出这是一场恶作剧。这条河流呈现荧光绿色,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维多利亚市摄影师泰森·埃尔德(Tyson Elder)发现的。2010年12月29日,埃尔德与朋友沿黄金溪河岸拍摄白头秃鹰,看到眼前不可思议的一幕。
24岁的埃尔德说:“我从远处看到,河水泛起的绿色荧光看上去像是汽车用的冷却液。看到如此出人意料的事情着实让人有点紧张,尤其是黄金溪还是一个深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冬天是白头秃鹰交配和筑巢的季节,所以,我们担心这会对白头秃鹰造成伤害。幸运的是,检测结果显示,河水并没有毒性。”回家以后,埃尔德将照片上传至Twitter,黄金溪呈现绿色荧光的消息立即传播开来。
埃尔德说:“每个人在看到这些照片都十分震惊。这可是重大新闻。电台收到了消息,人们纷纷涌向黄金溪公园,似乎没人清楚发生了什么。那真是有趣的一天。”据埃尔德介绍,黄金溪变绿的河水约有400米宽,在大约三个小时后恢复了正常的颜色。他的朋友中恰好有人带了摄像机,而拍摄的视频在YouTube网站的点击率达55万次。
兰福德市消防部门主管鲍勃·贝克特(Bob Beckett)将河水变绿归咎于恶作剧。他说:“这极有可能是一场恶作剧,不幸的是,我们不得不调动各方面的资源调查此事。”检验结果显示,造成河水变成荧光绿色的是一种叫荧光黄的有机化合物。据温哥华岛卫生管理当局官员介绍,荧光黄可以造成过敏反应,还可用作医学治疗的示踪剂。医疗卫生官员莫里·菲弗(Murray Fyfe)说:“荧光黄确实没有太大毒性,但可以引起过敏反应。”
27岁的当地居民布鲁斯·布拉德利说:“看上去犹如遭受放射性物质污染一样的灾难。看到这一切真是让人难以置信,河水在闪闪发光。有些人一开始被吓坏了。这种感觉真是奇怪。”据当地媒体报道,荧光黄不会对鱼类健康造成影响,黄金溪的河水在几小时以后恢复了正常颜色。(秋凌)
4.图案传递的信息
别人在这个圆头上看到的是花和头像图案,而“安妮皇后复仇” 号的研究专家看到的却是可以证明它的身世的证据。例如它上面的花是莺尾,这是法国皇家的象征。在黑胡子夺取这艘船,给它更名为“安妮皇后复仇” 号以前,它是一艘私营法国运奴船,名叫“协和(Concorde)”号。这个圆头的花卉图案可能暗示这把剑也起源于法国。
5. 三孔滑轮
这是最新发现的一个长3英尺(91厘米)的木质三孔滑轮,它是一个滑车,可能曾被“安妮皇后复仇” 号用来调整桅索,控制海上航行。之所以“安妮皇后复仇” 号的大部分结构都被海水腐蚀掉了,而这个三孔滑轮却能幸存下来,是因为它与矿物结合在一起,埋在沙子和沉积物下将近300年。只要不把三孔滑轮周围的矿物移走,不让它接触空气,它就不会烂掉,目前文物保护者把它放在一个水下试验箱里。
6.黑胡子的持久力
这个长大约是12英尺(3.7米),宽10英尺(3米)的锚是在水下的“安妮皇后复仇” 号残骸所在地发现的。考古学家表示,最终他们会把它带出水面。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现“安妮皇后复仇” 号的残骸至今,潜水人员一直在设法把这里的古物转移到水面上。一些最新发现将于6月在北卡罗莱纳航海博物馆进行展览,用来庆祝 “安妮皇后复仇” 号搁浅293周年。目前该船的残骸遗址仅挖掘了大约一半,今年夏季考古学家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因为要是预算获得批准,挖掘工作将在那时重新展开。(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