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周三, 28 7月 2010 18:11

马来西亚百年来首次发现濒危毛鼻水獭(组图)(2)

给本文评个分吧
(0 票)

  4.生性好奇的小爪水獭

生性好奇的小爪水獭
生性好奇的小爪水獭

  一群好奇的亚洲小爪水獭在安设于婆罗洲岛德拉马格森林保护区的一台摄像机前经过。德国与马来西亚研究小组采用先进的遥控摄像机和夜间探测工具,记录下婆罗洲岛所有三种土生土长的水獭的行踪。据威尔廷介绍,将不同种类的水獭分辨出来并非易事。他说:“问题是,看到它们的时候,还没等你仔细观察,水獭就会迅速溜走。即便是在我们摄像机捕捉到的照片中,水獭也很难辨认。”威尔廷还表示,这些照片将被送至世界顶尖水獭专家那里进行独立鉴别。

  5.喷射臭液的巽他臭獾

喷射臭液的巽他臭獾
喷射臭液的巽他臭獾

  这只巽他臭獾是德国与马来西亚研究人员在“食肉动物保护”计划中发现的20个不同种类食肉动物之一。它应该是一种让我们退避三舍的动物:与其近亲臭鼬一样,巽他臭獾一旦遭遇威胁,也会从后臀喷射出一股臭烘烘的液体。据威尔廷介绍,虽然不是濒危物种,但巽他臭獾“分布不规则,我们迄今一直没有搞清楚其中的原因。”首届婆罗洲食肉动物研讨会(Borneo Carnivore Symposium)将于明年6月在马来西亚召开,届时会议将重点制定保护巽他臭獾和其他在此次研究中发现的哺乳动物的计划。

  6.神出鬼没的滑毛獭

神出鬼没的滑毛獭
神出鬼没的滑毛獭

  研究人员安设在婆罗洲岛德拉马格森林保护区的摄像机捕捉到这只神出鬼没的滑毛獭(亦称印度水獭)的踪影。这种动物已被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等级,也就是说,它们在野外面临很高的灭绝风险。

  威尔廷表示,虽然研究小组发现水獭和别的哺乳动物在其他遭到砍伐的林区数量出现下降,但得到可持续管理的德拉马格森林保护区“的食肉动物类型依旧非常多样。这表明我们可以在不减少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有效利用森林。”德拉马格地区采用的可持续伐木做法包括有选择性地砍伐高价值大树,将推土机伐木痕迹减至最低程度。

  7.小心翼翼的斑纹麝猫

小心翼翼的斑纹麝猫
小心翼翼的斑纹麝猫

  安设在德拉马格森林保护区的摄像机捕捉到这只斑纹麝猫从森林小心翼翼穿过的瞬间。这种动物已被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等级。由于其在东南亚地区的栖息地快速丧失,这种外形像猫一样的哺乳动物正面临着极大的生存风险。威尔廷说:“当伐木活动增强的时候,斑纹麝猫将是第一批遭受严重威胁的物种之一。这种动物的存在或许表明森林的生态系统没有遭到太大破坏。”

  最新一期的《小型食肉动物保护》(Small Carnivore Conservation)杂志将对这些在婆罗洲发现的哺乳动物种类做详细描述,这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下属小型食肉动物专家组(Small Carnivore Specialist Group)出版的一份杂志。(秋凌)

其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