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

LUCKY BIRD

网址:


蜻蜓落到绿鹭的喙上,绿鹭纹丝不动

  科学网讯 北京时间2月10日消息,美国野生动物摄影师斯蒂夫-维勒近日在德克萨斯州克里克村公园中拍摄到一只绿鹭捕食蜻蜓时戏剧性的场面。


绿鹭展开行动,比较近的蜻蜓束手就擒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两只蜻蜓正在绿鹭眼前交配,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绿鹭表现出惊人的耐心和技巧,面对近到嘴边的美食,它站在树枝上保持冷静,伺机发动袭击。


对于绿鹭来说,这是一顿可口的小点心

  现年53岁的野生动物摄影师斯蒂夫-维勒捕捉到这戏剧性的一幕。维勒介绍说,“当我看到这只绿鹭时可以看得出它在捕食。于是我将镜头对准它,并将手指放在快门上,时刻准备捕捉精彩瞬间。这种鸟通常藏身于水边的草丛或灌木丛中,很难发现它们。能够拍摄到这些精彩的镜头,我很兴奋。”


从绿鹭嘴角边还可以看到蜻蜓翅膀

  维勒继续介绍道,“首先是两只正在交配的蜻蜓进入相机的镜头,它们面对镜头翩翩起舞。随着它们越飞越近,绿鹭大饱口福的时刻到来,它张开大嘴,发起致命一击。速度快如闪电,而且极精准。”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下一次科技革命将针对老年消费者展开,因为在未来40年中,全球年龄超过65岁的人的数量将翻倍,对科技公司来说这是个好机会,它们将针对老龄人口开发更多新的电子产品。

  老龄人口为退休生活积蓄了很多金钱,这使得他们成为了直观、简单、实用的产品的理想消费群体。日本可谓是“老年科技革命”的中心,到2015年,日本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日本已出现了老年人游戏“井喷”现象,政府也承诺在2014年推出护理机器人,这些仅是日本“老年科技革命”的冰山一角,日本公司还在开发智能浴缸等产品。


这幅1932年的画作,叫“La Lecture”

  近日,一幅毕加索画作在伦敦苏富比(Sotheby)拍卖会上以4070万美元天价被神秘买家拍得。该画描绘的是毕加索的情妇沃尔特(Marie-Therese Walter),安坐在椅子里。

  苏富比称,这幅1932年的画作,叫“La Lecture”。在长达6分钟的激烈竞拍后,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买家以电话方式购得。

  这幅画作预估价值为1800万英镑(2890万美金)。而上周四的卖价还包括270万英镑的保险费。

  沃尔特遇见毕加索时才17岁,因为毕加索已婚身份,他们的秘密情人关系保持多年。两人育有一女,名叫玛雅(Maya)。


巨型短脸熊骨架

  科学网讯 北京时间2月9日消息,根据日前一项新发现,一种来自南美被称为巨型短脸熊的史前熊类动物体重高达1600公斤,身高足有3.4米。此前熊类世界的重量级冠军是来自北美的巨型短脸熊,它们的体重有1134公斤重。而近代熊类霸主则是在19世纪阿拉斯加的一种动物,这种熊类生物的体重是998公斤。

  根据美国国家地理新闻消息,南美短脸熊的活动年代大概在距今50万到200万年以前,自从那时起它们就一直是大陆上的王者。1935年,人们在阿根廷布依诺利艾里斯第一次发现了这种动物的骨架。通过测量其肱骨,上臂等具体尺寸,科学家们逐渐推算出了这只短脸熊的具体大小。

  阿根廷的古生物学家舒伯特说:"目前还不知道这种动物是如何灭绝的,以及为什么南美和北美的短脸熊在体型上有如此大的差异--虽然后者已经很强大了。"

  随着历史的发展,熊的体型变得越来越小了。舒伯特指出,在猎物过剩的年代,这些大型肉类动物很容易就可以让自己发育成很大的个头。慢慢地,肉食动物越来越多,为了适应竞争性,熊开始变得短小和更加灵活以捕捉猎物,就这样逐渐发展成现在熊的样子。

        (科学网-kexue.com 小曼)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2月9日消息,无线网络无处不在,汽车被取缔,公共交通便利快捷,浪费和碳排放被控制到最低程度,虽然这些听起来像是遥不可及的未来城市中的景象,但其实它们离人类已不再遥远。


日本的“清水金字塔巨型城市”(Shimizu Mega-City Pyramid)
>>点击查看更多“未来环保超级建筑”精彩组图<<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诸多全球概念的绿色环保未来建筑将有望在不远的将来走进人类的生活,包括中国台湾台中市的“台湾塔”、中东阿布扎比近郊的“玛斯达城”(Masdar City),以及日本的“清水金字塔巨型城市”(Shimizu Mega-City Pyramid)都一一入列。

  日本“清水金字塔巨型城市”号称将是全球最大的金字塔,可容纳七十五万人居住,就像其它超级大楼一样,建造金字塔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东京拥挤和环境破坏等问题。自动机器人将以新一代碳材料建造这座城市,城内的气候将由太阳能和风力控制。因设计中采用的轻质材料仍有待研发,动工之日暂未定,但建筑团队已计划在这座巨型城市内部搭造摩天大楼,让它在东京湾漂流。


高达390公尺的“台湾塔”
>>点击查看更多“未来环保超级建筑”精彩组图<<

  而高达390公尺的“台湾塔”造型前卫,建筑概念来自树木结构,状似树叶的漂浮景台可在塔身外侧垂直升降。“台湾塔”不仅使用太阳能,也有雨水回收装置,塔内将设置办公室、餐厅和博物馆。“台湾塔”的设计概念国际竞图于去年11月由罗马尼亚籍建筑师多林(Stefan Dorin)的“漂浮的眺望”作品夺冠,之后将进行第二阶段国际设计竞图,做出可行性的设计并着手动工,造价新台币59亿元,预计2015年完工。

  另外,阿布扎比近郊的“玛斯达城”号称全球首座零碳的城市,将全面禁止油气动力的车辆行驶,大部分水都可回收利用。

  (科学网-kexue.com 大平)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英国爱丁堡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自然·化学》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将常用作催化剂的金属钯安全送入细胞内部的方法,为在细胞内合成某些药物提供了新的可能,有望用于定向治疗病变细胞等。

  研究人员说,如果将纳米级钯粒子包裹在由聚苯乙烯制成的球形微粒中,便可将钯粒子送入细胞内。由于聚苯乙烯的保护作用,这些钯粒子不会对细胞造成毒害,细胞仍可进行制造蛋白质和新陈代谢等正常工作。

  这一方法的潜力在于钯是一种常用作催化剂的金属,可促使发生许多化学反应。细胞中原本没有天然存在的钯,而上述运输新方法有助于在细胞内完成一些此前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比如用于合成某些药物。

  研究者解释说,一些成品药物的分子可能由于体积太大而无法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但这些药物的原料分子则能进入细胞,因此上述技术有望让药物原料在钯的催化作用下在细胞内部生成药物并发挥疗效。

  领导这项研究的马克·布拉德利教授说,这一技术具有在细胞级别上定向投放药物的潜力,有望用于治疗癌症等疾病,且副作用较小。(黄堃)

  芬兰科学家正在分析一瓶从波罗的海底部一艘19世纪沉船遗骸中打捞上来的啤酒,希望能够确定它的成分并按照古方复制出新型饮料。

  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VTT)8日称通过化学分析,他们希望能确定啤酒的成分以及“世界上最古老的啤酒之一”的酿造方法。

  VTT科学家瓦普拉(ArviVilpola)说他为能参与采样工作感到“非常荣幸”,并称这瓶饮料“尝起来有一点酸,还有一点点咸味”。

  几名潜水者去年七月在芬兰西南部自治省奥兰岛打捞起可能在200年前生产的168瓶香槟和5瓶啤酒。据报道,这艘沉船位于奥兰群岛的弗格勒岛附近约50米深的海底,很可能是19世纪初受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派遣驶往圣彼得堡向俄国皇室赠送礼品的船只。

  最初,有关人士根据酒瓶塞上的锚形标志推断其为法国著名的凯歌香槟(Veuve Clicquot)。但凯歌公司专家品尝鉴别后认为这批香槟应该是由现在已停业的Juglar酒坊酿造。而11月份的一次专家品尝认为其中至少3瓶绝对属于凯歌品牌。

  研究人员希望能够发现酿造此种啤酒的酵母,因为“酵母在啤酒酿造中的作用在19世纪早期还没有被充分认识,”VTT一名发言人说。

  另外,科学家也并不确定酵母可以在寒冷的海底保存两个世纪之久。“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了酵母细胞,但是并不能确定那是活的细胞。这就像刨开坟墓,希望能找到遗体一样,”一名科学家说,“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基本保存完好的细胞。”

  奥兰岛官员称每瓶香槟可拍出超过7万美元的价格。VTT团队有望于五月份公布研究结果。

  法国研究人员日前通过先进的X光技术,对一块真足蛇化石进行了扫描。结果发现,这种蛇与现代的陆生蜥蜴十分类似,这一成果有助于科学家揭开蛇的起源之谜。

  该研究由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国家科研中心的古生物学家共同完成。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古脊椎动物学报》上报告说,这块真足蛇化石是10年前在黎巴嫩被发现的,其藏身的古岩石距今已有9500万年历史。它身长50厘米,从表面上看只有一只脚,长约2厘米。研究人员利用欧洲同步辐射加速器对其进行了X光扫描,结果又发现了这只真足蛇的另一只脚。

  研究人员介绍说,这只脚之所以不易被察觉,是因为它在岩石中发生了异化,其脚踝部分仅有4块骨头,而且没有脚趾,这说明真足蛇的足部已在当时呈现退化的趋势。研究人员认为,这只真足蛇所处的年代正好是蛇类从有脚蜥蜴向无足动物进化的时期,因此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科学界对于蛇的起源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这种生物由陆生蜥蜴演变而来,另一些人则认为,蛇的祖先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蜥蜴。(李学梅)


被打死的狼的尸体。

  科学网讯 北京时间2月9日消息,在俄罗斯,一个由400头狼组成的超级狼群在4天内杀死了30多匹马,这使俄罗斯西伯利亚维科扬斯克地区的居民陷入恐慌。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当地居民在维科扬斯克的周边地区发现了400头狼的踪迹,它们对家畜发动了攻击。当地居民已组成了24个猎人小组开展灭狼行动,当地规定每杀死一头狼可获得约合210英镑的奖金。

  维科扬斯克的行政官员斯特-奥兹恩称:“我们已组建了24个武装猎人小组,他们将乘雪地摩托进行巡逻,埋设套狼夹。在白天的时间变长后,猎人们将乘直升机去射杀狼。”

  当地居民表示此前从未听说过如此巨大的狼群,狼通常倾向于小群活动,每群狼只有6头或者7头。这一超级狼群据信是由上百个小狼群组成,这使动物专家们感到困惑。


当地居民已组成了24个猎人小组以消灭这些狼

  野生动物行为专家瓦利瑞斯-盖斯特称,西伯利亚的严寒已使狼的通常猎物被冻死。他说:“这样庞大的狼群猎杀像马这样的大型动物是很少见的,不过由于今年食物缺乏,狼的通常猎物兔子的数量减少,所以狼不得不改变习惯。狼非常仔细,会选择那些不冒风险、最容易获得的、最有营养的食物源。当它们吃完不危险的猎物后,它们将开始追杀那些危险的猎物。”村民们已设法消灭了一些狼,但由于这个狼群太大,村民们需要一定时间来应对。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日本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细胞·干细胞》杂志上报告说,动物实验证实毛根缺乏一种胶原蛋白可同时导致脱发和白发。这一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开发出治疗脱发和白发的新药。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教授西村荣美等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发现ⅩⅦ型胶原蛋白的作用可使毛囊干细胞不会枯竭,从而防止脱发。同时,这种胶原蛋白在毛囊干细胞产生转化生长因子-β的过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而转化生长因子-β对色素干细胞的生成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利用小鼠进行的实验证实了他们的判断。在正常情况下,毛色非白色的小鼠出生后约两年就会因衰老而出现脱毛和毛变白的现象。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技术使一些小鼠体内不能产生ⅩⅦ型胶原蛋白,结果它们在半年内就明显地出现了白毛,大约10个月后,全身的毛就脱得差不多了。

  在进一步的实验中,研究人员把能生成ⅩⅦ型胶原蛋白的基因植入自身不能产生这种胶原蛋白的小鼠体内,结果小鼠能够重新产生毛囊干细胞和色素干细胞,最终长出了一簇簇黑毛。

第 428 页,共 5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