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ZOE

ZOE

网址:

来自阿拉伯国家巴林、摩洛哥、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苏丹五国新闻官和记者16日在甘肃研修,体验中国通讯设备技术、探寻“一带一路”上最狭长的“走廊”甘肃与阿拉伯国家在人文、经贸、媒介等领域交流合作机遇。

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助理李恒田介绍,阿拉伯国家新闻官和记者研修班是援外项目,旨在推动中阿交流与合作。此次新闻官和记者来自巴林通讯社、巴林众议院、巴林广播电台、沙特《利雅得报》、沙特《半岛报》、沙特国际广播电台、苏丹通讯社等阿拉伯国家媒体,系首次到访甘肃。

两日来,研修团已赴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走访了当地民族风情一条街、清真寺、民族用品生产企业、千年《古兰经》珍藏馆,还参观了和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同时,与甘肃媒体界开展了座谈交流活动。

达拉伊·哈里德默罕默德表示,对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阿拉伯国家表现出“十分期待”。他说,阿拉伯国家的专家学者对这一构想很感兴趣,在媒体上评论时给予很高评价,“我们愿做‘中阿使者’,回国后会向阿拉伯国家介绍中国、介绍甘肃,这里与我们有很多交流合作的基础。”

阿拉伯国家联盟官员阿贝德·齐亚德表示,兰州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多民族聚居。此次看到每个民族可以在这里自由从事工作、生活,有自己的信仰,和谐相处,令人赞叹。他说,此次甘肃行使他看到了一个“更具生命力的大国”。

阿贝德·齐亚德建议,希望甘肃加大对外文化交流,让阿拉伯国家更好地了解中国,创办阿语杂志、传媒、书籍等向中东阿拉伯国家输出,增进了解和互信,便利开展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研修团还将考察兰州新区保税物流中心、兰石集团、读者集团,以及甘肃省博物馆。(完)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16日在北京与来访的法国外长艾罗会谈后共见记者时表示,中方始终关注叙利亚问题,主张有关各方全面执行安理会关于叙问题的第2254号决议,希望各方特别是俄美两方为确保叙境内实现真正和全面停火、推进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进程发挥更大作用,呼吁叙双方尽快实现直接谈判,早日达成政治解决方案。

王毅表示,中方一直为妥善解决叙利亚问题发挥积极作用:一是推动安理会制定并通过有关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第2254号决议。二是积极参与国际支持小组各项活动,在一些重要关口及时提出中国方案和建议。三是始终同叙利亚政府及反对派保持沟通联系,积极劝和促谈。四是一直并将继续向叙难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并愿在叙未来实现和解后的重建中发挥中国的作用。

王毅强调,中方将继续本着客观公正立场,为叙问题的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明天叙国际支持小组将召开第五次外长会,我们希望这次会议能够取得积极成效,为叙问题的解决注入新动力。(完)

周二, 17 5月 2016 00:32

杨洁篪会见法国外长艾罗

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16日在北京中南海会见法国外长艾罗。

杨洁篪表示,50多年前,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以过人的远见卓识共同作出中法建交的历史性决策,赋予中法关系独特的战略内涵。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应当从战略高度看待和把握两国关系,坚持双边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尊重和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深化经贸、科技、核能、人文等各领域交流合作,妥善处理分歧,确保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杨洁篪说,中方欢迎奥朗德总统来华出席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愿同法方继续密切配合,共同推动杭州峰会取得圆满成功。中法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拥有独立自主外交传统的大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肩负着特殊重要责任。中方愿继续加强同法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合作。中方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

艾罗表示,法中关系友好。法方愿继续同中方密切高层交往,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在气候变化、二十国集团、地区热点等问题上加强沟通协调。法方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奥朗德总统期待着出席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完)

综合消息:连日来,中国多位驻外大使通过驻在国主流媒体等渠道,就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密集发声,阐述中方立场,引发外界关注。

中国驻也门大使田琦在中阿合作论坛第七届部长级会议结束后,接受也门萨巴通讯社、也门电视台等媒体采访,指出阿拉伯国家支持中国同相关国家根据双边协议和地区有关共识,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和平解决领土和海洋争议问题;强调应尊重主权国家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享有的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的权利。

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徐飞洪就南海问题在罗主流报纸《真理报》发表署名文章,旨在帮助当地读者了解南海真实面貌。徐飞洪在文章中谈及南海的主权归属和南海问题的由来,指出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他表示,菲律宾于2013年单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中国为行使《公约》赋予的权利、维护和践行国际法治,不接受、不参与菲律宾提起的仲裁。

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姜瑜在阿《地拉那时报》以及《欧洲》杂志上分别以英语和阿语发表题为《协商谈判是解决中菲南海问题的唯一出路》的文章。姜瑜指出,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表明菲方无视历史事实,破坏国际法准则,违背国际法理。所谓的南海仲裁案完全是菲方所导演的一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

姜瑜在文章中表示,菲方对中方呼吁置之不理,不断采取同中方对抗的态度,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其结果只能是加剧对抗、使南海局势更加糟糕。中国决不会在领土和主权问题上屈服于外界压力,更不会接受任何非法的强加方案,协商谈判才是解决中菲南海问题的唯一出路。

中国驻阿联酋大使常华在阿《海湾时报》发表署名文章《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违反国际法理》。文章指出,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代表了当前国际关系中一种危险倾向。个别国家企图把《公约》作为唯一标准,否定包括《联合国宪章》在内国际法所确认的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原则,掩盖自己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的事实。

中国驻巴西大使李金章在《巴西利亚邮报》发表署名文章《南海仲裁案: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阐释南海问题的历史经纬和南海仲裁案的来龙去脉,去伪存真还原南海问题的是非曲直。

斯里兰卡主流英文媒体《每日新闻》、《每日金融时报》近期分别刊登了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易先良署名文章《南海本无事,庸国自扰之》。英国主流大报《金融时报》纸质版和网络版以及中文网同时刊登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题为《谁在制造南海紧张局势?》的署名文章。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刊登中国驻东盟大使徐步署名文章《美“再平衡战略”是导致南海紧张重要原因》。委内瑞拉主流媒体《最新消息报》在网站上整版刊登中国驻委内瑞拉大使赵本堂署名文章《中国南海主权不容置喙,协商对话解决争议才是正道》。此外,中国驻瑞士大使耿文兵、驻汤加大使黄华光、驻捷克大使马克卿等多位外交官通过多种形式向驻在国民众阐释中方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完)

5月16日电 日本关东地区16日晚发生5.6级地震,东京震感明显。

据日本气象厅发布的信息,此次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21点23分左右,震源地在茨城县的南部区域,目前推定震级为里氏5.6级,震源深度约40公里。此次地震没有引发海啸的危险。

据官方公布的观测数据显示,此次地震的影响波及以日本关东地区为主的10多个县。

东京市内震感明显,记者所在驻地的大楼高层感到较强的摇晃。

目前测得此次地震实际震感烈度最强的区域位于茨城县内,达到“5度弱”的级别,已属较强。

此次地震震源离多个核电设施、尤其是位于茨城县内的东海村(观测震感烈度达到4度)距离较近。日本原子能发电公司方面称,坐落于东海村的东海第二原子能发电站,目前未发现由地震引发的异常情况,其周边设置的监测放射性辐射数值的仪器数据也没有发生变化。

目前并没有因此次地震而造成人员伤害的消息。交通影响方面,部分区域的新干线在暂停观望之后已恢复运营。普通铁道仍有部分线路受到影响。

日本气象厅的正式官方发布会要到晚些时候举行。而此间有地震专家指,此次地震的震源地一带原本属于板块交错复杂区域,地震活动一直比较活跃。但此次地震震源较深,震级规模也不算太大,此后发生破坏性余震的可能性较低。不过,关东周边地区因被推测未来有发生7级规模的“首都直下”型地震的危险,还是应该继续强化有关地震的戒备。(完)

第十六届国际传统药物学大会和第八届中国(玉林)中医药博览会16日在“中国南方药都”广西玉林市开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传统药物学专家、政商界代表欢聚一堂,共同探讨传统药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共促传统医药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传统药物学大会是由国际传统药物学会牵头主办、以弘扬传统药物学为宗旨的国际性学术大会,自1990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召开首届国际传统药物学大会以来,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5届,被誉为世界传统药物学界的“奥林匹克”盛会。这一大会曾于1994年和2006年两度在中国举行。

本届大会的主题为“传统药物的保护、融合、创新”,吸引来自奥地利、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地区的88名传统药物学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等10多名院士,中国国内中医药界顶尖的行业协会以及31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嘉宾、客商前来参会参展。

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朱海东在开幕式上致辞称,近年来,传统药物学在国际上受到高度关注,传统医药在世界上的应用范围和使用率不断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空间不断扩大,显示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一贯重视传统医药学的发展与应用,国家连续出台保护中医中药的政策,有力促进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称,进入21世纪,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医学目的和模式产生了重大变革,传统医药学历久弥新,在防治慢性疾病、老年疾病及传染性疾病等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目前,全球大约80%的人口使用过传统药物防治疾病,一些国家已对传统医药立法,使其已成为维护健康的重要方法。

张伯礼认为,传统医药学与现代科学交融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在坚持传统医药学原创思维的前提下,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努力实现新突破,这是传统医药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传统医药学向更高境界提升和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国际传统药物学会主席、奥地利格拉茨大学药科研究院院长RudoifBaure当天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称,中国研究员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并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将对中医药国际化起到极大的提升作用。他认为,发展中医药要依靠现代科技,分析其成分,将其理论化和标准化,成批制剂出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医药走向国际,广为流传。

广西被誉为中国的“天然药库”、“生物资源基因库”和“中药材之乡”,道地药材自古就闻名遐迩,中草药物种居中国第二位。作为广西中药材主产区的玉林市拥有中国第三大、南方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具有集产、销、学、研于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中国(玉林)中医药博览会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药材药品贸易会和文化交流促进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黄日波称,广西传统医药和壮、瑶、苗等民族医药加快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产值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的重点支柱产业。广西将积极拓展与世界各国医药产业界、科技界合作的渠道,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福祉。(完)

李克强同阿富汗首席执行官阿卜杜拉会谈时强调

推动中阿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再上新台阶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阿富汗首席执行官阿卜杜拉举行会谈。

李克强表示,中阿互为近邻,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中方视阿富汗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之一,致力于巩固和发展中阿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支持阿方为维护国家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所作努力,赞赏阿方在涉及中方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上给予中方坚定支持,愿同阿方共同努力,着力深化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人文以及国际和地区事务等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再上新台阶,为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李克强指出,中阿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互利合作潜力很大。我们愿帮助阿制定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确定双方合作优先领域,落实好业已达成的投资合作项目,支持中资企业通过灵活多样方式同阿方开展产能合作,加强信息领域互联互通,根据阿方现实需求,开展农业、教育、地方等多领域合作,并为阿经济社会发展培训各类人才。

李克强强调,当前阿富汗正处于关键转型期。中方支持阿富汗民族团结政府领导阿富汗人民继续推进“阿人主导、阿人所有”的包容性和解进程,支持阿深入参与区域合作。希望阿方继续采取有效措施,为两国务实合作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阿卜杜拉表示,中国是阿富汗的重要近邻和朋友。近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阿中高层交往频繁,各领域合作不断加强。阿方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支持中方在涉及本国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上的立场,感谢中方对阿民族和解和经济重建的支持帮助,欢迎中方企业扩大对阿投资合作,愿进一步深化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住房保障、矿产资源开发、信息通信、农业、教育和防务安全等领域合作,推动地区互联互通建设。阿方将尽全力为两国经济合作提供安全保障。

双方还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会谈前,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阿卜杜拉举行欢迎仪式。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晓光等参加。

会谈后,双方共同见证了中阿经济技术、互联互通、经贸等领域多个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中阿双方还将共同发表联合声明。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16日在京会见了塞尔维亚内务部部长斯特凡诺维奇。

郭声琨表示,希望双方按照两国领导人和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达成的共识,加强交流互访,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在反恐、禁毒、打击网络犯罪和执法能力建设方面的务实合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同中东欧“16+1”合作创造安全稳定环境。

斯特凡诺维奇表示,愿同中方不断深化各领域合作,提升执法安全合作水平,推动塞中友好关系迈上新台阶。

国家副主席李源潮16日在北京会见了由主席古德费洛率领的新西兰国家党代表团。

李源潮说,中新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取得长足发展。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新西兰,中新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共产党愿同新西兰国家党扩大高层、地方和青年等往来,加强治党治国经验交流,推动两党两国关系不断发展。

古德费洛表示,新西兰国家党重视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友好关系,愿深化交流与合作,为促进新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作出贡献。

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和“圆愿”贫困儿童援助计划主办、澳中经济科技文化促进会承办、并由包括澳洲澳视传媒在内的媒体以及众机构和公司一同协办的“爱心奉献情意浓”悉尼慈善晚会,于5月14日晚在悉尼卫斯理大剧院(Wesley Mission Theatre) 隆重举行。
 
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弘扬中华慈善文化,通过明星义演和书画艺术品义卖筹集善款,帮扶改善中国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并呼吁海外爱心人士关注中国贫困地区少年儿童的成长,并希望身在澳洲的同胞们能为孩子们送温暖、献爱心。在当天的晚会上,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林、澳洲联邦议员、澳洲联邦多元文化部助理部长朗迪(Craig Laundy) 、前新州上议员何沈慧 霞、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圆愿”贫困儿童援助计划部主任、澳中经济科技文化促进会会长周大伟等嘉宾一一发表了致辞。致辞嘉宾介绍,中华少年儿童 慈善救助基金会是中国全国性的公募基金会,上级主管单位为国家民政部,创办至今已经6年,一 直秉承“以慈为怀、从善如流、呵 护未来、促进和谐”的慈善理念和“人人助我,我助人人”的互助精神,已经成为救助中国全国困难少年儿童的主要力量之一。
在 2015年9月,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与澳中经济科技文化 促进会建立了合作“圆愿”贫困儿 童援助计划项目。 
该慈善晚会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主持人栗娜与悉尼主持人、播音员赵立江一同主持,栗娜同时也是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的形象代言人。慈善晚会当晚的演出节目丰富多彩,精彩连连,有中国新丝路顶尖名模时尚秀、女声二重唱和独唱、舞蹈、京剧、相声、以及悉尼小考拉酷乐团带来的管弦乐表演等。演出中场,主办方还进行了爱心捐献环节,众多嘉宾和观众纷纷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共襄善举。
第 992 页,共 113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