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拨款项目造福Ashfield及周边地区,新烤炉每日可为800人提供餐食
Watson地区国会议员Tony Burke在社区增进计划(the Stronger Communities Programme)中提名为Ashfield区Exodus Foundation的资源升级提供拨款,使之购入一个新的工业烤箱。
Tony Burke今日造访了位于Ashfield的the Loaves and Fishes Free Restaurant,会见了Bill Crews神父(如图)、接受餐食服务的社区成员们与管理餐厅的志愿者们。餐馆每天免费为800位社区民众提供食物。
The Loaves and Fishes Free Restaurant已经运营了28年,目前的烤炉已经竭尽使用寿命。Exodus基金会由Bill Crews神父创办,是悉尼最大的一线慈善组织之一。基金会在Ashfield地区服务无家可归人士、流浪青年和其他需助人士。Exodus基金会不但提供健康餐食,也提供包括初级医保、咨询、食品外送、社工和牧师在内的其他服务。
"Bill Crews神父和他的志愿者团队每天做的事情很有意义,非常棒。这次的拨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表明社区增进计划(the Stronger Communities Programme)对本地社区能起到重要作用。今天能来看看拨款能起到怎样的作用,我很开心。"Tony Burke说。
Bill Crews神父表示,这笔拨款能确保他们能为社区中生活困难的人们提供食物。他说,很多人是为了食物来,因友谊和支持而留下。
"有些过来的人几天没吃过东西。这里不仅有面包黄油,这里也是他们的家。"Crews神父说。
"这些炉子天天都是整日使用以至于过度消耗,但是很多人吃的饭都得靠它们。我在这里工作了三年,Bill神父真的创办了一个很好的社区。我很开心能见到那些需要帮助的民众并给他们一顿饭,否则他们会几天都没东西吃。"Twee Caley,厨房志愿者。(穿黄色围裙,为Tony和Bill展示烤炉)
圣诞当天,the Loaves and Fishes Free Restaurant会服务3000人,每人吃一份传统的圣诞午餐,离开时领一件圣诞礼物。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约400位志愿者参与服务,同时也需要社区捐款作为礼物经费。如果愿意参加这次很棒的社区活动,请访问基金会网站www.exodusfoundation.org.au。
社区增进项目(the Stronger Communities Programme)提供的拨款可为本地非营利组织提供资源改良。社区咨询委员会负责找寻有筹款需求的组织,委员会选中了本项目进行拨款。
王國忠每週政論:政府濫用公帑打七議員官司
「納稅人根本不應為七議員的律師費埋單,這是政黨和議員個人的事情,我對聯邦政府主動負擔律師費感到驚訝。」
澳洲雙重國籍風波,七名國會議員隨時失去資格。副總理喬伊斯 (Barnaby Joyce) 一旦喪失席位,執政兩黨聯盟將失去國會大多數,一個小小的失誤,像雪球般愈滾愈大,形成政壇的大雪崩。
這次風波中,少數和新興黨派受牽連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它們歷史短、經驗淺和人手少,但兩黨聯盟是由兩個歷史悠久的政黨組織,官職高至副總理卻連自己可能違憲都懞然不知,理應譴責。
自己或擁有別國國籍,是個人疏忽;所屬政黨亳無警覺,是政黨疏忽。現在納稅人卻要為這個政黨和議員的疏忽埋單。
二十四人華麗大律師團
聯邦政府為保副總理和其他議員的政治前途,光是華麗的大律師團就花費最少 13 萬元一天,加上最高法院的訴訟費,成為一個驚人的數字。
參與「七議員」案的大律師共 24 人。當中代表副總理的資深大律師華爾卡 (Bret Walker SC) 、前律政司基勒遜 (Justin Gleeson SC) 和英王御用大律師馬克爾 (Ron Merkel),收費約 7.5 萬元一天。
一國黨參議員羅伯斯 (Malcolm Roberts) 的律師團有三個大律師,報導稱,要 1.5 萬元一天。
我所認識的法律界人士表示,最終埋單耗費的公帑肯定不止 300 萬元。
聯邦律政部長布蘭迪斯 (George Brandis) 拒絕就最終產生的法律開支置評,對於動用公帑為全部議員辯護,他的理由是「憲政問題」是「公眾利益」。我很有興趣想知道,如果七名議員中大部分為工黨議員,布蘭迪斯會否願意作出這種一擲千金的決定。
為自己人打官司費用無上限:極壞先例
維州前州長簡納德 (Jeff Kennett) 說得好:「納稅人根本不應為七議員的律師費埋單,這是政黨和議員個人的事情,我對聯邦政府主動負擔律師費感到驚訝。」
簡納德說出了重點,執政者的職責就是公平地分配稅收,放在國家和社會有需要的地方。議員自己不夠資格卻去參選,最後可能失去資格,怎樣說也應該是議員自己的事,為何我們要出錢為他們打官司?
兩黨聯盟這種做法,破壞了律政部應有的中立,也設下極壞的先例:政府聘請律師團為自己人打官司,費用無上限。
雙重國籍風波本可避免
最高法院與澳洲其他法院不同,不一定要遵守先前的案例,特別是憲法問題。至執筆時,跡象表明一切結果將於下週二公布。
雙重國籍風波自 7 月起擾攘數月,7 名受影響的議員來自執政兩黨聯盟、綠黨和一國黨。在憲法中規定國會議員不能擁有別國國籍,源自憲法第四十四章第一節,目前的解讀基於 1992 年和 1999 年兩個案例,規定議員「必須採取所有步驟,合理地放棄他國國籍或公民身份」。
事實上,撇除小黨派不計,兩黨聯盟理應有足夠的人手和資源做好本份,加上他們議員背景本來就比較單一,不像工黨那樣多元化,按理公民及國籍身份問題應該比較容易處理;事情鬧到這一步,完全是政黨內部管理不善 --- 連最基本的事實查證都沒有做。
若果兩黨聯盟敗訴失去國會多數議席,最終只能怪自己;但他們動用納稅人幾百萬元為自己打官司的事,選民不會忘記,選民會追究這些特權分子的責任。
補白:上週我在文章中提到澳洲持有槍械的人數正在減少,槍械的數量卻在增加,反映愈來愈多槍械集中在少數人手上,結果新州警方公布數字確實如此,居住於北悉尼和 Mosman 等地區的持槍者,一人可擁有二、三百支槍。
“香港啟程,海外傳情,弘揚中醫藥文化”
首屆國際中醫藥文化節悉尼舉行
由「全球華人基金會」發起、鳳凰展翼與嘉創傳策主辦、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合辦的「國際中醫藥文化節」,繼香港、加拿大多倫多及美國洛杉磯展出之後,將於10月23日至29日移師澳洲悉尼North Ryde的Macquarie Shopping Centre舉行,以推動中醫藥文化至國際,爲中華文化精髓的傳承與弘揚作出貢獻。
本次文化節,歡迎於10月28日星期六下午2時至3時來臨參與嘉賓招待會。展覽除了中醫文化展和展出中醫概念創作的藝術品,還有由資深畫師主理的工作坊,是一家大小不能錯過的親子活動。
中醫藥源遠流長,不單是中國傳統醫療科學和人文智慧的結晶,更深度緊扣著中國的哲學思想、文化觀、自然觀及宇宙觀等。中醫藥文化沿着悠長文化軌跡步入當代,既傳承了精髓,亦拓闊了視野,但在當今社會上仍有着不同程度的認知落差。「國際中醫藥文化節」以智慧傳承,迎向世界為大任,希望立在當下,以香港為啟動點,傳揚和體現健康養生的理念與實踐,更要面向世界醫學與生命科學的舞台。
首屆「國際中醫藥文化節」希望融合不同渠道與素材,以不同層面、不同手法,從高端至普及,從軟性角度配合政府策略,既彰顯中醫藥的精神文化地位,亦強化人文生活滲透,以求令受眾對中醫藥文化的認識度和關注度能有大幅度提升。
「文化節」不是一連串活動,而是一個信念與使命,為發揚、推廣、普及中醫藥文化而持續,進一步連結世界各地華人城市,巡迴傳揚醫理精神,以求達到「醫無中西,病無國界」的願景。
「國際中醫藥文化節」於2017年5月中旬以香港為啟動點, 再作美、澳、加等地巡迴推展,加上其他相連項目作持續發展,希望能為這中華文化精髓的傳承與弘揚有所貢獻。
籌辦機構介紹:
發起 --全球華人基金會
全球華人基金會有限公司,創辦人胡仙女士繼承父親胡文虎『取之社會,用於社會,以社會之財,建設社會』的精神,為傳承中華文化, 關懷華人生活而建立的基金會。
主辦--鳳凰展翼有限公司
鳳凰展翼有限公司由香港聯交所上市的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擁有,專門籌辦展覽、論壇和地面活動。鳳凰展翼聯同鳳凰控股旗下的業務包括衛星頻道、新媒體,電玩、戶外廣告、出版和雜誌,通過全媒體策略,創造強大的協同效應。
主辦--嘉創傳策有限公司
嘉創傳策有限公司由擁有逾二十年活動與展覽經驗的嘉創有限公司延伸成立, 以市場策略為經, 創意與網絡為緯, 構辦多類型具規模的本地及海外活動。透過統籌、客服、設計、製作、推廣等强大執行力, 為項目整合創造全面的品牌體驗。
合辦--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
同仁堂創建於1669年,至今已348年。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總部設在香港,於2003年成立,並於2013年香港上市,負責同仁堂境外業務發展和管理,致力向世界推廣中醫藥文化,本著「創造健康,全球共享」的理念努力拓展。至2016年底,業務已遍佈五大洲,在中國大陸以外26個國家和地區開設130多間藥店等銷售網點,產品行銷超過50多個國家和地區,向著「有健康需求的地方就有同仁堂」的目標而奮鬥。
國際中醫藥文化節悉尼展覽詳情如下:
日期:2017年10月23日至10月29日
展覽時間 : 每天早上10時至下午6時
嘉賓招待會:10月28日(星期六)2時至3時
彩繪紙葫蘆工作坊:10月28日及29日(星期六及星期日)下午2時至3時
地點 : Macquarie Shopping Centre Court, Herring Rd & Waterloo Rd, North Ryde NSW 2113
歡迎各界到時蒞臨參觀。
「華貿會女性領袖論壇」成功舉辦
2017澳洲華裔小姐競選總決賽佳麗出席演講比賽
由澳洲中華經貿文化交流促進會,簡稱「華貿會」(ACETCA)與澳洲TVB共同主辦的「華貿會女性領袖論壇」,於10月13日在悉尼華貿會會所舉行。華貿會繼去年之後,再次作為「澳洲華裔小姐競選總決賽」的經濟與文化合作夥伴,與澳洲TVB聯合主辦本次論壇。適逢今年是澳中建交45周年,兩國間展開了更多的貿易與文化交流,促進更多合作,在此次論壇上,總決賽12位佳麗將就這個主題進行別開生面的演講,並邀請政商界領袖擔任評委為佳麗們提供經貿發展的信息和指導。通過眾佳麗在演講賽上的表現,表現自信的8號佳麗戴毓藍最終獲得「非凡女性領導潛力獎」金獎,而銀獎及銅獎分別由12號周曉慶及11號楊家頤奪得。
ACETCA華貿會是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註冊的一個非盈利、非政府、非宗教的團體。華貿會的宗旨是促進澳中經貿發展與合作,加強澳中青少年文化交流和文藝科技交流,加大澳中公益事業發展,以及建立澳中長遠友好與合作。自成立以來創辦了眾多慈善專案及文化交流專案,推動澳洲與中國之間的經濟貿易及文化藝術交流。
本次「華貿會女性領袖論壇」評委包括:新州州長與財長秘書長Jonathan O’Dea議員 、新州內閣議會秘書長 John Sidoti議員、華貿會榮譽主席李桂平博士、執行主席陳星惠醫生,亦有主禮嘉賓包括:華貿會創會主席及永遠榮譽主席林輝源博士、澳洲TVB助理總經理張智傑、華貿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林我宏等。華貿會執行主席陈星惠醫生為本次論壇致歡迎辭,並強調本次論壇目的并揭開本次論壇的主題,藉此活動提高女性的洞察力及領導力。澳洲華裔小姐競選不僅僅是美貌評選,也是展示才智、鍛煉領導能力及商業才幹的一個平臺。
隨後,12位總決賽佳麗就論壇主題進行演講,此次主題為:今年是澳中建交45周年,展望將來,兩國將會在貿易、文化等多個方面展開更多的交流,促進更多的合作,你對此有何建議?各位佳麗在演講中提出的獨特觀點和見解,得到了評委和台下觀眾的稱讚與陣陣掌聲。作為本次演講比賽評委的新州州長與財長秘書長Jonathan O’Dea議員及新州內閣議會秘書長 John Sidoti議員高度肯定佳麗們的表現并現場給予精彩點評。 最後,評委根據佳麗的演講內容、自信及表達能力等評審標準,選出表現最優秀的三位佳麗,8號佳麗戴毓藍以自信的表現、清晰的表達征服評委,以最高分獲得「非凡女性領導潛力獎」的金獎,並獲頒贈華貿會限量版G20國家領導人峰會紀念銀幣。同樣表現突出的12號周曉慶及11號楊家頤則分獲銀獎、銅獎,她們獲得由華貿會提供的精美紀念禮品。
參加本次活動的成員還包括,華貿會榮譽顧問何沈慧霞、常務副主席林巧雯、副主席陳理麗、譚凱欣及媒體等。
圖片說明:
圖1. 澳洲中華經貿文化交流促進會執行主席陈星惠醫生介紹本次論壇目的
圖2. 總決賽佳麗與主要出席嘉賓合影
圖3. 8號佳麗戴毓藍獲得“非凡女性領導潛力獎”金獎,由華貿會榮譽主席李桂平博士(左一)及新州州長與財長秘書長Jonathan O’Dea(左二)及華貿會創會主席及永遠榮譽主席林輝源博士(右一)頒獎
圖4. 12號周曉慶獲得“非凡女性領導潛力獎”銀獎,由華貿會執行主席陈星惠醫生(左一)及新州內閣議會秘書長 John Sidoti(右一)頒獎
圖5. 11號楊家頤獲得“非凡女性領導潛力獎”銅獎,頒獎嘉賓分別是華貿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林我宏(左一)及澳洲TVB助理總經理張智傑(右一)
“东方·亮”中国光影与红木艺术展闪耀悉尼
澳大利亚悉尼当地时间10月12日晚6点,“东方·亮”——中国光影与红木艺术展在悉尼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帷幕。展览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主办,中传财富(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文化报·文化财富周刊》承办。展览展出了来自北京太和木作公司送展的宫廷家具和北京故宫博物院乾隆花园修复照片,以及来自四川自贡的彩灯实物与户外灯艺图片,通过精心陈列与布局,呈现出中国传统非遗艺术的当代生命力。
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顾小杰,中国驻悉尼文化参赞张英保,悉尼市议员郭耀文(Robert Kok),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刘承萱等嘉宾出席了作为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的年度重要海外展览,以及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天涯共此时”的系列活动之一的“东方·亮”——中国光影与红木艺术展开幕式。开幕式由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霜主持。
顾小杰首先对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对推动中澳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表示高度赞扬,肯定了此次展览在推广中国非遗文化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他强调今年是中澳建交45周年,过去45年双方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表示非常有信心双方未来持续的友好合作会使两国关系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全方位提升。最后,他提到中国具有几千年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此次展览提供了展示中国非遗文化的良好平台,希望以此机会让澳洲人民更加了解中国。
郭耀文表示非常高兴有机会见证将中国非遗艺术的传统工艺以现代化的方式完美呈现给澳大利亚民众的又一事例。悉尼市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并与众多中国城市有着友好和密切的城市关系,跨文化意识和理解尤其重要。他再一次对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为广大澳大利亚民众提供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表示感谢。
澳大利亚中国问题专家珍妮弗·斯帕克女士致辞时首先以流利的中文向现场来宾致意。她表示此次展览赋予观众另一种感悟中国文化的方式,并期待日后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刘承萱在致辞中讲到,本次展览以“东方·亮”为主题,主要展示中国的彩灯和红木文化,寓意中澳关系蒸蒸日上、红红火火。彩灯和红木文化是中国古典宫廷艺术和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承载着中国传承千年、现在依然倡导的“工匠精神”。希望通过今天和展览实物的近距离接触,各位来宾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非遗文化。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也愿意以此为契机,与澳方文化机构、企业团体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推动中澳在人文领域取得更多务实成果。
本次展览,“太和木作”带来了宫廷红木家具的经典样式,并通过7件精巧家具的现场组合,以小见大地呈现出公卿贵族日常生活中的会客场景及座具陈设文化。同时,为了让公众更详细地了解红木家具的手工制作流程与精湛工艺,展览还以文献陈列的方式,展出了关于故宫乾隆花园符望阁家具修复工艺及室内场景复原的摄影作品和影像纪录,通过数十幅宫廷家具修复前后的对比照片,展现了“京作”宫廷红木家具的独特历史与文化品位。
作为中华传统节庆游乐文化的代表,自贡彩灯的制作工艺与灯会文化源远流长。本次展览以四川自贡海天彩灯提供的传统宫灯、人物型彩灯、动物型彩灯、花卉型彩灯作为为实物主体,并结合一系列大型户外彩灯游园会的精美作品、海外中华彩灯灯会及彩灯制作工艺流程的纪录影像等,力图从不同角度展示彩灯艺术所彰显的中华节庆文化与宫廷游园灯会中璨若仙宫的海色天光。
此次“东方·亮”——中国光影与红木艺术展是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与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协力推动文化走出去的一次深度合作。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霜表示,这一展览是悉尼中国文化中心成立以来,首次举办此类作品展。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践行文化走出去,使澳大利亚观众对中国文化有了感性的认识,也为两国文化机构、企业等在文化产业领域提供了合作机会。陈霜表示,此次展出的自贡彩灯与红木家具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展览将中国非遗艺术的传统工艺与现代观念相结合,并充分考虑到澳大利亚观众的审美要求,使东西方的文明与理念在展览中碰撞出新的艺术火花。彩灯艺术体现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喜庆气氛,宫廷红木家具彰显中国古典榫卯工艺的神奇。陈霜表示,中国文化传媒集团选择的展览切入点非常到位,反映出了中国非遗艺术的工匠精神。
此次展览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媒体聚焦,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文化报》、人民网、澳中周末报等媒体对展览开幕式进行了采访报道。
为励精图治的“习核心” 加油 !
许多家长都不认为自己能够从孩子的行为、情感和社交中发现心理问题的迹象。
那些愿意陪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吃饭或在上学途中聊天的父母,对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最有信心。
皇家儿童医院(Royal Children’s Hospital)全国卫生民调总监、儿科医生罗德斯博士(Anthea Rhodes)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迹象并不总是像成年人一样明显。“孩子们总是在变化,父母可能会想想,这只是另一个阶段,还是我需要担心呢?”罗德博士说。
如果孩子出现特别剧烈的行为变化,或者迹象持续了好几个星期,已经开始影响到孩子应对家庭、幼托、学前班或学校日常生活的能力,就是警讯,值得家长找专业人士谈谈。
大约四分之一的父母不知道,如果孩子频繁抱怨身体疼痛,例如胃痛或头痛,或大龄儿童出现背痛或肌肉疼痛,可能是心理健康问题的迹象。
罗德斯博士说,早期干预是帮助儿童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从研究中知道,如果在问题被嵌入并且难以治疗之前尽早处理,心理健康问题就会有更好的结果。”她说。
“成年人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在童年时期就开始了,所以在事情变得根深蒂固之前就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三分之一的父母表示,由于缺乏时间,他们很难与孩子建立纽带。但罗德斯博士说:“这不仅仅是寻找额外的时间,或开展特殊活动,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融入日常生活习惯。重要的是不要分心,只要花上一点时间专注和孩子互动就行了。”
孩子可能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迹象包括:
– 很多时候都感到悲伤难过
– 持续的担忧或恐惧
– 干扰日常生活的痴迷或强迫习惯
– 与其他孩子相处时出现问题
– 咄咄逼人或持续的不服从行为。
– 频繁抱怨身体不适,如头痛或肚子疼
– 睡眠问题,包括做恶梦
|
悉尼中央火车站的地下人行广场将向该火车站的西端扩展。
据悉尼晨锋报报导,今年3月,新州政府公布了中央火车站步行计划(Central Walk)。该计划包括在中央火车站东端的16~23号站台下面,建设一条19米宽的地下人行广场,以及从查尔默斯街(Chalmers Street)进入中央火车站的一个新入口。
这个入口将建在查尔默斯街的邦恩斯旅店(Bounce Hostel)所在地,靠近一个轻轨站——这是从环形码头(Circular Quay)至悉尼市东南的轻轨线路的途经之地。
据统计,每个工作日有约达27万人进出中央火车站,还有更多的人通过地下通道在各站台间换车。新州交通当局认为,2019年悉尼新的轻轨线路通车后,改善中央火车站的客流量将会显得更加重要。
悉尼市政府则认为,步行计划需要向火车站的西端扩展至新地铁线的站台,因为有更多的乘客希望进入中央火车站的西侧。每天有成千上万的学生在中央火车站的西端和悉尼科技大学(UTS)之间步行、赶火车。
新州交通厅在一份报告中透露,新地下广场的设计可以允许其向西扩展到地铁站台。但是为了保证通往次发达地区列车和长途列车的服务,扩展工程和出入口的建设只能在新地铁站台建成后才能进行。
新州交通厅的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6年,在中央火车站换车的乘客数量预计将激增79%,在之后的十年将再增15%。
中央火车站步行计划工程将于明年年底开工,历时三年才能完工。
|
据国家天文台介绍,FAST工程副总工程师李菂称FAST调试进展超过预期,并已开始系统的科学产出。目前已经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6颗通过国际认证。
脉冲星导航实验卫星(XPNAV)相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解释,脉冲星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宇宙的起源,并为航天器星际航行提供精确导航。
而前不久离世的FAST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则说过,这只巨大的“天眼” ,甚至能搜寻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
发现了什么?——6颗脉冲星被确认 有望发现更多毫秒脉冲星
国家天文台介绍,FAST已经探测到了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经过国际合作,例如利用澳大利亚64米Parkes望远镜进行观测认证,首批认证了两颗脉冲星:一颗编号J1859-0131(又名FP1-FAST pulsar #1),自转周期为1.83秒,据估算距离地球1.6万光年;一颗编号J1931-01(又名FP2),自转周期0.59秒,据估算距离地球约4100光年,两颗脉冲星分别于今年8月22日、25日发现。
另有4颗脉冲星也通过了国际射电天文台认证,具体参数结果还在分析中。
FAST去年9月25日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FAST工程由我国天文学家于1994年提出构想,从预研到建成历时22年,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FAST核心科学目标就是搜寻和发现射电脉冲星。
宇宙中有大量脉冲星,但由于其信号暗弱,易被人造电磁干扰淹没,目前只观测到一小部分。国家天文台表示,具有极高灵敏度的FAST望远镜是发现脉冲星的理想设备,未来有望发现更多守时精准的毫秒脉冲星。
发现脉冲星有何意义?——研究宇宙起源、发展星际导航
据中科院科普公众号“科学大院”介绍,对脉冲星进行观测,不仅能够研究脉冲星自身的极端物理状态,还能对星际介质、银河系磁场、引力波等目标进行研究。
50年来, 天文学家已经观测到2700多颗各种类型的脉冲星。因为脉冲星的特殊性,诺贝尔物理学奖两度授予了与脉冲星有关的发现(1974年度,发现第一个脉冲星;1993年度,发现第一个双星系统中的脉冲星,并利用它很好地验证了引力波辐射理论)。
如此重要的脉冲星到底是什么呢?
脉冲星本质是中子星,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产生,因发射周期性脉冲信号而得名。脉冲星的自转周期极其稳定,准确的时钟信号为引力波探测、航天器导航等重大科学及技术应用提供了理想工具。
“脉冲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子星的内部结构和辐射机制,”脉冲星导航实验卫星(XPNAV)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子星是恒心死亡的遗迹,知道其内部结构和辐射机制,就可以知道恒星和宇宙的演化,从而推测恒星的过去、现在,甚至预测未来。”
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布的两颗脉冲星自转周期都是秒级的,如果后续能够发现毫秒级的脉冲星,有望用于航天器导航。
“就像我们在地面需要导航,航天器在宇宙中就像汪洋中的船,更需要导航,比如指引它们去火星等其他星球。”该负责人说,目前航天器导航是通过地面发射电磁波实现的,未来利用脉冲星可以实现航天器在宇宙间自主导航,导航精度也可能更高。
去年11月10日,我国发射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当时报道称,脉冲星导航技术成功以后,可以对卫星的位置进行跟踪测量,届时将长时间不再需要地面测控站的测量。
另外,据国家天文台介绍,脉冲星的研究也有望对探测引力波做出原创贡献。
未来要做什么?——继续调试两年面向国内外开放
FAST被全球天文学界给予厚望。
国家天文台曾表示,FAST能够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观测范围“可达宇宙边缘”。与世界着名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FAST的灵敏度提高了约10倍;与美国阿雷西博350米望远镜相比,FAST的综合性能也提高了约10倍。
FAST落成时,因脉冲星研究获得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约瑟夫·泰勒曾亲赴现场,“这是世界一流的望远镜,期待它能给人类带来更多重要的科学发现。”他说。
今天,澳大利亚Parkes望远镜科学主管乔治·霍布斯在成果发布会现场表示,FAST逐渐产出成果,是目前国际天文学界最激动人心的事件之一。
国家天文台表示,接下来的两年FAST将继续调试,通过国家验收,面向国内外学者开放。同时进一步验证、优化科学观测模式,催生天文发现,力争早日成为世界一流水平望远镜设备。
在“天眼”落成1周年前10天,FAST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不幸离世。他曾说,借助这只巨大的“天眼”,科研人员可以窥探星际之间互动的信息,观测暗物质,测定黑洞质量,甚至搜寻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