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欧洲呼吸杂志》刊登荷兰一项新研究发现,与不吃母乳的孩子相比,纯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的孩子在儿童时期更少出现哮喘症状。

  虽然早期研究发现,母乳喂养与儿童期哮喘发病率降低有关联,但是荷兰鹿特丹Erasmus医学中心科学家完成的这项新研究进一步明确母乳喂养的时间长短与降低哮喘危险有关。比如,母乳喂养时间短,或者不是纯母乳喂养的孩子,到4岁时更可能出现哮喘症状。

  这项涉及5000多儿童的新研究调查了这些孩子出生后第一年的喂养方式、是否母乳喂养、吃母乳多长时间、是否及何时添加牛奶和固体食物等。另外还调查了这些孩子1岁至4岁时出现哮喘症状情况。结果发现,与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的孩子相比,从来不吃母乳的孩子4岁前出现哮喘、气短、干咳或多痰的几率明显更高,仅哮喘和多痰发病率就高出1.5倍。另外,与纯母乳喂养的孩子相比,4个月大之前添加牛奶的孩子日后出现哮喘、气短、干咳和多痰的几率也更高。

  新研究负责人阿格尼斯·索伦斯奇恩·沃尔特博士表示,“母乳喂养时间长短以及是否纯母乳喂养与哮喘症状发生几率的关联性”这一结论,独立于与感染性或遗传性过敏性疾病。这项研究也为近来提倡的“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健康政策提供了更确凿的科学依据。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这只聪明的松鼠把头钻进新型喂鸟器后,它看起来像是乔装成了戴立克


戴立克形状的喂鸟器里的花生由铁丝网挡着


这个外形奇特的喂鸟器是由科幻影迷克里斯·鲍尔科姆制作的,他最初支持时间之王的最大死对头,并拥有两个实物大小的模型

  这只松鼠的脑袋钻进一个外形古怪、有点像戴立克(Dalek)的喂鸟器里后,它看起来像是在模仿一部电视节目中最著名的坏人。这个里面塞满花生的新奇发明是由科幻影迷克里斯·鲍尔科姆制作的。

  51岁的鲍尔科姆家住英国汉普郡迪贝登·普尔里奥,他最初支持时间之王(Time Lord)的最大死对头,并拥有两个实物大小的模型。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把喂鸟器装扮成老戴立克的样子。他说:“松鼠是一种足智多谋的动物,不管你把食物藏在哪里,它都会设法找到它。我想,也许看到一只松鼠装扮成戴立克会非常有趣。花生藏在喂鸟器里面,并用铁丝网挡着,松鼠要想吃到它,就必须把脑袋全都伸进去。”

  鲍尔科姆说:“过去一周,这只聪明的小松鼠已经逐渐习惯了喂鸟台上的这个新玩意,它每次来到这里都会直奔主题,很快把头钻进戴立克里,吃掉所有花生。有时它看起来好像是脑袋卡在了里面,但是戴立克是用橡胶制作的,因此它很好把脑袋拔出来。”他表示,喂鸟台的其他访客对这个新发明就不太有把握了。“一只鸽子和一只鸟落在上面,但是它们都远远地躲着戴立克。这些花生显然只有松鼠才敢吃。这个季节如果幼鸟尝试着把整个花生吞下去,它们很有可能会窒息死亡。”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6月24日消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越来越害怕因为身体里维他命D的减少而导致的骨折,许多英国人甚至为了保护自己的骨质每天会花20分钟的时间去晒晒太阳。

  据国外媒体报道,最新一项研究表示,在春夏两季人们需要每天花上10到20分钟的时间晒晒太阳,并且晒的时候最好不要涂抹防晒霜。但这项建议与之前健康组织提出的不要在正午时刻暴晒太阳,出门要擦防晒霜的建议截然相反。然后防治骨质疏松协会(Parliamentary Osteoporosis Group)方面则警告大家如果完全躲避太阳的照射,体内的维他命D量会减少很多。

  根据这份报告,在家里或者医院疗养的老年人因为经常一动不动并且缺少锻炼,所以身体里的维他命D会特别缺乏。正因为这样医生或者看护给老人们搭配的膳食中就特别需要注意添加维他命D来坚固他们的骨头。在欧盟,英国的骨折率是最高的——每年将近7万5千人。在过去的十年内这一数字又上升了五分之一,大部分都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骨质伤害让老年人变得非常虚弱,很多都无法恢复甚至导致死亡。

  报告还警告说因为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已经变成了一个“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但同时它也指出一些很简单的办法来帮助人们保持骨质坚固。从5月到9月,每天花上10到20分钟的时间晒晒太阳,不要涂抹防晒霜,保证让皮肤能完全的受到太阳照射。同时每周做3到4次的负重锻炼,每次时间保持在20分钟左右。此外保持健康,均衡钙和维他命D膳食,避免吸烟并且适量的饮酒。


 

  骨质疏松每年需要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HS)花费23亿英镑左右的预算。因为骨质疏松,每年大约有30万脆弱性骨折。来自国家骨质疏松症学会(the National Osteoporosis Society)的詹姆斯库珀(James Cooper)说,“我们需要做更多的事情让民众知道增强骨质的重要性以及方法。”

  (科学网-kexue.com 姗姗)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当地时间6月21日晚上22:34,基督城再次发生强烈余震。据随后记者收到的来自据新西兰皇家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GeoNet的邮件报告,此次地震为里氏5.3级,震中位于基督城东南30公里处的Akaroa,震源在地表以下12公里处。基督城地区有强烈震感,另外,但尼丁,Rolleston和Rangiora也有较强震感。基督城Ilam,Avonhead和Burnside等地区曾暂时停电,40多分钟后电力恢复。

  电力恢复后,记者收到来自基督城国际机场的新闻稿,称本次余震还导致基督城国际机场暂时关闭,待工程师检查完毕后在决定重新开放的时间。

  基督城国际机场总裁Jim Boult表示,每次强烈余震后,机场都会暂时关闭并进行详细的检查。安全第一永远是机场运营的第一标准。

  新闻稿称预计6月22日凌晨1:30基督城机场将恢复运营,相关的旅客需要向机场咨询重新安排后的班机架次。

  警方和消防局暂时没有收到事故、损坏和伤亡报告。

  此次余震发生时,本报正在进行本期报纸付印前的最后收尾工作。22时34分,家庭办公室霎时地动房摇,且伴随来自地下的轰隆隆巨响,震感之猛烈,与6月13日下午的第一次5.7级余震极为相似。此次摇动时间持续10多秒,房内高处物品顷刻跌下,通往基督城机场的Memorial大道两侧居民区瞬间停电。

  本次余震是6月13日发生的5.7和6.3级余震后最强烈的余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就是这块半红半灰黑的红烧土泄露了秘密。(图片由汉阳陵考古队提供)


这就是东阙门遗址探沟底部发现的红烧土堆积层。(图片由汉阳陵考古队提供)

  汉阳陵东阙门发掘又有突破性进展。考古人员近日在发掘现场采集到了一块带有半红半黑、夯窝痕迹的红烧土块。它告诉了人们一个历史秘密,当年一场持久猛烈的大火烧毁了东阙门,并从此被废弃。

  发掘中发现一块红烧土块

  东阙门的发掘在进行当中。考古人员在现场采集到了一块带有夯窝痕迹、不规则长方形的红烧土块。它长13.5厘米,宽12厘米,厚0.7厘米,呈现出红黑两色各占一边的独特样貌。上有多处分布不均的夯窝痕迹。

  一般泥土要经过高温火焰长时间烧烤才能形成红烧土。那么,这是不是一块陶窑高温烧烤过的砖?考古人员在遗址现场却没有发现任何曾有陶窑存在的迹象。随后与已发掘探方内的出土物情况和土块本身的结构特征,可以基本认定,此处的红烧土块应该不是来自于陶窑内。

  考古人员认为只剩下一个合理的推测,那就是一场大火曾经在东阙门燃起,熊熊烈火长时间猛烈地燃烧,才产生把东阙门上用作建筑基础的夯土烧成如此厚实的红烧土块。

  这块红烧土部分在大火中心

  为何它会一半是黑的?考古人员判断,东阙门在建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木材。木头开始大规模燃烧后,火焰由下而上燃烧,使得整个建筑的中上部,形成类似于陶窑内部长时间的高温环境。

  这块夯土可能部分在大火的中心位置,因此呈现出一半红色一半灰黑的样子。后来,随着建筑的烧毁,这块夯土块崩落,滚落在了东阙门遗址鱼脊状的坡面上,直到千年之后,才被考古工作者重新发现,成为了我们跨越时光,了解东阙门兴衰历史的一把钥匙。

  初步推测出这把火烧在东汉后

  从这块夯土,可以穿过历史,看到当时那真是一场熊熊大火。可是,作为帝陵重要部分,为何恢宏的东阙门在烧毁后没有重建,而是彻底告别历史舞台?

  考古人员对此进行了大胆推测,初步认为这场火的燃烧时间应该是东汉之后,刘氏政权灭亡以后。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当权者如果是刘氏后人,肯定不会对祖先陵墓置之不理。只有刘氏政权消失了,那时当权者才无心打理前朝陵王墓。二是东汉之后,天下大乱,也没有这个实力和财力进行维修。

  新闻链接

  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与王皇后的合葬陵园,四周原有一圈城垣,城垣四周中央均有一门阙,门阙距离帝陵封土120米。阙是我国古代设置在城垣、宫殿、祠庙、陵园大门两侧标示地位尊崇的高层建筑物,也叫“门阙”。在汉代,建阙之风极盛,等级森严。一般官员只能用一对单阙,诸侯可用一对二出阙,只有皇帝才能用三出阙。此前考古人员已发掘了南阙门,是帝王级别的三出阙。而昔日汉阳陵帝陵大气恢弘的“正门”——东阙门遗址2011年4月19日正式发掘。

发表在栏目: 科学


重庆地区上空的红月亮
>>点击查看精彩组图<< >>点击查看精彩视频<<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6月16日消息,北京时间16日凌晨1时24分,发生了自2000年以来历时最长的月全食。中国观赏这次月全食的时间是:初亏凌晨2时23分;食既3时22分;食甚4时13分;生光5时03分;复圆6时03分。这次月全食,无论是食分还是月全食的持续时间,都是2000年7月16日月全食以来食分最大(1.705)和持续时间最长(101分钟)的月全食。

  综合媒体报道,凌晨2时22分许,月球进入地球身后的巨大影子,月之边缘开始“初亏”,黑夜中的半个地球暂时无法看到月亮反光。至3时22分“食既”时,地球完全遮挡住月球;4点前后,月亮慢慢“脸红”,呈现出红铜色或者暗红色;直到5时03分,月亮才开始走出地球阴影,重新“生光”。


昆明地区拍摄的月全食场景
>>点击查看精彩组图<< >>点击查看精彩视频<<

  西部重庆市民很幸运,不仅能在长江中游地区观看到,而且月全食最精彩的部分也可全部看完,也就是从初亏到食甚阶段,长达1小时41分。

  青岛地区稍有些遗憾,凌晨1时46分,青岛上空的云层比较厚,月亮躲在云后若隐若现。2时26分,是青岛月全食的初亏时间,天狗开始吃月亮了。然而,当地的月亮依旧犹抱琵琶半遮面。3时02分,青岛月亮终于突破云层,被地球本影遮住的月面并不是黑色的,而是泛着古铜色的红光,非常漂亮。3时22分,月全食达到食既,整个月亮变成了古铜色。圆圆的月面透着暗红的色泽,显得古雅而神秘。4:13,月全食达到食甚,此时是月面中心与地球本影中心最接近的时刻,月面亮度因而降到最低,红月亮的古铜色显得更为深沉。

  据悉,昨晚中国大部地区皆可观望到月全食,不过因为日出的时间差异,西部天更黑一些,红月亮自然在对比下“更加精彩”,因此观测条件相比东部要稍好一些。

  (KT)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中新社广州6月13日电 (郭军 李建基)据广州五羊天象馆预告:今年6月16日凌晨发生的月全食,将是11年来月全食持续时间最长和食分最大的月全食。如果天色晴朗,中国乃至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都可目睹到月全食。

  就中国而言,西部不仅比东部观看月全食的条件好,而且可看到月全食的时间长。广州乃至东部地区,6月16日凌晨看到的月亮几乎都是带食而落。

  据广州五羊天象馆介绍,这次月全食,无论是食分还是月全食的持续时间,都是2000年7月16日月全食以来食分最大(1.705)和持续时间最长(101分钟)的月全食。

  今年6月16日凌晨月全食,初亏是2时23分;食既是3时22分;食甚是4时13分,最大食分为1.705;生光是5时03分;复圆是6时03分。据介绍,中国天文爱好者可选择没有障碍物的西方偏南的高地来观察这次月全食。 完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9)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新华网惠灵顿6月13日电(记者刘洁秋 黄兴伟)据新西兰皇家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报告,新西兰南岛城市克赖斯特彻奇13日连续发生强烈余震,目前已造成至少6人受伤,一些建筑受损。

  新西兰当地时间14时20分(北京时间10时20分),克赖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级余震,震中位于克赖斯特彻奇东南方10公里处,震源在地表以下9公里处。

  当地时间13时01分(北京时间9时01分),该市发生里氏5.5级余震,震中位于克赖斯特彻奇以东10公里处,震源在地表以下11公里处。

  新华社在当地的报道员说,里氏5.5级余震持续了大约10秒钟,震感强烈,当地通讯曾短暂中断,城东部分市区也一度断电,一些学校和购物中心紧急进行了人员疏散。

  克赖斯特彻奇机场暂时关闭,但机场并未疏散候机楼里的乘客。

  当天早些时候,克赖斯特彻奇还分别发生了里氏4.3级和里氏4.4级余震。

  克赖斯特彻奇2月22日发生里氏6.3级地震,地震造成181人遇难和重大财产损失。此后,该地区发生了多次余震。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9)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快讯:京沪高铁运营初期每天将开行动车组90对,实行时速300公里和250公里两种速度等级混跑的开行模式。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全程最短旅行时间4小时48分。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9)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挪威开发的前列腺癌治疗新药日前结束第三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药可以延长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存活时间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副作用并不明显。

  这种药物名为Alpharadin,共有900名前列腺癌晚期患者参加了第三期试验。结果显示,没有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为11个月,而接受新药治疗的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会延长到14个月。

  新药使用半衰期很短的镭223同位素发出的阿尔法射线杀死癌细胞,可以靶向作用于转移到骨骼组织中的癌细胞,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正常细胞的破坏。一个疗程需持续4到6个月,每月需注射一次药物。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7 页,共 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