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3月15日发表声明称,考虑日本核泄漏致辐射污染,泰国将对从日本进口的食品进行随机检测,以防被污染的食品进入泰国境内。
泰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负责人当天表示,“我们将对从日本进口的蔬菜水果等新鲜食品进行优先检测”,并透露泰国政府将敦促国内食品进口商避免或尽量减少从日本进口诸如肉类、乳制品、海产品等食物。
这位官员称,“我们对日本遭受这一巨大灾难表示同情,但泰国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仍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泰国政府已做好准备加强安全措施,必要时将对所有从日本进口的食物进行检测。
据悉,目前约有4.5万日本人居住在泰国曼谷、清迈、春武里以及罗永府等城市。(陈璐)
3月14日上午10点,江苏文艺广播的主持人刘璐在途径南京市中山东路时,发现沿线的梧桐树被系上了绿丝带,不禁一阵感动。这是南京市民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南京梧桐树被砍伐、移走的无声诉求。网友们称绿色丝带为“免砍丝带”。
南京政府方面证实,因修建地铁三号线和十号线而被移走的这些梧桐树,基本没有可能在地铁修建完成后,重回故土。本次被移植的梧桐树约达900棵左右。
南京市民自发护树
绿丝带运动的发起人屠荃瑰(化名)小姐告诉记者,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梧桐树是南京的象征,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她不希望南京的梧桐树被砍伐。她希望能为家乡的树尽一些绵薄之力,即使也许是微不足道。
“开始只有我一个人,后来我的家人、朋友、网友们都加入进来,我们没有其他的目的,我们也阻止不了梧桐树被砍伐、移走,但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让中国人民都知道,南京市民是爱护家乡的树木的。”她说。
3月首周,南京市长江路沿途两侧的梧桐树开始被锯,原因是南京地铁三号线在建,工地围挡范围内的梧桐树均将被移走。3月4日,临近南京总统府遗址的长江路和太平北路路口的两株粗大梧桐树的树枝已被全部剪光。太平北路在中山东路跟长江路交接的一段,路西侧的树则需全部移走。据南京网民称:太平北路的梧桐树已基本被“铲平”。
南京梧桐树遭砍伐、移植后,南京市民纷纷在网上控诉地铁修建对绿化的破坏。著名足球解说员、南京人黄健翔甚至在自己的微博说,试探性地询问申请合法游行示威,以“抗议砍梧桐树”,24小时不到,此条微博被转发7000次以上,网友评论近4000个。
官员上微博争辩
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王德生强调:不是砍伐,是移植!
对于南京市民及网民将梧桐树移植误认为是“砍伐”,一位南京城管局系统内的官员表示,南京政府方面对民众的误解与愤怒表示理解,“但我们不认为这是南京市民与南京政府修建地铁之间的矛盾,民众的情绪是一种对南京梧桐树以及南京文化的关爱。”该官员说,“我也是南京人,我对南京的梧桐树也有感情。”
另外,南京政府官员也注册了微博,试图在网上明正视听。“我们和黄健翔也做了沟通,我们认为把事情说清楚,相信他也能理解”。不过,该官员的说辞,记者未从黄健翔方面得到证实。
从微博上评论来看,至少目前,官方的解释并没有引起网民的重视与认同。
南京市城市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徐少林告诉记者,本番梧桐移植,是因为地铁三号线和十号线的修建,他认为,惹恼南京市民的根本在于两个地铁站口,一个在南京市图书馆前,一个在江南织造局(音)前,“这里都是南京的标志性地段,这里的梧桐树不见了,市民当然不乐意”。
“我也注意到,有些网上梧桐被修剪的照片刺伤了南京市民,但事实上,这并不是砍伐,为了移植搬运,必须将树的枝桠剪去。”对于网上被热议的一些关于梧桐树枝桠突兀的照片,徐少林如是称。
因南京地铁修建,本次被移植的梧桐树约达900棵左右。
移走的树不会再回来
记者注意到,网民关心的较多的一个问题是,在地铁修建完成后,因修地铁而移植梧桐树是否会回来。在采访中,记者被南京政府方面告知:“可能性不大”。
屠荃瑰告诉记者,她清晰地记得南京此前在修建地铁二号线时,也含糊其辞地表示,二号线建成后,被移走的梧桐树将会被移植回来。“可是,树呢?到现在连影子也没看见。”
据介绍,被移植的梧桐树将移植到南京的郊区,但具体在何处,记者未被明晰告知。被移走的梧桐树具体生长环境如何,政府给予的养护费一年几何,截至发稿,亦未获得明确回答。
徐少林告诉记者,“南京老城区,其实梧桐树的生长环境未必多好,地下网管线很多,地面又是密封的水泥地,并不是利于梧桐树生长的最佳环境。从科学的角度说,行道树选取树龄10年—15年的最为宜。”徐少林颇有无奈地告诉记者,“我知道我这么说,可能会被网民骂,但事实就是这样。”
受访的政府官员表示对民愤可以理解,在高度认可南京市民热爱家乡的感情的同时,也检讨了政府方面的不足。“如果地铁施工方和绿化部门可以沟通得更充分,在移植树木前,先让市民有知情权,想必网上的骂声也就不会这么多了。”
至于因地铁修建而被移植的梧桐树,其移植过程中的施工主体为哪家公司,有无招标,招标费几何?记者于3月14日下午多次拨打可以回答该问题的城管局绿化处和园林局的电话,不过要么是无人接听,要么是负责人在开会。
可以预见的是,即使地铁修建完成,即使政府重新种上新的梧桐树或其他树种,但南京市民所熟悉的那种交错着、可遮盖全部行道的绿,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再也看不到了。(仇子明)
村路边,不时见到守着“宝石”待价而沽的村民
利欲熏心的村民,大片地摧残着自己家园的绿树
原本少有人至的缙云县舒洪村山头,被“寻宝”大军踩踏出无数条道路,满目青山被挖成了荒山。近日出现在笔者镜头里的一幕,实在让人心惊。
2月27日,在仁岸村到舒洪村的公路两边,停满了小车、摩托车,不时有背着锄头、扛着编织袋的村民走过,道路上经常还可见到人们围着一堆石头,讨价还价。
村民告知,连日来每天有上千人上山,不少人甚至把被褥、干粮、矿泉水都搬到了山上。沿着人们挖“宝”踩踏出来的线路走到半山腰,山势陡峭,滑溜难走,必须手脚并用才能艰难前行。
渐渐地,山上传来锄头碰石头的“叮当”声,紧爬几步,眼前的景象令人大吃一惊:沿着一条山涧,到处都是挖石头的人,碗口粗大的松树被人连根挖起,原本郁郁葱葱的青山,转眼成了“黄土高坡”。站在山头,但见整座山上全是背着锄头、手拿铁锹的挖“宝”人,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有五六岁的娃娃。
“过年前就已经有人在公路边挖石头了,不过都是外地人”,舒洪村党支部书记舒林多介绍说,村里专门组织了九人护林队,阻止挖石。但几天后,有人上山挖到一块大石头,据说抬下山卖了五六万元钱。这下疯传,村民发财梦迅速膨胀,原本观望的舒洪村民也纷纷加入到了挖宝队伍中。“村民要上自己的责任山,我们也没办法拦。”舒书记无奈地说,附近几个村更是全村赶来,好端端的植被遭到破坏,看看都让人心痛。
那么,所谓“宝石”价值几何?缙云县地质大队专家陶晖青告知,发现的石头是黄蜡石,系火山喷发缝隙填充物,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玉化程度并不高,在丽水很普遍,值不了几个钱。
所幸的是,疯狂“挖宝”已引起当地政府重视,2月28日下午,缙云县政府就此召开由安监、林业、公安、国土、舒洪镇等部门和乡镇参加的会议,紧急叫停“挖宝”行为。3月1日6时许,缙云县多部门联合行动,出动100多人,在舒洪村现场制止“挖宝”行为,30多位山上“挖宝”的村民在工作人员的耐心劝导下,放弃“挖宝”,走下山来。
丽水频现“疯狂的石头”
2009年6月,传言有人在山上挖到“翡翠宝石”,松阳县西屏镇项桥下村出现千人挖宝、破坏植被情景。最终,地质专家证实“宝石”为燧石。
2010年11月,据传发现了陨石,挖石人蜂拥而至庆元县松源镇下滩村,有人还开来了挖土机,防洪、灌溉的拦水坝因此遭到破坏。
据央视最新消息,中国政府决定向日本政府提供3000万元人民币的援助,第一批物资将于今天下午从上海运出。
环球网记者王欢报道 据日本共同社3月14日消息,日本宫崎县警方14日在牡鹿半岛发现了约1000具遇难者遗体。至此,日本特大地震中遇难的人数已超过4500人。目前灾区紧缺饮水、食物、汽油等物资,共约45万人在学校等临时安置所避难,但收容能力已接近上限。
另据宫城县政府透露,截至14日南三陆町等地也找到了约1000具遇难者遗体。
福岛县政府确认14日上午11点许太平洋沿岸发生浪高3米的海啸,自卫队也确认岩手县大船渡沿岸发生5米的潮位变动。沿岸地方政府呼吁民众到高处避难,但截止中午12点没有发生海啸。气象厅表示没有引发新海啸的诱因。
据宫城县政府发布消息称,海上自卫队护卫舰在石卷近海营救了28人。各地方政府无法取得联系的居民多达数万人,目前正加紧确认他们的安危。
环球网赴利比亚特派记者邱永峥3月14日报道,卡扎菲侦察兵已经抵近班加西,最近处距离班加西已经只有10公里,而大部队已经夺取沿线所有的战略要镇,反政府武装正在全面败退之中。虽然反政府军司令尤尼斯将军宣称有50辆坦克准备抵抗,但本网记者13日晚冒险前往前线观察的情况来看,全线的反政府军已经不见了,而且公路沿线的民众也均逃入班加西,大批记者正从班加西撤军,预计利比亚政府军最快会于今天向班加西发起进攻。
重庆晨报讯 (记者 刘琳)老重庆城十七座城门“九开八闭”,许多市民只听过此说法,却不曾亲眼见过老城门的胜景。今年7月1日前,渝中区东水门、太平门、洪崖门将以全新的灯光数字城门与市民见面,届时夜晚渝中区半岛长江大桥、洪崖洞至黄花园沿线的明暗相间的灯光,衬托金光熠熠的LED城门,将向市民展示出极富重庆特色的城门印象。
投资5亿打造17座城门
重庆晨报记者从渝中区市政管理局获悉,今年渝中半岛夜景照明灯饰景观将整体升级换代,着力解决以往楼宇灯饰各自为政、城市灯饰热闹的同质化、缺乏特殊意向等问题。
总投资5亿元的渝中半岛夜景照明方案由清华大学设计,其中用LED光源打造的“九开八闭”城门印象,散落在渝中半岛江岸线上,17座城门或明或暗,勾勒出重庆母城的外轮廓。
“未来从江对岸看渝中半岛,夜晚的渝中将是一幅漂亮的画,画面中点缀着富有重庆特色的主题意向。”渝中区市政管理局局长陈勇表示,渝中半岛未来将用明暗相间的灯饰,着力展现重庆“山、水、雾、舟、林”的元素特点。
渝中半岛夜景照明还将采用山水画手法,用勾、点、染、擦等手法,重点打造朝天门片区“朝天扬帆”舟的意象、东水门至长江大桥沿线山的意象,以及洪崖洞至黄花园沿线树与林的意象。
数字城门重现老重庆
据介绍,重点打造的东水门、太平门、洪崖门三座LED数字城门,今年7月1日前将率先与市民见面。数字城门不光具有夜景照明功能,还可承载数字信息。从规划效果图上看,金黄色LED覆盖在城墙侧面,成片的LED灯墙灿烂夺目,从江对岸远观,老城门造型清晰可见。
目前渝中区计划对老重庆城门中9座“开门”逐一进行改造,对原址已经不存在的城门,则寻找新的载体,用LED灯饰进行虚拟化表达。“将古老的城门数字化,灯光可改变,数字信息可承载重庆故事。”陈勇表示,数字城门采用的软LED是透明的,灯饰组丝毫不影响白天城市视觉效果。
本报讯 (记者翟烜) 昨天上午9时,国土资源部现场工作组在部总工程师张洪涛带领下,继续开展应急调查工作。靠近震中的弄璋镇飞勐村允冒、广云、允哏、贺哈、弄兴五个自然村出现建筑地基、耕地喷沙冒水现象。
国土资源部表示,鉴于盈江县从2010年12月起多次发生地震,可能造成山体斜坡的土体松动,岩土体结构的破坏,使得斜坡稳定性降低,产生滑坡、诱发泥石流的可能性增大。
他们将集中力量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预警、盈江县地质灾害汛前遥感调查,对地震影响区地质灾害进行再排查工作。最后将对盈江县灾后重建的土地利用作出安排,支持灾毁耕地土地整治。
>>部分灾区情况
1.贺哈村灾情:地处大盈江高漫滩,农田、水渠等普遍发生地裂缝,喷沙冒水现象分布广泛,主要由地震引发的沙土液化引起。民房抗震能力低,受损严重,该村周围300米范围也普遍发生喷沙冒水现象,穿越村庄的地裂缝主要有两组,分别为260度和350度,最大宽度10厘米,深度30厘米以上。
2.拉勐村灾情:位于地势较高的低缓丘陵地区,房屋大多直接坐落于变质岩地层区,地震破坏性强,倒塌严重。
3.大盈江大堤灾情:受损严重,地裂缝发育,沿江长达6公里,宽度最大为20厘米,深度最大达2米,垂直错动15-20厘米。
部分学校复课
据新华社电 据云南省教育厅透露,14日除盈江县城平原镇外,灾区其余乡镇的所有学校复课,至21日灾区可全面复课。
13日民政部门紧急向灾区调运200顶大帐篷,每顶可容纳一个班级的学生上课。为确保每个帐篷都配发有一件灭火器,已向灾区调运1000件灭火器。
云南省政府13日晚称,至13日需要安置的受灾群众已全部得到安置。同时,灾区危房排查工作已全面展开,排危工作同步全面展开。13日,盈江县城的永胜宾馆、天元商场及县国土资源局办公楼、珠宝玉石商场楼等四幢危房拆除完毕。据悉,盈江县城的危房拆除工作将于17日前全部完成。
>>特写
瓦砾上的婚礼
灾后第三天,盈江平原镇户费村。50多岁的傣族妇女管小播已经连续几天没睡好觉,但12日仍然起了个大早。因为,这一天,她心爱的小女儿线东云就要出嫁了。
一大早开始,线荣连、管小播夫妇就开始张罗婚礼,点柴生火、冲洗碗筷、联系租借桌椅。对门的、隔壁的街坊邻居也都停下收拾自家的瓦砾,热心地过来帮忙,妇女都忙着准备饭菜,用鼓气机蒸饭,摘菜炒菜;小伙子们布置桌椅,二十来个邻居像自己家办喜事一样,忙得顾不上喘口气。
新娘线东云的哥哥线明强告诉记者,由于妹妹的婚期早已定好,家里人坚决要把婚礼办起来,让妹妹热热闹闹地出嫁,也让乡亲邻里一起喜庆喜庆,扫除震灾的阴霾。
新娘线东云心里十分复杂。她说:“如果没有这场地震,今天本是自己最快乐的一天。”哥哥线明强安慰妹妹说:“没事,家里有爸妈和我在,我们会把家重新盖好的,邻里乡亲们也会帮我们的。”
10点多开始,线家门前的小道开始充满欢声笑语。村里各处和一些邻村的亲朋好友、同村乡亲,汇聚到线家的院子里,相互问候寒暄;小孩子们蹦蹦跳跳地围着线东云喊着要喜糖吃……
线家门口的小路上,摆放好的60多张餐桌坐得满满当当。尽管地上仍布满残砖碎瓦,可这场瓦砾上的婚礼,昭示着灾区人民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如果您知道,您在家里穿衣服、吃饭的样子很有可能被远在太空中的间谍卫星拍摄到,会不会感到担心呢?当然,没有国家会无聊到用价值不菲的间谍卫星拍摄普通人。不过,愈来愈多遍布太空的间谍卫星却让人不得不担心这么一天的到来。
间谍卫星(当然各国政府更喜欢侦查卫星这个名称)是用于军事侦查的地面观测卫星,第一个间谍卫星是俄罗斯史波尼克(Sputnik)人造卫星,发射于1957,它也是第一颗进入轨道的人造卫星。目前,最先进的间谍卫星地面分辨率可以达到0.6米,也就是说在战争中,间谍卫星可以随时监测到敌方军事部署。因此,各国政府都不遗余力的花费重金发射间谍卫星。本文将向您介绍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最为重要的侦查卫星,请继续阅读下节吧。
2006年范登堡空军基地正在通过Delta II运载火箭发射USA-193间谍卫星,不过该卫星由于故障已经于2008年2于21日被毁
美国长曲棍球雷达侦查卫星
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对长曲棍球雷达侦查卫星(US Lacrosse radar spy satellite)讳莫如深,直到2008年7月,美国国家侦察局才公开承认该卫星的存在。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局长斯坦菲尔德 特纳(Admiral Stansfield Turner)透露,长曲棍球雷达侦查卫星计划最早起源于1978年,当时美国中情局和美国空军提出要发明一个光学雷达侦查卫星,并专门服务于美国空军。
正在建造中的长曲棍球侦查卫星
本报布鲁塞尔3月11日电 (记者孙天仁)48个参与北约阿富汗行动国家的国防部长11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会议,讨论向阿政府移交防务问题。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各国国防部长批准了“阿富汗—北约移交委员会”的建议,确定了首批向阿政府移交防务的地区。
拉斯穆森强调,移交防务并不意味着急于撤出,北约部队将继续支持阿富汗培训更多新兵。据负责移交工作的北约官员透露,首批移交计划包括6个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