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环球网记者仲伟东报道 据俄新社5月12日消息,俄罗斯总统德梅德韦杰夫在克里姆林宫与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会晤后签署联合声明,联合声明指出,俄罗斯欢迎巴基斯坦参加上合组织的活动并支持巴国加入上合组织的意愿。

  声明指出,“俄方欢迎巴基斯坦参与上合组织活动,并重申在上合所有成员国同意的情况下,俄支持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组织的意愿”。

  两国总统在声明中还提出,赞同发展阿富汗、巴基斯坦、俄罗斯与塔吉克斯坦四方对话。双方重申,与上合组织紧密合作的同时,希望在四方框架内进一步加强协作。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9)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北极冰雪融化的速度加快,一些原本冰封的极地,出现了新的航道;分析称,战略地位特殊、天然资源蕴藏量丰富的北极,势必成为另一个天然资源争夺战的“战场”。

  北极理事会的八个成员12日开始在在格陵兰开会,讨论在北极合作开采资源和排解纷争的方式。八国希望能达成首份北冰洋(Arctic Sea)协议,在更多船只使用北冰洋航道的今天,就搜寻与拯救工作等事务定下合作协议。

  美国副国务卿斯坦伯格说:“我们要在后冷战时代传出的信息是:北极是一个合作区,不是一个斗争区。”

  然而,斯坦伯格在华盛顿的策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讲话时承认,本周的会议可能无法排解一些纷争。他说:“若不与他国合作,没有一个国家能在争取领土主权方面有收获。”

  总部在奥斯陆的北极理事会成员为八个北极圈国家,即:冰岛、瑞典、芬兰、丹麦、挪威、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目前,各国的纷争只能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或双边协议解决。由于理事会需要一致的决定方能落实措施,因此,面对着办事效率低的指责。

  2007年,俄罗斯科考队员在北冰洋海底插上俄罗斯国旗,宣示主权;去年8月,加拿大政府发表外交政策声明,重申对北极地区拥有主权。

  八国除了为北极的石油、天然气和渔业资源而争,也为北极出现的新航道而争。北极的西北航道可能成为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重要航道,加拿大已声称它拥有此航道的主权。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俄罗斯航天飞行管理中心说,定于5日把国际空间站轨道提升1公里,从而为载人飞船返航提供最佳条件。

  航天飞行管理中心一份声明说:“有必要做出这一调整以保障最佳条件,使‘联盟TMA—20’号飞船5月24日成功返回地球。”

  俄罗斯宇航员德米特里孔德拉季耶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员凯瑟琳科尔曼、欧洲航天局宇航员保罗内斯波利等人去年12月飞抵空间站,这次将搭乘“联盟TMA—20”号飞船返航。

  欧洲航天局发射的自动转移飞行器(ATV—2)2月24日抵达空间站。本月5日,工作人员会让这一飞行器的两个主要发动机运转239秒,从而使空间站运行速度每秒增加0.6米。

  俄罗斯飞船和美国航天飞机发射前,空间站往往需要根据地球引力调整自身轨道,以确保飞行器成功驶抵空间站或返回地球。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中广网北京5月1日消息 (记者纪梦楠)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俄罗斯媒体日前透露,俄罗斯第四代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已经开始列装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据了解,新系统整合了传统的授受指令、收集情报和检测发射准备等功能,并且能够保证自动切换重新定位目标。

  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发言人日前表示,战略导弹部队与军工企业共同协作完善这一新系统,现在已经完成了研制改进工作并开始将第四代指挥系统装备部队。邵永灵认为,这种新的指挥系统程序智能高效、抗干扰能力强。

  邵永灵:俄罗斯给战略导弹部队换装的新作战指挥系统,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战斗指挥命令,它可以独立直接地传达到发射装置,也就是说最高指挥可以跟发射架直接联系,省略中间环节。

  第二个是抗干扰的能力很强,一旦爆发核战争,核爆会有各种各样的干扰,会对指挥控制系统构成影响,无法正常运作,新系统在这方面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它的每一套系统都有三套信号和信息传递系统作为后备,就是说它其实有多个通道,不是单一的一个。

  第三个是它可以自动切换执行任务,他把几个功能整合到一起,接受命令、搜集情报、监测发射准备等等,不同的任务之间自动去切换,不像过去一个系统会有若干个装置组成。

  第四个就是可以重新定位目标,战时有的时候你要更换打击目标,这个是比较麻烦的,那么现在就具备了快速的重新定位目标能力。

  “开工没有回头箭”,核导弹的发射一旦出现差错,轻则发生核事故,重则引发世界大战。邵永灵认为,俄罗斯不惜冒险前行是为让它的核力量有实战化的预警反击能力。

  邵永灵:大家觉得它可能主要是一种威慑,因为核武器好像不太可能使用。即使是用于威慑,它也要求有实战化的能力,因为你没有实战化能力,就会影响到你的威慑效果。这样一个新的自动化指挥系统,它具备的特点是相对于它过去的老系统而言的,老系统抗干扰能力比较差,因为它的通道比较单一,现在很多导弹是机动式的,你跟指挥所、指挥部之间的联系可能就麻烦一点。

  新的系统就是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让俄罗斯的核力量有实战化能力。现在像美国、俄罗斯一直都是强调要预警反击,也就是说,你的核导弹还没打到我,但是你已经朝我打过来了,这种情况下我就要去反击你。所以,可以保证我有更多的核导弹打出去,而不是等我遭到了损失之后,我再去报复你,那么显然这个预警反击就需要快。对于这种情报、通信、指挥等,要求就非常高了,老系统很难完成预警反击的任务。

  对此,有专家称这是俄罗斯恢复战略导弹大国雄风的一个有力步骤,不过也有分析认为,俄军的战略导弹外表光鲜,但指挥系统远远落后于美国等西方国家。邵永灵认为,俄罗斯新指挥系统的列装治标不治本。

  邵永灵:你的核力量,你的整个作战能力,它是一个整体,但是你核力量的本身能力也很重要。从现在来看,俄罗斯核力量的衰落其实是一个整体的衰落,不是某个方面,它的指挥控制系统,计算机,通信能力等技术,长期以来就比美国落后,现在换装一个新系统可能会解决部分问题,但是真正想缩短和西方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差距,可能也不是那么容易。

  另外,俄罗斯的核导弹数量,核导弹技术能力,这些方面其实也在下降,一个新的指挥控制系统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走下坡路的大趋势不会那么容易的就扭转。

(编辑:SN047)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中广网北京5月1日消息(记者赵巍)据经济之声报道,中国、俄罗斯和朝鲜三国间第一个同时免签证的环形跨国旅游项目正式运营。专家认为,这标志着东北亚区域各国间的合作实现新突破,同时成为我国边境游的新亮点。

  中国、俄罗斯、朝鲜三国环形游是东北亚地区第一条实现三国同时免签证的旅游线路,也是中国第一条环形跨国旅游线路。由于三国间彻底简化了签证等手续,因此大大节约了旅游时间,游客只需在出团前两天,将护照和身份证的复印件传真到旅行社,就可以在4天内游览3个东北亚国家。吉林省珲春市旅游局副局长李文杰介绍,旅行团从珲春口岸出发,先后游览俄罗斯斯拉夫扬卡、符拉迪沃斯托克、哈桑、朝鲜豆满江和罗先,最后返回珲春。

  李文杰:我们首发团是4月26日在长春,首发团成员是17个人,从长春出发到珲春,27日国境,30日回国,形成非常圆满。现在的情况,涉及到俄罗斯和朝鲜国际列车的通行时间,目前还是每周三发团,五一期间,合作社还在接这个业务,还在继续。

  从2000年到2010年,东北亚地区国际旅游年均增长率达到7.7%,有超过1亿人在区域内跨境旅游。自2010年3月开始,珲春市运作开辟了中、俄、朝三国跨国环形旅游线路,随后,三方旅游机构代表签署了《环形跨国旅游线路合作协议》。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刘思敏认为,这意味着东北亚区域各国间的合作实现新突破,同时成为了我国边境游的新亮点。

  刘思敏:通常来说跨境旅游吸引力就比较大了,跨三国的话神秘感就更强。很可能会成为中国边境旅游的亮点。他的区位在传统眼光看来没有优势,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种偏远反倒成为了资源,客流和人流会引来信息流和物资流,旅游的发展可以带动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社科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冯维江表示,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目前存在着从中日韩之向北移动的趋势。这趋势主要表现在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旅游的背后有着物流的发展和人员的往来,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切实的推动作用。尽管如此,东北亚各国合作仍存在一些需要破解的课题。

  冯维江:相对于以前是一种进步,但是仅凭这一个项目的话,可能后续的可拓展性应该进一步加强,除了旅游之外,配套的一些其他方面的合作。甚至基础设施建设、共同的口岸建设这一块应该是进一步扩展的话可能更好一些。

(编辑:SN047)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俄罗斯林火逼近黑龙江东宁县 我森防部门全力应对

  新华网哈尔滨4月14日电(记者刘景洋)记者从黑龙江省政府部门获悉,发生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山火14日下午逼近黑龙江省东宁县。截至18时,林火暂未过境。我方已组织邻近村屯居民撤离,森警、边防、消防等力量已经赴边境准备扑火。

  14日14时03分,卫星监测到黑龙江省东宁县附近出现热点,地理坐标为东经131°14'24'',北纬43°36'33'',经核实为俄罗斯林火。

  经观察,火势较强,分南北两线。北线我方有700-800米的稻田地。南线我方有村民5户、20多人,现已全部撤离。东宁县已调2辆消防车去保护村屯。

  据牡丹江市森防指最新报,境外火暂时没有过境。黑龙江省森防指决定调绥阳森警部队70人赴东宁边境待命,同时边防部队出动40人赶赴边境,做好扑火准备。

  据气象部门报告,14日东宁县当地天气多云,温度20℃,风力3-4级,风向偏东,但风向随火场小气候有变化的可能。

(编辑:SN009)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加加林完成升空返回地面,受到英雄式欢迎

  50年前的今天,英俊的27岁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完成太空飞行108分钟的历史性任务,成为首位进入太空飞行、从太空俯瞰地球的人,开启人类探索太空的新纪元。半世纪过后,俄罗斯近日公开逾700页的机密档案,揭露升空前一刻火箭机件故障,险令升空取消,而加加林最关心的竟是香肠。

  99岁的切尔托克有份参与设计升空的火箭,他忆述火箭出现多项技术问题,例如为减轻宇宙飞行服重量而剪去电线时,错剪了体温和压力感应器的电线;升空轨迹出现边际误差,若以自动系统航行,宇宙飞船或须数月时间降落,但加加林只得10天粮食;加上正式升空前,火箭两次爆炸、两次成功,以今天的安全标准,加林林当时根本不应升空。

  疯狂速度维修舱门

  1961年4月12日,在莫斯科时间早上9时07分,“东方一号”火箭发射升空,加加林一句大叫:“出发!”档案就披露了升空倒数前一刻,加加林与火箭计划之父科罗廖夫的最后对话,后者告诉他已准备大量香肠、糖果和果酱,供他此行食用,加加林开玩笑说:“最紧要有香肠─伴月光。”

  而在即将升空时,载人密封舱舱门遥控按钮突然故障,意味着密封舱返回地球时,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加加林或无法自行打开舱门逃生。接着的数十分钟,工作人员以近乎疯狂的速度维修舱门,拆走舱门全部共32颗螺丝,然后合上舱门,最终放行。

  升空前3天获知任务

  档案又披露,在升空前一个月,加加林与另外19名年轻的空军机师在培训中心内接受封闭式训练。直到升空前3天,加加林方获悉被选中执行太空任务,担心有去没回的他,给妻子瓦莲京娜写了一封“遗书”,交给友人,嘱咐说任务一旦失败,便转交妻子。

  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驾驶战机时坠机身亡,享年34岁。他的朋友遂把7年前的“遗书”交给瓦莲京娜,内容嘱托妻子好好养育2名女儿,“不要让她们做公主,要成为真正的人”,并告诉妻子说:“你可以自己选择是否改嫁”。

  瓦莲京娜遵照加加林遗嘱,将2女抚养成人,双双获得副博士学位,但她终身没有改嫁,一直低调地隐居生活,其间撰写了一本关于加加林的回忆录。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东方3KA-2”号在展览上资料图片


趴在一只黑色太空狗身上的就是白色的“兹韦兹多奇卡”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4月10日的报道,1961年曾载着俄罗斯太空狗进入地球轨道的宇宙飞船即将被拍卖。这个7英尺(约合2.13米)宽的“东方3KA-2”号是在俄罗斯准备将首名宇航员加加林送入太空前进行最后一次试验所使用的飞行器。

  一只由加加林亲自取名为“兹韦兹多奇卡”的白色小狗和一个被称作“伊万·伊万诺维奇”、跟真人一般大小的假人乘坐这艘飞船进入太空,小狗在返航过程中被飞行器弹出后乘降落伞安全返回地面。这证明苏联当时的发射计划对生物来说是安全的,也最终促成了加加林不久之后那次创造人类历史的壮举。

  “东方3KA-2”号飞船的密封舱涂裹着一层特殊的金属,这种设计是为了防止飞行器在重返地球时会因为与大气层空气摩擦过热而烧毁,不过在它底部半个球体上还能清晰地看出烧焦的痕迹。密封舱内部原本装有1800磅(约816.5公斤)的仪器设备,但在1967年因为保密需要而被拆除。后来,它陈列于俄罗斯的古比雪夫训练研究所,直到1986年以前还一直被列为“保密”级别。

  这个烧焦了的密封舱如今属于一位美国收藏者,下周他将在纽约索斯比拍卖行将其拍卖,预计成交价格会达到1000万美元。索斯比拍卖行希望将其拍给一个能向公众展出的博物馆,但是个人也可参加竞价。

  索斯比的副董事长戴维·雷登说:“自上世纪90年代起,俄罗斯陆续开放了一些航天项目的零部件。这不仅是为了筹钱,还可以向世界展示前苏联的航空项目及其成就。”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俄罗斯总理普京7日在莫斯科郊外的新奥加廖沃官邸召开航天工作会议。在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实现人类首次太空飞行50周年前夕,普京对俄航天发射、航天器研发、新发射场建设等工作提出一系列要求。作为世界航天大国的俄罗斯或将迎来新的航天业发展契机。

  增加航天发射次数

  普京在当天举行的会议上表示,俄罗斯目前每年进行航天发射的次数占全球的40%左右,位居世界第一。在不远的将来,俄计划将这一数字再提高10个百分点。

  普京说,全球太空市场发展迅速,近7年来其总规模增长了1.5倍。俄罗斯应该积极开发这一市场,特别是在通信、遥感探测、天气预报、导航、生态监测方面“大显身手”。

  “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科研生产潜力具有竞争力,这值得骄傲,但是为了保持航天大国的地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止步不前。”普京强调。

  发展新型航天器和运载火箭

  在强调增加航天发射次数的同时,普京指出,俄罗斯不应仅甘心扮演“发射大国”的角色,而是需要发展新一代、更为可靠和耐用的航天器。他说,随着老旧航天器不断退役,俄航天工业应该并且也能够研发出水平更高的航天器。

  在运载火箭方面,普京说,俄罗斯将于2013年在俄境内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试验轻型和重型“安加拉”运载火箭。而专为地处俄远东地区阿穆尔州的东方发射场研制的“罗斯”运载火箭的试验工作将于2015年开始,俄方计划从2018年开始使用这种新型运载火箭将载人飞船送入太空。

  加快新发射场建设

  按照普京在会上提出的目标,正在建设之中的东方发射场将于2016年投入使用。2016年至2018年,这个新建发射场将执行货运飞船的发射任务。从2018年开始,这里将发射载人宇宙飞船。

  同时,俄罗斯并不打算放弃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普京说,1961年,世界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从这里飞向太空,俄计划同哈萨克斯坦保持合作,继续使用该发射场。

  普京表示,国家需要对航天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造和加大对科研和设计部门的投资。即使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俄罗斯政府也没有减少对航天项目的投入。2010年至2011年,俄政府在此领域的投资额达2000亿卢布(约合71亿美元)。

  据悉,俄罗斯航天长期发展规划将于今年年底制订完毕。俄经济发展部副部长安德烈·克列帕奇对媒体透露,这份规划将确保俄未来15年在勘探月球、火星和一些小行星等领域的领先地位。(耿锐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X-37B结构图标
X-37B结构图标
正在装入“宇宙神- 5号”运载火箭整流罩内的X-37B
正在装入“宇宙神- 5号”运载火箭整流罩内的X-37B
俄罗斯正在研制的“快船”航天飞机。
俄罗斯正在研制的“快船”航天飞机。

  3月5日下午,美军神秘太空飞行器X-37B随运载火箭升空,迄今这次飞行试验的具体内容仍然保密。
 

  这已经是无人驾驶空天飞行器X -37B的第二次试飞实验,去年它曾在太空轨道运行224天后成功返航。尽管美国方面将之称为“迷你航天飞机”,但X-37B实际上是一种“太空战机”,可执行太空侦察、修复卫星等任务,甚至具备摧毁敌方卫星和导弹的能力。
 

  美国对于“太空战机”的积极态度触动俄罗斯神经,俄航天部队司令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俄罗斯也在研发类似的技术。
 

  抢占制高点打卫星拦导弹

  X-37B无人驾驶空天飞机是美军最高军事机密之一,外界对它的了解并不多,目前掌握的情况是它由波音公司旗下“幻影工厂”制造,重约5吨,长8.9米,高2.9米,翼展为4.6米,尾部有两扇竖尾翼,外形酷似跑车,大小是航天飞机的1/4。
 

  X- 37B有两套动力装置,一套在大气层中运行,一套在太空环境中运行。发射升空阶段,X-37B由“宇宙神-5号”运载火箭驮上太空并完成初步加速度,进入 太空预定轨道后,脱离运载火箭,并运用自身引擎加速,据说在真空环境中它最快可达到25倍音速,不过这一点尚未证实。但既然它可以飞到大气层以外环地球运 行,那么速度当可达到6~8倍音速。这种超高音速飞行状态,可让它轻易躲过雷达探测。
 

  在环地球轨道上运行期间,X-37B执行了些什么任务,目前美军尚未透露,但根据之前发布的消息,它可执行卫星修复任务。而专家推测,太空侦察 当属现阶段X-37B最有可能执行的任务,此外,它还有能力对“毫无还手之力”的他国卫星大开杀戒。在未来,X-37B甚至可以携带武器从太空发起对地攻 击,或拦截洲际导弹。
 

  简言之,X-37B“太空战机”是一个抢占了太空制高点、集侦察、通讯中转、对空对地攻击于一体的太空作战平台。
 

  助美建成“两小时全球打击圈”

  美国兰德公司防务分析专家彼特·威尔逊认为,“X-37B被认为是能将少量的有效载荷送入轨道,执行一系列的军事任务,然后再返回地球的飞行器 雏形。”他说,该计划4年前由美国空军“应急反应能力办公室”秘密接管,这个办公室负责评估美国应付恐怖分子和一些国家袭击的快反能力等。
 

  此前美国《连线》杂志曾报道称,美国国防部曾有过“两小时内攻击地球上任意一个目标的快速全球打击”的战略构想。有分析认为,“X-37”空天 战机无疑是实现这一战略构想的唯一武器。有专家称,美空军下达远程轰炸任务时,目前依靠基地和打击目标的位置,来决定派遣B-2远程隐形轰炸机还是B- 52轰炸机,而这往往需要12到24个小时才能完成任务。空天飞机既能在外太空巡航,又能进入大气层直接执行打击任务,将使美国真正建成一个“两小时全球 打击圈”。
 

  俄罗斯发展相应的太空战机

  联合国裁军研究所所长、美国国防信息中心太空安全计划前主任特雷莎·希金斯说:“X-37B会成为一个全球打击平台。国际上许多国家担忧全球打击概念。”希金斯表示,美国的竞争对手肯定不会降低对这一计划被用于太空武器的警惕,相应地会以反卫星武器作为回应。
 

  俄罗斯航天部队司令奥列格·奥斯塔片科日前的表态印证了希金斯的担忧,他表示,俄罗斯也在研发一种小型的、机动的、可重复使用的太空飞机,以与 美国空军的 X-37B展开竞赛。奥斯塔片科说,俄罗斯工业已经公布了飞行器的设计 ,他 补 充道:“至于我们是否会使用它,只有时间会给出答案。”
 

  美国空军新闻网指出,毫无疑 问 ,俄罗斯希望拥有自己的“X -37斯基”,从发射“卫星一号”(Sputnik)开始,莫斯科就和美国展开了太空竞赛,近几年还打算打造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格洛纳斯” (GLONASS),以抗衡美国的G PS。而“X-37斯基”这样的飞行器则有助俄罗斯将“格洛纳斯”卫星送进轨道。
 

  人类将进入“太空武器时代”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美籍专家香农·凯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严格意义上说,空天飞机可以称为是美国的“第六代”或者“第七代”战机。 因为目前美军所配备的最先进的战机,已经能够实现隐身、远程打击及超音速巡航等功能,可以说已经到达了“极限”。所以,未来的战机一定是空天战机。凯利 说,如果空天战机真的研制成功,那么对它来说,现有的其他武器系统不过是原始的弓箭和长矛而已。
 

  凯利称,美军开发空天战机表明人类将进入“太空武器时代”,这比核武器可能更危险。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6 页,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