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2月2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日前公布了近一周来的精彩太空照片。这些照片展示了美宇航局“哈勃”太空望远镜最新拍摄的彩虹星云以及黑洞喷射高能粒子束等壮观景象。
1.美丽的彩虹星云
在美宇航局“哈勃”太空望远镜最新拍摄的彩虹星云(亦称“艾丽斯星云”)近照中,玫瑰色的雾霭如缕缕青烟,在恒星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虽然有些星云温度很高,可以自己生成光,但像彩虹星云这样温度较低的星云却清晰可见,原因就在于它们散开并反射了附近恒星的光。这些所谓的反射星云通常呈现蓝色,不过,一种不明化学物令彩虹星云的部分区域具有淡红色的色调。
2.巴拉圭森林覆盖的显著变化
这是根据美宇航局“Landsat 5”和“Landsat 7”两颗卫星的数据制作的高清图,图中显示1990年至2000年间巴拉圭森林覆盖的变化情况。图中部分区域突出了长方形田地和狭窄的公路,它们正在改变巴拉卡育自然保护区(Mbaracayú Nature Reserve)的森林覆盖。此图是森林覆盖率变化情况分析报告的一部分,该分析结果表明从1990年到2000年,因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巴拉圭的森林覆盖率减少了13%,其中大多数都处于巴拉圭河以东的大西洋森林(完全不同于亚马逊雨林的热带林地),包括巴拉卡育自然保护区周围森林。
3.黑洞喷射高能粒子束
在这幅艺术想象图中,从黑洞(左)喷射而出的高能粒子束将附近星系的恒星点亮。两项根据欧洲南方天文台数据实施的最新研究表明,活跃的黑洞HE0450-2958通过“制服”附近的星系,引发快速的恒星形成过程,以此创建自己未来的家园。天文学家认为,多数质量很大的星系中央都有超大质量黑洞,虽然他们尚不确定星系和黑洞哪个最先出现。HE0450-2958黑洞没有自己的寄主星系。不过,这个黑洞的喷射物不断向附近的伴星系提供能量,该星系正以每年大约350个太阳的速度形成恒星,是普通星系形成恒星速度的100倍。天文学家认为,HE0450-2958黑洞最终会与附近的星系合二为一,创造一个成熟的星系,而黑洞就在其中央位置。
4.云现弧形洞
在这张由美宇航局Terra卫星拍摄的最新照片中,英属南桑威奇群岛在大西洋上空的云雾中形成了V形“航迹”,看上去就像是在平静的海面上行进的舰艇一样。随着大风从每座小岛周围刮过,空气会形成波,气波温度在山峰下降,在海槽升高,使得云在山峰形成,在海槽则不会,从而产生了我们从图中看到的云中出现弧形洞的景象。
5.“Terzan 5”星团闪耀
天文学家日前通过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拍到了“Terzan 5”星团的最新照片。“Terzan 5”星团极不寻常,可能是个初生的原星系,很久以前与银河系合并。这个“未发育完全”的矮星系现在是银河系核球(galactic bulge)的一部分。所谓的银河系核球是指一个由银河系中心恒星和气体构成的稠密区域。(孝文)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1月27日消息,据美国地理杂志网站报道,这是近期拍摄的一组太空图片,其中既有蓝“蟹”,也有“太阳海啸”,从中你可以看到太空其实很精彩。
1.蟹状星云
这幅有关蟹状星云的新图片是太空合作的产物。图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钱德拉X射线天文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以及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美国宇航局表示,蟹状星云是距地球6000光年的一颗恒星爆炸残余。由于威力巨大,人们在公元1054年就发现了这场大爆炸。
“斯皮策”捕捉的红外线和“哈勃”捕捉的可见光,为蟹状星云不断扩张的碎片云增添了紫色和红色。与此同时,“钱德拉”的X射线观测则帮助天文学家了解来自这颗已死恒星核心——也被称之为白矮星——的高能粒子(图中蓝色区域)。
2.阳光照射蓝色地球
照片由国际空间站上的一名宇航员拍摄,展现了阳光照射蓝色地球的景象。自11月18日以来,“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便与这个轨道前哨呈对接状态,以执行升级部件安装任务,同时为安装一个名为“宁静”的新太空舱做准备。空间站的新节点舱将于2010年2月搭乘航天飞机发射升空,用于放置生命支持设备以及一个7窗圆屋顶形观测舱。
3.星系半人马座A附近的不透明尘埃带
天文学家就像是一个星系验尸官,他们“切开”星系半人马座A附近的不透明尘埃带,查看这个庞然大物到底在“吃”些什么。据科学家推测,覆盖半人马座A中部的尘埃带可能是一个较小螺旋星系的残余。这个螺旋星系在2亿至7亿年前被其它天体吞噬。
位于智利拉西拉的欧洲南部天文台拍摄的近红外照片捕捉到最清晰的尘埃带背后景象——一个由星团构成的平行四边形。这一发现符合一个星系与另一个更大星系合并后可能呈现景象的预测。
4.宇宙“托儿所”内部景象
这幅图片并不是摇滚乐队“刺脊”的新专辑封面,而是画家创作的想象图,展示了一个宇宙“托儿所”内部可能呈现的景象。所说的“托儿所”是指一个恒星形成区,旋转的尘埃和气体云孕育出一颗颗恒星。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最近获取的数据帮助天文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年轻褐矮星,它就隐藏在一个茧状尘云内部深处。褐矮星也被称之为“失败的恒星”,它们的亮度和温度均低于常规恒星。研究新发现的最年轻褐矮星能够帮助科学家了解褐矮星如何形成以及为何无法进化成它们的兄弟姐妹那样,拥有亮度更高、质量更大这些特征。
5.太阳海啸
首次捕捉到太阳上泛起巨大波浪的三维图像的天文学家表示,“太阳海啸”真实存在。在这些于1996年拍摄的太阳照片中,太阳物理学家第一次发现有关巨浪存在的证据,但很多人并不相信这一发现就足以证明预测中任何规模的“太阳海啸”真实存在。
现在,两艘STEREO(日地关系天文台的英文缩写)飞船最终拍摄到空前的“太阳海啸”景象。据悉,这场“海啸”由2月的一场太阳黑子爆发所致。巨浪高度超过6.2万英里(约合10万公里),以每小时56万英里(约合90.1万公里)的速度向外移动,所携带能量相当于2400兆吨TNT炸药爆炸产生的威力。(孝文)
猎户座号飞船是美国星座计划的一部分,肩负着运载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和登陆火星的重任
当地时间5月24日,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局长查尔斯•博尔登表示,NASA决定以原猎户座号载人探测飞船的设计为基础,建造未来运载美国宇航员进入外太空的全新运输系统。
博尔登称:“因为我们在重型发射载具上坚持不懈的探索,我们签下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合同,重新继续研发新型载人航天器。”
猎户座号飞船,跟大名鼎鼎的阿波罗号飞船一样,是美国星座计划的一部分,肩负着运载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和登陆火星的重任。
奥巴马政府于2010年停止了该计划,但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仍致力于猎户座项目,研发多功能载人飞船(MPCV)。
据悉,多功能载人飞船将作为外太空探测飞船投入使用,负责承载宇航员进入太空,具备紧急中止飞行能力,支持宇航员的太空旅行,保证安全回归的自外太空返航速度。
新的太空飞船能承载4名宇航员,执行21天的太空任务,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岸附近的太平洋降落。
NASA表示:“它在升空和返航期间的安全系数比以前的航天飞机将强上10倍。”
1.“发现”号对接空间站
2月26日,国际空间站上的一名宇航员拍摄了这幅照片。“发现”号航天飞机正与空间站进行对接。在“发现”号逐渐靠近空间站过程中,俄罗斯的 “进步”号飞船似乎在瞄准这艘航天飞机。26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2点14分,“发现”号与空间战完成对接。“发现”号宇航员将在空间站逗留11天,运送补 给并帮助安装新太空舱。
2.平衡之美
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号飞船拍摄,表面坑坑洼洼的土卫五“利亚”悬在纤细的土卫四“狄俄涅”上方,呈现出一种平衡之美。拍摄时,星环与 “卡西尼”号之间的距离实际上比土卫四更近。自2004年以来,“卡西尼”号便对土星系统进行观测,研究这颗巨大的行星、星环及其卫星。这艘长寿飞船已经 第二次延长观测任务,观测任务将一直持续到2017年9月。
3.太阳海啸
2月24日出现的巨大太阳耀斑,向外喷射的等离子体形成旋涡,好似在太阳表面跳舞,整个过程持续了90分钟。在远紫外条件下,美国宇航局的太阳 动力学观测卫星拍摄了太阳耀斑的高清晰照片,帮助天文学家了解壮观的太阳耀斑细节。这颗卫星每24分钟拍摄一幅新照片,包括文中刊登的这幅照片。所有这些 照片拼接在一起,形成一段有关此次太阳喷发的视频。
4.北极光
在阿拉斯加珀克·弗拉特岛出席极光大会时,美国宇航局的詹姆斯·斯帕恩目睹了地磁暴的发生以及由此形成的美丽北极光。这幅照片拍摄于3月1日,展示了斯帕恩当时看到的北极光。随着地磁暴的强度越来越大,北爱尔兰、拉脱维亚、挪威和瑞典地区均出现绚丽的北极光。
5.飞机机翼剪影
2月27日,美国佛罗里达奥卡拉,一架飞机在摄影师拍摄太阳照片中无意间闯入镜头,形成这种堪称完美的巧合。飞机机翼剪影在布满太阳黑子的太阳 表面上空穿过。太阳黑子周围颜色较浅的区域被称之为“谱斑”。这一区域拥有更高的温度和密度,由太阳深处的磁活动形成。太阳盘之所以呈紫色是因为摄影师霍 华德·伊斯金德森使用Ca-K滤光器拍摄了这幅照片,只有特定波长的光线才能被相机捕获。Ca-K滤光器能够帮助摄影师捕捉到微小的太阳表面细节,例如谱 斑,常见的白光则在这种滤光器的过滤下失去踪影。
环球网记者朱盈库报道,据美国世界新闻网3月8日报道,鉴于太空计划遭冷落,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总署(NASA)和许多支持航天飞机计划的大型航天项目承包商开始辞退上千名专业人员。
美国政府提供经费的太空计划和相关工作过去不时经历景气与衰败的循环。太空计划最景气的年代是在阿波罗太空探测期间,和阿波罗探月计划相关的承包商一度雇用40多万名太空专家。1970年代初,阿波罗计划中断,造成30多万名太空工程师、科学家、经理和从业人员失业,其中许多人再也没有回到航天业,因此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也使航天飞机和太空站计划再度启动时遭到一些阻碍。
美国航天飞机计划终止后,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再有类似阿波罗计划的太空飞行任务,目前发生的人材流失将类似阿波罗计划造成的人材流失现象。因为奥巴马总统取消星座计划(Project Constellation),NASA将不再需要大量的太空专业人员。
报道认为,尽管许多太空专家面临需求减少,但这次的情况和1970年代不同,因为商用太空工业正在兴起。虽然商用太空行业有赖政府的补助,但私营太空行业有成长潜力,需要许多有经验的人才建造和驾驶太空载人工具。民营的SpaceX公司已经招募了一些前NASA人员为其工作。
更重要的是,民营太空工业逐渐不需要依赖政府的补助,它们开始产生利润时,将为最近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大量工作机会。太空工业的大起大落过去令许多大学生质疑该行业的前景,因为计算机和电子就业前景更好。
民营太空工业的蓬勃发展对NASA极重要,因为如果未来政府重新恢复太空勘探计划,将需要许多有经验的人才。正像过去NASA成为民营太空工业的人才训练所,民营太空工业也将成为建造未来宇宙飞船的训练场所。
一对互扰星系Arp 147产生巨大的黑洞光坏,如同宝石项链一样光芒四射
照片的右侧是Arp147星系的一个螺旋星云的残余物,它与左侧的椭圆星云相碰撞。这一碰撞产生了一个不断扩展的恒星形成波,形成了一个包含着大量新生恒星的蓝色光环。照片左侧的红色星系的内核中也探测出了X射线源,可能来源于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
据专家分析,这些恒星迅速完成它们数百万年的演化,爆炸成为超新星,并留下中子星和黑洞。一部分中子星和黑洞带有伴星,它们从伴星中吸入物质, 形成明亮的X射线源。而分散在Arp 147星系光环附近的9个X射线源非常明亮,被断定是黑洞,它们的体积大约相当于10到20个太阳大小。
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Spitzer Space Telescope)的红外线观测和星系演进探测器(Galaxy Evolution Explorer)的紫外线观测使科学家能够估测这一光环中的恒星形成速度。这些估测与双星进化模型结合,令科学家们得出了结论。研究结论显示,最密集的 恒星形成大约在1500万年前终止。
麻省理工学院的拉帕波特(Saul Rappaport),莱文(Alan Levine)等四名专家联名发表了这一结论,文章刊登在了最新的《天体物理学报》(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蜘蛛侠)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月3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刊登了过去一周公布的最佳太空图片,包括蛇夫座捷塔星、撞击前后的木星以及火星圣玛丽亚陨坑在内的精彩图片纷纷榜上有名。
1.圣玛丽亚陨坑
“机遇”号火星车拍摄的伪色照片,蓝沙在圣玛丽亚陨坑底部移动,好似波浪一般。照片呈现的色彩立基于“机遇”号的照相机捕获的近红外和可见光波长,帮助显示陨坑周围土壤和岩石成分之间的差异。
拍摄这幅照片旨在纪念“机遇”号探索火星表面7周年。这辆火星车于2004年1月24日登陆火星,执行原定为期3个月的探测任务。“机遇”号将利用几周时间,获取圣玛丽亚陨坑的数据,而后朝着更大的“奋进”陨坑进发。
2.蛇夫座捷塔星
在可见光条件下,蛇夫座捷塔星呈暗红色,四周漆黑一片。但在红外条件下,这颗恒星却变成一个亮蓝色的火球,顶部闪闪发光的星际尘埃好似一根“胡须”。这幅红外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广域红外探测器(WISE)拍摄。
天文学家认为蛇夫座捷塔星曾经是一个双星系统成员,伴星爆炸后,蛇夫座捷塔星被迫“单飞”,在太空中快速穿行。这颗恒星目前正以每秒15英里(约合每秒24公里)的速度穿过一个尘埃和气体云。在此过程中,蛇夫座捷塔星强大的辐射挤压沿途气体和尘埃,形成我们在红外照片中看到的弓形波。
3.火卫一
这幅高清晰照片由欧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车”探测卫星拍摄,展现了表面坑坑洼洼的苍白色火卫一。最近,“火星快车”飞跃火卫一南半球,拍摄了一系列照片,拍摄时与火卫一的距离大约在62英里(约合100公里)左右。
借助于这些由立体照相机拍摄的照片,欧洲航天局的科学家得以绘制这颗小卫星的3D图像。对表面陨坑进行的研究将帮助科学家制定未来的“火卫一步兵”任务。这项任务将由俄罗斯实施,旨在向火卫一派遣登陆器,研究这颗卫星并将收集的样本带回地球。
4.白雪覆盖的群山
这是国际空间站的透窗观察研究设施(WORF)正式拍摄的第一幅照片,展现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岸被白雪覆盖的群山。拍摄这幅照片旨在测试EarthKAM系统。EarthKAM是一项教育拓展计划,允许中学生使用WORF对地球进行远程拍摄。2010年4月,“发现”号航天飞机将WORF送上空间站。
5.撞击前后的木星
最近发表的两篇研究论文指出,木星在2009年7月与一颗体积相当于“泰塔尼克”号的小行星相撞。可惜的是,没有人观测到这颗小行星。当时,一名业余天文学家率先在可见光条件下观察到木星上出现的一个黑斑。撞击产生大量热量和碎片,并在这颗气态巨行星的南半球形成一道明亮的伤疤。对撞击产生的碎片进行的分析发现了大量硅石。科学家表示硅石只有在一颗坚固的多岩天体在爆炸前穿过木星大气层并刺入地表深处的情况下才会形成。 (孝文)
4.旋涡星系
照片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23日对外公布,炙热的尘埃似乎正在旋进M51星系的中心。这个星系也被称之为“旋涡星系”。这幅照片在近红外条件下拍摄,是迄今为止最为清晰的旋涡星系密集尘埃骨架照片。在可见光条件下,旋涡星系的曲臂更为明显,分布着粉红色的恒星形成区和亮蓝色的星团。
5.M82星系
一幅X射线照片,展现了距地球大约1200万光年的M82星系,也被称之为“星爆星系”。在这个星系一个好似快车道的区域,恒星经历着生与死的循环。照片中分布着104个截然不同的光点,其中一些可能是贪婪的黑洞。很久以前,这个星系与附近的一个星系发生相撞,现正以超过普通星系的速度形成新的恒星。这幅新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拍摄,其中有8个光点在X射线条件下异常明亮。研究发现,它们的亮度会呈周期性变化,说明光源是定期剥离伴星物质的黑洞。
6.两颗土星卫星
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号飞船12月拍摄,展现了土星的两颗卫星——土卫四“狄俄涅”和土卫二“恩克拉多斯”。右上方颜色暗淡的卫星便是土卫四,另一颗明亮的卫星则是多冰的土卫二。拍摄时,“卡西尼”号距土卫二更近,但从照片来看,与土卫四之间的距离更近,因为土卫二的体积只有土卫四的一半。当时,“卡西尼”号距土卫二31.7万公里(约合51万公里),距土卫四51.6万英里(约合83万公里)。
7.蟹状星云
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拍摄,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最近对外公布,呈现了美丽的蟹状星云。公元1054年,中国天文学家首次记录了促成蟹状星云诞生的超新星。蟹状星云复杂的碎片云一直就是宇宙中最明亮最可靠的X射线源。由于这种特征,天文学家多年来便将这个星云作为一个标准,校准他们的X射线观测设备。但卫星获取的新观测数据显示,蟹状星云的光线每年都会发生小幅变化。两艘飞船最近又发现了蟹状星云出现的大规模伽马射线闪光,未来的科学家是否仍将这个星云作为一个标准面临挑战。(孝文)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月18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这是过去一周太空图片精选,包括日环食、土卫七、泻湖星云、三角座星系在内的精彩太空图片纷纷榜上有名。
1.太阳气体喷流
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拍摄,1月6日公布,中右侧的针状体是从太阳表面喷出的太阳气体喷流,高度相当于地球直径。根据一项新研究,这些高耸火焰内的气体温度远远超过此前的发现。太阳的外层大气或者说日冕的温度可达到100万华氏度(约合56万摄氏度),远远超过表面温度。研究人员表示这一新发现可能帮助揭开日冕温度的谜团。
2.日环食
1月4日出现的日环食,由日本“日出”卫星拍摄,此时的月球几乎完全遮住太阳。日环食发生时,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较平常稍远一些,因此看上去比发生日全食时稍小,太阳的边缘清晰可见。
3.恒星搜索
美国宇航局的SOFIA(同温层红外天文观测台的英文缩写)望远镜安装在一架改装的波音747上,能够探测到当前的陆基和空基望远镜无法探测到的一系列红外波长。SOFIA拍摄的梅西耶42星云周围区域的中红外照片(右侧)揭示了一个明亮的星团(右上),但在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智利欧洲南方天文台拍摄的照片中——左为“哈勃”拍摄——这个星团却被尘埃云遮住,无法露出真容。宇航局表示,借助于探测到中红外波长这种能力,SOFIA项目组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恒星和行星如何形成,有机物在生命形成和进化中的作用以及银河系中央的黑洞特性。
4.坑坑洼洼的土卫七
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号飞船在2010年11月28日拍摄,10日对外公布,呈现了土星的最大卫星——形状不规则的土卫七“许珀里翁”,表面布满凹坑和裂缝。“卡西尼”号过去收集的数据促使科学家得出这样一种推测,即土卫七的陨坑内含有碳氢化合物分子。
行星科学家戴尔·克鲁伊科沙克在2007年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些分子如果嵌入冰中并暴露在紫外线照射下,便会形成生物学意义上的分子。虽然并不意味着我们发现了生命,但这种现象却说明形成生命所需要的基本化学条件在宇宙中普遍存在。”
5.星系全身紫外照
这幅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雨燕”卫星2008年拍摄,呈现的是三角座星系。宇航局的斯蒂芬·伊姆勒表示,这是迄今为止拍摄的细节最为丰富的星系全身紫外照。宇航局10日宣布,三角座星系距地球300万光年,隐藏在不可见“弥漫星际带”背后的神秘分子“指纹”最近终于被探测到。目前,科学家正对这个弥漫星际带进行编目,希望能够确定与每一种弥漫星际带有关的分子。他们表示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行星、恒星和生命的形成。
6.泻湖星云
图片由美国宇航局广域红外探测器获取的数据合成,1月6日对外公布,呈现了泻湖星云的美丽景象。泻湖星云又称梅西耶8,中部的大型圆形云色彩缤纷,非常壮观。这个星云的宽度大约在100光年左右,是肉眼能够看到的少数“恒星托儿所”之一。星云内存在大量巨大而炙热的恒星,发出的强辐射像雕刻家一样影响周围云的形状。(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