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络小说改编的热播剧 《琅琊榜》 《芈月传》 《花千骨》 将角逐本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而这些作品的原著无一例外都在网上被大量盗版。图为 《琅琊榜》 剧照。(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钱好
百度近日对贴吧、手机百度等产品上的盗版文学内容进行全面清理,其中网络文学是清查的重中之重,包括“盗墓笔记”“唐家三少”等贴吧均被暂时关闭。这一击重拳,将网络文学领域猖獗多年的盗版乱象推到了明处:网文“大神”只要发布更新就被“秒盗”;大型网络文学网站作品的“被盗率”已接近100%。据统计,中国网络文学盗版一年至少带来100亿元的损失。
在学者看来,盗版乱象之所以屡禁不绝,除了侵权方的利益驱动以外,“读高级书需要花钱,读网文消遣就该免费”的消费心理也值得反思。
乱象一:人工打字+机器抓取,网文“秒盗”
目前网络文学盗版到底有多糟糕? 创世中文网总编辑杨晨告诉记者:“我们网站基本上所有的签约作品都有被盗,不论作者是名家‘大神’还是普通写手,盗版的覆盖率几乎是100%。”
网络文学界用“秒盗”形容盗版的速度。网文“大神”级作家高楼大厦向媒体爆料,更新的章节在上传后一两分钟就会被盗版。网文作者龙吟满月则表示,对于普通作者来说,从发布更新到盗版出现的时间差一般是一两个小时,最慢也不会超过1天。快速“秒盗”的平台往往使用机器抓取文字,而更多网站则采用非常“原始”的方式,雇佣打字员紧盯知名作家作品的更新时间,然后第一时间将原文打出来。
禁烟需要从供给端施加压力,推动烟草业从增量扩能的老路,逐步迈向减量、提价深度转型
5月31日,我们将迎来第二十九个世界无烟日。尽管包括北京市在内的18个城市已经实施公共场所禁烟令,超九成的民众支持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但室内的吞云吐雾者仍不少。一个例证是,不久前一位演员在公共场所吸烟被罚50元,涉事餐馆被罚5000元,居然被有些人认为“小题大做”。多个部门掐不灭一个烟头,这让二手烟笼罩下的公众情何以堪?
公共场所是二手烟暴露最为严重的地方。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八条实施准则指出,“不存在符合安全标准的二手烟雾……排风、换气和使用指定吸烟区,不能避免接触烟草烟雾。”因此,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必须全面禁烟,部分禁烟无效。有人尖锐指出,在室内公共场所设立吸烟区,如同在游泳池里设置便溺区一样。《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公开征集意见已经18个月,如果像有些人建议的那样,为禁烟令“开口子”设立吸烟区,无烟立法很可能沦为一纸空文。
对吸烟者来说,无烟立法只是外部环境的压力。烟民戒烟,更需要内在的动力。据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对14个发展中国家烟民戒烟愿望的调查显示,中国烟民戒烟愿望倒数第一。2015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现有吸烟人数比5年前增加了1500万,已高达3.16亿。经验证明,推动烟民戒烟,改变烟草包装、让警示图片上烟盒是有效措施。澳大利亚2012年实施烟草“换装”一年,烟民每日吸烟率由51%下降到12.8%,就是一个有力的说明。
今年的世界无烟日,世卫组织确定的主题是“为平装做好准备”。所谓平装,即对烟草进行标准化包装,限制烟草包装作为广告和促销的方式,降低烟草制品的吸引力,并增加健康警语、图案的有效性。截至2015年,全世界有85个国家和地区实施烟包图形警示,图形警示面积大于50%的国家有60个。连中国出口国外的卷烟,烟盒上也都印有大幅警示图片。2014年,我国卷烟产量约为1304.9亿盒,如果将图形警示印上烟盒,就相当于发放了上千亿份精准的“戒烟读本”。
国内的烟盒难以扒下美丽的“画皮”,并非文化习俗不答应,而是烟草业利益作祟。有人说,让烟草商从改变包装开始,警示图片上烟盒,无异于“与虎谋皮”。而扭转这一点,需要从供给端施加压力,推动烟草业从增量扩能的老路,逐步迈向减量、提价深度转型之路。
烟草业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我国目前有烟草耕地1800万亩,长期种植烟草使土地板结,尤其在全球粮食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大大挤占了本已紧张的土地资源。从经济上考虑,烟草业是典型的“健康危害型产业”,其利税贡献完全不足以弥补全社会的成本付出。因此,压缩和限制烟草业必然成为我国未来经济转型、产业转型的“重中之重”。如果延续“先吸烟,后治病”的模式,那么由此带来的疾病负担将呈现井喷式增加,欠下的是一笔还不清的健康债。
伴随经济结构调整,烟草业供给侧改革正当其时。从改变烟盒外观、提高卷烟价格等措施入手,实现烟草消费减少、烟草危害减少,无烟中国才有望早日到来。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