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后福岛时代的日本,正在努力尝试着自1970年以来首次不依赖核能而发展经济。但是在亚洲的另一端,却有另一个国家对使用核能抱以最大的坚守。

  亚美尼亚在面对国际各方压力的情况下,坚持运行着一座已经有32年之久的核电站,这座名为 Metsamor 的核电站是由前苏联设计建造的,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后一座仍旧没有主安全壳结构的核电站。metsamor原本应该在2016年彻底关闭使用,但亚美尼亚决定将延长这座核电站的使用期限,直到新核电站建成运营为止,据悉,亚美尼亚新核电站将在2019或2020年正式建成使用。这意味着metsamor将超期服役4年。

  而一般情况下核电站的使用期限是40年,而苏联时期设计建造的核电站是40年。

  受福岛核电危机的影响,各国纷纷停止了对核能的开发和使用,但亚美尼亚却在这关键时刻做出了延长老旧核电站使用期限的决定。

  在亚美尼亚,建设一座新的核电站有很强的政治诉求,但由于经济和建设能力落后的原因,他们不得不继续使用旧有的核电站。

  这座核电站提供了亚美尼亚40%的电力供应。对这样一座核电站的依赖,也许没有一个西亚国家能够超过亚美尼亚。然而由于这座核电站地处土耳其至阿拉伯海的地震带上,加上福岛核电危机的爆发,这座核电站的安全性引起了欧洲邻国的担忧和国际的广泛关注。这座核电站距离亚美尼亚首府埃里温仅有20英里,距离土耳其边境10英里。

  1988年亚美尼亚遭受了一次6.8级的强烈地震,地震不仅造成了25000亚美尼亚人丧命500000人流离失所,同时也严重损坏了metsamor的两个机组。其中一个关闭了6年后重新启用,而另一个则被永久的关闭了。自此以后,metsamor的压水反应堆经过了上百次的安全升级。

  安全保障的升级并未平息人们对这座核电站的关注,反而让亚美尼亚遭受了更多的来自美国和欧洲等国的压力。

  他们要求亚美尼亚在2016年按时关闭这座核电站。这样的压力在福岛核泄露之后更加显著。

  但是亚美尼亚总统萨尔基相坚称metsamor非常的安全,它必须要继续使用直到新核电站建成为止。

  相关阅读:

  室内环境污染成为健康杀手 每年致死人数达11万

  英国科学家利用细菌发电 创未来清洁能源新出路

  美地质调查局发布惊人消息 地球水资源消耗殆尽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徐冰,1955年生于重庆。197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81年毕业留校任教,1990年接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邀请,作为荣誉艺术家移居美国。曾在美国华盛顿沙可乐国家美术馆、纽约新美术馆、布朗士美术馆、西班牙米罗基金会美术馆等重要艺术机构举办个人艺术展。1999年获得美国文化界最高奖:麦克·阿瑟奖。现任中央美院副院长。

《地书》中的符号及翻译。

没有一个字的小说你见过吗?现在有人写出来了,他就是徐冰。把符号学的元素带入文学中,他的跨界尝试范围愈加广泛。昨日下午,在中央美院美术馆的咖啡厅,他坐在一把“实验艺术失败”的椅子上,向我们一一道来他新作《地书》背后的创意和想法。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地球70%面积被海水占据

  科学网(kexue.com)讯 虽然地球上多半的面积被海水占据,但人类真正赖以生存的淡水却少得可怜,众所周知地球上的水资源十分宝贵,不过目前还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点,其实当今地球上的水资源少的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根据每日邮报报道,近日美国政府做了一项地质调查,他们震惊的发现地球上的水将要用完,虽然目前地球70%的面积被海洋占据,但含水量并不充沛,仅有薄薄的一层,而日常人类使用的淡水更是急缺,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的水集中在一起,仅可组成一个体积长约860英里的“水滴”。


地球中水资源总量概念图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工作人员表示:“你要知道,地球看上去是一颗充满水的星球,但这都是假象。地球的海水面积虽然巨大,但含水量则很低,简单的说就是一些海洋十分的浅。我们用计算机进行了模拟,把所有的水资源相加在一起,并不是很多,面积仅仅可以覆盖美国几个州而已。”

  更严重的问题还在后面,地球上的水96.5%都为海水,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仅占水资源的3.5%,它们来自大气云层中的水汽、河流、湖泊已经冰川。随着地球变暖的加剧,两级的冰川也加快了融化速度。

  早在今年3月的世界水日时,美国有关部门就发出了警告,在一份联合评估报告显示,水资源未来将成为地球最珍贵的财产,随着发展中国家人口呈爆炸式增长、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再加上干旱、洪水以及缺少淡水等因素,水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内导致全球动荡和战争的导火索。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远古火星或为水世界并存大气层 具孕育生命条件

  风力发电机可产饮用水 法新技术令旱区如沐春风

  美国惊现恐怖微小蜜蜂 喜吸食人类眼泪汗水(图)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青年老黄历”微博发起晒体潮

“青年老黄历”微博发起晒体潮

“青年老黄历”微博发起晒体潮

今日宜什么?文身还是裸腿

记者陈宇浩

让美女心甘情愿地给你看大腿,放在任何时代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微博的出现,让一切俗约都成了炮灰。最近,微博上兴起了“晒体”潮,在“青年老黄历”等名博主的号召之下,数百名网友勇敢亮出了自己的文身和大腿。昨天,情感专家、心理分析师罗俊勇告诉记者,这种从众式的集体展示,是互联网时代的特有产物:“想秀出自我,但又不想暴露过多隐私,微博正好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平台。”

“青年老黄历”,是北京一个著名的博主,坐拥30多万粉丝。他的微博签名是“青年每日生活指导,邪恶枪版人间指南”,其在微博上开设的“青年问答”、“黄历小贴士”等多个栏目,一直受到网友们的追捧。

前天,“青年老黄历”在微博上“占卦”,其中提到一条“今日宜即兴文身”,当天就被转发了600多次,而各种稀奇古怪的文身,也汹涌@了过来。

发表在栏目: 文化

杨雨,1974年出生,湖南长沙人,文学博士,现为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已经出版《宋词的女性意识》《传播学视野下的宋词生态》《侠骨柔肠陆放翁——杨雨讲述传奇陆游》等著作。

杨雨在百家讲坛的“正装”照。

近日,由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主讲的“纳兰心事有谁知”在央视百家讲坛全部播完。以讲稿为基础出版的《我是人间惆怅客:听杨雨讲纳兰》一书也在近期出版。此前,杨雨曾登陆百家讲坛主讲过“侠骨柔肠陆放翁”。从诗词出发,投入地阐释情感,她的讲述迥异于之前诸多的百家讲坛“故事体”,“以情动人”成为她打动观众的“杀手锏”。网友亲切地称她为“洋芋”。5月6日,杨雨携家人来北京签售,本报记者专访了她,谈到她的“美女教授”头衔,以及她对百家讲坛和诗词人物的认识。

关于头衔“美女教授”由不得我

新京报:我觉得,你把头发披着比较好看,在百家讲坛时,为什么要把头发盘起来?

杨雨:所有见到我的人都觉得不应该把它盘起来。栏目组认为,盘起来比较切合学者的身份,我现在的这个样子缺乏公信力。

新京报:你看,你书上的腰封,之前的媒体都称你为美女教授。

杨雨:对,那天陈虎(本书责编),把这个书稿给我,我就说“美女教授”能不能改成“知性”,或者是“人气”这类的词都可以,我说这个词我不喜欢,他说这个由不得你,这是我们开会决定的,而且关键他说已经付印了。

如果我把这本书送给圈内人,我肯定去掉腰封。

新京报:教授是要教书讲学的,你的“美女”身份,对于你的职业来说有没有什么影响?

杨雨:我承认有很多女教授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女教授,比如说我们词学界,我们最推崇的前辈叶嘉莹先生,还有我的学姐赵晓兰教授(从她的年龄上来说是我的妈妈级的人物),她们是我的前辈,也是名正言顺的美女教授。要达到她们那个境界,我觉得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希望若干年之后,虽然我可能老了,但是我能够称得上是正面意义上的美女教授。

发表在栏目: 文化
俄罗斯总统普京(资料图) 俄罗斯总统普京(资料图)

  国际在线专稿:据日本共同社5月8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7日签署了名为《有关实现外交政策》的总统令,表示将基本沿袭此前的外交方针。在亚洲方面,普京要求俄罗斯外交部与日本等国“发展互惠合作关系”,但并未提及北方领土问题。

  总统令指出,为促进远东、东西伯利亚的发展,需扩大与亚太地区的关系。要加深与中国、印度、越南的战略关系,并发展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间的合作。

  对美关系上,将遵循不干涉内政、尊重相互利益等原则,将美俄合作“提高到真正的战略水平”。另一方面,有关美国正在欧洲推进的导弹防卫系统(MD)上,保证不将俄罗斯作为目标。(江淼)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印度被称为“世界婴儿工厂”,代孕客户群涉及全球。如今迫于客户的不同需求以及竞争压力,“混血儿”业务大热,通过引入不同国家的精、卵子,生产出基因优良的“混血宝宝”。他们使用西方富豪的精子,搭配东欧美女的卵子,并于美国受精后,将胚胎送往印度植入母体,产下混血婴儿。

  按客户需要“设计”混血儿

  《每日邮报》记者戴维琼斯在印度呆了三个星期,卧底调查印度蓬勃发展的代孕产业,代孕产业每年为印度带来120亿美元产值。这次,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现在的代孕产业已不是之前的简单代孕,甚至可以根据客户需要设计“混血儿”。

  据报道,在印度德里市北部的一条街道上,一家廉价手机店的二楼有一个肮脏的公寓,外墙贴满母亲用心照顾婴儿的宣传照片。在公寓里面坐着五个印度妇女,其中四个都已经怀孕。她们来自印度的边远乡村,都没有受过教育,赤着脚,衣服上满是污垢。她们将在这儿生活9个月待产。

  事实上,这个荒凉的地方是如今在印度最火的怀扎斯代孕顾问公司的“基地”。据了解,怀扎斯堪称印度首家代孕安排公司,提供一条龙式“婴儿工厂”服务,从挑选精子和卵子,到寻找代孕母亲和生产,所有服务一条龙。不过,它跟普通的“婴儿工厂”不一样,它可以按照不同客户需要设计“混血儿”。

  该公司的客户主要是家财万贯的夫妇,多来自西方国家如英国。公司负责人说,他们为客人提供“设计”婴儿服务,将来自不同地方的卵子精子结合,一般需支付4000至20000英镑。

  捐一次卵子可得750英镑

  迫于客户的不同需求以及竞争压力,怀扎斯代孕顾问公司的“混血儿”业务大热,通过引入不同国家的精、卵子,生产出基因优良的“混血宝宝”。对于这些按需设计的“混血儿”,卵子大多来自东欧美女,精子出自西方富豪,精子和卵子在美国受精后,胚胎最后被运到印度,植入代孕者体内。

  怀扎斯代孕顾问公司的两位老板科里和辛格表示,不能生育的家庭对婴儿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而不是简单地挑选合适的精子和卵子。他们对基因和性别有很大要求,甚至有的还要求必须是金头发和蓝眼睛,希望婴儿聪明、长得好看、热爱运动。

  于是,科里和辛格发明了一种“协议”:经过遗传疾病和智商测试后,他们会将乌克兰、立陶宛和白俄罗斯等东欧国家的年轻貌美女性的照片放在网络上,让准父母从中精心筛选卵子捐赠者。由于卵子不宜冷冻和运输,东欧国家的代孕公司也很少。因此被选中的东欧美女需搭乘长途飞机到美国加州或波士顿,再注射麻醉药做手术拿取卵子,捐一次卵子可得750英镑。

  但来自于西方富豪的精子是可以冷冻和运输的,还可以进行无限期存储。精子和卵子在美国完成受精,美国部分州的实验室可选择婴儿性别,而选择婴儿性别在重男轻女的印度则是违法的。

  胚胎被运到印度完成植入

  精子和卵子在美国完成受精后,胚胎被冷冻在零下196摄氏度的液化氮中,然后从美国运到印度德里和孟买,在那里胚胎被植入代孕母亲体内。

  为什么要把胚胎运到印度植入呢?因为在大多数欧洲国家,代孕是非法的,美国女性大多也不愿做代孕母亲,即使愿意,收费也不便宜。在印度,贫困的印度妇女会在代孕诊所排队等着当代孕母亲。

  印度的代孕母亲大多要养家和供孩子读书,因此她们愿意冒着被自己的丈夫休掉的风险来代孕,代孕一次能拿到4000英镑。如果是做家庭用人等传统职业,她们十年也赚不了这些钱。她们大多没有受过教育,她们甚至觉得这是一个“美差”。整天躺在床上看电视,吃她们平常绝对负担不起的营养食品,还可以注射维生素,最后还能得到一大笔钱。

  当然,她们也必须要付出些代价。她们通常只能匆匆看一眼婴儿,婴儿便被抱走。同时,为了避免生产时有并发症,通常她们会被安排在预产期前进行剖腹产。不过,代孕公司的经营手法备受争议,如公司可“人道毁灭”多出的胚胎,在印度,这被委婉地称之为“减产”。

发表在栏目: 科学

雷峰夕照图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即使豁达如斯的东坡先生,也难免对人世的离合悲欢难以释怀。而事实上,不仅人事有悲欢离合,物事亦如此,圆明园十二兽首至今不得团圆;书画亦复如此,以“天下第一山水卷”闻名的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经短暂的合璧后仍隔海相望。其他此类,不知凡几。不过,堪与《富春山居图卷》故事媲美的则甚寥寥,而即将于北京保利2012年春拍中上拍的董邦达《西湖十景》大概是其中最为仿佛的了。

“西湖十景”为所谓曲院风荷、雷峰夕照、三潭印月、花港观鱼、柳浪闻莺、苏堤春晓、南屏晚钟、双峰插云、平湖秋月、断桥残雪十景的习称。以此入画,南宋已有,如叶肖岩《西湖十景》等;至于后来,湖以画名,画以湖名,湖与画已经成为一个文化融合的整体,不可或分。逮于清代,西湖十景大量入画,其中以董邦达诸人所作最为高标,成为有清一代西湖十景题材作品的巅峰。史载董邦达绘西湖十景极多,形式不拘,册页、手卷、立轴多见,并将之作为至礼进御乾隆或馈赠王公重臣。

《石渠宝笈续编》收录的董邦达《西湖十景》轴亦为进御之作,系应乾隆在康雍朝基础上继续扩大圆明园规模之需所制,圆明园最著名的四十景中,即有仿西湖十景之景,如“平湖秋月”、“两峰插云”等。正因为有兼用为“设计稿”的考虑,董邦达此套作品的规制异常大,每幅的尺寸竟达127×66cm之巨,当是西湖十景题材作品尺幅之最;乾隆似乎也独对此套作品别有钟爱,不仅装裱形制与一般作品不同,更于每幅上亲题七言律诗一首,再加钤其宝玺七枚,显示了极为隆重的“天恩”。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据著名中国古代书画专家朱绍良先生等人的考证,目前所见乾隆题诗,九成以上为乾隆朝词臣张照等人代笔,出其亲笔的极为少见;而董邦达此套西湖十景作品上题诗均为乾隆亲题,万不一见。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董邦达此套西湖十景作品,也未能逃过《富春山居图卷》一样被一水分隔的命运。除了此幅《雷峰夕照》尚在大陆艺术市场流通外,其余九景目前已在台北故宫聚首——至少从目前看,“十姐妹”的团圆仍是一个不可期的奢望。但与《富春山居图卷》不一样的是,董邦达《西湖十景》十姐妹虽然规制同一,且均为浅设色画,但每件却又都是可独立的个体和审美存在。

此幅《雷峰夕照》为该套作品的第六幅,绘西湖十景中最富传奇色彩的雷峰塔景。全幅以浅绛敷色,示夕阳笼罩之意;杂花、山树则辅以青红之色,勾勒皴擦晕染,无所不用其极;山间则多处留白,像江南山水黄昏时水气氤氲迷蒙之景,足见画家体物察情之细、之工,至为难见。

有趣的是,乾隆题诗后加钤的“化工四气为全施”印,是乾隆极少施用的闲章。乾隆的许多印章,均为发抒胸中意气之作,大多为表现他富有四海、勤政爱民之心,如“四海有民皆视子,一年无日不读书”、“犹日孜孜”等;或为表现个人情操、心志之类的,如“爱竹学心虚”等。尽管与此同为闲章,但“化工四气为全施”却是极为少见的乾隆阐发书画议论的印章,几乎可当一篇精到简赅的画论。记者傅晓燕

发表在栏目: 文化
6日晚,奥朗德在选后集会上发表讲话。 6日晚,奥朗德在选后集会上发表讲话。

团队总负责人莫斯科维奇先前辅佐卡恩竞选。 团队总负责人莫斯科维奇先前辅佐卡恩竞选。

竞选办公室主任朗达威自称“奥朗德司机”。 竞选办公室主任朗达威自称“奥朗德司机”。

政策顾问佩勒林韩裔弃婴有望入阁。 政策顾问佩勒林韩裔弃婴有望入阁。

  6日晚,法国总统选举初步计票结果显示,左翼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以微弱优势战胜现任总统、右翼政党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萨科齐,当选法国新一任总统。萨科齐承认败选,暗示将退出政坛。

  □反应

  >>美国

  奥巴马称愿密切合作

  美国总统奥巴马打电话祝贺奥朗德,表达“密切”合作的愿望。奥巴马说,他非常期待与奥朗德在经济和安全领域进行合作。他还邀请奥朗德在本月八国峰会召开前访问美国。

  >>德国

  邀奥朗德尽快访德国

  德国总理默克尔祝贺奥朗德胜选,称她相信能与奥朗德密切合作。德国政府发言人赛贝特,默克尔邀请奥朗德尽快访德。奥朗德先前说,如果当选,他出访的第一站是德国,会与默克尔就财政紧缩政策交换意见。奥朗德当选后,同为欧洲大国,法国和德国关系的走向成为外界关注焦点,是促进经济增长还是继续财政紧缩将是新一届法国政府和德国默克尔政府需要协调的关键议题。

  >>欧盟望法推动欧洲一体化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6日发表声明祝贺奥朗德当选新一任法国总统。巴罗佐说,法国总统选举引起广泛关注,法国和欧盟都面临众多的挑战。他表示相信,奥朗德当选后将继续推动欧洲的一体化建设,法国和欧盟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振兴欧洲经济。

  内政部公布结果

  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于6日举行,内政部当晚公布的正式结果显示,奥朗德获得51.62%有效选票,萨科齐获得48.38%有效选票。这次选举投票率为80.34%,高于第一轮的79.48%,低于2007年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时的

  83.97%。

  法国宪法规定,法国总统由普选产生,采用“多数两轮投票制”。第一轮投票中如无人获得过半数选票,得票居前的两名候选人将进入第二轮角逐。在4月22日举行的第一轮投票中,奥朗德和萨科齐分别获得28.63%和27.18%的有效选票,进入第二轮角逐。

  奥朗德5月15日就职

  奥朗德6日晚在法国西南部城市蒂勒一场支持者集会上说:“在这个5月6日,法国选择了改变。”

  奥朗德说,他就任总统后,“做每个决定都会依据唯一标准……当回顾我任期的那一天来临时,我只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是否促进了公平,我是否允许年轻一代在这个国家占据他们的位置。”

  奥朗德先前主张向法国富人征收重税,向资本收入征收与劳动收入相同的税率。他承诺,国家所有和国家控股的企业中,首席执行官的收入不会超过法国最低工资标准的20倍。另外,他打算把总统和部长薪水下调30%。

  “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将享有平等权利,承担平等义务,”他说,希望改革教育体系,新招募6万名教师,“没有孩子会遭受忽视或遗弃”。

  他呼吁民众在6月举行的两轮议会选举中支持社会党。“今后几个月,还有许多事要做,首先是赋予总统(所属政党)以议会多数(席位)。”

  新近民意调查显示,社会党和人民运动联盟所获民意支持率不相伯仲,分别为31%和30%。

  奥朗德由此成为继密特朗之后第二位当选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的社会党候选人。

  现任总统萨科齐的任期定于5月15日结束。奥朗德定于5月15日宣誓就职,5月18日将前往美国城市芝加哥,出席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峰会。

  萨科齐暗示退出政坛

  萨科齐6日晚承认自己在选举中落败,他当晚已和奥朗德通过电话,同时“祝奥朗德好运”。

  “我不是推卸责任的人。如果失败,我是第一个承受后果的人,”他说,“我为这次失败承担所有责任。”

  萨科齐在竞选过程中说,如果成为法国第二名未能成功连任的总统,他将退出政坛。他6日再次暗示“退休”可能。

  “我介入国家公共生活的方式将会改变。我准备变成众多法国公民中的一员,”他说,“另一个时代”正在开始,他会继续支持人民运动联盟的主张。

  “你们能够指望我捍卫这些思想和信念,但是,35年政治生涯后,10年来每时每刻在最高政治舞台承担责任后,我的角色不再相同。”

  不过,一名萨科齐盟友告诉路透社记者,选举结果“不丢人”,萨科齐仍有留在政坛的可能。“如果他被击败,而得票率在48%至48.5%之间,在其他国家政府因为经济危机下台的背景下,失败不丢人。”

  萨科齐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第二名未能成功连任的总统。1981年,时任总统德斯坦被社会党总统候选人密特朗击败。

  □人物·奥朗德竞选团队核心

  现年55岁,曾担任欧洲议会议员,于1997至2002年若斯潘政府期间担任欧洲事务部副部长。社会党初选时,莫斯科维奇支持的卡恩因性丑闻退出,于是他加入奥朗德的团队,率领100多人工作。作为第二代移民的他参与过绿党的组建,并努力将环保的理念注入社会党的政治主张中,同时他也一直致力于团结社会党中各派。

  在社会党党内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是罗马尼亚裔移民,10岁时来到法国,在反对歧视、提倡社会多元化等议题上立场激进,曾任社会党社会平等问题秘书长。他在阿让特伊担任市政委员时,差点因为公开批评同属社会党的市长而被开除出党。他自称被当做“奥朗德的司机”受到排挤,不过也可见他跟奥朗德关系亲密。

  佩勒林在奥朗德团队中担任IT政策顾问,39岁的她同时也是“21世纪俱乐部”主席。该俱乐部成立于2004年,立志于促进法国社会多元化。她是一名韩国弃婴,在法国接受多所名校教育,离过一次婚,现任丈夫是公务员。她是竞选团队多元化的又一代表,一些法媒推测,若奥朗德当选总统,她将有望进入内阁。

  萨潘毕业于国立行政学院,曾任法国财政部长。他在2007年支持罗亚尔代表社会党参加总统竞选。他是竞选团队中的元老级人物,主要负责竞选纲领的制定。以萨潘处理国家经济问题经验及资历,他有可能会成为新一届政府财长的候选人。

  (信莲)

  □观察

  对华关系将延续前任政策

  分析人士认为,相对于经济方面的新对策,奥朗德在对外关系方面则会大体延续前任的政策。

  对华关系上,分析人士指出,在中法交往互利互惠的大背景下,与中国发展良好关系是奥朗德的必然选择。奥朗德最终会以务实的态度处理法中关系。

  美关注驻阿法军去留问题

  美国总统奥巴马6日打电话,邀请奥朗德本月中旬访问美国。这位美国总统关心的话题恐怕是新任法国总统对在阿富汗驻军的看法。

  八国集团峰会定于本月18日至19日在美国马里兰州戴维营举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领导人会议20日至21日在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举行。西方媒体推测,奥巴马邀请奥朗德在两场峰会前夕访美,驻阿富汗法军去留可能成为焦点话题。

  奥朗德竞选时承诺,当选后将致力于今年从阿富汗撤出3300名法军士兵,提前两年结束驻阿法军作战任务。他上周说:“我相信,在不给我方军队带来任何风险的情况下,2012年底撤出作战部队是正确做法。”

  奥朗德预计在北约成员国峰会期间提出这一方案。而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外交官告诉法新社记者,北约总部“不热烈欢迎”奥朗德的方案。

  阿富汗方面表达担忧。阿富汗国防部发言人道拉特·瓦齐里说:“如果法国今年年底撤军,我们会担忧,但我们尊重他们的决定。”

  文/除署名外据新华社图/新华社东方IC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7)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6日晚,奥朗德在选后集会上发表讲话。 6日晚,奥朗德在选后集会上发表讲话。

团队总负责人莫斯科维奇先前辅佐卡恩竞选。 团队总负责人莫斯科维奇先前辅佐卡恩竞选。

竞选办公室主任朗达威自称“奥朗德司机”。 竞选办公室主任朗达威自称“奥朗德司机”。

政策顾问佩勒林韩裔弃婴有望入阁。 政策顾问佩勒林韩裔弃婴有望入阁。

  6日晚,法国总统选举初步计票结果显示,左翼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以微弱优势战胜现任总统、右翼政党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萨科齐,当选法国新一任总统。萨科齐承认败选,暗示将退出政坛。

  □反应

  >>美国

  奥巴马称愿密切合作

  美国总统奥巴马打电话祝贺奥朗德,表达“密切”合作的愿望。奥巴马说,他非常期待与奥朗德在经济和安全领域进行合作。他还邀请奥朗德在本月八国峰会召开前访问美国。

  >>德国

  邀奥朗德尽快访德国

  德国总理默克尔祝贺奥朗德胜选,称她相信能与奥朗德密切合作。德国政府发言人赛贝特,默克尔邀请奥朗德尽快访德。奥朗德先前说,如果当选,他出访的第一站是德国,会与默克尔就财政紧缩政策交换意见。奥朗德当选后,同为欧洲大国,法国和德国关系的走向成为外界关注焦点,是促进经济增长还是继续财政紧缩将是新一届法国政府和德国默克尔政府需要协调的关键议题。

  >>欧盟望法推动欧洲一体化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6日发表声明祝贺奥朗德当选新一任法国总统。巴罗佐说,法国总统选举引起广泛关注,法国和欧盟都面临众多的挑战。他表示相信,奥朗德当选后将继续推动欧洲的一体化建设,法国和欧盟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振兴欧洲经济。

  内政部公布结果

  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于6日举行,内政部当晚公布的正式结果显示,奥朗德获得51.62%有效选票,萨科齐获得48.38%有效选票。这次选举投票率为80.34%,高于第一轮的79.48%,低于2007年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时的

  83.97%。

  法国宪法规定,法国总统由普选产生,采用“多数两轮投票制”。第一轮投票中如无人获得过半数选票,得票居前的两名候选人将进入第二轮角逐。在4月22日举行的第一轮投票中,奥朗德和萨科齐分别获得28.63%和27.18%的有效选票,进入第二轮角逐。

  奥朗德5月15日就职

  奥朗德6日晚在法国西南部城市蒂勒一场支持者集会上说:“在这个5月6日,法国选择了改变。”

  奥朗德说,他就任总统后,“做每个决定都会依据唯一标准……当回顾我任期的那一天来临时,我只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是否促进了公平,我是否允许年轻一代在这个国家占据他们的位置。”

  奥朗德先前主张向法国富人征收重税,向资本收入征收与劳动收入相同的税率。他承诺,国家所有和国家控股的企业中,首席执行官的收入不会超过法国最低工资标准的20倍。另外,他打算把总统和部长薪水下调30%。

  “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将享有平等权利,承担平等义务,”他说,希望改革教育体系,新招募6万名教师,“没有孩子会遭受忽视或遗弃”。

  他呼吁民众在6月举行的两轮议会选举中支持社会党。“今后几个月,还有许多事要做,首先是赋予总统(所属政党)以议会多数(席位)。”

  新近民意调查显示,社会党和人民运动联盟所获民意支持率不相伯仲,分别为31%和30%。

  奥朗德由此成为继密特朗之后第二位当选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的社会党候选人。

  现任总统萨科齐的任期定于5月15日结束。奥朗德定于5月15日宣誓就职,5月18日将前往美国城市芝加哥,出席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峰会。

  萨科齐暗示退出政坛

  萨科齐6日晚承认自己在选举中落败,他当晚已和奥朗德通过电话,同时“祝奥朗德好运”。

  “我不是推卸责任的人。如果失败,我是第一个承受后果的人,”他说,“我为这次失败承担所有责任。”

  萨科齐在竞选过程中说,如果成为法国第二名未能成功连任的总统,他将退出政坛。他6日再次暗示“退休”可能。

  “我介入国家公共生活的方式将会改变。我准备变成众多法国公民中的一员,”他说,“另一个时代”正在开始,他会继续支持人民运动联盟的主张。

  “你们能够指望我捍卫这些思想和信念,但是,35年政治生涯后,10年来每时每刻在最高政治舞台承担责任后,我的角色不再相同。”

  不过,一名萨科齐盟友告诉路透社记者,选举结果“不丢人”,萨科齐仍有留在政坛的可能。“如果他被击败,而得票率在48%至48.5%之间,在其他国家政府因为经济危机下台的背景下,失败不丢人。”

  萨科齐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第二名未能成功连任的总统。1981年,时任总统德斯坦被社会党总统候选人密特朗击败。

  □人物·奥朗德竞选团队核心

  现年55岁,曾担任欧洲议会议员,于1997至2002年若斯潘政府期间担任欧洲事务部副部长。社会党初选时,莫斯科维奇支持的卡恩因性丑闻退出,于是他加入奥朗德的团队,率领100多人工作。作为第二代移民的他参与过绿党的组建,并努力将环保的理念注入社会党的政治主张中,同时他也一直致力于团结社会党中各派。

  在社会党党内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是罗马尼亚裔移民,10岁时来到法国,在反对歧视、提倡社会多元化等议题上立场激进,曾任社会党社会平等问题秘书长。他在阿让特伊担任市政委员时,差点因为公开批评同属社会党的市长而被开除出党。他自称被当做“奥朗德的司机”受到排挤,不过也可见他跟奥朗德关系亲密。

  佩勒林在奥朗德团队中担任IT政策顾问,39岁的她同时也是“21世纪俱乐部”主席。该俱乐部成立于2004年,立志于促进法国社会多元化。她是一名韩国弃婴,在法国接受多所名校教育,离过一次婚,现任丈夫是公务员。她是竞选团队多元化的又一代表,一些法媒推测,若奥朗德当选总统,她将有望进入内阁。

  萨潘毕业于国立行政学院,曾任法国财政部长。他在2007年支持罗亚尔代表社会党参加总统竞选。他是竞选团队中的元老级人物,主要负责竞选纲领的制定。以萨潘处理国家经济问题经验及资历,他有可能会成为新一届政府财长的候选人。

  (信莲)

  □观察

  对华关系将延续前任政策

  分析人士认为,相对于经济方面的新对策,奥朗德在对外关系方面则会大体延续前任的政策。

  对华关系上,分析人士指出,在中法交往互利互惠的大背景下,与中国发展良好关系是奥朗德的必然选择。奥朗德最终会以务实的态度处理法中关系。

  美关注驻阿法军去留问题

  美国总统奥巴马6日打电话,邀请奥朗德本月中旬访问美国。这位美国总统关心的话题恐怕是新任法国总统对在阿富汗驻军的看法。

  八国集团峰会定于本月18日至19日在美国马里兰州戴维营举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领导人会议20日至21日在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举行。西方媒体推测,奥巴马邀请奥朗德在两场峰会前夕访美,驻阿富汗法军去留可能成为焦点话题。

  奥朗德竞选时承诺,当选后将致力于今年从阿富汗撤出3300名法军士兵,提前两年结束驻阿法军作战任务。他上周说:“我相信,在不给我方军队带来任何风险的情况下,2012年底撤出作战部队是正确做法。”

  奥朗德预计在北约成员国峰会期间提出这一方案。而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外交官告诉法新社记者,北约总部“不热烈欢迎”奥朗德的方案。

  阿富汗方面表达担忧。阿富汗国防部发言人道拉特·瓦齐里说:“如果法国今年年底撤军,我们会担忧,但我们尊重他们的决定。”

  文/除署名外据新华社图/新华社东方IC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7)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9 页,共 1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