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生物学家称:对蟑螂杀绝或酿全球生态危机
蟑螂堪称家庭最大的烦恼

  科学网(kexue.com)讯 在当今百姓家庭,最令人烦恼的当属蟑螂,它们似乎有着极为顽强的生命力,甚至令人感觉无法清除。这种能在各种脏污环境下生存的蟑螂是许多家庭全力“围剿”的对象。

  不过近日对于消灭蟑螂话题竟引起了争论,美国生物学家对赶尽杀绝的行为持反对意见,表示蟑螂若遭灭族,恐将引发全球性的生态恐慌。

  报道称,来自美国泰勒得克萨斯大学的生物学家表示,蟑螂食用腐烂的有机物质后,会将氮气排进泥土,这些氮气会帮助植物顺利成长;一旦蟑螂灭绝,地球上的氮循环也会造成破坏。

  此外,全球高达5000至10000种的蟑螂是许多鸟类、小型哺乳类动物的重要食物,因此蟑螂若是灭绝,也将会对食物链造成连锁反应,影响全球大量生物。

  (科学网kexue.com 瑞恩)

  相关阅读

  美科学家在蟑螂体内插电极 成功打造"活体电池"

  组图-动物界最佳好爸爸 蟑螂吃粪保证幼虫营养

  美动物园情人节出新招 情侣纷纷认养"发声蟑螂"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死亡的代价:蜜蜂蛰人过程特写抓拍(图)
蜜蜂叮人特写
死亡的代价:蜜蜂蛰人过程特写抓拍(图)
蜜蜂叮人特写

  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16日消息,摄影师Kathy Keatley Garvey拍摄了一组记录蜜蜂叮咬人的手臂后飞走的特写画面,这些画面解释了蜜蜂在叮刺人类后为什么难以正常生存这一问题。

  相关阅读

  日本大黄蜂屠杀欧洲小蜜蜂 享用美味幼虫卵(图)

  直击-日本大黄蜂屠杀欧洲小蜜蜂 享用美味幼虫

  美国惊现恐怖微小蜜蜂 喜吸食人类眼泪汗水(图)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氢气球炸弹(资料图)

  据美国io9博客网站6月8日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有很多人们闻所未闻的武器被投入战争。其中,就包括日本所使用过的氢气球炸弹,它们漂洋过海袭击了美国本土。

  在1944年至1945年期间,日本曾制造了1万个氢气球炸弹,希望它们飘洋过海飞到美国本土爆炸。许多日本学校的孩子们都被发动起来制造用于攻击美国的氢气球。这种氢气球的直径约为10米,其最初的版本是用纸制作的,但很快制作材料就被绸缎取代。制作完成后,氢气球中被充满氢气,使其拥有足够的动力将重达15公斤的炸弹带上天空。除了炸弹外,氢气球还携带着燃烧弹,以及36个沙袋。

  气球被释放后,能飞到1万米以上的高空,在风力的帮助下,最高飞行速度能达到每小时193公里。随着氢气慢慢泄漏,气球不断降低飞行高度,最终坠落。在1万个氢气球炸弹中,有1000个气球最终成功抵达目的地,剩下的气球有的在空中爆炸,有的坠落在海洋里。有些气球甚至最远抵达了堪萨斯州和得克萨斯州,还有些气球到了墨西哥和加拿大。

  在1945年之前,这种气球炸弹没有对美国民众的生命造成任何威胁。但是当年,一名妇女和5个孩子野餐时被这种炸弹炸死。他们的家属80年代收到了日本人的道歉信,道歉者幼时在学校帮助制造了气球炸弹。(米娜)

  相关阅读

  常日赖床者迎来福音 "炸弹"闹钟威胁你起床(图)

  内华达州遭遇火流星袭击 威力竟堪比五千吨炸弹

  白矮星减速将变超新星 银河系潜伏危险定时炸弹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土耳其正在加紧向美国等西方国家追索文物的相关工作。日前,土耳其政府强调,包括洛杉矶的J·保罗·格蒂博物馆(以下简称“格蒂博物馆”)在内的所有美国博物馆,必须归还原本属于土耳其的文物,否则,土耳其将采取法律等一切措施进行追索,直至成功。中东媒体普遍认为,充满自信的土耳其开始向西方国家强势出击,“文化斗争”是其启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其塑造大国形象的重要依托。

  位于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西部圣莫尼卡山巅的格蒂博物馆,是世界上馆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根据“中东在线”网站披露的土方索要文物清单,格蒂博物馆至少有10件镇馆级藏品属于土耳其,其中包括4座大理石缪斯女神雕像。这些弥足珍贵的文物都是通过拍卖行、收藏者或中间商等渠道流入格蒂博物馆,其总价值达100多万美元。格蒂博物馆发言人罗恩·哈特维希证实该馆收到了土耳其政府的索要照会,强调博物馆正在与土方沟通商谈。

  报道说,除了格蒂博物馆,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哈佛大学敦巴顿橡树园研究图书馆及馆藏库,法国卢浮宫,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等,都被土耳其指控非法收藏来自东方的艺术珍品。为此,土方还出具了相关文物证据,证明其中不少馆藏系来自土耳其,其中仅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就有12件。土耳其还要求归还被警察查封的该国被盗古董,它们现存于法兰克福、佛罗伦萨等地。
 
成功迎回多样珍宝

  作为一个文化底蕴丰厚、历史和文化遗存俯拾皆是的国家,土耳其极其珍惜自己的文物。早在1884年土耳其就出台了一部法律,规定所有文物都是国家财产,不得带到国外。随后,该法律进一步修改,增加了打击文物犯罪的内容,此后制定的相关法规和行政条例也禁止文物走私和流散,同时对非法流传到国外的文物要求索还。

  行政手段、外交途径、拖延颁发外国考古发掘许可证、诉诸法律等,都是土耳其在追讨文物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譬如经过不懈的多方努力,土耳其去年9月成功地让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归还了珍稀文物“疲倦的赫拉克勒斯”雕像。土耳其媒体当时自豪地说,这是“幸福的回归”、“历尽流浪和劫难后含泪的团聚”。当时,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还亲自护送“疲倦的赫拉克勒斯”雕像返回土耳其。

  大约一个世纪之前,德国考古学家在土耳其中部地区发掘出土了一尊大型雕像,经过甄别和鉴定,发现这就是青铜器时代著名的赫梯帝国古都哈图萨的狮身人面像。德国人把它运到柏林,陈放在柏林的佩加蒙博物馆。2011年伊始,土耳其正式索讨这一狮身人面像,强调如果德国不归还,就不再更新德国考古研究所在土耳其的工作执照。去年5月,德国不得不与土耳其签署了归还协议,当年底,狮身人面像在离开土耳其故土100多年后,终于实现了回归的夙愿。

  为有效追讨文物,土耳其甚至宣布暂停向外国一些博物馆出借艺术品。此举确实让一些急于办展览的博物馆很难堪。比如,大英博物馆正在举办一个主题为“麦加朝圣:伊斯兰腹地之旅”的展览,需要从土耳其借到35件反映该主题的文物。

  对此,土耳其文化遗产和博物馆主管穆拉特·旭斯吕强调说,土耳其“无意挑起事端”,也愿意与上述博物馆“发展合作关系”,希望对方“能够理解我们对文物归还的关切”。有阿拉伯媒体评论说,土耳其这招“很妙”,可能会最终收获成功的喜悦。

  折射大国十足信心

  西方国家对土耳其此番做法颇有微辞甚至是批评,指责土耳其当局“正在掀起一波文化扩张的浪潮”。他们指出除追索流失文物,土耳其还新建博物馆、修复奥斯曼帝国时代的遗迹、加大考古发掘力度等。有报道称,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将在2023年建成一座气势恢宏的大型博物馆,“可以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以及大英博物馆相媲美”。

  土耳其文化旅游部部长图鲁尔·居纳伊回应说:“我们不是在发动战争,不过这的确是文化领域的斗争。我们的努力将会更坚定、更持久”。事实上,土耳其启动的“文化斗争”,得到了国内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考古界人士及各博物馆馆长的力挺。

  “阿拉伯人在线”网站评论说,在当下不少中东国家频频出现动荡的情势下,土耳其却“独善其身”,“风景独好”,这为土耳其增加了底气,为其拓展外交空间、提升在中东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塑造和凸显大国形象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地缘环境支持。实际上,土耳其在埃及政权更迭后,大有取代埃及、沙特而成为中东地区举足轻重大国的趋势。

  埃及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赛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土耳其是一个很有历史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国家,土耳其人对他们称雄欧亚数百年的奥斯曼帝国历史念念不忘,一直想续写昔日辉煌。他指出,在不少土耳其人看来,奥斯曼帝国很好地传播了伊斯兰文化,到了近代,凯末尔带领土耳其走向民族复兴,发展成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很多土耳其人认为,他们的民族能量远远没有释放出来,甚至有被冷落的苦恼。不过,现在无论是在巴以问题上向以色列频频发难,还是在叙利亚问题上对巴沙尔政权不依不饶,抑或在利比亚问题上很早就反对卡扎菲,转而又在文物保护和文化建设上“大做文章”,都是土耳其主动出牌。

  土耳其外长达武特奥卢在他的新书《战略纵深》里这样写道:“一个崭新的中东即将诞生,我们将成为新中东的主人,我们要引领新中东,我们要为新中东服务”。中东媒体称,这番话,是土耳其民族心理的表露,也很能诠释土耳其加大马力、开动隆隆轰鸣的“文化战车”的原因。(记者 黄培昭)

  相关阅读

  走进土耳其奇异阳具石林 中国阳元石神根更神似

  生物间谍已令人草木皆兵 土耳其误将死鸟当间谍

  土耳其成功移植四肢手术 50医生共奋战20小时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美地质勘查局截图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消息,当地时间6月3日下午6时45分,巴拿马南部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6.6级地震,地质学家称没有引发大规模海啸的危险。

  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0公里,震中位于巴拿马大卫市以南370公里。

  目前还没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称,地震没有引发大规模海啸的风险,但是类似震级的地震可能在震中附近造成地区性的海啸。

  相关阅读

  日本预测东京附近海域 可能发生8级大地震(图)

  美新研究称 大地震曾造成日本上空电离层不稳定 

  河北地震局称 唐山近期发生更大地震可能性不大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冰川坍塌瞬间

冰川坍塌瞬间 

冰川坍塌瞬间 

冰川坍塌瞬间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6月4日消息,对于热衷于自然美景的人来说,冰川永远都是那么的完美,许多人在未来拍摄他们不辞辛苦的奔赴冰天雪地中观看。

  近日有游客在就观看冰川时捕捉了完美的一幕。一座硕大的冰川在他面前突然倒塌,幸运的是他利用摄像机捕捉到了这一切。

  视频随后被发布到网络中,不到2分钟的视频仅仅一年就被转载了37000次。拍摄冰川倒塌的游客名叫索萨,他是一位自然爱好者。

  对于这样的事情,索萨仍然兴奋又心有余悸:“很荣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不过当时很危险,有山崩地裂的感觉,冰川塌了后我们的船在使劲摇晃,甚至感觉要翻了一样。好在我录下了这样的奇观。”

  根据介绍,本次观看的冰川名叫乌普萨拉冰川,每年会有许多游客来到阿根廷的Los Glaciares国家公园看管壮观的冰川移动,这里有南美最大的冰川,不过科学家也表示,冰川以每年200米的速度消失。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喜马拉雅冰川面积扩大 缘何与全球变暖背道而驰

  工程师设计喜马拉雅摩天水塔 有效储存冰川淡水

  组图-实拍南极松岛冰川大断裂 新冰山悄然形成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喜马拉雅山冲出云层

  从这幅照片可以看到,号称“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高原“冲破”云层,一圈白云围绕着山脉。该照片提供了一个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看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视角。

  奎柏斯是一位医生,同时也是一位敏锐的摄影师。他于去年12月21日登上国际空间站,并与俄罗斯宇航员Oleg Kononenko、美国宇航员Don Pettit一起共事。奎柏斯在空间站度过了近六个月,期间拍摄了大量的精彩图片。

  奎柏斯现已返回地球。他表示,“我还清楚地记着在太空看到的一切景象,包括漆黑的庞大的宇宙和地球周围稀薄的大气层。这让我意识到,数十亿人还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爱护地球。”

  相关阅读

  喜马拉雅再现神秘物种 原始披毛犀化石出土(图)

  喜马拉雅冰川面积扩大 缘何与全球变暖背道而驰

  组图-未来建筑设计大赛:喜马拉雅摩天水塔摘桂冠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航天飞机“游”过纽约

成功穿越大桥

众人驻足观看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6月4日消息,近日美国航天飞机踏上了新征程,不过与曾经天空中飞行不同,这次它在则漂浮在水上。

  根据每日邮报报道,为了可以使航天飞机顺利的运往航天博物馆,纽约方面特意开辟了水上道路。从新泽西出发的航天飞机将向自己的新家驶去。

  为了一睹航天飞机的风采,纽约皇后区和布鲁克林区附近的岸边聚满了人去,所有人都在为他们曾经的英雄欢呼。此后航天飞机将在纽约开始展览,预计的开始时间在7月中旬。


市民岸边观看发现号

发现号踏上新征程

  美国当地时间4月17日,航天飞机从华盛顿起飞,来到了纽约。当时一架波音747飞机搭载着“发现号”从佛罗里达的航空中心出发,在近2000名工作人员、嘉宾的欢呼声中,飞往首都华盛顿,今后它将展示在公众面前。

  在飞往华盛顿的欢送仪式上,美航天局的指挥官史蒂夫表示:“很高兴可以再一次见到它,它是我们的英雄,未来发现者将在博物馆安居,所有人都可以欣赏到它的风采。”

  “发现号”1984年开始服役,共完成39次飞行任务,运行超过2亿公里,2011年3月9日,“发现号”成功着陆,完成了自己的最后一次飞行,从此美国的航天飞机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美航天飞机正式退休入库 众人争相欣赏最后风采

  俄欲调整航天飞机预算 宇航员乘廉价太空舱返航

  英研制"云霄"航天飞机 有望四小时环游世界(图)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当地时间5月22日,美国内华达州纳维尔镇爆发森林火灾,直升机出动灭火。火焰在内华达州和加州边界迅速蔓延,摧毁了至少两栋住宅,以及一些附属建筑物,冲天的浓烟迫使附近居民撤离。

  当地时间5月22日,美国内华达州纳维尔镇爆发森林火灾,直升机出动灭火。火焰在内华达州和加州边界迅速蔓延,摧毁了至少两栋住宅,以及一些附属建筑物,冲天的浓烟迫使附近居民撤离。

当地时间5月22日,美国内华达州纳维尔镇爆发森林火灾,直升机出动灭火。火焰在内华达州和加州边界迅速蔓延,摧毁了至少两栋住宅,以及一些附属建筑物,冲天的浓烟迫使附近居民撤离。

  当地时间5月22日,美国内华达州纳维尔镇爆发森林火灾,直升机出动灭火。火焰在内华达州和加州边界迅速蔓延,摧毁了至少两栋住宅,以及一些附属建筑物,冲天的浓烟迫使附近居民撤离。

  中新社休斯敦5月31日电 美国中西部新墨西哥州山林大火持续向各个方向蔓延,截至31日过火面积近800平方公里,官方当天证实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火灾,因风力强劲、晚春气候干燥、山路崎岖等因素,尚未得到控制的火势可能威胁美国西部各州。

  据美联社报道,这场火灾始于两周前,由闪电引发的两起大火在新墨西哥州西南部的一个山区合并,形成巨大火焰,迅速吞噬森林、丘陵和峡谷,目前受灾面积达到19万英亩,约769平方公里。

  大火在当地烧毁十多间小木屋和八幢户外建筑,包括著名西部矿业(601168股吧)小镇莫戈隆在内的多个城镇居民被迫撤离,新墨西哥州也在一些大城市发布了危险警报,警告当地居民减少户外活动。火灾的烟雾还降低了当地的能见度。

  消防部门火灾信息官员埃斯蒂斯表示,多架直升飞机和超过1200名消防员正在亚利桑那州边境对抗日益增长的大火,但是面临着湿度低和风向变幻莫测的严峻挑战。

  目前火势还没得到有效遏制,官方担心,不利的气候条件可能导致大火蔓延至美国西部各州。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生命科学教授史蒂夫·派恩指出,“过去20年我们长时间处于干旱周期,这一切为如此类型的火灾提供了必要条件。”

  美国国家气象局预报,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犹他州、科罗拉多州和新墨西哥州的很大一部分地区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持续严重干旱。

  这场飘忽不定的山火本周创下了美国最大火灾新纪录,其规模超过了2011年同样在新墨西哥州爆发的拉斯康查斯森林大火,那场大火烧毁156593英亩林地,并迫使美国最大核武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关闭了一个多星期。

  相关阅读:

  黄石公园火山或将超级喷发 美国2/3领土将不保

  美国东南部沿海遭暴风雨侵袭 逾两万户断电(图)

  白垩纪恐龙灭绝原因探秘 或因森林大火葬身火海

发表在栏目: 自然
 锥猎蝽的叮咬引发“新型艾滋病”。

锥猎蝽的叮咬引发“新型艾滋病”

  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29日报道,一种由吸血昆虫引发的致命疾病查加斯病,正在全球逐渐蔓延,因感染者在患病初期出现与患艾滋病的症状相似,很难被察觉且具有很多年的潜伏期,所以有关专家把它称为美洲国家面临的“新型艾滋病”威胁。

  这种疾病一般通过锥猎蝽的叮咬、将被称为克氏锥虫的寄生虫输入受害者血液中进行传播,还可能在妊娠和生育期间由母亲传播给孩子。在被感染后,患者一般经历两个阶段急性期和重症期。急性期之后,病情表面上会趋于缓和,再经过数年后,患者才会进入重症阶段,出现便秘、腹痛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等病症。

  一般来说,贫困地区的居民发病率较高,若患者发现得早,通过3个月的大剂量药物治疗,病情可能不会恶化,但由于该疾病潜伏期十分漫长,且发现后治疗费用高昂,所以很多患者不得不放弃治疗。

  查加斯病最初只是在拉丁美洲爆发,后来因为旅行和移民的原因,逐渐蔓延到美国境内。目前全球感染者据估计有1000万人,多数患者来自中美洲国家,而美国人被感染的人数接近3万。(钟欣)

  相关阅读:

  非洲科学家警告吃灵长动物威胁 或感染新艾滋病

  艾滋病毒扩散机理被破解 人类或可攻克史诗难题

  古巴艾滋病疫苗老鼠试验成功 期待转入人体效果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2 页,共 1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