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出现的神秘的地震与黑暗降临怪象
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近日发现新约中描述的耶稣受难日与地质线索以及天文数据有关,时间为公元33年4月3日,在这一天,圣经中记载着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科学家认为圣经中描述的自然事件可能存在神秘的寓意。根据最新的调查,来自国际地质审查的数据表明地震活动集中在距离耶路撒冷13英里外的死海。
在《马太福音》中第27章记载着一段神秘的语句,提到了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与诡异的地震活动存在联系。在那一刻,大地震颤、岩石破裂,甚至是墓地都被破开,庙宇的布帘由顶部至底端被扯破,一幅破落衰败的景象。按照这段不可思议的记载,来自德国地质研究中心的超音速地球物理学家杰斐逊·威廉斯(Jefferson Williams)和他的同事马库斯·施瓦布(Markus Schwab)、阿希姆·布劳尔(Achim Brauer)重点研究了毗邻死海的艾因盖迪(Ein Gedi ) 海滩地质环境数据,探索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情况。
他们采集了一种被称为纹泥的沉积物,以确定相关地质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代。研究结果显示出该地区存在两个主要的地震影响年代,一个是公元前31年涉及范围广泛的地震事件,另一个则为发生与公元26年至36年的地震。根据地球物理学家杰斐逊·威廉斯介绍:“后一段地震记录与耶稣受难日的日期不谋而合,当时罗马帝国犹太省总督本丟比拉多,即般雀比拉多(Pontius Pilate)对耶稣进行审问和判决,该事件在《马太福音》中也有着记载。”
按照传统的观点认为,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日期已经有了相当精度的记载,但是其中涉及的年份却一直存在问题。根据引用一篇由科林·汉弗莱斯(Colin Humphreys)与格雷姆沃丁顿(Graeme Waddington)发表的研究论文,地球物理学家杰斐逊·威廉斯收集到与耶稣受难日存在联系的相关线索记载。新约圣经中涉及的所有四部福音书(马太福音、马克福音、路加福音以及约翰福音)都认同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丟比拉多是当时的罗马帝国犹太省总督,时间为公元26年至36年,而且由罗马历史学家哥尼流·塔西佗发表的编年史(Annals)也认同这两个事实。
对于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具体日期,四部福音书都记载了是周五这一天,并且在犹太安息日开始之前,耶稣就已经死去。此外,在马太福音、马克福音、路加福音这三本福音书中都暗示了耶稣之死在尼散月第十四天之前。根据相关研究人员介绍:“从犹太族的历法与天文计算得出的数据看,只有少数几个可能的日期,最后可以确定时间为公元33年4月3日。”
地球物理学家杰斐逊·威廉斯和他的研究团队将孤立的地震数据与耶稣受难日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在耶稣受难日之前或者之后的某个时候确实发生了地震,但是地震的影响并非福音书中所叙述的。在公元26年至36年期间地中海沿岸所发生的地震的确有足的能量使艾因盖迪(Ein Gedi)海滩的沉积物变形,但还不至于达到圣经中所记录的那种程度。
参与研究的地球物理学家认为如果后一种可能是真的,这意味着福音书中关于地震的描述可能是一种预言。然而,地球物理学家杰斐逊·威廉斯同时也研究了另一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天空突然昏暗之谜。三本福音书中同时记载了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之后,在中午至下午三点出现的神秘黑暗降临现象,威廉斯认为这可能是沙尘暴所引起的。因此,如果我们将调查的范围扩大,在耶路撒冷地区的沉积物中寻找关于沙尘暴的痕迹,就能解释圣经中提到的地震与黑暗降临的诡异现象。(Everett/编译)
相关阅读
就像被一只巨大的脚踏扁
从古时候起,人们就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地会时不时发生震动?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神阿特拉斯反抗众神之王宙斯失败后,宙斯罚他用肩膀扛起整个大地。这担子实在太重了,为了缓解肩膀的重压,阿特拉斯有时会把世界从一只肩膀换到另一只肩膀。而每当他换肩的时候,大地就会震动。
中国古人则认为地震是由地龙引起的。这条巨龙住在地下很深的地方,每当它发怒时就会震动大地。日本人则觉得这个世界是被一条大鲇鱼背在背上的,它突然动一下就会发生地震。而根据俄罗斯古老的传说,一位身形巨大的神驾着狗拉雪橇穿过雪地,每当这些狗用爪子挠身上的跳蚤时,大地就会震动。很早以前的犹太人和基督徒相信地震是上帝用来惩罚邪恶之徒的。
《圣经•旧约•诗篇》第60章写道:“你使地震动,而且崩裂。”人们对地震进行科学研究只有250多年。英国科学家约翰•米歇尔是地震研究的先驱者。1760年,米歇尔将地震与大规模的岩石运动联系在一起,使地震研究走上了正确的道路。99年之后,也就是1859年,爱尔兰科学家罗伯特•马利特得出结论,认为地壳的压力是导致地震的原因。
然后到了20世纪60年代,一种有关地震的新理论又被提了出来,现在大多数科学家都接受这个理论。
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由三个基本层次构成。最外面的一层叫做地壳,是固体岩石。各大洲陆地下的地壳平均厚度约33千米,但海洋下的地壳平均厚度只有6千米左右。
地壳下面是地幔,由炽热的固体岩石组成,可深至地下2900千米。地球最里面的一层是地核,是地球的中心。地核由固体金属和熔化了的金属组成,温度极高,可达7000多摄氏度。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最外面厚达100千米的这一层外壳(包括整个地壳和部分地幔)由若干彼此分开的岩石块组成,这些岩石块叫做板块。地球大约拥有14个大板块和许多小板块。
这些板块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受到地球深处的热流的推动,这些板块会不断运动,每年移动的距离约1.3厘米。在板块交界处,板块之间会互相摩擦挤压,对地下的岩石造成压力。如果运动的板块对岩石产生了足够大的压力,岩石就会断裂,从而引发地震。有些地方的岩石很容易断裂,就会时常有小地震发生。而在另一些地方,地面下的岩石紧紧地扣在一起,压力会不断积累,直到岩石在一次巨大的冲击中断裂,引发一场大地震。
地下岩石断裂的地方被称为断层。随着板块继续运动,它们会折断越来越多的岩石,沿着断层引发更多地震。圣安德烈斯断层是美国境内最有名的断层,它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在加利福尼亚州境内绵延约1300千米。圣安德烈斯断层一带发生过很多次地震,其中包括1906年的旧金山大地震。地震并不是板块交界处发生的唯一的自然现象。在运动板块交界处的地下深处,会有岩石熔化。这些熔岩有可能上升,并喷出地面,形成火山。
地球上主要的地震带和火山带大致都呈长方形或环形。如环太平洋火山带,就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其他板块交界的地方,上面分布着大量的火山和地震点。
地震中的五大杀手
地面的晃动并不是地震中导致伤亡的主要因素。一个人在地震时如果刚好身处开阔的空地,即使地震非常强烈,他通常也是安全的。电影里常出现地震时人们掉进巨大的地缝中的镜头,这确实发生过,但非常罕见。地震中真正致命的因素是建筑物倒塌、大火、山体滑坡、雪崩和海啸。
地震时,地面的震动可能会使建筑物摇晃倒塌,无论是建筑物里面还是外面的人都有可能被掉落的房屋碎片砸伤甚至丧命。1960年摩洛哥阿加迪尔市发生地震,1.2万人丧生,整座城市几乎全被夷平。一名幸存者说,当时的阿加迪尔“就像被一只巨大的脚踏扁”。
地震还会让整座城市陷入火海。地面的震颤会让本来安全的炉灶、烟囱和壁炉变成危险的火源,还可能破坏煤气管道。更糟糕的是,地震还会毁坏自来水管,无法用水救火。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中大火就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危害,所以很多人把那场灾难叫做“旧金山大地震与大火”。
山地和丘陵地区是地震的高发带。摇晃的大地会使陡坡上的泥土和石块滚落,形成山体滑坡。地震也可导致山上的积雪松动,滚下山来,形成雪崩。泥土、石块和积雪向山下一路滚落的时候,途中遇到的一切都会被破坏和掩埋。
发生在海底或海边的大地震有时会引发海啸。巨浪可能会推进几千千米,淹没岸边的城镇。2004年末,印度尼西亚附近的印度洋海床发生大地震。地震引发了大海啸,淹死了约23万人,波及十几个国家。
准备好了吗?
未雨绸缪,做好地震前的准备,在地震多发地带是必不可少的事情。针对地震可能造成的伤害,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列出了一系列针对普通民众的地震预防措施。这些注意事项看似很简单,但在地震中对于我们的生命安全都是至关重要的。
势陡峭,徒步离开尚且困难,加之余震不断,留在那里只能等死。其他工友们帮他用木板固定了断腿后,不得不把他和同样受伤严重的米成福留在那里,到外面去寻找救援。
在接下来的20 天中,他们靠仅有的一点牛奶、方便面和饼干为生。由于不知道什么时候
获救,食物从一开始就严格地定量配给,一袋牛奶喝4~5 个小时,饼干也是每天只吃四块。
就这样,他们一直坚持到找到新的食物并获救。实际上,生命奇迹并非可遇不可求,在灾难
来临前,如果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每个人都有可能收获奇迹。
1.检查家中家具、吊灯是否牢固,并将笨重和易碎物品妥善放置,以防地震来临跌落砸伤
家人;检查家里的线路是否老化,插线板是否正常工作,以防漏电;将酒、杀虫剂等易燃易爆物品放在密闭的柜子中,以防引起火灾。
2.储备逃生应急物品,这些物品应该包括:容易储存的干粮和水,手电筒和电池,急救药箱,常用药品,现金和银行卡,耐脏并保暖的衣服和鞋子。这些应急物品最好装在一个容易携带的背包里,并放置于随时可以拿到的位置。
3.家庭应该定期进行地震自救训练,尤其有小孩的家庭,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如何抗震。此外,在特大地震中家人很容易在逃生中走散,而且特大地震后通信通常会出现故障,因此,家庭应事先制定紧急联络方式,如定好一个固定会面地点或紧急联络人,一旦度过危险时刻,就到指定地点相见。
地震中的求生秘诀
“伏地、遮挡、手抓牢”,这个口诀就是美国政府倡导的地震求生秘诀。具体方法是,当地震来临时迅速钻到桌子下面,并抓牢桌腿;如果附近没有桌子,就蹲在地上,用手或者其他
可以抓到的物品护住头颅。
这个方法是美国政府在数次地震伤亡调查及各种防震实验后得出的最佳的自救准则。当房屋倒塌时,躲在桌子下面可以避开建筑物和其他家具的直接挤压,从而避免受伤。而且,迅速伏地和遮挡可以避免被地震摇落的家具和碎玻璃袭击。
如果地震发生时人正在床上,专家建议应该继续待在床上,除非上方有容易掉落的灯具
或物品,那时候应该立刻移动到安全的地方。
意大利古建倒塌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22日报道,遭受5.9级地震袭击的意大利东北部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目前已有7名居民死亡,数十人受伤,将进入紧急状态。数以千计的意大利人因为担心强震再度来袭而彻夜不敢回家,有的人干脆在车上过夜,有的则到临时避难所休息。
震区当晚发生了至少24次有感余震,当中4次余震的强度达至少3级,同时当晚也下起了倾盆大雨。一些居民回忆起地震发生时的情景依然心有余悸。
当地居民加比奥利告诉记者:“这是我人生中最恐怖的一天。妻子的尖叫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然后我看到身边所有的东西都在摇晃,瓶子和瓷器从架子上摔下来,墙上挂的画掉在地上,房门自动打开。我活了65岁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情景。更糟糕的是,我妻子在跑出房间时不小心摔伤,我还要带她去附近医院。”
回忆起地震时的场景,20岁的费雷拉大学学生达尔·贝罗同样心有戚戚。她所在的学校距震中约30公里。“地震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床铺在颤抖,周围所有东西都在摇晃,大约半分钟的时间我跪在床上,害怕得无法动弹。之后我听到走道里有嘈杂的声音,于是我随手套了件衣服就跑出门外。”
“所有人都在打电话,想了解亲朋好友的安危。我试着和家里打电话,但打了好几次都没通。我想回家,我很害怕,三更半夜没有火车,我不知道去哪里。还好后来我和母亲通了电话,她告诉我她正在赶来接我的路上,这让我安心不少。”
贝罗的声音有些颤抖地说,“后来我才知道了地震导致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的消息。这是永生难忘的可怕夜晚。”
年仅5岁的小女孩维多利亚相当幸运,她被救援人员从瓦砾中救出,而成功发出求助信号的“救星”却在大洋彼岸的美国。
据当地媒体报道,地震发生后,维多利亚的房间沦为废墟,她的父母心急如焚,而报警求助电话此时却无法打通。慌乱之际维多利亚的母亲拨错号码,一个电话打到美国,而接起电话的恰好是一位在美国留学的意大利医生。
在得知维多利亚的处境后,他设法打电话到罗马警察局,后者及时通知了地震地区的救援部门,将维多利亚成功救出,并将她送往医院。医生表示目前她的身体状况良好,很快就能出院。
相关阅读
意大利古建倒塌
据外电21日报道,意大利一个建筑师团体上周曾发表一封公开信,批评意大利的私人和公共建筑安全标准不达标,警告国内有“600万栋建筑物面临地震威胁。”
这封署名“全国建筑师委员会”的信件当时并未引起人们关注。然而就在两天后,意大利北部即发生5.9级地震,造成7人死亡,4000人无家可归。
报道指,20日的地震并非意大利历史最严重的地质灾害,但它再次给该国建筑标准敲响警钟。此前的报道称,许多历史性建筑在这起地震中受损,但更应引起人们重视的,是被地震毁坏的现代建筑。遇难者中有多数是因房屋倒塌而死。
意大利“全国建筑师委员会”主席莱奥波尔多表示,意大利的许多建筑都存在结构问题,且年久失修。与古代历史性建筑相比,那些建于上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间的建筑所面临的威胁更大,更应引起人们重视。
莱奥波尔多称,他的组织过去20年间一直呼吁政府重视建筑质量问题,但都没有收到明显成效。据悉,意大利大部分建筑产生于二战时期,而抗震标准直到1973年才出台。这意味着至少一半现代建筑缺乏这一标准。
相关阅读
世界第一碗面。
如果不是4000年前某个晚上突发地震,也许世人也没有机会见到这碗面条,也无法证明最先发明面条的是咱中国人!这碗面条在近日“考古中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年成果展”上展出。
这碗面条属于细面,长约50厘米,直径约0.3厘米,看起来细细黄黄的,很像中国西北部小麦粉做成的拉面。由于陶碗倒扣而且被洪水物质覆盖,这碗4000年前的面条才得以保存下来。
当陶碗出土时,面条因为氧化而迅速化为齑粉。经科学分析,这碗面条是由小米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信息中心主任朱乃诚表示,小米是没什么黏性的,怎么可能做成面条是他们一直以来的一个疑惑,什么样的手工艺能做出如此细长的面条,目前他们尚不清楚,还需要进一步考究。
意大利地震文化遗产早破坏
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建筑被破坏
当地时间20日4时03分(北京时间10时03分),意大利北部一个历史建筑密集的地区突然遭遇5.9级地震袭击。地震导致至少6人遇难,数十人受伤,一些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建筑被破坏。
教堂钟声同时响起
意大利国家地球物理和火山学研究所的监测数据显示,地震震中位于意大利北部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米兰多拉市附近,震源深度6.3公里。地震持续大约20秒。由于震源离地面很近,整个意大利北部都有强烈的震感。
6名遇难者中,有3人是在工厂上夜班的工人,地震震塌了厂房,将他们压在废墟下。地震导致数十人受伤,但伤势并不严重。
一名正在当地的媒体记者汤普
森称,地震将她从睡梦中惊醒,“震感很强烈,好像持续了一分钟,可能更长。”
汤普森说,在死一般的寂静后,城里教堂的钟声突然同时响起,撕破沉寂。此后,余震接连不断地袭来,直到5点50分仍有很强的余震。地震后,许多人走上街头躲避余震。由于酒店、商店的电灯在震后全部打开,当地有如白昼。
文化遗产破坏严重
一名英国游客戴维称,地震刚发生时,他正在做梦,震感甚至变成了梦境,“最开始的几秒钟,我梦见了地震,这时我醒了过来,隔了几秒钟才意识到真的发生了地震。”
戴维说,他在黑暗中摸索着出口,“房间剧烈摇晃,天花板上不断落下泥灰,现在我还感到很害怕”。
意大利著名的历史城镇大都分布在震中附近,包括费拉拉、摩德纳、曼图亚等,这些地区有着许多的艺术、历史建筑。
当地官员称,20日凌晨发生的地震破坏了部分教堂的屋顶,一些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塔楼也被震坏。“地震给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文化遗产造成严重破坏。”意大利文化部长说,文化保护部门人员已经开始着手调查文化遗产受破坏的程度。
上一次是在700年前
意大利许多地区都处在地震带上,3年前发生在中部城市拉奎拉的6.3级地震导致约300人遇难。但在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较为强烈的地震并不多见。意大利地震专家格雷戈里说,上一次该地区发生同级别地震的时间是14世纪。
“对人类而言,700年的时间可谓漫长,但对大自然而言,只是弹指一挥间。”格雷戈里说。(百千)
对人类而言,700年(一次强震)的时间可谓漫长,但对大自然而言,只是弹指一挥间。 ——意地震专家格雷戈里
相关阅读
智利南部艾森大区沿海17日发生6.4级地震,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智利大学地震服务局发布消息说,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17日22时09分(北京时间18日10时09分),震级为6.4级,震中位于艾森大区克永港以西525公里处,震源深度约21公里。美国地震勘探局发布的震级为6.2级。
智利海军水文和海洋局发布消息说,地震不会在智利沿海引发海啸。智利国家紧急事务办公室说,地震没有对沿海基础设施造成破坏,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报告。
这是智利三天内发生的第二起6级以上地震。5月14日,智利北部与秘鲁交界处发生6.4级地震。智利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多发地带。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记者赵燕燕 叶书宏)
相关阅读
震源显示图
5月16日电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2年5月16日8时59分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南纬5.5,东经149.7)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40公里。
后福岛时代的日本,正在努力尝试着自1970年以来首次不依赖核能而发展经济。但是在亚洲的另一端,却有另一个国家对使用核能抱以最大的坚守。
亚美尼亚在面对国际各方压力的情况下,坚持运行着一座已经有32年之久的核电站,这座名为 Metsamor 的核电站是由前苏联设计建造的,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后一座仍旧没有主安全壳结构的核电站。metsamor原本应该在2016年彻底关闭使用,但亚美尼亚决定将延长这座核电站的使用期限,直到新核电站建成运营为止,据悉,亚美尼亚新核电站将在2019或2020年正式建成使用。这意味着metsamor将超期服役4年。
而一般情况下核电站的使用期限是40年,而苏联时期设计建造的核电站是40年。
受福岛核电危机的影响,各国纷纷停止了对核能的开发和使用,但亚美尼亚却在这关键时刻做出了延长老旧核电站使用期限的决定。
在亚美尼亚,建设一座新的核电站有很强的政治诉求,但由于经济和建设能力落后的原因,他们不得不继续使用旧有的核电站。
这座核电站提供了亚美尼亚40%的电力供应。对这样一座核电站的依赖,也许没有一个西亚国家能够超过亚美尼亚。然而由于这座核电站地处土耳其至阿拉伯海的地震带上,加上福岛核电危机的爆发,这座核电站的安全性引起了欧洲邻国的担忧和国际的广泛关注。这座核电站距离亚美尼亚首府埃里温仅有20英里,距离土耳其边境10英里。
1988年亚美尼亚遭受了一次6.8级的强烈地震,地震不仅造成了25000亚美尼亚人丧命500000人流离失所,同时也严重损坏了metsamor的两个机组。其中一个关闭了6年后重新启用,而另一个则被永久的关闭了。自此以后,metsamor的压水反应堆经过了上百次的安全升级。
安全保障的升级并未平息人们对这座核电站的关注,反而让亚美尼亚遭受了更多的来自美国和欧洲等国的压力。
他们要求亚美尼亚在2016年按时关闭这座核电站。这样的压力在福岛核泄露之后更加显著。
但是亚美尼亚总统萨尔基相坚称metsamor非常的安全,它必须要继续使用直到新核电站建成为止。
相关阅读:
中新网兰州5月3日电 (记者 冯志军)记者3日从甘肃省地震局获悉,甘肃酒泉市金塔县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交界3日傍晚连续发生最高震级5.4级的两次地震,灾情正在进一步了解中。目前,官方已启动内部地震应急三级响应,同时启动了应急指挥技术系统。
据了解,两次地震震中均位于北纬40.6°,东经98.6。5.4级地震位于甘肃酒泉市以北95公里,距离金塔县西北72公里。此次地震在甘肃酒泉、张掖、嘉峪关等市均有强烈震感。
甘肃金塔县宣传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地震发生时,他们正在金塔县城5楼会议室开会,感觉震感很强烈,大概持续了10秒钟。不仅屋内的柜子、桌子及凳子等物件发生剧烈振动,头顶上的白炽灯晃动幅度也很大,还能听见类似于大货车呼啸而过的声音。
该负责人介绍,目前,还未收到任何灾情报告,当地民众情绪都已恢复平静。当地已展开对灾情的进一步统计。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5月3日18时19分35秒,甘肃酒泉市金塔县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交界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至18时35分,该震中再次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