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13日电(记者 阮煜琳)13日开始,新一轮强降雨天气将再袭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贵州、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局部地区还会遭受大暴雨袭击。中央气象台专家指出,由于此轮降雨过程中大部地区的降雨落区与上次强降雨过程重叠,部分江河水位将继续上升。
中央气象台预计,13日,重庆东南部、贵州东北部、湖北南部、湖南北部、安徽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中西部、福建北部等地有大雨,其中,贵州东北部、重庆东南部、湖南北部、湖北东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
14-15日天,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雨势还将继续加强,进入本轮降雨过程的鼎盛时期,一条暴雨带横贯江南北部。14日,贵州南部和东部、湖南中北部、湖北东南部、苏皖南部、江西北部、上海、浙江北部等地将有暴雨,局部地区有大暴雨。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指出,暴雨带沿着长江中下游,从贵州部分地区,向东到湖南北部、湖北东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北部直至江苏南部和上海等区域带状分布。与6月3日至7日、9日至11日前两次暴雨过程相比,此次强降雨中心位置略微偏北,强度不亚于9~11日这次,部分区域甚至可能超过。此次过程降雨量一般有30~90毫米,局部地区可达200~300毫米。
孙军说,这几次降雨过程的影响系统相似,西南暖湿气流和青藏高原东移的弱冷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加之水汽充足,因此出现了较强降雨过程。不同的是,6月9日~11日这次过程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偏强,持续时间相对短,而13日-15日这次过程的冷空气相对要弱一些,降雨持续时间相对长一些。
孙军同时指出,就目前数据统计而言,今年6月上旬的降水情况仍属正常。一般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会出现一个降雨集中期,也就是梅雨期。今年,长江中下游强降雨出现的时间与往年相比提前了一些,部分地区平均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了一些。
气象专家提醒,目前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的中小河流、水库已出现接近或超警戒水位,未来三天强降雨天气持续,需加强中小河流堤坝、病险水库隐患排查和除险加固工作,注意防范洪涝、泥石流等灾害。(完)
新华网莫斯科6月12日电(记者周良)俄罗斯外交部12日发表声明,对美国“蒙特雷”号导弹巡洋舰进入黑海水域参加“海上微风”军事演习表示担忧,俄罗斯将这种装备有“宙斯盾”反导系统的巡洋舰出现在俄边境地区视为安全威胁。
作为美国全球反导系统的一部分,美国计划在亚得里亚海、爱琴海和地中海部署多艘装备有“宙斯盾”反导系统的战舰,以保护欧洲国家免受导弹威胁。美国军方曾表示,一旦需要或者黑海地区局势紧张,“宙斯盾”战舰也将出现在黑海地区。
俄罗斯多次强调,它将美国战略性基础设施出现在其边境地区视为对国家安全的威胁。美国向黑海地区派遣“蒙特雷”号导弹巡洋舰说明,美国无视俄方关切,企图通过与俄罗斯就欧洲反导系统进行谈判来掩饰其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的计划。
俄外交部指出,俄方有理由质疑美国做出的其反导系统不会针对俄罗斯的口头承诺是否可靠。美国和北约必须做出法律担保,承诺其部署在欧洲的反导系统不会针对俄罗斯。
自1997年以来,由美国主导的“海上微风”多国联合军演在乌克兰境内每年举行一次。今年军演于6日至18日举行,演习主要内容是演练打击海盗。
新华社大马士革6月11日电(记者拱振喜)叙利亚军队11日继续在伊德利卜省吉斯尔舒古尔地区追捕武装分子,并与袭击穆阿尔特怒曼地区燃料库的武装分子发生激烈交火。
军方发言人11日发布新闻说,一伙武装分子当天下午使用吉普车和摩托车袭击了穆阿尔特怒曼地区的燃料库,企图烧毁这座油库。叙军动用直升机运送兵力,占领了油库,并同武装分子发生激烈交火,死伤多人,并逮捕了一些武装分子。
发言人说,叙军在当天的军事行动中还逮捕了两个反政府武装领导小组成员,缴获了大量武装弹药。
新华社摄影报道员巴西姆说,正在吉斯尔舒古尔地区采访的7名记者遭到武装分子的两次伏击,所幸没有伤亡。他说,他在伊斯塔巴拉克村采访时,看到武装分子点燃了该村附近的农作物和丛林,浓烟滚滚。该村距吉斯尔舒古尔县城1500米,叙军坦克部队已经部署在该县城周围。
叙利亚军队10上午开始在吉斯尔舒古尔地区执行追捕武装分子和恢复该地区秩序的任务。叙利亚新闻部长马哈茂德6日说,伊德利卜市附近的农村地区出现大批训练有素的武装分子,与安全部队发生激烈交火,造成至少120名警察和安全人员死亡。
拥有大约5万人的吉斯尔舒古尔县城,距首都大马士革300多公里,靠近叙利亚与土耳其的边界。(完)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方文军):叙利亚近日再次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活动,并造成至少25人死亡。与此同时,政府军日前在叙利亚北部地区展开了行动,清剿武装分子,恢复地区秩序。本网连线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中东记者方文军,介绍叙利亚近日爆发的示威游行的情况。
记者:10号,也就是周五,是穆斯林每周最重要的做礼拜的日子。当天中午礼拜过后,包括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在内的全国多个城市都有大批民众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并与警方发生冲突。据叙利亚反对派方面称,示威者与警方的冲突至少造成25人死亡,另有大量人员受伤。11号,示威民众为在冲突中死亡的民众举行葬礼,并再次举行游行活动。据反对派方面称,仅叙利亚海滨城市拉塔基亚就有3000名民众走上街头,但当天的局面整体相对平静,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冲突。
主持人:有消息说,叙利亚政府军日前在北部地区展开了针对武装分子的清剿行动,有关这方面的情况,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
记者:叙利亚政府军是从10号开始,在北部伊德利卜省吉斯尔舒古尔地区展开行动,执行清剿武装分子、恢复地区秩序的任务。据叙利亚国家电视台报道,武装分子焚烧了农作物和树木,以阻止政府军推进。但是政府军随后还是控制了此前被武装分子占据的几个村庄。
而在此之前,叙利亚新闻部长马哈茂德曾发表声明说,伊德利卜省附近的农村地区出现了大批训练有素的武装分子,与安全部队发生激烈冲突,并伏击安全部队和警察,造成至少120名警察和安全人员死亡。武装分子还一度控制了一些村庄。另据叙利亚官方媒体报道,吉斯尔舒古尔地区的武装分子使用轻型、中型武器以及炸药、手榴弹等袭击政府机构,烧毁了一些公共设施和商店。
而叙利亚反对派方面则称,政府军在坦克、直升飞机和重型装甲车辆的支持下,开进了吉斯尔舒古尔地区并向当地的示威民众开枪,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反对派方面还指出,有一些军方人员因为不满政府向手无寸铁的示威民众开枪,在执行行动时发生哗变,并与政府军展开激战。
主持人:据我们了解,随着叙利亚国内局势动荡加剧,已经有大量叙利亚难民逃往了土耳其、黎巴嫩等邻国。那么有关叙利亚难民目前的实际情况,你了解到哪些呢?
记者:我了解到的情况是,由于担心国内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目前的确有数千名叙利亚难为为躲避战火,逃到了土耳其和黎巴嫩等叙利亚的邻国。根据土耳其方面的统计,8号晚至9号早晨,就有1000多名叙利亚人逃往土耳其边界。而在此之前,在土耳其的叙利亚难民只有500人左右。10号至11号这两天,更多的叙利亚难民涌向土耳其,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到目前为止,在土耳其境内的叙利亚难民人数已经达到约4300人。
目前,当地的红新月会已经向叙利亚难民提供了帐篷,但仍有不少家庭不得不露宿街头。据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官员梅廷·克拉巴提尔介绍说,难民以各种方式涌入土耳其,“有人骑摩托车,有人开着小卡车,他们利用了一切可以使用的交通工具,还有些人是步行越过边境的。”克拉巴提尔说,在土耳其靠近叙利亚的边境小镇亚拉达格,难民的露营区正在扩大,而临近的一个小镇也有了新的露营区正在搭建。
土耳其与叙利亚实行免签证政策,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此前曾表示,土耳其不会将叙利亚难民拒之门外。土耳其外交部长达乌特奥卢也表示,土耳其政府已经在边界做好了所有必要的预防措施,目前一切状况都“还在控制当中”。
另有报道说,随着叙利亚国内局势动荡加剧,已有数千叙利亚难民为躲避战火,逃难到黎叙边界的黎巴嫩一侧。与此同时,一些被叙利亚军队和安全部队追捕的反政府分子也趁机潜入黎巴嫩境内,交火事件时有发生。为此,黎巴嫩和叙利亚军队在北部边境沿线都加强了戒备,以阻止叙利亚反政府分子逃离叙利亚潜入黎巴嫩。
国际在线消息:2011年6月11日消息,一辆满载中国游客的大轿车10日下午在瑞典中部地区翻车,造成多人受伤。据瑞典中部城市阿尔博加警方介绍,这辆大轿车行驶在该市附近欧洲18号公路的一个弯道处时因车速过快而翻车,车上共乘载40多名中国游客,其中23人受伤,伤者都被送到附近医院治疗。
当地医院在对受伤者检查后说,伤者中大部分人只是轻度骨折,伤势稳定,只有很少数人伤势较重,但也都没有生命危险。
警方在对事故进行初步了解后判断,大轿车翻车主要是因为司机在驾车经过一个较急的弯道时车速过快而造成的。警方仍在对事故作进一步的调查。
美国半数地区遭遇高温天气,多地气温逼近或超过历史同期纪录。美国官员认为,近日高温导致至少5名老人丧生。气候预测中心预计,中南部地区高温仍将持续。国家气象局气象学家格雷格·希文说:“接下来将是痛苦的几天。”
高温破纪录
依据美国国家气象局数据,美国南部、东部和中西部大部分地区气温超过32摄氏度,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截至9日,首都华盛顿和巴尔的摩市的最高气温达到37.2摄氏度,刷新1999年以来同期纪录。费城气温高至36.1摄氏度,打破2008年创下的35摄氏度的同期纪录。在新泽西州大西洋城,高温升至36.6摄氏度,与1999年同期高温纪录持平。
《洛杉矶时报》报道,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本周气温创下34年来新高,9日下午预计达到35摄氏度。费城气温本周可能逼近37.7摄氏度,挑战1933年6月9日创下的36.6摄氏度纪录。
在俄克拉何马州,气温本月以来四度攀升至40摄氏度。
田纳西州、马里兰州和威斯康星州5名老人丧生。当地官员认为,高温是致死原因。
炎热恐持续
气候预测中心预计,包括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和亚拉巴马州在内的中南部地区接下来数日仍将遭高温炙烤,东部新泽西州和纽约州也将继续为高温笼罩。
气象学家说,空气中湿度较大,令人感觉更热。
国家气象局警告,湿热空气可能令多地气温突破37摄氏度。这股空气现向东北方向移动,新英格兰地区气温9日超过32摄氏度。气象学家预计,这一地区气温10日可能刷新历史同期纪录。
另一方面,芝加哥市将迎来冷锋过境,气温暂降。气象学家预计,冷锋10日夜将为芝加哥居民带来“凉意”。《洛杉矶时报》报道,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和威斯康星州预计不久后将迎来雷暴天气。
纽约市政府现开放全市400多个公共避暑中心并随时准备应对因高温天气引发的中暑或意外死亡。
陈立希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新华网大马士革6月10日电(记者拱振喜)进入叙利亚北部伊德利卜省吉斯尔舒古尔地区的叙军10日开始采取军事行动,而反对派呼吁举行“部落星期五”游行抗议活动。
叙利亚国家电视台报道说,叙军当天上午开始在吉斯尔舒古尔县城及周围村镇执行追捕武装分子、恢复地区秩序的任务。武装分子点燃了该地区一些村庄附近的农作物和丛林。
正在吉斯尔舒古尔地区采访的新华社报道员巴西姆看到,叙军已经进入两个村庄,这两个村庄目前处于叙军控制之下。
叙利亚新闻部长马哈茂德6日发表声明说,伊德利卜市附近的农村地区出现大批训练有素的武装分子,与安全部队发生激烈冲突,并伏击安全部队和警察,造成至少120名警察和安全人员死亡。武装分子还一度控制了一些村庄。
据叙利亚官方媒体报道,吉斯尔舒古尔地区的武装分子使用轻型、中型武器以及炸药、手榴弹等袭击政府机构,烧毁了一些公共设施和商店。
中新网6月8日电 “目前长江中下游五省仍有197万人因旱饮水困难,抗旱保人饮任务仍然艰巨,不能有丝毫松懈。”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日前强调,要把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放在抗旱工作的首位,全面落实人饮解困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据水利部网站消息,陈雷7日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湖北时的重要讲话和温家宝总理在长江中下游五省抗旱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分析研判当前抗旱防汛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抗旱和防汛工作。
陈雷称,近一个时期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受持续干旱,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和河湖生态。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近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专程赴湖北视察旱情,对当前抗旱和防汛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回良玉赴江西、湖南、湖北三省重旱区视察旱情,召开长江中下游5省抗旱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陈雷就贯彻落实胡锦涛、温家宝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做好抗旱和防汛工作提出八项要求。
——要高度重视旱情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
做好当前的抗旱工作,对于促进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至关重要,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管理好通胀预期意义重大。
要高度重视当前旱情的不利影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做好抗旱工作、促进粮食和农业发展、确保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坚定抗旱夺丰收的信心,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和靠天等雨思想,对抗旱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再落实,做到旱情不除、抗旱不止,坚决打赢抗旱减灾这场硬仗。
——要进一步加强雨水情和旱情监测,科学研判抗旱形势。
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加强雨情、水情、苗情和旱情的监测预报,加强信息采集,加密会商分析,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为抢抓农时开展早稻灌溉、中稻栽插和人饮解困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为抗旱指挥决策部署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科学研判旱情发展趋势,根据旱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特点,提早谋划部署,超前组织行动,加强分类指导,切实提高抗旱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减轻旱灾影响和损失。
——要科学调度水利工程设施,努力保障农业生产用水。
要充分考虑当前和今后抗旱用水需求,不断细化完善供用水方案,加强各类水利工程的调度管理,统筹安排好城乡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用水。要充分发挥三峡、丹江口等水库的综合调蓄作用,统筹协调好防汛、抗旱、发电和航运的关系,适时加大下泄流量,提高流域整体抗灾减灾能力。
要发挥各类水利工程的抗旱作用,综合采取水库放水、涵闸引水、泵站提水、渠道输水、打井取水等措施以及河湖联调、湖库联调、库闸联调等手段,多措并举增加抗旱水源,千方百计确保粮食和农业生产用水。
同时,要强化农业节水和科学用水,大力发展管道输水、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努力提高抗旱水源的利用效率。
——要全面落实人饮解困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由于干旱持续时间长,一两场降雨还不能从根本上解除旱情,特别是江河湖库水位回升还需要一个过程。要把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放在抗旱工作的首位,组织旱区对缺水状况进行逐县、逐乡、逐村、逐户的排查摸底,针对不同缺水类型,制定完善解困方案,采取水库供水、应急调水、打井取水、拉水送水等各类应急措施,确保群众基本生活用水。
——要切实加强抗旱资金物资使用管理,确保发挥实效。
旱情发生后,中央多次下拨特大抗旱补助经费,紧急调拨抗旱机具设备,各地也增加了抗旱资金和物资投入。近期,中央财政将再追加特大抗旱经费8亿元,支持长江中下游、江淮等重旱地区开展抗旱工作。
国家防总也将根据旱区抗旱工作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大对重旱区的抗旱物资支持。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快抗旱资金和物资的计划安排和拨付使用,切实加强资金和物资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和物资使用安全高效,尽快发挥抗旱效益。各地要多渠道筹集资金,继续增加抗旱投入,抓好抗旱设备、材料的补充添置和调拨供应,确保关键时刻能够调得出,用得上。
——要着力抓好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切实提高抗旱应急能力。
要大力加强县级抗旱服务组织的建设与管理,加大扶持指导力度,建立健全抗旱服务体系。近期,中央财政还将安排4亿元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县级抗旱服务队进行专项补助,国家防办要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积极协调、加快推进,组织指导旱区尽快购置抽水机泵、打井机具、拉水车辆、清淤设备以及发电和动力等设备,完善管理使用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切实提高应急抗旱服务能力。
——要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
要全面落实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多渠道筹集水利建设资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进一步加快新一轮治淮等大江大河治理,突出抓好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水源工程、农村饮水安全等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抓紧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和水资源配置工程,切实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全面增强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
——要高度重视防汛抗洪工作,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
6月3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较强降水过程,湖南、贵州等省局部地区旱涝急转,发生不同程度洪涝灾害。当前,南方部分地区的汛情迅速发展,防汛抗洪形势十分严峻,必须高度重视防汛抗洪工作,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尤其是西南地区和前期严重干旱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要高度警惕,高度戒备,高度防范,切实防止旱涝急转、形势突变可能造成的灾害。
要切实做好防汛组织动员和汛前检查准备工作,抓紧进行堤防、水库隐患排查与除险,加强雨情、水情监测预报和预警,完善防洪抢险预案,备足抢险物料,强化山洪灾害预警和防御措施,及时做好人员转移避险工作,保障大江大河、大中型水库、重点防洪地区以及中小河流、小水库等防洪薄弱环节的度汛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了解,6月6日,国家防总已紧急派出两个工作组,赶赴贵州、湖南协助和指导地方做好抗洪抢险工作。
中广网快讯(记者孙涛)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地震发生在今天(8日)早上9时53分,震中位于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北纬43.0度、东经88.3度,震源深度为5公里,震级为5.3级。
周边城市,像记者所在的乌鲁木齐市,距离地震约105公里,震感强烈,据相关负责人透露,乌鲁木齐的震级也达到了4.3级。
记者早上刚坐在办公室里,刚刚打开电脑,就感觉到了上下晃动,本以为是板凳没有放好,后来发现旁边的板凳、桌子都在晃动,马上意识到发生了地震,第一感受是没有底的感觉。
另外,距离震中73公里的吐鲁番、139公里的昌吉市,包括周边的库尔勒市、博湖县、和硕县、和静县、哈密市、石河子、奎屯、克拉玛依等地区都能感受到强烈的震感,波及范围很大。
据了解,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县城震感强烈,并且余震不断,但目前没有收到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的报道。
目前,托克逊县消防支队已经展开救援,吐鲁番地区消防局也已经紧急调集4辆抢险救援车增援托克逊县参与救援行动。
托克逊县位于新疆吐鲁番地区,总人口超过10万人,居住着维吾尔、汉、回等12个民族。
纬度: 43.0°
经度: 88.3°
深度: 5 千米
震级: 5.3
参考位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
发震时刻:2011年06月08日 09:54:36
纬度:43.0°
经度:88.3°
深度:10 千米
震级:4.2
参考位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
发震时刻:2011年06月08日 10:00:19
纬度:42.9°
经度:88.3°
深度:7 千米
震级:4.1
参考位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
距离托克逊县160多公里的乌鲁木齐市有明显震感,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感受明显。网友小锦在胡杨林社区发帖称,昨晚夜班睡觉呢,硬是被摇醒了,太凶残了;网友果果糖称,自己在库尔勒,也感觉到有明显震感,饮水机都在晃动。
托克逊县简介
托克逊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东部,天山南麓,吐鲁番盆地西部。北纬41°21′14〞-43°18′11〞,东经87°14′05〞-89°11′08〞。东与吐鲁番市为邻,南与巴州尉犁县相接,西与巴州的和硕、和静县相连,北与乌鲁木齐市毗邻。县城托克逊镇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162千米。总面积16171.47平方千米。总人口107768人(2003年)。有维吾尔、汉、回等12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