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不少市民到海滩游泳避暑/路透社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7月22日消息,据美国有线新闻网络报道,美国中部和南部地区连续一星期遭热浪侵袭,造成至少22人死亡,30多个州份发出高温警报,全美近半数人口、约1.41亿人受影响。
极端天气频繁 影响农作物收成
尽管全球变暖危机未能引起各国深刻反思,但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却再次给人类以警告。据气象专家预计,这种反常湿热天气可能延续到8月,并正蔓延至东北部地区。粮食交易商担心,持续酷热天气可能影响今年中部平原农作物尤其是粟米的收成。
中部地区自5月开始便遭遇一波又一波的热浪侵袭,芝加哥和堪萨斯城粮食交易商担心,干旱和酷暑可能造成中部平原地带今年粮食减产。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热浪持续还影响到牲畜,南达科他州已有1,500头牛热死,威斯康星州有些奶牛场因为高温令牛奶减产。
全美持续酷热 或引发长者疾病
纽约市日前最高温度料达摄氏38度,政府严阵以待,包括开放避暑中心,建议市民尽量留在有冷气地方,大量补充水分,减少饮用酒精性、咖啡因或高糖分饮料。首都华盛顿同样非常酷热,昨日最高温度估计超过37度。当局警告,由于湿度相当高,纽约和华盛顿居民实际感受温度可能超过43度。
气象专家估计,今年酷暑天气造成的断电、公路桥梁损毁及导致死亡等严重事故,可能超过1995年的热浪。当年热浪仅在芝加哥地区就造成约700人死亡,数千人住院。中北部部分地区去年夏天最高温度一般不足30度,而今年持续录得37度以上,可能引发老年人心脏病等疾病发作。(林达)
达摩像
通真岩外景
继在阳春市春湾镇通真岩北面崖壁上发现过清光绪年间的岩刻“歌台暖响”后,今年6月在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经过复查,考古专家们在岩刻上方发现了一个隐隐若现的达摩祖师画像。这次达摩画像的发现,为广东地区增添了新的文物种类,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近日被广东省文物局评选出“十大新发现”之一。达摩曾在岭南传播佛教
通真岩洞口位于阳春市春湾镇一座石灰岩的半山上,坐北朝南,上下有两个洞口,洞内可容百人。两个洞口之间是一块大岩壁,达摩祖师画像位于岩壁中线。向下1米处,横着一个宽可容行人的石级,是个天然的供台。岩壁最上端是一堵飘出数米的悬崖,由悬崖、岩壁、供台构成天然神龛的模样。
据考证,通真岩的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像,描绘了达摩“只履西归”的故事。其矿彩颜料已经石化,融入了岩层,十分古老,从史料、矿彩石化状况及绘画风格等,这尊佛祖供像时间应为隋代。达摩祖师悠然坐于途中石上小憩,回眸东顾,人物与石壁背景融为一体,画像具现梵相,状若罗汉,额头高广,双目炯然,大耳环,身披僧服。锡杖倚肩,锡杖上端长长的飘带系着一只鞋,禅意盎然。只履刻意细描,头部及衣着淡彩。线条简括飘逸,气势非凡。画幅纵横98厘米。画像下端于光绪年间被凿去一块,纵35厘米,横95厘米。
史载,达摩历三年渡海,于梁普通八年(527年)在广州登岸,初居华林寺,驻锡光孝寺,在岭南曾居留过一段时间。相传,出使西域的北魏大臣宋云后来在回国途经葱岭时,遇见达摩祖师,禅杖上挑着一只鞋。问他何去,达摩说:“回归西天”。宋云回到中原后,知道达摩祖师早去世下葬了,群臣不信,于是打开达摩坟墓,发现棺材里只有一只鞋。阳春通真岩摩崖岩画里“只履西归”的典故即出于这个故事。阳春春湾隋代即建有禅寺
阳春市春湾镇为汉高凉县地,南朝刘宋置龙潭县。梁改龙潭为铜陵县,史载南越王时期赵佗曾在此炼铜。春湾地区古代为两川高凉地区与中原的交通枢纽。南北朝时期,北方内地移民以及北方流民中的游僧多从春湾进入高凉地区,成为这一地区佛教传播、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与文化基础。这一时期,达摩从广州登陆后在岭南进行佛教传播,促进两川地区佛教的兴起和发展。
据介绍,春湾早在隋代已建有禅寺,曾一度以供奉达摩祖师享有盛名。而西江地区新兴、罗定等县市与阳春一山之隔,也分别在唐初武德二年(619年)、四年(621年)始建佛寺。六祖慧能出生于新兴县,其早年成长明显受到这一地区佛教环境影响。由此可见,春湾是岭南早期佛教重地之一,有着相当独特而久远的佛教背景。
据了解,传世的达摩画像多为宋代以下的作品。现存最早一幅“达摩六祖师像”藏于日本京都高山寺,为宋代作品。古代摩崖岩画达摩像仍属罕见,阳春通真岩的达摩供像状若罗汉,与西域人长相无异,在智慧、庄严中给人以欢喜,教内相传此才是真法相,佛教中人信是真身再造。当地考古专家认为,阳春通真岩的达摩供像绘画颇具魏晋遗风,体现了隋代“瘦骨清像”的时尚特征。
从7月8日起,以韩国南部、大田和忠南地区为主,韩全国普降大雨,到10日已造成8人死亡,4人失踪,部分地区还出现水坝垮塌,数万公顷耕地被水淹没。此外,韩全国多处道路出现泥石流或被水淹没等灾情,导致了交通不便。
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Munich Re)最近公布的一个数据显示,2011年前六个月全球自然灾难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达2650亿美元(约合1.7万亿元人民币),超过2005年全年的2220亿美元(约合1.4万亿元人民币)。而2005年一直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史上“最昂贵”的灾害年——2011年“再创新高”已无悬念。
玻利维亚暴风雪 7000名农民被困
玻利维亚近日遭到20年不遇的暴风雪袭击,已导致至少35人死亡,波托西(Potosi)地区约7000名农民陷入困境。由于牧场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农作物几乎绝收,逾四万头骆驼和羊驼缺乏饲料。玻利维亚总统埃沃?莫拉莱斯(Evo Morales)宣布受灾最重的波托西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动员军队和国民警卫队参与救灾。玻利维亚国防部长称,中央政府已经向灾区送去食物、补给以及药品。英国广播公司14日的报道称,玻利维亚国内多数道路仍处封闭状态,玻利维亚政府已经向邻国求助。
韩国暴雨 上百人无家可归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南部地区8日起普降暴雨,接连3日的大雨导致部分地区发生洪水和泥石流,造成至少10人死亡,3人失踪。暴雨使全罗南道、庆尚南道、庆尚北道、忠清南道等各地的111个家庭, 249人无家可归。暴雨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据韩国Nocut News 网站7月12日报道:随着遭受灾害的农作物不断增多,韩国果蔬价格大幅攀升,食品价格已经拉响警报。
芝加哥风暴使陆空交通大受影响
美国芝加哥11日早上遭受暴风雨和冰雹袭击,造成大范围断电,西北郊一个帐篷被大风吹倒,导致现场6名工人受伤。据《芝加哥论坛报》报道,暴风时速高达120公里,造成芝加哥的北部和西部地区57.6万家用户断电。市内地铁也因为供电以及轨道受阻等问题一度停运。芝加哥的国际机场大约100个航班取消,大部分航班延误。
极端天气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曾经,科学家一直避免将单一的极端天气事件与气候变化联系在一起,以免遭到怀疑论者的炮轰。然而面对近来频繁的气候灾害,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准备接受两者的“亲属关系”。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气候相关事件成因”组织正在撰写一份研究所有极端天气事件以确定过去一个世纪来不断上升的全球气温是否与其相关的报告。英国埃克塞特气象局哈德利中心首席气候学家彼得?斯科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正面临气候变化中湿气增多的现象。这有可能导致更为猛烈的风暴和强度更大的降雨。”
日本NHK电视台的电视截图显示城市街道在地震中摇晃
据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10日上午9点57分左右,日本东北地区以东的海底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东日本各地均有震感,岩手、宫城、福岛三县的震度为4级(日本标准)。
日本气象厅向岩手、宫城、福岛三县的沿海地区发出了海啸预警。岩手县大船渡和福岛县的相马分别观测到了浪高10厘米的海啸,但未发生大规模海啸。约1小时45分后警报被解除。
日本气象厅介绍,震源为牡鹿半岛以东约180公里,深度约34公里。此次地震可能是东日本大地震的余震。
据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消息,未收到福岛第一、第二核电站发生异常的报告,海岸附近的工作人员在海啸预警发布后紧急撤离。
目前尚没有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报告。
东日本大地震余震区域内上一次发生较强地震是4月11日的福岛县滨通里氏7.0级地震。
重庆近日发现一座明墓,不仅雕刻精美,而且出土了釉陶卧女枕等精美文物。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该明墓为长方形竖穴石室墓,三室并列,平顶,长5.1米、宽4.94米、高1.36米。三墓室形制基本相似,均由封门、前室、墓门和后室组成,其中前室有过道相通。墓内装饰大量精美雕刻,有人物、动物、瑞兽、花卉、吉祥图案及仿木结构建筑等。该墓早期曾遭盗扰,此次出土的器物有釉陶卧女枕、银簪和铁棺钉等。
考古专家指出,该墓形制与曾经发现的重庆地区大型明墓接近,墓内的云纹也是重庆地区明墓中常见的纹饰。该墓规模较大,雕刻精美,修建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墓主人应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丰厚的财富。这一明墓的发现对研究明墓形制和空间装饰特征等有重要价值,同时墓内雕刻工艺精湛,纹饰清晰,这为研究明代的雕刻工艺、服饰、建筑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据悉,田野发掘工作结束后,此墓将整体搬迁回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以便进一步开展保护和研究工作。
联合国未能准确计算保护森林给全球气候带来的益处。
树木不仅为许多物种提供了家园,还能储存原本会让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为此,联合国2008年设立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所致排放量(REDD)项目,该项目会根据森林储存的二氧化碳量来向贫困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它们保护森林。
该项目没有考虑到的一点是,森林也会以其他方式改变温度。靠近地球两极的森林与农田相比因为颜色更深,所以会吸收更多阳光。但在热带地区,森林蒸发的水量多于没有森林覆盖的土地,因此森林周围的温度会低一些。
为了更加全面地作出判断,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的维韦克 阿罗拉和加拿大圣弗朗西斯 泽维尔大学的阿尔瓦罗 蒙特内格罗用计算机模型来评估重新造林的整体影响。
他们承认所设想的是“有些极端”的情形:2060年之前全球半数或全部农田都变为森林。在将全部或半数农田变为森林的情况下,全球气温到2100年会分别降低0.45摄氏度和0.25摄氏度。
阿罗拉说,事实上只有10%到15%的现有农田可能会变成森林,因此重新造林的效果甚至还要更小。他说:“实际造林对气温的整体影响微乎其微。”
虽然造林的总体影响不大,但并非所有森林都一样。阿罗拉和蒙特内格罗在研究后发现,热带地区的森林在降低气温方面的作用是高纬度地区森林的3倍左右。
这是因为热带森林能通过增加水汽的蒸发来给周围降温。高纬度地区森林在降温方面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是它们吸收了太多阳光。
不过REDD项目在评估森林的作用时只是依据它们所捕捉的碳的数量,这主要是因为衡量水汽蒸发和反射率的变化并非易事。这种评估方法没有区别看待低纬度和高纬度森林。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这样的计算方法是错误的。
英国气象局的理查德 贝茨说:“我们必须考虑到土地覆盖变化所产生的其他影响。”
6月18日,车辆在积水中艰难前行。当日,武汉降大到暴雨,全城多处交通要道积水严重,交通几近瘫痪
南方的强降雨天气目前仍在持续,给多省造成洪涝灾害,导致数以百万计的老百姓受灾。而预报显示,未来两天,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广西、广东、云南等12省区有大雨或暴雨,部分地区还会有大暴雨。
各省灾情严重 多地成“泽国”
湖北:17日至18日,湖北出现全省性降雨过程。当地气象部门连发暴雨预警信号41个。武汉中心气象台实况统计显示,过去24小时内湖北有28站(占总数的36%)出现暴雨,20站(占总数的26%)出现大暴雨。另有仙桃24小时降雨量超过200毫米,为特大暴雨级。
截至18日17时,武汉城区平均降雨量已达到191毫米。长达20多个小时的大暴雨,让武汉几成“泽国“,82处路段不同程度渍水,部分地区积水甚至没过腰部。受暴雨影响,武汉天河机场当天临时关闭一小时,部分进港飞机被迫改降周边机场。至12时30分左右,机场航班才陆续恢复正常。
浙江:6月3日以来,浙江省面雨量达到277毫米,已超过多年平均梅雨量(251毫米) ,并导致钱塘江流域发生20年来最大洪水,其中钱塘江兰溪水文站水位达1955年来最高。。记者18日从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截至6月18日8时,该省有9个市46个县(市、区)500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259万人,因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8.4亿元。
记者18日还从杭州市公路部门获悉,连日来强降雨已经造成杭州市公路损失3700万,150多条公路受损 。
贵州:18日,记者从贵州省民政厅获悉,民政厅于18日凌晨4时紧急启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Ⅳ级响应。据悉,受17日至18日强降雨影响,贵州湄潭等24县遭受洪涝灾害,35万人受灾4人死亡。暴雨洪涝灾害还造成湄潭县4个乡镇供电中断,通乡公路中断4处。
据贵州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初步统计,遵义市、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州、黔南州、安顺市、铜仁地区、贵阳市8个市(州、地)24个县(市、区)121个乡镇35.46万人受灾,4人死亡,1人失踪,紧急转移2万余人,倒塌房屋240间,农作物受灾31.5万亩。
四川:记者18日从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截至当天10时,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已导致该省8人死亡、29人失踪,详细灾情仍在进一步统计核实中。其中,冕宁县死亡2人,甘洛县死亡4人,美姑县及南江县分别死亡1人。
另据四川省民政厅向国家民政部报告的灾情信息,灾害已造成该省绵阳、广安、成都、内江、凉山5市(州)10个县(市、区)21.1万人受灾。
广东:记者18日从广东省防总获悉,连日来粤东及珠江三角洲遭受暴雨到大暴雨袭击,个别中小河流超警戒水位。据初步统计,强降雨造成广东受灾人口达22.61万人,因灾死亡1人,直接经济总损失3.1亿元人民币。
据介绍,粤东四市揭阳、汕尾、潮州、汕头市共10县60个乡镇出现灾情,农作物受灾面积14.87千公顷,转移人口15628人,房屋倒塌157间。
江苏:18日凌晨,江苏省气象台发布黄色、橙色暴雨预警信号,淮河以南大部地区降雨量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将持续。受本地持续降雨及上游来水的共同影响,太湖水位迅速上涨,18日已达3.31米,逼近3.5米的警戒水位,专家预计未来几天内可能突破警戒水位。
17日晚,南京城区多出现十余处积水,最深处近一尺,积水面积达一千平方米,城市主干道发生多起汽车追尾等事故。18日,南京禄口机场飞往台北、仁川、香港、西安等多条国际国内航班延误。
安徽:安徽省民政厅发布消息称,受持续强降雨影响,目前皖南黄山、宣城、池州、安庆4市27个县(市、区)累计受灾人口达210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2.37万人,因灾死亡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9千公顷;倒塌房屋4117间,其中民房4039间,损坏房屋2.26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3.41亿元,其中农业损失5.24亿元。
雨带盘桓 强降雨今将持续
从17日开始的第四轮强降雨正在考验长江流域地区。中央气象台预计,18日至19日,一条强降雨带将继续盘桓于中国长江流域,从四川盆地到长江三角洲一线都将有大雨或暴雨,局地大暴雨。
中央气象台18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预计,6月18日20时至19日20时,湖南中部、江西中北部、安徽南部、江苏东南部、上海、浙江中北部和西部、福建西北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其中,安徽东南部、江西东北部、浙江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另外,贵州中西部、海南大部、雷州半岛等地有大雨。
不过,19日夜间起,南方地区的降水将减弱。
气象专家提醒,进入6月以来,南方地区降雨频繁,预计未来两天的强降雨持续,南方部分地区防汛形势严峻。
重庆地区上空的红月亮
>>点击查看精彩组图<< >>点击查看精彩视频<<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6月16日消息,北京时间16日凌晨1时24分,发生了自2000年以来历时最长的月全食。中国观赏这次月全食的时间是:初亏凌晨2时23分;食既3时22分;食甚4时13分;生光5时03分;复圆6时03分。这次月全食,无论是食分还是月全食的持续时间,都是2000年7月16日月全食以来食分最大(1.705)和持续时间最长(101分钟)的月全食。
综合媒体报道,凌晨2时22分许,月球进入地球身后的巨大影子,月之边缘开始“初亏”,黑夜中的半个地球暂时无法看到月亮反光。至3时22分“食既”时,地球完全遮挡住月球;4点前后,月亮慢慢“脸红”,呈现出红铜色或者暗红色;直到5时03分,月亮才开始走出地球阴影,重新“生光”。
昆明地区拍摄的月全食场景
>>点击查看精彩组图<< >>点击查看精彩视频<<
西部重庆市民很幸运,不仅能在长江中游地区观看到,而且月全食最精彩的部分也可全部看完,也就是从初亏到食甚阶段,长达1小时41分。
青岛地区稍有些遗憾,凌晨1时46分,青岛上空的云层比较厚,月亮躲在云后若隐若现。2时26分,是青岛月全食的初亏时间,天狗开始吃月亮了。然而,当地的月亮依旧犹抱琵琶半遮面。3时02分,青岛月亮终于突破云层,被地球本影遮住的月面并不是黑色的,而是泛着古铜色的红光,非常漂亮。3时22分,月全食达到食既,整个月亮变成了古铜色。圆圆的月面透着暗红的色泽,显得古雅而神秘。4:13,月全食达到食甚,此时是月面中心与地球本影中心最接近的时刻,月面亮度因而降到最低,红月亮的古铜色显得更为深沉。
据悉,昨晚中国大部地区皆可观望到月全食,不过因为日出的时间差异,西部天更黑一些,红月亮自然在对比下“更加精彩”,因此观测条件相比东部要稍好一些。
(KT)
中新网6月13日电 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遭遇1976年甚至1949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60个省被勒令限制用水。与此同时,如何更好的管理水资源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
进入6月以来,连续一周的降雨对于缓解旱情并没有太大帮助,除了某些地表植物能从中受益以外,地下储水层和农田的干旱程度依然十分严重。法国地质矿产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说:“六月初的降雨对于植物生长有利,但是对于连续几年缺水的地下储水层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除非持续一整个月的强烈降水,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法国卢瓦雷省一位农场主说:“对油菜、小麦和大麦来说,损失已经不可避免。”里昂有些地区的人们甚至开始担心饮用水的供给问题。法国已经连续十年没有经历过真正的丰水年。
法国自然环境组织一位发言人说:“地下水位下降十分严重,即使在雨量丰沛的年份有些地区都要限制用水。这是法国人需要反省的用水模式,我们不能总是入不敷出。”然而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在河流的丰水期用泵抽取多余的河水用以补给地下储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