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闻

周三, 13 2月 2013 17:49

“不要蹲在厕所上”谈华人形象

给本文评个分吧
(0 票)

 

(圖: 不要蹲在坐廁上的告示)

日前,筆者在好市圍遇到華人服務社華康組的資深組員陳伯,他說他看了最近報上登載有關華康組義工阮淑清的事跡文章,使他感慨良多。有關文章說,為了避免被本地人士批評華人弄髒市政府高齡中心的洗手間、維護華人的尊嚴,阮淑清於每次華康組活動後,默不作聲地清潔中心內的洗手間。

 

令陳伯感慨的地方是,自從年多前,阮淑清因健康原故不能參加華康組活動後,開始收到市政府及其他使用高齡中心的團體投訴,指華人舉行活動後洗手間變得骯髒。在去年底,市政府更在高齡中心的洗手間外,張貼了一張告示,告誡人們不要蹲在坐廁上,並且要保持廁所清潔。

 

陳伯說當他見到告示時,他很感到心痛,因華人的形象正受到質疑。陳伯指出: 好市圍區內差不多有一半是華人,在火車站外的森林路上,滿佈著唐人食肆、店舖,實在是悉尼南區華人的天堂。可是華人的一些陋習經常使人頭痛,包括不少人隨地吐痰、成年人讓稚童在街上大小便、公眾洗手間的坐廁上滿佈腳印等。這些問題,正慢慢地侵蝕著華人辛勞及艱苦地在澳洲建立的好形象。

 

陳伯還語重深長地指出,在亞洲地區吸煙、環境污染等問題,使很多人都有呼吸道的疾病,所以有吐痰的問題。而這些地區的公共設施不足,洗手間不易找到,洗手間的衞生條件差,也是導致產生吐痰問題的原因。這些情況可以理解,但畢竟澳洲是一個不一樣的地方,本地的設施及衞生條件都很優越,隨地吐痰行為會引起其它社區人士的反感。在這方面,我們華人社區的人士,真的要注意一下。

 

從陳伯的言論,令筆者想到最近聽到的一些情況,反映出華人社區內有些人,對本地的觀念是缺乏瞭解的。例如有人提出,服務社既是慈善機構,為弱勢人士提供服務,為什麼服務仍要收費? 對他們而言,服務社提供服務就應該是免費的。事實上,澳洲的慈善機構在提供服務時,都會收取一部分的費用,這是政府設想及接受的。就以服務社的社區高齡服務為例,政府的政策向來都是用者須付部分費用。政府認為它為高齡者提供了養老金,因此,政府容許社區高齡服務機構向用戶收取一些服務費用,但以不超過養老金的某個份額為限。若一些人士由於特殊原因,有困難從養老金中拿出錢來,服務機構不能因此拒絕提供服務。所以收費實在是一個合情合理的事情。對於一些沒有政府資助的項目,例如為身體較健康的長者們所設的高齡組或活動組,服務社為活動安排場地、支付保險等。這些小組由組員們選舉出管理委員會,由他們收取活動費用自給自足組織活動,安排茶點及做節日慶祝等。但一些人就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堅拒付費,想要免費的服務,很多時把負責的義工們弄到哭笑不得。試想小組沒有經費,如何維持?

 

作為一位移民,須要入鄉隨俗,認識社會。希望大家會多留意一下有關的事情,放一點心思去認識事情,這對自己以及整個華人社區都會有好處。

 

 

 

其他信息

  • 新闻来源: 华人服务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