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华盛顿市民在大雪中打雪仗
美国东部地区26日再次遭遇暴风雪袭击,一些地区还遭遇罕见“雷雪”天气。人们出行困难,总统奥巴马回白宫路上也遭遇堵车。
积雪堆成山
美国东部,从田纳西州到新布尔罕州,数以百万计民众26日无法出行,大量车辆抛锚,交通状况混乱。道路结冰,车辆打滑,肯塔基州一名男子遭遇车祸身亡。
路边雪堆频现。按美联社的说法,一些地方因雪堆过高,驾车人无法看清街道拐角处的路况。
一些地方不再有堆放积雪的空间。新布尔罕州朴次茅斯市把积雪运往当地皮尔斯岛,但那里接近饱和。市公共事业部门官员阿伦说,雪堆可能有5层楼高。
田纳西州多所学校26日再次停课。首府纳什维尔市一所中学的教师威尔伯恩说,学生今年迄今停课8天,教学进度受影响。
总统遇堵车
首都华盛顿26日先是下了大半天的雨,随后转为雨夹雪,终降大雪,预计降雪量为250毫米。
大雪和道路结冰让奥巴马同样难以出行。他当天从威斯康星州马尼托沃克返回白宫,而冰雪天气迫使总统专用直升机“海军一号”停飞,无法前往“空军一号”降落的空军基地接他。不得已,奥巴马由车队护送回白宫。这段平时需20分钟左右的车程,当天耗时1小时。
华盛顿及马里兰州一些市政当局呼吁民众避免外出。因道路状况恶化,华盛顿运输部门停开一些公共汽车。消防人员警告,大雪会压断电线,中断电力供应。
纽约市26日宣布自去年12月26日以来的第二次“气象紧急状态”,意味着拖车可把任何堵塞道路或妨碍扫雪车工作的车辆拖走,费用由车主承担。纽约地区三大机场超过1000架次航班取消。
大雪夹雷电
26日,美国东部一些地区遭遇罕见“雷雪”天气。大雪、打雷声和耀眼闪电让宾夕法尼亚州西北部哈特菲尔德镇一些居民害怕。
气象部门预计,宾夕法尼亚州一些地区当天降雪30厘米。州内最大城市费城当局宣布,自当天晚间起进入“大雪紧急状态”,下令所有车辆远离紧急通道。
在新泽西州,因26日降雪量超过预报,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提前下班,学校关闭。运输部门允许乘客乘坐火车时用公共汽车票,反之亦然,以便民众回家。当晚,这一地区又迎来一场降雪。
美国设计师查德·奥本海姆(Chad Oppenheim)近日为迈阿密设计了一座新型LEED校园摩天大楼,该设计获得了LEED校园建筑的合格证书。
LEED校园摩天大楼不仅设计美观,还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
LEED校园摩天大楼将会使周围的建筑设计风格更具生气
迈阿密新型LEED校园摩天大楼楼顶的公共空间将两座独立的楼体连接到了一起
LEED是一种绿色建筑认证系统,具有LEED风格的摩天大楼会通过一系列因素来减轻对环境的冲击,它会在能源,水资源,建筑材料的使用上采取环保措施。而迈阿密的这座LEED校园大楼不仅填补了迈阿密高耸住宅楼的空缺,对周边建筑的设计还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将会使迈阿密的建筑设计风格越来越富有生气。
这座绿色摩天大楼的外观极具个性,楼顶也独具匠心。设计师运用一个大型的公共空间将两座高耸的独立楼体结合到了一起。整座大楼建筑面积高达23.3万平方米,成为整个大学的中枢建筑。
据悉,大楼的一二层属于商业区域,学生可以在业余时间来到这两层购物。大楼的第三层设计中包含有不同的文化元素,在这层不仅有博物馆,雕塑花园,还有电影院。除此之外,大楼中还包含有2.32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2.32万平方米的教师办公区域,5600平方米的会议室区域。学生在课间还可以去大楼中占地3700平方米的室内足球场地进行运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楼中有一座自然景观式礼堂,它更加体现了LEED校园摩天大楼的绿色环保特点。
(锋格/编译)近日,美国宇航局广域红外探测器(WISE)拍摄到一颗巨大的恒星“抛弃”伴星,冲入宇宙尘埃。从而产生一个明亮的弓形冲波,看起来是一段黄色的弧。
蛇夫座ζ星曾是双星体系中的一个,环绕另一颗质量更大的恒星轨道运行。但是当这颗巨大的恒星爆炸变成一颗超新星时,蛇夫座ζ星就如射出的子弹一样飞速离开。其速度是每小时54000英里(每秒24公里)。
当它高速穿过宇宙空间时,所产生的巨大风力推动星际尘埃和气体形成所谓的弓形冲波,通过广域红外探测器(WISE)可以观测到冲波中的物质受到超强压迫所产生的红外光。这种冲波效应类似船只高速冲入水中向前推出的波纹。
这个弓形冲波完全被可见光埋没,但是广域红外探测器(WISE)的红外摄像机可以穿过昏暗的星际尘埃拍摄到它。如果没有这些星际尘埃,蛇夫座ζ星将会是天空中最亮的恒星之一。因此利用广域红外探测器(WISE)对该区域进行观测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张由美国宇航局广域红外探测器(WISE)所拍摄的图片中呈现出其真实面目——超大质量、温度很高的亮蓝色恒星,被密集的星际尘埃和气体包裹着。这是一张处理过后的图片,其中已经将红外光转化成肉眼可以看到颜色,在弓形冲击波内的蓝色亮点就是这颗恒星。
这种供癌症病患使用的“冷却帽”可减少病人掉发量。
![]() |
这种供癌症病患使用的“冷却帽”可减少病人掉发量
![]() |
这种帽子可将头皮冷却至5摄氏度,让发根附近的血管急速收缩,降低化疗药物被毛囊吸收的程度
据报道,由瑞典Dignitana AB公司制造的这种头盔式冷却帽,设计初衷是冷却患者的头皮,帮他们保住头发。目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20名患者正在接受试验。
美国北岸大学肿瘤学家奥贝尔说,美国5.4万名患有早期乳癌的患者中,有超过60%的人会在化疗时头发全部脱落。而根据临床肿瘤协会的统计,去年美国有90万癌症病人接受化学治疗。
奥贝尔说,这种帽子可将头皮冷却至5摄氏度,让发根附近的血管急速收缩,降低化疗药物被毛囊吸收的程度。这一产品目前还在试用,有的病人说无法忍受头皮被冷却到低温,另一些则表示出现头痛等副作用。
目前,这种叫做DigniCap的冷却帽已经在丹麦、挪威和瑞典等欧洲国家销售,去年创造了100万美元的收入。该公司总裁马丁说,如果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进行的试验获得成功,他们今年将进行100名病人的扩大试验。
据该公司网站介绍,DigniCa冷却帽包括一个紧贴头皮的合成橡胶帽,与一个循环冷却剂流通的控制单元相连接。外部还有一个弹性帽子,帮助隔热和确保橡胶帽紧固。冷却循环通过温度感应器来控制,可以用阀门调节。
外伤将对大脑产生持久影响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美国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即使头部受到轻度撞击也会导致大脑随时间推移不断退化。此项研究将目光聚焦橄榄球选手,比赛中,橄榄球选手与对方球员之间经常发生肢体冲撞,头部受到撞击更是家常便饭。根据这项新研究,头部受到撞击导致行为和认知功能发生的变化与阿兹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患者出现的症状类似。无论是身体正面相撞还是头盔相互冲撞,橄榄球选手可能都会因为头部遭撞击次数的不断增多面临大脑长期损伤风险。
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科学家便发现头部重复遭到击打可达到拳击手大脑退化,这种疾病被称之为“拳击手痴呆症”。美国西北大学神经外科医生、国家橄榄球联盟头部、颈部与脊骨委员会副主席亨特·巴特杰尔表示:“橄榄球比赛成为一个典型,重复遭到轻度撞击对选手大脑健康构成威胁。”最近进行的研究发现,一次又一次的轻度撞击最终也能产生巨大影响,橄榄球、冰球选手和士兵都是危险人群。
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橄榄球选手每季比赛中头部遭到撞击的次数平均为950次。在这所大学,神经学家凯文·古斯基维兹和同事用6年时间分析来自视频记录和安装在头盔上的加速计的撞击数据。他和巴特杰尔指出,他们计划于2011年在美国橄榄球联盟各个球队身上测试类似技术。古斯基维兹说:“5次高位撞击和5次低位撞击对大脑产生的影响究竟哪一个更大?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正试图发现撞击导致的脑震荡将对选手造成何种影响。”
古斯基维兹认为现场监视和教育指导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对橄榄球比赛所致脑损伤的关注促使橄榄球联盟制定相关新规定,州政府出台新法律,国会也举行了听证会,所有这些举措都旨在保护年轻的运动员。巴特杰尔指出,负责为士兵研制头盔的军方专家正与橄榄球联盟展开合作。新的头盔制造材料以及用于场上场下检测的技术成为最近在纽约举行的橄榄球联盟会议上的焦点。
借助于更为先进的大脑成像技术、血液和脊髓液检测手段以及基因标记,医生能够在早期诊断慢性创伤脑部病变。这种疾病与拳击手痴呆症一样,但患者并不仅限于拳击手。目前,这种疾病的决定性症状——大脑内出现异常微管相关蛋白块——只能在进行大脑切片、染色并借助显微镜情况下才能观察到。波士顿大学外伤性脑病研究中心副主管安·麦克基表示,慢性创伤脑部病变通常在遭受脑外伤后多年才会出现,“我们决不希望在患者死后才得到确诊”。
古斯基维兹计划创建数据库,跟踪调查所有在运动生涯中遭受脑外伤的运动员,以帮助解释他们在后半生出现的神经系统变化。他说:“到时候分析这些数据的人可能是我的孙子,而不是我本人。”(编译:shooter)
美国海岸警卫队“杜纳”号快艇的舰桥上布满发光的海绵和珊瑚,吸引了大量小口石鲈和潜水爱好者。1987年,“杜纳”号被有意沉入基拉戈海域,成为海下120英尺(约合36米)处的一座人造暗礁。
宽嘴石鲈和黄尾鲷穿过海王纪念礁。这座海底墓园座落于迈阿密海滩沿海海床,装点着大量拱门和圆柱。墓园的纪念雕塑由大约200人的骨灰与水泥混合后铸成。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生物学家表示人造暗礁是一把双刃剑。在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提高海洋生产力和改善当地渔民生活的同时,人造暗礁也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它们会吸引本来生活在天然暗礁的鱼类,成为红鲷鱼等热销鱼类的“屠宰场”并让一些面临生存压力的种群遭过度捕捞的情况更为严重。此外,一些人造暗礁还可能对船只航行安全构成威胁,同时因长年泄露污染物毒化所在海域。
导弹追踪舰变暗礁
2009年5月一个晴朗的早晨,在距离美国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港11公里处的海域,“范登堡”号导弹追踪舰被埋在吃水线下方深处的46个炸药包炸沉,仅用于两分钟便沉入海底。这艘导弹追踪舰长159米,已经退役多年,船身上布满铁锈,两个雷达天线早已成为摆设。随着爆炸声响起,刺鼻的火药味随风飘散,滚滚黑烟腾空而起。
沉船现场,电视台的直升机盘旋在上空进行拍摄,数千名旁观者在距离现场不远的船上目睹“范登堡”号快速沉入大西洋。沉船项目组织者乔·韦瑟比宣布:“今天下午就会有鱼儿在这艘沉船上安家落户。他指出,“范登堡”号将随着时间流逝成为一座人造暗礁,将潜水和钓鱼爱好者吸引到基韦斯特。
实际上,“范登堡”号导弹追踪舰并不是第一艘被有意沉入海底,成为人造暗礁的船只。佛罗里达州礁岛群海域现在已经成为美国海岸警卫队“杜纳”号和 “比布”号快艇以及美国海军“斯皮格尔·格罗夫”号登陆舰的坟墓。在距离彭萨科拉海滩大约20英里(约合32公里)的海底,沉睡着美国“奥里斯坎尼”号航空母舰,这是有意沉入海底充当人造暗礁的最大船只。二战期间,数十艘货船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被击沉,现在也已经成为人造暗礁。
海洋中的“绿洲”
很久以前,人们就知道沉船所在区域是理想的捕鱼地点。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渔民便有意使用相互交错的原木制造人造暗礁。现在,充当人造暗礁的往往是被丢弃的垃圾,例如旧冰箱、购物车、报废的汽车以及自动售货机。可以说,几乎所有沉入海底的东西都有可能变成人造暗礁。相比之下,官方批准的充当人造暗礁的东西往往更为怪异,其中包括退役的地铁、过时的坦克、装甲人员运输车、石油钻井平台以及专门用于制造人造暗礁的蜂窝式模块——暗礁球。
类似“范登堡”号这样的废旧船只如何以及能否成为人造暗礁取决于深度、水温、洋流和海床构成等多种因素。绝大多数吸引海洋生物的人造暗礁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可预测性。首先,洋流在遭遇类似“范登堡”号这样的垂直结构时会形成富含浮游生物的上升流,为沙丁鱼和米诺鱼提供一个可靠的觅食地,同时也吸引金枪鱼和鲨鱼等捕食者。其次,人造暗礁能够为穴居和生活在裂缝中的鱼类提供保护,例如石斑鱼、鲷鱼、金鳞鱼、鳗鱼和扳机鱼。狗鱼和梭鱼等奉行机会主义的捕食者也可以利用人造暗礁,静等猎物自己送上门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在数月、数年或者10年内,取决于海洋的“心情”——人造暗礁上将布满大量藻类、被囊动物、软硬珊瑚和海绵,成为海洋生物的安乐窝。
几十年来,墨西哥湾的石油和天然气钻井平台所在区域便成为钓鱼爱好者的天堂,因为很多鱼类栖息在钻井平台的水下结构内。“猎户座”号船长迈克尔·米格里尼说:“人造暗礁的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它们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既提高了海洋的生产力,又改善了附近渔民的生活,可以与沙漠绿洲相提并论。”
也可能成“屠宰场”
但令一些生物学家感到担忧的是,人造暗礁也可能吸引本来生活在天然暗礁的鱼类,并成为红鲷鱼等一些确定热销鱼类的“屠宰场”。路易斯安那州大学海洋学教授詹姆斯·科万表示:“对于红鲷鱼来说,人造暗礁无疑就是一个诱饵。如果只以捕捞量作为衡量标准,部署人造暗礁显然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做法。但这些结构往往部署在浅水域以便于捕捞,它们会吸引生活在距离海岸更远的天然暗礁的鱼类,同时让一些面临生存压力的种群遭过度捕捞的情况更为严重。”
一些人造暗礁还可能对船只航行构成威胁,同时因长年泄露污染物毒化所在海域。“范登堡”号沉船项目耗资840万美元,其中有近70%的资金用在清理工作上,包括拆除10多吨的石棉和超过80万英尺(约合243公里)的电线,所有这些举措都是为了降低污染风险。由于潜在的污染风险,制造人造暗礁必须严格遵守美国政府国家人造暗礁计划的相关规定。
暗礁葬礼悄然兴起
奥斯本轮胎暗礁座落于佛罗里达州布罗瓦郡海域海底,是一项臭名卓著的人造暗礁项目。上世纪70年代初,这一项目曾被视为一个能够实现双赢的环保举措,但最终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所谓的双赢是指在巧妙处理200万个废弃轮胎的同时打造一个海洋栖息地。但事实证明,使用硫化橡胶制造的轮胎并不是珊瑚生长的理想基层。这些捆绑在一起的轮胎并未起到“扩张”附近两个天然暗礁的作用,反而对脆弱的海洋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成捆的轮胎四分五裂后被冲上海滩。为了清除这些垃圾,政府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实际上,成为人造暗礁不仅仅是废旧轮胎和船只的最终命运,同时也是一些前卫人士的归宿。现在,一些公司正为希望死后化身为人造暗礁的人提供这种服务,也就是所谓的暗礁葬礼。迄今为止,这一产业的市场规模仍小的可怜。
海王暗礁就是这样一场另类葬礼的主角。根据打造者的最初想法,海王暗礁本是一个艺术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提供葬礼服务成为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目前,已经有大约200人通过这一项目在死后化身为暗礁。参与者的骨灰与水泥混合后铸成圆柱、海星、脑珊瑚以及其他造型。他们的这些化身将在不久后被无脊椎动物吞噬,与此同时,雀鲷也会在上面产卵,藻类则在上面开辟自己的殖民地。 (本文译自/国家地理 编译:sh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