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中新网2月3日电 巴基斯坦一地方法院3日裁定,因持枪杀人而遭拘留的美国外交官将被继续拘押8天,将于11日再次出庭。

  此前,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首府拉合尔高等法院的法官裁定,在法院的判决前,伊斯兰堡中央政府无权释放这名外交官。

  尽管美国一直向巴基斯坦施压,要求释放这名外交官,但巴方表示,“他是否拥有(外交)豁免权需由本法庭裁决。”

  巴基斯坦警方证实,这名美国男子名为雷蒙德·戴维斯,现年36岁。1月28日,戴维斯在拉哈尔与两名巴基斯坦人持枪对射,并将对方射杀。一辆美国领事馆汽车赶赴现场准备接外交官回使馆,结果汽车在途中撞死一名巴基斯坦人。

  巴基斯坦警方已经对这名外交官追加了一项谋杀罪名。如果罪名成立的话,他将面临终身监禁或者死刑的判决。

  巴基斯坦当地媒体分析,出于自卫的还击不应导致死者周身多处弹孔。一些巴基斯坦民众直接批评枪杀案进一步印证“一些美国人的暴行”。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中新网2月3日电 巴基斯坦一地方法院3日裁定,因持枪杀人而遭拘留的美国外交官将被继续拘押8天,将于11日再次出庭。

  此前,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首府拉合尔高等法院的法官裁定,在法院的判决前,伊斯兰堡中央政府无权释放这名外交官。

  尽管美国一直向巴基斯坦施压,要求释放这名外交官,但巴方表示,“他是否拥有(外交)豁免权需由本法庭裁决。”

  巴基斯坦警方证实,这名美国男子名为雷蒙德·戴维斯,现年36岁。1月28日,戴维斯在拉哈尔与两名巴基斯坦人持枪对射,并将对方射杀。一辆美国领事馆汽车赶赴现场准备接外交官回使馆,结果汽车在途中撞死一名巴基斯坦人。

  巴基斯坦警方已经对这名外交官追加了一项谋杀罪名。如果罪名成立的话,他将面临终身监禁或者死刑的判决。

  巴基斯坦当地媒体分析,出于自卫的还击不应导致死者周身多处弹孔。一些巴基斯坦民众直接批评枪杀案进一步印证“一些美国人的暴行”。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华盛顿2月2日电 (记者 杜静) 美国国会参议院2日投票否决了全盘废除医改法案的议案,但同意剔除医改法案中一项关于税收申报的条款。

  参议院当天就废除医改法案议案举行程序性投票,最终以47票赞成、51票反对的结果否决了这一议案。此前,共和党占据多数的众议院已投票通过这一议案。

  参议院虽未能全盘废除医改法案,但以压倒性多数同意将其中一项税收申报条款从法案中剔除。根据该条款,企业在一年内从同一供应商采购商品或服务总额超过600美元时需向税务部门申报。这一条款引起美国企业界的强烈不满,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月发表的国情咨文中也表示支持取消这一条款。

  鉴于民主党在参议院占据多数,共和党人全盘废除医改法案的努力在该院“流产”早在预料之中。尽管如此,共和党仍想方设法利用参议院议事规则促成此次全院投票。

  新国会上任以来,共和党一直把废除医改法案作为优先要务之一。除立法途径外,共和党还谋求通过司法途径废除医改法案。佛罗里达州一家联邦法院日前裁定医改法案违反宪法。这是继弗吉尼亚州一家联邦法院裁定医改法案关键条款违宪后,该法案再次遭受重大法律挫折。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被暴雪困住的车辆。 被暴雪困住的车辆。

人们在雪地上行走。 人们在雪地上行走。

  中新网2月3日电 大范围的冰雨和暴风雪席卷美国30个州,恶劣天气令大约三分之一美国人的生活受影响。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美联社报道,美国在本周遭遇大范围降雪以及冰雨天气, 视频:美芝加哥积雪超54厘米 数百辆车被困桥上 来源:东方卫视《东方午新闻》 继1日各航空公司取4000次航班后,2日再有数千次航班被取消,而本周被取消的航班累计达13000次。

  报道称,从1日开始,数百万美国人无法出门被迫“宅”在家中。而美国国家气象服务网站的访问量也因极端天气迅速攀升。官方称,该网站每小时的访问量即接近2000万,日访问量超过7000万人次,网站因“超负荷”几度崩溃。

  强劲寒风和冰冷冬雨使得美国大半地区的道路结冰,树木和电线杆被连根拔起。在遭遇暴风雪袭击的芝加哥,部分地区的降雪量超过63厘米。在美国东北部,厚重的冰雪导致一些建筑物屋顶坍塌。纽约市当局警告出行者,他们目前直至周三夜晚的旅程将波折重重。当局还呼吁驾车人士,身上一定要携带拖车公司的名片。

  马萨诸塞州的气象学家多迪表示,风雪将在周三晚上离开美国东岸;之后,北极气团将移向中部,并在周末以前为德州休斯敦带来豪雨。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在家乡美国田纳西州,理查德·希尔斯是个完完全全的小人物。离婚、失业、独居,甚至过去的一个月里,因为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他一度陷入深深的绝望。

  可在过去的半个月,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国,这位头发花白的美国老人,突然成为被网友们讨论的热门人物。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他所创办的汉字字源网站,在网络上被广为传播。

  在这个界面简陋的网站上,随便输入任何一个汉字,人们都能找到它的字形在历史上如何演变——小篆、金文,甚至还包括回溯几千年,它被刻在甲骨上的模样。

  “这个外国人的工作让每个中国人汗颜。”一位网友评价说。

  60岁的希尔斯可从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个“名人”,事实上,尽管为了创建那个网站,他花费了20年的时间和全部的存款,可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却几乎没有人觉得,那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38年前,当希尔斯突发奇想开始学中文时,这个物理系的大学生只是希望了解,那些说别的语言的人会如何思考、交流。他来到了台湾,在街头拼命跟人聊天,并且在那里结识了自己后来的妻子。

  口语练好了,希尔斯又开始张罗着学认字。可是那些毫无逻辑的汉字笔画总是让他一头雾水。于是,这个已经步入中年的男人再一次“突发奇想”,研究起了古汉字。

  可在英文书籍里,关于汉字古文字的书籍只有一本。并且,关于词源的解释,不同的书籍也不相同。希尔斯又琢磨着把不同的解释都输入电脑,这样自己就可以很方便地从中挑选出最符合自己的词源。为此,他先开发了一个小程序,到了2003年,又把它们搬上了互联网。

  几十年过去了,这位美国人已经能够顺利地用中文阅读、写作,可关于说中文的人“如何思考、交流”,他仍然没有完全理解。

  希尔斯曾经向中国的朋友展示自己的网站,可很少有人真的感兴趣。有些人会“出于礼貌”地赞扬几句,还有人直截了当地评价他“浪费时间”。15年前,当他来到中国拜访一些古文专家时,这些专家甚至觉得,眼前的这位美国人在“异想天开”。

  “那些古旧、愚蠢的甲骨文,我们早就不用了。”一位中国朋友告诉他,“这个网站根本挣不来钱的。”

  希尔斯一次又一次地发现,金钱似乎才是人们的兴趣所在。这让这个美国老人在十几年后还连连叹气:“中国人总是忙着挣钱,可总有些东西比金钱更加重要。”

  现实里的希尔斯,是一位电脑工程师。年轻的时候,他在硅谷的一家IT公司拿着一份不错的薪水,也就是那个时候,他雇用了一位中国妇女,教她用电脑,并且从几百本书里把汉字不同的字形扫描到电脑里。

  但现在,这个曾经满身黝黑肌肉的帅小伙儿,已经身材发福、头发花白,失业三年。

  “也许是因为那些公司不想雇用一个像我这样上了年纪的人,何况,我也并没有那么认真地去找工作。”希尔斯笑了笑说,“我喜欢学习,我觉得这比工作有趣多了。”

  为了寻找那些古代的汉字字形,他跑遍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几乎所有大学的图书馆,查阅了几百本书。看得多了,他甚至还能提出自己的解释。比如汉字“金”,说文解字形容它字形的来源是“金在土中”,可希尔斯觉得,它的象形文字应该来源于“钟”的形状,因为这样才能让人立刻明白“金属”的概念。

  身边的人们几乎没人能理解他的坚持,其中也包括他最终选择离婚的妻子。只有网上一些学习中文的人会写信给他,夸赞他做了一项“伟大的工作”。这些人并不知道,希尔斯已经连租用服务器所需要的每年47美元都快付不出来了。

  但现在,来自中国的关注总算给他带来了一点好消息。当来自中国网友的鼓励和赞扬突然间蜂拥而至的时候,希尔斯正在加利福尼亚州给自己92岁的母亲过生日。这个两年前才退休的中学数学老师,是唯一没有抱怨过希尔斯工作的家人。

  1月24日,坐在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市自己租来的小房间里,这位美国老人觉得内心又一次充满了希望。“感谢上帝。这么多年过后,那些中国的朋友终于让我的母亲相信,我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他笑着说。

  付雁南/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据新华社电 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日前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产石膏板(又称干墙或墙板)的产品质量与美国媒体报道的11人死亡事件无关。 

  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委托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通过各州的卫生医疗机构,对11位据报道称因家中使用中国产石膏板或到访过使用中国产石膏板房屋的死亡者进行调查,通过分析他们的病历,各州卫生医疗机构认定这11人的死因与石膏板产品质量没有关系。 

  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在调查报告中指出,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结论与该委员会此前的调查结论一致。 

  2009年,有美国媒体报道称,部分美国居民房屋因使用中国产石膏板,不仅影响了房屋质量,还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让“中国制造”蒙上不白之冤。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贝西·库珀

据新华社电 美国人尤妮斯·桑伯恩1月31日去世后,另一名美国老妇贝西·库珀以114岁零5个月高龄荣升当今世界最年长者。她75岁的儿子锡德为她感到骄傲。他说:“当她100岁的时候,我们认为这是一项伟大成就。我们从没想到,她能成为世界上最年长的人。”贝西兄弟姐妹共8人,她小时像个假小子,总是黏着两个哥哥,一起爬树、趟水。贝西从去年起健康状况明显下降,听力和视力都严重下降,说话看上去有些吃力。

发表在栏目: 文化

新年伊始,耶鲁大学法学院华裔教授蔡美儿(Amy Chua)凭借她的《虎妈的战歌》(Battle Hymnof the Tiger Mother)一书在美国掀起了一场有关中西教育模式孰优孰劣的白热化辩论,并一举使自己成为世界上最富争议的妈妈。

在这本出版当日即攀升到亚马逊网站销量排行第六名的新书中,蔡美儿宣扬了一种据说是“中国式”的教育方式——— 简言之,即以课业成功为唯一导向的专断高压的管束和灌输。例如,蔡美儿的育儿经中包括:“绝不允许”孩子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自己选择课外活动、成绩拿不到A,以及不尊崇家长的决定选修自己喜欢的任何乐器……所有这一切,显然与历来崇尚“尊重儿童个性”、“游戏优先”等的西式教育理念全然背道而驰。

虽然也有人认为蔡美儿的做法不无道理,但更多美国家长用“震惊”和“恐怖”这样的字眼儿来形容自己对“虎妈”教育的反应,有人甚至表示,她对待自己女儿的方式几近“虐待”,是“危险”的样板……

将近一个月来,我一直饶有兴味地旁观着海外媒体对“虎妈”和所谓“中国式”教育的众说纷纭。但说句实话,作为一个“中国儿子”和“中国父亲”,我对中西教育模式之争本身并无十分浓厚的兴致。我个人更有兴趣探究的问题在于:蔡美儿究竟触动了美国人的哪根神经,以至于他们为之如此兴奋、躁动和不安?

我注意到,除了始作俑者《华尔街日报》,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等几乎所有的美国主流报章都对“虎妈”现象做了大篇幅的报道和评论;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等也不甘人后;蔡美儿和她的书还上了美国国家公共广播(N PR )和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 BC)的新闻和专题节目镜头;至于那些读书类的报纸杂志,更是对“虎妈”连篇累牍……最有趣的是,上周末刚刚落下帷幕的2011年达沃斯论坛上,个人身份与“世界经济”一点也沾不上边的蔡美儿竟也受邀前往发言。期间,哈佛大学前校长、克林顿和奥巴马两任美国总统首席经济顾、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拉里·萨默斯(LarrySum m ers)还一本正经地与她同台辩论……

表面上看,“虎妈”蔡美儿触动的仅仅是一场有关教育问题的争论,但若从更为深层和隐秘的层面观察,“虎妈”现象折射出的是一种弥漫在整个美国社会中的焦虑感。

崇尚个人主义,鼓励冒险创新、反对政府管制……这些便是长期以来人们所熟知的美国精神和美国梦。对绝大多数头脑并不复杂的美国民众来说,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道德上的要求。而随着美国在过去的20世纪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他们所认同的这种内在价值又同外在的“成功”根深蒂固地联系起来。

新世纪头10年对骄傲的“扬基小子”来说,真可谓流年不利:先是深不见底的反恐战争泥淖严重消耗并削弱了美国的国家实力;之后,肇始于华尔街的全球金融危机又沉重打击了美国经济……而同时期中国经济及政治、军事各方面实力的迅速崛起,更令他们深切地体会到了此消彼长之间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在当下的美国国内,尤其是精英阶层,一股怀疑和失败的论调甚嚣尘上。由此,在我看来,不论参与争论的美国人意识到与否,“中国虎妈”之所以红遍美利坚,其精神层面的意义早已远远超越儿童教育领域。

因此,最新一期《时代》周刊的封面文章一语中的:“中国虎妈”捅到了美国的“痛处”。文章指出,“虎妈”引发的激烈反应有其深层原因,美国人越来越担心输给中国和其他正在崛起的国家。“虎妈”正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统治世界的“虎崽”,而“意志薄弱”、“纵容放任”的西方人的后代没有做好在严酷无情的全球市场展开竞争的准备。“通过犀利的笔触,蔡美儿已使整个国家的父母开始自问:我们是她所说的输家吗?”

奥巴马总统大概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虎妈”的影响。他在1月25日发表的任内第二次国情咨文,就旗帜鲜明地以提升美国的全球竞争力为主题。演讲中他四次提及中国,并且耐人寻味地说,“(中国人)对子女的教育开始得更早、用的时间也更长,并且更强调数学和科学……”

《时代》周刊有些自我安慰似的指出,这种国家身份危机并非新出现的事物。文章列举了20世纪中曾同样引起美国人巨大不安的竞争对手———苏联和日本及其相继衰落的例子,末了,以典型的美式乐观主义思维劝导读者说,美国人应该检讨自己的自满态度以及美国将永居第一的想法。“我们可以将她更宏大的主题作为一种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 这种激励是我们国人过去时常拥有的。”

但我想进一步指出的是,《时代》周刊的剖析虽然切中要害,但仍不能很好解释笼罩在美国民众内心的焦虑。因为竞争中的暂时劣势对富于挑战精神的美国人来说从来就算不了什么,美国人素来最崇尚竞争,艰苦奋斗、迎头赶上就是了。真正值得焦虑的依然是根本的价值观问题。

如我之前已经提到的,在这个问题上,同属西方,美国人与欧洲人的思维方式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分歧。欧洲人也同美国人一样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但20世纪的挫败和衰落的经验告诉他们,这些东西并不一定能够与“成功”画等号。因此,他们已经可以做到心安理得目送昔日荣耀的逝去,只要自己认同的生活方式能够继续保存下去。相反,美国短暂而辉煌的历史不足以使它的人民切身感知人类历史的这种无奈和复杂性。

美国人也许不会轻易地放弃自己的价值观,为了看得见的未来竞争的成功而对“虎妈”心悦诚服。但在此刻,一定有一个问题像大山一般沉重地压在“山姆大叔”的头顶上:假如传统“美国精神”在同中国的决战中注定要败下阵来,那美国应该如何做出选择?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密歇根大学法学院教授尼古拉斯·豪森认为,15年前,由于西方公司拥有大部分产品的知识产权,中国公司很少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名将西方公司告上法庭。人们如果听到这样的新闻,只会认为是假消息。华为诉摩托罗拉一案显示,中国公司在全球产业链上的位置正在上移,中国公司正在开发自己的技术。

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日前一纸诉状将业界巨子摩托罗拉告上美国法庭,成为最早因知识产权受到侵害而状告西方公司的中国公司之一,在美国引起反响。

1月25日,芝加哥联邦法院法官莎伦·约翰逊·科尔曼发出一项暂时性限制令,要求摩托罗拉解决方案有限公司(摩托罗拉拆分后的两个公司之一,以下简称摩托罗拉)暂停与诺基亚西门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基亚西门子)价值12亿美元的电信网络设备交易。《华尔街日报》等媒体认为,法官虽然没有对诉讼案本身做出裁决,没有明确阻止这项交易,但这项暂时性限制令阻止了摩托罗拉向诺基亚西门子转移华为任何商业秘密的可能,以在受理华为的诉讼请求期间,保护华为利益不受到损害。

华为状告摩托罗拉,源起于去年摩托罗拉宣布将向诺基亚西门子出售电信设备。后者为华为在全球的主要竞争对手。该交易原定于去年底完成,目前正在等待中国商务部的批准。华为在诉状中称,华为曾向摩托罗拉提供了价值8.78亿美元的无线网络设备及技术,完全是基于华为自2000年起自主研发的技术。华为认为,摩托罗拉与诺基亚西门子的交易将导致华为专利技术泄露给其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给华为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因而要求法庭中止这项交易,直到双方在仲裁中达成解决方案。科尔曼法官也表示,她发布这一限制令,是因为这两家公司正处于仲裁中。该限制令还要求,如果中国商务部做出任何决定,摩托罗拉必须立即通报华为。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美企业间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并不陌生,中国公司多为被告,但势易时移,华为此番状告摩托罗拉,则有分水岭意义。在过去的20年里,伴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步伐,中国民营公司华为成长迅速,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负责公关的副总裁普拉莫认为,随着这一地位的建立,华为将确保自己的生命线——技术创新的成果——不会付诸东流。

《华盛顿邮报》认为,这起诉讼案意味着华为这家中国公司战略的转变,“当在美国的商业机会蒸发时,它不再保持沉默。”这指的是华为在拓展美国商业机会时,受到了美国政府不必要的干扰。华为曾竞标购买美国电信设备公司3Com,但2008年由于美国国会议员以涉及国家安全为名加以阻挠,导致最终花落惠普。去年,美国政府再度介入,警告两家电信运营商AT&T和Sprint不要与华为进行交易,由华为为两家公司的美国网络提供下一代手机通信设备。

(本报华盛顿1月27日电)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新华网华盛顿2月2日电(记者 冉维 易爱军)美国总统奥巴马2日在白宫签署了美国与俄罗斯新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国防部长盖茨等出席了签署仪式。根据新条约,美俄两国应在7年内将各自部署的核弹头数量上限降至1550枚,这比旧条约减少了大约30%。

  美国参议院和俄罗斯国家杜马分别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批准了这一条约。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上月28日签署了这一新核裁军条约。奥巴马政府将签署这一新条约看做是“重启”美俄关系的重要成就之一。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75 页,共 9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