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将于明年7月在英国伦敦举行。伦敦奥组委决心把这届奥运会办成史上最环保、最绿色的奥运会,并在日前推出了第一份环境报告。以下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的详细报道。
主持人:详细情况,我们连线本台驻伦敦记者张哲。张哲,你好!请先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伦敦奥组委这份环境报告的内容。
记者:好的。报告介绍了伦敦奥运会环境战略的5个方面:分别是气候变化、生物多样化、废物处理、包涵性和健康生活。报告说,伦敦奥运会环保总体目标是在物资采购和场馆建设方面把碳排放降低10万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实现这一目标应该没有问题,各项工作都在按计划进行,伦敦奥运会将为世界首次奉献一届“可持续”发展的奥运会。
主持人:那么,所谓“可持续”发展的奥运会,将如何实现呢?
记者:奥组委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人斯塔博斯说,在1948年伦敦举行奥运会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过环境问题。没人想过临时性奥运场馆可能带来的排放。斯塔博斯解释说,而在2012年奥运会整体项目推进过程中,可持续性发展内容一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体育场的建设上,还包括在其他场馆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每一个建筑项目都有独特的可持续发展特点。一开始就做出了承诺,然后与承包商、设计者商量,他们就会拿出解决方案。比如说主体育场的建设就使用了回收物资,使它的总重量更轻,碳排放量也降低了不少。组委会要做的事情就是搞清楚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并将其最小化。比如说,搭建临时性场馆时,就可以多用回收性材料。这样总体下来,总体减少的碳排放量就可以达到10万吨,相当于一年减少6.5万辆汽车在路上行驶的排放量。
斯塔博斯说,除了场馆建设的碳排放之外,面积达250公顷的主赛场将建设成为未来150年内欧洲最大的城市公园区,其中45公顷将采取生态管理方式,以确保激励并保护生物多样化的发展,包括将这些地区从现在被污染的地带恢复成以前的湿地、河流状态。为此,组委会对河床进行了加固,使之经得起百年一遇洪水的冲击,保证了这一地区4000户居民的安全。
主持人:这份有关环境的报告是如何产生的?又得到了怎样的评价呢?
记者:斯塔博斯承认,在2004年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申办报告时,并没有把所有环境方面的做法都放进去,也取消了当时的一些建议。比如说,建设一座风力发电站为当地提供20%电力的计划后来就取消了。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他们会避免写明使用某种特定的技术,因为能源技术在不断地变化当中。现在能做的比以前承诺的要更多更好。
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在报告前言中说,在此前举行的各届奥运会上,没有一届主办城市清理了200万吨被污染的工地土方,也没有人计算过一届夏季奥运会的碳排放量,也没有人建造8万人体育场,而造成的建筑和环境影响这么小。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前主席、现任2012年奥运会可持续发展大使的波里特说,伦敦奥运会在这方面确实做得不错,这份报告告诉大家,伦敦奥运会组委会将之前做出的巨大承诺都落实到了切实的行动上。虽然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但已经取得的成就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伦敦奥组委首席执行官戴顿表示,伦敦奥组委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与食品供应、后勤保障、交通、开闭幕式、技术以及赛事管理紧密结合,这是以前所没有做到过的,需要继续努力实现最终目标。
伦敦奥组委在今明两年还将陆续公布两份环境报告,第二份将在明年春天公布,而第三份也就是最后一份将在奥运会结束之后的2012年年底或2013年年初公布。(张哲)
蓝鳍金枪鱼 科学网-kexue.com配图
报告说,过度捕捞、污染和栖息地破坏致使几乎半数鲨鱼和鳐种群以及至少12种硬骨鱼种群遭受威胁。
由于商业捕捞,蓝鳍金枪鱼、海鲈、鳕鱼以及石斑鱼尤其面临威胁。
报告认为,捕鱼者使用拖捞船以及漂网等工具,意外捕获或致死一些没有商业价值的海洋生物。
这项研究2007年启动,由25名海洋科学家参与。研究人员承认,由于缺乏足够信息,未能对地中海三分之一鱼类实施评估。
“尽管地中海海洋资源开采持续几千年,相关研究相对较好,”报告说,“但大部分受威胁鱼类……缺乏足够数据。”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部位于瑞士,在160个国家设有1000家分支机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负责全球海洋生物评估事务的肯特卡彭特说:“地中海和东大西洋中的大西洋蓝鳍金枪鱼数量尤其值得关注。”
他说,由于过去40年来过度捕捞,这种大型鱼类的繁殖能力急剧下降。
八成遭捕捞的大西洋和太平洋蓝鳍金枪鱼由日本人消费,其中一些用于制作寿司,价格不菲。今年1月,一条342公斤重的蓝鳍金枪鱼在日本东京一家市场拍得3249万日元(约合40万美元),创下单条金枪鱼拍卖价纪录。
国际大西洋金枪鱼保护委员会去年11月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年度大会,决定将2011年东大西洋和地中海蓝鳍金枪鱼捕捞配额由2010年的1.35万吨降低至1.29万吨。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4月10日17点02分,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北纬31.3°,东经100.9°) 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7.0公里。当地官员称,地震时震感强烈,但未造成人员伤亡。
据炉霍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邓民在与中央电视台连线时表示,地震时当地震感“非常强烈,桌椅上下抖动,”地震大约“持续了四五十秒”。部分房屋瓦片有掉落,但没有出现房屋倒塌,只是有一些老旧房屋出现裂缝。
邓民透漏,当地的供水和供电没有受到地震的明显影响,虽然通讯曾短暂中断几分钟,目前已经恢复。
据称,有关的伤亡和经济损失具体情况仍在统计中。当地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派出工作组到村镇查明灾情,到震中核实灾情、了解情况。目前没有收到人员伤亡报告。
联合国发表预测称,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产生的核辐射云有可能在当地时间18日晚些时候抵达加利福尼亚州。不过美国专家反复强调,飘到美国的辐射物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将很有限。
这份调查报告是由总部设在维也纳的全面禁止核试验组织发表的。该组织的日常工作就是监测全球各地的核试验和核物质扩散情况。报告给出了福岛核电站产生的辐射云飘移路线,但是没有透露辐射云的具体辐射指数。
根据目前的风向预测,这些核辐射云最快可能会在当地时间18日晚上抵达美国南加州。报告也指出,如果气象条件有变,那辐射云的飘移路线也会随着发生变化。
报告强调,污染物在飘移过程中慢慢变得稀薄。美国专家还特别强调,放射性物质在美国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将极其有限。而且,随着风向的变化,污染物还可能被吹向别的地方。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决定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
会议指出,为贯彻落实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决定把《报告》提出的重点工作逐项分解到国务院各部门、各单位,落实责任,确保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会议强调,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至关重要。国务院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倍努力工作,切实完成各项任务。
会议决定,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力争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去年水平,实现夏粮丰收、早稻增产、秋粮稳定,全年粮食产量在1万亿斤以上。
报告诞生记
温家宝多次通篇修改报告
要求要实事求是指出问题,报告吸收200余条意见建议
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大会,高票通过了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如何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经验,同时准确判断2011年国内外形势,确定当年目标任务,制定五年规划,起草一份兼顾当前和长远的《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亿万人民的殷切期盼,也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部署
“回答群众关注现实问题”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为《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指明了方向。12月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期间,《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正式成立,起草工作拉开了帷幕。
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了《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温家宝明确要求,要把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讲清楚,既要让人民群众了解政府的工作及成绩,又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诚恳地报告工作。
温家宝要求,要把年度工作的可操作性与五年规划的指导性有机结合起来,在短期工作中体现长期规划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回答人民群众关注的现实问题。
修改
11群众应邀进中南海建言
与此同时,温家宝深入基层,与干部群众进行交流,进行调研。2010年12月末,《政府工作报告》初稿形成后,他对修改报告提出许多重要意见,并亲自动笔,多次通篇修改。
2011年1月14日,温家宝总理批请国务院领导同志和出席国务院全体会议各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审改,形成了《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
1月18日,国务院召开全体会议,决定将《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发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党政军群各部门征求意见。
1月20日至27日,温家宝在中南海先后主持召开5次座谈会,分别听取各界代表和基层群众代表的意见。温家宝十分重视基层群众的意见。1月25日下午,十一位来自基层的群众代表应邀走进中南海,与总理围坐在一起共商国是。
完善
报告吸收216条意见建议
起草组共收到修改意见和建议659条,其中216条被直接吸收到《政府工作报告》中。
2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
3月5日上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站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的讲台上,宣读了这份经过反复修改的报告。
大会闭幕前夕,根据代表审议和委员讨论提出的意见建议,国务院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反复推敲和认真修改。共修改9处,其中比较重要的修改有5处。
大事记
●2010年12月11日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正式成立
●2011年1月5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
●1月13日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送审稿
●1月14日
温家宝批请国务院领导同志和出席国务院全体会议各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审改,形成《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
●1月18日
《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发往各地各部门征求意见
●1月20日至27日
温家宝在中南海先后主持召开5次座谈会,听取意见
●2月21日
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
●3月5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温家宝宣读了报告
●3月14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
责任编辑:NN027(本文来源:新京报 )2011年3月14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表决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草案;表决关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表决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草案;表决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表决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表决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表决关于确认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倪岳峰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草案。新华网、中国政府网进行现场直播。
[吴邦国]各位代表:今天上午的全体会议,应出席代表2979人,出席2882人,缺席97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现在开会。
今天全体会议的议程是表决各项议案。现在进行第一项议程,表决《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这个决议草案,主席团会议通过以后,各代表团进行了审议。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主席团会议决定将这个决议草案提请本次会议表决。
现在由工作人员宣读决议草案。
[工作人员]《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高度评价“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肯定国务院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和2011年的工作部署,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团结奋斗,扎实工作,努力完成2011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宣读完毕。
[吴邦国]现在付表决,请按表决器。现在由工作人员宣读表决结果。
[工作人员]赞成2793票,反对47票,弃权36票。宣读完毕。
[吴邦国]通过。
11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分别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做报告,提请代表审议。严格证据、查办贪腐、打黑除恶、规范量刑、廉洁司法……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认为,两高报告直面焦点问题,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吁求。其中,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明确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取的被告人供述不得作为定案证据,确保刑事审判质量。
最高法
143万家庭 去年打官司
晨报讯(首席记者 崔红 记者 朱烁)去年,全中国有近143万个家庭在打家庭官司——家人间对簿公堂,亲人的命运听候法官的发落。昨天,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首次披露了我国婚姻家庭案件数据:去年全国各级法院审结离婚、抚养、继承等婚姻家庭案件多达142.8万件,同比增加3.45%。
婚姻物质化引官司
有业内人士指出,婚姻物质化导致离婚财产难分割,物价高涨让赡养官司增加,父母分手争抢独生子女等问题,都导致了婚姻家庭案件的增加。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海淀法院副院长宋鱼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在工作中已接触多起父母离婚争抢独生子女的案件,甚至有父母一方不惜将孩子“劫持”到海外。她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家庭不稳定很难让社会关系稳定、民众幸福。
信访接待减少21%
在报告中,王胜俊表示,地方各级法院共受理案件1170万件,同比上升2.8%,审结了将近1100万件。
去年各级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近78万件,判处罪犯100万余人。依法严惩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深入打黑除恶,依法严惩杀人、绑架、抢劫等严重影响民众安全感的暴力犯罪。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各级法院共依法严惩贪污、贿赂、渎职犯罪,审结此类案件2.77万件,判处罪犯2.86万人,同比分别上升7%和9%左右。去年还审结人身赔偿案件77.9万件,同比上升22.7%。
去年各级法院共接待信访106万人次,同比减少21%左右。为切实维护司法公正,各级法院审结再审案件4.6万件,因原判确有错误或其他法定事由改判的1.17万件,占生效判决的0.17%。
少数法官司法不公
谈到工作不足,王胜俊表示,一些案件的诉讼难、执行难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涉诉信访问题仍较为突出;一些法官司法能力不强,化解社会矛盾、处理复杂疑难案件的水平不高;少数法官司法不公、不廉,以案谋私,徇私舞弊,贪赃枉法,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报告透露,去年,全国法院共查处违纪违法人员783人,其中因贪污、贿赂、徇私枉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113人。
最高检
行贿黑名单 向社会开放
晨报讯(记者 朱烁 首席记者 崔红)昨天,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报告检察工作,去年6名省部级高官、188名厅局长因贪污贿赂“下马”。曹建明在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从严治检,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检察人员违纪违法案件。
查办6名省部级高官
去年,检察机关在房地产开发、产权交易、医药购销等领域,立案侦查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10533件。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立案侦查项目审批、招标投标、物资采购等环节的职务犯罪案件8584件。依法严肃查办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全年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2909件44085人,同比分别增加1.4%和6.1%。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贪污贿赂大案18224件,同比增加0.2%;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723人(含厅局级188人、省部级6人),同比增加2%。立案侦查行贿犯罪嫌疑人3969人,同比增加24.3%。
健全境内外追逃追赃机制,会同有关部门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1282人,追缴赃款赃物计74亿元。
曹建明明确表示,今年将依法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犯罪案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中的职务犯罪案件,重大责任事故和群体性事件涉及的失职渎职及背后的腐败犯罪案件,发生在基层政权组织和重点岗位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的犯罪案件,以案谋私、贪赃枉法和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等犯罪案件。
全国犯罪将联网查询
行贿犯罪将被打入黑名单,而且向社会开放信息。曹建明在报告中说,去年检察机关重点开展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以政府主导投资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和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为重点,协助建设单位和主管部门同步开展职务犯罪预防。最高人民检察院成立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中心,对行贿犯罪信息进行分类录入、存储,并向社会提供查询服务。对经查询有行贿记录的单位或者个人,由行业主管部门作出相应处置,如限制或者禁止市场准入、降低资质等级等,高检院将实现全国犯罪联网查询。
此外,曹建明还提出建立职务犯罪预防年度报告制度,及时研究职务犯罪发案态势和预防对策,每年形成综合报告提交党委、人大、政府和有关部门参考。 建立职务犯罪易发多发领域调查分析、风险预警制度,落实职务犯罪预防年度报告制度,促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
87名牢头狱霸受刑罚
近几年,类似“躲猫猫”之类的监狱离奇死亡不时见诸报端,对于监所管理已经连续多年成为检察院报告中的关键点。去年全国检察机关强化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会同司法行政机关深入开展全国监狱清查事故隐患,重点排查解决“牢头狱霸”问题,对87名严重破坏监管秩序的在押罪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推进检察机关与监管场所的监控联网,完善和落实收押检察、巡视检察等工作机制。
去年检察机关加强对刑罚变更执行的监督,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10813人。开展保外就医专项检察活动,纠正不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程序或脱管漏管555人。
■两高报告解读
焦点一 规范证据 防止冤错案
高法报告:完善刑事证据制度,严格刑事案件特别是死刑案件证明标准,明确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取的被告人供述不得作为定案证据,确保刑事审判质量。
高检报告:坚持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重点加强对有案不立、刑讯逼供、违法取证、量刑畸轻畸重等问题的监督。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陈云龙:办错一件案子,对当事人来说,是天大的事。强化证据意识,最大限度减少冤错案对司法工作非常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侯欣一:证据意识薄弱是造成冤错案的主要因素之一。两个证据新规的出台将强化政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证据意识,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对待死刑和刑事司法的审慎态度,既要打击犯罪,又要保障人权。
焦点二 规范量刑 防止同案不同判
高法报告:全面推行量刑规范化改革,制定量刑程序规则,确立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量刑方法,规范法官裁量权,促进量刑公平公正。
高检报告:积极支持人民法院量刑规范化改革,起诉时依法提出量刑建议,促进量刑公开公正。规范量刑建议工作,强化对刑事审判特别是量刑畸轻畸重的监督。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汪夏:同案趋于同判是司法公正的应有之义。这一改革就是通过法庭量刑程序的设置,让诉讼各方直接参与到量刑活动中,增强量刑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有效避免“暗箱操作”,最终确保量刑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
全国政协委员刘明华:如果法官对量刑方法理解上有偏差,那么在司法实践中也会存在偏差。全面推行量刑规范化改革,必须在法官培训上加大力度。
■北京落点
检察官配偶出国定期报备
晨报讯(记者 朱烁 首席记者 崔红)北京职务犯罪状况将出“年报”。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职务犯罪预防年度报告制度,昨天全体会议之后,全国人大代表、市检察院检察长慕平介绍,北京已经着手进行职务犯罪年报的调研,相关的工作计划和安排已经制定完成,检察机关认为如果报告质量较高,愿意提交市人大常委会接受审议。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落实领导干部收入以及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等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北京检察机关内部要求工作人员配偶、子女出国情况要定期报备。
当记者问及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案是否由北京审理时,慕平回答说,尚未进入司法程序,至于具体审理机关要听从中央统一安排。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李宣良)中国首部“全球核态势评估报告”10日在北京正式发布。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军控与国际安全研究中心发布的这份报告,对过去一年全球核领域发生的事件进行了介绍和述评。这是中国学术研究机构第一次公开发布有关全球核态势的评估报告。
这份名为《全球核态势评估报告:2010/2011》的报告全文约23万字,分为核政策与核战略、核力量、核裁军、核安全、地区核问题、国际组织与核问题等章节。参与报告撰写的既有中国军控与裁军领域的资深专家,也有国际知名的外国学者。报告力求以国际化的视野,在全球关注的核问题上发出中国的声音,表达中国的立场。
报告认为,国际社会对核问题关注有增无减,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等组织仍是全球讨论核问题的重要平台,一批有影响力的非政府组织为推动国际军备控制与核裁军做着不懈努力。在核安全方面,国际社会日益重视核设施,核安全任重道远。
报告指出,美国发表一系列涉核政策宣示,美俄达成新的战略武器条约,给国际核军控与裁军带来积极影响,但有核武器国家仍坚持核武器库现代化,核威慑仍是国家安全政策中的重要支柱,无核武器世界倡议受到人们质疑。
报告指出,地区核问题处境不同,但均未取得重要进展。伊朗浓缩铀活动在继续,其核电站也开始装料,准备投产。朝鲜向国际社会展示其轻水反应堆和浓缩铀能力,“六方会谈”仍无启动迹象。大国应重新审视各自对地区核问题的政策,采取综合手段,寻找地区核问题解决的方案。
报告表示,中国政府在过去一年里一如既往积极参与国际军控与裁军进程,在核军控、防扩散、核安全等领域宣示自己的立场和主张,在地区核问题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赢得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
报告主要撰写者之一、军控与国际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滕建群博士表示,回望2010,展望2011,全球核领域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学术研究机构对全球核态势的评估将继续进行,“全球核态势评估报告”有望成为表达中国声音和立场的年度例行报告。
责任编辑:NN049(本文来源:新华网 ) 据新华社电 美国研究人员8日公布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南极洲和格陵兰岛冰原正加速融化,至2050年,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15厘米。
报告认为,冰原融化已经成为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因素”,大大超出先前预期。
研究发现,格陵兰和南极冰原2006年消失的冰量足以导致海平面每年平均升高0 .05英寸(0.13厘米)。
报告主要作者、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埃里克·里格诺特说:“冰原冰今后成为海平面上升的首要原因并不奇怪,因为冰原冰远多于山地冰川冰。不过,令人惊讶的是,这已经开始发生。”
报告说,如果眼下的冰原融化速度持续,至2050年,海平面可能上升5.9英寸(15厘米)。
报告联合作者、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教授伊莎贝拉·维里科格纳告诉法新社记者,冰原消失与全球变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