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7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首枚探空火箭在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部发射场成功发射。这一试验的成功将为我国自主监测空间环境、保障空间活动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子午工程”是我国“十一五”中期投资建设的一个能够在地面持续运行的、综合性的、跨区域的大型空间环境观测网络。可连续监测地球表面20公里到几百公里的中高层大气、电离层和磁层以及十几个地球半径以外的行星际空间环境参数,将为增强我国空间科技的创新能力,保障空间活动安全做出贡献。
截至目前,“子午工程”已沿东经120度、北纬30度线布局建设了15个地基空间环境监测站。其中位于海南儋州的海南探空部为功能最全的一个综合性站点。利用该站点的探空火箭发射基地发射气象探空和电离层探空火箭是“子午工程”空间环境监测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很多人看来,80后大学生,深入井下的采煤工,这两者几乎不可能有“交集”。但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六矿有个“采煤班”,全班12人全都是大学生,不仅有大专生,还有本科生、硕士生。
80后大学生拿着遥控器采煤
采煤是个力气活,在蜜罐子中长大的80后文弱书生,如何能胜任?
这群大学生采煤工和普通的采煤工不一样,他们下井采煤不用撬杠不拿钻,玩的是高科技。
他们工作的方式也与众不同:在地下800多米的矿井下,六矿“采煤班”工作的地方有个铁皮箱搭起的“集中控制室”,那里有电脑和操控设备。只需要在这里发出指令,便可实现割煤、移架推溜、喷雾的自动化操作。除辅助人员外,在正常情况下,整个采面只需要2人便可完成工作。
整个班平均年龄只有25岁
2008年8月,六矿领导班子开始组建大学生采煤班。
很快,来自7所院校、8个专业的9名毕业生组成了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历史上第一个“大学生采煤班”。
如今两年多过去了,目前的六矿大学生采煤班共12人,其中硕士学历2人,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8人,主要来自机械制造、计算机等6个专业。
他们中年龄最大的杨双林不过29岁,年龄最小的刘培才22岁,整个班平均年龄只有25岁。
“年轻人脑子活,就是中”
截至2010年年底,大学生采煤班已累计安全采煤300多万吨,占同期六矿原煤总产量的1/3。
这群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知识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大学生采煤班的杨双林经过长期观察,运用轧面条机的原理,就能完成整个传梁作业,既省力又安全。这个方法让老师傅们一试用,他们顿时啧啧称赞:“年轻人脑子活,就是中。”
在大学生采煤班的首任班长谢绍伟看来,大学生安全意识较强,学习能力也超过普通矿工,对操作规程的理解更到位,更重要的是,他们善于观察,能够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处理问题敢于担当。
中新网广州4月30日电 题:禁用增白剂、醉驾入刑等新规将于五一起实施
作者 黄雪琴
禁用面粉增白剂、醉驾入刑、室内公共场所禁烟、商品房明码标价等一批民生新规5月1日起将正式实施。国民发现面粉被“增白”、公共场所吸烟者可打电话举报,醉驾后果严重者将追究刑事责任或终身禁驾,这些新规的正式实施体现了政府对百姓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极大关注。
近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染色馒头”事件尘埃未落,“回炉面包”、“牛肉膏”接踵而来,“墨汁粉条”、“死猪腊肉”又乘势追击,让人触目惊心。“禁用面粉增白剂”新规明确,5月1日起,国家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该新规无疑承担着给中国国民一种精神慰藉的责任,也展示了国家打击有害国民生命健康食品的坚定态度,但是能否安抚国民惊恐的心,重建国民对食品的信心关键还在于质监部门、执法人员能否有效监督、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吸烟有害健康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然而,吸烟的人数却是有增无减。《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明日起,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公共场所吸烟害人害己,如今成为新规并全国实施,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当前国民身体素质。
富二代酒后驾车撞死路人的新闻和随之频繁出现的醉驾事故发生后,道路安全备受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日也将实施:醉酒驾驶、情节恶劣的追逐竞驶等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将追究刑事责任。修改后的法律还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将一律吊销驾照,并在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酒后驾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驾驶员将面临终身禁驾。
广州市越秀区交警支队梁警官指出,明起实施的醉驾入刑新规对醉驾打击非常严厉,罚款从200元以上500元以下提高至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期限从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改为6个月;严重者还将终身禁驾,“这对驾车者是最严厉的惩罚了。”
然而,若非如此严厉的处罚,如何能让醉酒驾驶者意识到自己一时的兴奋与无知能造成多严重的后果,如何能警示藐视他人生命安全的驾驶者?
无疑,关注生命,新一批的民生新规把国家对国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关注以规章制度形式写入法律法规,是十分可喜之举。
美国核管理委员会26日公开,俄亥俄州一座核电站上周检测到超出正常水平的高辐射,促使这家核能监管机构启动特别调查。
核管理委员会发表声明说,俄亥俄州东北部佩里核电站本月22日在更换燃料停机过程中发现厂区辐射水平上升,所有员工立即疏散。
核电站所有者“第一能源”公司说,辐射水平升高时,4名员工正移动一台检测仪器,这台仪器专门测量反应堆在启动时、低功率运行和停机时的核反应状况。
“第一能源”公司发言人托德·施奈德说,这些员工是合同工,当时在位于反应堆下方的地下室工作,“没有采用合理方法搬运这台仪器”。
施奈德说,事发时厂区内员工可能遭受的最高辐射量为98毫雷姆,相当于接受两到三次X光照射。100毫雷姆相当于1毫希沃特。
核管理委员会把人体每年可以承受的最大辐射量限定为5000毫雷姆。
施奈德说,虽然辐射水平“超过核管理委员会限定标准”,但员工没有遭到辐射,核燃料更换工作按计划继续。“这起事件不应该发生,但没有超出底线,没有影响这些合同工或公众的安全或健康。”
核管理委员会认可“厂区环境安全,这起事件对电站员工或公众没有影响”。
这家核能监管机构声明,调查25日开始。但声明没有提及事发时辐射水平具体数值,也没有介绍这类特别调查启动的频次。
佩里核电站位于俄亥俄州人口最多的城市克利夫兰东北方向,相距56公里,1987年投入运营。
美联社报道,这座核电站多次发生安全事故。2005年,反应堆堆芯循环冷却系统水泵出现故障,迫使核电站临时关闭。核管理委员会当年每3个月检查一次生产安全。去年3月,核电站润滑系统一台水泵着火,火势不大,但持续数小时。
4月21日,福岛,菅直人在福岛政府楼中开会时向福岛县知事佐藤雄平鞠躬
21日上午,日本政府派遣的原子能安全基础机构的核能专家佐藤达夫来京举行情况说明会,向中国记者以及工商界人士解释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后的应对措施。佐藤在会上否认了“福岛核电站藏有核武器”的说法。
核泄漏:初期难测量
据了解,原子能安全基础机构是直属于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组织,该组织专门为核安全提供技术支持,佐藤达夫是该机构的理事。
对为何日本政府在4月12日将核事故级别上调到最高级的7级,佐藤达夫称,地震和海啸后,福岛第一核电站电力设备停止运转,备用电力也出故障,监测放射性物的仪器受到影响。因此事发后日本政府没有办法监测到核泄漏到底有多少,难以掌握核事故规模。待数天后应急电源接通,才初步查清核泄漏值,根据更多的资料进行判断和推测后,将事故级别上调至最高级7级。
核武器:从没听说过
有记者提到所谓“阴谋论”,称日本专家猜测,日本政府之所以对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事故“遮遮掩掩”,是因为那里可能藏有核武器。对这个问题,现场两位日方代表都想拿起话筒“抢”答。
佐藤说,他在原子能安全基础机构工作好几年,从没听说过这种说法。从经验来讲,福岛第一核电站不可能存在核武器。他说日本政府对事故并没有遮掩,只是在多方意见基础上加以权衡。
驻华使馆山崎和之公使称,日本对核武器的立场是一贯的,那就是不仅不开发核武器,还主张在全世界废除核武器,所以“阴谋论”不成立。
排“污水”:不得已措施
本报记者提出,东电向太平洋排放低浓度放射性污水是否涉嫌违反国际法。
山崎回应说,东电是不得已为之。他说《国际海洋法公约》规定了各国防止海洋污染的义务,也有遏制污染发生源,防止污染扩散的责任。东电排放低浓度放射性污水,是为了更方便地储存和转移核反应堆内高浓度放射性污水,高浓度放射性污水是更大的污染发生源。但他承认,排放放射性污水,日方只是在事后才与中方联系。(张乐)
■对话
菅直人视察避难所遭呵斥
21日,日本首相菅直人赴福岛县田村市,视察设置在该市体育馆的一处避难所时,遭到“劈头盖脸”的呵斥。
据报道,这处避难所住着60多人,都是因为核泄漏不得不背井离乡的核电站周边居民。身着防灾服的菅直人一到这里,就立即“引发众怒”。
“我们真的都是在忍,请你再努力一点,解决核电站的问题!”一名灾民大声说。
“是、是、是”,菅直人再三鞠躬回应。
当菅直人结束30分钟的视察,朝体育馆门口走去时,一名灾民站起身来,愤怒地叫住首相:“你这一走了之算什么,叫我们怎么办?”另一名女性灾民也大声质问,“你明白被人无视是什么心情吗?”
已经走到门口的菅直人不得不折回来。
“你就这样从我们旁边走过去,你知道我们是什么心情吗?”一名妇女含着泪说。
“不、不、实在对不起,我没那意思,不是就这么走过去,对不起!”菅直人连忙道歉。
“本来是值得信任的,看来现在没法信任了。”这名妇女不依不饶。
“别,真的别那么说……”菅直人有些慌张。
“政府的人说这样说那样,你把他们都带来,在这里生活一段试试看!”
“我……”
(百千)
■数字
4份母乳样本检出放射物
据新华社电 日本4名哺乳期妇女提供的母乳样本中检测出放射性碘。
日本共同社20日报道,4名自愿提供母乳样本的哺乳期妇女均居住在日本福岛县以外地区,其中放射性物质含量最高的一名妇女的乳水样本中放射性碘活度达到每千克36.3贝克勒尔。
日本没有专门针对母乳的安全标准。但如果依照婴幼儿饮用水安全标准,每千克36.3贝克勒尔属安全范围。1周岁以下婴儿饮用水放射性物质的安全上限为每千克饮用水100贝克勒尔。
2号机组漏出“污水”520吨
据新华社电 东京电力公司21日说,从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泄漏入海的污水总量估计达520吨,放射性活度达5000万亿贝克勒尔。根据福岛第一核电站安全规定,这相当于允许其每年排放量的2万多倍。
东京电力公司本月2日发现有污水从2号机组取水口附近电缆竖井的裂缝流入海中,这一裂缝直到4天后才被封堵住。东京电力公司在进行泄漏估算时,假定泄漏从发现前一天的1日开始,到6日止泄,污水以每小时4.3吨左右的流量泄漏。
此外,为给高放射性污水腾出存储空间,东京电力公司还曾向海中排放了集中废弃物处理设施及5号和6号机组中的1万多吨低放射性污水,排放的放射性物质活度总计达1500亿贝克勒尔。
■分析
日本欲展开“复兴外交”
专家称尚早,应先解决好核泄漏
本报讯(记者张乐)21日,日本政府首次派出核问题专家来中国开说明会。20日,日本首相菅直人给《新京报》等中国媒体投稿,说明救灾情况等。同时,记者从日本媒体了解到,日本外相松本刚明正准备开展“复兴外交”。对此,分析人士认为,除了这种灾后外交,日本政府的首要问题是解决好核泄漏事故。
日本主流媒体《每日新闻》称,松本刚明18日在外务省高级干部会上发布了开展“复兴外交”的方针。
据报道,外务省将于本周内开会研究开展“复兴外交”的具体措施,包括:吸引外资对灾区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投资;吸引因地震和核事故而减少的外国游客重返日本;在海外举行宣传日本农产品安全性的物产展;进一步要求外国放宽限制进口日本农产品措施等。
日本驻华使馆官员21日就“复兴外交”一事介绍称,无论何种方式的外交,主要的目的都是希望能让外国加深对日本局势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破除一些不实的传言。日本希望此举能加强和中国的交流与合作。
外交学院日本问题专家周永生教授表示,“复兴外交确实应该,但是现在为时尚早。日本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全力以赴确保国民和相关国家环境的安全,防止核危机进一步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