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各省市区“两会”进行,各地省部级高官调整渐入高潮。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25省市区“两会”结束,各省市区有11个正省级职位和60多个副省级职位出现人事调整。随着多位“40后”淡出政坛,越来越多的“共和国一代”正挑起省部级高官群体的大梁。
履新的11位正省级官员中,包括2位省级人大常委会主任、2位省长和7位省级政协主席。省(市区)委副书记当选政协主席的趋势格外明显。在7位新任省级政协主席中,5位均为各自所在省(市区)委副书记。
记者注意到,这11位正省级官员都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50年代,其中出生于1958年11月的叶冬松成为目前全国最年轻的省级政协主席。
另据记者统计,截至发稿时,各省市区还有67个副省级职位出现人事调整,其中29个是各省市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1个政府副职、26个政协副主席以及1个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在去职者中,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刘胜玉、北京市政协原主席阳安江、浙江省政协原主席周国富、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主席陈光林、河南省政协原主席王全书、黑龙江省政协原主席王巨禄均已满65岁的正省级官员退休年龄。而甘肃省政协原主席陈学亨出生于1948年11月,安徽省政协原主席杨多良出生于1946年8月。
此外,去年12月30日,吉林省政协十届十二次常委会议通过增补名单,增补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巴音朝鲁为吉林省政协委员;而吉林省政协主席王国发出生于1945年11月,已满65岁。
而在去年去职江苏省委书记的梁保华、去职湖北省委书记的罗清泉,目前仍分别担任江苏、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去年由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调任江苏的李学勇,目前仍是江苏省代省长。11位履新正省级官员
姓名 职务
肖怀远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宝顺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伟平 甘肃省省长
赵正永 陕西省省长
冯健身 甘肃省政协主席
王安顺 北京市政协主席
乔传秀 浙江省政协主席
任亚平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
叶冬松 河南省政协主席
杜宇新 黑龙江省政协主席
王明方 安徽省政协主席
(本文来源:重庆晚报 )伴随各省市区“两会”进行,各地省部级高官调整渐入高潮。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25省市区“两会”结束,各省市区有11个正省级职位和60多个副省级职位出现人事调整。随着多位“40后”淡出政坛,越来越多的“共和国一代”正挑起省部级高官群体的大梁。
履新的11位正省级官员中,包括2位省级人大常委会主任、2位省长和7位省级政协主席。省(市区)委副书记当选政协主席的趋势格外明显。在7位新任省级政协主席中,5位均为各自所在省(市区)委副书记。
记者注意到,这11位正省级官员都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50年代,其中出生于1958年11月的叶冬松成为目前全国最年轻的省级政协主席。
另据记者统计,截至发稿时,各省市区还有67个副省级职位出现人事调整,其中29个是各省市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1个政府副职、26个政协副主席以及1个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在去职者中,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刘胜玉、北京市政协原主席阳安江、浙江省政协原主席周国富、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主席陈光林、河南省政协原主席王全书、黑龙江省政协原主席王巨禄均已满65岁的正省级官员退休年龄。而甘肃省政协原主席陈学亨出生于1948年11月,安徽省政协原主席杨多良出生于1946年8月。
此外,去年12月30日,吉林省政协十届十二次常委会议通过增补名单,增补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巴音朝鲁为吉林省政协委员;而吉林省政协主席王国发出生于1945年11月,已满65岁。
而在去年去职江苏省委书记的梁保华、去职湖北省委书记的罗清泉,目前仍分别担任江苏、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去年由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调任江苏的李学勇,目前仍是江苏省代省长。11位履新正省级官员
姓名 职务
肖怀远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宝顺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伟平 甘肃省省长
赵正永 陕西省省长
冯健身 甘肃省政协主席
王安顺 北京市政协主席
乔传秀 浙江省政协主席
任亚平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
叶冬松 河南省政协主席
杜宇新 黑龙江省政协主席
王明方 安徽省政协主席
(本文来源:重庆晚报 )冬天即将过去,春汛悄声而来。但是,让不知多少人“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花粉也将翩然而至。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国内确诊患有花粉症和疑似患有花粉症的患者数量已接近全国人口的4成。在日本生活的华侨华人自然也无法逃脱于此,如何应对今年骤增的花粉已经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
如今,花粉症已经成为日本社会的一种常见病。数据统计表明,7成的花粉症患者是对杉树花粉过敏,而日本杉树林的面积占全国森林面积的18%,鲜有杉树的地区只有北海道和冲绳县。很多华侨华人来日本之前并没有花粉症,但在东瀛生活几年之后,也不得不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戴上各式各样阻挡花粉的口罩,有的还要去医院开药、打针,有的甚至不得不选择春天回国避“花粉”的行为方式。
据报道,今年日本全国范围内的花粉飞散量将大幅增加,有些地区将比往年高出10倍。日本环境省分析认为,受去年夏天酷暑的影响,今年杉树和扁柏发育良好,预计在全国范围内,花粉飞散量都要比去年大幅增多。据预测,日本东海和近畿部分地区的花粉飞散量将达到去年的10倍,关东以北和西日本地区也将达到2至6倍。东京都今年的花粉飞散量有望是去年的8.5倍,是东京都有观测历史以来第二个花粉最多的一年。
今年春季,旅日华侨华人究竟应该怎样应对花粉症呢?记者了解到,日本各大城市里面,有的医院防治花粉症的预约已经完全排满,各个药店也比去年提前一个月设置专区,提供预防和治疗花粉症的产品。还有不少百货店正在向顾客推销吸附花粉的特别“吸粉器”,
记者在位于东京都银座区的一个过敏性疾病防治诊所了解到,从去年秋天,这里就开始接受防治花粉症的预约,初诊患者的预约已经排到2月末。患者数量是去年同期的两倍。这其中就有旅日华侨华人患者。
“听说有人从去年12月开始就进行治疗了”,东京理科大学一位中国留学生这样对记者说。她从今年1月中旬就开始预防,比往年提前了两个多月。她说,今年5月还要参加其他资格考试,“如果那时候发病的话,身体疲倦,精神难以集中,肯定会影响考试。现在是紧要关头,必须提前预防。”
在位于东京池袋的一家医院的耳鼻喉科,记者了解到新年刚过,前来咨询治疗花粉症的患者已经开始增加。这里平均每天接待患者30—40人,是去年同期的2—3倍。医生佐藤坂子告诉记者:“我们这里也有一些中国人白领,他们听说了今年花粉量大,就提前来进行预防和治疗,以免影响工作。”
记者在东京小田急百货新宿店内看见预防花粉症的商品琳琅满目,最新出售的人气商品有预防花粉过敏的喷雾型化妆水,在购物网站上也得到追捧。还有用特殊面料制作的帽子和上衣,花粉在这种面料上很难附着。从1月18日开始,大型百货店崇光横浜店在店门前放置了花粉吸附刷,顾客可免费使用,吸附大衣和头发上附着的花粉。这家店内还优惠提供防治花粉症的相关商品。
大塚医院的医生井泉透向记者介绍说:“一般在花粉飞散量多的年份,花粉从开始出现到全面飞散的时间非常短。花粉症患者一旦进入重症状态,药物不起作用,因此需要早做防治。”
但是,对于市面上各式各样防治花粉症的健康食品,也不能大意。日本国立健康营养研究所信息中心的专家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说:“虽然一些健康食品上写有‘缓解症状’的字样,但它不是治疗花粉症的药物,不可随意食用,否则,不但可能加重病情,还会产生其他不良症状。”记者在此也想对旅日华侨华人做一个温馨提示,在发现流泪、流涕等疑似感冒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尽早确认是否患了花粉症,同时,购买和服用市面上的各种药物或健康食品前,最好详细地咨询一下医生。(刘芳)
这是两张卫星图像的比较,左栏拍摄于去年2月份,右栏拍摄于去年11月份
最近,巴基斯坦海岸外湛蓝的海水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新的小岛。不过你可能得打消自己准备前往度假的打算,因为这个小岛随时可能消失。
去年11月底,巴基斯坦的渔民们报告他们发现了这个位于阿拉伯海中的泥火山岛,美国宇航局的地球观测卫星-1号随后拍摄了该区域的照片,并确认了这一小岛的存在。但就在去年2月份,同一区域的图像上还见不到这个小岛。
根据美国宇航局的说法,阿拉伯海此前也出现过类似的泥火山岛,不过大多数会在几个月内便由于冲刷侵蚀而消失不见。事实上,此次一月份拍摄的最新图像上已经可以看到小岛周围出现了浑浊的海水区,这说明小岛正经历严重冲刷侵蚀,不就便将消失。
泥火山是由地下气体或者地热异常区地下热水喷发而形成的泥和碎石的圆锥状堆积体,可以形成于地面或水下。其成因可能与地壳活动或碳氢化合物气体积聚有关。
此次巴基斯坦出现的泥火山属于地壳运动导致的类型:阿拉伯板块正向亚欧大陆板块俯冲,这种运动掀起了巴基斯坦沿海大陆架和大陆坡上的沉积物。
在大陆架之下,俯冲摩擦导致的大量热量熔化了岩石,产生熔浆,这些高温的熔浆使地下水酸化并沸腾,形成巨大的内部压强。这些酸性热水开始腐蚀其上方的围岩,产生大量泥浆和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并不断沿着地壳裂隙上涌,形成小规模缓慢喷发。
一般的泥火山高度仅数米,但此次巴基斯坦的这种情况比较特殊,它上涌超过330英尺(100米)。但这样的情形也并非没有出现过,之前也发现过海面上出现泥火山,喷出气体并同时燃烧,远看就像海面上出现了一条神秘的火舌。
加州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高级科学家詹姆斯·海恩(JamesR.Hein)说:这座新出现的泥火山小岛距离巴基斯坦海岸约2英里(3公里),其基底部分呢的海水深度可能在30~60米左右。
海恩说,它的表面温度相对较低,但“似乎处于水饱和状态,因此它将保持粘糊状甚至汤水状,这都取决于它的水饱和程度”。
这位科学家同时指出,地下水成因泥火山一般被称为“冷泉区”(coldseeps),和深海热泉区域一样,它也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态系统,其大部分生命形式会从化学物质中获取能量,如甲烷。
不过他同时补充道,这样的泥火山极少能露出水面。研究人员从未记录到这种泥火山岛能维持足够久的时间,从而允许生物在岛上居住。当然,他们并不排除有些细菌生物已经在其上定居。(晨风)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27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近,巴基斯坦海岸外湛蓝的海水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新的小岛。不过你可能得打消自己准备前往度假的打算,因为这个小岛随时可能消失。
去年11月底,巴基斯坦的渔民们报告他们发现了这个位于阿拉伯海中的泥火山岛,美国宇航局的地球观测卫星-1号随后拍摄了该区域的照片,并确认了这一小岛的存在。但就在去年2月份,同一区域的图像上还见不到这个小岛。
根据美国宇航局的说法,阿拉伯海此前也出现过类似的泥火山岛,不过大多数会在几个月内便由于冲刷侵蚀而消失不见。事实上,此次一月份拍摄的最新图像上已经可以看到小岛周围出现了浑浊的海水区,这说明小岛正经历严重冲刷侵蚀,不就便将消失。
泥火山是由地下气体或者地热异常区地下热水喷发而形成的泥和碎石的圆锥状堆积体,可以形成于地面或水下。其成因可能与地壳活动或碳氢化合物气体积聚有关。
此次巴基斯坦出现的泥火山属于地壳运动导致的类型:阿拉伯板块正向亚欧大陆板块俯冲,这种运动掀起了巴基斯坦沿海大陆架和大陆坡上的沉积物。
在大陆架之下,俯冲摩擦导致的大量热量熔化了岩石,产生熔浆,这些高温的熔浆使地下水酸化并沸腾,形成巨大的内部压强。这些酸性热水开始腐蚀其上方的围岩,产生大量泥浆和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并不断沿着地壳裂隙上涌,形成小规模缓慢喷发。
一般的泥火山高度仅数米,但此次巴基斯坦的这种情况比较特殊,它上涌超过330英尺(100米)。但这样的情形也并非没有出现过,之前也发现过海面上出现泥火山,喷出气体并同时燃烧,远看就像海面上出现了一条神秘的火舌。
加州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高级科学家詹姆斯·海恩(James R. Hein)说:这座新出现的泥火山小岛距离巴基斯坦海岸约2英里(3公里),其基底部分的海水深度可能在30-60米左右。
海恩说,它的表面温度相对较低,但“似乎处于水饱和状态,因此它将保持粘糊状甚至汤水状,这都取决于它的水饱和程度”。
这位科学家同时指出,地下水成因泥火山一般被称为“冷泉区”(cold seeps),和深海热泉区域一样,它也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态系统,其大部分生命形式会从化学物质中获取能量,如甲烷。
不过他同时补充道,这样的泥火山极少能露出水面。研究人员从未记录到这种泥火山岛能维持足够久的时间,从而允许生物在岛上居住。当然,他们并不排除有些细菌生物已经在其上定居。(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