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几尾金鱼,在2011年春晚上引发争议。魔术师傅琰东涉嫌“虐鱼”事件,被不少动物保护组织声讨。
和舞台上的鱼相比,母亲河的上游——金沙江里的很多鱼,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有的还是国家珍稀和濒危物种。
在金沙江中游,胭脂鱼、鲈鲤、长薄鳅等,被水电企业列为优先保护的鱼类就有29种。随着节能减排目标倒逼,水电开发提速,这些鱼的繁衍场所受到破坏,鱼类资源面临危险甚至绝种境地。
2009年,这一流域的两座大型电站龙开口和鲁地拉的建设,被环保部叫停,除未批先建外,很大程度上没有及时做好鱼类保护。
通过整改,直到去年7月,两电站才通过环评。去年11月9日,龙开口将约1000尾受保护的鱼苗捕捞过坝后,放入大坝上游。这是该电站首次实施的鱼类放流。
从环保部对“不守规矩”的在建水电站亮“红牌”,到云南省环保厅副厅长高正文和水电开发企业负责人共同为国内首个流域环保监测管理中心揭牌,“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正逐渐成为双方共识。
鱼的另一种活法
水电大规模上马,鱼类被迫改变生存方式。
今年1月20日,云南大理州龙开口电站大坝上游三号渣场附近江段,18种金沙江水系土著鱼类共3700尾被人们放流到江中。
捕捞过坝,是水电站保护鱼类的一种。在大坝下游江段亲鱼大量集结的水域,人们采用集鱼船诱鱼、集鱼,再把鱼装入运鱼车,运到大坝上游放入水库,以此来维护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据大理州水利渔业工作站站长赵树海介绍,今年是网捕过坝实施的第二年,此次集中放流的细鳞裂腹鱼、四川裂腹鱼占放流总量的84.8%。
除了捕捞过坝,龙开口还对鱼实施增殖放流。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及环保部审查意见,龙开口增殖站近期主要增殖放流金沙江中游的6种特有鱼类,将连续放流15年,每年放流1万尾,后期将根据监测情况调整。
何为增殖放流?3月8日,赵树海在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鱼在繁殖季节往往要溯流到上游一定距离才产卵。但人工大坝蓄水后,江河里的鱼类洄游通道无疑被切断了。”
他说,有两种办法可以补救,一是网捕过坝,但只是临时的;不可能年年去捞鱼,于是就建立人工增殖站。人们把江里特别有经济价值或濒危的种族进行驯养繁殖后,把小苗再放回江里。这是一种长期的做法。
“今后,我国新建的水电站都要有增殖站,增殖放流和电站的工程建设同步进行。以后,往年建的水电站也要补上。”赵树海说,作为渔业部门,主要监督放流是否按照环保部环评的要求,尤其是品种和数量。
“增殖放流只是第一步。先把鱼养活,再做病理研究,加以观察、采集亲本并繁殖第一代、第二代。”金沙江中游流域环境保护监测管理中心(下称“流域监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去年6月,金沙江中游里的357尾长丝裂鳆鱼被中科院下属的武汉中科瑞华生态工程有限公司采集后,选了40尾送到位于武汉的人工驯养研究基地。目前,成活率为92%。同时被用于繁殖研究的还有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由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承担。
长丝裂鳆鱼是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圆口铜鱼是长江上游特有鱼类,而长鳍吻鮈唯独金沙江中游有,三者都受梯级电站影响较大,属于优先保护对象。
“以上都是环保部的要求。”流域监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该中心现有4人,环保人员主要安插在各梯级电站,各电站均设有环保部。
“该中心也是按环保部门的批复设立。”他说。2009年12月22日,云南省环保厅副厅长高正文和华电集团科技环保部主任张东晓共同为流域监管中心揭牌。该中心隶属于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由华电、华能、大唐等水电企业共同出资入股,也是国内第一个由水电开发企业成立的流域环保协调管理机构。
被叫停的水电站
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是水电站开建的原则要求。
一系列的变化来源于那场史无前例的环保风暴。
2009年6月11日,龙开口水电站和鲁地拉水电站两项目被环保部门叫停。
环保部特别指出,工程建设将对金沙江部分河段水生生态和陆生生态产生不利影响。
环保部的这一记重拳,只是拉开了一个序幕。按照“集团限批原则”,环保部暂停了金沙江中游所有的水电开发项目。中国水电行业也随之进入寒冬。
不过,考虑到两电站符合国家能源政策,2010年环保部再度发文,原则同意两业主华能和华电进行项目建设,但必须尽快落实各项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记者拿到的这两份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显示,环保部要求,两电站要采取鱼类保护补救措施。如水库蓄水前要建成鱼类增殖放流站,进行野生亲本捕捞、运输、驯养。开展对鱼类保护和珍稀鱼类繁殖生物技术和水库生态调查研究,并对增殖放流结果进行跟踪监测。近期应重点开展圆口铜鱼、秀丽高原鳅、长须鮠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环保部还要求,电站建成竣工验收运行3至5年时,必须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重点关注鱼类保护。
“只是减缓措施”
凡事都有利弊,就看利大于弊多少。
随着对包括鱼类在内的生态环境前所未有的重视,水电企业也重启项目核准大门。
继金安桥水电站去年7月由国家发改委核准后,阿海电站也获得准生证,于今年2月28日开工,成为金沙江中游第二个获批建设的电站。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公司总经理高盈孟近期还提出规划,到2015年,初步完成千瓦级水电基地建设,并开工建设最上段的龙头水库。
“水电开发对鱼类生存肯定不利,现在所能做的只是减缓措施,而做不到减免。”3月8日,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生态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乔晔在电话里对本报记者说:“鱼类资源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他个人认为,最好的方式是实施栖息地保护,这样对鱼类的伤害最小。其次是采取过鱼措施,比如捕捞过坝,修鱼道、鱼闸、鱼梯等。而人工增殖放流是最次的方式。
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鱼类栖息地保护,鲁地拉到现在还没有给当地渔业部门上报方案。而在鱼类的人工繁殖研究上,圆孔铜鱼难度较大。
据介绍,目前的人工繁殖主要是选取江里的野生亲鱼,进行人工授精。工作人员每年到江里抓鱼,这本身对资源就有影响。
“爸妈都是在人工条件下繁殖,物种会有变化,对遗传多样性有影响。我们正在采取另外一些途径来解决,正在深入突破。”乔晔说。
他还表示,早在开发三峡工程时,该研究所和三峡总公司就对圆口铜鱼的人工繁殖有研究成果。但要做到像中华鲟不再需要捕捉亲鱼,就可有“子二代”,还有一段距离。“毕竟,中华鲟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而圆口铜鱼的研究起步晚。”乔晔说。
“开发和自然生态保护之间就是一种权衡。凡事都有利弊,就看利大于弊多少。”多位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称。
(文静)
小小的几尾金鱼,在2011年春晚上引发争议。魔术师傅琰东涉嫌“虐鱼”事件,被不少动物保护组织声讨。
和舞台上的鱼相比,母亲河的上游——金沙江里的很多鱼,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有的还是国家珍稀和濒危物种。
在金沙江中游,胭脂鱼、鲈鲤、长薄鳅等,被水电企业列为优先保护的鱼类就有29种。随着节能减排目标倒逼,水电开发提速,这些鱼的繁衍场所受到破坏,鱼类资源面临危险甚至绝种境地。
2009年,这一流域的两座大型电站龙开口和鲁地拉的建设,被环保部叫停,除未批先建外,很大程度上没有及时做好鱼类保护。
通过整改,直到去年7月,两电站才通过环评。去年11月9日,龙开口将约1000尾受保护的鱼苗捕捞过坝后,放入大坝上游。这是该电站首次实施的鱼类放流。
从环保部对“不守规矩”的在建水电站亮“红牌”,到云南省环保厅副厅长高正文和水电开发企业负责人共同为国内首个流域环保监测管理中心揭牌,“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正逐渐成为双方共识。
鱼的另一种活法
水电大规模上马,鱼类被迫改变生存方式。
今年1月20日,云南大理州龙开口电站大坝上游三号渣场附近江段,18种金沙江水系土著鱼类共3700尾被人们放流到江中。
捕捞过坝,是水电站保护鱼类的一种。在大坝下游江段亲鱼大量集结的水域,人们采用集鱼船诱鱼、集鱼,再把鱼装入运鱼车,运到大坝上游放入水库,以此来维护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据大理州水利渔业工作站站长赵树海介绍,今年是网捕过坝实施的第二年,此次集中放流的细鳞裂腹鱼、四川裂腹鱼占放流总量的84.8%。
除了捕捞过坝,龙开口还对鱼实施增殖放流。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及环保部审查意见,龙开口增殖站近期主要增殖放流金沙江中游的6种特有鱼类,将连续放流15年,每年放流1万尾,后期将根据监测情况调整。
何为增殖放流?3月8日,赵树海在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鱼在繁殖季节往往要溯流到上游一定距离才产卵。但人工大坝蓄水后,江河里的鱼类洄游通道无疑被切断了。”
他说,有两种办法可以补救,一是网捕过坝,但只是临时的;不可能年年去捞鱼,于是就建立人工增殖站。人们把江里特别有经济价值或濒危的种族进行驯养繁殖后,把小苗再放回江里。这是一种长期的做法。
“今后,我国新建的水电站都要有增殖站,增殖放流和电站的工程建设同步进行。以后,往年建的水电站也要补上。”赵树海说,作为渔业部门,主要监督放流是否按照环保部环评的要求,尤其是品种和数量。
“增殖放流只是第一步。先把鱼养活,再做病理研究,加以观察、采集亲本并繁殖第一代、第二代。”金沙江中游流域环境保护监测管理中心(下称“流域监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去年6月,金沙江中游里的357尾长丝裂鳆鱼被中科院下属的武汉中科瑞华生态工程有限公司采集后,选了40尾送到位于武汉的人工驯养研究基地。目前,成活率为92%。同时被用于繁殖研究的还有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由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承担。
长丝裂鳆鱼是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圆口铜鱼是长江上游特有鱼类,而长鳍吻鮈唯独金沙江中游有,三者都受梯级电站影响较大,属于优先保护对象。
“以上都是环保部的要求。”流域监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该中心现有4人,环保人员主要安插在各梯级电站,各电站均设有环保部。
“该中心也是按环保部门的批复设立。”他说。2009年12月22日,云南省环保厅副厅长高正文和华电集团科技环保部主任张东晓共同为流域监管中心揭牌。该中心隶属于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由华电、华能、大唐等水电企业共同出资入股,也是国内第一个由水电开发企业成立的流域环保协调管理机构。
被叫停的水电站
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是水电站开建的原则要求。
一系列的变化来源于那场史无前例的环保风暴。
2009年6月11日,龙开口水电站和鲁地拉水电站两项目被环保部门叫停。
环保部特别指出,工程建设将对金沙江部分河段水生生态和陆生生态产生不利影响。
环保部的这一记重拳,只是拉开了一个序幕。按照“集团限批原则”,环保部暂停了金沙江中游所有的水电开发项目。中国水电行业也随之进入寒冬。
不过,考虑到两电站符合国家能源政策,2010年环保部再度发文,原则同意两业主华能和华电进行项目建设,但必须尽快落实各项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记者拿到的这两份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显示,环保部要求,两电站要采取鱼类保护补救措施。如水库蓄水前要建成鱼类增殖放流站,进行野生亲本捕捞、运输、驯养。开展对鱼类保护和珍稀鱼类繁殖生物技术和水库生态调查研究,并对增殖放流结果进行跟踪监测。近期应重点开展圆口铜鱼、秀丽高原鳅、长须鮠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环保部还要求,电站建成竣工验收运行3至5年时,必须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重点关注鱼类保护。
“只是减缓措施”
凡事都有利弊,就看利大于弊多少。
随着对包括鱼类在内的生态环境前所未有的重视,水电企业也重启项目核准大门。
继金安桥水电站去年7月由国家发改委核准后,阿海电站也获得准生证,于今年2月28日开工,成为金沙江中游第二个获批建设的电站。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公司总经理高盈孟近期还提出规划,到2015年,初步完成千瓦级水电基地建设,并开工建设最上段的龙头水库。
“水电开发对鱼类生存肯定不利,现在所能做的只是减缓措施,而做不到减免。”3月8日,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生态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乔晔在电话里对本报记者说:“鱼类资源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他个人认为,最好的方式是实施栖息地保护,这样对鱼类的伤害最小。其次是采取过鱼措施,比如捕捞过坝,修鱼道、鱼闸、鱼梯等。而人工增殖放流是最次的方式。
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鱼类栖息地保护,鲁地拉到现在还没有给当地渔业部门上报方案。而在鱼类的人工繁殖研究上,圆孔铜鱼难度较大。
据介绍,目前的人工繁殖主要是选取江里的野生亲鱼,进行人工授精。工作人员每年到江里抓鱼,这本身对资源就有影响。
“爸妈都是在人工条件下繁殖,物种会有变化,对遗传多样性有影响。我们正在采取另外一些途径来解决,正在深入突破。”乔晔说。
他还表示,早在开发三峡工程时,该研究所和三峡总公司就对圆口铜鱼的人工繁殖有研究成果。但要做到像中华鲟不再需要捕捉亲鱼,就可有“子二代”,还有一段距离。“毕竟,中华鲟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而圆口铜鱼的研究起步晚。”乔晔说。
“开发和自然生态保护之间就是一种权衡。凡事都有利弊,就看利大于弊多少。”多位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称。(文静)
据《时代周刊》报道,研究人员在中国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穿上大熊猫服装,帮助熊猫重新回归野外,避免人类对它们的生活环境产生影响。
1.研究和保护
研究和保护
1980年,中国政府与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联合成立了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从此以后,每年有10万人来此参观,该地目前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地方,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生活在自然栖息地里的大熊猫,而非圈养大熊猫。该保护区的任务是观察、研究和繁育这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增加它们在地球上继 续生活下去的机会。迄今为止这个保护区已经繁育了66只熊猫幼仔。
2.量体温
量体温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部分任务包括把它繁育的大熊猫重新放归野外。由于过去把圈养大熊猫重新送回大自然的尝试屡屡失败,目前研究人员已经 想出让大熊猫适应野外环境的新颖方法:穿上大熊猫服装引导它们。这是第一批接受训练,尝试放归自然的大熊猫幼仔中的一只,研究人员正在该中心给它量体温。
3.饮食
饮食
虽然大熊猫被归类为食肉动物,但它的饮食主要是草。大熊猫饮食中的主要成分是竹子,圈养大熊猫也吃苹果、甘薯和胡萝卜。
4.体检
体检
研究人员正在给一只大熊猫幼仔做体检。
5.繁殖习性
繁殖习性
众所周知,雌性大熊猫的繁育能力极低,每年春季仅排卵一次,而且排卵期仅持续2到3天。除此以外,它们还对交配没有任何兴趣。
6.困难
困难
该保护区包括大型圈养围场和周围有栅栏的大型野外栖息地。需要重新放归野外的大熊猫首先要在这些半自然环境下生活。在这张图片里,一名饲养员正在给一只熊猫幼仔称体重。
7.悉心呵护
悉心呵护
研究人员正把一只熊猫幼仔放进篮子里,他们准备把它转移到新的生活环境。
8.运走
运走
一旦进入新的生活环境,研究人员将通过隐藏相机对大熊猫幼仔进行严密监视,以确保它的安全。
9.放归野外
放归野外
2011年2月,这只大熊猫幼仔被放入该保护区的半自然环境里。然而,并非所有放归工作都是一帆风顺。2007年,一只名叫祥祥的5岁雄性大熊猫经过3年的训练后被放归野外,但是不久后研究人员在该保护区的一个偏远地方发现了它的尸体。据估计,目前大约有2000到3000只大熊猫生活在野外, 大约有239只圈养大熊猫。(孝文)
1.研究和保护
1980年,中国政府与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联合成立了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从此以后,每年有10万人来此参观,该地目前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 地方,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生活在自然栖息地里的大熊猫,而非圈养大熊猫。该保护区的任务是观察、研究和繁育这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增加它们在地球上继 续生活下去的机会。迄今为止这个保护区已经繁育了66只熊猫幼仔。
2.量体温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部分任务包括把它繁育的大熊猫重新放归野外。由于过去把圈养大熊猫重新送回大自然的尝试屡屡失败,目前研究人员已经 想出让大熊猫适应野外环境的新颖方法:穿上大熊猫服装引导它们。这是第一批接受训练,尝试放归自然的大熊猫幼仔中的一只,研究人员正在该中心给它量体温。
3.饮食
虽然大熊猫被归类为食肉动物,但它的饮食主要是草。大熊猫饮食中的主要成分是竹子,圈养大熊猫也吃苹果、甘薯和胡萝卜。
4.体检
研究人员正在给一只大熊猫幼仔做体检。
这些引人注目的图片揭示了可怕的洪水如何冲 毁英国的大城市,如果不适时采取防范措施,将有数千座房屋难逃洪水毒手。在遭受大洪水袭击时,伦敦、伯明翰、加的夫和利物浦的市中心将完全淹没在洪水中, 大量房屋被毁,店铺毁于一旦。
英国政府将就可能发生的洪灾进行共有1万人参与的大规模演习,检验参与者、紧急救援部门以及当地社区应对这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演习耗资180万英镑(约合291万美元),共有10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公司参与。英国大臣指出这是英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防演习。
下周,此次代号“水印”的演习将拉开大幕,检验英国多个地区的政府部门应对突发洪水、河水暴涨、存在破堤风险的水库甚至于北海海啸的能力。“水印”演习在迈克尔•皮特爵士的建议下举行,他曾对2007年袭击约克郡、内陆以及西部地区的洪水进行调查研究。
英国大臣将参加代号“眼镜蛇”的模拟紧急会议以及有关当地应变能力的论坛,警察局、消防队、救援部门、当地政府以及公共部门也将参加论坛,检验他们应对潜在自然灾害的能力。5家供水公司以及几乎所有供电商也将参与演习,检验应对洪水的能力。
演习中,林肯郡滨海萨顿的居民和一所小学的小学生将被疏散。在塔特舍尔郊野公园,救援人员将借助救援艇和直升机营救被困在屋顶和汽车中的游客。 值得一提的是,威廉王子也会参与演习。作为演习的一部分,皇家空军将出动直升机,营救威尔士巴拉湖地区被困在巴士车顶上的居民。
英国环境大臣理查德•本尼昂表示:“极端天气越发频繁以及不断上升的海平面意味着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大规模洪灾。水印演习将是英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紧急情况演习,将为我们提供一次独一无二的机会,检验我们的应变能力。”
本尼昂坚称此次演习不会动用防洪资金,防洪资金在支出审查中被削减。演习经费来自于一笔用于应急计划的独立资金。这项防御洪灾的预算受到保护,受保护程度超过其他领域,是英国政府优先考虑的对象。
据本尼昂透露,英国大臣决心在未来四五年时间内保护额外的14.5万座房屋免遭洪水侵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将采取一系列举措,例如加高路 缘或者修建围墙,保护房屋免遭地表洪水破坏。2007年,地表洪水给当地造成重大损失。地表水图用于估计突发洪水时洪水将在哪些地区聚集。目前,整个英国 都在绘制地表水图。
这位环境大臣宣布,将向紧急救援部门、慈善机构和其他组织提供超过80万英镑(约合130万美元)资金,用于购买洪水救援设备和进行相关培训。 这笔资金是一项总额200万英镑(约合324万美元)的基金一部分。基因用于提高英格兰和威尔士应对洪灾的能力,包括为消防队和紧急救援部门购买船只和设 备,为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RSPCA)购买救护车和救援设备以及进行相关培训。
环境保护局局长克里斯•史密斯勋爵表示:“水印演习将检验政府、环境保护局、当地部门和社区在2007年破坏性洪灾之后制定的应急计划,将帮助 保护公众和住宅免遭未来洪水侵袭。英格兰和威尔士有多达六分之一的地区面临洪水风险。我希望每一个人都签约接收环境保布局的免费洪水警告。”(孝文)
《国家地理》杂志刊登的千岛湖水下古城风貌可以用“惊艳”来形容
余年春老人在《新安江水库淹没村落图》上向记者指出两座水下古城的位置
国内少有的完整古城遭遇“难开发”困境“阿基米德桥”狂想能否在这里成真?
胡长胜熟练地操控着手中的舵,快艇在雾气弥漫的千岛湖上全速前进。从淳安县城的阳光码头启程,直到千岛湖西南部的茅头尖水域,耗时约40分钟。“古城就在这下面。”快艇靠岸,胡长胜指了指眼前的湖水。
这片湖水早已经闻名中外,而湖底那两座千年古城却鲜为外界提及。1959年,因兴建新安江水电站,始于汉唐年间的“狮城”、“贺城”一夜间被淹没在这片碧波之下。
半个世纪以后,新安江水电站慢慢退居为华东后备发电站,并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随之鹊起的是千岛湖作为旅游景点的美名。经过“破四旧”、旧城改造等史事,陆上完整的古城池已经很难找寻。千岛湖水下千年古城就在此时被人想起。
水淹古城不过一夕之间,而重见天日却坎坷重重。消失了半个世纪的古城如何走出水底,重现风光?建言献策者众。有人提出“水落城出”的设想,有人建议造“水下观光电梯”,有人出钱造潜艇拟作巡游参观,中科院甚至提供专家、技术搭建“阿基米德桥”。
今年1月7日,浙江省政府下发“浙政发【2011】2号”文件,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淳安千岛湖的“狮城水下古城”被收入其中。2月底,《国家地理》杂志刊发了一组千岛湖水下古城的精美照片,再度引爆了各界对水底千年古城的关注热情。
76岁的余春年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一幕:24岁那年,他眼睁睁地看着祖辈生息繁衍的古城,一夜间沉入水底。
历史:千年古城沉入湖底
余年春的家在淳安古城(贺城)东门横街雷家巷2号,方方正正的青石板,从西城楼下一块一块铺过他家门口,一直延伸到东城楼。
老城的幸福生活让他永难忘记:城里无处不在的马头粉墙、青灰小瓦、雕花窗棂,香甜的缎子糖、爽口的苞芦果,还有江边沙地上鲜嫩的白菜。
中学毕业后,余年春在一家宾馆做服务台登记员。转眼到了适婚年龄,又顺理成章地娶妻生子,人生轨迹原本清晰而平缓。古城的沉没却瞬间打破了亘古不变的悠然平静,仓促间把余年春和29万淳安人一起抛向了未知的流离。
1959年,为了建造当时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新安江水电站,浙江省原淳安县、遂安县两县合并为现在的淳安县,29万人从此离乡移居,狮城、贺城两座延续千年的古城,连同27个乡镇、1000多座村庄、30万亩良田和数千间民房,悄然沉入了碧波万顷的千岛湖底。
淳安古城又称贺城,始建于公元208年。古钱币状精工细琢的“商”字形门廊下成片的徽式大宅,昭示着这个新安江畔徽商商路枢纽的繁华富庶。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硕儒都曾到过这里,名篇佳作群集,人文古迹遍地。
遂安的历史比淳安晚一些。据载,遂安县城为唐武德4年(公元621年)迁至今遂安地界,因背依五狮山,故又称狮城。
狮城水陆交通便利,乃浙西重镇,洪秀全之弟洪仁玕曾率太平军驻军北门。狮城城内多名胜古迹,有明清时期古塔、牌坊及岳庙、城隍庙、忠烈桥、五狮书院等古建筑,还有历代古墓葬。
在不少文物保护专家看来,当年的这场“水淹淳安城”显得颇为仓促。按理,建造水库前都要“清库”,推平建筑,清除垃圾,文物搬迁保护。史料记载,新安江水库蓄水前,当地曾要求对两座县城的民房进行推平销毁和消毒处理,贺城基本被毁。当时曾有这样的口号:“多带新思想,少带旧家具。”
而当年从古城搬出的老人回忆,“狮城距离大坝很远,城里人没想到水这么快就到了,根本来不及搬。”因此,古老狮城被普遍认为基本保存完整。
寻访:5次下水探摸古城
仇峰的老家在狮城小西门附近,父亲经常向他提起“城墙如何气派,城里有多少大牌坊,水淹之后还保存完好”。没有人预料到,仇父怀念故土的唠叨,却在不经意间打开了一扇历史之门,使千年古城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
2001年,北京龙缘海洋潜水俱乐部在千岛湖温馨岛投资开发潜水项目。时任县旅游局规划科科长的仇峰前去洽谈,想给千岛湖增加水上观光项目,“突然想起了父亲说过的古城,我们就委托他们的潜水员下水找找看。”
第一次下水探摸古城,是2001年9月18日。仇峰从县地名办找来老地图,几名潜水员带上装备,乘2艘快艇向着茅头尖水域驶去。“运气很好,一下去就摸到了城墙,还捡起一块砖头。”这是一块城墙砖,上面清楚地刻着“民国二十三年”、“县长张宝琛”等字样。
兴奋的仇峰迅速写了情况汇报,发现水下古城的消息被层层往上传递。在县领导的重视下,更多的水下探摸行动迅速展开。作为旅游局规划科科长,仇峰见证了每一次水下探摸,“前后共有5次”。
参与探摸的北京龙缘海洋潜水俱乐部千岛湖分公司潜水班经理刘进勇曾赞叹:“潜水七八年,千岛湖下面的这座古城是最美丽的!每次游进那座古城,看见那些做工精美的雕梁画栋和用条石筑成的厚实古老城墙,仿佛走进了古装戏里。”
在古狮城里,潜水员们发现,城内部分民房木梁、楼梯、砖墙依然耸立,并未腐烂,有的大宅院围墙完好无损,房内仍是雕梁画栋。
拂去墙上的淤泥,城墙石缝里的石灰保存完好;气势宏伟的拱形西城门也完好地耸立在水中,并且可以开合。推开木制城门,上面的铆钉和铁环仍清晰可见……其间,潜水员们还在湖底的淤泥中发现了雕刻着“光绪十五年制”字样的瓦当以及一块明代石碑。
通过GPS定位系统、多波束测量系统、侧扫声纳探测等多种手段,城内主要建筑物、街道、文物古迹的地理位置已被准确测量了出来,比如状元台、新安会馆、育婴堂、方氏宗祠等。
城内23座功德牌坊中,科甲联登坊、禹门三级坊、龙立坊等11座牌坊的具体位置也被逐一确定。一个总体规划思想完整而清晰的城池,跃然眼前。
2005年,当地旅游部门再次发现,千岛湖水底除了有狮城和贺城两座千年古城,还有威坪、港口、茶园这3个大型古集镇,目前保存也较完好,它们与两座水下古城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下古建筑群。
复原:老人画出古城全貌
事实上,早在潜水队员下水考察的10年之前,24岁时曾目睹“水淹古城”一幕的余年春就已经将目光锁定在这两座水下古城——他要把古城的原貌画出来。
1992年,余年春不断遇到从外地赶来祭祖探亲、寻访故地的老淳安人,可是千岛湖烟波浩渺,故乡已经遥不可及,连遗留下来的文史记载都不多见,“何不将老城全貌画出来?留给子孙也是个纪念。”余年春心想。从那年起,他开始四处搜集与两座古城相关的材料。
3月3日,本报记者在淳安县城的一幢民房里见到了这位已年过七旬的老人。他从特制的铅桶中取出一个卷轴,一一展开3幅装帧细致的手工画:《新安江水库淹没村落图》《淳安老县城(贺城)示意图》和《遂安老县城狮城示意图》,每幅长近2米,宽1米左右。
尽管是纯手工绘制,图卷却精美、细致到了极点,山川、河流、城墙、村落、街道、庙宇尽收其中。细致处,就连哪里有一口水井,都能在图上找到标注。令人称奇的是,沿着城内的街巷,还密密麻麻标注着当时居住其间的户主名字及其后代姓名。
随行的淳安县千岛湖风景旅游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余年春老人原先根本不懂绘画,甚至连起码的基本功都不具备,“为了画这幅图才慢慢锻炼出来的”。
余年春说,为了尽可能真实、完整地重现古城风貌,他在数年间连续走访了600多名当年的原居民,回忆确认两座古城的每一处细节。这3幅地图也并非一夕之间完成,“贺城地图画了24次,狮城地图画了15次,都在2004年完成;村落淹没图画了3次,2005年完成。”
穷尽13年的光阴,余年春终于将两座古城完整地在地图上重现出来,不少回乡寻根的人都来找他,看地图聊以慰藉。2009年5月11日,回乡寻根的作家龙应台找到了余年春,在地图上找到了“应芳苟”这个名字,其旁注有小字“冬英”——这正是龙应台母亲的名字。
离开时,龙应台特地题了一篇字送给余年春:“母亲应冬英1949年仓皇离开古城淳安,从此不曾回乡,儿时常听她说新安江江水清澈,家乡上直街人情淳美,难以忘怀……余年春先生十余年之间手绘淳安古图,情深义重……遗憾母亲不得同行。余先生所绘实为浙江文化之宝藏。”
尴尬:新造潜艇搁置7年
水下千年古城保存完好的消息,让淳安人兴奋了起来。当地政府开始盘算,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让千岛湖在灵山秀水之外,增加一份厚重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
各种方案渐次提出。淳安县千岛湖风景旅游局副局长徐香枝介绍说,各种方案至少有5种,但可行者寥寥。
有人提出潜到水下参观,但马上就有人提出反对: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潜到水面七八米以下,就会受不了强大的压力。而要看古城,起码要下潜数十米,“而且水底有很多淤泥,潜水下去会搅浑淤泥,能见度降低,几乎看不到什么。”
有人提出“水落城出”,用类似围墙的建筑将古城整个围起来,抽取中间的水,让古城露出来。这个方案也很快被否决:一来造价实在太大,二来一般的围墙根本无法承受强大的水压。要知道,千岛湖的普遍水深可达百米,水下压强可想而知。
更多的人参考国内外不少文物的保护措施,建议“异地重建”,将古城整体搬迁到陆地上,恢复其原貌。政府的考虑首先是土地不足——去哪里找一块庞大而且平整的土地来安置古城?且文保专家指出,长期浸泡在水中的木质建筑体,一旦脱离水体,水分蒸发后很容易缩水干枯。
这些方案在讨论阶段就被否决,但另一种尝试却切切实实地付诸了实施——建潜水艇下水参观。这对应了“水下参观”的古城观光方案。
3月3日下午,本报记者在淳安天清岛度假酒店旁看到,一艘白色的潜艇被搁置在岸边的空地上,这是杭州绿色世纪旅游开发公司投资4000万元建造的国内首艘内湖(河)观光潜水艇“天清号”。潜艇全长23.6米、宽3.4米、高3.8米,共设48个座位,可潜深50米。
颇为尴尬的是,“天清号”从2004年建造完工至今,一直未能潜入水底一探古城风貌。在建造完工时,杭州市港航管理局港监处处长陈加升就明确表示,国内没有潜水艇出现在内河的先例,国家对民用潜水艇的管理也没有相关细则,因此当时未批准其下水。
“直到现在,我国仍然没有潜艇在内陆水域下水的相关标准,‘天清号’也就一直没有启用。”徐香枝说。
更麻烦的是,即使标准出台,“天清号”最终获准下水,仍然不能用于水下古城的观光。徐香枝介绍说,潜艇在水下掀起的水流大,冲击力极强,而被水浸泡后的古城墙及民居墙体,根本经不起这样的冲击力,“被潜艇一搅,墙体完全有可能倒掉。”
狂想:悬浮的“阿基米德桥”
似乎“无路可通”,此时,一项高难度的尝试,使古城水下观光重现曙光:建一座“阿基米德桥”。
阿基米德桥的学名是“水中悬浮隧道”,它一般由浮在水中一定深度的管状结构(该结构的空间很大,足以适应道路和轨道交通的要求)、锚固在水下基础的锚缆杆装置(该装置可防止隧道过大的位移)及与两岸相连的构筑物组成。
与隧道不同,阿基米德桥借助浮力浮于水中;与一般的桥也不同,对于浮力大于重力的阿基米德桥,它和水底的连接方式与桥相反——用缆索或其他方式固定于水底和两岸,以防浮出水面;桥顶距水面保持20米以上的距离以便通行大吨位船只。
2002年年底,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在千岛湖考察时了解到千岛湖发现水下古城。次年7月,淳安县相关领导赴北京与中科院专家会晤,在路甬祥的牵线下,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与淳安县提出了建造阿基米德桥的设想,双方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目前,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与意大利那波里大学、米兰理工大学和阿基米德桥公司合作的“中意阿基米德桥联合实验室”进行技术攻关。2010年10月,首届国际阿基米德桥学术研讨会在千岛湖召开,中外科研人员济济一堂,对千岛湖阿基米德桥原型桥的工程设计和建设方案进行了深入讨论。
千岛湖风景旅游管理局局长方阳告诉记者:“目前,阿基米德桥在实验室制造的模拟桥的试验已经通过,接下来,就是要按照一定比例到与千岛湖相同的水环境里试验,然后才能到千岛湖实践。”
“(阿基米德桥)如果真能建成,不会破坏水下的古城,游客也可以进入悬浮在水中的隧道参观古城。”徐香枝对本报记者说。
然而,阿基米德桥的建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世界上有7个国家(挪威、意大利、日本、中国、瑞士、巴西、美国)在研究。如果千岛湖的阿基米德桥建造成功,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座真正建成的阿基米德桥。
专家:不动是最好的保护
本报记者从浙江省文物局查询到,今年1月7日,浙江省政府下发“浙政发【2011】2号”文件,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狮城水下古城”正式被收入其中,“年代”一栏注明为“明、清”。
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到底有多高?目前技术条件下,该开发还是该保护?本报记者走访了淳安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曾任县文物保护所所长的方明华。
方明华介绍说,文物保护部门对古代建筑价值高低的判断,一般会看几个方面标准:古建筑数量多少,是否能成规模;古建筑选址布局是否能体现传统思想;当地居民的生存生活方式是否延续传统等。
对保护和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方明华认为,文物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其价值,“不管是教育作用、经济作用还是历史文化研究作用,最终都是为了利用。当然,利用的前提是保护。
对于狮城水下古城,方明华称其个人的态度是——目前技术条件下,不动就是最好的保护,想要开发利用为时尚早。
他举了个例子:当时水下探摸时打捞上来2根木质的“牛腿”(梁架屋檐上的配件),“刚出水的时候都好好的,大家还摆弄过一番,但过了一段时间,水分蒸发完以后马上就缩进去干掉了。”方明华认为,目前国内还没有成熟的技术,把长期浸泡于水中的文物在离水环境下妥善保存好。
而根据以往的经验,木质的建筑浸泡于水中,隔绝了空气,往往能保存较长时间。
倒是古城内的墙体颇令方明华担心:“以前的墙体,砖头和砖头之间都是用稀泥拌上石灰等材料粘连的,这些材料在水中浸泡久了会化掉,墙体根本就不牢固,如果有大的水流冲击,很容易垮塌。”
方明华称,在目前的情况下,管理部门应该把水下古城区域圈起来,标注界限,“区域内严禁行船、捕鱼、挖沙,以免对水下的古城造成影响。(梁国瑞)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张辛欣、颜园园)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7日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西藏团开放日活动时表示,对雅鲁藏布江的开发不存在移民问题。西藏将在确保环境优美的前提下,推进资源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从保持稳定到走向长治久安。
“雅鲁藏布江是西藏人民的母亲河。几乎所有西藏的歌曲里都唱到她。近年来,雅鲁藏布江中游在修建一个51万千瓦的电站,除此之外,没有搞其它建设。由于这个电站在高山峡谷里,没有一户因此搬迁。”白玛赤林说。
他说,近年来,西藏从保护环境到全面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西藏人民的环保意识逐步提升。
随着青藏铁路建成通车,西藏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阶段。由于拥有珠穆朗玛峰、布达拉宫等诸多名胜风景,西藏的旅游资源开发备受关注。
“在开发旅游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对生态的保护。”白玛赤林说,“我们在火车上都会放有小册子,提醒游客注意身体,注重保护西藏的生态环境。”
白玛赤林表示,“十二五”期间,西藏将旅游与文化、生态相结合,突出“高山、雪域、阳光、藏文化”主题,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力争到“十二五”末期旅游接待人数和总收入等指标较“十一五”末期翻一番。
拍摄于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的夏日,是从景山万春亭向北拍摄的
老照片里的地安门,摄于1955年
登上永定门城楼北望,清末民初时的小院落错落有致,穿过金碧辉煌的紫禁城,消失了半个多世纪的地安门将重新“把守”皇城北大门。未来5年,这条被称作京城精髓的中轴线将得到整体整治,冲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市委市政府对于文博事业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目前已确定未来5年,每年仅市级财政就投入一亿五千万元用于文物古迹的修缮保护。”昨日,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描绘了本市文物事业发展初步规划,“我们将以中轴线的保护,带动整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超过100处名胜古迹将在5年内修缮。”
地安门复建避开十字路口
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约7.8公里,有“北京脊梁”之誉,从南往北依次坐落着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神武门、地安门九座门,沿途还点缀着数十处皇家园林和民宅四合院。梁思成先生曾点评:“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
如今,中轴九门独缺地安门。为了重现中轴线秩序,恢复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1955年被拆除的地安门复建被提上日程。
据史料记载,地安门始建于近600年前的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年间重修时改名为地安门,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宫门式建筑。1955年,为改善交通,地安门被拆除。
据了解,地安门“南移复建”的可能性极大。“经过考证,地安门旧址就在地安门十字路口处。专家初步建议,复建时可以考虑南移,避开十字路口中心,尽量避免对地面交通的影响。”孔繁峙透露,本市将成立申遗工作协调机构和专家顾问组,将中轴线历史建筑群纳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启动申遗工作,开展遗产申报名单遴选、范围确定、编制环境整治规划、划定缓冲区等工作。
随着鼓楼至地安门、前门至永定门沿线文物建筑逐步修缮,恢复到清末民初时的传统风格,永定门的箭楼和瓮城有望复建完成,北京历史名城最精华的部分将在中轴线上展示得淋漓尽致。
寿皇殿、正觉寺5年内开放
一线带一城。中轴线重焕光彩的同时,本市将继续推进长城、故宫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修缮和环境整治,加强大运河北京段沿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在已纳入未来5年修缮名单的文保单位中,各处皇家园林成为重点。圆明园正觉寺、颐和园四大部洲修缮后都有望对游客开放。
“此前曾一度被北京市少年宫占用的景山寿皇殿,5年内一定会修缮完毕并对外开放。”孔繁峙说,“本市将不断扩大文物古迹的开放范围并增加开放内容,腾退修缮中山会馆、推进庆成宫腾退和先农坛整体保护等,力争使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合理利用率提高到60%。”
北京地区少数民族文物建筑保护工作将进一步加强,北海万佛楼、大佛寺、颐和园须弥灵境遗址、香山昭庙等修复工程将启动。另外,北海团城、静心斋,颐和园德和园、听鹂馆,天坛北神厨和北宰牲亭的修缮工作,以及颐和园治镜阁遗址保护工程和文物库馆(文昌院)整治工作也将实施。
地下文物埋藏区将达60处
未来5年本市将加强城市建设中的考古工作,重点配合昌平、通州、亦庄、大兴新城、丽泽金融商务区、北京南城发展以及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京沪高速等大型基本建设,做好地下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和清理发掘工作。
“北京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文献记载很明确,但有些环节仍然缺少实物佐证。”孔繁峙举例,史料记载金曾把辽代的三面城墙外扩2里,如果通过考古能够找到这些遗迹,就可以确定辽金城墙的具体位置,更全面地掌握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演变过程。
除了城市发展史,孔繁峙透露,本市还将完成琉璃河考古资料研究整理基地建设,继续做好圆明园、周口店、琉璃河、团河行宫等大批遗址保护工作。预计5年内,本市将划定并公布新一批地下文物埋藏区,使全市地下文物埋藏区总数达到60处以上。(刘冕)
新华网西安2月27日电(党高弟、冯国)大熊猫母子公园中嬉戏的情景常让人流连忘返,那野生大熊猫母子的情况如何呢?近日陕西佛坪巡护大熊猫的工作人员首次拍摄到野外大熊猫母子在雪地行走的照片。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河保护站站长熊柏泉14日在保护站的小白河一小支梁的雪地里巡逻,突然发现前方有动静。他隐藏在大树后,举着相机紧盯着有声响的方向,很快发现一只大熊猫露出头来,后面跟着一只幼仔。熊柏泉赶紧记录下这对大熊猫母子在雪地里翻滚嬉戏的镜头。
紧接着有意思的一幕出现:大熊猫母亲沿山坡向上缓慢走去,大熊猫幼仔顽皮地从母亲屁股后面爬上去并抱住母亲前胛部位,让母亲背着自己在雪地上行走。熊柏泉想继续从侧面跟踪靠近拍摄时,大熊猫可能发现有动静,很快就掉头消失在山坡下。熊柏泉共拍摄10张照片,母亲背幼仔行进历时20余秒钟。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动物地理区划东洋界与古北界交汇地带,动物成分明显反映出中国南北过渡的区系特征,拥有丰富的类群和众多的种类。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珍稀种类Ⅰ级的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豹、林麝5种。
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25日报道,为了庆祝自己的66岁生日,爱尔兰男子约翰•萨默尔斯与朋友驱车前往南非约翰内斯堡一处野生动物保护区度假。没想到,原本的庆生之旅却变成了一场惊魂历险,他们遭到一头疯狂公象的袭击,险些丢了性命。
当约翰的车子在一条尘土飞扬的道路上行驶的时候,一头大约5吨重的公象突然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正咆哮着奔过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这个庞然大物猛地在车前停下,将几乎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压在约翰的车子上,然后像对待一个玩具那样将车子丢进了一个壕沟里。
保护区工作人员称,这个“大块头”很可能正处于发情期,因此行为异常。但幸运的是,它似乎对约翰的灰色小轿车不大感兴趣,没折腾两下就抛弃了,这样约翰和友人才得以脱险,只是受了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