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段晓瑞)2月28日凌晨5时10分,丽江市玉龙县黄山镇五台村上吉组集体林突发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达14公公顷,丽江城区一度断电。火灾发生后,网友第一时间在新浪微博贴图相告,并留言称“担心大火烧到古城”,一时间引发众多网友持续关注,截至3月1日凌晨,新浪转发博文已达5591条。据记者核实,灾现场距离丽江古城数十公里,除造成丽江主输电线路中断外,没有对古城造成其他影响。
从网友上传的火灾图片上看,玉龙县城火光冲天,几条火线蔓延开,从古城望去天和山都被映红了。傍晚时,由于山火将五台山上的部分主输电线路烧断,导致丽江城区,包括丽江古城在内的大部分区域停电。经电力抢修人员全力抢修,3月1日凌晨左右已恢复供电。
据火场前线指挥部最新消息,为了防止人员伤亡,目前全部扑火人员己下山,今日凌晨4时左右将再次上山扑火。
最新进展云南网将持续关注。
新华网昆明3月1日电(记者 秦晴、李萌) 2月28日5时左右,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黄山镇五台村委会发生森林大火。截至3月1日凌晨1时,火势仍在蔓延,火线达数百米。
据云南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林向东介绍,火区为次生林。林火发生后,丽江森林防火部门已迅速组织了400多人参加灭火,开挖了一些隔离带。但由于28日当地一直刮着六七级大风,火势较大,加之发生火灾林区山势较陡不便操作,灭火指挥部决定停止作业,并将灭火人员撤至安全地带。指挥部安排,待3月1日4时后风力小时再集中行动。林向东判断,若无意外,这次森林火灾可望在上午8时左右扑灭。截至3月1日1时,增援的森警部队均已到位,整装待发。
由于火区离丽江机场和丽江城区不远,游客和当地居民均能很清楚看到火势,有的游客和居民从肉眼观察认为火势较大。
记者们为了拍几张拉里的照片,等待了45分钟,拉里果然是“睡眠杀手”
站在唐宁街10号的内阁会议室桌上,看来拉里的野心要比捕鼠大得多
曼宁在做直播报道,背景当中的老鼠清晰可见
本月初,拉里来到唐宁街
拉里在唐宁街10号:捕鼠什么的都是“浮云”
日前在英国独立电视台播出新闻中,记者曼宁(Lucy Manning)身后是英国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这时一只老鼠突然从首相官邸中窜出,进入了镜头。
尽管在1月底的时候,首相官邸发言人还表示,唐宁街10号不会养猫,但这一细节让英国官方感觉很没有面子。2月中旬,唐宁街从巴特西猫狗之家 (Battersea Dogs and Cats home)买来了一只4岁大的虎斑猫“拉里”(Larry),希望能解决鼠患。不过,面对等待的媒体记者,拉里耍起了大牌,先是睡了一觉,这让记者们等了45分钟;随后好不容易露面的拉里可能是不满意自己被吵醒,又狠狠地撞了曼宁一下。
虽然作为首相官邸的新宠,耍大牌倒也可以理解,不过拉里显然对抓老鼠也没有什么兴趣。比起老鼠,拉里对西服显然更感兴趣,它已经让首相卡梅伦的西服上沾满了猫毛,还特别喜欢用爪子抓工作人员的衣服。尽管拉里的旧主人曾表示,为了让拉里适应新的环境,不能让它在最初的3个星期里外出,但个性独立的拉里还是好几次企图“逃跑”。而由于政府经费紧张,拉里的伙食费都是由唐宁街10号的工作人员买单。尽管拉里缺少猎手本能,不喜欢抓老鼠,但唐宁街的工作人员还都很喜欢这只小猫。
据了解,首相官邸的鼠患并不是新问题了,早在“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唐宁街10号就曾养过一只名叫“哈利”(Harry)的猫,而哈利在英国前首相布朗执政时期也一直“服役”。与拉里不同,哈利特别擅长抓捕老鼠,有一次甚至将院子中的几只知更鸟都消灭殆尽,看来,拉里与前辈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广网台州2月28日消息 (记者 张国亮) 2月28日凌晨,一艘渔船在浙江台州东矶岛海域触礁,造成11名船员失踪。海事、渔政等部门正在现场全力搜救。截至记者发稿时,已经找到3具尸首。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渔政渔监处副处长潘建中等也正在赶往现场途中。
2月28日零时五十分,台州市海上搜救中心接到报警称,“浙路渔2403”船在台州东矶岛附近约东经121度56分、北纬28度43分水域触礁,船上共有11名船员,急需救援。接警后,搜救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了“海巡1150”、“东海救112”、上盘镇社会救援船舶及附近作业的渔船等救助力量赶赴现场搜救。
“哈姆”被请进位于火箭顶部的太空舱。
“哈姆”看上去非常轻松,已经为起飞做好准备
给人的感觉是,它似乎已经结束飞行任务,重返地球,再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佩戴军犬牌的“哈姆”正在接受体检。
乍听起来,“哈姆”(Ham)似乎是漫画《大胆阿丹》中形象,实际上,它是美国的黑猩猩宇航员,干的是一份非常严肃的工作。50年前,为了在太空竞赛中打败前苏联,美国特意培训了40位黑猩猩宇航员,“哈姆”便是其中之一。此外,它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只被送入太空的黑猩猩。
当时,将人类送入太空被誉为太空探索的“圣杯”,面对苏联人距离问鼎这个圣杯越来越近,美国人决定派3岁大的黑猩猩“哈姆”出场,将它送入太空以确定人类能否在太空环境下幸存下来。形象地说,“哈姆”就像是煤矿里的金丝雀。(金丝雀对瓦斯或其他毒气特别敏感,只要有非常淡薄的“瓦斯”产生,对人体还远不能有致命作用时,金丝雀就已经失去知觉而昏倒。矿工们察觉到达种情景后,可立即撤出矿井,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
在此之前,前苏联曾将狗送入太空。美国之所以选择黑猩猩是因为这种动物与人类有很多相似之处。“哈姆”的老家在非洲的喀麦隆,曾经是佛罗里达州 一家动物园的明星。美国空军后来买下“哈姆”并决定将它送入太空。在此之前,只有果蝇、恒河猴以及一条名为“莱卡”的狗曾进入太空。“莱卡”是一条俄罗斯猎犬,1957年11月搭乘“史普尼克2号”卫星送入地球轨道,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只遨游太空的动物。在氧气耗尽前,“莱卡”共在太空存活了7天时间。
“Ham”这个名字取新墨西哥州霍洛曼航空航天医疗中心的首字母缩写,“哈姆”曾在这里受训。与“莱卡”有所不同的是,“哈姆”不仅要顺利进入 太空,同时还要安全返回地球。为了此次太空之旅,“哈姆”以及其他黑猩猩准备了两年半之久。它们接受培训以具备完成简单任务的能力,即对光线和声音做出反 应。它们要在看到蓝色闪光5秒钟内推动推杆,成功完成的话可获得一个香蕉丸作为奖励,失败时脚底会遭到轻微电击。
科学家小组利用各种仪器对黑猩猩进行测试,测量它们在面对各种引力、速度和温度情况下的压力。它们在测试中吃的食物是为太空飞行准备的香蕉囊。 1961年1月31日,“哈姆”以MR-2任务组成员身份进入太空。不幸的是,此次任务很快就出现问题。飞行路线角度高于原定计划,导致飞船进入距地球 157英里(约合252公里)的太空区域,高于原计划的115英里(约合185公里),氧量开始下降。
在6分钟的太空飞行中,太空舱以大约每小时5000英里(约合每小时8046公里)的速度在太空中穿行,“哈姆”充分体验到什么叫失重状态。 16分39秒钟之后,太空舱坠入大西洋。营救人员随即出发,打捞太空舱。出舱后的“哈姆”获得一个苹果和半个桔子,以示奖励。此次太空之旅让“哈姆”毫发 未损,后被送到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它共在这里生活了17年。“哈姆”最后在北卡罗来纳州动物园去世,享年25岁。
太空竞赛并没有因为“哈姆”的升空宣告结束。虽然美国人宣称成功将一只灵长类动物送入太空,但苏联人却指出此次飞行只进入亚轨道,换句话说,还 算不上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太空之旅。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创造历史,搭乘“东方1号”飞船成为进入太空第一人。一个月之后的5月 5日,美国人也实现这一突破,将艾伦·谢泼德送入太空,谢泼德也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秋凌)
俊脸变形在所不惜
“男儿嘴阔走四方”,用这句话来形容俄罗斯莫斯科公园的红毛猩猩奥尔加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日前,这位“帅哥”当着众多游人的面一次性将7个苹果塞进嘴里,淡定地咀嚼完毕,这张大嘴真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一名51岁的教师幸运地抓拍到奥尔加豪放咀嚼的情景。动物学家介绍,猩猩这样做有时不仅仅是因为难以抑制对美食的诱惑,更是为了玩耍,或炫耀——“看哪,我能把7个苹果塞到嘴里,你行吗?”
不过,由于太多苹果进嘴,奥尔加的脸都变了形。幸亏当时没有母猩猩在场,不然奥尔加威猛帅气的形象可要严重受损啦!
今天谷歌放出了李白诞辰1310周年纪念Doodle,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个别具中国风的谷歌纪念Doodle吧。
谷歌李白诞辰1310周年纪念Doodle
关于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李白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701年正月十六2月28日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
李白画像
李白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诗仙李白的文采与酒量一样闻名
李白名诗名句节选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乐府·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乐府·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乐府·将进酒》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9、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0、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考古学家在秘鲁发现并挖掘了拉丁美洲印卡古文明时期的九个墓室
科学网讯 北京时间2月28日消息。秘鲁政府日前宣布,考古学家在秘鲁位于库斯科南部的地区,发现并发掘出属于拉美印卡古文明时期的九个墓室。该项发现预示了公元700到1200年之间活跃于秘鲁安第斯山的瓦里部落可能控制了这些地区,并建立了繁荣的印卡帝国。通过这项发现,历史学家可能要重新思索印加帝国的起源问题。
银制的盾牌属于瓦里文明时期的一个贵族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秘鲁文化部部长胡安-奥西奥说:“印卡人可能是受印卡文明的启发而建立政治系统。”公元1400到1532年之间,印加人创立了“新世界”最大的帝国。后来西班牙征服者控制了这片土地,使得该地区的人退到库斯科的比尔卡班巴地区,也就是坟墓的发现地。
一个前印卡贵族的陪葬物
奥斯奥表示,从九个墓室可以看出印卡人在比尔卡班巴茂密的丛林中生存,可能因此受到启发而建立了印卡帝国的政治体系。发掘出的一个穿着银制盾牌的印卡贵族的遗骸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发现,考古学家参考西藩王墓室,将该贵族的墓室取名为威尔卡墓室。而于1987年在秘鲁北部发现的西藩王墓室,出土了一具存在了三个世纪的完整木乃伊。
墓室是在秘鲁南部的库斯科地区发现的
库斯科地区的文化主管胡安-加西亚说:“这可能是自马丘比丘后近几年最重要的发现。”今年7月秘鲁将庆祝马丘比丘发现一百周年,去年耶鲁大学同意将十九世纪出土的几千件文物放回,却因为争议而放弃。
一个大的瓦里陶制面具
据英国媒体2月26日报道,日前一名业余摄影师在英国苏格兰西海岸的穆尔岛附近拍到一组金雕抓捕羔羊的照片,迅猛场景令人称奇!
这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摄影师当时正在观察栖息在悬崖附近的鸟儿,不想竟看到一只威猛的金雕抓着一只血迹斑斑的羔羊从镜头前飞过,遂按下快门拍下了这少见的一幕。
镜头中的金雕展翅掠过悬崖边,虽然所抓羔羊个头不小,但金雕飞得确很轻松,令人不禁对这只猛禽绝对的力量和出色的飞行技巧心生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