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opdown
侨网 • 正文
dropdown
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10月将在河北石家庄举行
2019年08月19日 09: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 吴侃)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河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新闻社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将于10月12日至14日在河北石家庄举行,届时将有来自五大洲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华文媒体的高层人士与会。
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会务筹备小组负责人、中国新闻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夏春平近日向记者介绍了论坛筹备情况。
资料图: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福州闭幕。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资料图: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福州举行。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以“研讨、交流、联谊、发展”为宗旨,是一个非官方、开放性、国际性的华文媒体高层交流平台,自2001年起已成功举办九届,为华文媒体探讨在海外的生存发展、促进海外华文媒体之间的沟通交流、推动海外华文媒体与中国传媒界的互通合作、以及扩大举办地在海外的影响等提供了高端平台。
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以“牵手世界,见证时代——华文媒体的‘中国故事’”为主题,除举行开幕会、闭幕会等全体会议外,大会将安排多个平行的分论坛,就“一带一路”与海外华文媒体、海外华文媒体转型、媒体融合发展等多个子题展开对话交流。
夏春平介绍,本届论坛参会代表地区分布将会更广泛,来自五大洲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华文媒体的高层人士、中央有关部门官员、中央主要新闻机构及国内有影响力媒体的负责人将齐聚石家庄,大会规模将达到600人左右。
“我们期待华文媒体人在平等开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深度交流”。夏春平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海外华文媒体作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桥梁,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变化,见证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交融,有很多可以讲述给世界的“中国故事”。
“本届论坛落户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地方——河北省石家庄市。”夏春平说,新中国成立70年来,河北人民砥砺奋进,燕赵大地发生了沧桑巨变,特别是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等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为河北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石家庄是历史名城,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绩靓丽,石家庄市正定县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资料图:第九届海外华文媒体记者在见面会上提问。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资料图:第九届海外华文媒体记者在见面会上提问。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据介绍,论坛期间将举办“聚焦河北”“聚焦雄安”两场专场媒体见面会。届时,河北省领导将全面介绍河北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情况。
夏春平说,国务院侨办和河北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本届论坛高度重视,对筹备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大会组委会还在会前会后安排了十几条采风采访线路,与会代表将分赴各个省市,深入了解中国的发展变化。
“目前,论坛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夏春平最后表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举办的本届论坛意义深远,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将办成一届精彩纷呈、开放多元、高效务实的传媒高峰论坛。(完)
分享
0 条评论 登录
来说两句吧...
我来说两句
来说两句吧...
精彩推荐
雨后祁连山下巴尔斯雪山云雾缭绕更添“朦胧美”雨后祁连山下巴尔斯雪山云雾缭绕更添“朦胧美”探访中俄合建首座跨境公路大桥 探访中俄合建首座跨境公路大桥
克隆猫背后的宠物克隆:样貌性格或可复制 回忆技能无法再现
暴行不止:香港经济低迷 旅游旺季变“寒冬”
首位非华裔归化国脚艾克森深夜发文:我是中国人
优化侨资企业营商环境座谈会在厦门举行
意大利华人游戏厅遭持枪抢劫 老板菜刀击退3名劫匪
爬不上长城受刺激 英国男子一年减肥190斤
动荡的香港,难熬的八月——香港三位店家的苦衷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提醒在菲中国公民注意防范登革热
世界遗产 申报不容易 保护更艰辛
关注侨网微信
Copyright©2003-2019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侨宝客户端侨宝客户端侨宝客户端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代表访问泰和泰(悉尼)律师事务所
2019年8月21日,受澳大利亚云南同乡会、澳大利亚云南总商会以及泰和泰(悉尼)律师事务所邀请,在澳洲悉尼科技大学(UTS)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期间,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晓君教授一行10人到访泰和泰(悉尼)律师事务所位于悉尼CBD的办公室。与云南同乡会荣誉会长Linda Wang,会长王允先,澳大利亚云南总商会执行会长李璠,以及泰和泰(悉尼)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Tina Hua, 高级合伙人Matthew Watson,高级合伙人Rob Webb, 高级合伙人Luke Spartalis, 中国职业律师冉夏等进行座谈。
泰和泰(悉尼)高级合伙人向张晓君院长一行以及其他嘉宾介绍了泰和泰(悉尼)律师事务所的筹建以及发展情况,并代表同为西南政法大学校友的泰和泰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程守太向张晓君院长一行到访泰和泰(悉尼)表示热烈的欢迎。张晓君院长高度赞赏律师事务所的工作,认为泰和泰(悉尼)律师事务所是国内优秀律师事务所在海外开设的律所,对于加强中澳律师界交流合作,促进中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就共建西南政法大学海外实习基地、为中国企业赴澳大利亚投资贸易的法律咨询合作,以及与西南政法大学东盟法律中心协助澳洲客户开拓东南亚市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就下一步签署MOU达成共识。参加座谈的还有国际法学院陈咏梅教授、杨永红副教授、梅傲副教授、宋云博副教授,国际经济法教研室副主任田路博士,“一带一路”与自由贸易区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梁爽博士,研究员孟于群博士、石晓玉博士、陈喆博士参加座谈。
西南政法大学在业内被称为“中国法学界的黄埔军校”,为中国法学法律界培养了大量的法律人才。近些年来,与东盟国家法律法学交流合作密切,打造成了与东盟法律交流合作领军平台。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在成都成立于2000年,系中国领先的大型综合性国际律师事务所。目前已在北京、成都、重庆、贵阳、济南、昆明、拉萨、深圳、上海、天津、香港、西安、太原、西安、华盛顿、首尔、釜山、悉尼等地开设了律师事务所分支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与泰和泰(悉尼)律师事务所双方加强合作交流将是国际法学教育与国际法律实务的完美融合。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提醒在菲中国公民注意防范登革热
新华社马尼拉8月21日电(记者袁梦晨 郑昕)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21日发布公告说,今年以来菲律宾登革热病例激增并致多人死亡,因此提醒在菲中国公民和企业采取措施,注意防范登革热。
公告说,在菲中国公民和企业要提高防范意识,密切关注使馆、菲律宾相关部门和媒体发布的信息;要保持居住、工作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积水和杂物,采取必要防蚊灭蚊措施;人员如出现相关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在菲中国公民如需领事协助,可与中国驻菲使领馆联系。
今年以来菲律宾登革热病例激增,目前菲律宾政府已宣布全国进入登革热疫情暴发状态。菲律宾卫生部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8月3日,菲全国有超过18.8万人确认感染登革热,已有807人感染登革热后死亡。
记者从使馆获悉,已有在菲中国公民感染登革热。其中在位于菲北部巴丹省的一个由中国企业承建的燃煤电厂工地中,自今年2月起至今共有上百名中国工人感染登革热,目前绝大多数患病工人已康复出院,还有1名中国工人住院接受治疗,病情稳定。
登革热是一种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严重时可致死,今年东南亚多地登革热病例高发。
(本報雪梨訊)一名工人在地盤的五層樓上掉落,當場身亡。
《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道,今日中午12點8分,雪梨西區Jordan Springs位於Jubilee Drive一地盤內,一名38歲工人從五層樓高的屋頂上墜落,跌在二樓平台上,不省人事。緊急服務人員及飛行醫療隊(CareFlight)直升機趕到現場搶救,但返魂乏術。
事發後,警方直升機在腳手架外盤旋,警員亦戴上安全帽到樓頂調查。其餘工人悲傷地集結在一起。事發三小時後警方及緊急服務人員仍在現場,工人需在圍欄外等候。警方聲明稱事件無可疑,正與紐省工作安全署(SafeWork NSW)合作調查。(子庸)
(本報雪梨訊)紐省省長貝莉珍妮安(Gladys Berejiklian)周二不抵保守派議員的施壓,延遲墮胎合法化議案在上議院的辯論至9月。她今日否認其政府陷入危機,並促請選民「相信立法程序」。
周二晚上,數百名示威者在雪梨馬田廣場(Martin Place)抗議,他們反對墮胎議案,並稱議案不能防止按胎兒性別選擇墮胎。其間,他們高喊「堅守生命」(stand for life )及「廢除議案」(axe the bill)等口號,手上的示威牌則寫著「每個嬰兒都是禮物」、「我支持女性出生的權利」、「我是支持生命的世代」等英文標語。
新英倫(New England)選區國會議員、前副總理載斯(Barnaby Joyce)亦有出席及演說,並呼籲示威者「謹記你不為他們(議會)工作,他們為你工作」。「在文明的西方社會,我們不會提出,我們可以殺死一個嬰兒,只因她是女孩。」他又稱,懷孕22周後經兩名醫生同意墮胎不反映文明社會。
載斯促請示威者與家人及朋友溝通,並形容墮胎議案「在哲學上錯誤」。他最後為示威者打氣,鼓勵他們「繼續奮鬥」。集會後,載斯稱,人們上街是因為感到憤怒。
一些反墮胎的議員周二促請貝莉珍妮安,延後上議院的辯論。被問到其政府是否如自由黨議員Tanya Davies所言陷入危機,貝莉珍妮安今稱:「不。那不是第一次有人用那些字詞。沒有問題。我完全不介意,但我想向所有人說,請相信程序。」
她續道,她同意延後辯論及投票,是因為「一名好領袖會聆聽」,她對於「議案需要更多時間並不感到擔心。我絕對相信程序將產生多數紐省人非常滿意的結果。」(禾)
維省於較早前推出了一款急救應用程式GoodSAM,可以幫助經過國家認證和培訓的好心人盡快趕到病人,並在救護車到來之前為患者進行急救。
一般情況下,救護員在接到求助電話後,會派出最近目的地的救護車以及醫護人員趕往現場。與此同時,GoodSAM會向距離事發地點最近的3名用戶發出求救消息,讓他們趕往現場;它還會顯示出距離事發地區最近的公共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
據了解,維省任何一個完成了國家認可的急救課程的人都可以注冊該apps的賬號,並可以和其他同樣完成了急救課程的人互相聯繫,成為急救互助人士。目前,注冊了GoodSAM的輔助醫護人員、緊急救援員工和專業醫護人員已經超過了5,000人。維省政府更證實,該apps推出不到一年就已經成功幫助了20名遭遇心臟驟停的市民。
維省緊急救援廳廳長Lisa Neville透露,對於心臟驟停患者來說,每一秒都很重要。她表示,該應用程式也被稱為「好心人」,因為它能夠讓人們及時為遭遇心臟驟停的人提供幫助,從而挽救更多生命,減少悲劇發生。如果有人不幸心搏停止,路人又通過了心肺復甦培訓,那麼他們就能給患者迅速提供急救,這有助於防止在心臟驟停或創傷性事件中可能發生的不可修復的大腦及心臟損傷。
維省救護車服務廳廳長Jenny Mikakos表示,該apps推出之後,已經有大量訓練有素的人注冊,大大減少了因心搏停止而死亡的人數。
維省於較早前推出了一款急救應用程式GoodSAM,可以幫助經過國家認證和培訓的好心人盡快趕到病人,並在救護車到來之前為患者進行急救。
一般情況下,救護員在接到求助電話後,會派出最近目的地的救護車以及醫護人員趕往現場。與此同時,GoodSAM會向距離事發地點最近的3名用戶發出求救消息,讓他們趕往現場;它還會顯示出距離事發地區最近的公共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
據了解,維省任何一個完成了國家認可的急救課程的人都可以注冊該apps的賬號,並可以和其他同樣完成了急救課程的人互相聯繫,成為急救互助人士。目前,注冊了GoodSAM的輔助醫護人員、緊急救援員工和專業醫護人員已經超過了5,000人。維省政府更證實,該apps推出不到一年就已經成功幫助了20名遭遇心臟驟停的市民。
維省緊急救援廳廳長Lisa Neville透露,對於心臟驟停患者來說,每一秒都很重要。她表示,該應用程式也被稱為「好心人」,因為它能夠讓人們及時為遭遇心臟驟停的人提供幫助,從而挽救更多生命,減少悲劇發生。如果有人不幸心搏停止,路人又通過了心肺復甦培訓,那麼他們就能給患者迅速提供急救,這有助於防止在心臟驟停或創傷性事件中可能發生的不可修復的大腦及心臟損傷。
維省救護車服務廳廳長Jenny Mikakos表示,該apps推出之後,已經有大量訓練有素的人注冊,大大減少了因心搏停止而死亡的人數。
(本報綜合報道)總理莫理遜(Scott Morrison)宣布,澳軍會加入美軍率領的荷莫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護航聯盟」。
最近數月,伊朗和西方國家之間的緊張局勢,威脅連接波斯灣的荷莫茲海峽,而該海峽是全球最重要的石油運輸航道。莫理遜稱,區內船運受干擾會威脅澳洲的國家利益,「運來澳洲的15至16%的原油及25至30%的煉油都經過荷莫茲海峽,所以這是對我們經濟的潛在威脅。」
在國防部長雷諾茲(Linda Reynolds)和國防軍司令Angus Campbell陪同下,莫理遜在國會大廈外宣布,澳洲國防軍將調派「普通、有意義及有時限」的兵力,包括約200人的軍隊、一艘運載177人的海軍戰艦及一架10人的偵察機,與美國率領的盟軍保護船隻免被伊朗攻擊。他稱,這是國際任務的一部分,與區內其他事情無關。
雷諾茲亦稱:「澳洲在這次任務的核心目標是緩解局勢,完全是為了緩解波斯灣的緊張局勢。」澳軍初步會參與該任務最少6個月,但莫理遜表明可能會延長。
莫理遜今日已跟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及美國國務卿Mike Pompeo通話,通知他們澳洲加入「護航聯盟」的決定。(禾)
(本報綜合報道)研究顯示,澳洲大學取錄大量外國學生,一些課堂近九成學生都是留學生,這做法「不可持續地冒險」。現時,中國是澳洲最大的國際教育市場,專家警告,若中國經濟衰退或實施貨幣管制,將成澳大學的「災難」。
獨立研究中心分析報告顯示,全國大學四分一的學生來自海外,其中10%來自中國。雪梨大學(USYD)最依賴中國市場,它2017年來自中國學生的學費收入超過5億元,即佔總收入的23%。此外,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墨爾本大學(UM)、澳洲國立大學(ANU)、阿德雷德大學(UA)、昆士蘭大學(UQ)雪梨科技大學(UTS)也過分依賴中國學生市場。
報告作者、雪大社會學家Salvatore Babones教授促請各大學校長減少錄取國際學生,以降低突然失去收入的風險。「澳洲大學視中國學生為國際學生市場的搖錢樹。他們依賴中國學生,來擴充市場及資金。澳洲大學過分擴展中國市場,澳洲大學的中國學生數目是全球其他大學的數倍。在這種水平,即使中國學生數目減幅微小,也可引致巨大的財務困難,大百分比的減幅更是災難性。」
他稱,中國經濟放緩,人民幣價值浮動,其學生來源不穩定,假如外國學生大減,最終要由澳洲納稅人買單。「澳洲大學正用納稅人的錢進行一場數十億元的賭博,推行高風險、高回報的國際增長策略。若中國政府實施嚴厲的貨幣管制,學生可減少50%,(大學)便會流失數十億元的收入。」
分析亦強調,大學錄得大量海外學生令學術水平下解的問題,「澳洲大學慣常地放寬入學標準,以取錄國際學生。」
共有1.5萬中國學生的新大回應分析,校方「與中國有廣泛深厚的聯繫,至今已40年。大學是澳洲首間與中國獎學金協會簽訂諒解備忘錄的大學,向中國最出色的研究生提供途徑修讀博士課程。」雪梨大學亦稱,對於國際學生的貢獻感到「驕傲」,並預期會繼續吸引中國學生,並實行「收入分散策略」,令來自美國及加拿大的學生增加。
澳洲大學聯盟會長、Curtin大學校長Deborah Terry稱,收取國際學生使大學能「提升非常高質素的教育」,國際學生自資學費,對大學、社區及澳洲經濟帶來「寶貴的貢獻」。
聯邦教育部長泰行(Dan Tehan)稱,澳洲應該為其教育質素自豪,其教育出口市場收益逾300億元,並製造約24萬個職位。他補充,大學最終要為其決定負責任。他亦將於未來兩周與大學校長會面,討論留學生的問題。(禾)
(本報綜合報道)總理莫理遜(Scott Morrison)早前遭太平洋島國領袖批評「非常無禮」、「高高在上」。副總理麥哥馬克(Michael McCormack)同時被揭嘲弄島國人「來(澳洲)摘水果便可生存」而遭怒批。中國外交部稱,島國領袖說的「都是公道話」,敦促澳洲政府「好好反思」。
澳洲廣播公司(ABC)報道,莫理遜早前在圖瓦魯(Tuvalu)出席太平洋島嶼論壇(PIF)時,拒絕紐西蘭及其他16個太平洋島國要求澳洲在2050年放棄採煤的聯合聲明。聲明還包括呼籲全球立即停止發展任何新的煤礦場或燃煤發電廠。莫理遜稱要「為澳洲人民負責」。
澳洲的態度引起島國領袖不滿。斐濟總理Frank Bainimarama接受《衛報》(The Guardian)訪問時指責莫理遜在論壇上表現得「高高在上」,更侃侃而談澳洲如何以資金援助島國,「非常無禮和傲慢」。
本周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此事時,外交部發言人耿爽稱這不是島國領袖第一次對澳洲的「作派」表達不滿,並敦促澳方「好好反思」。他說,中國援助島國「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不侮辱島國,不會滿世界宣揚自己為島國提供了多少資金」。他稱中澳「真實親誠與頤指氣使相比,是非分明,高下立判」。
澳廣報道指,澳洲長期以來是太平洋島國的最大援助國,但中國通過借貸和投資已逐漸追趕上來。因應北京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增加,莫理遜政府今年提出「走近太平洋」(Pacific step-up)計劃。
然而,莫理遜在島國遭狠批之時,後院亦失火。《衛報》披露,當時署理總理的麥哥馬克在紐省Wagga Wagga一個活動上稱,島國領袖為求生存而讓澳洲關閉煤礦的要求「令人煩厭」:「他們會生存下來的,毫無疑問。有澳洲的巨額援助,他們會生存下來。有工人來這裡摘我們的水果,他們會生存下來。」
事後,斐濟總理在社交網站Twitter上怒批:「如果這就是澳洲政府對太平洋島國的『走近太平洋』計劃,那完全沒有走近,而是走遠。」工黨太平洋事務發言人Patrick Conroy亦批評麥哥馬克的言論是火上澆油,「非常冒犯」。
耿爽在記者會上批評澳洲「一些人向島國散播『中國威脅論』,把中方看作是對其在本地區影響力的挑戰」。他引述島國領袖意見稱,中國沒有在太平洋與澳洲競爭:「島國領袖們不同意澳方有關中國在本地區影響力的擔憂。這些島國領導人說的都是公道話。」
他要求澳洲等國家「真正從島國的需求出發,為幫助島國發展經濟、促進民生多做實事」,擺脫「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的舊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