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5日晚,百年悉尼市政厅华灯璀璨,鲜花锦簇,龙狮欢腾,锣鼓声声,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舞台中央大屏幕上“70周年”的大字在澳中两国标志性建筑悉尼歌剧院和万里长城的映衬下格外醒目。由澳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暨澳中友好之夜”正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新州各界的三百余位代表汇聚一堂,热烈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举杯祝愿澳中友谊地久天长。
当晚,在浩浩荡荡的幻彩舞龙和醒狮队伍的欢庆引领下,主办方澳洲和统会会长李国兴首先致欢迎辞。他表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遭受一个半世纪外来侵略和殖民,人民积贫积弱,国土四分五裂的东方古国从此迎来了民族独立、走向富强的历史新纪元。没有相同族裔、文化背景或亲身经历的人士,很难理解中国人民对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强烈渴望。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对人类发展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不仅惠及14亿中国人民,也关乎澳大利亚和整个世界的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
李国兴表示,今年同时是澳中建交47周年。回望历史,比起47年前还相对落后和封闭的中国,如今的中国已经发展成一个开放、自信和举世公认的经济强国,对澳大利亚在各领域的重要性也在与日俱增。澳中两国没有历史问题,资源互补,互为天然的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澳中两国求同存异,有效管控分歧,实现合作共赢和两国关系持续稳定深入向前发展,这既对澳中两国和两国人民的福祉有益,也对本地区的和平和繁荣有益。他指出,在澳中建交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成为澳大利亚最为重要的的经贸伙伴并惠及澳大利亚社会和人民的历史进程中,在推动澳中友好和两国各项友好往来的浩浩洪流中,广大澳洲华人的贡献功不可没。
李国兴表示,今年也是新南威尔士州与广东省友好姐妹省州关系缔结40周年纪念。这是澳中两国之间缔结的第一个友好姐妹省州关系,广大新州华人都是这段友谊典范的见证人。200多年前,一个叫做麦世英的中国广东人乘船抵达悉尼,成为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华人移民。去年5月,近300家华人社团曾在这里隆重集会,举办纪念华人来澳200周年大会。200多年来,一代代澳州华人为建设和贡献澳大利亚家园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最后向即将迎来70华诞的祖籍国道一声生日快乐,并祝愿澳大利亚和中国风调雨顺,蒸蒸日上,祝愿澳中友谊万古长青!
中国驻悉尼领事馆大使衔总领事顾小杰阁下在致辞中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面貌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八亿人民摆脱了贫困,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中国以实际行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30%,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的重要引擎。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中国与新南威尔士州在经贸、文化等各领域的合作均取得了显著成就。长期以来,广大新州华人华侨为促进澳洲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澳友谊、支持祖籍国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州州长代表、新州技能和高等教育部长李杰夫博士在致辞中首先为主办方能汇聚100多个华人社团共襄这次盛会表示祝贺,并赞扬澳洲和统会长期以来在团结华人社区、贡献慈善事业等方面发挥的领导作用。他表示,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第一个华人移民就定居在他所在选区的帕拉马塔市。他曾在35年前首次到访中国,并见证了中国取得的经济奇迹。作为高等教育部长的他表示,教育是改变人生的重要途径,而澳洲华人一向重视教育,他鼓励所有华裔澳大利亚人学好中文。李杰夫博士最后代表新州政府,祝贺走过七十华诞的中国繁荣昌盛,不断取得新的成就,祝愿勤劳实干的澳洲华人社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在庆典之夜,澳洲和统会秘书长李卫国太平绅士登台宣读了中国驻澳大利亚联邦特命全权大使成竞业阁下发来的热情洋溢的贺词。新州体育、多元文化、老年人和退伍军人部长史多提议员、澳洲和统会永远荣誉顾问周光明也随后登台致辞。当晚,与会嘉宾频频举杯,共叙友情,共话未来,同贺中国繁荣进步,共祝澳中友好世代长存,彼此真诚祝福的喜悦情怀温暖着每一个人。来自悉尼华人社区的艺术团体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歌舞助兴节目。
出席当晚庆典活动的主要嘉宾还包括新州下议院议长奥迪尔议员、中国驻悉尼领事馆副总领事米斌、孙彦涛领事、石磊领事、新州议员Nick Lalich、澳洲和统会永远荣誉顾问林辉源博士、荣誉会长祁岳、荣誉顾问邵群、吴昌茂、何沈慧霞、洪永裕、陈星惠、塔州分会会长王信得、悉尼西区分会会长刁振谋、名誉会长苏鑫峰、胡惠群、童小林、前新州上议员王国忠、曾筱龙、澳华交流中心主席林晋文先生、前新州反歧视委员会主席祁理恩、费菲尔德副市长黄冠勋、市议员Kien Ly、奥本市荣誉市长林丽华、新州影子部长苏菲·高斯议员的社区联络主管Floris Lam等。
中新社重庆8月26日电(刘相琳 陈茂霖)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简称智博会)26日在重庆开幕,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21家华文媒体高层人士探营智博会,
本届智博会由中国科技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有来自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会,843家企业参展,室内展览面积21万平方米,其中外资企业布展面积占比达13.6%。
在智博会展馆里,海外华文媒体高层们每到一个参观点,都会仔细聆听讲解员解说,时不时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或拿出采访本记录、用手机拍照。
“没想到中国智能制造大数据应用已从工业制造延伸到生活周边,人们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它们的存在。”加拿大《加中时报》的编辑林香君参观展馆后对中新社记者说。在参观中她发现,智能制造大数据技术在中国已经出现了许多“接地气”的应用,同时也建立了良好的产业生态。“相比很多国家,中国在智能制造大数据应用方面部分领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林香君说。
在人工智能展馆内,一群人形法律顾问机器人吸引了参访团一行的注意。重庆百事得大牛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怡向参访团介绍说,这款机器人是中国首款真正具有“类脑”的人工智能法律机器人,已在整个重庆渝北区部署,免费向民众提供法律咨询业务,并出具相关法律文书。这款机器人将让普通民众享受更多更好的法律服务。
“人工智能不仅仅要促进经济发展,也要提高普通人的生活品质。”《英国侨报》副总编辑曹爱娟了解了法律机器人后对中新社记者说,中国在科技以人为本方面做得非常好,不仅做到了“为经济赋能”,也做到了“为生活添彩”。促成这一局面形成的基础是,智能制造技术在中国发展快,落地应用效率高。
美国华文网总编辑卢非认为,中国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可与世界一流技术相媲美,在智能技术创新应用方面,颠覆了部分传统行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为经济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推力。
在参访智博会前,“行走中国·2019海外华文媒体高层重庆行”参访团先后走访了重庆两江新区、重庆仙桃国际大数据谷、重庆经开区以及长寿区的多个大数据及智能制造企业。
“三年前我来过重庆,也访问了很多园区和工厂,那时工厂里智能设备还没这么普及,大数据技术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也没有这次参访看到的这么详细和成熟。”菲律宾华商纵横传媒社长黄栋星说,没想到仅三年时间,重庆进步会这么快。
“这次来重庆我看到了很多企业成熟的技术、产品以及关于大数据应用的实践方案,也看到了机遇。”黄栋星告诉记者,他发现重庆制造业在某些领域已出现了在国际上非常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这些产品将帮助“中国制造”在东南亚国家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在参访智博会前,“行走中国·2019海外华文媒体高层重庆行”参访团先后走访了重庆两江新区、重庆仙桃国际大数据谷、重庆经开区以及长寿区的多个大数据及智能制造企业。(完)
来源:澳视网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重庆8月24日电(陈茂霖)24日,“行走中国·2019海外华文媒体高层重庆行”团队成员,来自捷克的中欧新闻社总编辑黄频在仙桃国际大数据谷规划体验中心看到园区企业展示他们自己研发的芯片时,从多个角度拍下一组照片。
“虽然我对大数据和高科技的专业知识懂的不多,但是我知道能够自己研发芯片的企业都很了不起。”黄频说:“在重庆我看到科技人才每天都在努力研究,这让我感到特别激动。我想我们国家研发出世界领先水平的芯片决不会遥遥无期。因为我在国内别的一些城市也看到类似情景,搞大数据等高科技的公司到处都是,基础越来越好。这就象足球,在巴西、阿根廷那些国家,踢球的人多了,球星总会出现。”
“我回去以后最想展示这次在重庆看到的机器人。”来自澳大利亚的澳视传媒新闻总监刘小诶告诉记者,她希望此次重庆之行能解开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这两年悉尼的好多中餐馆、火锅店都开始使用机器人做服务员。”
“通过这两天的走访,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些眉目了。”刘小诶说:“因为我在这里不仅看到了更多更有意思的机器人,还看到了机器人背后,离我们越来越近的大数据生活。”
黄频与刘小诶的感受在重庆仙桃数据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程会平看来无疑是一种鼓舞。
“仙桃国际大数据谷启动建设至今,我们一直努力在做好两个事,一个是打造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一批有实力、有冲劲、肯做事的高科技创业团队来这里落户,还有就是建设拥有一个自我演进功能的创新生态圈。”程会平告诉记者,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目前吸引了包括华为、今日头条、物奇科技等760多家行业龙头和高科技企业注册落户于此。
今年6月25日,仙桃国际大数据谷内的物奇科技、线易科技等企业集中发布了5款芯片,包括WQ50073D结构光人脸识别芯片、WQ5106本地降噪和语音识别芯片、WQ5201AI能效管理芯片、WQ3021电量计量与通信芯片、CEi8431Nx数字隔离芯片等。
“目前我们这个智慧园区大概完成了不到1/3的建设进度,后期我们会在这个智慧园区的基础上发展出一个功能齐全的城区,这个城区将与周边的中央公园板块、悦来会展中心板块、江北国际机场板块以及位于水土的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板块无缝连接,形成一个依托大数据产业发展起来的智慧城区。”程会平说:“今天我们展示的这些技术和产品,只要机会合适,都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这应该算是大数据时代的产城融合‘升级版’吧。”
“从大数据应用来说,我感觉中国很多方面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比如支付体系。”《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蒋丰告诉记者,这些年他走了很多地方,最想看到的就是先进技术给人们带来的获得感,而这次来重庆,他看到了很多高新科技以产品和项目的形式落地。
“对于大数据生活,我认为应该是便利、便捷、安定和稳定的。”蒋丰说:“我认为中国的市场就是目前这个时代新技术最好的发展乐土,因为这里有足够多的场景,足够丰富的生态,来推动新应用的发展。”
“我想未来随着大数据应用的成熟,科技会对我们的社会带来更多的规范和改变,而这绝对是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的。”蒋丰说。
中新网8月26日电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韩国军方25日启动的今年第一次独岛(日韩争议岛屿,日本称“竹岛”)防御演习规模扩大到往年的两倍以上,并首次出动了陆军特种部队和宙斯盾驱逐舰,演习名称也改为“守护东海领土演习”。在宣布终止《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GSOMIA)之后,韩国再次释放出对日施压信息,演习将持续至26日。
据报道,此次演习将独岛以及郁陵岛等整个韩国东海地区作为作战半径,参与演习的兵力也大幅增加,并首次出动了陆军特种兵。韩国政府官员表示,“演习期间还将在郁陵岛投放兵力,模拟陆军地面战斗进行演习”。
此前历年的演习均以海军、海兵陆战队、空军和海警为主进行,考虑到与日本的关系和天气情况,以往的登陆演习也主要由海军陆战队和海军特种部队负责进行。
报道称,宙斯盾驱逐舰“世宗大王号(DDG-991)”参与演习,也颇为值得关注。截至2018年,韩军方当局派出参加独岛演习的最大规模舰船一直是3200吨级的驱逐舰“广开土大王号”。“世宗大王号”作为韩国第一艘宙斯盾战舰,可探测到1000公里之外的空中目标,并可以同时追踪1000个以上目标,对20多个目标进行同时打击。
此次参与演习的军舰有10多艘,飞机有10架,分别比2018年扩大了一倍,参与演习的100多名兵力也达到了往年的两倍。韩军方官员表示,“陆军的Chinook CH-47运输直升机、空军的F-15K战斗机、海军的反潜探测山猫直升机、P-3C海上巡逻机、UH-60海上机动直升机都参与了这次演习”。
此外,官方公开演习照片和视频也是这次演习的一大特征。韩国政府表示,今年6月就制定出了独岛防御演习的计划,并在8月22日宣布终止《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后,闪电启动了这次演习。
据报道,独岛演习始于1985年,从2008年开始每年上、下半年各举行一次。若非特殊情况,演习内容和实际演习情况都不会对外公开。此前只有2008年7月的演习公开了详细日程安排,公开演习照片的也只有2013年10月的演习,这两次都是因独岛主权问题导致韩日矛盾激化的时候。
新州卫生厅24日发布警告,提醒54岁以下的曾出境旅游的民众接种麻疹疫苗。
SBS报道,据了解,8月17日一名从中东地区返回澳洲的民众被确诊为麻疹,他之前未曾接种疫苗。新州卫生厅向同一时段在悉尼国际机场的乘客发布提醒。
新州卫生厅传染病主管谢泼德(Vicky Sheppeard)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任何人出现麻疹的症状都应该致电他们的医生,以确保他们能够立即就医,不需要和其他病人一起等待。2019年全球麻疹病例急剧增加,许多国家正经历着大规模、持续的爆发。这意味如果没有接种疫苗,所有游客都有感染麻疹的危险,而不仅仅是那些到麻疹高发地区旅游的人。”
新州卫生厅建议所有去往海外的游客至少提前两周咨询医生。
来源:澳洲网
一位澳洲创业者近日向北领地政府提出,在北领地沙漠建立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场,并将电力通过海底电缆输送给新加坡。
SBS24日报道,太阳电缆项目(Sun Cable)首席执行官格里芬(David Griffin)是澳洲可再生能源领域开发的创业者及领导者,他提出的宏大计划引起了全世界投资者的兴趣。该项目将把电力输送给达尔文市(Darwin),再沿着3800公里的海底电缆向新加坡输电。
格里芬表示:“这将是世界上首个最大的太阳能电场项目。我们现在正在解决一个及其复杂的问题。海底电缆存在风险,这也是我们整个设计过程耗时很久的原因。这是目前提议的最长的电缆项目,但肯定不是最深的。”
据悉,太阳能发电场将“绵延”1.5万公里,有一台10千兆瓦的发电机。北领地政府最近被授予“重大项目”地位,预计2023年该项目可开工。项目正在等待环境方面的批准。
格里芬表示:“如果我们看看亚洲的情况,没有人希望将森林砍伐一空。为了真正实现全球经济的电气化,并且以不会造成气候灾难的方式实现,我们需要做到将大量可再生电力运输长距离,技术可以让它实现。澳洲有充足的光照资源,这也是可以获取的最便宜的能源。”
对此,联邦科学与工业组织创新执行经理伯特(David Burt)表示:“太阳电缆项目是一系列可再生能源项目之一,未来可为澳洲创造财富。”
来源:澳洲网
电动汽车的司机很快会发现,在澳洲充电更容易,联邦政府将投入1500万澳元,在主要高速公路修建超高速充电站网络。
据《悉尼晨锋报》报道,莫里森政府的能源部长Angus Taylor将于周一宣布,将资助初创公司Evie,于明年在布里斯班北区建设24个快速充电站中的第一个,这24个快速充电站的总造价为5000万澳元。
Taylor表示,政府正在“采取实际行动,解决电动汽车普及的障碍,以便选择采用新技术的澳洲人能够获得支持”。
该项目重申了联盟党对电动汽车的支持,此前政府强烈批评工党的选举承诺,即2030年售出的所有新车中,有一半为电动车。
Evie首席执行官Chris Mills表示,相距约150公里的新充电站,将解决妨碍澳洲电动汽车普及的“里程焦虑”。
他说:“我们估计,澳洲需要大约350个站点,来覆盖澳洲国家陆地运输网络的所有高速公路。”
“虽然许多消费者会在家充电,但他们在城镇、城区和城市也需要大量快速充电站,目前大约有6500个加油站,这只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始。”
正在建设的每一个站点都将由可再生能源供电,连接阿德莱德、墨尔本、堪培拉、悉尼和布里斯班,以及昆州北部、塔州和珀斯的“目的地充电”。
该网络的350千瓦超高速充电桩将对公众开放,一辆普通电动汽车在充电15分钟后能行驶100公里。
充电桩适用于目前所有可用的电动汽车型号,还将支持充电时间更快的新电动汽车型号。
来源:SMH
新华社8月23日报道,2019年8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对自华进口的约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分两批自2019年9月1日、12月15日起实施。美方措施导致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升级,极大损害中国、美国以及其他各国利益,也严重威胁多边贸易体制和自由贸易原则。
针对美方上述措施,中方被迫采取反制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5078个税目、约750亿美元商品,加征10%、5%不等关税,分两批自2019年9月1日12时01分、12月15日12时01分起实施。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将继续开展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750亿美元商品清单中,经审核确定的排除商品,按排除办法,不加征我为反制美301措施所加征的关税;未纳入前两批可申请排除范围的商品,将纳入第三批可申请排除的范围,接受申请办法将另行公布。
中方采取加征关税措施,是应对美方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被迫之举。中方再次重申,对于中美两国,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共赢才能通向更好的未来。希望中美双方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和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为前提,以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解决分歧,积极构建平衡、包容、共赢的中美经贸新秩序,共同维护并推动改革完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互利共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