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闻

  新华网华盛顿6月7日电(记者 杜静 王丰丰)美国《华盛顿邮报》与美国广播公司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击毙“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民众支持率的拉动作用已基本退去,美国民众对奥巴马在经济政策领域的认可度更是降至其执政以来最低点。

  民调显示,47%的美国人认可奥巴马的执政表现,与美方公布本·拉丹死讯前基本持平。本·拉丹之死一度使奥巴马支持率大涨9个百分点至56%。另外,49%的美国人表示,不认可奥巴马的执政表现,其中37%的人表示“非常不认可”。

  奥巴马在经济方面获得的评分降至其执政以来的最低水平。59%的受访者表示,不认可其在治理经济方面的表现,61%的人则表示,不认可其处理财政赤字问题的做法。近两年来,治理经济和财政赤字一直是美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也必将成为2012年总统大选选战焦点。奥巴马在这两个问题上得分持续偏低对其竞选连任而言并非一个好兆头。

  民调说,失业率居高不下、汽油价格高企、房价持续低迷等因素导致民众对经济前景缺乏信心。约九成美国人对经济现状持负面评价,近六成认为经济尚未开始复苏。

  民调还显示,马萨诸塞州前州长米特·罗姆尼对奥巴马竞选连任构成严重威胁。在所有美国人中,奥巴马与罗姆尼的支持率持平,均为47%。但在登记选民中,罗姆尼的支持率为49%,领先奥巴马3个百分点。罗姆尼本月2日正式宣布参加2012年总统竞选。此外,国会共和党众议员罗恩·保罗、明尼苏达州前州长蒂姆·波伦蒂、前国会众议院议长纽特·金里奇等也宣布角逐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但他们的支持率均落后于奥巴马。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美国宇航局的机遇号火星车使用导航相机拍摄了这张照片,这个陨石坑的名字叫做“天空实验室”。

这是一张立体图像,如果你使用红-蓝立体眼镜就能欣赏3D立体效果。

  这是一幅轨道图像,图上的线标示出机遇号火星车在今年5月12日这天行进的路线,当时她正行经“天空实验室”陨石坑。这幅图像由美国宇航局正在火星轨道运行的火星勘测轨道器(MRO)搭载“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HiRISE)相机拍摄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6月7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2011年6月1日,机遇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又行驶了482英尺(约合146.8米),至此,在她长达88个月的火星探险征程中,机遇号的行驶总里程已经超过30公里,这已经超出最初的任务设计指标50多倍。

  在她的考察旅途中,机遇号曾经沿途经过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其中最年轻之一的是一个被命名为“天空实验室”(Skylab)的陨石坑,机遇号上个月刚路过那里。在这张5月12日拍摄的照片中,机遇号看到这个陨石坑周围散落着无数的岩石碎屑,可以想象当时陨星撞击地面时的威力有多么巨大。

  这个陨石坑的名字来自美国的第一个空间站,这个陨石坑不大,直径只有9米。机遇号仅仅路过并进行了简单的考察,随后便继续向着她最终的目标:“奋进”陨石坑(Endeavour crater)进发。这可是个大型陨石坑,直径超过22公里。

  从散落的岩石和小型沙丘的分布情况来判断,“天空实验室”陨石坑非常年轻。研究人员判定它的形成年代距今大约10万年左右。

  2004年1月份,机遇号和她的姊妹火星车勇气号一起登陆火星表面展开为期3个月的科学考察之旅。但两个火星车的表现都远远超出了设计者的预期,在火星上连续工作了6年之久,而机遇号甚至目前仍然奔跑在这颗红色星球的表面。

  两个火星车一起做出了重大的发现,证明火星表面曾经存在可以支持微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但2010年3月,勇气号和地球失去了联系。在无数次失败之后,最近美国宇航局已经正式宣布放弃和勇气号重新取得联系的尝试。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6月7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6月2日,世界大部分地区欣赏到美丽的日偏食。当时,日偏食首先在亚洲东部登场,而后向后移动,驾临西伯利亚、斯堪的纳维亚、冰岛、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州上空。 在一些地区,太阳在6月永不落山,观空爱好者很难欣赏到午夜日食。

  1.日偏食


日偏食(图片来源:ChinaFotoPress/Getty Images)

  2日,中国长春上空出现的美丽日偏食,月球正一点点“啃食”日盘。

  2.月球开始穿过


月球开始穿过(图片来源:B. Art Braafhart)

  芬兰拉普兰上空出现的日偏食。摄影师阿特·布拉哈特表示,这是2011年当地第一次出现夜半太阳。他在一封邮件中说:“当时的观察环境堪称完美,日偏食在云朵的衬托下更加美丽壮观。”日食在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出现,从地球上看,月球遮住了日盘部分区域或者全部遮盖。

  3.太阳笑脸


太阳笑脸(图片来源:B. Art Braafhart)

  芬兰北部上空出现的太阳“笑脸”,此时,午夜日食正在上演。这是2011年出现的第二次日偏食。当地球穿过月球的半影时,日偏食就会出现。发生日全食时,太阳完全被月球本影遮盖。本影在地球表面形成一条非常狭窄的带区。

  4.美丽的地平线


美丽的地平线(图片来源:ChinaFotoPress/Getty Images)

  2日早晨,中国长春,被薄雾笼罩的山脉上空出现日偏食。当地时间凌晨4点至5点,中国北部和日本北部地区均出现日偏食,天文爱好者尽情欣赏月球一点点“啃食”日盘的景象。不久后,俄罗斯西伯利亚上空也出现日偏食,此时的太阳有大约60%的区域被月球遮住。日偏食从东向西移动,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当地时间1日晚上大约11点30分,欧洲远北地区的天文爱好者也欣赏到日偏食。

  5.太阳秀


太阳秀(图片来源:ChinaFotoPress/Getty Images)

  中国长春上空出现的日偏食,太阳部分被地平线遮住。此时,月球正在地球与太阳之间穿过。美国威廉姆斯学院日食专家杰伊·帕萨霍夫表示,下一次日食将于7月1日出现,被遮住区域要超过这一次,届时只有南极洲沿海小部分地区能够欣赏到。他说:“发生日食时,不会有任何航班恰巧在这一地区上空穿过,人类不太可能欣赏到这一次的日食。”帕萨霍夫的研究工作得到国家地理学会研究与探索委员会的资助。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6月7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6月2日,世界大部分地区欣赏到美丽的日偏食。当时,日偏食首先在亚洲东部登场,而后向后移动,驾临西伯利亚、斯堪的纳维亚、冰岛、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州上空。 在一些地区,太阳在6月永不落山,观空爱好者很难欣赏到午夜日食。

  1.日偏食

日偏食(图片来源:ChinaFotoPress/Getty Images)日偏食(图片来源:ChinaFotoPress/Getty Images)

  2日,中国长春上空出现的美丽日偏食,月球正一点点“啃食”日盘。

  2.月球开始穿过

月球开始穿过(图片来源:B. Art Braafhart)月球开始穿过(图片来源:B. Art Braafhart)

  芬兰拉普兰上空出现的日偏食。摄影师阿特·布拉哈特表示,这是2011年当地第一次出现夜半太阳。他在一封邮件中说:“当时的观察环境堪称完美,日偏食在云朵的衬托下更加美丽壮观。”日食在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出现,从地球上看,月球遮住了日盘部分区域或者全部遮盖。

  3.太阳笑脸

太阳笑脸(图片来源:B. Art Braafhart)太阳笑脸(图片来源:B. Art Braafhart)

  芬兰北部上空出现的太阳“笑脸”,此时,午夜日食正在上演。这是2011年出现的第二次日偏食。当地球穿过月球的半影时,日偏食就会出现。发生日全食时,太阳完全被月球本影遮盖。本影在地球表面形成一条非常狭窄的带区。

  4.美丽的地平线

美丽的地平线(图片来源:ChinaFotoPress/Getty Images)美丽的地平线(图片来源:ChinaFotoPress/Getty Images)

  2日早晨,中国长春,被薄雾笼罩的山脉上空出现日偏食。当地时间凌晨4点至5点,中国北部和日本北部地区均出现日偏食,天文爱好者尽情欣赏月球一点点“啃食”日盘的景象。不久后,俄罗斯西伯利亚上空也出现日偏食,此时的太阳有大约60%的区域被月球遮住。日偏食从东向西移动,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当地时间1日晚上大约11点30分,欧洲远北地区的天文爱好者也欣赏到日偏食。

  5.太阳秀

太阳秀(图片来源:ChinaFotoPress/Getty Images)太阳秀(图片来源:ChinaFotoPress/Getty Images)

  中国长春上空出现的日偏食,太阳部分被地平线遮住。此时,月球正在地球与太阳之间穿过。美国威廉姆斯学院日食专家杰伊·帕萨霍夫表示,下一次日食将于7月1日出现,被遮住区域要超过这一次,届时只有南极洲沿海小部分地区能够欣赏到。他说:“发生日食时,不会有任何航班恰巧在这一地区上空穿过,人类不太可能欣赏到这一次的日食。”帕萨霍夫的研究工作得到国家地理学会研究与探索委员会的资助。(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它虽然写的是拉美,但每个中国人似乎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生活……我就再一次想起了从祖父的棺材里传出来的声音,听到了山林中的鸟叫。

这真的是一部关于中国的百年寓言。万物疯狂生长,欲望遍野升腾,这不就是在说我们吗?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对不起,我写到这里的时候,你是不是已经开始吐了?因为《百年孤独》这个开头,已经成了伪文青必备良药,动不动就“许多年以后”,好像景区商店货架上挂的切格瓦拉相框。

那么,下面这一句呢?“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这段杜拉斯的《情人》的开头,基本上连骗子都会背了,如《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的老骗子潘知常。这是我看过的被模仿得最滥的小说开头,当然是由于他们的精彩。

我这么笨拙费劲地开头,完全是为了引出马尔克斯老师。

44年前的5月30日,《百年孤独》首次在阿根廷出版,而前几日,它的中文版,被马尔克斯授权的中文版,正式来到中国。这就是说,在这之前所有你读到的《百年孤独》,都是盗版。不管怎么编辑,说没加入《伯尔尼版权公约》,那还是盗版。也难怪马尔克斯老爷子愤怒,在那个白衣飘飘的上世纪80年代,中文的《百年孤独》的销量是个天文数字,这得多大损失啊。

记得第一本非法翻译过来的中文版是1984年出的,至今37年了,这期间,起码在《百年孤独》的版权方面,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外,享受了37年的孤独。

有多少中国作家是吃《百年孤独》的奶长大的,没法得出准确答案。莫言、余华是一向承认的,有很多作家没说过,但不代表没受影响。我曾约李洱写一篇回忆他读《百年孤独》的文章,李洱在稿子里情不自禁地用起了“马氏写法”,以向马尔克斯致敬。李洱甚至认为这部小说是写给中国人的:“它虽然写的是拉美,但每个中国人似乎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生活……我就再一次想起了从祖父的棺材里传出来的声音,听到了山林中的鸟叫。我仿佛也再次站到了一条河流的源头,那河流行将消失,但它的波涛却已在另外的山谷回响。它是一种讲述,也是一种探究;是在时间的缝隙中回忆,也是在空间的一隅流连。”

过去的一周,《百年孤独》是唯一的文化事件,其他的是文化市场、文化政治以及文化忽悠,如当代艺术作品又拍出高价了,《富春山居图》两部分到台湾完成“统一”了,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将《少林武功医宗秘笈》赠送给美国国会图书馆,赵半狄还在说《功夫熊猫2》“文化侵略”。台上的演员喧嚣热闹,台下的观众孤独彻骨。

翻开一位年轻翻译家翻译的《百年孤独》,虽然开头可能已没了那个经典句式,但该书的深邃与社会批判,还是能让我们心里震惊一下,这真的是一部关于中国的百年寓言。万物疯狂生长,欲望遍野升腾,这不就是在说我们吗?马尔克斯老爷子,想请教您这样的智者:我们一百年的孤独还不够吗?

发表在栏目: 文化


人们可以看到美丽的星空像丝绸般从眼前徐徐滑过,视线跟随着地面上的一切事物在一起移动,仿佛飞行在宇宙中


地球所谓的“周日运动”旋转在这个延时视频中被一览无余的观看到,甚至人们还会出现仿佛录像机在空中漂浮的幻觉


欧洲南方天文台利用至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系统之一—甚大望远镜,运用延时拍摄技术拍摄到了这个神奇的视频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地球对于我们来说很庞大,但地球对于宇宙来说则很渺小。大家都知道我们所在的地球随时都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自传公转,但置身于地球之上的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它的移动。而且人们还常常被地球上面笼罩着的群星璀璨的夜空所吸引,但那条美丽的银河系也总是固定的“覆盖”在地球大气之上。都说星光灿烂的夜空往往会让人们为之惊艳,那么银河系如果能在眼前缓缓移动,则必将会为人们带来终身难忘的宇宙神秘美感。而近日,欧洲南方天文台利用至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系统之一—甚大望远镜,运用延时拍摄技术,在南美洲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的夜空,拍摄了一场地球移动,银河滑过的神奇风景。

  据悉,甚大望远镜置于阿塔卡马沙漠一座2400米海拔的山上,由4台相同的8.2米口径望远镜组成,组合的等效口径可达16米。4台望远镜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成光学干涉仪进行高分辨率观测。科学家通常利用它来研究观测天体,了解行星形成过程和宇宙谜团。从视频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南美洲阿塔卡马沙漠这片土地上的夜空在此刻看起来与以往的惊人异常。伴随阿塔卡马沙漠的暮色低垂,看似平常普通的暮色场景,经过甚大望远镜的延时技术拍摄,则上演了一场宇宙奇观。可以说,这个延时视频十分罕见,从视频中,人们可以看到美丽的星空像丝绸般从眼前徐徐滑过,视线跟随着地面上的一切事物在一起移动,仿佛飞行在宇宙中,又仿佛置身于神话般的国度。甚至还可以清晰的看到置于夜空中的激光引导星、黄道光、大大小小的麦哲伦星云,甚至环绕地球的人造卫星。地球所谓的“周日运动”旋转在这个延时视频中被一览无余的观看到,人们甚至还会出现仿佛录像机在空中漂浮的幻觉。

  这个神奇的延时视频发明者史蒂芬•吉斯阿德(Stephane Guisard)和约瑟•弗朗西斯科•萨尔加多(Jose Francisco Salgado)表示,这个延时视频与以往的都不同。普通的延时视频中只能看到繁星和天空在移动,而地球是静止不动的。但他们拍摄的这个延时视频则相反,通过将整个画面进行数字化的旋转,可以保持星空在视频中的稳定。这样就能很清晰的看到,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夜空中缓缓旋转了。(尚力)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这张美国航天局提供的照片显示,5月31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被移往发射平台。 “阿特兰蒂斯”号将于7月进行最后一次飞行,其后美国航天飞机将全部退役。 新华社发

  这张美国航天局提供的照片显示,5月31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被移往发射平台。 “阿特兰蒂斯”号将于7月进行最后一次飞行,其后美国航天飞机将全部退役。 新华社发

  这张美国航天局提供的照片显示,5月31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机组人员在“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前合影。 “阿特兰蒂斯”号将于7月进行最后一次飞行,其后美国航天飞机将全部退役。 新华社发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美国宇航局STEREO观日航天器观测到一颗自杀式彗星冲向处于太阳风暴状态的太阳

  日前,美国宇航局STEREO观日航天器最新观测发现,第二颗不幸的彗星冲入巨大的太阳风暴之中,这是在此次太阳风暴10天期间内第二颗冲向太阳的自杀式彗星。

  在5月20-21日,太阳释放出大量的日冕喷射物(CME),该巨大的等离子喷射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释放大量太阳微粒进入太空。随后一颗自杀式彗星冲向太阳,目前美国宇航局STEREO观日航天器观测到这颗自杀式彗星。

  5月27日,美国宇航局官员发表声明称,自太阳风暴出现不久,我们观测发现先后已有两颗彗星自杀式地冲向地球,当该彗星接近太阳时其彗尾被拉长延伸,显然它出现瓦解崩溃。

  在两周前,5月10-11日美国宇航局太阳及日光层观测卫星(SOHO)拍摄到一颗彗星冲向太阳,此后再未观测到它。同时观测到太阳出现大量的日冕喷射物。

  科学家认为太阳风暴和自杀式彗星汇合在一起纯属偶然巧合,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物理联系。近期出现的自杀性彗星属于克鲁兹彗星,这种类型的彗星通常环绕恒星在数十万公里的范围运行。

  科学家认为所有克鲁兹彗星是几百年前巨大彗星分解后的残骸体,这种类型彗星是由19世纪天文学家海因里希-克鲁兹命名的,它是发现克鲁兹彗星的第一人。

  太阳日冕持续数个小时,将喷射释放大量带电微粒。像这样的太阳风暴可以喷涌100亿吨等离子,以100万英里时速向外喷射。当这些太阳微粒打击在地球磁场时,它们将导致巨大的“地磁风暴”,这将潜在地出现长时间的全球电力系统和通讯系统中断。

  但是日冕喷射并非完全有害,这些太阳微粒可形成美丽壮观的北极光现象。目前,太阳正处于11年太阳气象周期中的活跃阶段,当前的循环阶段叫做“太阳循环24”。(卡麦拉)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美国宇航局(NASA)公布一款最新研制的多用途载人飞船,设计以“猎户座”航天器原型为基础,将作为未来宇航员进入外太空全新运输系统,可同时携载4人前往火星。

  中新网5月27日电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公布了一款最新研制的多用途载人飞船(MPCV),设计是以“猎户座”航天器的原型为基础,将作为未来美国宇航员进入外太空的全新运输系统,可同时携载4名宇航员前往火星。

  据称,随着“奋进号”航天飞机的谢幕之旅,以及7月“亚特兰蒂斯”号最后一次航天任务的完成,美国航天飞机的时代将就此终结。2010年,奥巴马政府关闭了“星座计划”(Constellation Project),当年4月该计划被改为2025年派遣宇航员抵达小行星,本世纪30年代抵达火星。

  这款多用途载人飞船是美国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最新研制出的“猎户座”航天器的改良版,底部宽约5米,重量约23吨,可同时携载4位宇航员。

  美国国家宇航局一名副主管道格 库克(Doug Cooke)说:“我们在‘猎户座’的研制上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取得了很大进展,有了这个基础,我们以此为原型然后增加了一些系统进行测试,迄今为止一切顺利。”

  为了进行测试,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在丹佛南部的瓦特顿大峡谷特别建造了测试区。虽然多用途载人飞船的最终目标是火星,但是短期内美国国家宇航局还有其他的计划,比如首先使用它来支持国际空间站的一些任务。


  美国宇航局(NASA)公布一款最新研制的多用途载人飞船,设计以“猎户座”航天器原型为基础,将作为未来宇航员进入外太空全新运输系统,可同时携载4人前往火星。

发表在栏目: 自然

  5月30日,美国纽约曼哈顿出现“曼哈顿悬日”美景。“曼哈顿悬日”这一词语是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尼尔 迪格拉斯 泰森在2002年首次使用的。在“曼哈顿悬日”出现的时候,曼哈顿每条东西向的街道都沐浴在落日余晖之下。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50 页,共 1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