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闻

实体书店丧钟敲响

文/编译自《经济学人》

众所周知,实体书店如今每况愈下,因为买书人不是在线订购,就是下载到电子阅读器上看。书店或许仍是一个可以看书和徜徉的好去处,但交易基本都跑到网上去了。

书店悲歌近日轮到连锁书店博德斯(Borders)。它决定将全部资产以2.15亿美元变卖给私募基金Najafi旗下的“直销品牌”;后者还将接手2.2亿美元的债务。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雇员超过1.1万人的博德斯今年2月寻求破产保护后,迄今又亏了1.91亿美元。19日的资产拍卖会事关这家名店的命运;此前博德斯已关闭了逾三分之一的分号。

由于“直销品牌”是一家图书音像产品的在线和邮购经销商,有人猜测:新老板无意让书店再开下去;它可能只看中博德斯的营销网络,其余的估计都想脱手。无论如何,对书店员工和顾客而言,前景都不很妙。

与同行巴恩斯和诺布尔相似,博德斯也素有企业怪兽的声名,数十年来一直在挤垮更有人情味的小书店。这仅仅是一个恶有恶报的故事吗?

我们曾指出,这些庞大书店帝国也扮演了重要作用——它们往往是美国小镇或郊区的唯一书店;如果没有它们,读者只能到沃尔玛选购有限的图书。

这些大书店提供了一个让人们既能买书,又能与其他书迷交流、听作者演讲的地方,顾客可以在没有压力的氛围中从容看书。

问题大概就出在“ 没有压力”这一点上。加州州府萨克拉门托以南一小镇的报纸近日的一篇报道,很好地说明了问题所在:

“我只是进来喝咖啡、跟朋友打招呼。”73岁的约翰·韦加说,“我不会在这里买书。来书店的人只是拿起一本25美元的书,从头到尾读完,再放回架上。”

19岁的连环画迷伊曼纽·伊文斯说,他喜欢靠在书店的舒适走道上看书,至少已看完50本。

除了咖啡和无线上网之外,人们还肯在实体书店为什么东西掏钱?独立书店能否收取会员费?企业赞助的模式可行吗?

市场正在排挤掉一个有意义的公共场所。书店留下的空白会由什么来填补呢?

发表在栏目: 文化

行为艺术

做行为艺术的相西石

相西石,小个子,爱剃光头,身上有蛮劲。看着人有些生。当然人要成熟了,也就没意思了。后来知道他是搞行为艺术的。也就觉得挺统一的。行为艺术挺蛮的,动不动就脱光了。我问相西石:为什么要脱光呢?他说脱光了,符号就出来了,纯粹了,强烈了。要表现的东西也就更加专注和集中了。那么我就开玩笑:哦,脱颖而出。

我不大了解行为艺术,好像是最早尼采说过把自己做成艺术。后来美国的大学生搞校园嬉皮时,脱光了还不够,还要把自己的名字,学校,班级写在屁股上。这种有悖于常人的行为,似乎是对世俗的轻蔑和挑战。世俗的人们都是很没意思的人,是在泡菜坛子里腌过的人,黄瓜不再是黄瓜,白菜不再是白菜,一个味,酸溜溜的,还有股子发霉的味道。他们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家里有开不败的塑料花。我称他们为:生产线上下来的标准件。就像我小时候有一个可疑的人在他那可疑的日记里说他要做一颗螺丝钉。那么,天上伸下来一个巨大的螺丝刀,把他拧在那里,他就在那里生锈。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大多数人都势力的世故的选择成为这样。按说,人在世上混,谁也别笑话谁。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谁愿意给头上开个槽就开去。可是大多数人又都笑话和指责行为艺术。行为艺术几乎成了神经病的代名词。那么,再按照他们的说法: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哈哈,看看,人能说人吗?说不好就把自己搭进去了。

有一天,相西石给我说:已经搞了十年的行为艺术了。听完这话,我觉得他在我面前扑朔迷离的。我闹不清是什么让他这样做。他很小就画画了,画传统水墨画,好像还挺有名,被人誉为神童。画的多了,就不满足,大多数人都画傻了,画匠了,成了程式。很难有所突破。他是否想通过做行为艺术来有所突破?平面的绘画不能表现他的问题?我隐隐约约知道他的一个凄惶事。上美院时就谈了个女同学,俩人好,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俩人分手了。是不是从那以后相西石就开始做行为艺术?

 

相西石,小个子,爱剃光头,身上有蛮劲。看着人有些生。当然人要成熟了,也就没意思了。后来知道他是搞行为艺术的。也就觉得挺统一的。行为艺术挺蛮的,动不动就脱光了。我问相西石:为什么要脱光呢?他说脱光了,符号就出来了,纯粹了,强烈了。要表现...  我看过一张行为艺术的图片。好像是四川音乐美术学院的学生做的,一群男女,一个挨着一个,一丝不挂,排成@。队伍的最末尾是个女的。然后,如是多米诺骨牌的情景。压倒了前面的人,依次叠压下去,一片狼籍。生活中我知道有些女人破坏性很大,身上有毒,不知道从那来的邪气,动那第一张牌,然后害了周围一大群人。而且她自己还不知道,还一脸的无辜。这是我个人对这个行为艺术作品的解读。我给相西石说了。相西石认识那个做艺术的女的,问她那个作品的意思。那女的说什么意思也没有。看来是我神经过敏,匪夷所思。但这都是我的记忆和经验。我的记忆比较深刻,有太多的案例。我的经验也比较恶毒,每一个经验又似乎是一个坑?成了井底之蛙。只是,很多的女人都不知道她们在做什么。据说,全世界的心理学家分析孩子们的不快活,分析到最后,全是因为母亲。而且社会上的那些痞子的母亲又都是泼妇,怨妇,恶妇,母大虫。

发表在栏目: 文化

  7月7日,海归大熊猫“苏琳”在四川卧龙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产下一对双胞胎。这是“苏琳”的第一次生产,也是2011年全球出生的第一胎熊猫宝宝。

  “苏琳”于今年3月16日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与雄性大熊猫“武岗”完成了配种,3月19日被送到卧龙参与野化放归培训试验。近日来,“苏琳”出现了明显的产前行为,卧龙放归培训基地的工作人员对它进行了24小时的不间断监控和精心护理。

  7日凌晨五点“苏琳”开始努责,10时10分破羊水并于12点36分在初期野化培训场的石质巢穴里顺利产下第一仔。由于是初次生产,面对在地上的幼仔,“苏琳”显得有点不知所措,大约三分钟后,强烈的母性还是促使“苏琳”将宝宝叼起来抱在怀里。幼仔声音洪亮,外观目测健康。13点12分,“苏琳”再次产下一仔,工作人员随即取出检查,发现是一只尚未发育完全的死胎,体重仅40克。

  本次“苏琳”产仔也是人工繁殖的大熊猫第一次在野外环境里产仔,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将对这只幼仔和去年出生在野化培训基地的大熊猫“淘淘”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行对比研究。由于幼仔出生后的第一周属于高度危险期,对幼仔和妈妈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也是大熊猫回归自然的必经之道;工作人员计划在24小时内将幼仔取出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由于近来卧龙遭受暴雨、泥石流,道路和电力设施损毁严重,野化放归基地物资相对缺乏,研究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柴油发电确保临时电力供应,动员全体人员采用多种渠道满足熊猫食物需求,确保基地内的熊猫妈妈们生产顺利。相关部门也正在通过各种努力恢复供电和物资供应。

  “苏琳”在2005年8月2日出生于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父亲“高高”、母亲“白云”,2010年9月26日回到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苏琳”体态优美,是公认的熊猫界美女,在全世界拥有众多“粉丝”。至此,“苏琳”正式完成从美女到辣妈的蜕变。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多种热带殖菌蠢虫。每种的体长都不超过3毫米。


一只Redbay殖菌蠢虫的近照,它会引起非常致命的月桂树落叶病。


一只颗粒状殖菌蠢虫。白色的表面是真菌。右边是虫卵。

  发生生态灾难是不幸的,但它们又可以是非常迷人的。树皮甲虫和殖菌蠢虫正在迅速蔓延开来,大约7000种甲虫扩散到它们的自然栖息地以外的地方,对世界各地的树木造成严重威胁。

  当然这并不是甲虫的错,它们只是碰巧拥有超群的生存策略:它们并非吃掉树皮,因为树皮里充满树木产生的毒素,这会令入侵者望而却步,聪明的甲虫 通过吃食用树皮的菌类存活。这是动物世界最伟大和最不受赏识的一种共生关系。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生物学家吉利-霍克尔说:“你知道南美切叶蚁因为会 种植菌类而特别出名吗?这些群体进化出这种超凡本领。树皮甲虫至少有11个独立群体。如果走进南美雨林,你将会看到这些菌类‘农夫’的非凡能力和多样性。你甚至有可能会看到一棵树在没有任何锯屑的情况下突然轰然倒地。这是菌类农夫正在工作,它们正在树干里钻洞,用来种植它们的真菌。”


一棵遭袭的树的截面上有很多虫洞。

  Redbay和颗粒状殖菌蠢虫都起源于亚洲东南地区,图片显示的是它们正在袭击美国东南地区的一棵树。白色突出物是堆积的木屑。

  每个树皮甲虫和殖菌蠢虫群体都有收集真菌的独特方法,它们会把真菌放在身体上的专用囊状物里、它们的腋窝下,或者它们的背上和嘴巴里,时刻准备 播种它们。霍克尔说:“把一只甲虫的头砍掉,将它碾碎,撒在琼脂上,结果你将会看到它长出的最令人不可思议的生物体。这些都是甲虫的真菌共生体。事实上这 些微小生物根本不为人知。”霍克尔表示,研究甲虫的人数寥寥可数,他在7月13日发表在《皇家学会学报B》里的一篇论文里叙述了有关它们的事情。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因为人们没有研究甲虫的动机。这些虫子喜欢生活在死树,而非活树上,它们非常重要,但没有害处,而且相对来说它们也不太显眼。


一只殖菌蠢虫腋窝下的菌囊。红色物质是真菌的孢子。

  极端两性异形(1)。雄性和雌性殖菌蠢虫可能拥有不同的体型和生活方式,雄性除了交配以外,没有其他任何用处。左侧是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只雌性殖菌蠢虫,右侧是它的兄弟。

  但是当树皮甲虫和殖菌蠢虫进行长距离迁徙,从它们最初的进化地迁移到其他地方时,情况就会发生变化。最早知道的树皮甲虫攻击活树的例子包括欧洲榆小蠹及其共生菌Ophiostoma,以及原真菌新榆枯萎病菌(Ophiostoma novo-ulmi)。它们是荷兰榆病,是通过木材进口传播过来的,20世纪中期的几十年里,这些生物几乎摧毁了北美和欧洲的所有榆树。此后出现的是redbay 甲虫,它起源于东亚,2005年首次在乔治亚州看到。这种昆虫喜食樟科(Lauracae)植物,鳄梨树就是其中之一。如果redbay甲虫扩散到鳄梨树种植区,将会造成巨大破坏。另一种树木杀手甲虫目前是南美和欧洲的白杨种植园最头疼的一个问题。还有一种已经引发芒果猝死综合征。开始寄生在当地甲虫身上的一种真菌引起的疾病,已杀死了日本的大量橡胶树。

  极端两性异形(2)。左侧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只雌性Hadrodemius globus。右侧是它的兄弟,这种雄性甲虫没有翅膀。

  也许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端倪。很多入侵目前正在慢慢被识别出来,但是有关它们的描述还未出现在科学文献上。没人清楚甲虫为什么会突然袭击活树,但是霍克尔怀疑这只是一个不幸的巧合,进化错误使甲虫对不熟悉的气味开始产生好感。在它们眼里,它们认为活树其实就是死树。然而,对这种袭击还不习惯的树木不是对它们毫无免疫能力,就是免疫过度。这就如同人类接触一种不熟悉的细菌,他们会因反应过度而毁掉自己。

  超极端两性异形。Ozopemon的雄性主要是为了繁殖目的,这只雄性殖菌蠢虫的下颚和交配器官会正常生长,而其他部分则从幼虫阶段开始停止发育。

  对此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霍克尔表示,我们能做的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只有少数外来甲虫产生了破坏作用,即便如此,这种情况也很不得了。毕竟有7000种树皮甲虫和殖菌蠢虫扩散到世界各地,因此它们出错的可能性非常之大。据美国入境港进行的集装箱害虫调查结果显示,被拦截的昆虫中树皮虫占58%。我们根本无法完全阻止它们侵入,一只甲虫就能产生很多后代,导致物种入侵。

  生命延续。一棵被残害的树里的殖菌蠢虫家庭。真菌庄园被消耗殆尽,已经变黑,不过幼虫已经发育成熟,即将变成成虫

  霍克尔说:“这些甲虫另一个令人吃惊的特征,是它们拥有的令人不可思议的再生策略。”在没有雄性的情况下,雌性可以通过自体受精繁殖后代。它们甚至不用为儿子而费神,它们可能只有女儿,由于有丰富的真菌可以食用,它们不出2周就能完全依靠自己繁殖后代。说到真菌的话题时,霍克尔滔滔不绝。他说:“它们闻起来就像白果(white fruit)。看起来像是膨起的云朵。有时它们像棕色的淤泥。它们吃起来经常像蘑菇。怪不得甲虫会喜欢吃它们。”当问及他是否曾亲自品尝这些真菌时,霍克尔做出了肯定回答。“大规模种植甲虫共生真菌,这样我们就能把木材变成美味水果,这个想法难道没有吸引力吗?现实中有很多好机会。这是最令人惊叹的体系之一。它非常出色,但是我们对它的研究还不够多。”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北京时间7月28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世界上最大的核能生产国美国公布了其第一份有关是否需要在日本福岛核灾难之后提高安全标准的详细公开研讯报告。美国核能管理委员会的特别工作组表示,导致日本核危机的一系列事件不可能在美国出现,同时建议将更多精力用在如何应对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上。

  尤为重要的是,美国核电站需要采取措施应对超出设计承受能力的风险,即核电站设计时并未考虑的因素。美国的很多老核电站可能不具备很强的抗震、抗洪以及抵御其他风险的能力。以下盘点的是美国年代最悠久的九座核电站。

  1.新泽西州牡蛎湾核电站

新泽西州牡蛎湾核电站(图片来源:Mel Evans)
新泽西州牡蛎湾核电站(图片来源:Mel Evans)

  Exelon公司的牡蛎湾核电站座落于新泽西州汤姆斯河附近,1969年9月投入运营,是美国历史最久远的核电站。检查人员指出,如果电力供应中断,紧急排气程序将导致反应堆所在建筑内氢不断积聚,这种积聚据信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与牡蛎湾核电站一样,福岛核电站的沸水堆也采用Mark I安全壳系统。根据核能管理委员会特别工作组的建议,这种反应堆需要可靠的加固型排气设计。(福岛以及美国31座沸水堆中的巨大多数均采用加固型排气设计,特别工作组建议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可靠性。)

  2.纽约九哩岬1号机组

纽约九哩岬1号机组(图片来源:Constellation Energy via PRNewsFoto)
纽约九哩岬1号机组(图片来源:Constellation Energy via PRNewsFoto)

  联合能源公司的九哩岬1号机组座落于纽约奥斯威戈附近的安大略湖东南岸,是美国运营时间第二长的核电站。这座核电站1969年11月投入运营,与牡蛎湾核电站相同,同时也采用相同的设计。根据日本核事故后进行的检查,这座核电站的主要缺陷集中于灭火系统、洪水检测以及建筑物排水系统。对牡蛎湾核电站进行的检查也发现类似问题。

  问题虽然相似,但两座核电站面临的未来不尽相同。Exelon公司2010年宣布,根据与新泽西州监管部门达成的协议,牡蛎湾核电站将在2019年关闭,较原计划提前10年。监管部门曾要求这家公司建造昂贵的冷却塔。九哩岬核电站2006年再次获得批准,将一直运营到2029年。美国的核能发电比重只有20%,每年的耗电量高的惊人,接近7990亿千瓦时,超过法国和日本核电站的发电量总和。

  3.纽约京纳核电站

纽约京纳核电站(图片来源:Entergy/NRC)
纽约京纳核电站(图片来源:Entergy/NRC)

  京纳核电站座落于安大略湖沿岸,距离纽约罗切斯特东北部20英里(约合32公里),1969年12月投入运营。检查人员指出这座核电站存在一系列问题,大部分应急设备和其他基础设施均无法抵御地震风险。

  检查人员表示:“进水构筑物内的蒸汽加热管不具有抗震能力,一旦发生故障便会导致安全相关设备的运转出现软肋。柴油和电机驱动的消防泵也不具有抗震能力,一旦罢工便可导致灭火系统和水龙带卷盘无法使用。进水构筑物内通往供热锅炉房的天然气管道同样不具有抗震能力,一旦发生故障便会导致额外的火灾风险。”但检查人员仍旧指出,这座核电站符合当前所有与抵御火灾和洪水有关的执照要求。

  4.伊利诺斯州德累斯顿核电站2号和3号机组

伊利诺斯州德累斯顿核电站2号和3号机组(图片来源:Emory Kristof, National Geographic)
伊利诺斯州德累斯顿核电站2号和3号机组(图片来源:Emory Kristof, National Geographic)

  Exelon公司的德累斯顿核电站位于伊利诺斯州乔莉埃特南部20英里(约合32公里),1970年4月和1971年7月投入运营。这座核电站靠近伊利诺伊河和堪卡基河,高出海平面517英尺(约合158米),比计算得出的500年一遇的洪水水位高出4英寸(约合10厘米)。

  检查人员指出柴油排洪泵从未进行过针对可能最高洪水水位528英尺(约合161米)的测试。“测试时,排洪泵需要使用吊车吊在空中,高出这一洪水水位,运转和燃料补给都要在空中进行。”他们表示这一策略立基于较低的大洪水发生可能性,核电站运营商在水位达到509英尺(约合155米)前拥有72小时应急反应时间,足以关闭和冷却反应堆。

  5.南卡罗来纳州H.B。鲁滨逊核电站2号机组

南卡罗来纳州H.B。鲁滨逊核电站2号机组(图片来源:CPL/NRC)
南卡罗来纳州H.B。鲁滨逊核电站2号机组(图片来源:CPL/NRC)

  H.B。鲁滨逊核电站座落于南卡罗来纳州哈兹维尔,1970年9月投入运营,拥有41年历史。2010年,这座核电站因为一系列故障多次关闭,其中一次因电力系统起火所致,关闭了4个月之久。在2010年秋季宣布领导层变更之后,运营商Progress Energy表示H.B。鲁滨逊核电站的运转负荷已从67%提高到全负荷。但2010年发生的一系列事故还是导致监管部门在2011年提高对其的检查力度。

  日本核事故后对H.B。鲁滨逊核电站进行的检查发现,这座核电站排水设施阻塞,消防管数量不足同时可能生锈,安全壳通风过滤器可能在氢起火燃烧时发生故障。美国核能研究所指出,监管部门并未因在福岛核事故后进行检查时发现这些问题而发出警告。H.B。鲁滨逊核电站运营商需要在检查发现问题后立即采取措施或者制定计划以提高安全性。

  6.威斯康星州波因特滩核电站1号机组

威斯康星州波因特滩核电站1号机组(图片来源:FPL/NRC)
威斯康星州波因特滩核电站1号机组(图片来源:FPL/NRC)

  波因特滩核电站位于威斯康星州两河沿岸,1970年11月投入运营。基于备用零部件数量、电池检查结果、设备状况以及培训工作不到位等问题,运营商表示需要对他们的应急程序进行大幅改进。检查人员指出,虽然并未发现任何危急波因特滩核电站正常运转的问题,但在抵御洪水和火灾方面,这家核电站应该予以重视和改进,所涉及的问题包括燃料补给、核电站外的资源可用性以及相关内部程序。

  波因特滩核电站运营商NextEra投资数亿美元,对两座反应堆进行升级。在3月因燃料补给和设备更换暂时关闭之后,这座核电站于7月重新启动,发电能力提高了17%。

  7.密歇根州帕里萨德斯核电站

密歇根州帕里萨德斯核电站(图片来源:Herald-Palladium)
密歇根州帕里萨德斯核电站(图片来源:Herald-Palladium)

  帕里萨德斯核电站座落于密歇根州科弗特,1971年12月投入运营。检查之后,检查人员列出了一份失察清单,所发现的问题包括紧急程序过时,应急反应设施内发现遗落的手机,用于应急反应的水龙带部分缺失等等。但他们并不认为这些问题足以影响核电站在遭遇灾难时的应急能力。

  检查人员同时指出帕里萨德斯核电站面临的影响安全性的排水能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3年内仍旧存在。1月22日,这座核电站因一系列故障临时关闭。1月初,这座核电站又因为冷却水泵几天内失去电力供应被迫减少发电量。

  8.明尼苏达州蒙蒂塞洛核电站

明尼苏达州蒙蒂塞洛核电站(图片来源:Steve Skjold, Alamy)
明尼苏达州蒙蒂塞洛核电站(图片来源:Steve Skjold, Alamy)

  蒙蒂塞洛核电站位于明尼苏达州西北部大约35英里(约合56公里),1971年3月投入运营。检查人员指出,在发生地震时,这座核电站的消防系统可能发出严重故障。在所谓的“地震安全停堆”之后,蒙蒂塞洛核电站的应急反应设备仍不可用。一些设备要么未列在目录中,要么存放在错误的地方。在检查的377个防洪设备中,39个因燃料补给中断无法使用。美国核能管理委员会建议蒙蒂塞洛核电站进行一系列改进,完善核电站自身以及核电站外的应急计划。

  7月初,蒙蒂塞洛核电站在因替换安全减压阀暂时关闭后重新启动。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呼吁扩大核电站周围的应急计划区,同时移除过度拥挤的冷却池中的乏燃料。5年之后,乏燃料可以进行干式储存。相比之下,特别工作组则建议采用更理想的监视设备,帮助核电站运营商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进一步水位、温度、辐射水平以及其他重要数据。

  9.伊利诺斯州方城核电站1号机组

伊利诺斯州方城核电站1号机组(图片来源:Exelon/NRC)
伊利诺斯州方城核电站1号机组(图片来源:Exelon/NRC)

  方城核电站座落于伊利诺斯州科尔多瓦密西西比河沿岸,1972年4月投入运营。检查人员指出这座核电站的一些抗洪设施并未进行例行检查,更为严重的是,大部分排洪泵、洪水探测器以及消防系统并不符合抗震标准。核能管理委员会建议方城核电站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在“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核电站被要求大幅增加消防设备。在遭遇自然灾害时,核电站将因为这些设备受益,但这种受益只有在消防设备合理储存以及在发生洪水或者地震时正常运转才能成为现实。福岛核事故迫使美国监管部门重新思考。福岛核电站的应急设备很多,但却因为失去电力供应而无法使用。核能管理委员会主席格雷戈里-杰茨科表示,福岛核电站堆芯损坏和无法控制的辐射成为核能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秋凌)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太阳能巨塔的高度达到帝国大厦的两倍,将成为世界上的第二高建筑太阳能巨塔的高度达到帝国大厦的两倍,将成为世界上的第二高建筑

  北京时间7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将在亚利桑那州沙漠建造一座巨型太阳能塔,高度达到帝国大厦的两倍,将成为世界上的第二高建筑。巨型太阳能塔将建在菲尼克斯西部130英里(约合209公里)处,将成为沙漠深处一个具有革命性的电力来源。

  涡轮机将用于迫使阳光加热的空气穿过一个2600英尺(约合792米)高的烟囱,而后产生大量电量。据估计,太阳能巨塔可产生100多万兆瓦电量,足以满足15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这项建造计划由EnviroMission公司提出,公司总裁克里斯-戴维在接受azfamily.com网站采访时说:“它不需要水,可靠性高,在成本上具有竞争优势。我不认为这个行业还会向它提出更多要求。”

  巨塔底部的温室直径超过2英里(约合3.2公里),塔身直径与足球场不相上下。这座太阳能塔的高度将达到帝国大厦的两倍,略低于2717英尺(约合828米)高的迪拜哈利法塔。哈利法塔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目前,EnviroMission公司正与州政府磋商土地协议,现已与南加利福尼亚州公共电力公司达成30年的购电协议。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一项目将为工程师和普通工人提供1500个新就业岗位。据估计,太阳能巨塔将耗资7亿美元。

  10多年前,EnviroMission公司曾在西班牙建造一个规模较小的原型。之所以选择亚利桑那州沙漠是因为这一地区温度高、地势平坦同时靠近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输电线路。如果一切顺利的话,EnviroMission公司计划在墨西哥、印度和澳大利亚建造太阳能巨塔。戴维说:“亚利桑那州面积巨大,允许我们建造多个太阳能塔。在首个项目的所在地,我们足以建造6座太阳能塔。”(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罗伯特-埃丁格在一台过时的低温保持器前开展研究。
罗伯特-埃丁格在一台过时的低温保持器前开展研究。
罗伯特-埃丁格在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教授物理。
罗伯特-埃丁格在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教授物理。

  北京时间7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著名的人体冷冻法之父罗伯特-埃丁格上周六逝世于美国底特律郊区的家中,终年92岁。不过,对于他来说,现在的状态似乎只是暂时“休息”。作为人体冷冻法的提倡者,他同样积极地参与实践。他的遗体将被冷冻保存于盛满液氮的容器中,并寄希望于将来某一天医学技术发达到能够将他复活。

  据罗伯特的儿子大卫-埃丁格介绍,在经历了数星期病危状态之后,这位著名的科学家终于走完了这一段人生历程。他的遗体将成为保存于人体冷冻法研究所的第106个实验标本。人体冷冻法研究所由罗伯特于1976年创建。

  大卫表示,“我的父亲一生都在致力于将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其他人复活的研究。不管他能否成功,至今还没有人能够知道,但是我们认为他是一个优秀的倡导者和急先锋。”

  罗伯特曾经在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教授物理。由于在二战中受到严重伤害,因此他在医院呆了许多年。经受骨移植手术的罗伯特由此对未来通过技术使被冷冻的人复活充满乐观态度。据大卫介绍,罗伯特曾经受到过科幻小说的启发,并开始致力于实现这一技术和想法,寄希望科学家们或医学工作者能够在技术上朝向这一目标迈进实质一步。

  但是当他几乎没有看到任何进展时,他于1964年写下了一本题为《不死的期待》,详细介绍了人体冷冻法的概念,希望能够将这种概念进行推广。罗伯特在书中写道,“如果文明能够忍受,医学科学将最终能够修复人体的任何创伤,包括自然衰老以及其他死亡原因。不管是什么杀死了我们,如老化或疾病,即使我们死亡时人体冷冻技术还不够成熟,但我们的未来朋友迟早会救活我们。”

  除了在书中积极推广他的理论,罗伯特还在各种电视谈话场合中大力提倡人体冷冻法。罗伯特创立的人体冷冻法研究所现拥有900个会员。他还建立了“不死协会”,这是一个致力于探讨人体冷冻和延长人类寿命问题的研究和教育机构。

  在人体冷冻法研究所,冷冻保存一具遗体收费2.8万美元。遗体保存于一个盛满液氮的容器中,温度低达零下321华氏度(约合零下160.6摄氏度)。第一个冷冻于人体冷冻法研究所的人是罗伯特的母亲,她死于1977年。罗伯特的两任妻子死后也先后保存于人体冷冻法研究所。

  由于人体冷冻法一直存在争议,因此罗伯特没有少受过他人的质疑和嘲笑。但大卫认为,罗伯特从来没有受到这方面的干扰。(彬彬)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建成后的“潘斯摩尔”示意图


以上两张为施工中的“潘斯摩尔”实景

  美国密苏里州一处正在建设的宅邸引发公众热议,有人猜测它是一座军事堡垒,有人认为它属于影星布拉德皮特和安杰利娜朱莉,因为它实在特别……为澄清事实,房屋主人在一份邮件中声明,这栋占地近6700平方米的建筑是他家别苑。

  这栋城堡式建筑名为“潘斯摩尔”,位于密苏里州西南的克里斯琴县,坐落在斯普林菲尔德市和布兰森市之间的欧扎克斯山上,四周环绕着约2平方公里森林。

  据美国《福布斯》杂志报道,潘斯摩尔定于2013年完工,建成后总占地7.2万平方英尺(6691平方米),将成为美国最大私人住宅之一。宅内设有13间卧室、14间浴室,配备图书馆、音乐室、剧院以及大型车库等设施,堪称“豪宅”。

  “很难想象7.2万平方英尺(有多大),”路透社25日援引克里斯琴县官员卢拉佩里亚的话报道,“我真想看看建成后的房屋。”

  建造潘斯摩尔,预计仅建材一项就需近690万美元。房产经纪人马特梅多斯说,“只要有钱有地”,住宅面积多大都不奇怪,“我希望自己也能拥有那样的(住宅)”。

  潘斯摩尔所有者史蒂文赫夫说,这处宅邸的最大特色并非豪华,而是节能和抗灾。

  “我们正在建造的不仅是家庭住宅,更是未来节能和抗灾技术的实验室。”

  据赫夫介绍,潘斯摩尔墙体所用混凝土中加入了钢纤维,这种纤维由赫利克斯公司生产,呈螺旋状,在墙面形成隔热层。夏季,混凝土吸收热量,保持屋内凉爽,从而减少能耗。这种特殊混凝土还能有效抵御飓风和地震。

  在房屋供暖方面,潘斯摩尔将主要依靠太阳能、地热和燃烧木材。为节省资源,它还配备雨水收集装置。

  “(节能)概念和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关系密切,因为能源价格越来越高,”赫夫说。

  设计并承建潘斯摩尔的是TF混凝土建材系统公司,住宅所用混凝土建材全部由这家公司生产。赫夫正是公司总裁。

  赫利克斯公司创始人鲁克平克斯说,潘斯摩尔虽是私人住宅,却规模惊人,旨在彰显节能抗压的特点,为大型商业建筑提供范例。它不仅是TF混凝土建材系统新技术的“实验品”,也为赫夫提供绝佳机会,吸引公众注意,展示自家混凝土建材。

  赫夫计划8月中请媒体记者参观潘斯摩尔。“我们有信心,(潘斯摩尔)将成为未来美国乃至世界建筑的样本,无论是私人住宅还是学校、医院、图书馆或办公楼,”他说。

  拉佩里亚说,向潘斯摩尔征收的大部分房产税将用于当地公立学校,“(房主)在克里斯琴县投资,我们感到高兴”。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该火星车将会爬上盖尔陨坑中心一座高近3英里(4.83公里)的山,收集地质岩层样本


火星科学实验室

  美国宇航局为下一代火星车——目标远大但发射时间被一再推迟的“火星科学实验室”选出了最终目标。任务科学家22日宣布,这辆同越野车大小差不多的核动力火星车将会前往位于火星赤道附近的盖尔陨坑(Gale Crater),这个陨石坑的直径大约是96英里(154.5公里)。他们选择这里的关键因素是陨石坑中央高近3英里(4.83公里)的一座山,它比西雅图郊外的雷尼尔山还高。

  项目科学家约翰 -格洛辛格在华盛顿史密森航空博物馆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这座山并不是一个很高的锥形体,而是一个相对较宽、较低的土墩形结构。这意味着我们的火星车可以爬上去。事实上这或许是我们的太阳系里火星车能够爬上去的最高的山。”

  科学家最初确定100个可能的登陆点,不过最终这一数字被缩减到4个。格洛辛格博士称,这4个地点都很有吸引力,让科研人员从中挑出一个,就如同让一群人决定最喜欢哪种口味的冰激凌。他说:“最终我们选择了我们认为最好的一个。”

  “火星科学实验室”的非正式名称为“好奇”号,它预计将于感恩节(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后发射升空,并于明年8月驶抵火星,在盖尔陨坑比较平坦的地方着陆。这一地区的沉积物可能是由很久以前流动的水体带到这里来的。为期两年的任务期间该火星车在往山上爬时,它会经过不同的地质层,情形将会很像地球上的美国大峡谷。加州理工学院的地质学家格洛辛格说:“这就如同阅读一本长篇小说。我们认为盖尔陨坑将是有关火星早期环境演变的一本重要小说。”

  尤其是“火星科学实验室”还会查看露出地面的粘土和硫酸盐,这些矿物是在有水存在的环境下形成的。如果两年后该车继续运行,它将接着爬山,以便研究更多岩石。“火星科学实验室”比美国宇航局送上这颗红色行星的前两辆火星车——“勇气”号和“机遇”号更大、更重。与这两辆由太阳能提供动力的火星车不同,“好奇”号将从10磅(4.54公斤)钚衰变产生的热量获得电能。因此该车更不容易受到火星上的气候变化和尘暴(会遮挡阳光)的影响。除此以外,该车还能携带更多先进仪器,例如用来蒸发岩石的雷达和用来确定蒸发产生的气体是由什么元素构成的机器。

  “火星科学实验室”原本打算在2年前发射升空,但是由于技术问题,它的发射时间被一再推迟。为了在合适的时间发射升空,美国宇航局只得等待火星和地球的轨道位置再次排列成行。与此同时,这项任务最初估计的总耗资是16亿美元,但是目前这一数字仍在继续上升:该局6月宣布,它会再投入4400万美元,令当前的耗资总额达到25亿美元。(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阿波罗11号宇航员之一看到UFO在一直伴随他们到月球

  自1972年12月美国“阿波罗17号”飞船返回地球、美国结束“阿波罗”登月计划后,30多年来,美国和苏联从此再未进行过任何载人登月任务。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所有25名飞往月球的美国宇航员都曾在月球上发现过不明飞行物,对外星强大科技的“畏惧”,促使美国宇航局(NASA)放弃了载人登月任务。

  25名宇航员都遇到过月球UFO

  1973年,NASA第一次公开了登月任务的一些结果。在一份秘密声明中,NASA称,所有25名参与“阿波罗”登月任务的宇航员都曾在月球上空遭遇过不明飞行物UFO。美国前登月计划负责人韦赫·冯布朗生前称,数次“阿波罗”登月任务都遭到某种地外神秘力量的监控。1979年,美国NASA前通讯主任莫里斯·查特连称,宇航员在月球上空和不明飞行物相遇是一件“平常事”。

  恐惧使美苏30年没有再登月

  一种阴谋论观点认为,人类所有“载人登月任务”在30年前突然中止,是出于对在月球上存在的外星力量的恐惧。阴谋论者认为,月球是外星智能生物研究地球的最好平台,它距离地球不算太远,并且月球的一面永远面对地球,这意味着外星生物可以安全地栖身在月球的另一面。UFO专家称,月球黑暗的另一面有好几个外星生物基地,今年,日本天文学家就在月球表面拍摄到了好几个500米到1000米长的黑色物体,它们以Z字形的运行轨迹快速穿过月球表面。

  NASA档案证明月球“空心说”

  苏联科学家亚历山大·柴巴可夫和米凯·瓦辛甚至认为月球是“空心”的,他们认为月球是经过某种智慧生物改造的星体。NASA一份解密档案显示,月球在某种程度上可能真是“空心”的:1970年4月,“阿波罗”13号飞船服务舱里的液氧贮箱突然过热导致爆炸,接着一截15吨重的火箭金属部分坠向了月球表面,设置在月球上的地震仪记录到了长达3小时的震荡余波。如果月球是实心的,这种声音只能持续一分钟左右。 


美国“阿波罗”登月

  数百年来的怪异现象

  一六七一年,三百多年前的科学家卡西尼就曾发现月球上出现一片云。

  一七八六年四月,现代天文学之父威廉赫塞尔发现月球表面似乎有火山爆发,但是科学家认为月球在过去三十亿年来已没有火山活动了,那麽这些“火山”是什么?

  一八四三年曾绘制数百张月球地图的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史谷脱,发现原来约有10公里宽的利尼坑正在逐渐变小,如今,利尼坑只是一个小点,周围全是白色沈积物,科学家不知原因为何。

  七月廿一日,当艾德林进入登月小艇做最后系统检查时,突然出现两个幽浮,其中一个较大且亮,速度极快,从前方平行飞过後就消失,数秒钟後又出现,此时两个物体中间射出光束互相连接,又突然分开,以极快速度上升消失。

  在太空人要正式降落月球时,控制台呼叫:“那里是什麽?任务控制台呼叫太阳神十一号。”

  太阳神十一号竟如此回答:“这些宝贝好巨大,先生……很多……噢,天呀!你无法相信,我告诉你,那里有其它的太空船在那里……在远处的环形坑边缘,排列着……他们在月球上注视着我们……”

  苏俄科学家阿查查博士说:“根据我们截获的电讯显示,在太空船一登陆时,与幽浮接触之事马上被报告出来。”

  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廿日,太阳神十二号太空人康拉德和比安登月球,发现幽浮。一九七一年八月太阳神十五号,一九七二年四月太阳神十六号,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太阳神十七号……等等的太空人也都在登陆月球时,见过幽浮。

  科学家盖利曾说过:“几乎所有太空人都曾见过不明飞行物体。”

  第六位登月的太空人艾德华说:“现在只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来自何处?”

  第九位登月的太空人约翰杨格说:“如果你不信,就好像不相信一件确定的事。”

  一九七九年,美国太空总署前任通讯部主任莫里士。查特连表示“与幽浮相遇”在总署里是一平常事,并说:“所有太空船都曾在一定距离或极近距离内被幽浮跟踪过,每当一发生,太空人便和任务中心通话。”

  数年後,阿姆斯壮透露一些内容:“它真是不可思议……我们都被警示过,在月球上曾有城市或太空站,是不容置疑的,我只能说,他们的太空船比我们的还优异,它们真的很大……”


舱外活动训练中的奥尔德林


阿姆斯特朗在舱外活动(extravehicularactivity,EVA)训练中模拟月面行走。


7月16日:在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和奥尔德林走向发射架时,阿姆斯特朗挥手致意。

  美国东部夏令时间(EDT)上午9时32分: 发射场景。画面前景处是群集于科科拉海滩(Cocoa Beach)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人群中的一小部分。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43 页,共 1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