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闻

周三, 15 12月 2010 23:48

陸克文:我對中國是“無情現實主義”

给本文评个分吧
(0 票)

據澳大利亞《在線評論》報道,前總理陸克文坦承,在對華政策上,他是“無情的現實主義者”。這一表態暴露了外界對中國崛起的持續質疑,凸顯西方對中國的普遍擔憂。西方認為,中國需要 “充分(融入)國際社會”,成為負責任的國家。這種沒想是善意的,我們都希望中國不謀求劇烈改變國際秩序或引發大規模動蕩。

但這種擔憂毫無來由。中國並未表現出試圖改變現狀或挑戰現有秩序的跡象。自決定開放以來,中國就受益于現有國際秩序,其經濟和國際地位因此躋身世界強國行列。過去30年裏,北京一直在遵守基本上由美國制定的國際規范。中國已是市場經濟體,又加入了世貿組織,同時也是美國式的全球經濟體係的主要參與者。在這個遊戲場上,中國人的表現的確勝過美國人,但並不能因此開始渲染中國恐懼論。

對中國來說,挑戰從中獲益的國際體係根本不符合自身利益。推動中國的主要驅動力是經濟。經濟增長放慢會危害其國內穩定,因此不能想象中國會奉行將危及自身的全球政策

若換個角度看,我們會發現中國正被疑心不斷的鄰國所包圍,美國也卷土重來,鞏固與地區國家的盟友關係,可能還會拉上印度加入到遏制中國的行列中。另一個重要的事實是,自1979年對越攻擊以來,中國從未參加過任何一場戰爭,而美國已經打了好幾場戰爭。如果說亞太地區真有什麼恐懼盤旋的話,那應該是在北京。論軍力,中國還遠不是美國的對手,這種狀況一時不會改變。而且,中國人沒有表現出侵佔鄰國的意圖,它對臺灣和南中國海的爭議立場實屬正常。

我們再次回到陸克文站不住腳的對華現實主義。澳大利亞是一個從中國崛起中大大獲益的國家,向超級大國盟友鼓吹遏制和攪動中國的做法,既不符合澳大利亞的利益,對世界也沒有好處。中國已經在按照國際規則行事了。中國一直在融入國際體係,從30年前至今,這個進程是成功的。

真正的隱憂在于,若美國及其地區盟友把中國逼入死角,到時反而會產生他們最初想避免的結果,即出現一個強大的中國對手。因此,現實主義作為對華政策的理論基礎,最終可能造成潛在的危險後果。如果美澳真想讓中國成為維持亞太安全的夥伴,那就必須從現在起把中國當作夥伴來對待。
 

其他信息

  • 新闻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