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全国最大的苹果、梨生产公司去年上缴了35万澳元碳排放税。
该公司主管称,碳税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使储存并在全年向超市提供鲜果的业务难以持续。
公司指望联邦大选能更换政府,提前将碳税改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澳洲的经验或许能给正在试行碳汇制度的中国提供借鉴。中国正在一些城市实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澳大利亚企业的一些经验似乎显示,越过碳排放税直接实行碳汇交易制度或许是明智之举。
过去的一年是澳大利亚实行碳排放税的第一年。澳大利亚全国最大的苹果、梨种植、生产、储存、批发公司杰弗里汤普森控股公司去年共上缴了35万澳元碳排放税。
该公司董事总经理巴克尔说,由于缴纳碳税,公司储存苹果、梨,保证全年都能向超市提供鲜果的业务面临成本过高无法持续的危险。他说,公司也无法将成本的上升转嫁给客户。
巴克尔表示,希望即将举行的联邦大选能够更换政府,使碳排放税提前被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取代。
他说,在此之前,公司不能采取任何行动降低排放,因为任何这样的措施都牵涉到高额长期投资,而当前的减排制度处于前景不明状态,公司无法作出长期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