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所在的一个督导小组里,有一个只有我们组的人才懂的“玩笑”。“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最大优点是什么?”答案是:“话少。”
1
这虽然是一个玩笑,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一个客观,但不少人无法理解的“真理”:less is more。
新手期的咨询师几乎都曾在咨询中迫不及待的想要表现自己,而给来访者讲非常多的专业名词和道理,他们会因为自恋、对咨询中沉默的不自在等原因,变得非常的“话多”。
随着新手咨询师的成长,你会发现他在咨询中的话会越来越少(当然这个不是完全绝对的),他会越来越少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更多是去观察、理解,当咨询中出现沉默时他也不会惊慌或是迫切地想要填补,而这个时候他的平静反而能够反馈给来访者一种力量。
因为咨询师的话变得更少了,于是咨询过程中的“张力”也就出现了。
Less is more 这一原理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人类自身的欲望会让我们想要拥有一切,让我们想要的越来越多。但无数的证据都表明了:什么都想要的人,往往什么都得不到。换句话说:
如果你所渴望得到的目标超出你的精力能达成的范围,那么你最后会什么都得不到。
所以,如果现在的你还在追小红还是追杨幂还是追王母娘娘之间犹豫不决,那么你应当立刻刨除杨幂和王母娘娘这两个目标,转而把你的精力集中在小红一个人身上。
这个例子看起来是个笑话。但事实上,非常多的人对于生活的种种幻想和目标比「追到王母娘娘」更为荒诞。
比如一个明知自己会习惯性拖延的人会给自己制定排的满满的生活计划;一个恋爱中的少女希望她什么都不用说男友就能够理解她所有的想法;小张知道这件毛衣他永远都不会再穿了,但还是留在了衣柜里并觉得自己“可能”会穿到。
这三个例子和「追到王母娘娘」这个例子的唯一区别在于,人们意识不到「一个有拖延习惯的人给自己制定生活计划」这种事和「追到王母娘娘」是一样荒诞的。
如果你的经验已经无数次证明了你做不到的事,并且你的理智层面也知道即便制定了计划你也无法执行,就不要仅仅因为一时的激情澎湃而给自己制定计划了。
所以 less is more 的含义是什么?这个“less”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Less 意味着去除不必要的繁冗,精简你的生活。无效社交只会浪费你的时间与精力,不用的生活物品只会令你的生活变得更堵塞,过载的垃圾信息只会降低你的效率、消耗你的宝贵时光。
Less意味着专注,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二八法则是一条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生活准则,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 20% 甚至更少的部分是最重要的。
但由于我们的精力太过分散,浪费在了 80% 的无用的部分上,所以这些最重要的部分往往未能被做到最好。
Less 意味着更有力量。每天都对你千叮咛万嘱咐的母亲给你说的再多你都不会听,但在紧要时刻你那平时沉默寡言的父亲只对你说了一句,也许就打消了你的念头。
这些都是我的解读。我真正想要传递给你的信息是——精要主义。
2
精要主义的本质是:更少但是更好。
更少是更好的一个必要前提,因为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了,我们的精力有限,想要的太多,精力太过分散,只会导致我们什么都做不好。
依据精要主义指导的生活方式其实只需要三个步骤即可:
1.选择
做选择有三个原则:1.我选择我要做的事;2.只有小部分事是重要的;3.我能做任何事但不是所有事。
2.甄别
甄别出我们所有的选择中哪些事情的价值是最高的,哪些是低价值的。在甄别的过程中也有一个原则:所有你犹豫其到底是不是高价值的事物,都应归入低价值的类别中。
3.取舍
选择去做高价值的事情,放弃低价值的事情。具体到你的生活中,比如:在买生活用品时,购买在经济可承受范围内的最好的;在社交层面,终结无效社交,减少没必要再联系的朋友数量,不在社交app上过多的浪费时间;做事之前,警惕自己是真的想做这件事还是只是为了在别人面前装和塑造一个形象。
格雷戈·麦吉沃恩著,邵信芳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3
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是由他对生活的理解,即他的生活理念决定的。如何做到精要主义?不妨先来看一下精要主义的生活理念。
精要主义生活理念的核心是追求高品质、充分享受的生活。只是它所切入的角度在于:我们的生活之所以品质低下,没有头绪和目标,我们总是什么都做不好,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什么都想要,我们的精力太过分散。
根据马太效应,我们生活中只有 20% 的部分是真正有价值、有高效益的,其他的 80% 的部分都是低价甚至无效的。因为你将太多的时间浪费在了无效的部分上,所以那些真正对你有价值的部分你也无法做好。
你无法专注,你就不可能有高效率的成长和突破。精要主义就是将你生活中那 80%无效的部分砍掉,只将那 20%的部分做到极致。
因此奉行精要主义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和甄别,甄别出你生活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如何甄别?很多人会说,这太难了。但只要你开始对你的生活进行选择,你总有办法判断和甄别出你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需要舍弃的。这时,真正的瓶颈出现了:很多人即便甄别清楚了,他们也无法做到舍弃。
因为有些行为不像是物品,物品扔进了垃圾箱你就再也找不回了。但行为就不一样,你决定不再和一些无效社交朋友联系,但当你无聊的时候你可能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叫他们出去喝酒。
更何况对于很多人而言要舍弃他生活中 80% 低价值、无效的部分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他习惯了在这些低价值的事件中浪费时光和逃避生活,他怎么能够有勇气让自己去面对真正的生活呢?
所以你觉得我接下来会说服你勇敢地去舍弃吗?
不,我不会。
我最想说的是,选择哪种生活方式是你自己的事情,精要的、懒散的生活方式并没有高下之分。也许精要主义的生活的确很好,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