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有了孩子之后,我和孩子爸爸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风环境。
比如吃饭这件事上,等爷爷奶奶动筷子了我们才能开始吃,教她长幼有序,夹菜也不能挑来挑去,吃饭不能吧唧嘴......
别小看吃饭这件小事,不管你吃的是饕餮大餐,还是粝食粗餐,都能从细节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因为好的教养跟家风有关,跟家境无关。
1
有一次学校搬校区,我去食堂吃饭。当时食堂里面有很多面包车司机,还有些是搬家工人。这时有一位排在我后面的搬家工人掉过头来询问我,能否把饭卡借给他刷一下,他付现金给我。
我便答应了,我把饭卡递过去,他并没有立刻接过去,而是擦了擦手再取。他憨笑着说不好意思,刚搬完东西,手上有点黑,但是来食堂之前已经洗过一遍了。
我连忙说着没关系,他打完饭以后把卡还给了我,又如数掏出了现金给我。我发现在拿钱的时候,他特地从一沓钱里挑了一张很新的五块钱给我,笑着说:“现在的小姑娘都喜欢新一点的钱。”
我笑着接过来,他道完谢以后坐到我和舍友斜前方的那张桌子上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他吃得很快,吃完临走时还不忘把自己的盘子和碗带到收餐台上。
桌子也很干净,连向来挑剔的舍友也忍不住赞叹说:“这个人要是换身衣服,我根本看不出他是个农民工啊!比我们学校的一些老师同学还有教养!”
舍友这话说得没错,即使学校餐厅三令五申,自己吃完要自己收拾掉,但是学校里很多人包括学校里的教职工都无视了这条规定,即使标语就贴在桌角,他们依旧视而不见。
我不禁想到一句话:教养跟穷富无关
2
有一年坐飞机去湖南,我后座的小孩一直在踢我的椅背,而且从上飞机开始就一直吵吵闹闹的不肯停歇。
起飞前要求每个人都要关闭手机,空姐提醒了好多次,小孩依然拿着手机玩个不停。家长说:“没关系的,我们都开了飞行模式了,不会影响的。”
空姐解释说很多手机的飞行模式效果并不稳定,而且机载设备都很灵敏,怕有所干扰。
家长竟然说了一句:“怎么,我用的可是苹果手机,这么好的手机会不稳定?”空姐耐着性子沟通再三都没用,最后是机长亲自来劝说,不关机就不飞了,乘客情绪都普遍激动起来。
那位家长迫于众怒,才关掉了手机。
关掉手机以后,后面的小孩就开始闹情绪,边哭边更加用力地踢我的椅背。我实在是受不了了,转过头去微笑着说:“小朋友,能不能不踢阿姨的凳子了?”
小孩倒是安稳了一会儿,反观她的家长却又说出了一句——“她只不过是个小孩子,你跟小孩子瞎计较什么?”
我当时忍着没有发作,下飞机以后,愤愤地说:“这样的父母能教出什么样的小孩!”
同事笑笑,说:“父母无意识地骄纵孩子,甚至父母自身都不具备的素质,孩子又怎么会有呢?你看去年来的那个实习生A,那个孩子长大了估计就是这样。”
A是去年公司招进来的实习生,是以最高分考进来的,当时为人处世也特别灵活,但最后公司却没有留下她。原因很简单,最后的测评上,很多人都提到了她不止一次欺负公司清洁工的这件事情。
A虽然很“优秀”,但是公司依旧没有留她。后来人事主管说那天A闹着要知道理由,说自己明明业绩很优异表现也很好,却没能留用。
人事主管便告诉了她原因。她知道后仍是半天不能释怀,竟说:“我妈从小就教育我,不必在乎那些‘底层’的人,因为我们的生活永远都比她们高级。”
3
知乎上有个问题叫“一个人的教养如何体现”,里面有一位的回答让我受益匪浅:
跨级层之间的互动特别能体现教养,因为阶层虽然客观存在,强弱也自有差别,但有教养的人会无视阶层,对人平等,而无教养的人会特别在意阶层,对人三六九等。
社会阶层之分依旧客观存在,人们往往习惯性地用家境的好坏来区分这个人是否有教养。但是前文所讲的农民工,虽然处于社会底层,与飞机乘客还有A相比,家境显然是不一样的。但你说谁表现得更有教养一点呢?
其实,真正决定一个人教养的并不是他的家境,而是他的家风。
家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通过家长的行为举止、思想情趣与道德观念综合影响自己的孩子学习与人格塑造等多方面的发展。
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为他们比任何一位学校的老师陪伴在孩子周围的时间都来得更早也更长,父母的一言一行更是深刻影响孩子的思维与观念。培养好的家风并延续传承下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家风的好坏甚至直接影响了后代在社会上的发展。当你的父亲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人,人们在提到你时也会对你尊敬有加。
虽然这些事情都不绝对,但古往今来,这个道理都依旧存在着。
格里梅尔斯豪森说过:
没有教养,没有学识,没有实践的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田地。这块田地即使天生肥沃,但倘若不经耕耘和播种,也是结不出果实来的。
可见对孩子的教育中,家长首先就要做到“其身正”。只有家长做到了,家庭才会有正直的家风,才会教育出有教养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