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為大家收拾殘局、維護華社尊嚴的長者
-- 記低調默默工作的資深義工阮淑清
墾 丁
為了使華裔移民可以有社交及康樂的活動,讓他們可以有豐富的生活,華人服務社在悉尼不同的地區,共開設了十多個活動組。參與活動組的人士,一定會遇到組內積極工作的義工,時間久了,也許他們自己也會被感染而投身義工行列,為所屬的活動組獻出一分力量。很少人會從參與活動的第一次,就自動請纓成為義工,還自薦負責其他義工視為苦差的任務 -- 清理洗手間這項麻煩的工作。這位突出的義工,就是華康組成員們非常敬重的、夥伴們稱呼她為「阮老師」、也有些夥伴稱呼她為「清姨」的阮淑清。
筆者早前跟隨服務社華康組的夥伴們,去探訪了阮老師。她個子不高、外面柔弱,但和藹可親,而且非常熱情。在談話裡,了解到她在1996年從中國移居澳洲,不久後就投身到華康組的活動,並即刻當上義工,轉眼便過了十多個寒暑。由於她年事已漸高,所以這一年多來,深居簡出不再參加活動。
聽她娓娓講述往事時,她那堅定的眼神與及清晰的思路,反映出她是一位很有才華和智慧的人。她說她在武漢上大學時,因為碰上了動蕩的局面和戰爭,響應大環境的號召,毅然投身為國家效勞,參加了抗日遊擊隊,保衛國土。戰後她一直從事管理工作,直到退休為止。
問到她當初為何選擇負責清理洗手間這項不討好的任務,她表示初到澳洲時,這裡的朋友告訴她,主流社會普遍認為華人不注意洗手間的衛生,華裔社區的公共洗手間一般是比較骯髒的。她聽到之後,當時心裡很不舒服、很難受,她想華人為什麼會給人家這個不良的印象呢! 不久,朋友帶她到服務社華康組活動,其間她上洗手間時,發現洗手間非常不整潔,她心想不妙了,這個好市圍長者中心是由多個社區所共用的,現時的狀況豈非招來其他社區的口實? 她果斷的作了決定,從此就風雨無間,堅毅地背起了該組每周清理洗手間的工作崗位,目的就是為了要維護我們社區的尊嚴。
作為華康組積極的骨幹之一,阮淑清對於其它工作,包括搬椅及派發茶點,總少不了她的身影,而最令新參加者最感動的,是她表現出來的關懷與照顧。新參加者經常會有困難跳健身的舞蹈,如十六步,因為其他組員在熟練地跳著,新參加者是很難跟上的,難免顯得氣餒。阮淑清看在眼裡,主動把新參加者拉到一旁,一步一步的教導她們舞步,使她們儘快投入活動,而「阮老師」的稱呼就是這樣開始的。
阮淑清性格堅強、明辨是非、不畏艱辛。多年來在活動組內的積極服務,令她深受組員的愛戴及讚賞,但謙恭的她卻永不邀功。而在組內工作時,她以往的練歷讓她可以瞻前顧後,在不同的崗位上作出貢獻。
像阮淑清一樣可以無私地為大家收拾殘局自醒的義工不是常有的,而主流社會對我們華人使用公共洗手間的不當作出批評,確是經常會聽到。如果大家都自律一點,保持公共洗手間的衛生,這個影響華人形象的問題一定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