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张图告诉你,中国校服为什么这么丑”,在输入“校服”等关键词之后,你可以很轻易的在网页上搜索到这样的标题。一直被认为很接地气的校服其实来源于90年代的田径运动服,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梅花牌”。
在中国乒乓球刚刚崭露头角的时期,当时的球王庄则栋到日本参加比赛穿的就是梅花运动装。在那个时期,布料的染色工艺并不过关,于是发生了王庄则栋坐在人家的沙发上时,由于布料褪色的原因,将人家的沙发套都染红了的趣事。由此引起了重视,回国后梅花运动装被加以改良,渐渐成为今日很多校服的雏形之一。
考虑到运动员在运动时双腿会有大幅度动作,后来的运动裤在设计上进行了改良,裤管两侧开叉或放出一定的宽松度。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球类运动服的特色,就是我们在今天经常见到的外套和裤子侧边的两道白色的平行线。发展至今,校服白色的平行线也演变出更多的纯色来,但由于用色的纯度和明度都相当高,(例如广州的校服就有很多是鲜艳的大红色和绿色)以致于校服的颜色总是带着一定的突兀感,而后逐渐形成大多数同学们眼里那种“接地气”的校服。(不过,真的有个别地区和学校的校服是逆天好看的,简直天理难容)
说起校服我们可能会排斥大红色,但时尚博主们却总拿大红色校服裤来搭配,其中的秘诀大概就是,不要全身都是大红,搭配其他颜色来中和这种突兀感。
校裤拥有超过80%的含棉量,绝佳的舒适度和耐磨度让它拥有了一种就算是很松垮却又穿不烂的特质,“舒适度”这种特质放在今天的时尚圈里可是备受推崇的东西,因为好看却又穿着不舒服的衣服实在太多了。
当然了,想将校裤从校园里提出来成为时髦的街拍单品,设计师们在保留了校裤最经典的元素之外又加入了一些有趣的东西,复古的色块拼接、裤脚的小拉链等。你会发现,经过加入设计细节之后的校服裤变得百搭了很多。
校服裤想穿得时髦其实不太容易,别看那些时尚博主们一个个的都好看得上天的样子,其实在搭配上她们注意到了很多方面,其中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她们很少将运动服“配套”穿。回头想想,可能我们在学生时代很容易穿得土气的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配套”,而且除此之外也没有搭配其他单品来缓和这种全身都比较呆滞的感觉。(脸好看的除外)在那时,如果你发现有哪个同学用一件帽衫来搭配校服裤,那他一定格外好看。所以,将上衣外套和校服裤拆分开来穿,这是最简单的堤防土气的方法。
用彩色毛衣来搭配校服裤、皮夹克内搭一件背心,与校服裤混搭出一种街头感,甚至在校裤外再套一条裙子来丰富层次感,总而言之,感觉还是校裤,但看起来又很像融合了现代很多种时尚文化的物体,这是两个时代碰撞下的产物,仔细看看还蛮有意思。
校裤的样式也做过一定的改革,最初的形态是有些偏喇叭裤的样式,裤脚比较宽松,而上衣的长度永远盖过屁股,你可能会明白“土气”究竟从何而来,大概是全身的比例失去了控制,上身被拉长,随后在短腿的情况下,裤子还松松垮垮,显得没什么精神。其实这是当时一个很普遍的现状,家长们总会把校服买大一两个码数,以便小孩就算是长身体了也能穿,毕竟校服有春季、夏季、秋冬季,个别学校还有各种礼服等款式,买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后来在学生之中经历过一段时间“改裤脚”的风潮后,校服裤终于统一从微喇叭的形态变成了时髦至今的直筒运动款式。今天,校服裤更多元化,你可以看到它的多种形态,例如在长度上变成了八分裤、九分裤,除开最百搭的直筒款式,校裤也有夸张喇叭样式或是束腿裤等。不难发现,博主们在做这样一个搭配时其实用色不多,如果裤管两侧像Chloé一样设计出彩虹的样式,可以搭配同样纯色的上衣,反而可以集中将彩虹色突出,变成一个有趣的小元素。
CHLOÉ 侧条纹休闲裤
STELLA MCCARTNEY 'Dana'长裤
再简单一点的方式,不妨在校服look里加入一些点睛之笔,搭配亮眼出色的包包、佩戴文艺时髦的眼镜、夸张的大耳环、甚至是鞋子和袜子等等细节,都是让整个造型看起来有亮点的方式。此外,校服裤也不只是搭配运动鞋,如果你想玩玩“冲突感”,也可以在底下搭配高跟鞋。
KENZO 印花拼接休闲裤
MOSCHINO logo印花休闲裤
除了在款式的选择上之外,材质也是减弱“土气”的一大要点。今年大热的丝绒质地放进校裤里,你可以感受到它的运动风中很大程度的融合了休闲感,而且,越来越多人追求的是“配套穿也行,拆开来单穿也行”。
也有不少人反映说他们的校裤可不是直筒的,是束腿裤的样式(更丑了)。大概是更方便运动或行走,减少了宽松裤腿的摩擦,也带出很多女生的另一种困扰,就是在穿束腿裤搭配球鞋时,会显得脚无限大。(想想那些穿38码鞋子的女生,这种时候显得像是40码)
且束腿裤本身不是一个好伺候的主,它很容易显得腿短。所以在平衡视觉的前提下,遇到束腿裤时首先考虑短款的上衣,这种时候就不要让长上衣来破坏你的比例了,展现出完整的腿长,帆布鞋比起其他的运动板鞋来说放大效果会稍微弱一些。
A.F.VANDEVORST 抽绳运动裤
KENZO logo印花休闲裤